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22:3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篇: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电子技术专业当前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以及论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的教学中应用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以及目前的教学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虚拟仿真;电子技术;独立学院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的地方民办高校,其办学历史相对来说比较短,师资力量及文化底蕴都相对薄弱,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也比普通高校略低。通过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学生的进行走访调研,学生普遍认为所学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术要求,对自己在大学的专业知识学习不满意,认为专业课的教学不尽人意;实验环节过于肤浅,实习模式化、单一化,实习效果不佳。电子技术作为机电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是以后学习其他电子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能提高教学水平,能让学生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模拟实际项目中的情况,亲自解决实践问题。因此,研究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独立学院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该深入分析仿真虚拟技术,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将虚拟仿真技术更好的应用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当前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学生的走访调研,我们总结出了目前独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不足: 1.1 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1)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是把理论课与实验课进行分离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得不到及时的理论指导,而理论课也没有与实际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绝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在教学内容上都是对老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的传授,对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发展,如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等等的更新相对较慢,无法适应电子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现状;

(3)教学模式封闭,模仿痕迹比较明显。就专业知识的基础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扎实。有些独立学院制定的课程教学计划,没有结合没有体现独立学院学生和教学方面的特点,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培养计划安排,脱离了实际情况,且课程的门类和内容偏多、偏深;

(4)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不多,教学设备和设施比较缺乏,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

(5)独立学院授课的专业教师基本来自本部,往往在本部兼有同样的课程,他们用同样的教材、教案给独立学院的学生授课,而且教学方法刻板,缺乏创新性;同时,独立学院还往往成了本部新上岗年轻教师的培训场所,他们授课缺乏经验与方法,教学效果较差。1.2 实验设备难以满足需求

独立学院校内原有的传统实验室,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无法满足大量学生同时进行实验的要求,很多独立学院主要依赖母体大学的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缺失,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学生的实验实训不能贯穿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二是电子技术实验实训中,一些项目如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实训,仍采用较为旧式的实验

课程,难以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同步;三是某些实训项目的原材料损耗、工具及设备的损伤较大。以上原因都会导致独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虽然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条件日臻完善,但是实验教学仍然存在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针对目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很有必要,本文把一体化教学方式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方案。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现状

2.1 虚拟仿真技术概述

虚拟仿真技术最先是由美国的学者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期间,美国VPL公司创建人之一杰伦·拉尼尔提出了虚拟仿真的概念,实验者借助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研究对象进行互动,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虚拟仿真技术是当前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数学推理、科学实验之后,人类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第三类基本方法。

2.2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

(1)电子技术基础课是理论性强而又抽象的一门专业课,学好电子技术基础课,为今后轻松学习其它电子专业知识,以及从事电子类的生产和科研提供了条件。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课程比较薄弱,理论分析比较困难,较偏向于动手操作或接受直观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因此用相应的仿真软件来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能让抽象知识直观化,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融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观察。

(2)实验实训教学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对理论课程进行科学验证,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作风。但是,有些实验实训耗时、耗力、耗物、耗财以及不可逆、不可重复等缺点。虚拟仿真技术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辅助实验。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虚拟模拟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扩展研究,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当前很多独立学院的实验实训内容僵化,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按照实验步骤就可以完成实验内容,只能满足学生的考试及认识需求,缺乏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学生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让他们从中获取知识、技能并培养其观察能力。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排除电路故障能力以及开发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因此,把虚拟仿真技术加入独立学院机电力技术的教学中十分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课程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尤其在电子技术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中,虚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了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的电力电子模拟电路仿真软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利用包括有详细器件模型的通用电路仿真软件如SPICE,SABER进行电力电子电路仿真。另一些比如OrCAD、PCAD、Protel、Multisim、MATLAB等等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虚拟仿真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Multisim以其界面直观、操作方便、电路元件库丰富和虚拟电子的设备种类齐全等等优点,成为了目前课程教学中较为认可的仿真软件。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仿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与企业开展虚拟项目合作实验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3.1 将虚拟仿真技术引进课堂

在传统的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技能指导可提升学生电子技术操作能力。单纯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教学,一般都是对一些原理和公式进行推导得出结论,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脱节,进而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无法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电子技术学习活动当中。而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单

一、枯燥的教学氛围,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和创新意识。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情境下,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为独立学院学生带来更多的电子技术学习体验,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借助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际展示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如果一味通过实验操作展现,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材料的消耗也是一个问题,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将抽象化的内容变得相对直观明了,深化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2 创设仿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研究一门科学。在独立学院的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引导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操作,因此,创设电子技术的仿真实验的教学也相当重要。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上加入仿真展示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学生自己学会这种研究方式,通过创设对应的仿真技术教学和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到虚拟仿真这种研究方式,培养独立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能够为独立学院学生带来更多的电子技术学习体验,在电子技术的实验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创新,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电子技术的教学活动当中。

