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总结性论文 ——《浅谈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应用》 课题负责人:樊春利
关键词:案例教学 课程标准 案例设计 案例呈现 案例分析 教学研究等
内容摘要:在《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中,经过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课题组成员体验感悟,总结提升,从案例教学实施的理论性和必要性,典型案例搜集的方法、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问题,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共勉!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门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四个特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身心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则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贯彻上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初中阶段,八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最强,他们厌烦父母和教师无休止的说教;面对教材理性空洞的理论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则必须把思考权、说话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对现实生活事例的分析与思考中,观察社会,剖析自己,适应社会。为此,则要选择与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架起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充实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新课改虽已实施十年了,但我校是农村比较偏僻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目前大多数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仍然是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理论说教性较强,“一言堂”现象特别严重。这种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将理性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需求,因此课堂教学效益较为低下。面对如此现状,淡化说教,增强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践行欲,则成为我校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的必然趋势。以教材理性知识为骨架,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血肉,思想品德课才能活起来;寓理性知识于情境交融之中,让生活走进课堂,学生才能动起来。探究案例教学的模式,分享案例教学的经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价值。这样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有新的希望。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其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教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创作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给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一)案例设计过程
案例的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是指特定情况或问题的一个实际的例子,思品课的主旨是为了知道生活,所以,思品课所选择的案例应该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实例为主,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所选择的案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越好,最好节选本省的,本地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我们设计案例必须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i.案例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我们进行案例教学,不是为了给学生讲故事,而是为了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明白相关的道理或者观点,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就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要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必须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典型的案例。
2.案例应具备鲜明的针对性,不同地域的学生面对的生活实际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群体处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节选更有时代特色的,更适合本地实际的教育教学案例来进行思品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思品教学才能收到更实际,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
3.案例应具备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不但要寻找含义深刻的案例,我们还应该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逻辑性的思考习题,启迪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建立一套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案例必须具备客观真实性,思品课源于生活,指导生活,课堂中所选的案例也应该是客观真实的,案例中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
5.案例应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它可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同时学生的生活也应该是灵动的,多方面的,所以,案例教学的案例也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性。
(二)搜集案例的方法
1、直接从课本中选取案例,方便适用。如在教学《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我选用课本中的案例:“两位同学的对话,男同学:我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我们篮球队是个团结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很有成就感。女同学:我喜欢唱歌,是合唱队的成员,在合唱队里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再联系自己生活过集体使学生明白集体的基本特征即个人与集体关系。
2、查阅资料收集案例,针对性强。如初二思想品德课下册《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课,我选的案例是:通过案例分析导入本课:在某外资企业,老板见几名女工正在聊天,便走到正在说话的一名女工面前“啪”的就是一记耳光。事后有人告诉老板、那天正值机器大修,工人不上班,这几位女工是义务来车间搞卫生的。第二天,老板交给被打耳光的女工一个信封,里面装有600元人民币。一些小姐妹听说后,很羡慕这个女工,并说:“一耳光600元,辛辛苦苦要干一个月,每天给他打一下也合算。”
讨论:这些小姐妹的想法对吗?如果你是那位女工,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
(点评学生讨论,导入新课)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很自然的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3、从电视、网络上搜集案例,直观鲜活。比如《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一课,运用多媒体展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图片,弥补了思想品德课内容、形式单一的缺陷,调动了学生的其它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
(三)实施案例教学
第一:案例的呈现,也可解释为案例的实施方式。这一环节,涉及到教师如何选准切入口,怎样导入,怎样展开,怎样终结,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进行合理、简要的分析。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捕捉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积极进行引导、组织。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②.鼓励学生与人交流,学会接受别人观点、与人合作,学习别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③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给学生必要的启示,引导学生的思路;对分析深透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坚定他们的信心,并引导他们由“学会”到“会学”到“活用”,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及时处理课堂生成资源。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 要完全掌握案例内容,准确把握案例的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及教学技巧。
② 要避免总是使用同样的案例,使用多个典型案例,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见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③ 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切中要害的和关键性问题,必要时要协助学生清理思路,使学生的观点站得住脚。
④ 要允许答案多元化,不要批评不同意见,要允许学生多种多样的答案出现。
⑤ 要使讨论有序进行,要把学生个体的讨论意见集结在一起。同时,教师应就学生的意见做相应的总结。
⑥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份子,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去,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不要藏自己的认识,应开诚布公的向学生释疑,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
