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课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课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上帝”的权利》设计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的重要保障。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国初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全面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习方式,使思想品德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组织、指导、评价、服务功能作用,我们对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探究,经过探索与反复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情境导入和目标呈现———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与点拨拓展———反馈练习与总结的新授课型的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以《“上帝”的权利》为例来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情境导入和目标呈现。好的精彩的导入和目标呈现,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也为教学过程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为一堂高效的课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重视课堂导入,每一节课我都精心设计导入。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图片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也可是时事导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导入等等。思想品德课新授课的导入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和布局,为自己精彩高效的课堂增添艺术之花。在讲《“上帝”的权利》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出3.15的图片,一看到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我提出问题:“3月15日这一天,我们会看到各大商场、超市有这样的标语‘天天3.15’,‘顾客就是上帝’。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的消费真的是‘天天3.15’吗?我们每一次消费享受的都是‘上帝’的待遇吗?作为‘上帝’,我们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导入课题,出示教学目标和学习提纲,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探究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目标呈现一般是用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或者导学案的形式把教学的三维目标展示出来。《“上帝”的权利》这一课,我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了解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九项权利,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并且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示出来。为能很好的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我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了自学提纲,自学提纲包括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探讨的问题,并且在自学前展示。
二、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呈现的学习目标,或依据下发的导学案或自主学习提纲自学教材,整体把握课本内容,查阅资料,解答相关问题,标注重点,捕捉疑难问题。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自学中遇到的难题。为使学生做到高效的自学,我的做法是:(1)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动机产生于需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设计导入自学情景,可以是故事、问题等。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自学的效果。在讲《“上帝”的权利》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市场经济尚不健全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消费者都有可能遭遇各种消费“陷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在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做理性的消费者,首先要了解消费者应享有的权利,进而拿起法律武器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那么,作为消费者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很自然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2)对学生自学作出要求。如果没有要求,学生会漫无目的,无关紧要的去看或不去看书。要求是学生上课准备自学本,在自学本上做好读书笔记,记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得到的收获。(3)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第一,粗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以及内容分几部分(角度)。第二,细读,找出教材中重要的概念、观点,具体问题。第三,精读,侧重对重要的概念、观点理解和记忆,设置新的问题。(4)加强对学生自学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去,观察学生自学情况,监督不认真的同学,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向,把握自学的进度。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环境,精心设计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摸索出小组讨论的模式分为四个步骤: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1.情景诱导。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述,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小组讨论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引导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小组活动之中。《“上帝”的权利》这一课中,我设置了以案说法——春风的消费经历这一故事情境,用幻灯片的形式将这一故事展示出来。接着我出示设计好的讨论内容,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被侵犯了?对于这些权利,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内容既针对教学目标,又突出讨论的特点:并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2.小组活动。小组成功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科学地组合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全班同学进行均匀地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水平大致一致,能够进行公平的竞争。同时小组成员中的合理分工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小组中一定要分工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形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就要求选出一个有一定组织能力、负责任的组长,由组长来分配任务和监督学习。再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自始至终教师要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3.交流反馈。小组讨论学习之后,针对各组的研究结果要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派代表发言,也可以演板,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看互评。各组在交流过程中进行比较和辩论、审视和修正,自觉弥补不足和欠缺。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有创意的想法,关注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和启发。4.归纳评价。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合作情况进行概括、归纳、补充,帮助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明方向,指导行动。尤其要指出的是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成果展示与点拔拓展。成果展示是把学生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成果告诉大家。其形式有很多,如由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或写在黑板上,大家批评改正。然而不管哪一种展示方式,教师都要作出评价,并有针对性的启发、点拔、拓展,设置新的问题和情景,把学习引向深入。在《“上帝”的权利》这一课中,我采用的交流展示方式是各个小组代表抢答的形式,这样就把各小组发言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交流展示之后,我又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把你所经历过的或听说的或从电视上看到过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或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事例跟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前面的抢答,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争着发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反馈练习与总结。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问题。反馈练习分为课堂反馈练习和课后反馈练习。反馈练习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栏目和一些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选择配套教辅资料相关的题型进行训练;可以是一般基础知识的练习,也可以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既可以口头、书面、演板,也可以模拟表演。反馈练习后要以多种形式及时评改、评价,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分析原因,找出规律与联系,然后总结强化课本知识。在《“上帝”的权利》这一课中,我主要运用教材上“请你断案”这一栏目和自己精心选择的练习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练习之后要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是教师总结,还可使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总结时,教师要给与补充并强调。《“上帝”的权利》这一课中,我采用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节课内容归纳为:一日、一法、九权、一识。
