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及策略
美术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及策略
成都市教科所美术组
辜敏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现象,特别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犹为突出。追其根源多在于教师自身素养所形成的评价观,不同的评价观将得出不同的评价,不同的评价对被评价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评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重技术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以教师为权威等问题进行了反省。并对认清评价的改善目的、树立立体的美术教育评价观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初浅的个人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大教育者也越来越对其重视。在美术教学领域中评价作用也空前的受到教育专家和国家教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事与愿违的现象阻碍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根源已日渐显露,其问题急待解决。
一、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以应试教育为指导思想导致的问题
(1)对少数美术特长学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
少数美术特长学生以考取美术院校为奋斗目标,而美术院校的考试以美术基本功的扎实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埋头苦练色彩、素描,他们对几笔画一个果子、某某石膏像的特征能倒背如流,他们能像机器一样迅速准确的画出写实物体,但所画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更无个性可言。而对于创作更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做起。学生们的个性、激情早已被机械的教条所淹没,艺术的灵感早已被扼杀在摇篮中,这已攘成了我国美术领域落后世界前列的后果。
(2)轻视大量普通中小学生的美术评价,对大量的普通的中小学生的美术评价“小学重视、初中轻视、高中忽视”随着年级的增长,离高考越近,“美术”就离学生越远。因美术成绩对他们的毕业、升学和就业基本上没有意义,许多学校、家长、学生对美术评价的结果毫不在乎。占用美术课时的现象较为普遍,美术教师也就无可奈何,听之任之,凭感觉给一个皆大欢喜的高分。这样的评价从根本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2、美术教师的评价素养难以适应当今形势出现的问题(1)长期形成的评价观一时难以适应当今形势
很多美术教师长期已形成了简单的、草率的评价模式。对新大纲、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一时认识不够,难以适应,在教学中不能自觉的充分的利用多元的、互动的评价方式。这是当今美术教学评价中的一大问题。
业考核”反应出一点评价的要求,此要求也仅从基础专业知识、基本专业技能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及个性发展的评价,忽略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渠道多方位,互评互助的网络式评价。而指导美术教育八年之久的纲领性文件,以使众多美术教师形成了以技能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简单的评价模式,也由此可见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问题已是重灾无疑。
3、美术教师队伍的组成
长期以来美术教师队伍的组成主要有两部分:
(1)、各师范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我国,师范美术教学课程设置与美术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都是以美术技能的传授为主,以掌握技能为评价依据。大多数师范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后仍然以传授技能为主,以掌握技能为评价依据。
(2)、兼职美术教师。这类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的目的、作用、意义常常认识不够,对美术教学的方法、形式、评价等更是生疏。
由于以上多方面的原因,使美术学科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如何将文件的精神转变成教师的观念并指导其行动,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是一个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认清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
正确的评价将会促进被评价者健康的成长,错误的评价将会造成被评价者对目标的迷茫和心灵的创伤,所以评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只有真正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什么是正确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所谓“改善”的实现,即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从而对教学加以调节,使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围绕新大纲中明确指出的教学目的。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提供达到这一目标的经验和内容,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是启发性的开放的、多元的,我们的教学评价的取向和方法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即应将新颖性、独创性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指示,而不是以一种狭义的正误标准来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教师等互动的多种形式。只有采用了多种评价形式,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个性,才能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美术教学的“的”。
2、树立立体的美术教育评价观
大多评价者都希望自己的评价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这都是因为评价观的单
一、片面所决定的,唯有转变观念树立由多元化交织的立体的美术教育评价观才能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1)教育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
评价观是教育观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如:
第二篇: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课标实施以来,美术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等等。但毋庸置疑,美术课堂中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使美术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殿堂呢?
