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分层思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姓名:杜超峰 学号:201401115 班级:2014011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浅 谈 分 层 思 想
浅谈分层思想
摘要: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关键字:网络七层协议、比特、传输
正文:“分层”思想在计算机学科中运用特别多。计算机内部、网络的应用等等都特别多的运用了分层思想。
计算机网络有七层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是,DTE和DCE双放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为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 on layer),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分层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分层思想,可以有十分广义和开阔的理解。
分层级,体现了一种分层思想,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
分阶段,也体现了一种分层思想。我们做一件事,要经过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其实都是一个层级。
分层思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每一层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的人或者物,要考虑的仅限于这一层的东西。而此层与其他层的关系,就体现在“接口”(interface)上。每一层的任务,就是把上一层的产品拿来,作为前提,然后,进行本层次的工作,然后产出产品,交给下一层。
这样,这一层,就相对轻松一些,因为,这样体现了专业化和流程化。举几个例子。
最著名的,流水线,其实就是一个分层思想的体现。当初德国生产落后,还处于一种半机械化的地步。希特勒收到外国财团的资助,掌权,并进行扩张。
当时,德国的工业突飞猛进,历史书上说,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功劳,其中很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引进了流水线的管理思想。流水线,一量汽车,从设计,到加工,从一个工序的每一个螺丝钉的安装,到整车的出场,一条龙下来。
观察其过程,每一个工人,关心的,不是这辆车到底做的怎么样,他关心的只是他自己负责的这个螺丝钉到底拧上去没有。
他把前面一个工人做好的一个半成品,拿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继续交给后面的工人。
突然,让我想起了食堂吃完饭收盘子的过程。再说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上网,当我们发送一封邮件的时候,我们只管把邮件发送出去,到底这些邮件的内容是通过怎样方式传到别人那里,其实我们并不关心。
这就很突出的体现了分层思想的一个特点,我们只关心这一层级上的东西。其实,这封邮件在我们的电脑这边,经过了业务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通过电缆传过去,然后在对方的电脑那边,再反过来,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业务层。于是对方看到了我们的信息。
但是,这么复杂,这么专业的内容,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关心邮件发出去没有,对方只关心,收到了没有。因为我们只在关心顶层的事情,下层与我们无关。那么,让我们再看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的过程。我们关心的只是我买了东西,交了钱,然后,对方给咱们把东西寄过来。我们并不关心这东西是怎么寄过来的。到底是用那种快递,是申通,圆通,还是顺丰,都没关系。因为我们在顶层。
我们再细分析一下我们的底层是怎么工作的。
淘宝上的卖家把东西交给某个快递,这个快递公司把邮包交给火车司机,火车司机运到,然后交给快递这边的办事处,然后,交给咱们。这是一个三层的结构。卖家 买家 | | 快递公司 快递公司 | | 车站——火车———车站
我们观察每一层,每一层的那批人其实关心的只是他自己那一层的事情。
卖家到买家,他只关心买什么东西,东西好不好,交没交钱,以及(接口:)东西是否寄出,拿到。
快递公司甲到快递公司乙,只关心把各种物品重新打包,还有(上接口:)从买家卖家哪里有没有拿到包裹,收到付款等,以及(下接口:)从邮包有没有送到车站,或者从车站取回。车站,只关心,找个火车司机,把东西运过去。
虽然,每一层的人,都在说“我把包裹运过去了”。但是,考虑的层次完全不同。买家、卖家只考虑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运过去。快递公司只关心重新整理后的包裹(包含很多人的物品)有没有运过去,而火车司机只关心这个火车有没有运过去。
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好处。也就是多样化。买家、卖家可以有好多,快递公司我们也可以有好多家,比如申通,圆通。而运输方式我们也可以有很多,比如飞机、汽车。
我们把这样的分层运输和直接运输(也就是卖家直接坐火车去把物品交给买家)做个比较。效率更高了,也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谈论一下一个企业内部的结构。现在的基本结构,也都是分层结构。
高层管理者关心的是我们做什么,然后并不关心谁去做,和如何做。而中层管理者,关心的是,(上接口:)高层管理者让做什么,以及(下接口:)让哪些基层员工做什么样的事。基层员工关心的是买什么材料,怎么做好这个事。这样,就是一个层次关系。高层——中层——基层
高层中层的接口或许是一个报告,一个会议,一次沟通。中层基层的接口,同样是这样。
每一层,只关心自己层的事情。为什么说,中层管理者最累,因为他要管两个接口。
再比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架构,其实和企业里很相似。我国的人民代表,有市级代表,省级代表,这样,就是一个层层汇报和沟通的过程。
我国虽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理性的分析一下,其实和封建社会,没有什么质的不同,还是一个层级社会。每一层的人,接触本层的人,也很少关心别的层级的人,觉得别的层次关心不着。或者说,只关心相邻层级的人。
而,外国的民主是如何的呢?我们观察美国的大选,一人一张选票,大家都有机会。其实,究其本质,就是这个社会的层级变得简单,变得透明,层级数量变少了。
层级变少,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好的发展,能够登上更高的层次。于是,也就更自由,更开放。
总结一下分层思想的特点,每层当中的多样化,层与层之间的专业化。好了,我们再想一想分层思想的问题和弊端。
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层出问题,整个出问题。也就是,每一层都很重要,层与层是串联的。如果有一层没有做好,后面的都跟着错。对于那个寄信的例子,每一层其实都是有利益关系在牵制,所以快递公司要做到最好,火车司机也要做到最好。
另外也因为这种分层是双向,多选择的分层,于是,这种层级是一种很健康很良性化的层级。而单向的分层呢?
而对于流水线,比如一个工人做的慢,那么后面的人都要等待,于是就会造成一定程度浪费。
再比如国家或公司的层次,高层的信息往下传,中层因为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基层也就会出问题。于是说,中国的腐败,高层,基层都不腐败,就是中层腐败。
组织的分层是单向的,所以也十分危险。
这里,最最重要的,就是监管,一种监管,保证了每一层的良性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整体有较好的表现。于是,一句话,分层的结构,监管很重要。
再回到我们的国家。我国为什么强调稳定是前提,因为我们其实是不稳定的。大树招风,关键就是因为他大。一棵树高了,就容易晃。一个层级,层级数多了也就不问了。说外国制度好,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层级少,所以,比较稳定。而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多层级的社会,所以十分不稳,同时,也容易监管不力。任何一次的动摇,都有可能有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摘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分层、对教学目标分解、分层设计思考题、分层释疑、分层训练、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差异;分层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学生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而且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也存在着差别。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个性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从不同学生的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开展了以分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实验活动。分层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间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对学生进行层次分割。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促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得到发展、都能达标、都能获得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要进行因材施教。
