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文言文课堂自主学习“五步法”初探
初中文言文课堂自主学习“五步法”初探
段 光 铨
(天全县初级中学,四川 天全 625500)
摘要: 初中文言文学习相对小学文言文学习内容更多、要求更高,加之文言文历史久远,与现代汉语比较,语法不尽相同、词性有所变化等,导致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为改变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记得少的现状,在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指导实践中,该文提出了“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懂文意,感悟拓展,积累运用”等五环节课堂自主学习指导模式。
关键词:文言文 自主学习五步法
文言文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体现。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较强的理解、感悟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文言文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文言文学习相对小学文言文学习内容更多、要求更高。初一每个单元有一篇文言文,初二和初三每册教材则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占全册教材的三分之一。然而,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这种古代汉语的书面语给学生的理解与阅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误解。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导致效率不高,师生教与学都十分辛苦。通过多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在语文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指引下,笔者进行了尝试,形成了学生文言文课堂自主学习“五步法”。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由于文言文历史久远,文中往往出现许多生僻的汉字和通假字等。因此,读准字音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布臵预习、课堂检查、分段抽读课文进行订正等方式促进学生尽快掌握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环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查阅工具书,同时让学生明白,通假字读所通汉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需要根据上下文意义确定读音。
二、再读课文,读准停顿。
文言文单音节词语占了多数,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则占多数;文言文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及句子的语法与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理解上就会存在困难。表现在朗读中学生不能正确断句读准停顿,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和课文理解。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朗读,做到在朗读中能正确停顿。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方法让学生读准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划分停顿。
2、听读录音,学生划分停顿。
3、学生抽读,师生订正停顿。
4、比赛朗读,师生订正停顿。另外,教师应该交给学生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方法和规律。一般来说,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句首关联词和发语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如: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当然,最关键的是学生需要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读准停顿。单纯的讲授停顿的方法,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
三、细读课文,读懂文意。
读懂文意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与注重细节理解,即学生既要从全文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也要从细节的角度理解句段的具体含义。为让学生读懂文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开展教学。
(一)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读全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整体感知阶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理解困难之处,为下一步 学习做铺垫。
(二)试译课文。试译,就是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对文章进行逐句逐段翻译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和难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长文可以分段分组合作翻译,短文可以直接按学习小组全文讨论翻译。为提高学生试译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小组合作、分组比赛、找优点、找缺点等。另外,教师应该交给学生试译的方法和要求。如:直译与异译;扩词法、换字法、删补法、调序法等。翻译时,要求学生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保留人名地名等。需要指出,教师应该尽量启发学生主动求解,不提倡学生照看资料的翻译;同时,教师应该在学生翻译课文时注意文言词语理解积累,注意复习和让学生列举以前学过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的翻译等。
(三)归纳段意,理清层次。通过翻译,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此时,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说说每段的段意,并理清作者行文的线索,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读懂文意。
四、品读课文,感悟拓展。
学生在理解全文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主题思想和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内容与主题、情感与写作密切联系,促进学生读写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品读课文。