“情境导入和目标呈现———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与点拨拓展———反馈练习与总结”的四个新授课型的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主要突出学生的学和练,力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共同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但这个模式不应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刻板流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型灵活运用并不断完善,从而设计出更切合实际的小模块,灵活组合运用。
一、实施案例教学的宏观策略和方法
1、坚持民主性策略——尊重、欣赏学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马斯洛(A.H.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教育遵循人的本能需要必须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即培养人成为一
()个知情合一的、有充分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充满真实、信任和移情性理解的“完整的人”。1而要培养知情合一、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贯彻民主性策略。(1)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教师要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性的不良语言,更不能用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哪怕是极不成熟、甚至是偏颇的想法,教师也应认真倾听。(2)教师要欣赏学生
欣赏学生就是欣赏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和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推测和假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应进行中肯的引导和评价。正如陶行
()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2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弱、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给予高度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释放更多的创造火花。
2、激励性策略——使学生“动”起来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哲学研究认为:“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们的存在首先就是他的实际生活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不过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同样离不开人的活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不动嘴,永远不会说话;不动腿,永远不会走路;不动手,永远不会生产劳动;不动脑,永远学不会思考。”(4)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生活实践,离不开从“做中学”。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保证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开展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动“起来。
(1)选择的案例要源于活生生的现实,最好是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因为这样的案例可能就是学生在现实生活或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这样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2)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要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扮演“演员”的角色,把舞台还给他们,教师只能起到“导演”的作用,而不能像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样,教师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而学生只是充当“观众”的角色。
(3)教师就案例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学生观点的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交流的鼓励与肯定。马克思曾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要求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这样学生才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3、坚持启发性策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启发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段论述。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也有同样的观点,指出“导而弗牵,强而弗迎,开而弗达”,意思是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给以牵制;要积极鼓励和督促学生,而不是强加逼迫,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灌输结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要发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作用,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使教学具有启发性。
(1)首先,选用的教学案例要具有启发性。案例要提供不完全信息,这样的案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其模糊信息进行分析,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明了案例中隐含的其他信息,理清案例中的各种关系。
(2)其次,针对教学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案例问题不应是简单的是非性的问题,否则就无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不应该是问域过大,使学生无从回答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才不会感到毫无兴趣或者完全迷惑而放弃。
4、遵循适应性策略——坚持教学从实际出发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教育要有成效,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注重因材施教,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也不例外。
(1)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运用要符合学生的水平
无论是教学案例的选择,还是案例问题的设计,除了要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同时还要适应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在难易程度上,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应当恰当。过难,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远离案例所要揭示的问题实质;过易,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在案例呈现形式上要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案例的描述过于理论化会失去案例本身的吸引力,而描述过于具体通俗、缺乏理论背景,则会使案例变成单纯的“故事”,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2)案例教学的运用要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也同样不是适合任何教学内容的万能方法。因此,思想政治课每一章节内容是否需要采用案例教学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对于某些更适合其他教学模式的课程就不应该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对适应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其他条件对其程序做出必要的增删。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在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实施案例教学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准备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和理论提升,每一个程序都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1、选择教学案例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案例选择有很大关系。教师要根据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准备恰当的课堂教学案例。案例选择的难点主要就在于如何选择到那些既符合教学目标,又适合学生,而教师本身也比较欣赏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所以教师在挑选与编制案例时,应该坚持以下五“性”:(1)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
