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
摘要:我国的教育制度,语文始终是教育的重点科目,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离不开语文学习。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语文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和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只要求学生参照题目进行写作,却容易忽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因此,很多学生不会写,也不会表达。这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写作课比较枯燥,小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经常对写作存在敷衍的态度。加上小学生本身知识面较窄,对字词的把握有限,就造成了写作上能力的欠缺。实际上,如果能够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引导,小学生的写作教学就不会很难。
1.指导的成人性
多数老师在写作教学指导时,总是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总是要求学生思想、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比如中心要明确,主题要突出等,致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成人的阴影。镜头一:《我再也不妒忌别人了》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写自己总是妒忌成绩优秀的同学,看到这些同学心中就涌起莫名的愤怒。教者指导时,当面批评小作者思想上存在着缺陷,应当反思自己,应当使主题更加纯洁与健康。我们想想,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存在妒忌心理,有什么不好?这又怎能说是思想不健康呢?在这一点上,写作教学指导是不是成人化了?
2.指导的繁琐性
小学写作只要求学生能过语言关、内容关、条理关即可。因此,教师应经常打开作文本,读读小学生写的话,看看其中的内容,想想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应当重复??唆、纷繁复杂地进行写作知识术语的指导。镜头二:《一件令我后悔的事》,小作者写一次雨中,自己前面有个女孩未打伞,很想帮助她,但男女有别,于是决定超过她。此时班主任帮助了她,用雨披为她遮雨,班主任脸上充满了喜悦,而我心情十分沉重。结果班主任因遭雨淋感冒了。唉,我真后悔!无论从语言、内容、条理上,这篇文章都可算是一篇佳作。但这位教师在指导时,却提出这些疑问:(1)你不想帮助的详细原因是什么?(2)这是你看到的吗?(3)你的心情沉重是不是过于简单?(4)你这篇文章的立意是什么?总评:你的内心感受写得不具体、不真实;文章的立意、布局不明了。这么??唆、繁杂的指导,学生怎能不厌烦呢?
3.指导的应付性
或许写作教学很难指导,或许写作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体现。为此,一些老师总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将写作教学内容作为课后作业。镜头三:写上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写好交上来。对于交来的习作,只是简单指导,顶多圈出一些错别字,随后附加上一句评语,等等。对于一些明显的语言失误也不顾及。镜头四:《师生情》中一学生写道:叮呤呤„„老师一宣布放学,同学们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狗一样,直朝门外冲。自己怎能比作狗?这样的比喻明显不当。《我的同学》中一段话:王红个头不高,走路又是内八字,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同时脸很肥胖,看上去就像条猪。这样介绍同学的外貌合适吗?《说说我这个人》中讲到自己有睡懒觉的缺点,故而经常迟到,于是老师说:“小明呀,你早起点吧!就算老师求你了。”对于这些修饰不当,不合乎人物身份的语言,教师都熟视无睹,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如此重视语文写作教学,就是因为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写作能力直接相关的,准确的语言表达可以拉近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帮助。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写作又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部分。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以后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阶段的写作主要培养学生对外界的认识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些能力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1]。通过小学语文写作的学习,小学生能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逐渐学会捋顺自己的思想,并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策略
教育改革明确规定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因此教师也在不断探究写作教学的改革策略,从培养学生的观察、体会能力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写作除了具有厚实的内容之外,还要具有合适的外表。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确定写作目标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培养的应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外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热爱生活,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热爱生活和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写作是抒发思想的一种途径。在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中,特别重视观察的作用。比如低年级学生要从看图说话学起,先观察图片中的内容,理解图片要表达的含义,再用语言的方式总结图片的思想。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则上升了一个层次,学生应能够表达更多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写作《我的爸爸》这个题目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教室放映了一个短片,看完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我爸爸”的形象,在认真回忆的情况下,学生们心中的爸爸形象便跃然纸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对生活里常见的人及事物便不会熟视无睹,写起作文来也有话可说,并且还能从内心发出声音,使作文的内容真实可信,感情真挚,引发读者的共鸣。
2.通过体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归根结底是对生活体验的抒发,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引领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比较简单,无非是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两部分。但是,面对简单的生活,小学生仍然能够产生一些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写作。例如在指导《我的童年》作文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童年进行回忆,童年的趣事和难以忘记的人都是回忆的重点。在回忆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童年,然后在班级进行游戏活动,重现童年的趣事。在对往事进行再现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感受,区分现在与以往感觉的不同在哪里。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有层次感,而且会投入感情。
3.通过阅读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增加阅读量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小学生年龄太小,阅历自然不够,对外界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这时候要想充实头脑,必须借助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来完成。比如,在指导写作《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时,由于小学生没有去过太多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作品,或是在课堂上放映一些纪录片,甚至是一些图片,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课下找来相关的图书拓宽知识面。在这些知识的“浇灌”下,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终写出一篇好作文。
4.通过评价培养学生扩展思路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价,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对作文的评价,一方面指出了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另一方面,教师的鼓励和褒奖能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扩展思路。例如,《我喜欢的一个人》,教师就可以当堂对学生的作文作出评价,让学生重新思考这篇作文的写作内容。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就是作文水平提升的过程。在教师经常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都会充满热爱,从而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在写作中,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简练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写作关键点的教学和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凯.四步美育式写作教学法简论[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04).
