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2:0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识字教学融入生活》。

第一篇:识字教学融入生活

识字教学融入生活

——义务教育均衡化与课程改革实践 李凤敏

内容提要: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求以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这样,孩子就能以自我为主,以自己的生活为课堂,以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感受为教材,轻松愉快地识字。

但长期以来,儿童识字受“三中心”的严重影响,忽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一味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失去了识字的兴趣,甚至有谈“识字”色变的倾向。而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在呼唤开放的教育,呼唤识字教学融入生活、向社会的回归。

关键词:识字教学 融入生活

正文:

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具核心意义的内涵。新课程明确提出,尊重个性,就是承认该个体无论在何种状态,都存在着主体的个性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个性均衡发展教育具有主体性、自主性、潜在性、发展性、整体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等特点。所以个性均衡教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划一性、封闭性,确立尊重个性原则,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建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孩子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只有自然地拓宽孩子识字的渠道,使得他们的视野向课外延伸,面向生活,才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亲近自然。识字也要自然,自然就是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个性化均衡发展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把人当作教育的主体。个性化均衡发展教育对每个学生负责,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为他们设置适宜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环境,通过各自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均衡发展。

一、变校园为识字乐园

校园美丽环境的设计就是孩子们识字的很好素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

校园内的各种标志、宣传标语、校风、校纪、板报、格言、展板等等,我们可以变为学生识字的能源。

以往老师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大家都深深的知道那样为了记而背孩子们是多么痛苦,哪里还谈得上快乐呢?我们不防可以换种使孩子幸福的方式,让他们自愿、自主的识字。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心计地经常领着孩子去“走马观花”,抓住时机,及时问问孩子们是否认识上面的字,你这一发问,孩子们肯定关注这些知识。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与表扬,并告诉孩子们要争当校园的“有心人”。有了前面的关注,接下来老师便要珍惜孩子们这一来之不易的关注。为了激励孩子自觉的学习,我开展了下面活动:现场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进而比一比谁读的最好,比一比谁记得最快„„经这一推波助澜,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激起。不仅认识了字,同时也兼“背”了 规范和守则,还指导了孩子的行为,这真是一箭多雕呀!

二、变班级为识字天地

班级中的黑板报、竞赛栏、植物角等,上面的图画和制作都配备了汉字,只要我们随时随地与孩子交流,及时给予点拨,经常带领孩子参与教师的布置,让孩子们亲自美化教室,这样,孩子们便能在潜移默化及自身体验中吸取“营养”,做到轻松快乐识字。孩子们需要表扬、孩子们需要赞赏、孩子们需要大拇指,孩子们需要鼓励、需要关注,孩子们更需要自信。

为了鼓励孩子们更爱学习,我在班里开创了“谁最棒”的荣誉栏,把善于学习、有上进心的和进步大的孩子的名字写入荣誉栏中。我发现孩子们总是认认真真地读着荣誉栏上的每个名字。他们的眼神总是那样的炽热。是呀,谁不想在荣誉栏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呢?咦?名字?我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了。

我顺势利导,立即请得到赞赏的孩子们到荣誉栏前,领着大家读自己的名字。孩子们读的可带劲儿了,尤其是“金榜题名”的孩子更是喜上眉梢,那高兴劲儿,从小脸上就看出来了,各个通红通红的,显得十分精神、自豪。为了就地汲取知识,我请孩子们一一认荣誉栏上的名字,所有的小手居然都齐唰唰的高举。为了激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又把认对了荣誉栏上名字的那些孩子的名字也纷纷写进了荣誉栏中,这一举动,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各个都抢着认名字,踊跃的不得了。不知道的人还真会以为我们是在彩票对奖现场呢?

就这样,不一会儿工夫,他们就认识了二三十位孩子的名字了,真的很不简单。有了这种学习劲儿,再难的生字也不怕了,孩子们只要带着这股劲儿,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克服的。

这不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原来走进孩子,了解他们的“需要”,调动孩子的情绪,正是提高孩子识字有利的法宝。况且,校园文化中的这些汉字还能为孩子们提供导向的作用,使孩子们具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也能激发孩子们“爱”的火花,爱同学、爱老师、爱家长、爱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三、变废物为识字素材

门肯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如何如何”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才。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而无论是“小草”还是“栋梁”他们都需要快乐,因此,孩子选择“快乐”。

