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
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
摘要: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让枯燥、呆板的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新颖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环境 识字兴趣 识字方法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面对艰巨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做到既关照学生身心特点,又遵循识字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呢?如果单纯的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地讲。学生认真地听,收效肯定是甚微的。这种教学模式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忽视了学生所生活的、交往的广阔汉字环境。家庭生活是识字的大课堂。教师可以让识字教学融入家庭生活,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让他们体验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
一、在家庭生活中营造识字情景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到知识,延续到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率为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同时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与保持是再认与回忆的前提,再认与回忆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教学中教者应科学地抓住遗忘与记忆的规律,扬长避短,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低年级的学生识字规律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最佳方法是让生字与学生天天见面。我们可以鼓励家长把家里日用品的名字收集它们的商标并进行分类识记。比如洗刷用品类:洗衣粉、牙刷„„;饮食用品类:油、盐、酱、醋⋯⋯;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再把这些日用品的商标粘贴起来,让孩子在使用时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天天和它们接触,当孩子在用或拿它们时,能够看一看或认一认它们,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仅能认识这些汉字,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进行正确地使用它们。这样不仅对识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让孩子们学会分类,养成不乱扔包装纸的习惯。
二、调动学生在家庭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家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识字资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跟文字打交道。比如在家看电视、读报纸、逛超市买东西、逛街时看到的店名等等,这些都是识字的宝贵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听爸爸读报纸,跟妈妈逛街时,问问爸爸、妈妈上面写的是什么字,这个字读什么等等。一次可能记不住,但是问得次数多了,与那些汉字见面的频率也高了,这样就会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商品包装袋、商标、水果、蔬菜等的名字,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字带到学校进行交流,以“我今天认识了„„”为题进行汇报,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汉字按照食品、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等进行分类比赛,看看谁认识的汉字最多。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三、交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体会识字乐趣
在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怎样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增加识字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交给学生和家长多种多样有趣生动的识字方法。
汉字最大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从造字角度说,汉字的形声字又特别多,教学中注意充分根据汉字特点,有机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这些规律,学生就能有效地掌握“认识一个汉字,学会带出许多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等多种方法规律,从而有效激发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识字能力。就识记字形方法来说,就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分解法”、“组合法”、“联想法”、“儿歌法”等等。这些都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有机渗透,引导学生、家长发现、总结、运用。这样可以使识字教学由枯燥变新颖,由呆板变活泼,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1.猜谜。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如:一口要掉牛尾巴就是“告”。猜字谜识字,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朗朗上口,易学好记。
2.肢解字形识字。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往往认为难写、难记,但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如“采”有一个人用手在树上采东西,所以上面是个爪字头,下面是个木。有些字还可以再肢解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容易记住,再如“聪”,要想变成聪明的人,就必须“耳”听,眼看(口上两点),“心”想,嘴巴说(口)。
3、编一些儿歌、顺口溜能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有很好的效果。如《添“口”歌》:十字舔“口”树“叶”飘;门字舔“ 口”,“问”你好;下字添“口”,“吓”一跳;刀字添“口”,发号“召”;天字添“口”,“吞”水饺;„„再如“流”字比较难记,老师便可创编“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的儿歌让学生形象记忆。又如“飘”字,学生可以通过奇特联想,说成“西边的两个小东西被风刮飘了”,也可说成“西边的一张钞票被风刮飘了”。
4.比较。(1)姐妹字,换偏旁。像“瞄”、“描”、“猫”这样的外形相似的字,学生称为“姐妹字”,换偏旁记便成为学生识记的主要方法。(2)旧字带新字,利用儿歌记。如:横“戌”点“戍”“戊”中空。这样通过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带出许多新字。(3)同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记。例如:小丁丁,开电灯,拿起锤子修板凳。眼睛盯着钉,锤子敲不停。叮叮当,当当叮,妈妈夸他爱劳动。(4)根据形旁、声旁的特点来记。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形旁字帮助识字义,声旁帮助记字音的规律。如:“踩”“秧”“材”等。
5、做游戏法。在玩中学习识字的游戏教学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如在教学形声字时,如:“生字娃娃找家” “添减笔画游戏”等 教学形近字、独体字时,也可以这样复习巩固。这样不仅增添识字的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总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更多的生字。
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每个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隔一段时间就开设一节专题交流课,可以在班级文化栏里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随时将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展示在上面,与大家分享,把一个人认的字变成全班认的字。还可以指导学生办《识字乐园小报》。如,以“我认识的商标”为主题,要求学生办一期《识字乐园小报》。要求学生将平时搜集到的关于食品、饮料、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物晶的小商标裁剪好,贴在《识字乐同小报》中,并使画面美观、和谐。学生完成后的《识字乐园小报》,则张贴在教室的“学生作品展示栏”里,通过展示、交流.不仅使学生体验到自主识字的成功感、自豪感,而且使学生在欣赏、交流中感受到识字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另外我还利用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课,让孩子读读书、报纸等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所识的汉字得到了巩固。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并鼓励孩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第二篇:学习让家庭生活其乐融融