第二篇: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院校对外扩招促使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在增大,专业技能学科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关键点,造成了许多基础课程被忽视,例如语文学科,语文教育也正在走向高职院校的边缘路。由于社会所需人才属于全面型合格人才,针对语文知识的偏颇,必须进行改革。改变高职语文的传统教育模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类型,锻造向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于保证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还需加强重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综合素质。根据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现状出发,研究高职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1.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现状
1.1语文课程定位不清晰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变化,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语文课程均未有清晰的课程定位。部分院校甚至未开设语文课程,直接忽视国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忽略了语文于专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部分高职院校虽开创语文课程教学,但绝大部分属于选修课程范畴,语文课程同样得重视,从基本上省略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属于培养专业型高技术人才,由于该特殊性质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普通的高中和大学有着较大的区别,虽然最终目的属于锻造技术人才,但同时技术人才也需要掌握人文思想。教师对待语文教学的态度也尤为重要,敷衍了事,针对教材不细心研究,甚至随着将忽视语文的态度传染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1.2教学方法传统
语文学科属于一切学科的基础,在语文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时候才更加顺利和方便。针对终身学习和工作,语文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高职院校的教育核心目标为锻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全部课程均围绕该目的展开,语文课程教学也不例外。高职学生一般由中专和初中升学而来,针对语文课程早已熟记于心,故相同的教学内容,倘若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将促使学生产生疲惫感。由于高职语文教育现状的弊端,造成了语文课程定位不清晰,学校针对教学方法较为[1]
传统,教材老旧,教师的教学质量较差,背离了专业和理论的融合。
1.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高职语文的教材大部分属于常规本科语文教材的缩小版或者压缩版,教材内容被缩减和压缩,教学要求或者教学大纲被降低要求,更多的属于文字故事的欣赏。根本实现不了高职教育特色,直接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特色。高职语文教材有两个相似的共通点:(1)古典文学作品较多,现代精美文章较少,尤其关于职场人生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没有实用性和针对性。(2)着重表现文学知识和作品的鉴赏,忽略语文能力的锻造。该教材显然均不能凸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不适合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由于高职语文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造成高职语文老师的教学地位逐渐被减弱,老师对于平常的教育缺乏信心,对待教学工作没有主动性,所以于课堂上时常使用以往的语文教学方法与模式,无标准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2.1加强对语文的重视和明确定位
高职院校需加强自身教育的改革,尤其针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深度和力度,改善各项管理体制和教学机制,从根本上提升语文的存在感。国家教育部需重点提议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鼓励院校实施教学体制的改革,从管理制度上确保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目的实现。设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和目标,将语文课程归为必修课教学范围,然后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使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和课程教育,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浓郁的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高职语文教育要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来确定自身的定位,不仅需要凸显能力技能,同时需具有人文情怀。简单理解为人文性作为根基,以工具性为标准,使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结合。
2.2研究特色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实施已经规划、设计和决策的方案,并转变为产品与成果。所以针对专业课的开设与人文学科的展开,尤其基础课程语文课的展开,不仅需要不同于普通高校,而且要彰显其职业的特色。研究特色教材,开发校本教材为改革的前提,打破传统教材惯有的思维逻辑,研究新型特色的现代知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增强人文精神,促使和学生就业完全相结合,表现高职特色的教材。
2.3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企及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高职语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人的精神、陶冶情操和启迪[3][2]
人生,而是智慧性、精神性的。
【参考文献】
[1]杨光琼.关于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相关探讨[J].广东科技,2012,4(7):29-30.[2]路王娟.浅议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40-141.[3]李莉.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阅读,2011,6(6):27.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浅谈
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语文作为一种母语及国语应该体现其特有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缺乏深刻性、长远性,批评的多,提建议的少,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化,教学改革的生命力短,切不中要害,走不出一条新路。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得不到体现。乏味的“操练”已成为学生学习的承重负担。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子究竟怎么走?迈进二十一世纪,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人们深切的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服务。十年来,我们奔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教改目标,在语文教学的改革道路上和众多的同行们一边实践一边摸索。
一、对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思考
1、理论指导实践的问题
现在,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沿袭的是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即: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的任务,这样无疑便形成了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提问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使原本灵活、生动、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的今天,语文课程的资源开发拓展,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我们急切的呼唤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指导。
2、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
常言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改的承担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教师是学生最主要的思想载体,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很强,老师的点滴教育对他们的将来的成长直观重要。作为母语及国文,将来学生起码要能写的一手好字,会写文章,能够鉴赏和清晰的表达,例如,在南京某高校日对20多家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希望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结果大出所料,20多家最看重的并不是毕业生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毕业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这恰恰是语文课给予的,这尽管是一个事例但反应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老师的的选择不能只注重文凭和普通话等,要注重教师的文化修养和爱国思想,那么回顾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我们会有怎样的担忧呢?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等都值得我们思考。
