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元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为美术教育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成为可能。
关键字 多元化 美术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多元化的推进,要求在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将多元化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的方式,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将变“传授型”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方式,变“单一式”教学为“综合性”学习方式,变“教师主导”为“交互式”学习方式,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式”课堂。作为网络衍生出来的信息技术,多元化正逐渐渗入美术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表现方式上、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课堂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美术课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整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结合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丰富的视觉形象,促进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课程内容很丰富,时空跨越古今中外,若只通过挂图、书本和口头描述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来观察感受事物是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的,同时也很难真正发现事物的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工具以它们独特的功能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整体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往往比原材料显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利用已有的图表、照片、投影仪、电视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各种教学媒体,或直接使用、或经过一定的选择、开发和组合后加以使用,并在教学媒体中表述一定的思想和意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播,再加上巧妙的设问,促使学生更进一步观察比较事物,使学生看得清晰,感知得更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接演示,突出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和特点,还有存储、再现等功能,在同一屏幕可同时显示相关的文字图像和动画,这是传统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优点,认真研究教学目标与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用多媒体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知识。例如:指导学生画《秋天的色彩》时,重点是学生对于秋天色彩的感受以及对秋天整体色彩的把握,而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效果,网上找到秋天风景图片和学生画的秋天的绘画作品以及相结合的FLASH动画,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欣赏秋天的色彩风景和色块。信息技术能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组合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从而达到“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并找出规律。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主动动脑,思考,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在网络平台上,建构美术教育网络课程
通过专门设计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学习者可以更轻松地获得大量与专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实施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并获得评价。由于专门设计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具有学习资源丰富、方便学习作品展示、提供师生交流平台、提供较完整的评价系统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记录等特点,因此运用专门网络学习的平台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并延续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网络系统、网络信息和本校资源构建一个网上学习环境, 开发与制作美术教育学习网络课程。这样,既可以避免陷于就事论事和课本搬家的狭隘,又可以营造一种关系场,让学生在网络上和课程的框架关系中加强对中心问题的理解,力图做到时代感与适应性的统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学校教学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崭新的观念,生动的形象,特殊的效果,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深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才等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震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整合的实践.2003.2.[2] 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2003.8.[3] 张晓梅.网络美术教学的尝试与反思.[4]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陈立权.谈信息技术与高师美术教学的整合.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5.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周瑞强 主要参加者: 张春兰 蔡红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 研究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现代教育信息的获取、使用及优化组合,已成为新课标、教材拓展、延伸的主要渠道和教师教学创新、学生学习创新、领导管理创新的基本手段,可以说,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实验,现已取得以下进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构建了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本课题组通过对本校实验班的学生的前后成绩对比、分析,充分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能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符合高效课堂理念的。
二、课题实施回顾
2011年12月我们申报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被定为米河镇和学校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从那时起到现在近两年的研究时间里,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理论培训
1、课题基础知识培训
课题被审批立项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课题组开题会议,在会上他就“课题的选择”、“论证”、“设计”、“申报”及“研究过程”等具体环节,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培训,动员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要求老师们树立“课题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组长周瑞强同志通报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开展该课题研究的软、硬件条件,初步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
2、明确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各实验教师的自身特点与学科优势,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周瑞强同志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参与课题实验;张春兰老师曾获得过语文学科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班主任,负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为: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立;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趣味课堂,拓展语文阅读空间,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语文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周瑞强、蔡红波等老师负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探究目标为: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整合的教学新模式;开发能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性发展的教学。
3、课题理论知识培训
开展研究之前,课题组负责人周瑞强老师收集印发了有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理论成果,课题负责人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对研究人员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方案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以点带面,全员参与
1、任务分解,落实研究者责任制。课题组负责人将课题任务细化,涵盖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研究中既各自重点突破,又一起互相协作。各实验老师在明确任务后,随及制订好了学科课题实验方案及工作计划,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给课题组长。对无计划,无方案,无资料的研究者,实行淘汰制,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大家的课题意识进一步提高了。
2、实验阶段的调查分析
实验教师方面:课题实验起始阶段,课题组在开放性实验教师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课题实验的全面推行,扫清了障碍。
在学生方面:阶段实验后,我们进行了学生调研问卷,就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95%的学生有希望采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的愿望。我们将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语文学科实验后比
实验前的班级平均分提高在5分以上,数学学科实验后比实验前的班级平均分提高在9.6分以上,并且优秀率和良好率提高都在10%以上,由此可见,试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以活动求深入,促发展
