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构建
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构建
杨付莹
摘 要 通过增加学生和用人单位评价的比重,监督教师根据教学评价做出改进等方式,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评价体系前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不同,更加注重精通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和其学生来说,表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是理论课加实习,这种方式将“理”与“实”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理论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从而进行弥补,也无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理实一体化逐渐进入高职校园并受到欢迎。
“‘理实一体化’即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集中在一起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理论课、实践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实现了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实行时间尚短,还未形成成熟的操作与评价体系。本文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探讨目前反映出的问题,试图构建一个有借鉴意义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学校或教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实践课程所需要的设备、车间等条件,而将本应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上成死记硬背实践流程的另类理论课。又如许多教师和学生在实训后不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未能结合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思理论课的未尽之处,因而达不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将理论与实践的部分割裂开来,并没有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意图使学生通过实践吃透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标。再如有些实践课程并未与企业、工厂等用人单位接轨,导致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学生学到的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于他们将要面临的工作环境。
以上问题都意味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未能发挥出其全部功用和价值,是教学理念和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尽快建立一个成熟、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此规范和引导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就显得必不可少。关于评价体系的探讨
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评价往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其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由学校管理者进行评估,而教学效果除了可由学生考核成绩作为证明外,也会参考学生的意见和评价。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实践中,是教学效果的最终验证。因此,在评价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应把学生的体验和想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如对需要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行细化,并且将原本在教学活动完全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价的模式改革成更完整、系统的评价模式。首先,要求学生在期中和期末两个时段对其参加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专门的书面评价——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信息员随时收集对教师和课程教学资源等的意见建议,或者分别在二级学院层面和学校层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与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信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入、频繁地思考课程教学内容,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可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谓一举两得。
另外,对于高职院校这样重视技术和应用的院校,其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应用于实践。因此,由于“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结果来自于企业和社会。„„毕业生被企业认可是对教学质量的最好评价”。
但是,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邀请其实习单位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技术的水平进行评价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然而,邀请用人单位对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况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做出评价和建议并非不可能。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对口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将一线经验带入课堂;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使得教学更加紧跟专业前沿动态,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其专业技术和工作的深入了解,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迅速融入岗位。
评价后的反馈 教学评价的最终意义是使得学校和任课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参与者如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各方得以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如果在进行教学评价之后就弃之不顾,不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和改进,就会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完全达不到其最初的目的。
所以,为了保证教学评价能落到实处,必须对教师是否根据其获得的评价对课程加以改进做出跟踪调查和监督,并将其结果纳入整个评价体系中来,以确保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评价的建议做出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可将教学评价的反馈成果引入学校的教师奖励和晋升机制,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将更高的热情投入改进教学质量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朱鹤卿.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2]邹良栋.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9-21.[3]贺新,赵昊昱.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J].化工时刊,2011(9):51-53.[4]张力飞.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27-29.[5]王昌辉.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育及其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3).[6]周荣虎.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10):108-109.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第二篇: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摘要:传统《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效果较差。为此,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举例分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理实化一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问题;对策
《汽车构造》课程为高职汽车类相关专业主体、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中起着链条、纽带作用,对于学好专业课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合理设置《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分开的弊端,这里探讨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