教学案例要求对确实发生过的事实进行记录,而不是杜撰和虚构。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只有具有真实性的案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迁移作用。如在学习“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一节内容时,我引入了新闻综合频道新闻观察当期播出的一档节目:上海市某区派出所在执法的过程中,查封了一家窝藏在居民楼内的非法无证药品加工小作坊。同时却惊悉上海市有十几家大医院都在使用该小作坊分装的某种药品,包括一些著名的大医院。记者随后采访了这些医院,皆称这种药品虽然需要量极少,但却是治疗很多疾病的必备药,然而在市场上却没有合法的供应商,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该药品的整个产、供、销程序如下:药品生产厂——生产出桶装药品——分装厂分装——成品药——医药批发商、代理商——各医院、药店——患者。因分装程序简单,利润低,所以,早在几年前,上海的最后一家经营该药品分装的国营厂倒闭了。采购该药品的医院称,而生产厂生产出的原装药都是大包装,医院无法直接采购开给患者。所以,尽管他们知道该分装厂不具备营业资质,但他们在市场上无法买到所需的正规产品的情况下,在检测该药品卫生等方面质量合格后,他们就只好采用该非法无证加工小作坊分装的该药品。因为这一案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的记录,而且关乎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各执观点,并就自己的观点作了有理有据的论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2)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得出整体性结论的方法。案例越是典型,揭示的规律就越是深刻,蕴涵的道理就越值得回味,案例的普遍意义和通用意义也就越大;反之,借鉴意义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收集和列举所有的实际材料,可以抓住几个典型例子加以剖析,从而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例如,在教授“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一节内容时,我根据时政热点编制了“西班牙火烧温州鞋”的案例:2004年9月,价值十亿元价廉物美的温州鞋在欧洲鞋都西班牙埃尔切城被付之一炬。随后连续出现来自当地鞋厂或鞋商的暴力威胁、针对华商的游行。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发生的第一次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引起了各界的震惊。这一案例之所以具有典型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走出去能力的增强,类似的经济摩擦时有发生,如中美之间关于纺织品贸易的争端,欧盟对我国小家电的反倾销等等。该案例既蕴涵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必然趋势,同时又反映了我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却非强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紧迫挑战。(3)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
案例是为学生学习准备的,所以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以及教学需要来选择和编排案例,而不仅仅是从教师自身的兴趣和视角去选择案例。例如在学习“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时,正值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于是我选用了月饼生产豪华包装的案例,从往年月饼过度包装的现象到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到今年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给月饼减了“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月饼的虚胖现象。这一案例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他们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他们纷纷讲述自己所见的月饼过度包装,以及对资源浪费现象的认识,呼吁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又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和节约意识,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4)案例必须具有精练性
教师选择的案例数量不能太多,每个案例文字不宜过长,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视觉和意识上的疲劳,影响教学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时,从大量的相关案例中选取了“人机大战”的案例:1996年2月10日到17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技术人员开发的“深蓝”计算机对弈。卡斯帕罗夫经过艰苦的努力,并施出诱招,才最终在六盘的对弈中以3胜2和1负的成绩使“深蓝”成为其手下败将。1997年5月,他们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再次对阵。经过激烈的六盘对弈,此次的胜负与上一次正好颠倒过来,“深蓝”以2胜3和1负的总成绩赢得了这次“人机大战”的胜利,人类智能的优秀代表者不得不向人类自身的创造物——机器人——俯首称臣。一时间,小小的棋盘震动了全球。有人为电脑战胜了人脑而欢呼,有人为人脑被电脑战胜而惊恐。“电脑与人脑,谁是主宰”,再次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这一案例与同类相关的案例相比较,案例文字长短适中,言简意赅,具有鲜明的精练性。(5)案例必须具有系统性
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教师在一个学期内所选用的所有案例应该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地有序编排,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案例整体排列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功效。因此,在每个新学期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对整本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所把握,大致明确所要选用的案例类型。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水平,从全局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来安排课堂教学的案例,使它们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而不应该割裂了教材内容的整体联系和违背由低到高、由易入难的认知发展规律。
2、呈现案例的策略和方法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学形式应多样化,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自主发()展。”17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材料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应地采用灵活多样的、适当的方式,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常用的呈现方法有以下四类:(1)以文字材料方式呈现案例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案例,以文字材料的方式发给每个学生,供学生阅读分析。这种方式适合情节比较复杂、篇幅较长的案例,但这种方式不够直观生动,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来说,效果不会明显。(2)口头描述案例
根据案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教师口头描述案例,同时由学生作简单的记录。这种方式适合相对比较简短的案例,如果案例过长或者情节比较复杂,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降低学习的效果。同时,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描绘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在描述的时候,不能做到抑扬顿挫,感情投入,则影响学生对案例信息的获取。(3)组织学生表演案例
在教学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表演,模拟、再现社会情境。这种方式直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准备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式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市场经济呼唤道德建设”一节内容时,我就组织学生表演了有关市场经济中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情节,激起了班级同学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方式要求学生与教师的密切配合,课前花费一定的时间与教师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4)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案例