一、针对新课程工具材料观的变化而生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少带、不带工具材料。
问题现象: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去创造作品。美术课上,常会看见部分学生在其他同学专心画或做的时候无所事事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成为课堂的不和谐因素,而其原因是没带材料,更有一部分学生长期不带材料,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解决策略: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其一,是思想上不重视,轻视美术课;其二,对美术课不感兴趣;其三,材料确实难备。对其三,教师不能怪罪学生,应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练习的可操作性,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为宜;对其二,既有教材、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课堂教学不生动及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因此,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让课堂增添一份“趣味”;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该学生“画不好”或“做不好”,导致对美术学习丧失信心,采取放弃的态度,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难度方面应有梯度,争取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一,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请班主任、学生家长配合教育。
2.不用、乱用工具材料。
问题现象:很多美术教材中,学生要准备的学习工具、材料又多又杂,其中不乏剪刀、钢丝等尖锐物品,在调皮好动的小学生手里,成了玩具,甚至成了攻击其他同学的“武器”,所有这些都给美术课增添上了不安全隐患。
解决策略:造成这类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想象力没有得到拓展,实践能力弱,好奇贪玩,寻求他人注意。对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学生,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如名家作品欣赏、学生作品欣赏、对材料启发讨论、教师示范等,努力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对上课拿工具材料当玩具耍的学生,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要加倍地给予关注及帮助,可以在玩中加以启发,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对于自控力弱的学生可以为其找合作伙伴,让小伙伴来引导、制约,当然,合作中的乐趣也会吸引这类学生的注意力。
3.不理、胡理剩余材料。
问题现象:下课铃声响,学生匆忙收拾材料离开美术教室,虽然教师一再强调先把垃圾扔入纸篓,可当人去室空时还是会发现桌上、地上一片狼籍。
解决策略:产生这个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⑴美术教室往往只有一个纸篓,学生簇
拥着去扔垃圾难免会扔到或掉到周围地上。对此情况,可以请学生自带一个塑料袋整理收集用剩材料,再统一放到指定地点。⑵学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此,教师可采用榜样法,让这部分同学看看在卫生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从而督促其改过;也可采用抵消奖励法,如摘去其带有奖励性质的标记,像五角星、小红旗等;另外,也可请其课后和老师一起整理整教室,体会不讲卫生给整理教室带来的辛苦。
二、针对新课程教师教法的变化而生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心不在焉”。
问题现象:有的学生貌似挺乖,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但思想开小差,当请他回答问题时,却是答非所问,甚至不知所措。
解决策略:形成该问题行为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学生的身体情况有关,如睡眠不足,没有休息好,注意力分散;另一方面或许是教学内容太难,教师教法单一,引导不当,使学生失去兴趣、信心。对此,教师一方面应要求学生早睡早起休息好,尤其是夏天中午,要午睡好;另一方面可降低教学期望,改变教法、转换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不务正业”。
问题现象:美术课上常常有学生偷偷地玩玩具,或看其他书籍,或做其他作业,对真正的美术活动却不投入。
解决策略:学生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对的,故总是偷偷地进行,很怕老师发现,往往心理上顶着压力,就像小偷一般。引起该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有:⑴学生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课堂教学上,无法激起其学习的动机。对此,我觉得主要还是教师要改进教学,教学环节不可沉闷、单调,应让学生多参与,如多设问题,激发学生多动脑,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教学;发现个别学生思想不集中时,可以请这个学生回答问题,在其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将分散的心思集中起来,同时也让他明白老师的用心,从而自觉改过。⑵因其他科目作业多,怕完不成挨老师批评,故在美术课上偷偷写。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的种种弊端,教育学生一心不可二用;再有和其他科目的执教老师相商解决该问题的好办法,形成合力。
三、针对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生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不愿合作。
问题现象:有的学生自己带齐了材料,就不愿意借给其他同学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和他人合作也不积极参与,或是进行无效、低效的合作。
解决策略:产生这个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认真了成绩就好,或是认为合作出来的成绩就不属于自己的成绩。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可以提升个人的学习效果、学习成就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要对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指导与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成效地合作。
2.不会合作。
问题现象:这种问题多出现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中有的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则在一边袖手旁观,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合作。
解决策略:该问题行为成因主要是合作学习分工不明确,放羊式的自主学习和优势生有看轻弱势生的心理倾向。对此,在小组刚组成时,教师应花一定的时间使每个组员明确责任,学习合作技能。在合作过程中,千万不要有部分学生打“小工”或者小组成员各自为政、自耕自由地、一张画面四分天下的现象出现,否则就是无效的合作。
以上笔者所述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所困扰的一些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发的一些反思。当然,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策略也不是灵丹妙药,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发展中的、各具个性的人,某种方法今天对他们有效,明天就可能失效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须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而“教”似乎也永远没有“定法”。让我们携手在教学中学会沉淀自我,学会思索问题,学会探寻新路,学会享受过程吧!
第三篇:浅谈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以评价带动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桂平市木乐镇第一初级中学 罗连清
摘要: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正文
美术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员,有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价值。美术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人在视觉观察力,情感和思想表达力,设计与造物能力以及审美品位方面的提高,丰富和改善生活的品质。
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责任人是教师,人的因素不能回避。教学是一种个性。个性有两种,一种是促进教学效率的,一种是负效率。我们的努力方向是有效教学,目标明确地设计教学流程,保证教学效率。教学是两个动作,“教”看重组织,“学”看重参与。“教”“学”是一个系统,不能分割,很多东西都是因果关系,相对应的是结果是我们需要做自我检测:我怎么做?我们往往给了学生一个拘谨的努力方向,这是教学目标使然。但是美术是一个很灵活的课程系统,很多时候,方向很唯美很抽象,这时,技巧就出现了,怎样的评价方式比较理想促进学生思考呢?