1《汽车构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传统的《汽车构造》课程分成了汽车构造的理论讲授和汽车拆装与调整两部分。在前一学期进行课堂理论授课,在接下来的学期内安排汽车构造拆装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有时间间隔较长,导致理论上不理解,实践中不认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不到实物的具体结构,难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学的效果差,教学的效率低。现代汽车部件繁多,结构复杂,其中有大量复杂的结构、设计精巧的原理(如:差速器、同步器等)。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对于刚开始涉足汽车的学生来说,难以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更不容易理解,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的情绪。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描述汽车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难以将实际结构表述清楚。
进行实践教学时,多数学生对讲过的理论知识已经印象不多,见到具体实物时难以与学过的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学生所学不能融会贯通,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2《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理实分开的弊病,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以常用零部件活塞环的教学过程为例,说明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2.1课前准备
这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上课过程的规划和课件、零件及工具的准备。
在教学规划上,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期望要达到的效果提前设定,并通过精心准备设定相关教学情境,并通过提问、讨论和动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活塞环的教学中,我们将活塞环的教学划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模块和技能模块,理论模块主要针对活塞环的结构、功用、工作条件、材料、工作原理和使用等展开介绍,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等便于理解;技能模块包括活塞环的认识、装配和“三隙”的检验等内容进行实操。实际上课过程中,两大模块交替进行,以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在教学工具的准备上,提前准备好需要的零件和工具,需要准备的零件有若干套配有活塞环的活塞,气缸体,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活塞环拆装钳若干,厚薄规若干。
2.2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理论中穿插实践,实践中包含理论。采用实物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操作演示法→实践强化法进行教学,逐级深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法:在介绍活塞环的结构和功用的过程中,可以现场向学生展示活塞环的实物,结合活塞环的安装位置,分析它的工作条件和所需要的材料。
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活塞环的工作原理,同时结合动画演示活塞环工作过程,分析气环的密封作用和油环的刮油作用。并引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各道活塞环能否互换,活塞环开口方向有无要求,活塞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操作演示法:现场演示如何用工具拆装活塞环,并主动邀请学生参与操作,结合实际现场指出操作中的不规范做法,具体说明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图片及动画讲解活塞环“三隙”,并用厚薄规演示如何测量活塞环“三隙”。
实践强化法:通过学生实际手动操作,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活塞环拆装和“三隙”的测量练习,教师从旁观察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2.3分组考核
各小组学生都操作一遍之后按小组进行考核并打分,并将分数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提高学生对平时考核的重视程度。考核采取随机方式,每个学生操作其中的一项,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4教学评价
实际教学中得到的结论是,相比传统教学而言,在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普遍提高,上课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情况也大有改善,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还能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
3《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1)年轻教师的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系年轻教师居多,只有少部分来自企业,大部分都是从大学直接到现在的教师工作岗位,缺少动手实践能力,很多年轻教师对汽车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的。在讲课的时候只能拿一些汽车构造的实物零件给学生看,或者干脆带着学生到实训室,走马观花地看看。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把理实一体化课的上好,对于年轻教师,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理实一体化教室条件有待提高。首先理实一体化教室太少。我系2011级新生有12个班级,而我系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室只有一间,如果都上理实一体化课的话,一个一体化教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次上课最多容纳一个班30人左右,是无论怎么排都排不开的。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室内的设备很多已经破旧不堪了。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底盘的部件很多已经非常破旧,例如,一体化教室的那台日产发动机的外部的附属零件缺乏,凸轮轴严重损坏,活塞环损坏,甚至转动起来都非常吃力。还有一些底盘也非常破旧,零件丢失严重。虽然如此,同一型号的发动机的数目太少,都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3)教材与理实一体不配套。当前所采用的教材并非专门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编写,教材内容与实际上课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真正为理实一体而编写又符合我们上课实际的教材少之又少。
(4)缺乏专门为理实一体配套的多媒体资源库。构造中的有些结构比较容易理解,结合实物能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原理,也有一些结构即使有实物,学生也很难理解其工作原理,如差速器、活塞销的偏置等,如果能将实物和动画结合起来,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将大有帮助。当前在教学中虽然有些通过网络搜集的动画,但多数只针对个别零件的原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
3.2应采取的对策
(1)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理实一体化教师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备既要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训练的双重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多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也可以引进技能型人才,实行以老带新的策略,逐渐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保证工作的落实,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认真考核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真正达到提高教师水平的目的。
(2)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要顺利开设,其中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具备配套的实训室和相应实训设备。针对当前实训室过少的问题,应考虑在原来基础上多开设几间实训室,并配备上课所需要的汽车部件。适当引进配套全、较新式的发动机和底盘总成,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顺利接轨打下基础。
(3)开发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根据传统教材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来说困难很大。所以应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安排上做相应调整,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原则编写出相关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
(4)建设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的可视化,实现教学和教研的结合,使运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于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的知识重点、难点能够迎刃而解。通过多方资料收集,将发动机和底盘各个系统相对应的视频、音频、动画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对于汽车构造的教学会大有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子熙.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9).[2]卢晓.让教学栩栩如生[J].中国教育报,2002,(6).