快乐源于生活,源于——“捡垃圾”活动。近来,孩子们偷偷地送了我一雅号——“垃圾公主”。这是一次狂热,一次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出现的“捡垃圾”狂热,而且是持久的。这是一种轻松的识字活动。活动掀起并开展后,这一雅号便被孩子们越叫越响了。

这次的识字活动是一次让孩子自主选择识字内容、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兴趣、爱好与能力的一次识字活动,是他们喜爱的关于识字的活动:

请每位孩子保留或“捡”平时用完了的零食的包装袋,然后剪贴上面的字和图案,并附上一句话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也可以制作自己喜爱的动、植物的小标本或动画片中喜爱的动物、植物、人物画在本子上,然后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再写上一句话。就这样剪剪、贴贴、画画、写写,孩子们的“识字剪贴汇集本”悄然诞生了。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我郑重地向学生宣布:老师会把大家的“识字剪贴汇集本”进行评比,然后把最漂亮的、最好的选出来编成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识字小百科全书”,让所有的老师、同学、家长及全体学生都来看我们这本精美、可爱的识字小百科全书。

孩子们听后,兴趣高涨极了,他们纷纷表示:我一定要做的最漂亮、最好。他们的激情带动了我,他们的豪言感染了我,他们的行动更是让我佩服。有了这样的激情还愁什么做不到的呢?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孩子们的汇集情况:这是王灿的(图略),题目是:《数码暴龙的生日 》 句子:小暴龙的生日到了,它的很多好朋友都到它家来了,还送给了它各种各样漂亮精致的礼物,小暴龙开心地笑了。刘思佳这样写(图略)题目:《我和小小的包装袋》 句子:我特别喜欢吃零食,吃完了还要剪贴包装袋,它可以帮助我认识很多字,可有意思啦。

还有陈业的(图略)题目:《可爱的小熊蓓蓓》 句子:我要是能有一只可爱的小熊那该有多好呀!我真想和它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愿它做我最好的朋友。

孩子们自制的“识字剪贴汇集本”是一种自主识字,如找什么材料、想认识什么字、怎样记忆等都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们通过制作剪贴汇集本,收集身边常见的汉字资料,从而认知它们。孩子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识字量在悄悄地攀升着,而自己的“识字剪贴汇集本”也正在变的丰富、醒目。这怎能不是“变废为宝”的快乐呢?可爱的孩子们仍进行着他们的快乐,因为他们的愿望是——把“识字剪贴汇集本”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识字书。

孩子在制作和书写的过程中,表现得那么积极、热情、独立、自主,他们完全沉浸在识字的海洋里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这是一种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不难发现:识字,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不能不说:识字,给予孩子无限的乐趣。

四、变生活为识字舞台

社会是孩子们的舞台,是孩子们的天地。只要肯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课堂。

你看,那一辆辆汽车,在有些人眼里不过是普通的交通工具,它们也确实是,但,如果你有心,它就能为你所用。它可以是孩子们识字的“课本”,把它展现给孩子们,就成了孩子们有趣的“课本”、新鲜的“课本”,这样的课本将给孩子带来崭新的体验。因此,他们会觉得好玩、有趣,于是他们就会学的很努力,而就在孩子们识字的同时,他们也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让孩子轻松地了解生活,得到成功的体验。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1)逛超市快识字

孩子们经常和家长逛超市。我告诉孩子们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这是个绝对理想的、天然的识字课堂。你看那每种糖果及各种玩具等等各式各样的物品,那色彩艳丽的包装就足以引起你的兴趣,更何况这些物品本身也是你最喜欢的。因此,了解糖果的名称与玩具等物品的名称他们自然不会拒绝的。况且,他们天天“碰面”,说不定,有的早就认识了,而有的可能早就是他们的“好朋友”了。

(2)游菜市场巧识字

孩子们也可以和家长进菜市场里走一走,那可是别有一翻风味的。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蔬菜、鱼、虾、肉,他们怎能不动心呢?其实孩子们天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享受着它们的美味。这些接触频繁的物品名称,对于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么也就越发显得容易接受了。例:陈乐(图略)我喜欢吃妈妈烧的带鱼和牛肉,好吃极了。王博涛(图略)卖菜老爷爷那里的菜可多了:有绿油油的菠菜、顶花带刺的黄瓜、还有穿紫衣的茄子„„妈妈告诉我这些都是绿色食品。你看连“绿色食品”都出来了。这样识字,还需要死记硬背吗?