一、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区分出层次,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并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参考。这种做法将有助于教学以多个角度贴近学生的本质特征。
当然对学生的分层是教师的内部行为,对学生所处的层次是不可公开的,这样既可避免学生一些潜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又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其次,学生的层次不是永远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调整,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分层设计思考题,分类指导学生自学
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题,而且这些思考题的层次与教学目标的层次应形成对应关系,使学生在解决学习思考题的过程中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在达到最低目标的前提下,自行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自学。例如:我们在讲述《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一节时,设置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部法律名称;②知道消费者依法应享有的几项权利的具体内容;③列举实例说明消费者受到侵权时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对应地,我们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题是: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最重要的法律是什么?②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有哪些?③作为消费者要维护合法权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④组织讨论:回顾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你在购买商品或需要服务时,有没有遇到过侵权行为?如果有,那侵犯了你的哪些权利?你是怎样解决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对目标层次的正确选择,对于目标选择偏低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选择更高的目标层次,并帮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同时,由于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也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而对于目标选择偏高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强行阻止的态度,在他们尝试到学习的失败后,要积极引导他们认识到失败的原因,从而正确看待自己,或把成就动机适当地降低到正常的状态。
针对学生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避免讨论偏离主题,并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从朋友的角度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启发、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个别性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对于低层次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找出他们问题的初始点,重点讲解题思路;而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则主要通过点拨,启发的方法,鼓励他们自己思考。
三、分层释疑,分层训练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教师要以分层释疑的方式要求学生作答,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分层释疑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为如下方式:①示范性回答:教师首先展示一题较高难度的问题让低层次学生思考,这时,教师提问的对象却是高层次学生,目的是要他们为低层次学生作出示范,并使低层次学生也能够解答。②补充性回答:适用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问题,选择低层→中等层→高层→中等层→低层学生,依次回答的答题顺序,在层层补充,层层递进中,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③激发性回答:适合较难的问题,提问中低层次的学生,目的指向高层学生。教师先要求较低层次学生做出尝试,利用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为高层次学生提供智力刺激,激发他们思考。
教师针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分层教学的课堂训练与传统课堂的练习不同,它是根据各层教学目标的标准,被区分成不同等级。训练的等级同样要与目标的层次形成对应关系。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中档题和综合训练题。如我们在教授《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一课时,根据要求设置的课后训练有:①填空题、选择题;②简答题、概括题;③辨析题和分析说明题。教师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基础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层次情况归类到不同的训练层次中去,这是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进步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转化了学困生,促进了优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根据跟班调查显示: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学困生面积在缩小,优生面在扩大,班级的成绩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比班。第二,融洽了师生感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一年来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与教师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困生同样受到了教师的关爱,找回了自信,同时,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营养,使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第三,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课题的研究及实施,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分层教学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思想品德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有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相当部分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思想品德课分层教学是以我校教学现状为背景的教学探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它的有效实施能为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形成更完整的理论体系。
分层教学是把“因材施教”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依靠现有的条件和已有经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思想品德课要突出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它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策略”的理论,他认为,“世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
分层教学的人文性。“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水平,提高综