课题实验仅凭实验组的老师来探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我们镇是处于农村,基层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异常期盼,怎样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走近教师,走进课堂是我们实验组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活动来求深入,促发展。三月份,我们举行了课题实验学校公开教学周——基于电子板的课堂教学活动。实验学校教师一百多人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研究”这一专题,主要研究推广电子白板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课堂教学。由周瑞强、蔡红波张春兰老师公开执教。他们在教学中所展示的课件及教学风采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五月份,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赛——课件制作和电子白板应用。就课件制作的知识、技巧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和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各个层面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掀起了一股争学信息技术的高潮。另外,我们课题组老师还利用网络资源,积极主动地加入网络教研群体之中,变校内教研为社会公开教研,如加入河南省语文教师群和数学教师群,在那里,每天都有语文、数学教研专题进行探讨,我们的实验老师也与全省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在群内进行交流
与沟通。
三、阶段性实验心得
Ⅰ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上我们做了以下探讨:
(一)整合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环节,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主题后,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观摩《会摇尾巴的狼》(人教版第五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放映一段关于狼掉进陷阱里,与老山羊对话的有趣的课件。这个软件在光、声、色、图的配合下,营造了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说这一段的开场白达到了“设置情景、引发兴趣”的效果。
2.提出主题、完成主题。学生在明确教师提出的主题后,立刻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与手段。通常情况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网络知识,获取相关的资料,但如果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使用搜索网站的技巧时,教师引导使用另外一种完成任务的方法、技巧。譬如在学习《赵州桥》的时候,教师先提出“桥”这个主题,继而教授课文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古今中外的名桥(主要是查找其外形、结构的特点),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了要进行的主题之中,出色地完成了教师的任务。
3.归纳整理、思维创新。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后,教师要进一步利用或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处理,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如前面所提到的“桥”这一主题搜索,学生找到了各色各样的桥的网站,教师在此就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保留有用的,去除无用的资料。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处理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信息初步形成学习体会,从而达到思维的创新。
4.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比较与补充,完善、加深对拓展阅读主题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
(二)整合的教学实例 1.课文学习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因为部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环境下以直观的形象凸现出来,无法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了学生的惰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要启发、拓展学生思维,不必拘泥于课文内容,应该从实践入手,所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可行的。
下面以人教版第六册《雨中》一课谈谈上述模式的运用。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拉车运货的年轻姑娘在阴雨的傍晚,车子歪了,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突出了
人们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这一节课的内容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一、二自然段主要是描绘美丽的雨景。为了让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实验老师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l)赏读
首先让学生闭眼想象自己正步人雨中,边走边欣赏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读毕,学生睁开眼睛,欣赏着教师制作的课件。该软件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有雨前乌云密布的天和淅淅沥沥的雨,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路上行人各色的雨伞等等一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景,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是紧接着,学生在教师诵读方法指导下,自由朗读,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根据软件所提供的画面或字典来解决。最后,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诵读(可采用表演读、小组合读等形式),他们都表现得踊跃、积极,效果良好。
(2)精读
在赏读的同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你读懂得了什么”,以此作为“精读”的突破口,从而使他们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知道每一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重新将雨景中所描绘的实体又合理地发挥想象成另一事物,达到了思维创新的目的。
2.阅读扩展
中外名家喜爱雨景的有不少,其中还留下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反响很热烈,马上找了许多的“雨”作品,有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并归好“春、夏、秋、冬”的类别。事实证明,利用网站资源多读好书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体会,效果明显,为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为实现新大纲所提出来的阅读要求提供了一条捷径。
3.仿写练习
学以致用,在学了如此美妙的雨景文章及欣赏众多的名人佳作以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仿写练习。结果是令人惊喜的,仅从题目看就让人耳目一新,如《春雨之声》、《浪漫雨夜》等。内容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纯粹写雨景的,有写环保的,也有写事的,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三)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听、说等方面。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要有新的特点。
阅读: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应该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可为语文素质的根本因素一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顺应潮流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整个教学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Ⅱ数学学科: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1、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各种信息给学生。由于计算机将教学素材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处理,将这些资料组织起来,课
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机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较短时间内,计算机使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解决某些探索性问题时,就可以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些结果的必然性。另外,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很好的效果。
2、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发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问题是教学发展的动力,所以对解题的教学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题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例如“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一课,在电脑网络教室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由此可见,对一些教学内容,我们作为教师的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3、通过计算机人机交互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产生出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二)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眼界。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
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特点:改变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优化教学模式,使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增长知识。
1、多媒体是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目前课堂多媒体教学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出现不可忽视的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霸权”现象,教师被课件所左右,课堂灵动生成不够。在公开课、展示课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时抛开了粉笔和黑板,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的及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增减,有些内容是教师突然而至的灵感,而这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
中教学工具,教师不应该“退居二线”,而应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优势互补,交互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要尊重和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时,除了不能忽视应遵循的辅助原则,也不能忽视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计算机的功能无法取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尽管可以使教学活动进行得快,执行教学工作准确无误,但由于过分强调多媒体,导致教师把“主导”地位让给了屏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可有可无”的境地,形成了以媒体为核心独霸课堂教学的局面,那么使教与学失去了主动和谐的气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了距离,就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环境。
实验中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过分倚重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变以前教师的“满堂口灌”为今天的“满堂电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明确提出: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是最具有亲和力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是比较重要的教学途径。但受到课件的牵制,课堂上教师的表情、手势对学生的暗示作用不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