五、变欣赏为识字享受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看电视,特别是动画片,那真可以说是爱之若狂。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奥特曼”来说吧。他们可是孩子心目中的巨星、心目中的偶像呢,在大马路上,随便问一个孩子他都能如数珍宝似的报出一大串“奥特曼”的名字。例如:雷欧、尤莉、杰克等等,还有很多很难念的怪兽的的名字从孩子们嘴中吐露出来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他们聪明的小脑袋瓜。看来,这些字眼儿早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张江(图略)我和同学都喜欢看《奥特曼》,我最喜欢的雷欧奥特曼。杨洋(图略)我会画雷欧奥特曼、杰克奥特曼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特曼。你说他们还会反感认识自己偶像及怪兽的的名字吗?我看不会吧。据许多孩子密告:最近风靡的是《哆啦A梦》、《傻大猫和崔弟》还有《大耳朵图图》等。这里面有很多人物:聪明伶俐的哆啦A梦、可爱的傻大猫、还有活泼可爱大耳朵图图等。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兴趣找到了,那就好好抓住这些机会,利用孩子的兴趣,创造他们与小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偶像的名字及风采深烙童心。这样的识字一点也不费工夫。

六、变探究为识字沟通

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为孩子们创造学习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使孩子从中获得新的发现,得到心灵的交流。

“这个字(干)读‘gān’。”“不对,这个字读‘qiān’”孩子们正在议论一个字的读音。他们确定不下来,于是就求助于我。我问了他们各自的理由。“是读‘qiān’,千位数的‘千’。”一个孩子理直气壮地说。“不,是‘gān’,牛肉干的‘干’。”另一个孩子反驳道。说着这孩子拿出了一个包装袋,咦,这是牛肉干的包装袋。他举着包装袋说道:“这三个字是‘牛肉干’,所以这个字应该读‘gān’。证据确凿,就是读“干”了,那位孩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孩子说的有理有据呀,连我这个老师不自觉地为他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是认识生字,同时也得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都要以理服人。

七、变想象为识字法宝

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孩子无穷的智慧源泉,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宝贝。通过创造和想象,孩子们还能这样识字:(1)顺口溜:坐——两人坐在土堆上;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成为朋友。们——有一人在门边站。闪——有一人走进门。会——有一人在云上坐。(2)换偏旁记忆:晴——换‘日’为‘目’就是“睛”。捡——换‘提手旁’为‘月’就是“脸”。(3)谜语猜字识字:一字有千口,你有我也有。(舌)远看像个人,近看一堆人,仔细数一数,一共三个人。(众)(4)画图识字:即通过汉字形状及结构分解等方法画出图形,猜字识字。

孩子们识字原本就应这样轻松,这样自由,这样的不受束缚,这样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样的识字,已不仅是为了识字了,还为了培养孩子的文学修养,为了增长孩子的人文信息,更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个性化教育在生活中不生不息中得以体现。

第二篇: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

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

摘要: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让枯燥、呆板的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新颖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环境 识字兴趣 识字方法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面对艰巨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做到既关照学生身心特点,又遵循识字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呢?如果单纯的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地讲。学生认真地听,收效肯定是甚微的。这种教学模式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忽视了学生所生活的、交往的广阔汉字环境。家庭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教师可以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让他们体验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

一、在家庭生活中营造识字情景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到知识,延续到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率为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同时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与保持是再认与回忆的前提,再认与回忆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教学中教者应科学地抓住遗忘与记忆的规律,扬长避短,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低年级的学生识字规律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最佳方法是让生字与学生天天见面。我们可以鼓励家长把家里日用品的名字收集它们的商标并进行分类识记。比如洗刷用品类:洗衣粉、牙刷„„;饮食用品类:油、盐、酱、醋⋯⋯;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再把这些日用品的商标粘贴起来,让孩子在使用时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天天和它们接触,当孩子在用或拿它们时,能够看一看或认一认它们,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仅能认识这些汉字,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进行正确地使用它们。这样不仅对识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让孩子们学会分类,养成不乱扔包装纸的习惯。

