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共5篇)

时间:2019-05-15 04:0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

第一篇: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

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

思想品德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以往空洞的说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形成情感的共鸣。笔者认为应将生活融进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实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构教学素材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教材成了教师教学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资源。其实,生活中处处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素材,我们应该结合身边生活和学生自身实际,挖掘学校的、家庭的生活素材,选择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有探讨价值的生活素材和课本教材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热情。在讲解“孝敬父母长辈”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让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变成了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首先邀请家长代表谈谈他们养育孩子的艰难故事,接着让学生当着父母的面,陈述自己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例,最后请家长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等。很多学生和家长说到动情时都留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当然,也有悔恨的泪水。这样的课堂效果比单纯地列举书中的事例要好得多,因为书中的事例是遥远的故事,学生没有切身感受,难以引起情感共鸣,第 1 页 身边的事例虽然平凡,但却真实,容易使人动容、动情。

二、运用生活中现象理解课本中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本中很多知识比较抽象,教师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反感。尽管课本中也列举了一些事例,但那些事例离学生自身生活较远,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所以笔者认为,利用学生身边生活现象来理解课本中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同身受,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学校正好举行拔河比赛,我执教的班级学生虽然个子较小,但却战胜了个子、力量占优势的另一个班级。我在祝贺、表扬我班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班为何能取得胜利,分析对手失利的原因。学生很快联系书本知识,利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我又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反响强烈、讨论积极。

三、联系时事政治消化理解理论知识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形成互动,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时事政治,将书本理论知识与鲜活而真实的时事结合起来,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思想取向和价值观念。事实胜于雄辩,时事政治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论

第 2 页 据,而且学生对时事也较有兴趣,时事的鲜活性、指导性、综合性等特征是学生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件热点时事可以折射课本中的诸多知识点,能够将众多的课本知识综合成一体。像小悦悦事件,除了对小悦悦给予同情和对冷漠路人进行谴责外,教师引导学生对“亲社会行为”进行讨论,然后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与之相联系,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又提出了“未成年人的保护”、“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让生活融进思想品德教学中,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时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 3 页

第二篇:让生活融入课堂

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我认为这就是语文开放式的学习,它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重点提出的。开放式的语文学习,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封闭的观念,改变学生学习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缩短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时间,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是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以下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生:(雀跃着、齐声、响亮地回答)想!

[点评]:以往,多数教师是紧扣课文主题导入的,显得老套,且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该老师打破常规以请同学当“知心姐姐(哥哥)的方式导入,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能学好的自信心。

师:在破水罐、完好无损的水罐和挑水工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并说说理由。(小小组讨论)

生1:我喜欢完好无损的水罐,因为它可以装好多的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生2:我喜欢破水罐,因为从破水罐中洒下的水可以浇灌路边的花朵,让人欣赏到美丽的花。生3:我喜欢挑水工,因为挑水工没有埋怨破水罐,还使用破水罐的缺点,变成了它的优点,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敬佩他的聪明才智。生4:„„ 生5:„„

师:谁能用《一路花香》这个故事来劝慰那个男孩? 师生合作:(略)

生评:她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别人,而且讲话吞吞吐吐,不流利。生生合作:(略)

师提示:记住用《一路花香》这个故事来劝慰小男孩。

生评:这位“知心哥哥”讲话流利、通顺,且用了有力的证据。如果我是那个男孩,我一定会心服了,今后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

[点评]:这一与生活实际相符的表演是教学的一种新机制,它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对话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评]:

1、这节课,一改以往只偏重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封闭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悟性,激发学生的灵性为目的,增加阅读教学的发展性、开放性、创造性、从而把学生从呆板的机械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

2、当“知心姐姐(哥哥)”整堂课的亮点,引活动于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活动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在活动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总之,开放式的语文学习,能即时、即地、快速、便捷、广博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更贴近社会生活;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融合,汲取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精华。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让“绿色”融入生活

让“绿色”融入生活

绿色代表着活力,象征着生命。这种“绿色”正是自然界、一个民族乃至个人所应具备的。对于自然界中的“绿色”,和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森林、草原。可如今植被破坏严重,即导致的荒漠化、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时有发生。就如最近菲律宾的泥石流,顷刻间就活埋了几千人。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难道非要灾难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时,我们才开始反思?如今中国的状况就很令人担忧,尽管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破坏植被的行为仍在进行。此时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当孙悟空把“月光宝盒”扔在一边,想跟观音姐姐决斗时,唐僧仍不忘徒弟要保护花草。这难道不能引起破坏植被者的反思吗?

个人也需要“绿色”,这种“绿色”就代表个人所应拥有的活力。拥有活力的人通常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儿。这种活力最终将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正如110米跨栏的世界冠军刘翔,当他面对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阿姆斯特朗时,没有因此而低沉,相反从他赛前轻松的脸上看出,那时刻的刘翔充满了活力与斗志。当然,刘翔最终成功了„„

个人需要“绿色”,国家也需要“绿色”,这“绿色”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如果国家没有这种“绿色”,那将是可悲的。回顾中国的近代史,那便是中国缺乏这种“绿色”。以至于受尽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似乎都没有展现出自己所拥有的“绿色”。于是中国便得到了“东亚病夫”这块招牌,可见这种“绿色“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自然界的光彩需要“绿色”来点缀。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绿色”来推动。个人的成功同样需要“绿色”来充实。

我们不应再上演破坏植被的一幕,而要为大家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绿色”环境。

我们不应再有那“东亚病夫”的屈辱感,而要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中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绿色“融入生活。

让春节充满“绿色“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合家团聚的日子,也是资源消耗集中的时期。由于庆祝活动和聚会频繁,城乡的街道、广场等,以及家庭都迎来了集中用水用电高峰;多彩的灯光、绚丽的烟花,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市场上的礼品、食品,很多存着过度包装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是目前全世界倡导的生活方式。如何才能在欢度佳节时擦掉碳足迹,减少碳排放?