3、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也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冲击。首先,教师要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不能只当“解说员”
和“播放”操作者,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与要求,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不能固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体系,要不断充实自己。适应新生事物,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阶段性成果
(一)教师方面
学期末,我们对教师又进行了调查,9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9%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己也希望进行这样的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校的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巧,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现在,约有70%的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并进行组织教学。课题组成员中,周瑞强老师的论文《浅谈家长对初中生学数学的辅导》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二等奖,论文《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创设情境》荣获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全国发行的CN刊物《试题与研究》上发表;张春兰老师辅导的学生张佳佳在河南省课中小学生课改论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张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奖;蔡红波老师获市级优质课二等奖,所辅导的学生马宇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生课改论文比赛中获得二奖,本人获
得优秀辅导教师奖。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学习、实验、成长的轨迹。
(二)学校方面
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也随之得以发展。学校于2012年8月份成立了校园网,全面更新了多媒体教室和一类电教设备,为本校教学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设备基础。
五、今后的研究设想
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课题实验中加以探究。我们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功标志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有利于认知结构的优化。我们期盼各级领导、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指导。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面对当前的信息社会,作为我们教师——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潜力,为推动教育新课程改革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技术培训教程》2007年6月。
2、齐建华,大象出版社,《现代数学教育》,2001年3月。
3、张仁贤,天津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法中的运用策略与实践》,2008年6月。
第三篇:美术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教了十几年的美术,以往的美术课堂评价活动中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展开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会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与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用书面的考试等形式;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可以采用开展长周期作业、课堂观察等方式;要考查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可以采用成长记录档案等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新课程评价要求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更注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要将评价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刘金华老师讲到要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课堂中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和理解,促进被评者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获得进步与发展。方法很多,老师、家长、学生之间、自评;·在评价教学中,要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价主体方面,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价主体方面,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价主体方面,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功能上,只重视评价的甄别功能,还要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在··在评价方式上,即重视书面考试,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第四篇: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想象思维不足,影响了数学学习。就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多媒体教学高中数学应用改革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了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生动的演示出来,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促进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对基础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完善提供支持,多媒体教学是21世纪教学发展的重要创新,是符合时代发潮流与教学发展规律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通过教学情境的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一根粉笔、一面黑板、一本教材的形式,学生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与动画、声音结合的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轻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求知欲。通过电子屏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快速灵活性,将大幅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
多媒体教学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高中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图形由抽象变得直观化,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内容发展的全过程,这对学生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有着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进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比较抽象的多维空间,立体形式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树立立体的思维模式。
3.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将大量的有效时间都浪费在了板书的书写上面,一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有限。而数学教学有着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容纳大量的数学信息,课件的演示快速而简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内容,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注意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外,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消除对多媒体教学的抵触情绪。其次,加强对数学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培训,教师要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选材,多媒体课件的讲解。最后,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只有教师掌握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很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加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与补充,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在教学中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几乎很少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过分应用,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静态的交流会导致课堂缺少情感,抑制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一定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应用。
3.课件的制作要科学合理
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课件的制作,一方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实用性,尽量避免为了教学效果,过多的使用图片、声音、动漫等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体现出趣味性,又要体现出实效性。
四、小结
多媒体教学是数学教学方法的一次革新,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而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取代,多媒体教学不可能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要有的放矢,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一定会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旭辉,梁莉.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应用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2]李未材.优化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3]马安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J].新课程,2011,(12).[4]顾福勇.试论如何在高中数学新课中合理导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7).[5]罗天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点滴体会[J].成功,2012,(04).[6]陆群星.变式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2011,(12).
