第一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之趣味教学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之趣味教学
黄荣辉
顺德区北滘镇碧江中学 广东 佛山 528312
摘要: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综述,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影响而给出一个较有总结性或较有创新性的建议。利用主体间性理论及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选择性注意理论等加之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而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题展开论述,进而得出在信息技术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两个有效方法,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模式 中途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这种整合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从祝智庭教授的文章《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1]中可以了解到信息技术近10年的发展给学校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界带来深远的影响,使得学科间的交叉性更强,科研成果更加丰富,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中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设计[2],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认识,重视技能的培养,信息技术带给了课堂教学一种崭新的面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在利用多媒体时按部就班,将一些必要的思考过程以及板书都省略了,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逆反现象,但我们也看到,随着问题的出现,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如王旭媚老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3]中写出了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若干思考,并深刻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作用,另外她也提出了新世纪数学教师的一些要求或建议。又李保臻教授在文献[4]中提出教师应处理好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告知我们应该转变教师角色,要与时俱进才能将信息技术为我所善用,再者,王丽珍教授等给出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定量分析与启示[5],进一步认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而甄暾教授则在文章《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认识信息化教育》[6]中深刻地剖析了信息技术下的教育的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深层次地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地位,得出信息化教育仍然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目的,而人是信息化教育的起点与归宿的结论,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学习的成就感以及学习的内在动力自然就会出现。华罗庚也曾说过,我开始学习数学时是没有什么“宏愿”的,仅仅是为了兴趣,为了便于自学。”“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 再有,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道:“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确实,学习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使得我们有着无穷的渴望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我想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影响的原因。近年来,许多老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开了讨论,其中关于学习数学兴趣的讨论包括了
[7]
各个阶段的学习,数学学科是一门相当抽象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前,很多知识需要很抽象地概括,而当时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自身素养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生活认识,加之教师的表演或者寻找生活实例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看法较为全面的是马真硕士,他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作了很详细的论述并附于实践探索。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近十年来的实践中,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师表演或实物演示所无法超越的。因此现在许多老师都在讨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文献[8]则讨论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体现人生价值为主线进行讨论,主要的方法在于将抽象数学与形象数学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深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信息技术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下面将自己在教学经历及自身的感悟谈谈对信息技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内容有了“生命”
信息技术存在于生活之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使用渐渐受到广大教师们的青睐,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内容有了“生命”。为什么说课堂内容有了“生命”呢?其实,这里的“生命”起来是指信息技术能够使得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化。数学是一门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科,即所有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要想还原数学本身的意义就必须依靠生活实例进行解说,赋予其最原始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深刻的,学生的认识也是最深刻的,有些便是研究事物的意义的教学内容,如研究某些函数的图像性质,这些内容往往比生活实例所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要更难以理解,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却使得这些知识有了“生命”,活了起来,例如文献[9]中,陈老师所介绍的化静为动的思想利用多媒体实现很好地解决了三角函数的平移问题,再者,他还将多媒体应用于概括事物的特征即数学规律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9]。再如,几何画板的使用是研究函数的最好的工具,在读博士赵生初在文献[10]中介绍到《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将一些几何类数学问题或概念或定理通过几何画板得以很好地展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起来。原本枯燥无味的性质探索和三角函数平移问题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却生动起来,自然课堂也就“活”起来了。理所当然,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就来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跟着有了。
(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教学
在信息技术发展之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采取最多的是问答式教学,这种互动主要是通过听获取教学信息。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高达83%,其次通过听觉获取的信息占11%,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说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视觉和听觉。另外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注意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其中选择性注意理论是从大量的心理实验中探究出来的有关人脑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内在规律。正是这种理论的应用使得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深刻的整合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使得课堂内容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有些甚至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11]。这两个实验充分地说明了学习过程需要多种途径同时进行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能够习得更多的知识,获得更牢固的知识,同时能很好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有了这样多渠道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高涨,以上实验表明,让学生读书是一种传授知识较好的途径,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对知识传授渠道的挖掘,实现最佳环境下教学,学生容易满足自身的成就感,这样便能很好地与学生互动。此外,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许多抽象数学知识转化成了形象生动的知识载体,通过这样的载体传达知识给学生,既能够实现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如现在市场上有许许多多学习机,这些学习机纯粹是人机型的学习,然而学习机传达知识有许多的方式,并能伴随于音乐或有趣的声音,比如游戏或竞赛的方式等等都能够很好地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如果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必定对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效率性。