二、调动学生在家庭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家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识字资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跟文字打交道。比如在家看电视、读报纸、逛超市买东西、逛街时看到的店名等等,这些都是识字的宝贵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听爸爸读报纸,跟妈妈逛街时,问问爸爸、妈妈上面写的是什么字,这个字读什么等等。一次可能记不住,但是问得次数多了,与那些汉字见面的频率也高了,这样就会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商品包装袋、商标、水果、蔬菜等的名字,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字带到学校进行交流,以“我今天认识了„„”为题进行汇报,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汉字按照食品、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等进行分类比赛,看看谁认识的汉字最多。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三、交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体会识字乐趣

在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怎样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增加识字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交给学生和家长多种多样有趣生动的识字方法。

汉字最大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从造字角度说,汉字的形声字又特别多,教学中注意充分根据汉字特点,有机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这些规律,学生就能有效地掌握“认识一个汉字,学会带出许多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等多种方法规律,从而有效激发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识字能力。就识记字形方法来说,就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分解法”、“组合法”、“联想法”、“儿歌法”等等。这些都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有机渗透,引导学生、家长发现、总结、运用。这样可以使识字教学由枯燥变新颖,由呆板变活泼,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1.猜谜。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如:一口要掉牛尾巴就是“告”。猜字谜识字,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朗朗上口,易学好记。

2.肢解字形识字。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往往认为难写、难记,但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如“采”有一个人用手在树上采东西,所以上面是个爪字头,下面是个木。有些字还可以再肢解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容易记住,再如“聪”,要想变成聪明的人,就必须“耳”听,眼看(口上两点),“心”想,嘴巴说(口)。

3、编一些儿歌、顺口溜能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有很好的效果。如《添“口”歌》:十字舔“口”树“叶”飘;门字舔“ 口”,“问”你好;下字添“口”,“吓”一跳;刀字添“口”,发号“召”;天字添“口”,“吞”水饺;„„再如“流”字比较难记,老师便可创编“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的儿歌让学生形象记忆。又如“飘”字,学生可以通过奇特联想,说成“西边的两个小东西被风刮飘了”,也可说成“西边的一张钞票被风刮飘了”。

4.比较。(1)姐妹字,换偏旁。像“瞄”、“描”、“猫”这样的外形相似的字,学生称为“姐妹字”,换偏旁记便成为学生识记的主要方法。(2)旧字带新字,利用儿歌记。如:横“戌”点“戍”“戊”中空。这样通过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带出许多新字。(3)同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记。例如:小丁丁,开电灯,拿起锤子修板凳。眼睛盯着钉,锤子敲不停。叮叮当,当当叮,妈妈夸他爱劳动。(4)根据形旁、声旁的特点来记。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形旁字帮助识字义,声旁帮助记字音的规律。如:“踩”“秧”“材”等。

5、做游戏法。在玩中学习识字的游戏教学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如在教学形声字时,如:“生字娃娃找家” “添减笔画游戏”等 教学形近字、独体字时,也可以这样复习巩固。这样不仅增添识字的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总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更多的生字。

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每个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隔一段时间就开设一节专题交流课,可以在班级文化栏里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随时将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展示在上面,与大家分享,把一个人认的字变成全班认的字。还可以指导学生办《识字乐园小报》。如,以“我认识的商标”为主题,要求学生办一期《识字乐园小报》。要求学生将平时搜集到的关于食品、饮料、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物晶的小商标裁剪好,贴在《识字乐同小报》中,并使画面美观、和谐。学生完成后的《识字乐园小报》,则张贴在教室的“学生作品展示栏”里,通过展示、交流.不仅使学生体验到自主识字的成功感、自豪感,而且使学生在欣赏、交流中感受到识字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另外我还利用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课,让孩子读读书、报纸等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所识的汉字得到了巩固。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并鼓励孩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第三篇: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作者]安阳中心学校 焦晓瑜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字] 生活语文 语文学习“终身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化的课外活动。[正文] 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的确,生活如源泉,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语文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这个源泉,因为生活为语文学习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

一、引导学生确立语文学习“终身化”的理念。

众所周知,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工作、生活的基础知识,但是一个人在学校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增长和完善所学知识,才能适应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更应该终身学习。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终身学习——使用语文,这应该是终身的任务。要帮助学生树立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也能学语文也要学语文的理念,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这样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积累来源于对生活每一件小事的记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有心人。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有心人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观察活动、调查研究活动、采访身边的名人、出游、实验等,然后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实验日记、采访记录;同时要求学生随身携带记录本;还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并利用班级信息库,发行自己的报纸、杂志或文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观察生活并随时积累的习惯。