(一)课文探讨。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到所刻画的形象的品性,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等。例如,在教学《狼》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臵一系列问题:狼紧随屠户最终目的是什么?(吃屠户)这种品性可以用那个词形容?(凶残)狼得到骨头依然不想离去,这种情形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贪得无厌)一狼假寐和一狼打洞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这说明了什么?(前后夹击屠户;顷刻两毙;狡诈而愚蠢)你 觉得课文中狼是什么形象?(综前分析)屠户遇到狼在思想和态度上有哪些变化?(害怕投以骨—躲避倚薪下—暴起屠两狼)从这些变化和结果来看,你觉得屠户是个怎样的人?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通过课文探讨,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将会更深刻。
(二)佳句品析。即学生以小组和全班两种形式交流自己认为好的句段,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抓住重点段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品析语言的情感、意蕴和韵味。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哪些句段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学生在交流读句段的时候,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评价或评后再读。需要指出,学生对于课文句段的理解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存在学生间看法相反的情况,只要言之有理就行,无需要求统一。一般来说,学生对句段的理解可以从内容上、情感上、结构上、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进行品析。
(三)质疑问难。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这是阅读认真和积极思考的体现。因此,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相互质疑问难,既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也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的提问可以自愿回答,可以由老师或学生请同学回答,不同看法可以讨论。
(四)编写故事。文言文往往因为用语简洁凝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为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课文的内容情感,让学生编写课文故事则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学习了《夸父逐日》可以让学生扩写故事,写清逐日的原因和经过。需要指出,当教师设计了学生编写故事时,教师最好在教学中提出相关问题进行引导,课堂上以说为主,课外作业以写作为主。
品读课文感悟拓展是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找准课文学习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课文到现实,从阅读到写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五、诵读课文,积累运用。
所谓诵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诵读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和表达课文情感的过程,是学生形成文言语感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感悟文言的过程。相对于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和感悟难度更大,文言语感的培养更是离不开诵读。因此,学完全文后,教师要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的高声朗诵课文,短文力争当堂成诵,长文可以课后继续朗诵。另外,教师要注重文言的整理和积累,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并归纳整理文中重要的通假字、多音字、多义字及特殊用法的词语和特殊句式的句子,通过积累逐渐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当然,笔者所言“五步法”仅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它离不开学生课前对课文的预习,特别是对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离不开教师的学习引导和学法指导;更离不开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因此,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师生课上平等研讨、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多样等,是“五步法”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总之、鉴于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困难,笔者进行了有益的课堂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此法,让文言文教与学更轻松、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文言文朗读停顿指导》《洪山教育信息网》发表时间:2009-6-28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60350 作者简介:段光铨(1976—),男,四川天全人,天全县初级中学一级教师。联系电话:***
第二篇:高效课堂五步法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7月09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本期特邀高效课堂培训专家张海晨对此模式进行系统解读。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
1.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即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中要聚焦问题,避免“平行站位”;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
方法 结构 流程——推进高效课堂的策略和途径 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7月09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期对话嘉宾
崔其升 山东省荏平杜郎口中学校长
赵丰平山东省昌乐二中校长
杜金山 山东省兖州一中校长
胡志民 河北省围场天卉中学校长
李炳亭 《现代课堂周刊》主编
■对话主持:郭瑞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今天的课改,不缺少理念,缺少的是落实理念的策略与方法。对于高效课堂而言,如何使其倡导的思想有效落地,其方法与途径是什么,高效课堂技术的核心是什么,需要哪些保障措施,正是困扰一线教育者的关键问题。
兼顾“顶层设计”与“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最关键的是顶层设计,有四个关键字:师、生、教、学。这四个字构成了两对关系,即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这两对关系是决定课堂“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生产关系”。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就是课堂变革的顶层设计。
郭 瑞:高效课堂已经深入“民心”,但是也有很多学校改革意愿很强,却不得其法,总是改不到“点”上。高效课堂在推进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点和具体策略?