⑦ 当案例教学预设与生成差异较大时,应重视学生的生成,重视挖掘课堂教学资源,使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第二:分析讨论。
要控制好课堂教学中的分析环节,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便于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思维的灵活性,在互相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领会和把握,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案例分析的方式如下:
①个人分析,要求学生做好个人分析。先快速的阅读一遍案例,了解其大意,然后再仔细阅读一遍,确定案例中哪些材料较为重要;分析案例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在练习本上写下关键性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考。②小组合作。具体做法如下: 先把学生分成小组;在上述个人分析的基础上,向小组成员简介自已所作的分析以及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见解及存在的疑难,谈谈自已的见解。注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规定时间,以提高效率,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学习和探索。③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各组交流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事例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
在分析环节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好笔记,它既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又可在自已发言时,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还可为日后的回顾保留有关的信息。教师的职责,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概括、提升,对回答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存在的不足或问题给予弥补。第三:总结指导
一个案例展示讨论之后,一定把案例体现的观点、规范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案例反思提炼,向更深层次思考。在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我们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做认真细致的总结。教师要及时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重难点,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当然这既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大家发言的简单罗列,而是使教师自己的分析在合乎逻辑的情况下,能有所创新,让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能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教学实践中应经常在案例课后布置学生写相关的小论文,以提高学生编制案例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的作用
在案例教学课堂实践中,体会感悟案例教学具有如下的作用:
第一:案例教学使案例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讲九年级《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课时,关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利用有关春运图片、资源浪费图片、视频《雾霾天里,全民呼唤“绿能量”》等案例展示,学生看完后谈感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意识。
第二:,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主动学习,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案例的运用,给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感恩父母》这节活动课时,我选取了这样一个案例:很久以前就听过《天亮了》这首歌,一听就喜欢上了,只是因为好听。最近才得知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后,再来听这首歌,带给我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更多的是感动。把这个故事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的缆车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又一次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
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事故造成35名乘客死伤,其中14人死亡,死者中年龄最大的只有40岁,最小的才7岁。经调查,事故的发生是设计上有严重缺陷的缆车超载造成的。故事的内容就到这。﹙有的同学的眼角湿润了,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
在生和死的瞬间,潘子灏的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也许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没有那么震撼,但一定也有让我们深深感动的事情。(学生诉说父母的爱),学生的感情因案例故事而被激发,因此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非常高,纷纷诉说父母对自己的爱。
另外,案例教学最明显的表征是师生互动,教学同步。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负有引导的责任。如何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使用案例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案例提供了广泛的问题情景和自由的思考空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探究性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又能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机会,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由厌学变愿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节课时,由于中学生对《宪法》了解甚少,所以在课前我事先让几个学生通过合作表演小品《法律家族聚会》,(6位学生分别以旁白、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的角色,各自阐述自己的职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也很高涨。然后我接着“刨根问底”:在看完小品以后,那么谁来说一下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它能成为家族的“龙头老大”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要回答,我看着平时上课不怎么发言的xx同学,手举得很高,然后我就叫他来回答,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回答完全正确,这也是我这节课最满意的地方。
第三:用案例来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发表自主见解,讨论交流各自观点等形式,为锻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九年级思品《面对责任的选择》一课时,我选取案例“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故事,设置了三个问题环节:1.诉说感动:张丽莉老师有哪些令你感动的品质?2.事件后续:事件后续说明了什么?3.请你辨析:有同学认为“见义勇为是应当的,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就不值了。”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为什么?同学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上讨论的很激烈,从而对新课知识也得到了深化。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次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师教学研究意识淡薄。适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凭借经验教学,不与时俱进,是我校思品课教师共同的特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与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作斗争,这需要勇气和信心。
2、教学研究经验缺乏。本次课题研究对每个成员没有单独任务的安排,因为教师从未进行过课题研究,独立从事各内容的研究,教师没有能力承接。故我不得不进行同步走安排,分配的任务各个教师都去完成,结合教学实践努力提高。从教师上交的课题研究成果来看,收效在七位教师的教学中差异较大。
3、教师个人学科素养欠缺。课题研究需要教师要求一定的思考力和创新能力,更需要教师能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准确表达。但个别成员实践扎实细致,却因写作能力有限,使自己的研究水平不能得以充分实现。每次研究成果我都要多次改正,才能达到要求。在以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将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① 加大课题研究宣传力度,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增强教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意识。② 从我校校本研修做起,把教学研究具体到教学中存在的细小问题之中,降低研究难度,增强教师的课题研究信心。
③ 多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尤其是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征集活动,督促鼓励教师勤思考、勤动笔,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本次《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小课题研究,我们迈出了通过教学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第一步,体会到教研工作的巨大作用,也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不易。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却也有诸多的不足。教研理在求真去伪,教研志在高山流水;教研游在海阔天空,教研功在成人之美。在科研立校这条路上,我们会做一个执着地追求者,勇往直前!