让餐桌充满“绿色“

春节团聚少不了吃。春节期间,每家餐桌上都是琳琅满目,饭店也是一桌难求。春节团聚少不了关注饮食。但是怎样才能吃的更健康,更环保呢。餐桌上的食物怎么才能保证是“绿色“健康的食品,又有多少被吃掉了呢?事实上,如今春节餐桌上的浪费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这种浪费不仅表现在金钱上,还有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春节期间,往往是食用野生动物的高峰。近年来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加强了,可春节期间购买,食用野味的事情还不少见。引起人们食用野生动物欲望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有相当部分是来自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为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消费者应自觉放弃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建议大家春节不购买野生动物。让那些野生动物商贩发不了昧心财;到餐馆不点野味,走亲访友时不食用野味,让野味从餐桌上消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一日三餐琳琅满目,造成的浪费不是小数目。大家应常怀“一粥一饭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执念,过一个欢乐而有节俭的春节。买礼品注重内在品质,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逢年过节,大街小巷,人们大包小裹地购买礼品,或孝敬父母,或访问亲朋。可礼品中那大盒小盒、方格纸板、泡沫塑料、绸布等就有一大堆,宛若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用,最终也只是墙角的一堆垃圾。有的商家为哗众取宠,不惜为原本价格一般的商品配上名贵红酒,甚至金银水晶饰品来提高“身价”。无数礼品虽然因为外包装的华美上演了“灰姑娘”童话,但过度包装产生的垃圾却令人头痛。

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材料过当;结构设计过当、包装功能过剩;表面装潢过度、包装成本过高等。过度包装就是制造垃圾,因为这些包装没有实用价值,只能当作垃圾扔掉,严重地浪费了原本就稀缺的资源。而且,相关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很大。北京市曾作过统计,如果避免或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包装,仅垃圾处理一项费用每年至少可以节省2亿元。专家建议,消费者过节选择礼品别盲目追求外观的华丽和价格的昂贵,关键在于要货真价实。

过春节,少不了娱乐。家长大多会买一些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亲友聚会时,唱歌、打麻将、燃放鞭炮也是常有的“节目”。但长时间泡在娱乐场所,不知不觉中会受到彩光污染。因为这些场所一般安装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灯光等设备,会造成彩光污染。研究表明,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另外,往年过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烟尘严重污染空气,散飞的纸屑又影响地面卫生,而且还会发出剧烈声响,形成噪音污染。长时间打麻将,也会危害身体。特别是烟花爆竹使人们在体会浓浓年味儿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心惊胆战的险情,由此产生的烟尘、噪声和纸屑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过一个“绿色”春节,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时刻以一颗环保之心,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多撒爱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用心去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相信我一定会在幸福的光环下,幸福快乐的生活,让灿烂的阳光充满我们的心房,充满我们的家园,充满我们的未来。

第四篇:让《品生.品社》教学融入生活

让《品生.品社》教学融入生活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代庆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生.品社》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臵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在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时,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也可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

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海口市三江镇茄苪小学

王琼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策略与案例》专题讲座有五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追求五融合”。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语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人格的提升,更应该获得阅读的智慧。学生能把课堂上学到阅读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广泛的课外阅读中,阅读教学才算得上真正的高效。因此,教学时,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让阅读成为学生腾飞的翅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对“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融合”的几点看法与思考。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 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草原》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人们运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和经验,并根据读物提供的信息,对所读的内容做出预测,然后通过阅读来印证自己的预想或期待是否正确。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预期,可以使阅读变得轻松而流畅,并能加快阅读速度。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学生的经验、体验为中介激发学生的阅读预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有一个学生在《乡村一瞥》一文中,写了他自己村中关于评选上报贫困户的现场会,看到乡领导和村干部相互勾结走后门,真正的贫困户榜上无 名,村中的郭老人是一个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但最后没被选上,一句话也没说愤愤地离开了现场,就这事引发了小作者深深的感悟,现在的社会表象的背后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其实质的腐败,虽然学生涉世不深,对社会现象理解不够,但他们也能对自己窥见的一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语文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定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定书。”因此,我们将语文课堂课堂教学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经验知识,我期待着——多年以后,当有人问起孩子们什么是语文?孩子们会深情地说:“那是阳光、雨露、苦涩、甜蜜.......那是一种美,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之美。

下载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摘要]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

    让理论融入军校生活

    让理论融入军校生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本文结合胡主席“七一”讲话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针对军校学员,特别是学员党员,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让理......

    让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

    让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 我们需要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言语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

    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

    告别说教让品德融入生活

    告别说教让品德融入生活 告别说教让品德融入生活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镇马兰社区完全小学 瓮秀华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

    教学随笔---让生活融入数学(共五则范文)

    让生活融入数学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利......

    让课外阅读融入语文教学

    让课外阅读融入语文教学 范艳华 马友生 河北省 邢台市 临西县第二完全小学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

    让农民工融入社会,让生活更美好

    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和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坚攻时期,农民工在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