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论文小班化数学教学中游戏的作用
数学教学是学校三大工具学科中的一科,相对于语文和英语教学而言,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最为抽象难学。在实施小班化教学以前的教学形式中,我们的数学教学曾产生过不少差生。如今,小学教育的小班化已成为当今发达教育的一种共同趋势,它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使我在教学中认识到,小班化教学体现了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教育内容一方面重视认识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以塑造教育对象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又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提供最适当的教育。在探索与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这种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参与意识,引导积极参与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去负担。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小班化教学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的学习感到吃力,而且乏味、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的时候,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我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了自己的手掌宽,一扎长和1厘米的手指宽,要求学生们记住它们的长度,把它们称为自己“身上的尺子”,随后我多次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估测和测量活动,如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宽、走廊的长等,学生的情绪高涨,用米尺量啊、测呀,非常感兴趣。学生们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习起来轻松多了。等学生认识了分米和毫米学生说:“本来我以为1厘米已经很短了,可是我认识了毫米后,知道还有比厘米更小更短的长度单位。”还有的学生说“我现在身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的尺子,估计物体的长度就更方便了。”
二、实施不同组合,引导合作学习
合作教学,不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合作能力。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方便。
1、水平相当者同组
把认知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其没有心理负担,没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使每个孩子都有表明自己见解的机会,促进个体的发展。
如在教学开放题时,采用这种分组的方法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合作学习要求。A组学生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我对这组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认真观察分析题目,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按顺序写出所有的答案。B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只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乏创意。对这组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认真观察题目,用自己的话说明题意,能写几个或几种方法就写几个或几种。C组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稍差,不善于观察事物,平时不善言谈。对这组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能听懂或看懂题目,有一种解题方法就行。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合作学习,因此,每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均能达到要求。教师的组内点拨、激励评价也使同学们尝试了成功,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2、存在差异者同组。
把32人分成8组,每个小组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请水平高的学生当组长,水平中等的学生当“桥梁”,一起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如在学完乘法口诀后,就可以采用这种分组的合作学习方法。水平高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背口诀或出一些用口诀计算的乘法和除法题,水平中等的孩子能在组长的启发下,迅速地活用口诀,而学困生通过积极参与,也能记住口诀,开始运用。大家你追我赶,形成一种竞争氛围,促进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创设多种情境,促进学生乐学
课堂中寓教于乐,既要注意“乐中学”,更要讲究“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乐学到爱学。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可以对每个孩子施之以爱,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从而乐于接受教诲,乐于投入学习活动,乐于与教师形成愉快的合作教学关系,开发出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所孕育着的巨大教育潜力。新课程也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供学生充分参与探索的机会,使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1)玩中学。
新课程教学以“玩”贯穿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为趣味性的活动。我们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2)做中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因此,我们要从只注重动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动口又动手,把动手操作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学“几何初步知识”,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3)问中学。
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认为:创造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服务者和合作伙伴,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和主动质疑习惯。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问”数学、思考数学,则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4)用中学。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1、评价要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
(1)随时评价。小班人数少的特点为教师面批作业提供了可能。面批作业可以随时进行,当即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闪光之处,给予表扬,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2)全面评价。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志,而要把平时上课、各项作业、学习态度综合考评。
(3)多次评价。评价可随时进行。教师不能吝惜表扬和鼓励,教师的一句 鼓励将会成为孩子们奋发的动力。(4)分层评价。按不同学生水平进行评价。
2、评价要发挥激励导向功能
(1)无级评价。每个人都是“合格”,不合格者下次再考查,直到“合格”为止。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除了帮助之外,还要为他们创设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才不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激励评价。起点是“好”,上一个档次是“很好”,最高档次是“非常好”。这样,对每个孩子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激发潜能。
(3)形象评价。用“小红花”“小红旗”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加以鼓励。
总之,小班化教学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乐学,提高学习兴趣;保障互动教学的实施,发挥群体效应;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及时的评价。这些优势如果能在平时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将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虽说我们海洪小学在小班化教学方面先走了一步,使我们较早尝到了它的甜头,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刚刚开始,我们将在小班化数学教科研这一光辉灿烂的领域不停地探索和研究。为自己学校也为兄弟姐妹学校探路。
第二篇:浅谈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和诚路小学蔺文玺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学科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快速、质优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游戏教学渐渐成为学科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数学学科中的游戏式教学,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使数学的学习更加接近生活,而且可以在游戏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游戏是数学知识获得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马丁·加德纳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利用游戏教学,可以寓教于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数学游戏不只是为了轻松、为了玩,数学游戏的设计最终的目的为教学服务的,因此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游戏,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的设计要点
(1)运用游戏的目的要“明”。
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游戏的区别在于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一般游戏的目的只是在娱乐。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得甚至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教学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因此,在使用游戏教学是应注意这一点。
(2)设计游戏时构思要“精”。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中的游戏构思新点子越多,游戏过程越有新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其次还要善变,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感到疲劳。此外,还要注意求活,在组织开展游戏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游戏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3)组织游戏时秩序要“严”。
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尊属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游戏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进行的主要武器。教学正式通过游戏规则来引导游戏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游戏之前要讲明有关规定,游戏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评讲。
(4)运用游戏的时机要“巧”。