3.3 校企合作,共建更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

要使得学生专业能力全面均衡的发展,不仅仅要指导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掌握电子技术,更加需要通过一定的电子技术教学活动,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的支持,而且这些教学环境必须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相似,因此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工作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仿真教学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较大的开放性,能够提供灵活多样的工作场景。因此,可以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打造更多更真实的工作场景,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比如,和企业一起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基地,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到与实际项目相接近的仿真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合理高效的与实际相结合,并且能把企业的实验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针对性的培养相关方向的人才。结语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符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创新了当前电子技术教学的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能力,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将虚拟引进课堂,创设仿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以及和企业合作,共建更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等方式进行探索,进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

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烈君,吴玉芹.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类实验课程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444-448.[2]陈红.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92-193.[3]陈闽蜀.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3):111-112.[4]邢德胜.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4):39-40.[5]宁海榕,谭勇.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4,(10):176.

第二篇:虚拟仿真技术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讨

虚拟仿真技术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讨

李明标

(渤海大学数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要:分析了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意义,探索仿真实验辅助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路线,形成了电子教案理论指导-虚拟仿真软件预习操作-物理实验测量检验的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归纳总结了教改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Discuss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Li Ming-biao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to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first investigated.Then, the teaching route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 to assist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is explored.A new model of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has been formed, which is i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teaching casephysical experiment measurement test.Finally,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summarized.Key word: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s;Virtual simulation;teaching model;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 言

虚拟仿真技术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育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营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等基本要求。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对促进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上,实际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将是必要的,但在虚拟仿真实验在软件设计引导下,对复杂的物理实验虚拟仿真更直观并且容易[1]做到,对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模式将更为有效,尤其对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诸多环节,都可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在计算机上完成。如果说普通物理实验以打好实验基础为主,近代物理实验则注重培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那么虚拟仿真技术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优势更明显。为此,应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教学,建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符合教育部《基本要求》,适合当今教育发展需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一、探索仿真实验辅助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

近代物理实验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复杂、任务量大,受到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因素的制约,这是在组织实验教学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师资和设备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探索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的新模式。

开发制作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教案,实现辅助实验讲解,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操作效率;应用交互式仿真实验软件,指导学生的预习、复习,打破传统实验教学呆板单一的模式,为实验教学提供更为宽松自由,方便灵活的空间;在实验上,仿真实验拓展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展示实验原理、验证设计思路;利用仿真实验对实验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进行讲解,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演示,使仿真实验成为连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纽带,形成电子教案理论指导-模拟仿真软件预习操作-物理实验测量检验的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虚拟教学课件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操作由简到繁,内容由少到多,使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从打好实验基础到实验技能的养成,再到实验技能的提高,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这就使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辽教发[2016]23号),渤海大学教改(2017A类)项目 作者简介:李明标(196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技术教学及科研工作。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也分层次进行。随着实验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断提高,做实验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等教师讲,等教师教,出了问题等教师解决变为依靠自己钻研解决问题。随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以灌输式教学向边学边做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转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虚拟仿真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实施取得的效果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虚拟仿真技术辅助实验教学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

(1)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物理实验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指导虚拟实验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虚拟仿真技术加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考和创新,它不仅使学生能够有效地通过观察提出假想,而且提供的优良交互性实验教学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反馈,学生可以通过屏幕提示逐步思考、选择,由浅入深的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用虚拟仿真技术, 以图文声像并茂形象地传递实验内容,把涉及到的知识、现象、全部过程都反复再现在学生面前。对书本中较抽象难于解释的内容进行图形化、形象化处理,使学生耳闻目睹,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实验的兴趣。

[3]学生在预习完实验相关内容后,可通过仿真实验课件进行模拟操作,避免实验室中实际操作时的失误,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3)提学生高学习效率。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突出了形象性和感染力, 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方式的不足,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信息,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突破时空限制,恰如其分地演示一些复杂的、抽象的、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不便直接观察的自然过程和现[2]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科学内涵,使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分析得出结论,知识的获得远远好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4)建设了辅助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技术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电子教案、预习课件、对相关实验进行充分预习,然后回答预习检测题,当答对一定比例的检测题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即虚拟仿真实验,在完成仿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预习时发现问题可随时向教师提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同教师进行讨论,教师也便于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态,以保证学生在后续物理实验中操作的正确性。虚拟实验完成后,再进行物理实验,分析比较仿真实验和物理实验的步骤、数据及结果,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5)节约实验经费。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解决实验室仪器数量不足的问题,并可避免仪器易损坏。模拟大型实验“仪器”操作及复杂的物理现象,节约其实验的材料费。通常的实验仪器、实验方法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物理理论的发展的要求,比如晶体结构研究、核实验、辐射实验等,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将目前新技术所产生的大量信息通过虚拟仿真软件直接地表现出来,展示于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当今高科技的了解和掌握。