杜金山:高效课堂的不断发展飞跃对改革引领者提出了很高要求。首先,要对传统课堂真正驾轻就熟。顶不到天怎么能“破”天?其次,对传统课堂要进行理性而深刻的反思。当你真正看懂传统课堂的问题,你才会以一种“油锅里捞孩子”的急迫心态产生对课堂现状的焦虑,进而投身到改革中。第三,必须对传统课堂弊端产生的原因作出理性、科学的分析,找到传统课堂弊端产生的“七寸”。第四,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决不能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修修补补的方式。整体设计,最关键的是顶层设计,有四个关键字:师、生、教、学。这四个字构成了两对关系,即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这两对关系是决定课堂“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生产关系”。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就是课堂变革的顶层设计。整体设计,既包括教师“教”的流程和学生“学”的流程,还包括学习组织的建设、管理制度、评价反馈等。系统推进,是由教学改革的特点决定的。所有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第五,只要把改革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校情、教情、学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在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反思和调整的基础上,那么,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外界和内部的任何议论、争论、质疑,都不会影响变革的决心。
崔其升:我认为,高效课堂建设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传统课堂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学、学生讲、学生评、学生议、学生改”,真正以生为本;教师变主演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发动者、启迪者、组织者。总之,课堂变“一言堂”为“百家鸣”。第二阶段,师生是文本研究者、挖掘者,以文本为参照、参考形成专题研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观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明、发现、专利、专著,学习知识、解释知识、创造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自己丰厚的知识功底。第三阶段,学知识长智慧,长智慧修素养,为人生历练打基础。学生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练就成为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胡志民:作为课改过来人,我认为“洗脑”是关键,“临帖”是捷径,这里面有五个关键词。第一是决心。首先取决于领导的意志和决心,改革是一个是非题,而非选择题。第二是管理。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推进高效课堂必然要有一套严格的、刚性的管理系统。第三是坚持。坚持就意味着拥抱成功。第四是研究。出现问题不是消极对待而是主动研究。“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第五是创新。当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模式后,必然要通过创新寻求新的突破。构建属于自己的模式不是目的,目的是构建尊重差异、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
为什么要强调“模式”
没有模式就没有标准,任何教师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课堂规则。但是,高效课堂的模式与教学艺术并不冲突,恰恰是实现艺术、升华学生思维和课堂生成的保障。
郭 瑞: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是没有固定模式和方法的。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什么要强调模式?模式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到底有什么意义?
胡志民:没有模式就没有标准,这就像无论是“奔驰”还是“吉利”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任何教师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课堂规则。但是,高效课堂的模式与教学艺术并不冲突,恰恰是实现艺术、升华学生思维和课堂生成的保障。高效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究竟学什么、怎么学,必须有一个抓手,这个时候就需要模式。所以说,高效课堂建设必然需要模式,但随着对模式本身的熟练运用,模式自然就会消失,即无模之模,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课堂艺术。
高效课堂强调模式的意义体现在:第一,模式是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框架,对教与学有一定的规范作用,有了模式就不会放任自流,“漫无章法”。第二,模式是教与学的抓手,使初级阶段的高效课堂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目标,易于操作。第三,模式是产生教学艺术的基石,会降低追求课堂艺术的难度,在环节的规范中,学生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能产生因材施教的灵感。
赵丰平:赞同胡校长说的“模式自然消失”的观点,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同样,对课堂而言,没有一种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学科。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高效,我们强调模式但不唯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传统课堂的革命性变革,在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背景下,课堂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有利于课堂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同时,模式与教师个性、教学艺术、学科特点的张扬相辅相成,二者并不矛盾。我们在强调模式的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师的教学艺术会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得以施展。
郭 瑞: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强调模式就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念层面的问题流程化?模式,即方法、结构、流程。
李炳亭:是的,模式或许有其僵化的一面,但模式诠释的是理念,承载的是课堂之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规则”,课堂一旦变成了“自由发挥”,则很容易陷于混乱和无序。课改不是“方法”的改良,而是观念的革新。而任何革新都需要落实在“方法”上,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实现,高效课堂模式就可以简化成技术性很强的东西。模式就是生产力。当然,有些人一直在提“教无定法”,但对于更多的教师而言,恐怕唯有“教学有法”才能达到教无定法,教学的艺术本质上就是“立”与“破”的矛盾,在不断的否定中完成进化,离开了教学有法的“临帖”阶段,很难“破帖”生成自己的风格。
赵丰平:任何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土壤,离开原有的环境就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临帖”的关键不在于照搬模式,而在于学习模式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操作方法。只有把握住模式的精髓,在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破模。
高效课堂的减法与加法行走
在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分配时间,即在课中用减法,而课前、课后用加法,或者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
郭 瑞:高效课堂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流程上,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环节?