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手段能把案例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信息更全面、更逼真的呈现给学生。实践表明,教师创设的案例越丰富真实,越能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学生对事件构成诸要素的感受就越充分,对案例材料进行学习研究的兴趣、动机也就越强。如在学习“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一节内容时,为了增强案例(案例内容见上文)的真实性和直观性,我用录像机录下了新闻综合频道的这挡节目,并做了一些剪辑,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给了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分析、讨论案例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感知有关文字或声像的案例,学生对案例的有关信息和事实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比较、探究等活动。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点:(1)围绕案例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问题
案例问题是指引学生进行案例学习的关键,问题的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问难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就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围绕案例信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问题,从而达到例、疑、理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问题应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特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问题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理念,即讨论问题不只是为了得到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宽泛地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班级学生相互之间的知识水平往往有差异,参差不齐。难度不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求知欲;而太简单的问题则不具备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要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2)有效地把握、调控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的整个讨论进程处于一种开放式的状态,与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不能够直接操纵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进度,这就给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课堂讨论节奏过快或过慢,甚至出现偏离主题的讨论等,都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讨论。
教师必须要有时间观念。要根据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来分配时间,把握好讨论的时间和进度。就一次具体的案例教学来说,可能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对于那些重要的问题,应该优先考虑,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教师必须引导讨论的方向。无论在小组内,还是在全班级的讨论中,往往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这时候如果教师不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拉回来,就会偏离教学的轨道,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完成。因此在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必须做好一个导航者,把握好讨论的方向,保证课堂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理论提升的策略和方法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成从表象向本质的思维转换,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提升要做到两到位:(1)评价分析要到位
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对案例作了比较完整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都获得了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见解。然而,由于学生本身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如知识的差异、能力的差异等等,导致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必然存在种种差异,正确的、片面的以及错误的观点和看法都会同时存在。同时通过讨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生动丰富的,但毕竟大多是片面的、零碎的。为此,政治教师应对讨论做出全方位的归纳小结,应引导学生对各类观点和主张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既肯定那些正确合理的主张,又应该补充完善不够完整的观点,同时也要指正错误的看法。这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总体上对该案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2)抽象概括要到位
尽管教学案例和案例问题都是具体的,但总结不能停留在表面,从案例来到案例去,就事论事地谈论问题。教学总结也不能停留在提供问题的答案上,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在综合评价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各种观点和主张的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出在解决某类问题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原则性、方法性和策略性的结论,从而为学生将来创造性地解决某类新问题打下方法论的基础。通过概括出这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构性结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将有助于学生更迅速更广泛地实现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迁移,在知识、能力和觉悟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升华,从而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一种操作性强、内涵丰富的新的教学模式。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一定会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并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2014经典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案例
反思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政治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
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走路,我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有学生当第一次听我说地方话时都觉得别扭.当我有错别字时,学生能立即帮助我改正.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意见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范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
4、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有一次上九年级的课时,因现在中考只作为绩效考核,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这课没兴趣,便抄写英语笔记,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我不应该撕笔记本,毕竟你花了那么多心血”。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后来我上课时,当着全班的面给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我解释教师也有犯错误时。就这样我迎得了学生的信任,于是学生有什么心理话都与我说。请我为她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我在学校哪怕在累,只要与学生相处,烦恼就没有了,学生只要看我脸色不好,都会说,教师别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体。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一听,立即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单独找学生谈话。事后我还对学生说谢谢。就这样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融洽。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期中考试后,让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在晚自习时我有意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环节。在后半期学生的进步很大。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作业是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得与失,例如,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很多不适应,自从上“学习新天地后”,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我先对初一教材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且现在新教材的可读性强,知识点较少,还增加了一些漫画和相关图片,教材以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因此,我们初一的备课组对每节课的教学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精心设置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关注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听过有经验的老师上的课,不由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同样的材料,类似的材料,课堂的引导和把握就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听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由衷赞叹。一堂高质量的课,准备的工作量真的很大,真希望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各校教师能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当然,我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各个环节的衔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