三、结 语

结合学校实验设备具体情况,把虚拟仿真技术引入传统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化,将硬件实验验证方式向多元化实验方式转移,实验将不再受任何约束、限制,学生可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改革

[4]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节约实验经费开支,建立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促进了学生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韩振海.VirtualLab 虚拟仿真在物理光学中的应用[J].河西学院学报,2016,32(5):32-38 [2]腾香.近代物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实践[J].渤海大学学报,2015,36(3):204-207 [3]任骏原,腾香,李金山.数字逻辑电路Multisim仿真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李明标,陈维石,孙爽,舒天爽.单摆法测量空气密度实验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6,37(4):322-325

第三篇:试论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的教学上也逐渐从雏形转变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能与实物和计算机结合,模拟出服装工艺教学实践环境的工具,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高效而准确地模拟实际情况,进行服装工艺教学中种种必要的设计、验证、实践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实践过程,增强对服装工艺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将成为提高服装工艺教学效率与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服装工艺;教学与学习;应用与实践

尖端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和形成依据。这使得服装工艺教学产生了新的思路和成果。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媒体交互技术,通过发挥它自身独有的特点(如交互性强、模拟真实、选择多样、使用灵活等),让服装工艺教学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将服装设计中各个环节的实践环境和实践过程以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由此,学生能够清晰而深刻地发现实物处理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让学生达到对专业技能应用性更深刻的理解,便于学生充分掌握教学知识,对所使用的专业技术理解更加完善,以此来高效而深层次地达到服装工艺教学的目的。本文将从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特征和其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来展开探索和讨论。

1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于服装教学过程中,通过配置虚拟的实践环境,调配虚拟的实践器材,有着降低教学资金投入、简化教师描述现象、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生产流程及掌握专业知识等特点。具体应由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和讨论:第一,服装工艺教学最终要为服装市场服务,因此不能单独思考,要同时结合与服装生产企业,以此来确保服装工艺教学时,为达到其教学目的所需要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第二,服装工艺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和掌握对服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需要做到将服装工艺教学与服装企业产品的模拟生产有机结合。第三,通过仿真虚拟技术来建立完善且合理的教学体系,让服装工艺教学的过程被扩充和丰富,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和独立性,达到因材施教。接下来笔者将具体描述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教学中的三个应用特点。

(1)仿真的教学情景。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服装企业的生产场景进行一个虚拟化的演示,并同时建立出仿真的服装生产场景,是学生能够亲眼体验到实践情景的保证。在这种虚拟的实践场景中,学生能感受真实生产中的氛围和环境,并考虑操作步骤和会产生的问题。这种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便是虚拟仿真技术的第一个特点――教学情景仿真性。

(2)形象的教学方式。虚拟仿真技术的第二个特色是具有教学方式形象性。在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时,会有一个直观而立体的影像展示在学生面前,这个虚拟的影像包含了服装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流程。这种通过眼镜直接接受的信息,比起传统的书面或课件传授,会让服装工艺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加强学生对服装工艺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3)实用的教学内容。服装工艺学科作为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要求很高。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仿真实践平台,能够让学生在虚拟实践中对其过程和处理有实感的体验。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和教学者展示实践,进行实践和理解实践的硬件难度。因此,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第三个特点便是教学内容使用性。这种特性充分地体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服装工艺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现代化的、高质量的生产技术型人才。

2服装工艺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

为了将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上述三个特点发挥出来,需要创设合理的虚拟仿真平台来与之配合。其中,又需要划分成仿真软件平台和仿真硬件平台这两个子平台。