合学习能力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分层教学促使学生互帮互助,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分组原则、分组方法、实施方法、评价方法、实验效果、制约因素等,建立班级分层次教学模式。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分层?如何实施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在备课中如何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分层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的优劣体现?
五、研究的思路:
调查了解各个实验班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形成统计表格,给学生分层。
开展宣传发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学习国内外有关开展分层教学的成功经验,吸取有效的做法。开展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通过开展实验课、研讨会、反思、案例等收集研究成果,探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分层教学模式。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目前的教学现状,为研究提供必须的理论依据。
2.文献借鉴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分析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成果,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构建分层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的现实方案并予以执行。
3.行动研究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制定课题组的行动计划,然后在实验中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效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后在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再修改计划——再贯彻落实于行动——再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此项实验。
七、研究对象:九年级学生。
八、研究的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6年9月至10月)调查及宣传准备阶段。科任教师对所任教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谈话及思想动员,合理给学生分层。并确定学生的具体目标。
第二阶段:(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实施阶段。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讨论课堂教学中的分层目标、分层问题的设计、学生的角色不同,给全体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帮助树立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激情。教案和作业的布置体现分层教学效果,形成分层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2017年2月至2017月6月)总结阶段。撰写阶段性小结和课题总结,反思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确定完善的方法和途径。完善分层教学模式,总结并推广。
九、研究成果预期效益和使用范围
1.形成学生分层方案,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资源调查;
2.分层教学研究论文汇编成册;
3.通过课题研究,更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课程(课堂内外)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学习能力。
第四篇: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几点做法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其目的是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对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层次的学生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分层次的依据,也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教师在精心钻研教学大纲、教材,细致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量身定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达标的喜悦。例如,在经济常识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就可以提出,知识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初步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概念、观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完成一些基础性习题,而对知识面较广,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要明确要求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一些自主探究问题。这样的目标设计,既体现了教师运用分层教学的教育策略,又极具针从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教育过程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也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要阶段。安排内容时要以中等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两头,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安排好难易比例,及时有效地掌控课堂。让不同层次都体会到成功,有所收获。
1.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提高学识水平的过程。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策略,来引导不同层次学生的不断进步。比如,在讲解“矛盾”这一概念时,先用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如利用“强弱、上下、高矮”等来说明二者之间有对立性——两个相对的方面;二者之间又有统一性——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便不存在,进而逐步扩展到世间万物具有的共性,再得出结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分析,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抽象知识的趣味性,达到深入浅出,分层推进的效果。2.分层设问,层层递进
设计好课堂提问的环节和内容,能有组织地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由低及高逐层发展。设问时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即每一个层次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既要有利于后进生、中等生的提高,又能帮助优秀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投资方式内容时,可先列出几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如股票、债券、储蓄、保险等,让后进生查阅课本及资料,弄清它们各自的含义及区别和联系。教师可设问:四种投资方式有何区别和联系?中等生则需要指出不同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设问:风险最大、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是什么?优秀生则尽量去运用这部分知识。教师可设问:给你10万元现金,你将如何进行投资的选择?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的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确定的学习目标,驱动他们学习,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从学习方法上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特征都有差异,教师必须针对学习内容、学生差异及发展倾向性差异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个别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及差异倾向进行分组,分工合作交流,还可布置不同的探究方向和内容指导高层次学生的探究活动;二是要放大教育价值,在兴趣、情感、责任感中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展其长,相互沟通,相互鼓励,相互提高。