第三篇:理实一体化教学心得体会
理实一体化教学心得体会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已广泛应用于一些职业学校,这种教学方法,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校本学期也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本人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注意:
一、课堂管理
加强课堂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象以往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课堂纪律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否则教学秩序混乱,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实训时老师应巡回指导,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必要时对一些学生作个别辅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操作,老师应督促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并加强指导。
三、分类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类、分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有的学生很聪明,但很贪玩、好动,个性散漫,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我们对他施加压力,进行引导和督促。课前和他们进行谈心、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多提醒,让其集中精力听好课,课后多督促,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辅导;有的学生埋头学习,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我们应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使这部分学生既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又可帮助班级里成绩差的同学,培养这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的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使潜能得以有效地发挥;还有一类学生,胆小怕事,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觉得实习操作是件很难的事情,怕干不好或干得不如别人好,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多加引导,激励这部分学生不断地树立信心,磨练意志,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敢于拼搏,勇于进取,面对现实;另有一部分学生性情懒惰,怕脏怕累,不愿动手干,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加以督促,并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强制他们动手。总之,对于个性各异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这种分类教学,才能使好、中、差学生各有所获,成绩均有提高。
四、实训效果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比速度、比质量、讲效率。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老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一无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物的操作。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学生操作时时间紧迫感,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操作过程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老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同时给予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干得差一些的学生以鼓励,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干得好的学生就更想露一手,信心百倍,干的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不甘落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实训安排
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课程基地,就必须要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开放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时,实训项目申报上去,实训中心把大门打开来,仪器仪表摆上台,学生积极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江西新能源科技学院光伏发电系 2014.12.16
第四篇: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评价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与实践环节集中进行,对课堂内容的构建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关系到是否继续进行该类教学模式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高职高专学校教育中理实结合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对后续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质量 效果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一定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1]。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高校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通过分析目前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的实践教学现状[2],发现有以下问题:①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学生学习很多课程,但只能应付单科考试,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学以致用。②高校教学已经认识到传统普通教育的弊端,从传统的普通教育模式正在向实践教学模式转化,转化过程中盲目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课题不匹配,形成无理论指导的盲目实习,或存在与实际应用脱节现象。③教学过程中授课方式容易落于俗套,缺乏创新素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技能不能达到课程设置要求,教学模式学科化,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边缘化。④实践教学资源与管理方式有待更新,对教材的要求更高,需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都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发展的瓶颈。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⑤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确切的评价方法,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
在评价教学效果时,由于牵涉众多因素,难以直接用一个指标来评判,选取层次分析法对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指标进行归纳分析,作为效果评价的依据,分别对采取理实一体化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1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迪(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3],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发展的系统分析则又是另外一种方法(定量化),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价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决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进而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将教学效果作为决策目标,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分项指标作为中间要素层,分项指标包括各分项指标下的影响因素。通过权重及分项赋值评价出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构建的层次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教学效果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结构图
对各分项指标两两之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层次分析法各标度含义
■
根据两两不同指标评分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矩阵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分配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教学效果评价各指标权重值
■
2.2 评价结果 通过对实施不同效果的学生及理实一体化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5份,有效问卷188份,对各指标进行满分100的打分统计,各指标平均分数统计如表3所示:
由表3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前后的效果评价,实行前得分为81.68,实行后得分为89.24,教学效果有了8.41%的提高,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推广。结论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 学生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考核方式的改变得到了更多学生的认同,保障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教师 从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与学生有更多对专业知识探讨的机会,活跃了课堂秩序,寓教于乐。
3.3 教学资源 促使学校教学设备的完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的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院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高职高专院校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但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直在摸索着发展中,需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改进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达凯,范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58-159.[2]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201+208.[3]李如忠.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水环境动态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9:42-46.
作者简介:
郑伟伟(1984-),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文章方向:机电一体化。
第五篇: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吕小莲等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相互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较好的实践能力。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滁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可以对“一体化”教学实施中课程优化设置、“一体化”教材编制、考核方案制订、实践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高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及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引言
