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散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提高散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三位一体教学法”
摘要:以现在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文本、学生和教师三位一体的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在老师激情的引领下营造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关键词:散文教学 三位一体 科学有效
内容:
说起初中散文教学的困惑,许多语文教师都有共同的感慨:课堂教学时间紧,教学效率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l联系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口头导入—简介作者—学习字词—分析篇章结构—明确中心—分析写作手法—拓展延伸—德育渗透,面面俱到,不一而足。于是,很多教师执教时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学生则被动学习,浮光掠影,理解肤浅,主观能动性基本被禁锢,致使教学效率低下。那么,一篇散文的教学怎样才能设计高效合理呢?下面本人就以执教《地下森林断想》一课为例,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标过高,教学目标达不到;目标过低,学生感到没味道。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分析教学内容之前,就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弄清楚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本学年(学期)、本单元(主题)的目标是什么,再思考本课时的基本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具体、可察、可测,要分层,以便于分类施教,也便于自己和他人评价。执教者应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和编辑用意,结合学情,大胆舍弃一些和单元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把精力花在单元目标的细化和达成上。据此,我把《地下森林断想》一课教学目标确立为: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浩瀚无垠”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课前通过预习完成)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二).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运用默读.跳读.精读的方法品位那些能体现地下森林顽强生命力的描写片断,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形成历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顽强忍耐的可贵,领悟到坚守信念.坚守未来光明的重要性。
这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对散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的单元教学目标得到凸显,这也是学生知识的发展点。
二、科学安排课堂教学流程:
合理的设计教学程序可以把语文的各项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有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保证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也可以体现语文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上的个性特色。在设计上,要了解教学的一般过程要求,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注意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相适应;环节要确定,步骤要清晰,安排要合理,规划要具体;具有创新意识。
依据九(下)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对散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结合我所执教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对散文语言文字的赏析水平不高,赏析角度单一,仅从修辞角度品评,制定课堂流程如下:创造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美文,重点赏析—延伸阅读,升华主题—课堂结语。
三、合理选择教法
教好任何一门课程,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对于语文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从教师和学生、文本三方面去考虑、研究,其宗旨是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凸显文本的特点,这样,才能取得散文教学的高效益。据此,我在执教《地下森林断想》一文时,选取了以下三种教法:
1、情境导入法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地下森林的图片。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初唐诗人宋之问有诗曰:“两岩天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相吻合的浓厚氛围,面对如此胜景,学生内心会涌起“仰马高山,虽不能至,心情向往之”的冲动,阅读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2、朗读法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散文教学的根本点就在于反复朗读,品味体验,这是贯穿这一文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散文教学,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培养语感,才能体会到 散文语言的魅力,只有“品味体验”才能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在意境中层层开拓,产生独特的感受。在具体实施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教学环节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楚,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情感。(2)、再读课文,把握文脉
教师:作者面对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想到了什么呢?其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环节三 :精读美文,重点赏析。
课文语言规范而优美,可“读”性很强,所以应当注重朗读教学,尤其是要认真体会九个问句的含义和感情分量。
教师:本文不仅语言生动形象,而且饱含激情,又蕴含哲理。请同学们把写的精彩的内容(细节.字句.段落)圈画下来,有感情的朗读并赏析其精彩之处。
品读感悟就是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使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共鸣。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教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倡多角度的,创意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就像自由的鸟儿在蔚蓝的天空展翅飞翔!3.讨论探究法
在“赏析语言”这一环节实施过程中,在学生有感情朗读之后,根据学生赏析能力不高这一学情,我先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紧接着让学生展开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见解。学生回答精彩纷呈,有的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的从人称角度进行品读。有的从思想内涵方面进行赏析„„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提高了赏析散文语言的能力,还增强了合作意识。
4、用真情感染学生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浓的散文,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有体验;要使学生被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神会神,学生才能收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引领学习,归纳小结,我大都以“赞美.景仰”的感情基调展开。
在本节课时将结束时,我充满感情的说道:“亲爱的同学们,在人生的途中,只有矢志不渝的开拓,才能赢得光辉的未来;只有顽强不息的攀登,才能登临理想的顶峰。希望大家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自信的走向生活,走向未来。愿我们的人生成为无愧、充实而又闪光的人生。这段富有激励的话语,既加深了学生对地下森林品质的解读,又激发了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室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可谓教学已尽,而余味无穷!