第二篇: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让生命焕发光彩》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人教版第二课珍爱生命的第三框。本节课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初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感觉生活不快乐,主要是学习考试的压力。他们知道时间的宝贵,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抓紧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在情绪上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有些学生意志力薄弱,经不住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会把自己珍贵的生命轻易地抛弃,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所以这一课时主要围绕“在平淡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生命的美丽”、“珍惜时间,让生命创造价值”、“让生命在迎接挑战中焕发光彩”三方面开展教学。
学情: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生活中许多学生感觉学习生活不快乐,而要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不是易事,所以我把这一内容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交流讨论、自由辩论、寻找快乐宝藏以及“生活在线”的课后拓展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感悟生活的快乐。针对学生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打击这一状况,把“怎样培养学生的受挫力”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中把学生的烦恼以案例形式呈现,通过讨论交流、心灵咖啡、对比名人事例、写回信等环节达到明理导行的作用。初一学生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体验不到时间对于生命价值的意义,所以通过设计学生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讨论交流,做生命计算题、与名人对比反思、制定合理作息时间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引导。
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情创设生活化情景。依据“注重营造情景,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的理念,以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以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贯穿教学始终,做到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个性得以充分展现。
二、教学反思:
1.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
我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根据学情创设小军同学不珍惜时间和李辉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等生动直观的生活化情景,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设计思想,使教学走进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如:“心灵咖啡”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同学们畅所欲言,掀起了教学活动的高潮。但在上课中发现分析“珍惜时间让生命创造价值”这一环节时,运用鲁迅等名人事例不怎么贴切,距离学生生活太远了,在以后教学中尽量树立校本资源的典型,或者用更好的方法把经典事例与学生的事例相衔接,使学生能产生情感上的震撼。
2.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行为
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期间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和交流为主,如:采用问卷调查、自由辩论、生活在线的经验分享,算一算生命长度、心灵咖啡、感悟生命等环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的激情,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出现了激烈的辩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学习活动的高潮,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体验探究的教学情景,既增加知识的容量,又加快了课堂节奏,优化了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从网上自主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视频、图片、音像等教学形式,将课堂要掌握的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感受、去体会,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对于新课标的把握难免有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以及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分析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分析
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政治课传统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目前社会现实的变革,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他们的心中既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迷惑不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是主体,要寻求学生的参与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应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学生创造力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结合我日常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谈一下体会:
例一:超越“离群心理”
表现:我班上有三个成绩好的同学,每次召开主题班会总是不积极参与,在下面做作业,看书,既不参加讨论,也不发表个人见解。学校大型集会、运动会等,他们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课。
调查:找他们调查,他们说:“升入重点高中只看成绩,只有认真读书才有出路,干哪些与自己无关的事耽误时间。”“我母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分析:这是长期应试教育效应的余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形成了“离群心理。”导致兴趣狭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这样的人,学科成绩再好也只是书呆子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成为“有知识、无品德的危险品”。
教育策略:超越“离群心理”。
⑴认识“离群心理”,矫正思想观念。找他们分析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告诉他们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讲:一是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重抓学科教育,轻抓或淡抓其他活动。二是父母的“成龙成凤”观点偏狭影响。上述客观上对三位同学“离群心理”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观上讲,由于同学们对未来社会“用人观”和人才标准认识不足,把人才标准绝对化,对“需要就是人才”缺乏思考。通过分析,使他们明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个性要求更高,通过沿海地区有些行业技术工人工资高于硕士生工资的例子,告诉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交往是适应生存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素质,使之端正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⑵寻求超越方式,进行积极超越。“离群心理”的超越方式,一是根除旧习惯,形成新习惯,把“主题班会”改成“主体班会”,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班上实际问题,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说话内容,如在跟一个喜欢迟到的同学说句心理话的主体班会上,要求他们先送一句话给那位同学。总结时对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积极态度和说话内容予以肯定和表扬,学校大型活动动员他们参加,并布置项目要求完成。二是树立其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培养其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组织他们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制作等集体活动,取得荣誉,便予以庆祝。三是发现其他同学的离群行为,在班级中进行教育,使他们从别人的例子中,受到平行教育,逐步使心理由离群转变为亲群。