篇三: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当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关爱。关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鼓励,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
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反省,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时间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处方”。学校远程教育培训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通过学习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获得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家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教育创新。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篇四: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政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政治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政治也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是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安排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说”与“想”是分不开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联系的,发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每节课前设置5分钟语言实践活动,可有效地使学生放松情绪,同时,可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胆量和信心,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语言实践环节中,学生要站在讲台上,面对其他同学,讲故事,讲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者针对网络、电视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表观点,总之,就是要“说”。经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训练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同时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思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其语言丰富多彩且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课程以这样的形式开始,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避免产生倦怠和抗拒心理,顺利进入后面课程的学习。
二、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经济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 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初中政治课是德育的园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和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单纯地用道理向学生灌输,学生可能会排斥;而案例比理论更直观和明确,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笔者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关心别人其实也是关心自己,互相帮助的精神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配合教学任务,开展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教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时,笔者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回家问父母和亲戚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买到假货、被商场强制消费、在消费中没有得到尊重的经历;然后,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商场是否张贴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制度。每一组都要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并通过PPT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环境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为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就会自觉地思考身边的事情和问题,就会把政治课学习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政治课学习就会成为自发和主动的行为。假期里,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课题。例如,笔者为初一的学生设计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初中生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网络游戏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等课题。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第二篇: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祁门县芦溪中心学校 胡海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使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如果讲课的声调平直而无节奏,用词贫乏而不生动,语言啰嗦而不简洁,效果自然不好。那么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语言精练、逻辑性强
讲课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通俗。对学生已知的东西,要简明扼要的给予概括;对于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要讲的细致深刻。语言清晰是讲授的起码要求。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概念和观点需要老师用语言进行阐述和说明,这就要求吐字要清楚,讲话要准确,措辞要适当,条理要清楚,表达要流畅,合乎语法和语言规范的要求,这样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容易听,容易记,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语言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对道德观点的论证和推导要做到步骤严谨,层次分明,按照历史或事物发展的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进行讲述。这样学生记忆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
二、语言形象、生动活泼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用鲜明生动形象的口语进行深刻的分析,是使学生深入领会道理与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语言不但要简明、精确,而且要生动、优美、动人。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象化就更为重要。学生年级越低,越是要求形象的语言,只有采用形象生动的而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兴致勃勃。
三、要注意语言的速度和抑扬顿挫
思想品德课一般是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某个事件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教师的语言生动不生动有很大关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节奏高低、快慢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教师的讲话速度与学生的思维速度相适应,这样才益于学生及时而又完满的接受教师传出的知识信息。如果教师讲话的速度太快,传出的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反馈的时间就短,学生大脑对接收的信息来不及处理和思考,就会部分的漏掉,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老师讲话的速度太慢,就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降低听课的兴趣和效果,还会很费教学时间。因此,教师教学语言的速度,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年龄小、年级低的学生速度便可放慢,反之可快一些。二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智力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速度可放慢一些,反之可快一些。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对于重点内容,可放慢速度,反之可稍快一些。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调的变化,做到轻重结合、高低相错、起伏相融。如果音量总是高频率的,则会长时间的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学生容易感到厌烦,如果音量总是低或轻,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则会使学生听起来吃力,甚至听不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神不振。因此,讲课的语调要随着教学内容、语句含义和教师情感变化而变化,时刻注意语言的力度,这样教学才会情趣盎然。