(1)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软件平台上的应用。仿真软件平台的创建有助于实现服装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它在虚拟仿真教学的直观表现、网络传输、信息交互和数字化表现等方面都起着主导地位。仿真软件平台在协作性上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情景的虚拟表达以及教学内容的仿真传递都至关重要,没有仿真软件平台的搭建很难讲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服装工艺的教学中。而将服装企业现代化生产技术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并创造一个虚拟的仿真环境来表现给服装工艺教学就是仿真软件平台的本质。它在外部配合仿真操作界面搭建了一个虚拟的仿真实践环境,而在内部则是对生产技术实践模式进行了一段仿真演示。要构建仿真软件平台,首先要对服装工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软件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在此之上进行设计与开发。当服装工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软件完成后,还需要根据课程和教学目的来进行一个服装工艺虚拟仿真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服装工艺虚拟仿真课件的制作需要将学生的专业实践作为参考依据,最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一个虚拟的服装企业生产流程,让学生能够获取一个逼真的生产场景,并且实现生产操作的仿真。使学生能够在服装工艺教学中处于一个虚拟的教学场所中,身历其境地以一位企业服装工作者的身份感受虚拟仿真操作。在虚拟化的工作中完成服装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这时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充分掌握生产知识。

(2)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硬件平台上的应用。当学生对专业技能进行学习研究和实践时,则需要搭建仿真硬件平台来为学生构筑一个工作场所,并且配备相应的工具。换言之,仿真硬件平台是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硬件设施的基础。而服装工艺教学应用到虚拟仿真技术时,仿真硬件平台所提供的场所和工具的完善程度,将承载着服装工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仿真硬件平台的特点有如下两个:第一,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仿真。第二,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虚拟表现。构建一个完善的服装工艺虚拟仿真硬件平台,其实践的设置和实训室的布置为重点关注的对象。服装企业现代化生产过程需要的特点,应在设施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无论是器械还是设备的配比,都可根据服装企业生产车间的标准来进行相应的配比和模拟。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在仿真硬件平台中配置一些并没有被现代服装企业所广泛使用的高端先进生产设备也是可以的,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帮助培养学生在服装工艺上的创新意识。仿真硬件平台的配置应当尽可能与现代服装企业相似,为学生创造仿真度高的生产格局,达到一个虚拟实践需求的实践氛围和环境,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匹配学生在实际的服装工艺实践时基本的硬件需求。

3结束语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于服装工艺教学而言是一种质的革新,不仅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企业服装工作人员,同时也促进了服装企业的高速发展,其在教学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显而易见。虚拟仿真技术在降低了教学设备以及教学场地的投入资金外,更加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并且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第四篇:基于multisim的虚拟仿真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精)

Equipment Manufactring Technology NO.11, 2007 收稿日期 :2007-09-23作者简介 :孙晓艳(1970— , 女 , 湖北襄樊人 , 讲师(工程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 , 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仿真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中的应用 孙晓艳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 , 江苏 无锡 214121 摘要 :虚拟教学和虚拟实验是未来高等教育中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项技术 ,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建设、数字 化建设以及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 , 借助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仿真软件有利于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 提高教学效果 ,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 力。就这一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辅助电子技术理论教学、补充实验设备不足、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渗透素质教育等方面作了有益 地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虚拟实验;multisim;数字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45X(200711-0152-03 “数字电子技术” 是电子、通信、计算机、机电等类专业的 重要基础课。长期以来 , 课程的主要任务一直强调数字集成电 路内部电路的设计方法与分析方法的研究 , 与高职专业更注重 学生掌握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实际应用的培 养目标相违背。因此 , 如何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 , 紧跟数字技 术的发展 , 搞好课程的教学改革 , 提高教学质量 , 是教学中一个 十分重要的课题。按照这种思路 , 在教学中引入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仿真软件 , 本文就这一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中辅助 电子技术理论教学、补充实验设备不足、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渗 透素质教育等方面作了有益地研究与探索。

1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实验系统的特点

虚拟实验是一种用虚拟仪器、设备代替传统的实验仪器和 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 对实验结果的性能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虚拟电路或设备” 进行预测和评价 , 从而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和 设计周期 , 降低实验成本的技术。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实现虚拟实验的关键技术是必须 有一套交互性强、开放度高、易操作的设计软件。虽然实现这一 功能的软件很多 , 但考虑到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多 , 学时紧的特点 , 选用了加拿大 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推出的电路仿真与绘制软件 M ultisim , 其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电路 :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 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 , 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电路仿真需 要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从屏幕上选取;(2 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外形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 , 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3 软件带有丰富的电路元件库 , 提供多种电路分析方法。(4 作为设计工具 , 可以同其他流行的电路分析、设计和制

板软件交换数据。

(5 还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 , 利用它提供的虚 拟仪器可以用比实验室中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电路实验 , 仿真电 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测量方法。

随着高校网络基础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 学生 对 M ultisim 软 件 的 运 行 环 境 Windows98/2000/xp 等 都 很 熟 悉 , 因此学生已具备学习和使用 multisim 的基础知识。