⑶时时给予鼓励,处处进行督促。在组织他们进行超越“离群心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波折与反复,这既要靠自我教育能力、更要靠教师鼓励与督促。上述三个同学在开始接受超越“离群心理”教育时表现很积极,但后来也有再回头的趋势,这时,就不失时机地再给其布置参与和主持活动,对他们关心集体、兴趣不断提高的进步予以表扬,并督促他们制定“参与班集体活动计划”,逐渐加大其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频率,对其评语也随之提升,使之逐步告别“离群心理”,形成集体观念。
效果:现在一同学曾两次主持班级“主体班会”,两同学报名参加校“文艺宣传兴趣小组”,其学科成绩仍保持班级中的位置,有时还略有进步。
例二:告别“垃圾文学”
表现:上思品课时,我发现一男同学桌面上乱七八糟写了许多字,其中不乏格调低下的句子。无独有偶,政教处查找在厕所乱写乱画的人时,又包括了他。
调查:调查中得知,该同学经常在书摊借阅不健康的书刊,出入网吧游戏厅,并摘抄了一大本格调较低的笔记。
分析:一是受到不良书刊影响,从中学得一些低级趣味的言辞。二是成绩较差,无所事事,寻求刺激。三是班级对此类事情教育不够。长此以往,该生将成为精神颓废的街头混混。
教育:校家合教,校街联教。
⑴对焦点,创环境。把该同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偏差作为解决问题、教育该生的焦点,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起来,经常检查他读的课外书籍,请家长出资给其购买科普读物,在其房间悬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名言锦句。在校阅读课中,督促其借阅《少年文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刊,并要求他把摘抄本交给老师检查。
⑵联社区,展风采。联系学校周边社区中的“文明小区”,有意识的组织该生一类的同学到社区,与文明家庭一起开展“读一本好书”、“唱一支好歌”、“作一副对联”活动,使之在学习之余充实知识,学到文明社区居民宽以待人的品格、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向社会展示现代初中生的精神风貌。
⑶书妙语,树新风。督促该生读好书,厚积累,达到一定境界以后,鼓励、布置他给自己房间、社区、班级各写一句妙语,光是他写给自己卧室的一句话便叫你大吃一惊:“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虽是借用,但其好德性确已见一斑。
效果:如今,该生已督促家长为其更换了新桌面,乱写乱画者打灯笼也找不着他,办墙报时常见他指指点点,出谋划策,有时为墙报上添加新的内容。语文教师反映,该生的作文主题逐步由空洞平乏向涉及人生意义过渡了,其语言表达也越来越精彩。
第四篇: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思想品德课,运用案例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探讨、不断提炼或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案例 思想品德教学 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思想品德课,运用案例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探讨、不断提炼或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运用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现实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把真实而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体现了新课改的的要求,在品德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在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的课堂中,尽管学生有时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孤立的易遗忘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
2、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例如在讲到环境保护知识时,我首先口述新闻联播中播放的入秋以来,北京受到沙尘暴袭击的案例,然后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京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想,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社会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亲自体验感受,从而缩短理论和实践间的距离。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案例,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案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品德课上成“故事会”课,学生会迷失方向,只顾听案例而忽视了案例所反映的道理。教学中所引的案例应有的放矢,能与所授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简单堆砌上,我认为选用案例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正面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 教育 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应、少用。
注重时效性。引用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如讲我国的科技 发展 时,可举神舟七号飞向太空的事,而不能老是列举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的事,只有运用这种新鲜的时政新闻,切中学生的关注点,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学习任务。
注重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举案例应形象、生动,生活化、通俗化,适合学生的口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注意精确性。引用的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不能自圆其说。
注重本地性。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步骤与方法
1、精选案例 案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的与课本理论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人物、事件或热点的时政问题,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2、展示案例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
3、学习理论 学生带着初探案例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师可把书本的理论知识问题化提纲化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解决简单的知识点,记录好个人学习的疑难点,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进行互学探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把疑难理论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深入学生随时掌握学生自学互学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并面向全班学生精讲讨论存在的疑难点及重点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解决案例问题(或情境)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4、讨论案例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或是其他课外的知识对案例展开讨论。组织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一般4-6人一组,小组讨论时学生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设有小组发言人,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作好小组发言的准备并积极发言。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或是反对意见,也可从其他方面另行分析。然后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 总结,针对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 教育 或产生新的知识,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5、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讨论案例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疑难点,有针对性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地点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或实际问题。教师在总结点评中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时政焦点及自身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