评价需要一个场合和平台,通过学生自己对比和发现,老师强化,评价的效果才能显现。评价的过程必须与课程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干涉和纠正评价是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你评什么,学生在意什么,朝你指定的方向努力。以评价带动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一、尊重个性差异,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教学中,在强化某些技术要求或者反馈学生作业信息时,常常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于是,不少学生的作业能够得到展示机会,并因此引以为荣。
学生课后问我:“罗老师认为好的作业,标准是什么?”看来作业展评已经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的提问带动我的思考。“标准是什么”?老师展示美术作业应该是有个标准的,但是很模糊。在我看来是在某个时刻需要,不能确定成条条框框的理论。《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美术课以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二、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具有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和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教学中,教师关注个体差异,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评价要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我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定期进行展览”。我深知对学生作品的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展览,所以我在每个期末的时候都进行一次优秀作业展。现在想想一个学期还可以在期中时进行展览。这个定期进行展览对学生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还和学生说当你的作品展出时,就是全校师生认识你的时刻,也是你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你自己的一次机会。
三、关注学习过程,注重评价的多维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注重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体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甄别,体现以多维性和多级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评价观。
1、肯定性评价:美术课堂中的评价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样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两可,否则这样的评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取舍。否定的评价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委婉,因此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当然不是说不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给孩子指明方向的。肯定优点就是放大优点,让缺点自动萎缩。
2、肢体语言评价: 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技巧性评价教师注重以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技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和评价活动的兴趣。
⑴我在执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首先营造了很宽松的作画氛围,孩子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有的学生创作出扎小辫的太阳,有的带帽子,有的瞪着大大的眼睛,有的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气息。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可能会看不懂,不理解,甚至无法定出高低。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问,一是:“你认为哪位同学画的太阳既神奇又美丽?”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的价值。其评述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使绘画者发现崭新的角度。二是:“说说自己的小太阳有多美丽和可爱。”这个问题我提供给动手能力相对落后一些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太阳。通过学生说,教师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师能够了解他们绘画时的心理过程,以引导其心理向健康的方面发展,使作品的客观评价阐发出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从中可以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⑵同桌间交换作业,先对对方的美术作业在心里作一个大致的评估,并找出对方作业中的优、缺点,教师适当选出几幅有代表性作业在课堂的小结部分进行交流。这样的作业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在过了把“小老师瘾”的同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加深对本堂课教学要求的理解。
3、优化作品评价:
在作业评价的环节中,用我的面部表情“”“ ”“ ”“ ”“ ”等评价作品的方式来代替传统“A,B,C”的等级评价方式,并把这些表情画在学生作品中最与众不同并值得一提的地方。老师喜怒哀乐的脸是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每个表情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每一个表情都是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的评价。
4、美术电子档案袋是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小策略
让学生自己去定标准,这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经常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学会评价,在评价中找到努力的方向,要引导孩子们收集最能表现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成长进步的作品。经常反思和分析自己成长的进步,以及进步的原因,最终让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观念和行为习惯。
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它涵盖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囊括教学前的扎实准备,即时的教学评价在整个过程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只要老师多一份宽容、多一点等待,多一些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恰当的课堂评价,多一些充满人文关怀、饱含智慧与幽默、富有情趣的评价,就能使学生充满自信投入学习,使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集思广益、获得灵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同时,更能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第四篇:浅谈美术教学中的评价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评价
曾经有一个学生,他胆子很小,很怕老师,偏偏他的数学老师又常骂他笨,说他什么也做不好,长大了一事无成。这个孩子便越来越怕这个老师,也越来越怕数学。直到换了一个数学老师,常常微笑着鼓励他细微的进步,他才知道自己并不笨,成绩也渐渐好起来。他后来成了一名美术教师,就是我。
我深深地知道,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弄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觉得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情动人,心与心的交流
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与其精神面貌有很大关系。所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应是教师评价关注的焦点。
对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我们应该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及时评价。因为孩子特别期待教师对他的肯定,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反应较慢,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学生,教师要格外关照。一旦让他们失去信心,他们便会放弃学习,甚至影响他人学习。
当孩子信心不足时,俯下身用“你能行”、“没关系”、“试试看”等鼓励性语言和期待的目光,向他们频频传递良性信息,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爱和精神上的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只要他们能勇敢地迈出一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真诚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美术学习的信心。
二、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曾经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不喜欢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得优的总是那几个人,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当时,我心里一震。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虽然一直力图做到公正公平,但确实每次表扬的都只是那几个学生。因为一个班在美术方面有天分,特别爱好的,总是只有几个,这几个学生又总是完成得最好,于是我便自以为“公平”地每次都给他们判优。而对造型等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也“严格”地判定他们的成绩。结果造成很多学生渐渐对美术课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