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应用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迫切的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因而过多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授,忽视了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也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对于技术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来说,这种矛盾越发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电子技术的日趋成熟与高速发展,数控制造技术日渐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力量,制造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数控专业是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面向现代化机械加工行业设立的一个实践性及技术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传统教学中,由于较多的原因,该专业在具体课程开设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对现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及模式进行改革,尤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本文以我校开设的数控专业为例,对该专业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控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教学形式,将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等集中于一体,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与实践性。[1] [2] [3] [4]其实质即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又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实践中学理论,应用中学技术,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其特点是:1.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互融合。通过教学场地、内容的相互融合,以项目为依托,将传统理论教学中的课堂搬到实训场地,结合产品的实际生产学习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知识重复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2.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段相互独立,进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局面。根据课程特点及内容的实际需要,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结合相应的实践操作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空间上的统一,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不仅在降低了课程学习难度,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对国内高校现有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5] [6] [7] [8],我校结合数控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需要,对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观念的设定与实施
我国传统教学观念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常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理论教学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核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教学;而实践教学则以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训基地的现场操作及观摩实习为主,集中在如何对设备进行操作与使用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在场地、时间上的相互统一与协调,进而造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上的相互脱节,使专业知识学习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孤立。此外,理论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导致学习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困难,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所学知识应用性较弱,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均不理想。例如,《数控编程》中在讲授数控车床对刀方法时,学生对涉及的坐标系、坐标原点、对刀过程等知识就很难理解和接受,在该部分内容学习中如果能结合相关仿真软件及学校现有机床设备,进行仿真操作演示、示范讲解及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及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运用。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制定时应着重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内容、时间及地点上的相互结合,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合理设置,课程安排应由浅入深,理、实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须根据专业的要求开设课程,并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相互协调的原则合理设定课程的先后顺序、安排课程讲授的内容,并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调整,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过程及条件组织课程。针对“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根据专业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及调整,对专业应开设的全部课程、设置的课程顺序及课时组织专家及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集中讨论,制定课程设置方案。2.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再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而是以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3.根据专业特点,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依托,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生产实践中,避免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重复,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4.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课程内容,可采用课外时间通过学生自主地参加课外活动或相关专业的技能竞赛等方式来完成。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图书馆提供的专业书籍和学校建立的专业课程网络资源来完成相应的工作,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实践动手能力。
(三)“一体化”教材的编制
传统教材一般过分强调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与实际生产的结合,且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一本教材有时用了十几年也不换,这些均不符合“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及发展特色,以服务社会为主线,突出专业特色。可通过组织相关教师对本专业现有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并根据自身的办学需要及专业建设特点自编校本教材,将课程加以整合,课程内容可通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首先,要整合教材,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社会需要、专业特点来补充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内先进的知识及时引入到课程中来,将课程内容中与实践关联不大,且基本过时的内容删掉,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其次,要制定“一体化”课堂教学计划,编写讲义、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通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更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发制作与“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学用具,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一体化”教学考核方案的制订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技能的培养不是用单一的评价指标能够评定的。因此,考核时既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兼顾其实践操作能力及水平,以此作为制定教学考核标准的依据。建议教学考核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设定考核标准,合理划分考试结果所占比例,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综合评定。例如,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课程考试方式,考试分值以满分100分计算,合理划分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此外,注重实践评价,除了对实习实训情况进行总体评价,还要创设条件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的评价。学校可开展一定专业内容的知识、操作技能竞赛,增强学习竞争气氛,也可将其作为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五)“一体化”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教学效果及质量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在学校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贷款及学校投入,我院先后购置了教学、实训所需的较为完善的实习实训设备,先后建立了数控模拟编程实验室,CAD / CAM实验室,可控编程实验室及工程实训中心等,为“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参考同类院校实训中心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地方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校在工程实训中心建设中既突出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又突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条件。中心分为两个厂房,划分了传统加工设备实训区、数控加工实训区及先进加工设备实训区,包括传统加工设备(车、铣、刨、磨、钻等),常用操作系统的数控车、铣加工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加工设备等。此外,由于滁州市为国内较大的家用电器及其模具加工生产基地,设备的购置也重点突出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有设备、课程实施进度安排及人员状况等,编制每班实训基数及合理安排实训时间、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
(六)“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培养出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即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我校专门制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对专业教师进行培养:1.制订教师培训进修计划。根据院部师资队伍情况及发展,确定教师进修方向及名额,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对专业教师参加学习进修在政策上给予倾斜。2.建立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制度。针对大多数教师一直都在学校,实践经验较为匮乏的情况,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脱产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及经验,以使其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3.校内培训。安排教师在假期进行培训实习或参观学习。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本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学校牵头,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企业建设,将教学中的一些成果带到企业中,并从企业中发现新的研究项目,相互学习,在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邀请数控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三、结束语
我校数控专业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课程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招生人数增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如何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制定更【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加实用规范的实习分配方案及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开发水平还需提高,使其更加突出专业特点,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喜欢实践操作,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易造成专业基础知识相对缺乏的现象,需在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崔玉成,付红杰.谈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0(6):101-102.[2] 丁家献,李健龙.浅析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J].广西轻工业,2011(5):170-171.[3] 董炳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8(8):145-146.[4] 邓媛媛,聂志萍,肖晓兰.数控技术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45-47.[5] 彭智娟,殷永贵.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岱宗学刊,2010(4):96-97.[6] 金清肃,李文忠,等.应用型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32-134.[7] 张桂春,梁文波.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0(23):295.[8] 李传军.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3):67-68.【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