李炳亭:高效课堂的模式重在流程操作,一般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预习不是传统课堂上的自学,它要求学生围绕导学案开始自学、对学、群学,一般不对预习环节作时间要求,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要尽量自学。
预习之后是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人把高效课堂称之为“展示课堂”。高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我一向认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谁都别轻视展示,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小展示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要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教师要根据每组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大展示”。大展示其实是和反馈连接在一起的,反馈当然不是考试,反馈甚至都无需教师去亲自完成。具体的做法是,以对子为单位,两两之间相互测评、修正,然后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
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小组学习。这个小组和传统的小组有较大区别。高效课堂的小组其实很像是“小班化”,小组和小组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进度,各自为战,但又充满了竞争、对抗和质疑。
崔其升: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每节课的亮点、精彩点就在于遇到了困难、疑惑,要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迷惑处,在辨不清方位的地方进行思考,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引发、启发、诱发学生,提示可以,但不准成为一个知识的解读者、灌输者。课堂中学生是主角,如何使学生真正做到“人人是主人,个个是辩才”,实现学生真正的“自学”是教师的价值体现。
李炳亭:在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分配时间,即在课中用减法,而课前、课后用加法,或者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课前编制导学案,课后,教师通过课上反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实施帮扶,然后教师根据课堂经历,对导学案予以修补完善,即备好课后课。
“师退生进”实现师生“双高效”
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是教师、学生“双高效”,所以“高效课堂”是“双核课堂”。
郭 瑞:高效课堂一直在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科学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决定了高效课堂的成败。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作用?教师自身发展又该指向何方?学校如何引领教师尽快实现这一转变?
胡志民:高效课堂的最终结果应该放到“高效”两个字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双高效”。对教师来讲,第一,首先提倡的是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研究重难点,备知识,备学生。第二,要在导学案上下功夫,注重学案的层次化、问题化原则,设置相应的扶手,由简到难。第三,要在课堂的评价中下功夫,及时鼓励与激励孩子,配合班级,正确使用评价手段,让孩子们在“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提高交流与展示的实效性。第四,要熟悉课程,做到合理的整合,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第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展示的习惯,互助合作的习惯,点评评价的习惯,积累巩固的习惯,创新质疑解疑的习惯等。第六,要开展相应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公开课要以别人优点,补己之短;教研进课堂,同组之间、同事之间手把手帮扶和学习;课堂诊断能挤掉课堂上多余的“水分”;反思会更能“暴露”自己的不足;课堂检查与晨会点评查漏补缺,表扬先进,有错必改。师生“双高效”的“高效课堂”也是“双核课堂”。
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操作技巧,要“抓两头,放中间”。这个“放”,是放手,但放手不是“放弃”,而是“把学习交给学生,把责任留给自己”。教师在课上的“放”,也可以理解成“垂帘听政”,只是对学生学什么的大致范围加以明确。而“垂帘听政”要求教师要围绕课上“四主”来主导,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并且在“四主”原则下,让责任体现在“盯、观、跟”三字上。所谓“盯”,盯的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赵丰平:高效课堂的推进要通过评价来引领教师发展和教学走向。就我校而言,我们摒弃了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建立起包括课堂成绩、学生评教、师德评价、教育科研等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立体评价机制,从评价层面杜绝了教师功利的源头。教师评价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课堂建设方面。
李炳亭: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高效课堂把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同样有个“六字真言”:即时、公开、公正。
内蒙古赤峰市平庄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合作
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7月14日 作者:翟晋玉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平庄中学位于距离内蒙古赤峰市区几十公里的元宝山区,是在学校布局调整中由三所学校组合而成的一所中等规模的初级中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近年来平庄中学和其他很多学校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管大多数教师已经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具体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上还缺乏经验,很多教师仍旧以满堂灌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厌学和辍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校长聂洪波决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2009年9月,平庄中学在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和当地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了一场名为“自主合作、阳光课堂”的教学改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前,在平庄中学举行的一场观摩研讨会上,平庄中学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来访教师的肯定。
教师既要勇敢地“退”出去,还要适时地走“进”来
记者看到,平庄中学的教室在形式上和传统教室不同,而与很多走在课改前沿的学校类似:教室的三面墙上都是黑板,学生座位也不再是“秧田式”排列,而是每6至8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小组的划分依据学生的性别、个性、学习情况等因素而定。
“质检员检测工人师傅加工的一个凹四边形工件ABCD(∠A等于90°,∠B等于32°,∠C等于21°度)是否合格。质检员只用仪器测得∠BDC等于148°,就给出产品不合格的结论。那位工人师傅一脸茫然。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怎样帮助这位工人师傅解开其中的谜团呢?”