语言艺术是一项教学基本功,掌握了这项基本功,就必然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才会爱听思想品德课。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让生命焕发光彩》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人教版第二课珍爱生命的第三框。本节课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初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感觉生活不快乐,主要是学习考试的压力。他们知道时间的宝贵,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抓紧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在情绪上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有些学生意志力薄弱,经不住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会把自己珍贵的生命轻易地抛弃,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所以这一课时主要围绕“在平淡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生命的美丽”、“珍惜时间,让生命创造价值”、“让生命在迎接挑战中焕发光彩”三方面开展教学。
学情: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生活中许多学生感觉学习生活不快乐,而要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不是易事,所以我把这一内容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交流讨论、自由辩论、寻找快乐宝藏以及“生活在线”的课后拓展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感悟生活的快乐。针对学生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打击这一状况,把“怎样培养学生的受挫力”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中把学生的烦恼以案例形式呈现,通过讨论交流、心灵咖啡、对比名人事例、写回信等环节达到明理导行的作用。初一学生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体验不到时间对于生命价值的意义,所以通过设计学生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讨论交流,做生命计算题、与名人对比反思、制定合理作息时间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引导。
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情创设生活化情景。依据“注重营造情景,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的理念,以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以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贯穿教学始终,做到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个性得以充分展现。
二、教学反思:
1.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
我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根据学情创设小军同学不珍惜时间和李辉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等生动直观的生活化情景,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设计思想,使教学走进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如:“心灵咖啡”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同学们畅所欲言,掀起了教学活动的高潮。但在上课中发现分析“珍惜时间让生命创造价值”这一环节时,运用鲁迅等名人事例不怎么贴切,距离学生生活太远了,在以后教学中尽量树立校本资源的典型,或者用更好的方法把经典事例与学生的事例相衔接,使学生能产生情感上的震撼。
2.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行为
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期间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和交流为主,如:采用问卷调查、自由辩论、生活在线的经验分享,算一算生命长度、心灵咖啡、感悟生命等环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的激情,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出现了激烈的辩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学习活动的高潮,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体验探究的教学情景,既增加知识的容量,又加快了课堂节奏,优化了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从网上自主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视频、图片、音像等教学形式,将课堂要掌握的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感受、去体会,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对于新课标的把握难免有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以及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初探
张家窝中学 杜学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效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自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改为会考科目后,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兴趣下降了,学生课下用于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时间更少了。此时,高效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不奢望学生课下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向45分钟要效率,我们必须高效教学。所谓高效教学就是高效能、高效率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一、建立新的教材观,积极研究教材、教参,是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的前提。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结束,教材仍然还处于变动期间。新教材已经没有了老教材的条条框框,所以教师在每节课的重难点把握上,在知识的教授上,就更具主动性了。高效教学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变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高效教学的益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全面把握教参中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们要摆脱过去学习思想品德课那种死记硬背的局面,但同时也要避免不记任何知识、水过地皮湿的现象,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把知识按要求落实到位。例如: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中,标有“知道、了解”要求的,就是让学生认识这个知识,在做选择体时可以借助选项选择正确答案;“理解、学会、明确”这些要求就要高一些,学生对这些要求所对应的知识点就要能够说明、举例,比较,其中一些小的知识点就需要学生记忆了;“运用”的要求最高,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明确了课上的教学目标以后才能更好地分配课上时间。“认识、了解”层次目标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或观看的方式达到;“理解、明确”目标的知识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头脑记忆;“运用”目标要求的就需要学生通过讨论、独立思考、教师点拨总结等方式达到。
(二)我们的教材不是教师的圣经,而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加工、改造的对象。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对教材顺序可以进行调整、重组,使之更便于自己学生的接受。例如:在《人生自强少年始》中,学生从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续写中,可以写出两个结局,即一个是自信的结局,一个是自弃的结局,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自弃的结局续写讲到自弃,这时就可以省略云雀的故事。这样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提高学 1
习效率,这也更符合体现学生是主体,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思想品德高效教学的关键。