2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示范院校的建设过程 , 正是推进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催人奋进的一种机制。因此 , 在数字电 子技术课程的设置、整合、内容的精选和组织教学方面应坚持 “两个相适应” 为原则 , 即课程的设置与岗位技术应用能力或实 物操作能力培养相适应 , 深度与大专层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 才相适应。理论知识突出必备的基础和应用性 , 不刻意强调系 统性而侧重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繁杂的理论推导而侧重应 用能力的培养 ,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但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理论教学过程中 “教学练” 有待加强 在理论教学中 , 如果

“教” 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在黑板上 一味灌输知识那种填鸭式的教学 ,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就很 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突出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 , 按照传 统的教法 , 往往大半学期过去了 , 学生只知道各种数字器件的 名称和内部电路原理 , 但不清楚学了有什么用 ? 更不知道如何 用这些器件组成数字电路系统。因为缺乏一个 “练” 的平台 , 这 里的 “学” 也仅仅是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 , 而更重要的学习的方 法 , 自学能力的提高 ,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 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152 《装备制造技术》 2007年第 11期(2 实验教学有待加强

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 ,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 完成某一典型电路的验证 , 其内容、步骤、电路、仪器等都是事 先安排好的 , 学生只须按照实验指导书安排的顺序就能完成实 验 , 或者即便学生有不同的思路 , 但因受实验条件限制也无法 开展实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限制了实验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 彩 , 通过实验

学生虽然能够学会一些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 但这样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往往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 不 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也难以激发他们 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3 课程设计时学生的设计思想很难达成

在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 , 要耗费很多时间来分析 和搭建电路 , 然后用相应的测试仪器进行测量 , 这样设计开发 时间长、效率低 , 一旦出错 , 往往要重新更换元器件 , 参数修改 也不方便 , 不利于设计者高效完成设计思想。

针对以上情况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 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根据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 M ultisim 软件 ,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实 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3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实验系统在数字电子技术教 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 multisim 的理论基础是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 ,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 而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其他人(包括 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 通过人际间的 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情景”、“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下面以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实验系统在数字电子技术教 学中的具体应用为例说明 :(1 有助于创建丰富的学习情景及 “教学练” 相结合 情景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首要内容 , 情境设计是创造与 所学知识和技能主题相关的 , 能促进与支持学生学习的尽可能 真实的环境 ,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 在教学中要创设 “情景” 一般只是采用课堂 演示实验 , 但通常在高职院校中可能会遇到实验仪器匮乏、电 路受温度等环境影响大等困扰 , 造成失真或仪

器精度直接影响 教学效果等情况 , 而利用 multisim 软件实际电路作为一种真实 表现电路工作状态的开放灵活的示教手段 , 把实验室和课堂有 机地融为一体 , 则解决了上述种种问题。

例如 , 在讲典型集成计数器芯片这一节课内容时 , 利用工 业中心的资源优势 , 将理论教学选在配备了 multisim 软件的机 房里进行。首先由教师将实训项目 “计数显示器” 引入 , 并利用 计算机模拟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 ,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如图 1所示 , 该实训电路的功能是对输入脉冲的个数(0~9 进行递增 计数 , 并通过译码显示电路将所计的脉冲数显示出来 , 并提出 问题 :74HC161芯片的功能是什么 ? 为什么称之为计数器 ? 学 生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电路原理 , 使其认识到掌握相关知识和 技能是完成项目制作本身的需求 , 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刻意要 求 , 以达到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给学生时间自己练习的过程中 ,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学生 必须先去查手册 , 了解计数器、译码器、数码管、与非门等器件 的管脚连接和功能表 , 虽然他们此时还不能理解功能表 , 通过 实训项目的制作和测试 ,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弄清楚这些器件的 功能和每个管脚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学会了查手册 , 如何通过 查手册获得数字电路器件的使用方法 , 这对数字电路设计制作 者来说是十分有用的技能。另外 , 在教学内容上和习题中安排 了许多诸如同类芯片如何级连 ? 如何进行功能扩展 ? 如何用通 用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等等这样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十 分有用的技巧和方法 , 同时通过机房各机联网的优势 , 创造一 个互动的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协作环境 , 构建学生与学生之 间 ,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语言沟通渠道。让学生共同来参与分析、训练 , 在整堂课中 “讲学练” 相结合 ,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 1计数显示器 图 2模拟面板布线

(2 有助于加强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实验设施利用率 高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 , 而是以适应生产、建设、管 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 此在培养过程中 , 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 重视职业经验和 职业技

能的获得 , 实验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方式之一。实验通常包括实验前的预习, 实验的组织 , 实验报告的撰