这是数学老师殷晓丽在复习拓展课“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教学环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各小组纷纷开始行动,有的查找笔记资料,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讨论。经过合作、探讨、交流,班里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共识:只要完成“三角形拓展复习课”的学习任务,就能帮助工人师傅解开谜团。
在平庄中学,像这样的课堂导入很常见。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价值,以引发、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需求,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为规范学习小组的行为,学校还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鼓励学习小组间的竞争,设立五星学习小组评比项目,对各小组进行定期考评,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平庄中学的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选择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凸显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培养,智慧得到启迪。”元宝山区师训教研中心副主任邵吉友说,这种模式既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又关注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生成,在生成中増智。
“‘自主合作,阳光课堂’追求的就是,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视角来创新和选择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下功夫,使学生由懒惰型走向勤奋型,使教师由经验型走向智慧型。”聂洪波说。
元宝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文军认为,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他说:“教师要勇敢地从‘神圣的讲台’上解脱、解放出来,从一线退到二线,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新知构建,促进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
“上课时间怎么缩短了呢?有同学这样问我。其实我心里也有这种感觉,度日如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教初二年级政治的张国联老师说。
张老师执教的一节思想品德课——《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就带给了学生这样的感受。课前学生已有20分钟的预习,课堂上张老师先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教材。学生边看教材边做备注。然后课堂进入小组合作互助环节,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或坐或立,或争论或翻书,或听或写„„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困惑:“我认为„„你们认为我这样讲有道理吗?”“我这个问题弄不懂,谁帮我讲一讲„„”还有学生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向教师寻求帮助。
然后是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并对自己所展示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时很多学生发出了“我有疑问,请问„„”“我要补充„„”“我认为你这是错误的„„”等声音。“这时学生是主角,他们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发挥着自己的才能,锻炼着自己的胆量,展现着自己的学识„„此时的我只是一个法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我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放手让学生演绎自己精彩的一面,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最重要的是品尝学习的快乐„„”张老师说。
平庄中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为:课前让学生在“问题导学单”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文本,感知教材,对要学习的知识形成初步认识,为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奠定知识基础。然后在课堂上,在“问题生成单”的指导下,对教材进一步学习,通过小组内“互助合作”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或新生成的问题,实现绩优生帮助后进生的目的。然后在“问题训练单”的指导下解决前面环节还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问题导学单”、“问题生成单”和“问题训练单”,这些工具单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读教材文本,研究教材文本的欲望。
在“问题生成单”上,张老师就以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著名主持人朱轶的事例为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朱轶原名朱逸群,在初二时,因为同学们叫他“猪一群”而要改名,他有权利更改自己的名字吗?他的父母有权干涉吗?