学习让家庭生活其乐融融
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进步,才能发展。
树立表率营造氛围
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第一环境,作为家长的只有言传身教,才能给孩子们做出榜样。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引导孩子学习方面,注重树立表率,舍得投入,营造气氛。多年来喜欢看书、买书,家里精心布置了温馨的书房,藏书达2000多册,订阅了《读者》、《演讲与口才》、《世界博览》、《少儿书画》、《故事宝库》、《科学天地》等多种杂志。利用周未休息时间带孩子上书店,把书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孩子。引导和培养孩子从小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拓展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同时把素质教育引进家庭,并根据孩子自幼爱好音乐的天赋,着重培养孩子二胡等器乐的演奏。儿子任帅宇是苍山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因为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他不仅自己生活的能力和独立动手很强,而且在很多时候还可以在生活上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在学校里一直担任班干部,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有效计划落实到位
学习不能凭一时的热度,不能有随意性、盲目性,要有系统性、和目的性,为了达到这种目标,我们根据家庭情况,每个成员的情况,共同商定了学习计划。我们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专业性业务知识学习,主要是和大人继续教育有关的知识;二是对儿子来说的课本知识学习;三是时事、新闻、文学艺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我们每天都要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去读书看报,去学习。
在落实计划时,我们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学习面前,全家平等,就像同学一样。我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备课到深夜,确实没有精力再执行学习计划,第二天儿子会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你要把昨天的内容补上”。自感理亏的我,也只好接受儿子的批评教育。就这样,我们共同遵守全家制定的学习计划,充实而幸福着。
交流辩论促进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家庭成员也一样需要经常交流。无论是谁每读完一本好书,都要兴高采烈地讲述书中精彩的情节和看法等等。有时候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大家就开始争论,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着,活生生的一场家庭辩论会。比如我读完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写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后,我认为“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儿子却不屑一顾说,孩子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我们知道,家长有责任鼓励每个孩子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是狭隘的追求超过别人,使学习成为每个孩子自我提高的途径。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我们全家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学有所获共同成长
俗语说得好,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尤其在对待学习上,长时间孜孜不倦的学习,无形当中会在言谈举止、文明礼仪中给你带来潜移默化的变化。比如我们看到有人口吐脏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等不良行为,会感到是那么的粗俗不雅,会毫不客气的进行劝告。在工作中,也越来越感到更加得心应手。我所执教的班级成绩在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我所带班级连续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我的班级内设立的“小小书吧”成为全校学习和效仿的样本;儿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坚持学习所换来的。我们坚信,只要不间断的努力学习,把学习当做人生中永远追求的目标,就会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最终感受“唯有读书香”的乐趣。
第三篇:识字教学融入生活
识字教学融入生活
——义务教育均衡化与课程改革实践 李凤敏
内容提要: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求以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这样,孩子就能以自我为主,以自己的生活为课堂,以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感受为教材,轻松愉快地识字。
但长期以来,儿童识字受“三中心”的严重影响,忽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一味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失去了识字的兴趣,甚至有谈“识字”色变的倾向。而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在呼唤开放的教育,呼唤识字教学融入生活、向社会的回归。
关键词:识字教学 融入生活
正文:
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具核心意义的内涵。新课程明确提出,尊重个性,就是承认该个体无论在何种状态,都存在着主体的个性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个性均衡发展教育具有主体性、自主性、潜在性、发展性、整体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等特点。所以个性均衡教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划一性、封闭性,确立尊重个性原则,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建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孩子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只有自然地拓宽孩子识字的渠道,使得他们的视野向课外延伸,面向生活,才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亲近自然。识字也要自然,自然就是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个性化均衡发展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把人当作教育的主体。个性化均衡发展教育对每个学生负责,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为他们设置适宜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环境,通过各自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均衡发展。
一、变校园为识字乐园
校园美丽环境的设计就是孩子们识字的很好素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
校园内的各种标志、宣传标语、校风、校纪、板报、格言、展板等等,我们可以变为学生识字的能源。
以往老师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大家都深深的知道那样为了记而背孩子们是多么痛苦,哪里还谈得上快乐呢?我们不防可以换种使孩子幸福的方式,让他们自愿、自主的识字。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心计地经常领着孩子去“走马观花”,抓住时机,及时问问孩子们是否认识上面的字,你这一发问,孩子们肯定关注这些知识。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与表扬,并告诉孩子们要争当校园的“有心人”。有了前面的关注,接下来老师便要珍惜孩子们这一来之不易的关注。为了激励孩子自觉的学习,我开展了下面活动:现场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进而比一比谁读的最好,比一比谁记得最快„„经这一推波助澜,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激起。不仅认识了字,同时也兼“背”了 规范和守则,还指导了孩子的行为,这真是一箭多雕呀!