153 Equipment Manufactring Technology NO.11, 2007 写三个环节 ,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由于普遍存在实验内容多、上 课人数多、资金和仪器套数不足、实验课教师人数紧缺、实验课 课时又十分有限等问题 , 而实验前由于学生看不到仪器 , 不能 实际进行仪器操作 , 只能看讲义预习, 因此往往在真正的实验 过程中赶时间测数据 , 难以做到深入理解实验方法 , 更不能进 行深入的实验研究。

multisim 软件功能强大 , 几乎能够仿真所有的数字电子技 术实验 , 在这样一个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中预习后 , 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时 , 一些注意事项、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 法等由于已经基本掌握 , 这就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特别是一 些设计性实验 , 学生在实验前利用 multisim 提供的实验平台 , 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进行仿真 , 可以很好地避免盲 目操作 ,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仿真实验 的引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使实验场地不再局限于传统 意义的实验室 , 网络机房、EDA 实验室甚至宿舍都可以用来进 行实验 , 做到一机多用 , 一室多用 , 学生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还 可随时随地上网进行预习、实验、讨论和提交实验报告 , 从而大 大提高了实验设施的利用率。

(3 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毕业生上岗后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 技术问题 , 从事诸如工艺革新、技术改造、事故处理、质量监测、设法降低成本和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等工作 , 这就要求学生的 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操作阶段 , 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

力 , 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 , 还要有在技术应用 性层面上一定的规划、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为此 , 高职 教育将课程设计与创新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由于有些实验设备昂贵 , 特别是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 , 许 多学校资金不足难以购买 , 这种设施无法在课程设计中给学生 提供探究学习的场景 , 因此创新精神、能力、素质等的培养无从 谈起。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 新产品换代周期日趋短暂 , 职 业的分化与复合成为必然 , 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

新的职业岗位 , 这些岗位 , 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将来 要在这类岗位解决生产、技术、工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高职 学生 , 在校期间 , 又必须了解专业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熟悉并掌 握岗位所需的关键技术。为此 , 高职教育要将与未来职业岗位 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引入实践教学 , 按照 更高的职业资格要求 , 按照生产实际的规范等对学生进行培养 与训练。仿真软件的引入使学生既掌握了一种新的电子电路设 计软件 , 又掌握了一门新型的实验分析方法 , 尤其利用 multi-sim 作为课程设计实物制作前的设计分析工具 , 能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 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 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 达到用先进、高新、超前的实用 技术培养、训练学生的目的。如果和 PCB 软件模块 Ultiboard 配 合使用 , 可以完成电路原理图输入、电路分析、仿真、制作印刷 电路板全套自动化工序 , 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的观点大有裨 益 , 图 2为该软件在面板上模拟布线。

4结论

基于 multisim 的虚拟实验系统有利于教师不断完善教学 内容 , 提高教学效果 ,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外 , 适当引入科学 技术发展新成就 , 在学生自身能力基础上

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 动性 , 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 但它只能辅助数字电路教学 , 而 不能代替理论和实验教学 , 并且由于许多因素的限制 , 还需要 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扬长避短 , 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 [1][2][3]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Simulate Software in Digital Electricity Technology Teaching Based Software M ultisim SUN Xiao-yan(Industrial Center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uxi Jiangsu 214121, China Abstract :Visual teaching and visual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most advantaged and potential technologies in the future higher educ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time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network infrastructure, 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 it is very useful to improve teachers ’ teaching contents, offer good teachings effects and develop students ’ creative potential by us-ing the simulate software M ultisimto.The software has widely used in the digital 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urse such as assisting electricity theo-ry teaching, supplying the lack of experiment equipment, developing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penetrating quality education, all that have been researched beneficially.Key words :visual experiment;M ultisim;digital electricity technology 李 洋.EDA 技术使用教程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于 枫 , 张建新 , 王秀成.电子系统仿真分析教程 [M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004.王任平.M ultisim2001软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J].计算机仿真 ,2003,20(12:133-135,139.154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周瑞强 主要参加者: 张春兰 蔡红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 研究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现代教育信息的获取、使用及优化组合,已成为新课标、教材拓展、延伸的主要渠道和教师教学创新、学生学习创新、领导管理创新的基本手段,可以说,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实验,现已取得以下进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构建了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本课题组通过对本校实验班的学生的前后成绩对比、分析,充分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能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符合高效课堂理念的。

二、课题实施回顾

2011年12月我们申报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被定为米河镇和学校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从那时起到现在近两年的研究时间里,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理论培训