张老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在设计上考虑了学生对名人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研究教材的欲望。同时由于选取的这个事例非常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公民姓名权有关的知识。
质疑环节是“自主合作,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传统课堂上教师无法预设出来的。
“‘自主合作,阳光课堂’提倡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教学的课堂讨论与研究中,逐步形成一种学习方式与学习品质。学生是提出问题的主人,更是解决问题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张国联说。
“课堂上教师悦纳和包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科学而理性的指导,使其以有效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加以解决。在启发性、激励性、赏识性、反思性的交流与评价中,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生命成长。”邵吉友说。
阳光课堂带来阳光学生
课堂改革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变化。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现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有趣,而且让他们有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
“‘阳光课堂’实施以来,我们展示的空间有了,从结构化预习到上课自主学习,从合作交流到习题展示,老师做了细心的指导后,把时间充分交给了我们。我们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道题你上去讲,下道题我一定抢到,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你行,我也行!”初二年级的一位学生说,她一改过去的贪玩,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以前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溜号、睡觉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我们的座位是‘团坐’,组长、学科长还有‘一帮一’对象盯着你,你还得答题、讲题,找同学的错误,找不同的见解。这样,你的精神必须集中,没时间把心思用在别的事情上,更何况睡觉。”
韩立福博士认为,平庄中学“自主合作,阳光课堂”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能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同时又体现了先学后导、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和谐理念。“教学方式实现了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真正为学生搭建了人文、民主、自由、开放、生态、阳光的有效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自然、愉快、舒心、快乐地有效学习,体验成功,分享幸福,快乐成长。”
平庄中学班会的形式丰富多彩,并注意将德育主题融汇在富有时代感的问题之中。每周四的班会课,老师把班会题目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搜集材料。记者观摩了一个班的班会,班会完全由学生主持,各个小组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班会主题的理解,有演讲、朗诵、小品、相声等,各个小组的成员配合很默契。听着他们那充满青春热情的朗诵,让人心灵受到触动,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知道了应该珍惜生命,拒绝诱惑,改变了许多不良习惯,知道了如何去关心别人。”一位学生说。
一位家长在给学校的感谢信中写道:“实行‘有效教学、阳光课堂’以来,孩子各方面不知不觉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变得自信活泼开朗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爱思考问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发现孩子变得阳光了,学习更有效了,更自信执着了,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翟晋玉)
第三篇:浅谈文言文自主学习
浅谈文言文自主学习
统编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大都短小精悍、易于认读、便于理解,并且文质兼美。学习文言文,要发挥自主性,从中感受文言文与白话文语言的不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会朗读
读是学的前提。读懂了文言文,才能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文言文的内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往往只有简短的几句话,言简意丰,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朗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也要读到正确、流利,做到理解课文大意。比如在《司马光》的朗读中,先可对词句间的停顿进行朗读断句自我尝试,然后在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后运用注释来掌握文中大意,再在诵读过程中将自己所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朗读,不仅有利于语言的学习,表达能力的提高,更能促进理解、想象和联想能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
二、会方法
统编小学教材每篇文言文的课后练习中已经为学习指明了基本方法。比如《司马光》《精卫填海》都是要求是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少年中国说》一课要求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从这些文言文的课后练习要求可以看出,理解课文和字词有方法。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很多,如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根据生活经验、查阅工具书、讲述故事、请教他人理解句意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时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多运用,多实践,逐步掌握并形成一定能力。
三、会讲述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中除《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外,都是带有故事情节的,课后都有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或课文意思是检验是否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方法。故事体的文言文,篇幅虽然短小,但是也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在故事的脉络梳理清晰的基础上,可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讲清楚起因、经过、结果来讲故事。如果能在清晰讲述大意的基础上加上想象,进行细节补充,讲的故事会更生动形象。讲述故事,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
四、会拓展
文言文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理解一篇课文,要以此为平台,学会思考,学到技能,丰富积累。文言文学习中,既要关注文言文所涉及的人物、写作、历史等背景资料,也要关注和选文有关的其他文章,利用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学练结合,丰富学习内容,提升综合素养。学习《司马光》一文后,可读读《司马光山中斩杀蟒蛇》,进一步理解司马光的遇事不慌、机智果敢。学习《杨氏之子》在领悟了杨氏子应答的精妙后,可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具有情趣、智慧的故事。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语言艺术魅力、文化精髓。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学习,要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现代文的学习方法,结合文言文的特点,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让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第四篇:材料议论文五步法
材料议论文结构五步法
引——析——例——联——结
第一步:“引”——引用所供材料,提出观点。第二步:“析”——根据所提供材料分析论述,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三步:“例”——例举事例,并加以分析,进一步论证观点。第四步:“联”——联系社会现实论证观点,使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第四步:“结”——照应开头,重申论点,提出希望。
材料1:
春秋时期,孙叔敖曾任楚国令尹,颇有美誉。据说,孙叔敖少年时,在出游的路上看见一条双头蛇,他听说看见双头蛇的人会死去,为了不使别人看见,便追上去杀了这条蛇,还把它深深的埋掉。回家后,他向母亲说了这件事,还为自己看见双头蛇而即将死去向母亲诀别。母亲告诉他:“做善事的人会得到善报,你不会死的!”后来,孙叔熬果真以仁义之名,享誉乡里。
例文
从孙叔敖打蛇说起
孙叔敖,楚国令尹,少时路遇一条双头蛇,他听说见双头蛇的人会死去,为了不让别的人再看见,便追上去杀了那条蛇。孙叔敖这种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引)
我们今天自然知道,看见双头蛇并不会丧命,但我们不能指责几千年前的孙叔敖太过迷信。在他看来,看见双头蛇就会遭灭顶之灾,然而他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毅然杀死了双头蛇。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做?这种力量决不仅仅来源于孙叔敖的勇敢,而是升华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那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倘若换了一个自私的人,恐怕早就被双头蛇吓得魂不附体,或为自己的不幸呼天抢地,甚至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一起死去,哪里还能做出这样的壮举!