教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2.游戏可以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游戏还可以培养培养学生养成寻找和创造不同的思路、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许多研究人员都为游戏和多种不同思路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提供了大量的事例。即使不是特意为之,也会在不经意间运用到这些思路和方法。在游戏时所用的不同思路往往就是在为某种任务或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爱因斯坦在1954年说过的一句话就指出了这一点:“要获得最终的或逻辑的概念的愿望,也就是玩一场结果不明的游戏的感情基础„„”这种组合型的游戏看来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3.游戏可以使学习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打电话”这一个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在电话的对话之中交流学习的感受,并在打电话的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着知识技能。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老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打给小胖,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小胖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一个十,9个一。”然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做这个游戏。这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掌握了11~20中的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又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的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又愉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要把抽象的甚至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具备游戏的特征。运用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教学为“神”,游戏为“形”;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离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游戏,不是教学游戏,而是一般的娱乐游戏。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要搞清游戏的目的,以游戏促教学。
第三篇:浅谈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火厂坪镇第一完全小学 曾莹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已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已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关键词:数学
游戏活动
兴趣
大量的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足以证明游戏活动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马丁.加德纳曾评价“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现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活动的重要性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游戏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论语》十二章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以学习为快乐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强大动力来源。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立即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上好每一堂课,不仅仅靠教师传授知识,还需学生配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被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为此,我采用了游戏与实践相结合的游戏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游戏教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教学时,模拟开商店进行情境教学。在玩之前,准备好货物。如: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文具盒、布娃娃等货物,并标好价格。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当营业员,二组的学生当顾客,利用教具中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学生进行换钱、找钱的活动。然后再交换一、二组角色,老师在一旁指导。通过课内的学习,再布置家庭作业,要家长带领孩子在超市进行实践活动,规定只许买学习用品,第二天在班上交流购物的经验,总结遇到的问题。
游戏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使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
低年级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利用游戏教学,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年级教学乘法口诀时,要求学生熟记,能脱口而出。但由于背口诀比较死板枯燥,学生很快就觉得不耐烦了。很多数学老师一度为乘法口诀教学苦恼,为了使学生很快接受,我将乘法口诀教学创设成游戏活动。
1、把乘法口诀变成拍手歌,同桌之间一边拍手,一边背口诀,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记忆口诀。
2、让学生跟着我的指挥打出的节奏来背口诀,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新奇好玩,效果也很明显。在整节课中不断变换指挥的节奏。如:快速、慢速,大小声。这样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良好的气氛所陶冶、感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3、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学生思维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加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特征。再仔细观察图形,在脑海中想一想图形特征,最后通过游戏,让学生说出图形名称,让学生深刻掌握图形特征。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动手激发了求知欲,变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地学习了新知识,又促进大脑思维,推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4、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集体还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神经系统不够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特别是对于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数学兴趣的欲望不高。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活动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根据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组织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帮助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摆脱心中对数学的抗拒因素,如:加入手指操、左右操等游戏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从游戏中学习新知,培养自信。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学习一段时间后,精力不集中,大脑处于疲惫状态,思维不活跃,为了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兴奋的状态,进行创新思维打开大门。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导学生在探讨交流中认识二分之一,并能利用手中的材料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从而探讨出许多新的分数时,若此时再让学生一味地去认识几分之一,读写几分之一,学生已经没有多大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断创新的游戏。
6、在游戏中拓宽知识,培养能力
游戏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巧妙的运用,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这节课堪称经典,很多教师对此思考很多,如何将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方法完美结合,让学生拥有一次“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的成功经验。利用“方格”,激活推导经验,提供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半格或大于半格的,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把各种平行四边形拼成了长方形。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找到转化方法,还无形渗透了数学思想。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地提升。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学科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快速、质优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游戏教学渐渐成为学科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7、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的设计要点 7.1 运用游戏的目的要“明”。
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游戏的区别在于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一般游戏的目的只是在娱乐。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得甚至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教学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因此,在使用游戏教学是应注意这一点。
7.2 设计游戏时构思要“精”。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中的游戏构思新点子越多,游戏过程越有新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其次还要善变,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感到疲劳。此外,还要注意求活,在组织开展游戏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游戏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游戏的真正主人。7.3组织游戏时秩序要“严”。
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尊属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游戏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进行的主要武器。教学正式通过游戏规则来引导游戏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游戏之前要讲明有关规定,游戏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评讲。7.4运用游戏的时机要“巧”。