1、课题基础知识培训

课题被审批立项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课题组开题会议,在会上他就“课题的选择”、“论证”、“设计”、“申报”及“研究过程”等具体环节,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培训,动员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要求老师们树立“课题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组长周瑞强同志通报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开展该课题研究的软、硬件条件,初步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

2、明确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各实验教师的自身特点与学科优势,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周瑞强同志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参与课题实验;张春兰老师曾获得过语文学科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班主任,负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为: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立;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趣味课堂,拓展语文阅读空间,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语文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周瑞强、蔡红波等老师负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探究目标为: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整合的教学新模式;开发能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性发展的教学。

3、课题理论知识培训

开展研究之前,课题组负责人周瑞强老师收集印发了有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理论成果,课题负责人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对研究人员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方案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以点带面,全员参与

1、任务分解,落实研究者责任制。课题组负责人将课题任务细化,涵盖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研究中既各自重点突破,又一起互相协作。各实验老师在明确任务后,随及制订好了学科课题实验方案及工作计划,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给课题组长。对无计划,无方案,无资料的研究者,实行淘汰制,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大家的课题意识进一步提高了。

2、实验阶段的调查分析

实验教师方面:课题实验起始阶段,课题组在开放性实验教师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课题实验的全面推行,扫清了障碍。

在学生方面:阶段实验后,我们进行了学生调研问卷,就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95%的学生有希望采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的愿望。我们将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语文学科实验后比

实验前的班级平均分提高在5分以上,数学学科实验后比实验前的班级平均分提高在9.6分以上,并且优秀率和良好率提高都在10%以上,由此可见,试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以活动求深入,促发展

课题实验仅凭实验组的老师来探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我们镇是处于农村,基层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异常期盼,怎样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走近教师,走进课堂是我们实验组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活动来求深入,促发展。三月份,我们举行了课题实验学校公开教学周——基于电子板的课堂教学活动。实验学校教师一百多人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研究”这一专题,主要研究推广电子白板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课堂教学。由周瑞强、蔡红波张春兰老师公开执教。他们在教学中所展示的课件及教学风采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五月份,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赛——课件制作和电子白板应用。就课件制作的知识、技巧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和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各个层面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掀起了一股争学信息技术的高潮。另外,我们课题组老师还利用网络资源,积极主动地加入网络教研群体之中,变校内教研为社会公开教研,如加入河南省语文教师群和数学教师群,在那里,每天都有语文、数学教研专题进行探讨,我们的实验老师也与全省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在群内进行交流

与沟通。

三、阶段性实验心得

Ⅰ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上我们做了以下探讨:

(一)整合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环节,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主题后,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观摩《会摇尾巴的狼》(人教版第五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放映一段关于狼掉进陷阱里,与老山羊对话的有趣的课件。这个软件在光、声、色、图的配合下,营造了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说这一段的开场白达到了“设置情景、引发兴趣”的效果。

2.提出主题、完成主题。学生在明确教师提出的主题后,立刻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与手段。通常情况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网络知识,获取相关的资料,但如果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使用搜索网站的技巧时,教师引导使用另外一种完成任务的方法、技巧。譬如在学习《赵州桥》的时候,教师先提出“桥”这个主题,继而教授课文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古今中外的名桥(主要是查找其外形、结构的特点),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了要进行的主题之中,出色地完成了教师的任务。

3.归纳整理、思维创新。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后,教师要进一步利用或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处理,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如前面所提到的“桥”这一主题搜索,学生找到了各色各样的桥的网站,教师在此就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保留有用的,去除无用的资料。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处理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信息初步形成学习体会,从而达到思维的创新。

4.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比较与补充,完善、加深对拓展阅读主题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

(二)整合的教学实例 1.课文学习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因为部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环境下以直观的形象凸现出来,无法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了学生的惰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要启发、拓展学生思维,不必拘泥于课文内容,应该从实践入手,所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可行的。

下面以人教版第六册《雨中》一课谈谈上述模式的运用。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拉车运货的年轻姑娘在阴雨的傍晚,车子歪了,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突出了

人们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这一节课的内容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一、二自然段主要是描绘美丽的雨景。为了让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实验老师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l)赏读

首先让学生闭眼想象自己正步人雨中,边走边欣赏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读毕,学生睁开眼睛,欣赏着教师制作的课件。该软件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有雨前乌云密布的天和淅淅沥沥的雨,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路上行人各色的雨伞等等一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景,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是紧接着,学生在教师诵读方法指导下,自由朗读,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根据软件所提供的画面或字典来解决。最后,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诵读(可采用表演读、小组合读等形式),他们都表现得踊跃、积极,效果良好。