(析——因果、假设、对比)
一位诗人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牺牲自我幸福他人的精神。亘古至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孙叔敖一样的人物:大禹为大众的生存而献身,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谭嗣同为理想信念而献身,吟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悲壮的诗句;鲁迅为拯救国民精神而献身,树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摆脱奴役,洗刷耻辱,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蓬勃发展,日益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能够深深根植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了在不同时期具有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例——引证、例证+分析)
如今社会上流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人生观,有些人甚至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当作处世哲学,奉为圭臬。这种扭曲、颓废、腐朽的思想散发着自私自利的恶臭。面对这些情况,一大批品质高尚的人率先发扬了自我牺牲的精神:有时时命悬一线也毫无怨言的王百姓,有用尽心血、值得患者“托付生命的人”——华益慰,更有青岛市民组成的 “微尘”爱心群体……是他们,净化心灵,美化社会,让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春天般的气息。(联——对比)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舍己为人的精神显得日益重要,它将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低的准则。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做一个中国新时代的“孙叔敖”,让精神文明之花处处开放。(结——提出希望,照应前文)
材料2: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例文 “造屋”不如“树人”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之后,为子孙建造豪华府第,他怕工匠偷工减料,府第造得不坚固。一位老工匠对他说:“在我手上造的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常有的事。”这段话使我们领悟到一个深刻的哲理:“造屋”不如“树人”。引——恰当概括原材料,引出观点
左宗棠满腹经纶,雄才大略,但在给子孙留下什么遗产的问题上却显得老愚昏聩,远不如一介布衣老工匠的世事洞明。从秦始皇到清末,有多少封建帝王、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为子孙造屋,又有几个子孙守住了?秦始皇平定六国,大兴土木,修建连绵三百里的阿房宫,指望传给子孙万代,结果二世而亡,成为千古笑柄。盐商巨贾在扬州营造的徐园、个园、何园,想遗泽子孙,结果园主多易,已成梦幻。
析———对分析材料,阐述观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代许许多多的人在教育后代上远比左宗棠高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不为儿女“造屋”,而是身教言传,赋诗叮咛,教导儿女严于律己,学习马列,精通业务,努力工作,为国效力。现在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国富,教育儿子不图享受,深入基层,埋头苦干,建功立业。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子孙“造屋”,着力“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榜样,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教儿孙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让儿孙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儿女自立成材,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例——列举事例,分析论述,印证观点
当前,仍然有一些人思想糊涂,继续步左宗棠的后尘。有些领导干部为子孙寻求舒适豪华的居室,谋求轻松愉快的工作,选择丰厚实惠的单位;有些刚富起来的人为儿女建造高楼大厦,购臵高档物品,准备大量钱财。但是,他们的子孙,有的好吃懒做,随意挥霍,成了败家子;有的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变成社会渣滓;有的凶狠蛮横,欺压百姓,成为地方恶少。做父母的,只顾“造屋”,不知“树人”,结果祸及子孙,贻害无穷!联—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深化主题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这是至理名言。在为儿孙留下什么的问题上,明智之举是“树人”不“造屋”,多留精神财富,少留物质财富,教育子孙明辨是非,识别真伪,积善养德,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益 于社会的人。结—呼应前文,强调观点,提出希望
如何引“材料”
“早”——一般在文章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自然地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让读者很快知道作者要讲什么道理。这就做到了切题快,扣题紧。“精”——篇幅不能太长紧扣观点突出材料中某一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材料得到精当的运用。
“活”——灵活,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自己所提炼的观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要把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引”与“议”结合。