在以前仅仅用教师讲,作为传授知识的途径,效果不好,因为那仅仅是从听一个方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现在我们的教学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放一些图片,可以放一些视频,可以放一些flash,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接受信息,而且一些视频的播放要比教师的讲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到现代化建设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提到了乡村医生李春燕,这时引如视频央视感动中国现场主持人对他们的点评,这就 更能让学生了解李春燕身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了。所以,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设备在课堂中的使用是必须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形式更加活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每节课都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边的教学环节就容易进行了。例如:在《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导入中,让三个学生分别表演书上的情境,引出人身自由权。一方面让表演的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其他同学从学生的表演得出结论。再如:在讲《学会合理消费》的时候,给学生先放flash《等我有钱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会到不能像主人公那样花钱,要合理消费。诸如此类的导入,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悬念或启迪,为讲授新课做铺垫。
(二)起个好名字促进高效教学。思想品德课内容有时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它显得不枯燥,所以我们要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追求高雅生活》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做“进入情趣小屋”。这时,同学们就感到很惊奇,对小屋里的东西产生无限的设想,教师再把小屋做成有立体感觉的,就更能引发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进行学习了。在《学会调控情绪》中,教师给每个教学环节赋予了新的叫法,本来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很枯燥,但变为“温故知新”就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接下来“快乐钥匙”、“青春诊所”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吸引着学生去学习。最后教师送给学生一份“快乐大餐”,在学生集体朗读“快乐大餐”时结束课程,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想。在我的课堂中,每节课都必备的环节有两个。其 2
一:温馨提示。自从课改,我们的教材变了,没了条条框框,但同时也没了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方向。即使思想品德课开卷了,会考了,但也要把握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学习,讨论法、独立思考法、讲授法、观察法等都可以,但最终要落实所学的书面知识,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保证。其二:收获大家谈。思想品德课的三大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收获大家谈就是要让学生提高觉悟,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落实所学知识点,还要促进这些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转化为行动。收获大家谈就让学生从所学知识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谈自己今后要如何做。例如: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请学生谈收获时,我就找了一位平时爱浪费粮食的同学说,他就表明以后在生活中要节俭,不浪费粮食了,其他同学还谈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等。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行为上的转变,达到了高效教学的要求。
三、课下作业的精心布置,促进高效教学的良性循环。
每节课后,所有教师都会留作业。这个作业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练习册上的作业,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落实所学的书本知识;另一部分就要留一些搜集信息的作业。例如: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前,我就布置了让学生搜集体现中华文化的作业,在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之前,我就让学生搜集体现艰苦奋斗的故事、成语或人物事迹。通过这项作业就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从中体会到了中国文化及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在课上同学们就胸有成竹,表现得很活跃,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并且他们搜集的信息很具多样化。例如:在搜集中华文化时,他们就从服饰、节日、食品、舞蹈等多个方面搜集的,从而就丰富了课堂资源,使教学更加高效,而且通过这个作业也培育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个搜集信息的作业为高效教学做了准备,使下节课教学更高效,所以,它促进了高效教学的循环。
高效教学还在不断地探索中,高校教学的方法还很多很多,我们以后还要不断探讨、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高效。
第五篇:思想品德课反思案例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框题,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前,将相关的内容设计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范文之教学反思: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上课时,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图文等材料进行分析讲解。节省了大量的讲授时间和板书的时间,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巩固。课中,又将在在课前按中考题型设计有关的课堂练习题,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出现,让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都能参与回答,并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溃使学生在一节课里的时间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有其自身的不足,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其它的教学段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因此,多媒体代替不了教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让它们相得益彰,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最优化。
教学反思二: 注重联系,导入新课通过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这也是较常用的有效方式。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按先后知识点的联系,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自然、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如在讲陕教版八年级上册《与父母沟通》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怎样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呢?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如果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我们的进步,使学生从上一堂课的内容中,激发进一步地探究新的知识兴趣,也使新旧知识能够最终达到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反思三: 活动教学有感习陕教版八年级下第五课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时,小品表演,即:小涛和Jack的故事。小品简单过程:场景
一、Jack先用英文在新班级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从穿着、语言、动作表情,无不表现出美国人的自由、随意、不拘小节的性格。场景
二、Jack请小涛吃饭。Jack提出各付各的,小涛很难理解,表现的很不开心,期间点菜时小涛简单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场景三:Jack过生日,小涛送了他一盒美国的“好时”巧克力,Jack给了小涛一个大拥抱,并当场拆开礼物,分吃巧克力,小涛对Jack的拥抱很不习惯,也觉得Jack当场拆开礼物就吃,很没有礼貌。学生看完小品后,多媒体呈现课本的问题(人物换成Jack):
1、如果你是Jack,会怎么办?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Jack的处理方式吗?
3、有人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放意味着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多媒体呈现七八十年代的穿着打扮的图片)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在由向教师要知识向自己、同学、社会要知识的转化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
可见,活动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活动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之在动态中掌握知识,内化情感,树立信念,指导行动,达到思想品德课知行统一的要求,是教师、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借助教材的教、学互动的过程。它区别于传统的过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理念联论实际的特色。活动教学可分为常规课堂活动教学和大课堂活动教学,在这里笔者所说的活动教学,主要是说常规性活动教学。所谓常规性活动教学,是指在正常的学校教室内的活动教学,它可以通过课前的有关新闻发布,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辩论,社会调查材料公布、小品表演等形式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