(2)精读

在赏读的同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你读懂得了什么”,以此作为“精读”的突破口,从而使他们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知道每一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重新将雨景中所描绘的实体又合理地发挥想象成另一事物,达到了思维创新的目的。

2.阅读扩展

中外名家喜爱雨景的有不少,其中还留下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反响很热烈,马上找了许多的“雨”作品,有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并归好“春、夏、秋、冬”的类别。事实证明,利用网站资源多读好书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体会,效果明显,为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为实现新大纲所提出来的阅读要求提供了一条捷径。

3.仿写练习

学以致用,在学了如此美妙的雨景文章及欣赏众多的名人佳作以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仿写练习。结果是令人惊喜的,仅从题目看就让人耳目一新,如《春雨之声》、《浪漫雨夜》等。内容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纯粹写雨景的,有写环保的,也有写事的,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三)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听、说等方面。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要有新的特点。

阅读: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应该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可为语文素质的根本因素一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顺应潮流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整个教学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Ⅱ数学学科: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1、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各种信息给学生。由于计算机将教学素材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处理,将这些资料组织起来,课

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机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较短时间内,计算机使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解决某些探索性问题时,就可以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些结果的必然性。另外,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很好的效果。

2、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发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问题是教学发展的动力,所以对解题的教学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题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例如“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一课,在电脑网络教室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由此可见,对一些教学内容,我们作为教师的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3、通过计算机人机交互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产生出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二)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眼界。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

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特点:改变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优化教学模式,使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增长知识。

1、多媒体是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目前课堂多媒体教学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出现不可忽视的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霸权”现象,教师被课件所左右,课堂灵动生成不够。在公开课、展示课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时抛开了粉笔和黑板,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的及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增减,有些内容是教师突然而至的灵感,而这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

中教学工具,教师不应该“退居二线”,而应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优势互补,交互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要尊重和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时,除了不能忽视应遵循的辅助原则,也不能忽视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计算机的功能无法取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尽管可以使教学活动进行得快,执行教学工作准确无误,但由于过分强调多媒体,导致教师把“主导”地位让给了屏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可有可无”的境地,形成了以媒体为核心独霸课堂教学的局面,那么使教与学失去了主动和谐的气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了距离,就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环境。

实验中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过分倚重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变以前教师的“满堂口灌”为今天的“满堂电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明确提出: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是最具有亲和力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是比较重要的教学途径。但受到课件的牵制,课堂上教师的表情、手势对学生的暗示作用不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

3、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也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冲击。首先,教师要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不能只当“解说员”

和“播放”操作者,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与要求,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不能固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体系,要不断充实自己。适应新生事物,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阶段性成果

(一)教师方面

学期末,我们对教师又进行了调查,9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9%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己也希望进行这样的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校的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巧,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现在,约有70%的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并进行组织教学。课题组成员中,周瑞强老师的论文《浅谈家长对初中生学数学的辅导》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二等奖,论文《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创设情境》荣获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全国发行的CN刊物《试题与研究》上发表;张春兰老师辅导的学生张佳佳在河南省课中小学生课改论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张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奖;蔡红波老师获市级优质课二等奖,所辅导的学生马宇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生课改论文比赛中获得二奖,本人获

得优秀辅导教师奖。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学习、实验、成长的轨迹。

(二)学校方面

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也随之得以发展。学校于2012年8月份成立了校园网,全面更新了多媒体教室和一类电教设备,为本校教学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设备基础。

五、今后的研究设想

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课题实验中加以探究。我们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功标志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有利于认知结构的优化。我们期盼各级领导、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指导。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面对当前的信息社会,作为我们教师——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潜力,为推动教育新课程改革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技术培训教程》2007年6月。

2、齐建华,大象出版社,《现代数学教育》,2001年3月。

3、张仁贤,天津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法中的运用策略与实践》,2008年6月。

下载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虚拟仿真技术在独立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虚拟化在电信服务器资源整合中的应用研究计划部)大全

    虚拟化在电信服务器资源整合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业务的发展.上海电信建设的IT系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不同应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传统的解决方案是把一个应用装在一台或者......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动画投影、幻灯、挂图、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增加生物课堂的乐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化解教......

    一起作业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起作业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了改变初中教学中作业单一的状况,在初中一年级数学、英语和语文课中部分班级使用一起作业网,应用后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问卷......

    多媒体交互功能在教学中应用研究

    多媒体交互功能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二班 王运香) 【摘要】:交互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功能,在多媒体制作中,熟练的掌握、科学的设计、合理的运用交互......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世界各国都将教育视为国家的生存立足和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正迎来信息时代。由于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学......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不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