例如在教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追及问题》时,为了能够很好地与学生互动,我通过《猫和老鼠》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进而讲解重点并突破难点,总结之时,我再利用教辅资料书所提供课件中的数轴动画描述该课时的全部内容,学生自然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投入课堂,并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三、信息技术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这才是最深刻的动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上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现代数学教师的一门必须合格的课程,学生兴趣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得其乐于学习数学,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根据信息技术再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地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发挥课程内容的生活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超越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活了起来,注入了“生命”。其实这所谓的“生命”更加深刻地讲是赋予数学课程内容的实际生活意义,当所授课程内容有了实际生活意义时自然就获得了“生命”,因此课程内容的实际生活意义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条很实在的路径。而要让课程内容有“生命”便需要信息技术的使用或者通过实物展示。这样,我们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发挥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定会得以提高。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讲授负数概念时,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所学的数只是正数和零,如何巧妙地引入负数并且使得负数有生活意义呢?我们知道,小学所学的任何数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负数也有着其特定的生活意义,然而,怎样才能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加进负数的概念呢?这个时候应当先给学生复习小学的有关数的知识,如0、1可以表示什么实际意义。有了这个作为基础,此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动画的形式将负数的概念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可以采取河水涨落现象赋予负数的实际意义,首先在正常情况下河水的高度作一个标志,根据0的实际意义,这个标志就记为0,然后通过动画展示河水涨了1cm,1.2cm等,这个时候学生再次回顾了小学所学的关于数的实际意义,进而河水退落了,刚开始下降了1cm,提问学生,下降了1cm可以怎么表示呢?通过对比温度计的使用,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出可以用-1cm来表示,再通过老师的总结对比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动画,学生乐在其中,自主思考,兴趣盎然。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情境引入或实例分析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无非就是使得数学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生活意义,这便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个方面,知识内容有着一定的生活意义,这也是知识的价值体现,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将知识的价值再一次体现出来,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完勾股定理的情况下,对勾股定理的使用加以阐述,如有一直角三角形状的道路,知道两条直角边所在道路的长度,能否得知斜边所在道路的长度呢。再如利用三角函数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生
活问题等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提升学生的认知数学学科的价值观。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挥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12]。根据主体间性理论与选择性注意理论,信息技术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柴玉英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就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其中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在文中她介绍了几种教学模式,其中较常用的便是课堂教学的教师演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现实背景,教师相对较容易操作;还有两种教学模式即问题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和“资源利用一主题探究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3]
。作者还详细地介绍了这几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作出对比,另外每一种教学模式都给出了相应的课堂教案以便更好地掌握这几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不断地尝试各种教学模式,其中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道路是课堂教学花样多,活动多,不断地变换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就行。而这些课堂的灵活性往往需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分为两种数学课程内容形式,一种是课程内容的横向不同,即课程内容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出现不同,这里的不同是指教学内容中出现由概念到性质等的变化;而另一种课程内容形式则是数学课程内容的纵向不同,纵向不同是指宏观上课程内容在一段时期内所出现的不同,例如由空间几何到圆锥曲线。教学模式也应当随着数学课程内容形式的不同而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再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设计良好的教学模式。
根据数学课程内容横向的不同,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上概念课时,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当学生再利用游戏实践式教学抓住概念的关键词,充分理解概念中的每一个词,深入理解概念的生活意义。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课堂充满新鲜感,充满乐趣。根据数学课程内容纵向的不同,不同模块的知识点应该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而下一部分的内容则是讨论三角形“三线”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尽量采取与上一节课不一样的教学模式,由于是讨论“三线”的性质,这里可以采用小组竞赛式教学等。使得学生感觉到每节课都是新鲜的,每一次都是有趣的。实践证明,凡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完成的游戏或技能测试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想或收获,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其实数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相互性,即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选定特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施教。在这些过程中我们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去实现这些模式,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出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结合以上介绍的第一种方法,可用图1来描述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横向与纵向挖潜掘能教学模式化变互动性为模式多变提供了可能期待新知识教学艺术学生兴趣提升生活性信息技术的使用图1 根据图1所示,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教学模式变化的硬性条件,在多变的教学模式下,以
信息技术的使用展示课程内容的生命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加之教师的教学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得以很大的提高,进而期待更新的知识。