教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8.游戏可以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游戏还可以培养培养学生养成寻找和创造不同的思路、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许多研究人员都为游戏和多种不同思路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提供了大量的事例。即使不是特意为之,也会在不经意间运用到这些思路和方法。在游戏时所用的不同思路往往就是在为某种任务或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爱因斯坦在1954年说过的一句话就指出了这一点:“要获得最终的或逻辑的概念的愿望,也就是玩一场结果不明的游戏的感情基础„„”这种组合型的游戏看来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9.游戏可以使学习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打电话”这一个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在电话的对话之中交流学习的感受,并在打电话的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着知识技能。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老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打给小胖,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小胖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一个十,9个一。”然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做这个游戏。这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掌握了11~20中的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又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的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又愉快。10.小结
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要把抽象的甚至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具备游戏的特征。运用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教学为“神”,游戏为“形”;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离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游戏,不是教学游戏,而是一般的娱乐游戏。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要搞清游戏的目的,以游戏促教学。
第四篇:浅析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生 体育 游戏 教学方法 学校教育
现代学生的学习高度紧张,为了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教师选择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游戏具有独特的寓教于乐的功能,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活动形式。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从趣味性、多样性、实效性出发,安排了一些新颖的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应用,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满足他们追求知识和学习技能的欲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1.体育游戏能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
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主要通过走、跑、跳、投、支撑、搬运等基本动作表现出来。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结合各种游戏培养学生各种身体活动的能力,可使他们学习和巩固已学会的技能、技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如游戏教材中的“十字接力”既可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弯道跑和接力跑中传接棒的技术。“通过障碍”游戏则通过跑、跳、钻、运等形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与运动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自觉地发展基本活动能力。
2.体育游戏能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带有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与技术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就是兴趣与积极性提高的具体反映。
体育游戏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学生感到游戏的趣味。耐力跑是令学生头痛的一个项目,我在教学中运用跳长绳比赛、追逐跑、对角线绕场跑、蛇行跑等形式,使耐久跑变得多样化、有情趣,使学生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成绩显著的进步。
教师要选择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因此,体育游戏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教师要处在主导地位,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乐中练。教师在“动”中教,而学生则在“动”中学。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学、怎样练,懂得为什么这样学、这样练,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3.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新课标明确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同,文化课学习只能发展大脑左半球,而体育锻炼能使两半球均衡发展,对提高大脑思维起着决定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智力的发展同样需“训练”。人在“训练”中能加强智力活动,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智力。人进行体育游戏活动,除了要发挥体能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智力活动。体育游戏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所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分析综合能力,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补充和完善,能使机体在游戏过程中达到新的适应、协调和平衡。教师经常改变体育游戏的条件和环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发挥游戏参加者的主动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4.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况下,将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体育教学已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阵地。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独特的优越条件,特别是体育游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通过发掘和构思设计,能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改变对待同学的态度,遵守游戏的规则,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平、合理竞争的意识。
5.体育游戏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在体育课上,大脑皮层活动存在着负诱导的机能状态。单调的练习形式或方法,容易使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陷入抑制状态,机体容易产生疲劳。而游戏能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时,人最易学会各种运动技能。因此,体育游戏可以起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身心疲劳,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兴奋性的积极作用。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生长发育正常,性心理逐渐成熟,此时,我们在体育课上紧密结合体育游戏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有助于使学生的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增强,进而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
学生在体育课中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相互竞争、比高低、比距离、比时间等,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来进行。游戏一般是集体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因此,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同时,游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发展,使体育教学这一过程达到最佳心意交流和信息传递,发挥学生的身心潜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和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第五篇: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历来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学中一项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认真做好游戏,利用游戏来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是课堂教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作为一位体育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这点,因为游戏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集体的体育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竞赛因素,思想性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简单易行,让学生所接受。如果某一节课穿插有游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该节课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对帮助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也起到促进作用,学生掌握动作也特别快。相反如果没有游戏教学的课,有些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就降低。例如:一节学习弯道跑技术的课,如果采用了“圆圈十字接力赛”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学习弯道跑技术的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对弯道跑技术的要求掌握也较快,相反如果没有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单纯是要求学生在弯道上反复奔跑练习,以体会动作、掌握技术,这样次数多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且如果学生在弯道上奔跑的动作技术,对技术的掌握相对就慢。
另外,也可以利用游戏来配合技术动作的掌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游戏内容与课的基本内容相近的项目。例如:在上足球课时,可以采用“曲线运球射门比赛”的形式来提高足球运球技术和射门技术等。通过游戏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注意精神。因为游戏具有对抗性、组织性和纪律性,还有游戏规则,所以学生在游戏的比赛中,不但要战胜各自的对手,遵守游戏规则,还要同本队队员配合好才能胜利。这就要求小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能在比赛中违反规则。在课准备部分,我们可以做一些反应练习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课的顺利进行。在课的结束部分,可以安排一些欢快、轻松的游戏来做整理活动,使学生身体尽快得到放松,消除疲劳等。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游戏进行教学,都要尽可能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