总之本节教学设计中,以现在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文本、学生和教师三位一体的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在老师激情的引领下营造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好课有效技能》孔凡哲等编著
2、《上好课:问题与对策》丁莉娟、赵志升编著
3、《有效备课》陈旭远、贺成立编著
2010年度宿州市埇桥区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
提高散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作者单位: 埇桥区栏杆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 李 振 伟 联系电话: 0557-4861224
第二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盱眙县第一中学张健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最迫切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学生学得又好又快,教师教得轻轻松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应该享有的平等、民主的权利。为了保证更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教师还要建立一套教学常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讲课要生动风趣,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
生动风趣的教学过程,能够牢牢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在享受的过程中学习并获得知识,这是一种境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动的场景,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语言幽默,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现在倡导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就是美国学者布鲁姆在他的教学论中说的,学习者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或变化的结果。它是目标教学的灵魂,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方面是教学的起点,是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标准。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律时,首先让每个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样你每出示一道题学生首先就要想想怎样才能使运算简便,这样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整节课,师生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课堂上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对话、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中的讲解、讨论、练习等要集中于学习目标。如果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表面特征,却不集中于学习目标,那么课堂中学习的气氛可能很热烈,却并不一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所以教师首先要提出清晰的课堂学习目标,要不时地问自己:“ 这堂课我要让学生学习的关键概念是什么 ”、“ 我要让他们掌握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等等。教师必须事先考虑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有效的双边活动。当前课程改革强调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的结合,无论是预设的目标,还是生成的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围绕特定目标来进行,所以最终还要考察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技巧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自主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这时教师要通过语言对他们的表现及时进行肯定,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有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即学困生,我们要更加关心、体贴他们,多与他们对话缩短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教师说出心里话。平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的差异,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七、做好课堂总结
一节课下来,可能有些学生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这时就充分利用语言及时做好课堂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规律,提高学习能力。不过,课堂总结最好是通过提问学生来完成,如设计“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问题不明白”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对该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总之,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开设赏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提高拼音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但是,纯拼音的教学又是抽象枯燥的,因此,“研究教学方法,选择适当合理的方式”,就成为拼音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巧妙得当,就能引起学生对拼音的长久兴趣.让他们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中的第一道难关。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注重学生认知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选择、设置合理的教法,使之符合儿童的上述认知特征,以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情境图示法。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拼音单元第五课可作此法的典型范例。课文中出现的画面为公园一角。在此情境图里,和平鸽的“鸽”提示“g” 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水里的小蝌蚪与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 的形,蝌蚪的“蝌” 提示“k”的音;椅子的形状提示“h” 的形.喝水的“喝”提示“h”的音,整幅画面涉及“ɡ”“k”“h”三个单韵母。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三个单韵母的音和形,可教学生以下顺口溜:“鸽子鸽子ɡɡɡ,蝌蚪蝌蚪kkk,喝水喝水hhh”。
第一课、第二课的教学亦可采用此法。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 a”“o”“ e”“ i”“u”“ü”六个单韵母的音和形。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 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拼音字母。2.实物演示法。
用实物来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教学声母“f”和“t” 时,可选用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 的形,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 的形;又如,教学“d”时,可选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捶做为教具。竖直靠近队鼓的捶与鼓组成的图案,可表“d” 的形,鼓捶敲击小鼓发出的“的的的”的声音可表“d” 的音;再如,在区分“ b” 和“p”和“d” 和“t” 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教学中,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教具。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倩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