体行动。
总之,品德课中只要案例选用得恰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一堂死水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呆板地接受教条为主动地探索理论,这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在品德课教学中大力推广。
第五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李慧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标准建构的基础。我们教学的对象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我们只有将抽象的理论化转为生活常识,才能让他们喜闻乐见。作为教师,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以新课标为指导,回归生活,用真实生活来补充、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课程,教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样既吸引学生,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所学知识,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并力求在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引入案例是一项能有效提高教学有的措施。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们究竟该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
一、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而学生在底下听课或者做笔记的单向传授知识的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上课模式比较单一,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引入,不利用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常常会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倦意而无意去认真听课。
其次,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对课本上的固有知识进行讲述和传授,而很少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不能联系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缺乏一些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实际热点案例,从而会导致学生总是感到很空洞,没有实际的体会,不能有个实际的认识。
再次,传统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往往都是一切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过度看重考试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与实际热点的教学,只会让课堂变得十分功,学生就只能在课堂上死读书而无法将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这对学生真正学好和用好初中思想品德是十分不利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适当在教学中补充教学案例
我们都知道,初中思想品德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他所包含的法律、经济等各项板块的内容都是在向学生传输一个社会生活准则。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列举一定的案例进行与书本知识的结合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对所学知识有个具体化的认识,做到心中有谱。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例如,在讲到《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列举一些社会中重大违法犯罪的案件以做反面教材。就拿***违法受贿、滥用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案例来说,其有力证明了我国反腐败政治的严厉性,也告诫了所有人,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的。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入,学生就能很好的明白课本上有关法律的知识,了解其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列举的案例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在一门学科的教学中,能否通过课堂上的一些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成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对这门课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中所列举的实例需要经过慎重选择,要从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一个吸引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很好的激发起学习兴趣,二来还能很好的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在我一般进行案例导入的时候,比较倾向于列举一些简单相对轻松的事例,而不会去选择一些较为沉重的重大事故,如天津的爆炸事件等,因为这样的事例不仅不利于学生情绪的轻松稳定,而且往往会引发学生超出课堂知识讲述范围的思考。而讲一些相对影响较小,可以调侃的案例时就能很好地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很投入到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话题中来。如讲到《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可以适时列举一些网络上的诈骗案例,这个也是学生平时比较关注的,所以就会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有效地保障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导入案例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手段来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多让学生去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这一方法让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他们不但很好的切身参与到课堂上来,还能有助于他们思考的投入程度,他们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例如,当我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节内容时,我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关话题的讨论,让他们思考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的现象,然后让他们选出小组代表上台讲述一下他们对这些现象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好地在讨论对这一问题和现象进行透彻地思考分析,从而有效帮助他们将课本上所学到的内容联系并运用到社会热点案例的解读上来,让他们学以致用。
4案例需要贴近学生生活
除此之外,为了能有效展开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师应在案例的选择上做到贴近生活,而不能与学生的自身认知能力相差太远,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才会有一个深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入的认识,也能找到具体的,自己所熟知的实例来作为参考。
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我在学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四项消费原则的基础上,为学生分别列举相关原则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让他们将理论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本身。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不能只顾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通过案例的对比结合讲解来使得学生能更好的学好本学科,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骆思福,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下旬刊,2015(16)
2.侯占军,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都是家教:下半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