二、变班级为识字天地
班级中的黑板报、竞赛栏、植物角等,上面的图画和制作都配备了汉字,只要我们随时随地与孩子交流,及时给予点拨,经常带领孩子参与教师的布置,让孩子们亲自美化教室,这样,孩子们便能在潜移默化及自身体验中吸取“营养”,做到轻松快乐识字。孩子们需要表扬、孩子们需要赞赏、孩子们需要大拇指,孩子们需要鼓励、需要关注,孩子们更需要自信。
为了鼓励孩子们更爱学习,我在班里开创了“谁最棒”的荣誉栏,把善于学习、有上进心的和进步大的孩子的名字写入荣誉栏中。我发现孩子们总是认认真真地读着荣誉栏上的每个名字。他们的眼神总是那样的炽热。是呀,谁不想在荣誉栏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呢?咦?名字?我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了。
我顺势利导,立即请得到赞赏的孩子们到荣誉栏前,领着大家读自己的名字。孩子们读的可带劲儿了,尤其是“金榜题名”的孩子更是喜上眉梢,那高兴劲儿,从小脸上就看出来了,各个通红通红的,显得十分精神、自豪。为了就地汲取知识,我请孩子们一一认荣誉栏上的名字,所有的小手居然都齐唰唰的高举。为了激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又把认对了荣誉栏上名字的那些孩子的名字也纷纷写进了荣誉栏中,这一举动,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各个都抢着认名字,踊跃的不得了。不知道的人还真会以为我们是在彩票对奖现场呢?
就这样,不一会儿工夫,他们就认识了二三十位孩子的名字了,真的很不简单。有了这种学习劲儿,再难的生字也不怕了,孩子们只要带着这股劲儿,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克服的。
这不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原来走进孩子,了解他们的“需要”,调动孩子的情绪,正是提高孩子识字有利的法宝。况且,校园文化中的这些汉字还能为孩子们提供导向的作用,使孩子们具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也能激发孩子们“爱”的火花,爱同学、爱老师、爱家长、爱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三、变废物为识字素材
门肯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如何如何”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才。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而无论是“小草”还是“栋梁”他们都需要快乐,因此,孩子选择“快乐”。
快乐源于生活,源于——“捡垃圾”活动。近来,孩子们偷偷地送了我一雅号——“垃圾公主”。这是一次狂热,一次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出现的“捡垃圾”狂热,而且是持久的。这是一种轻松的识字活动。活动掀起并开展后,这一雅号便被孩子们越叫越响了。
这次的识字活动是一次让孩子自主选择识字内容、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兴趣、爱好与能力的一次识字活动,是他们喜爱的关于识字的活动:
请每位孩子保留或“捡”平时用完了的零食的包装袋,然后剪贴上面的字和图案,并附上一句话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也可以制作自己喜爱的动、植物的小标本或动画片中喜爱的动物、植物、人物画在本子上,然后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再写上一句话。就这样剪剪、贴贴、画画、写写,孩子们的“识字剪贴汇集本”悄然诞生了。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我郑重地向学生宣布:老师会把大家的“识字剪贴汇集本”进行评比,然后把最漂亮的、最好的选出来编成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识字小百科全书”,让所有的老师、同学、家长及全体学生都来看我们这本精美、可爱的识字小百科全书。
孩子们听后,兴趣高涨极了,他们纷纷表示:我一定要做的最漂亮、最好。他们的激情带动了我,他们的豪言感染了我,他们的行动更是让我佩服。有了这样的激情还愁什么做不到的呢?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孩子们的汇集情况:这是王灿的(图略),题目是:《数码暴龙的生日 》 句子:小暴龙的生日到了,它的很多好朋友都到它家来了,还送给了它各种各样漂亮精致的礼物,小暴龙开心地笑了。刘思佳这样写(图略)题目:《我和小小的包装袋》 句子:我特别喜欢吃零食,吃完了还要剪贴包装袋,它可以帮助我认识很多字,可有意思啦。
还有陈业的(图略)题目:《可爱的小熊蓓蓓》 句子:我要是能有一只可爱的小熊那该有多好呀!我真想和它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愿它做我最好的朋友。