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制做头饰、教儿歌、组织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儿歌:“j、q、x好朋友,一块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表演活动,让四位戴有“ j、q、x、ü”头饰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大声朗读儿歌,在四位同学的即兴表演中记住“j、q、x”与“ü”相拼的规律,然后在各组之间、同学之间亦进行类似的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使学生既掌握了“ j、q、x” 与“ü” 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编说童话故事,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中。
声调教学中,应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将“四声” 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
故事:森林里只有小熊开了家商店,东西非常好卖,这不,小熊今天又该去城里进货了。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大道上,想着商店红火的生意,小熊高兴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坐,前方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爬上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门,汽车在坡上吃力地行驶着,小熊嘴里哼的歌也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 爬完了这道斜坡,低头一看,眼前的路又让小熊吃了一惊: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难走的路!小熊是乐观的,尽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车上下颠簸着前进,但它仍然没有忘记唱歌,不过此时的歌已变成了“ǎǎǎ”。走完了这段难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现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顶,已能看见城里了。小熊高兴得不得了,大声叫着“ààà,进城啦!”汽车飞快地下了坡,小熊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进了很多货物。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a”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
三、编创游戏,开展愉快教学
一年级新生天性活泼好动,单靠图片、活动、故事等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在教学中,让他们动手做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记忆,为此,可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1.拍手记忆法。
将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口诀,伴以简洁、鲜明的节奏,再加上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掌握。例如:教“a”“o”“e”“i”“u”“ü”时,可采用以下儿歌加拍手伴奏的形式进行教学。儿歌:霹霹啪啪,拍起手儿唱起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 “ooo”,嘴巴扁扁 “eee”,牙齿对齐 “iii”,撅起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
2.问答法。
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 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d”“b”“q”“b”“m”“m”等形近拼音字母时,可采用以下问答的形式进行。(1)师: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下半圆是什么?
生: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
(2)师:左上半圆是什么?右下半圆是什么?
生:左上半圆q、q、q,右上半圆P、P、P。
(3)生:一个门洞是什么?两个门洞是什么?
师: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通过以上一问一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掌握了这些易混淆的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3.摘果子读字词游戏。
准备一些教学卡片,卡片的一面绘有“桃子、李子、葡萄、草薄、橘子”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字词的拼音。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抽到卡片的学生按照拼音读出卡片背面的字词,若读正确,则可将卡片送给其他同学,若读法错误,则将卡片还给老师。
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其具体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合理运用适当的方式,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提高听课效率的做法
提高听课效率的做法
提高听课效率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读书,还有一件大家几乎每天都要做,花的时间一样、内容也都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听课。它看起来十分平常,但当我们中的很多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求各种 “学习技巧”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听课的,提高听课的效率,比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
相信大家都有过自学课堂的经历,我也不例外。高一的时候,我觉得老师讲的东西课本上都有,就在书上印着,我又不是不识字,干嘛还劳神费力地去听别人给我唠叨?一上课,老师叫拿出教材,说我们今天要讲某章某节,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把那一节看完。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固定,一般是讲完一节就指定做《学习指导》上相应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钟看完书,就把《学习指导》拿出来自己做。做完后,发现才过了20分钟,然后再看点别的书,或者做一些参考资料之类的。我觉得自己这样是正确的、有效率的——学习同样的东西,我只用了别的同学一半的时间。
但现实是残酷的:刚进高中时的物理摸底考试,我拿了全年级第二名。历经近一年的课程DIY,在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时,我却已经连及格线都够不着了!直到高三开始,深感危机的我才开始认认真真地听起课来。这一听不要紧,发现里边真的很有门道。只用了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我的成绩迅速从年级25名上升到了前十名。
“课堂漫步”谨遵“五到”法则
为什么经过周密部署、争分夺秒的课堂自学会比不上按部就班的“课堂漫步”呢?那是因为,我们平时看书做题其实用的都是逻辑记忆,而最有效率的却是基本被我们“闲置”了的形象记忆。听老师讲课很大程度上就具有形象记忆的功效,既有声音又有动作,还有场景,可以全方位地刺激你的神经,在课堂上理解到的知识,比看书得来的要记得牢固。举个例子,比如你很烦妈妈老是唠叨你的成绩。有一段时间她出差了,但仍然不忘打电话来给你“上课”,即使时间长一些,也可以忍受。只因电话一挂,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等她回到家里,不仅有语言,还配上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和相关技术动作(如翻你的试卷和作业本等等),想必印象会深刻得多。这就是“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经”的结果。
既然听课高效率的根源在于“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经”,那么,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不能光带耳朵,还需要其他能刺激神经的感官,我们的眼睛、嘴巴、手都要带入课堂中去,以促进大脑的思维。我总结为高效听课的“五到”法则: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有的同学上课上得有点困了,就想趴在桌子闭着眼睛听
一会儿,这下倒好,老师的讲课就跟催眠曲一样,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所以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着头听课。
“耳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听课当然要用耳朵。“口到”,不是让你上课跟同桌讲话,而是要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讲题的时候,总是喜欢把题目念完,然后问:“这道题该选什么啊?”然后大家就七嘴八舌答道:“A”“C”……老师这才公布正确答案。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应该跟着喊,有人想:“大家都在喊,有我不多,无我不少,我只管听着不就行了。”其实你跟着喊一喊,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所谓“手到”,是指在书上、在卷子上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绝不是越多越好。记得太多,反而会让我们的思维混乱,抓不住重点,影响听课。应该只记重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尽量简略,没必要像考试作文一样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笔记是自己复习用的,不是给别人欣赏的。