四、总结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教师的一个高效而实在的工具。我们在不断地寻求信息技术下教学效率最大化,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程充满了生命力,信息技术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有了新的诠释。教育者是信息技术下的教育的四个要素之一,其实教育者在所有要素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一员。只有真正能够驾驭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效地整合起来才能将信息技术为我所善用,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不断地追求教学之艺术,加强自身的教学修养,才能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信息技术下的最优教育。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0-25.[2] 孙丹儿,叶孝轩.计算机技术支持的中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04-108.[3] 王旭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2):97-98.[4] 李保臻,孙名符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中国电化教育,2011,(5):97-101.[5] 王丽珍,刘志华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定量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9):87-90.[6] 甄暾.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认识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5-18+49 [7] 马真.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8] 孟智祥,赵壁如.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J].中国电化教育,2010,(4):89-90.[9] 陈炎.反思多媒体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2):168-169+187.[10] 赵生初,杜薇薇等.《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2,(3):104-107.[11] 李伟,易秋香.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2213-2214.[12]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 柴玉英.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呼和浩特:蒙古师范大学 2008.【作者简介】黄荣辉,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
第二篇: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新县福和小学 吴玉林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三、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
四、课尾留趣
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
五、“评”中增趣
这里的“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珠街镇中心学校张仁德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于2008年正式建成校园网络,这为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提供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们正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下面我就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⒈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
⒉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⒈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如初三几何《圆心角、弧、弦、圆心距之间的关系》这一课的引入,我用一组动画:滚动的汽车轮胎,转动的水车还有快速旋转的风车等,展示现实生活场景,用来说明圆的中心对称性和特有的旋转不变性,进而用这个性质导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⒉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我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ABC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
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最后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同样用《几何画板》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通过割补与另一个角构成一个平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⒊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圆幂定理》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将这四个命题的联系用动画演示,由点动到线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内在关系,即同一线段上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的积是一个定值,于是可以将这四个命题统一归纳成一个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他们的认识与理解和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
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平移、旋转,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CAI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⒋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顺次连结四边形四边中点,问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从而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变化,并引导学生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来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辅助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由坐标描点,若学生点击的位置不对,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三、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计算
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模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媒体的互动,内 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得教学难点得以化解。
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辅助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几何画板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的难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很重要。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直观性、形象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数学教学难点得以化解,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使复杂的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
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认识事物,减少抽象思维难度,并且可以减少老师的板演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积极性。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确实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不能完全的依赖信息技术,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不得到普及,原因有以下几点:
1、物质条件制约:好多农村学校没有电脑;城市学校不是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
2、教师的个人素质:很多教师还不能熟练的使用电脑。
3、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如果能实现资源共享,那该多好。
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第五篇:小学数学之趣味数学
小学数学之趣味数学
内容摘要:
关键词:趣味数学、课程、兴趣
谈到数学我想还是从我自身说起: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走过了小学、初中、直到现在的师范学校。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涯;从小对理科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感觉不是很费力;反观英语,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看到一堆有一堆的字母有一种头大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排斥感,对此,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到现在英语仍旧如故。
几年前,小学界里诞生了奥数(奥林匹克数学),原本只是带有趣味的,有指向性的,自愿的,开阔思维一门课程。到往后渐渐的成为普及性的一门课程,失去了指向性,进而成为被迫的、强制的;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慢慢成为一种压力,产生一种畏惧感,进而失去兴趣。
常言说的好:“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人最感性的时期,一切跟着感觉走。试问一位小同学对于已经失去兴趣的一门学科还会再投入精力去研究它吗?所以说使小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罪魁祸首是“奥数”背后的那只手。但是现在家长不管这些只是一味的注重小孩儿成绩,而不去寻找理由。所以发生问题首先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找原因、找问题。
时间万物都遵循一种循环规律:新事物替代旧事物,在奥数时代过去之后,我相信趣味数学将是小学教育中新鲜的血液。换句话说,奥数是数学的结束,趣味数学就是学习数学的开始。也许有些人会不赞同我的说法,那么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这是小学生 阿明感冒生病了,给老师的一个请假条;
请假条
李老师:
我今天 3 又6 7,请假一天,请批准。此致;敬礼
看懂了吗?这个请假条是利用数字与音律的关系及形象来书写的。有趣不缺乏孩子的童心,而且开阔了思维。
译文:
李老师
我今天迷糊又拉稀,请假一天,请批准。此致
敬礼
(2)这 也是一位小同学小花写给舅舅的一份短信;看看是不是同样趣味无穷啊!!
99:1 7 9,7 9 5 4,7 9 1 8 9 3 4,1 9 1 8 1 7.此致
敬礼
小花
译文:
舅舅:
不要吃酒,吃酒误事,吃酒要被酒杀死,一点酒
也不要吃。
此致
敬礼
各位,看了这两例子感觉如何?想必各位必定开怀大笑吧!诸如此类的一些数学趣味故事、趣味小游戏、数字谜语、数字成语……这些都属于趣味数学。我想小学生看了也一定会开怀大笑,会让他们觉得以前那么枯燥的数学,竟然如此有趣。
还是那句话: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