第五篇: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正迎来信息时代。由于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展望21世纪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资源利用、水源、能源及食物等问题都与化学有关。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以化学为核心的科学成果的影响。因此,化学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首先要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堂为中心”向“处处为课堂”转变,“书本为中心”向“书本+多媒体教育软件和网络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实践材料”转变,“学校为中心”向“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转变,教育的对象由“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目标由“强调少数学生的升学率”向“合格+特长”的通才教育转变,由“强调专业对口”向“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转变。这些转变的实现有赖于教育技术的创新,以多媒体CAI、网络教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创新的产物。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1.多媒体教学增强了课堂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化学的概念与原理抽象程度较高,物质的微观结构即看不见,又摸不着,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多媒体CAI却能大显身手,在课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渲染气氛,增强了课堂直观性,加以化学多媒体软件采用了大量的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印象画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一环。
2.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多媒体模拟微观世界,变抽象为具体。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运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而化学多媒体CAI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知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有助于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例如:第一章《分子原子》的学习中“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我用三个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三个球挨在一起表示一个水分子。通过计算机的flash动画功能动态的模拟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粒子运动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再分原子的重新组合。Flash动画把微观世界宏观化,形象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多媒体可以动态的,再现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对比的演示化学现象,控制变化速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要求加强实验教学,而有些有毒,有危险的药品与实验以及某些不易观察或用普通方法不易操作和实现的化学实验,难以完整、安全的再现。有些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可以通过多媒体CAI来弥补。3.多媒体教学创设出立体化教学空间,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思维高度活跃,发挥出他们潜在的主动性,学生在环环紧扣的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一定程度上讲,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的教学方式转化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有利的引导了学生去积极探索、创造和发现,启发了学习积极思维,加强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从而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1.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前往浦东,卢湾,黄浦等区调查了一些中学的学生,有效问卷214份,对目前上海市网络辅助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分析,以下为一些调查和分析结果: 由图1可见学生已具有较好的电脑操作知识,这对于开展多媒体与网络化学教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2.学校多媒体与网络化学教育现状
由图2可见目前整体上多媒体技术上应用较为广泛,但使用频率并不高,大多数是偶尔为之,其中一大部分是公开课所用。☆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它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模式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过程,不能适应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为用而用”
教师在上课时采用多媒体技术,目的是要提高教学效果,不是为了“为用而用”。采用多媒体讲课,一定要用得恰当,绝不是做秀,逢课必用。比如,讲授以计算内容为主的课程时,教师利用粉笔和黑板就可以做到边写、边讲、边分析,学生能较好地跟着教师思路走,放开自己的思路,举一反三地对知识进行理解。然而若使用多媒体,即把设计好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借助题目讲授这样的课,就限制了教师的讲授思路,学生不但没有思考过程,即使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教师想补充也只是说说,无法落实到板书上,这样就使教学和实际相脱节。再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一节时,教师利用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就能顺利地把这一概念讲清,若这时利用多媒体就显得多余了,效果不会很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类似于以上这种多媒体课堂教学,除了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毫无其他优越性,用了人以拼凑的感觉,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2.多媒体教学仅仅用于上公开课
目前,许多学校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多媒体教学仅仅用于上公开课,而平时的教学中却敬而远之。多媒体教学成了表演,老师和学生成了演员。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原因除了硬件设施不足以外,最主要的是相关课件的缺乏,课件的一直是困扰着教师的难题。教师很难成为专业的课件制作人员,而专业的课件制作人员又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3.用多媒体模拟的实验代替演示实验
多媒体演示实验主要应用于那些有毒有害物质参与的反应,那些难于观察实验本质的过程中,起到了化解难点的作用,但不能以点盖面,所有的实验都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把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有些实验现象是多媒体技术不能体现的,如浓硫酸稀释时放热,着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有些物质的气味,如氨需要学生亲自闻一闻,还有些实验如过滤操作需要学生亲自作一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需要接触实物才能增强感性认识。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设计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学生自身学习情况中提取出来的。2.根据化学内容特征选择多媒体技术
教材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这需要我们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化学实验),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不同的多媒体中。
多媒体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记录和储存教学信息的载体(软件),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用来传递和再现教学信息,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作最有效刺激的信号的教学设备(硬件)。3.教学情景设计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环境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4.教学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提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各种有关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多媒体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还要注意怎样才能从大量信息中找寻有用信息避免信息污染,因此教学设计中要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使用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
多媒体与网络化学辅助教学资源的类型可分为网络化学课件、网络化学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案例库、化学题库、多媒体资源库等。5.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认识。总的来说,在多媒体与网络化学教学中,教师有以下任用:(1)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和化学内容特征,担负网络知识海洋中的“导航者”。(2)情境观察的指导者,特别对于化学实验,教师通过交代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具体观察的要求;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和思考;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对观察结果评论。(3)学习过程的设计者,教师要围绕已经确定的主题和化学内容,根据不同进度设计不同的学习问题。(4)协作活动的辅导者,在协作学习和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积极因素和实验动手能力;适时地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学生完成协作过程,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
研 究 报 告
课
题
名
称《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王 丽 课 题 类 别 基础教育研究 负 责人所在 单位 驻马店市第一初级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1年5月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