当我们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课堂中去的时候,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随之投入其中,也就是“心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才会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才能从听课中收获更多。这个时候的感觉,就好像用凸透镜聚集阳光一样,我们
把原本四处发散的大脑能量都聚集到一点。原本温和的阳光可以点燃火柴,原本无聊的听课也就可以让我们的成绩发生质的飞跃
第五篇: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耿沭林
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是每个教师的最大心愿。这也是高效课堂的理念,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
1.把握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愿意受重视,被承认,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
例如,由“一只蚂蚁在筒外壁的A点,想吃到筒内壁的B点处残留的一点蜂蜜,怎样走路程最短?”从而引出几何体表面的最短线路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便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认真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2.创设人人求异,勇于创新的气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灵感和创造,往往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教学中,我们要十分珍惜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善于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二)确立目标,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很多时候的教学中,会出现“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于是我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活动猜想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这种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我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在对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教学时,我采用了山峰与山谷来对照。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相当于是山谷,就说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爬山:先下山坡,再上山坡。而a<0时,相当于是山峰,可看成先上山坡再下山坡。这样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也容易想象,自己很容易地撑握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由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实例比较,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容易理解的知识,学生也就容易掌握,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果。
2.、数学美感提高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材内容的美, 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美丽而神奇的黄金分割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事:人体中有着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
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再如: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古萨金字塔气势雄浑,经测量发现,它的正方形底边边长与塔高的比例近乎1.618:1的黄金分割比例。这种设计使塔看上去挺拔秀美,十分舒服。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大的冲激和美的享受。渗透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种,但数学美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应该多留心一下身旁的数学美。
(四)鼓励质疑,激活思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针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这条判定方法,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夹角”改为“角”,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五)适当内容适当时机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1.解题方法、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合作学习
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2.在课题学习和问题探索中组织合作学习
例如中点四边形的问题。
通过小组各成员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有时也会出现矩形、菱形、正方形。不难看出四边形不论是什么形状,它们的中点四边形是有共性的,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还出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形状无关,那么它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什么有关呢?通过研究,同学们发现:“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
由于小组的每一成员都能做一做,猜测自己图形的结论,而结论的推理又是大家一起进行,使每一同学既复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又明确中点四边形的边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来决定的,使课堂合作教学富有成效。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我注重把握好讲课时间。
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再分析内错角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公理,得出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配合与之相适应的练习,最后小结。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变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问题的解答过程、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三个部分作为变化的因素,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题设计时,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
(七)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目前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已广泛运用到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数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既具体形象,又直观易懂,还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再配上
那悦耳的音乐和美丽的动画,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在制作课件时应全面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用在该用的地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数学。
总之,优秀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是终生的学习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向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需要我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