3、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问题
开展教学改革就必须改变自己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积极主动的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只有你不断的去尝试改革,就是一种提高和发展。
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首先就应该树立人才观,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转变“差生论”“状元论”等极端的应试教育旧观念,树立
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虽然由于种种的原因,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存在的,但我们必须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可发展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展特长,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团结友爱的互敬互助的师生关系。克服“唯我独尊”的专制教育思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老师更应该有耐心,让学生在广泛的学习中大胆的说、讲、读、写打好语文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教育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蒋相和》一课时,没有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而是组织了“人物评论会”。在评论会上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顾全大局,很爱国。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很可敬。有的同学说喜欢赵王,因为他知人善任,在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准确的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还给了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充分张扬个性的机会,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深刻的把握了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在思索中做到了情感的迁移,把语文修养渗到骨髓中的东西自然的挖掘了出来,偏离语文修养的改革无疑是失败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课堂仍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小学语文教学是课堂结构式改革的主题工程,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的结构循规蹈矩,千篇一律,重点不突出,读课文、写生字、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完成课后作业等成了永远不变的教学模式,每节课总想面面俱到,结果正扼杀了学生的潜在的能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以训练为主”的教育思想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方向,因此,要把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知识传授的最终目的和教学的落脚点。
2、教材仍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根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的钻研教材,深刻的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的定位教材的重难点。
3、在教学中面积积极尝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愉快教学,和谐教学、小组合作、展示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充分的从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走大语文课堂的教学道路。
4、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还必须做好课内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工作,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和渠道原来越多,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走在信息时代的最前列,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导航。例如:在教学诗歌《瀑布》课文时,先借助音乐的形象,烘托,渲染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体会“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瀑布的声音”的效果。随着声音的而变化峰会路转,便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全身,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而且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开发了智力,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祖国美好的河山。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用新的学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而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应该
在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应该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这样在课堂的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而愉悦,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同时等级评价制度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由教师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
二、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改革从表面上看,语文教学改革好像是几个人的事或者是一个几个学校的事,但恰恰相反,教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必然对语文教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旧的思想和方法必然被淘汰,因此,教学改革必须走在前沿。
2、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
搞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要和同行乃至各个教育界的人士共同的实践和交流,改革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汇聚智慧的过程,是共同提高发展的过程,单纯的尝试和实验必然走弯路,因此,教学改革和同行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3、语文教学改革要多积累,多实践。成功的经验就应该推广和应用。
第四篇: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长期以来,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为师生所苦恼。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成了一直困扰广大小学教师的老大难问题。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谈谈浅见。
一、小学语文学写作中的现状
老师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老师在学生写作前关照的中心、主题、选材、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例如描写自己心愿中的一个节日,老师列出提纲,给出写作要求,分别是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以及节日设立的意义等等。如此众多的要求,让小学生无从下手,倒不如突出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在实际习作中,某位同学想到了要实现一个不存在的节日,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了自己将要如何实现这个节日的过程,照样写得有声有色。老师批改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认为学生的习作有些偏题,重点不够突出,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老师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孩子特有的思维方式。写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作者的想法,成人有成人的想法,小学生有小学生特有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是幼稚的,但在学生看来是自然的。这种成人思维的写作教育,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散。例如在体验盲人生活的习作中,有同学体验盲人画画,从成人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盲人怎么可以画画呢?
二、小学语文写作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进入自然的写作状态呢?