三、提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要实施语文口语训练“生活化”。新教材构造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口语训练的“生活化”,就是做 到训练应面对生活的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内容、说的方法,给学生以充分说的机会,给学生创设语文“生活化”的情境。例如进行语文课堂内的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可以结合课文中诗歌、散文、剧本、小说的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音乐化、故事化,从而达到对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另外,要尽量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营造日常生活的真实场面,不能为练习而练习,要为实际运用而练习。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引导学生评论发生在身边、周围的人和事,或评论校园生活。

2、实施作文训练“生活化”的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述。强化作文训练“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口语交际,先让学生亲自观察或亲身体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比如,写某一处景,可让学生亲临现场,边观察,边口述;写一件事,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或再现当时情景,然后再作文;写一个人,我提倡写身边熟悉的人,可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再构思整理成文。所以,我认为作文不一定要在教室里上,教师指导作文也不一定用讲解法,作文课堂也不一定教师说学生听,可以成为舞台、座谈会场等。

3、从教材中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可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学《桂花雨》这一课,安阳没有桂花,更不会知道桂花成“雨”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由本地的花谈起,进而使他们想去了解桂花雨,了解家乡以外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自己到了开满桂花的地方会怎样,会思念家乡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主题,同时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还可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就可联系学生自己所处的农村环境,不仅可帮助理解课文,还可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一举两得。

四、组织语文化的课外活动。实施课外活动“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但要注意,课外活动,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或是课文内容延伸,或是提高语文能力,或是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且一定要有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比如五(3)班举办过的语文趣味活动就设计的非常好,有看动作猜句子,有故事,有笑话,有诗歌朗诵、有词语接龙等,学生兴趣盎然,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做到从生活中学语文,把语文用于生活。

第四篇: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实际,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生活,失去了她的魅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现实生活的注入,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曲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将一个人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语文以它的独特性成为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植入。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可以这样说,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

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环境中,在课文学习中,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正反典型,明辨是非曲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此乃寓思想教育于现实生活 的恰当联系中。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有些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足,受认识水平的局限,一时还难以有比较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时候讲思想教育自然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如果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理解教材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一旦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这样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浅显了,易于接受了。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人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人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 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由此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我们太偏重形式,忽略了文章的“情”和“理”)。

文章即艺术。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文章的源头,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去表现,才能够写出“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文章,才能达到“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四、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请进课堂

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与形成,才能逐渐积累、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那么,该怎样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呢?

(一)利用好生活中的网络资源。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 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既可丰富视听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拓展学生对生活接触、了解的狭小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

(二)利用好生活中的电视资源。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和沟通。这就有必要利用好生活中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令人叹服。诸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就大容量、高规格地给我们的学生注入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三)利用好生活中的街头资源。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语文的田园。看街头招牌,看广告语。各大型考试卷中不就常常出现广告题吗?让学生放宽视野,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课堂上的语文是有限的,可是生活中的语文是无限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语文。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他们内心情志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养成完美的人格、人品和人性,从而点燃生命的熊熊火炬。

第五篇:让“绿色”融入生活

让“绿色”融入生活

绿色代表着活力,象征着生命。这种“绿色”正是自然界、一个民族乃至个人所应具备的。对于自然界中的“绿色”,和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森林、草原。可如今植被破坏严重,即导致的荒漠化、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时有发生。就如最近菲律宾的泥石流,顷刻间就活埋了几千人。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难道非要灾难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时,我们才开始反思?如今中国的状况就很令人担忧,尽管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破坏植被的行为仍在进行。此时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当孙悟空把“月光宝盒”扔在一边,想跟观音姐姐决斗时,唐僧仍不忘徒弟要保护花草。这难道不能引起破坏植被者的反思吗?