(四)在作业布置及考核上落实分层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作业和评价,必须结合教学要求,优等学生作业以分析题为主,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运用的能力。中等学生的作业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能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运用于实际解题过程中。基础较差学生作业主要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点为主。在考试内容试题的设计上,也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同一试卷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学生按规定要求自主选择完成,或在试卷上规定不同层次学生所要完成的部分。并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跟踪记录。每个人的评价不是通过整体来衡量,而是与学生自己的成长相比较。因此,评价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更有效地、科学地激励个人的发展。
总之,分层次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趋势下教师的作用,运用梯度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约了教育资源。使教育对象更全面,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计划更同步、教学结构更优化。在政治课中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分层教学方法,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分层复习的思考_2524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分层复习的思考】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复习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分层复习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因人而异的弹性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评价。实施分层复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学生成功体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复习;差异;分层;发展
一、分层复习的提出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复习模式中教师按照统一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这种统一化复习的结果导致学优生思维难以拓展,自主性受到限制;学困生学习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产生厌学心理;中等生安于现状,积极性难以调动。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难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怎样改变传统复习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许多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目前来看,分层复习无疑是解决这种弊端、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二、分层复习及其理论基础
分层复习是一种在班级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复习策略,它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它既符合我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符合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新思想——最近发展区。
三、实施分层复习的一般策略
1.学生分层: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再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情现状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知识记不住,学科能力不具备的;第二层次,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学科能力较差的;第三层次,基础知识掌握的好,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但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尚待提高。当然,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适时进行合理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的主线,具有诱发、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目标分层就是将原来统得过死的单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因人而异的弹性目标。它的制订要有层次性,以第一层次学生“吃得了”,第二层次学生“吃得好”,第三层次学生“吃得饱”为原则,不能搞“一刀切”。首先,应在把握学情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大前提下制订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精心设计,体现问题解决的层次性,既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次。层次性问题的设置,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3.检测分层:检测题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做到精而活,充分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检测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通常情况下设计基础题、发展题、综合题和拓展延伸题。基础题以原型题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能力完成,是夯实基础的过程;发展题以稍变式的题目为主,如判断、选择、改错等;综合题以综合情景出现,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也可以是开放性的题目,这类题目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测;拓展延伸题是思维含量较大的题目,如实践题和操作题等。在此基础上分层练习:第一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基础题,尝试发展题;第二层次学生在完成基础题后,增加发展题,尝试综合题;第三层次学生在完成基础题和发展题后,增加综合题,冲击拓展延伸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评价分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评价不能千篇一律,流于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体现评价的差异性、个体性。具体表现为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第一层次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第二层次的学生重在评价其进取心和学习方法;第三层次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目的是适当增加第三层次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提高;保护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其发展;改变第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进取。通过评价,教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现状,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分层复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减轻了心理压力,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大面积提高了复习效率。实践证明,实施分层复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学生成功体验的有效途径。
=====本文结束=====TXT&DOC=====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