1、激发学生兴趣,培育思维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有因就有果的思维方式,然后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只有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就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例如《消失的叶子》这篇习作中,学生们观察到了仙人掌是没有叶子的,只有又细又尖的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运用因果逻辑思维,在习作中表达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仙人掌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水分充足的绿洲变成了干旱的沙漠。通过这个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也培育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2、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根据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实际经历,使学生运用比较自然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真实行动和观念,同时有意识的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一方面,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如何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呢?例如看到春来树木长出新芽,花儿露出笑脸,就可引导孩子树立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看到水滴穿石现象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又如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可以说:鱼儿在捉迷藏,鱼儿在做游戏,鱼儿在赛跑,鱼儿在小河妈妈的怀抱里撒娇呢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当前,冲破传统写作教学的理念,挖掘新形势下学生写作的潜能,引发学生因果逻辑思维,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应该是当今写作教学的重要内涵。由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尽情地挥洒。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作为一名扎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入职以来,我一直在不断思考与探索关于农村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问题。无论是从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是聆听名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讲座,亦或是自己的课堂实践等都为能寻找到一条快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之路做铺垫。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分流向城市,很多学生也因此成为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在家里,孩子的学习得不到父母的辅导与监督,孩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只能大部分依赖学校老师的教导,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孩子具有最初始的写作能力的重任。以下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障碍与相应的策略,我作简要谈论。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障碍
(一)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受地区环境、文化差异,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并非是一个简单、快速的过程。而且很大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还要肩负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其日常的工作量时长往往超过了正常的上班时间,导致大部分语文教师无法安安心心只做好语文教学这一件事,无法静心潜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此外,受职称评定难,评优评先名额较少等影响,农村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再共同深入探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这大大限制了一名教师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成了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障碍。
(二)对于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小学而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受到了很多方面的限制。如学生的课外书少之又少,没有父母督促的学生一天的课外阅读量非常有限,学生甚至很少看课文以外的书籍。因此,学生的名言佳句、课外知识积累量不多,无法写出语句优美的作文。再比如农村孩子对一些著名景点、名胜古迹等无法亲临现场体验一番,这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写出与之相关的名篇佳作。总而言之农村孩子的写作起点低,学习过程难,教师往往要费好大一番口舌,才能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这也大大加重了教师写作教学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以说促写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中,类似这样的儿歌占的比例较多,低年级的学生也大都以读说为主。在这个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可以以引导学生说简短的完整的话为主。由最初的“以说为媒,搭建根基”到“以说度写,构建支柱”再到“以写为本,创建模式”。在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借鉴晋江市龙湖镇阳溪中心小学校长施丽菜长期坚持的“以说度写”进行作文教学的方法。其写作要求从低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从最初的孩子刚学会说一两个字,一两个词语开始,父母帮孩子记录只言片语,到孩子开始识字写字了,老师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语写下来,并制作成小册子。就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从会说一两句简短的话到会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中,孩子的写作水平也在慢慢提升。当孩子们回头再看到自己当初记录的童言童语,也不失一番风趣,孩子的写作兴趣也在这样的日积月累的磨练中慢慢培养出来。到了中高年级,孩子的写作自然就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
(二)学会修改作文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题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写的是肖复兴回忆叶圣陶老先生为他修改作文的场景以及从而影响了他一生的人生轨迹的回忆录。叶圣陶自己也说过“文章总是要改的,开头起草,一定有缺点,有漏洞,有毛病。所以写完了要看几遍,看,就是自己审查妥当不妥当,完整不完整.假如我原来的想法不到家,或者我写出来的话没有针对我想的,那就要改了。改,就是要使文章切合我所要表达的那个主题,达到我的目的。”由此可见,学会修改作文对学生而言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呢?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我先把学生的作文批改一遍,哪里的句段不通顺,不完整的,我把它圈下来做记号,再让学生自己去读去领悟,到最后学生自己改正过来了,我再给出自己对学生所写的文章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要交作文之前,都会自己反复看几遍,反复读几遍,直到学生自己觉得语句通顺了,无语病了才把作文交上来。这样,老师批改起学生的作文来,就轻松许多,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也倡导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文,交流作文批改经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说顺溜话,写优美句”的风气。
(三)开阔视野,提高词句的积累量
受环境的限制,农村小学生获得的学习资源非常有限。有的小学生家里甚至只有学校发放的那几本书,平时都不看课外书。但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我们学校把下午静校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让全校学生进行阅读。阅读的范围没有特别的限制。学校还设立图书室,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阅读或者借书。这样的全校性阅读坚持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课外积累量大大增加了,写作水平也跟着提高了。
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路慢慢远兮,其过程的艰辛与曲折也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面对,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是需要肩负起探索与研究的重任。总而言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