后来想想,觉得对学生作业评价不该全都统一成一个标准,而应因人而异。细腻、成熟、完整、华丽是美,粗犷、幼稚、残缺、朴实不也是美吗?带着这种观点去评价学生作业,用儿童眼光去解读学生作业,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
在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好中求异,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
三、多级评价,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
以前由教师给学生作业评分,学生吵闹着互相比得分高低,然后就忘了。这种评价方式,多是教师的主观,而且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造成评价后的效果也像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觉得应该师生共评,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法多级化。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中,有时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座谈,更能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和不足。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角度、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而教师始终是成年人,思维方式与孩子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常常正是自己疏忽,孩子们互相的建议,往往会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评议者既为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加深了对别人作业的理解,更是自己口头的再创作,对教师而言,也是颇丰的收获。师生共评,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民主、公开、平等。
四、巧评作业,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中,多以分数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相当严格的标准。这样出来的分数,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我在对学生作业评价中,不用“分数”,改用等级,激励学生。在低年级,用图形表示等级,画得很好就给他画一个娃娃大笑的脸,比较好就画上一个微笑的脸,表示鼓励。如果有出色表现,就多画几个笑脸给他们。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运用优良等级,加上一些符号,以示鼓励,并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
而等级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以学生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实际水平、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画为“硬指标”,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依据;以学生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因素画为“软指标”,作为教师加分的依据。加分条件是:尽力完成好作业的;本次作业比前次作业有进步的;能将作业不足主动弥补好的。而且软指标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只要是用心完成的作业,至少会得到“良”或者一个微笑。
用画“硬指标”与画“软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重视对学生的评价,用多种方式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能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上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
付强
2006年4月
第五篇:美术教学中的评价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
实验小学
樊玉新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因此,改革教学评价,才能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撑起一片晴空。
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或“对”与“错”作为衡量标准,极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精神。美术应主张通过学生创作发展其个性和创造性。在美术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每个人素质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是进行美术职业的培训。美术课是给学生创造美好,创造生活,创造未来的最佳阵地。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的舞台。
一、改进优化作业评价
评价中,我一改以往教师选优秀作品展示的作法,让学生把作品分小组集中在一起,先开展自我评价(每人都有三颗小星星,如果认为自己画得很棒,可以先给自己贴一颗小星星,其余的两颗用来互评),再进行生生互评。始终让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状态,学生显得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学生自评,以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和讲述自己的方法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表达能力,通过自评,给他人以成功的经验,给自己以提高的方法。学生互评是要学生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评价、欣赏、审美的能力。所以说,多样的评价方式是从注重创作结果向注重创作过程的美术教育观发展的。
在教师评价的环节中,我用五星级评价作品的方式代替传统“优,良,差”的等级评价方式,每个星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如:智慧之星(有想法有创新精神)、进步之星(代表学生在作品表现能力上有进步)、勇敢之星(表现作品大胆,敢画能画)、唯美之星(表现作品是否是在创造美,当成一种美的享受)、速度之星(作业完成是否及时且有质量)。每颗星用不同的形状大小或者颜色表示,每一颗星都是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的肯定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星光灿烂,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
二、教师的评价要有人情味
在教学中,我积极尝试,探索出了多种适合评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老师的笑脸”是一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特别受学生们的欢迎,强烈的刺激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我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无论他们交上来的作品水平高低,我都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在他们努力而认真的创作过程中,我都用激励的语言去赞扬他们。因为,他们的的确确神情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美术创作活动中,作为教师,不能对他们的努力视而不见。
三、尊重学生个性,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都简单地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可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着差异因此,学生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学生本质的有个性的东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
四、改进评价标准,加强综合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以学生做的好不好画的像不像,把眼光老放在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等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其它方面所呈现的闪光点,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学业评价的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只有综合全面的评价才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不断发展,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其实学生的美术作品,原本就浸透了学生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抽象的作品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也可能是学生构图能力的局限,甚至是因为某些个性的因素使然。所以教师不应对学生横加干涉,而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用学生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笑脸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创造能力和学生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学生也会更能敢于与众不同,这正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学生的美术作品无“好”、“坏”之分,只有“好”与“更好””优秀”与“更优秀”可言。只要他在创作,教师都应肯定他。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品都很自信心,勇于创新,让学生在作品中敢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态度。他们的画在成人看来也许很稚拙,但每一幅画他们都有这样画的理由。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在激发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美术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我们的美术教育将会是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