以《伤仲永》为例,叙述材料,引出观点
观点1:成才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说起成才,很自然地想到了方仲永的悲剧。他天资聪颖,五岁便能作诗,被视为神童。但因其父“不使学”,使幼慧的仲永后来未能得到应有的学习,以致到成年时,“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结局从反面启示人们:人的成才固然与先天有关,但后天的努力更必不可少的。
文章要论述的观点是“成才要有后天的努力”,复述时着意揭示材料在这方面的因素,突出“不使学”所带来的后果。
观点2:不要把天才捧死
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后来竟“泯然众人”,这是谁之过?他自己有责任,他父亲有责任,这自不必说;那些旁观捧场的“邑人”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当方仲永在众人面前“作诗”的时候,当其父“曰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时候,有哪位“邑人”曾提醒过他们要注意后天的学习啊!“邑人”们在欣赏神童诗的时候,只是一味称颂,“或以钱币乞之”,使方氏父子陶醉飘然。可见,方仲永后来之所以成为平庸之辈,与“邑人”的捧场是密切相关的。
扣住材料中含有的“捧场害人”的消极因素,通过分析,指出“邑人”“只是一味称颂,”的错误做法,从而提出“捧场害人,害才”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观点3:切莫贻误子女前途
五岁儿童作诗能一挥而就,实在令人羡慕,但最后仍“泯然众人”,不免令人惋惜,尤其是仲永之父把儿子当作摇钱树,“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未能让儿子继续学习,活生生贻误其前程。作父母的切不可断送后代的前程啊!
抓住“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举动来复述,从而得出“不可贻误子女前途”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精当地运用了所给材料。
第五篇:民主决策五步法
完善民主决策五步法推动农村党风
廉政建设示范点工作上台阶
镇村现有人口542人、227户,党员12名。村民分别散居在,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运输业、服务业。全村村民的土地均已被征用,目前村民耕种的是2008年市政府在杜拉尔拔给村民租种的人均10亩土地。我村在镇党委、政府、镇纪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纪委创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方案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我村实际,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做到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我村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为民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村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议制度、党员廉政承诺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三重一大”等制度,公布了村民自治条例和村民公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做到村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不搞特殊化。通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力执行,初步形成了按制度办事、按章办事的良好氛围,为民主决策的实施提供 了制度保障。
(二)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提高了民主决策的执行力
村民监督委员会重点围绕参与权、建议权、审核权、监督权四项权利发挥职能作用,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审核不审批、履职不对立,切实当好村民的贴心人,村两委会的好帮手,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三)推行“阳光三公开”,为民主决策提供监督平台 我村在三公开工作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一是将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对村级财务报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审批、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办事程序、计划生育办事程序等各项工作的办事程序、依据、时限、结果、投诉渠道等,全面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开展“勤廉双述”工作,现场解答群众质询 我村结合实际定期召开由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村干部“勤廉双述”报告会。在报告会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述职、述廉。一是,汇报一段时间来的思想、学习情况。二是,重点汇报参与的民主决策的有关事项情况,包括提议、决策情况及决策后的执行情况,避免了决策人为操作、个人说了算。三是村干部当面接受村民质询,解答村民疑问,反馈村民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四是现场对村干部进行无记名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与村干部年底评比、考核挂钩,进一步激发了干 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