个人也需要“绿色”,这种“绿色”就代表个人所应拥有的活力。拥有活力的人通常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儿。这种活力最终将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正如110米跨栏的世界冠军刘翔,当他面对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阿姆斯特朗时,没有因此而低沉,相反从他赛前轻松的脸上看出,那时刻的刘翔充满了活力与斗志。当然,刘翔最终成功了„„

个人需要“绿色”,国家也需要“绿色”,这“绿色”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如果国家没有这种“绿色”,那将是可悲的。回顾中国的近代史,那便是中国缺乏这种“绿色”。以至于受尽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似乎都没有展现出自己所拥有的“绿色”。于是中国便得到了“东亚病夫”这块招牌,可见这种“绿色“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自然界的光彩需要“绿色”来点缀。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绿色”来推动。个人的成功同样需要“绿色”来充实。

我们不应再上演破坏植被的一幕,而要为大家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绿色”环境。

我们不应再有那“东亚病夫”的屈辱感,而要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中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绿色“融入生活。

让春节充满“绿色“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合家团聚的日子,也是资源消耗集中的时期。由于庆祝活动和聚会频繁,城乡的街道、广场等,以及家庭都迎来了集中用水用电高峰;多彩的灯光、绚丽的烟花,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市场上的礼品、食品,很多存着过度包装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是目前全世界倡导的生活方式。如何才能在欢度佳节时擦掉碳足迹,减少碳排放?

让餐桌充满“绿色“

春节团聚少不了吃。春节期间,每家餐桌上都是琳琅满目,饭店也是一桌难求。春节团聚少不了关注饮食。但是怎样才能吃的更健康,更环保呢。餐桌上的食物怎么才能保证是“绿色“健康的食品,又有多少被吃掉了呢?事实上,如今春节餐桌上的浪费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这种浪费不仅表现在金钱上,还有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春节期间,往往是食用野生动物的高峰。近年来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加强了,可春节期间购买,食用野味的事情还不少见。引起人们食用野生动物欲望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有相当部分是来自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为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消费者应自觉放弃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建议大家春节不购买野生动物。让那些野生动物商贩发不了昧心财;到餐馆不点野味,走亲访友时不食用野味,让野味从餐桌上消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一日三餐琳琅满目,造成的浪费不是小数目。大家应常怀“一粥一饭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执念,过一个欢乐而有节俭的春节。买礼品注重内在品质,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逢年过节,大街小巷,人们大包小裹地购买礼品,或孝敬父母,或访问亲朋。可礼品中那大盒小盒、方格纸板、泡沫塑料、绸布等就有一大堆,宛若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用,最终也只是墙角的一堆垃圾。有的商家为哗众取宠,不惜为原本价格一般的商品配上名贵红酒,甚至金银水晶饰品来提高“身价”。无数礼品虽然因为外包装的华美上演了“灰姑娘”童话,但过度包装产生的垃圾却令人头痛。

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材料过当;结构设计过当、包装功能过剩;表面装潢过度、包装成本过高等。过度包装就是制造垃圾,因为这些包装没有实用价值,只能当作垃圾扔掉,严重地浪费了原本就稀缺的资源。而且,相关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很大。北京市曾作过统计,如果避免或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包装,仅垃圾处理一项费用每年至少可以节省2亿元。专家建议,消费者过节选择礼品别盲目追求外观的华丽和价格的昂贵,关键在于要货真价实。

过春节,少不了娱乐。家长大多会买一些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亲友聚会时,唱歌、打麻将、燃放鞭炮也是常有的“节目”。但长时间泡在娱乐场所,不知不觉中会受到彩光污染。因为这些场所一般安装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灯光等设备,会造成彩光污染。研究表明,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另外,往年过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烟尘严重污染空气,散飞的纸屑又影响地面卫生,而且还会发出剧烈声响,形成噪音污染。长时间打麻将,也会危害身体。特别是烟花爆竹使人们在体会浓浓年味儿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心惊胆战的险情,由此产生的烟尘、噪声和纸屑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过一个“绿色”春节,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时刻以一颗环保之心,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多撒爱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用心去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相信我一定会在幸福的光环下,幸福快乐的生活,让灿烂的阳光充满我们的心房,充满我们的家园,充满我们的未来。

下载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本站推荐]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不受时间限制;从国内到国外,不受地域约束;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时代风貌。可以这样说......

    让生活融入课堂

    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我认为这就是语文开放式的学习,它是针对当前语文教......

    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

    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 例谈数学生活化教学体会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 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

    让《品生.品社》教学融入生活

    让《品生.品社》教学融入生活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代庆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生......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海口市三江镇茄苪小学王琼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

    让识字教学与生活“联姻”

    让识字教学与生活“联姻” 遂昌县实验小学袁春琴 【内容摘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识字教学应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提倡孩子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习,......

    融入生活——《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融入生活——《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美无处不在。它或许是黎明时的活力,或许是午夜后的静谧,但它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大美,一种对生活的融合。于丹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这一切。 在《开......

    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