孩子们自制的“识字剪贴汇集本”是一种自主识字,如找什么材料、想认识什么字、怎样记忆等都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们通过制作剪贴汇集本,收集身边常见的汉字资料,从而认知它们。孩子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识字量在悄悄地攀升着,而自己的“识字剪贴汇集本”也正在变的丰富、醒目。这怎能不是“变废为宝”的快乐呢?可爱的孩子们仍进行着他们的快乐,因为他们的愿望是——把“识字剪贴汇集本”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识字书。
孩子在制作和书写的过程中,表现得那么积极、热情、独立、自主,他们完全沉浸在识字的海洋里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这是一种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不难发现:识字,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不能不说:识字,给予孩子无限的乐趣。
四、变生活为识字舞台
社会是孩子们的舞台,是孩子们的天地。只要肯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课堂。
你看,那一辆辆汽车,在有些人眼里不过是普通的交通工具,它们也确实是,但,如果你有心,它就能为你所用。它可以是孩子们识字的“课本”,把它展现给孩子们,就成了孩子们有趣的“课本”、新鲜的“课本”,这样的课本将给孩子带来崭新的体验。因此,他们会觉得好玩、有趣,于是他们就会学的很努力,而就在孩子们识字的同时,他们也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让孩子轻松地了解生活,得到成功的体验。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1)逛超市快识字
孩子们经常和家长逛超市。我告诉孩子们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这是个绝对理想的、天然的识字课堂。你看那每种糖果及各种玩具等等各式各样的物品,那色彩艳丽的包装就足以引起你的兴趣,更何况这些物品本身也是你最喜欢的。因此,了解糖果的名称与玩具等物品的名称他们自然不会拒绝的。况且,他们天天“碰面”,说不定,有的早就认识了,而有的可能早就是他们的“好朋友”了。
(2)游菜市场巧识字
孩子们也可以和家长进菜市场里走一走,那可是别有一翻风味的。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蔬菜、鱼、虾、肉,他们怎能不动心呢?其实孩子们天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享受着它们的美味。这些接触频繁的物品名称,对于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么也就越发显得容易接受了。例:陈乐(图略)我喜欢吃妈妈烧的带鱼和牛肉,好吃极了。王博涛(图略)卖菜老爷爷那里的菜可多了:有绿油油的菠菜、顶花带刺的黄瓜、还有穿紫衣的茄子„„妈妈告诉我这些都是绿色食品。你看连“绿色食品”都出来了。这样识字,还需要死记硬背吗?
五、变欣赏为识字享受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看电视,特别是动画片,那真可以说是爱之若狂。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奥特曼”来说吧。他们可是孩子心目中的巨星、心目中的偶像呢,在大马路上,随便问一个孩子他都能如数珍宝似的报出一大串“奥特曼”的名字。例如:雷欧、尤莉、杰克等等,还有很多很难念的怪兽的的名字从孩子们嘴中吐露出来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他们聪明的小脑袋瓜。看来,这些字眼儿早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张江(图略)我和同学都喜欢看《奥特曼》,我最喜欢的雷欧奥特曼。杨洋(图略)我会画雷欧奥特曼、杰克奥特曼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特曼。你说他们还会反感认识自己偶像及怪兽的的名字吗?我看不会吧。据许多孩子密告:最近风靡的是《哆啦A梦》、《傻大猫和崔弟》还有《大耳朵图图》等。这里面有很多人物:聪明伶俐的哆啦A梦、可爱的傻大猫、还有活泼可爱大耳朵图图等。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兴趣找到了,那就好好抓住这些机会,利用孩子的兴趣,创造他们与小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偶像的名字及风采深烙童心。这样的识字一点也不费工夫。
六、变探究为识字沟通
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为孩子们创造学习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使孩子从中获得新的发现,得到心灵的交流。
“这个字(干)读‘gān’。”“不对,这个字读‘qiān’”孩子们正在议论一个字的读音。他们确定不下来,于是就求助于我。我问了他们各自的理由。“是读‘qiān’,千位数的‘千’。”一个孩子理直气壮地说。“不,是‘gān’,牛肉干的‘干’。”另一个孩子反驳道。说着这孩子拿出了一个包装袋,咦,这是牛肉干的包装袋。他举着包装袋说道:“这三个字是‘牛肉干’,所以这个字应该读‘gān’。证据确凿,就是读“干”了,那位孩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孩子说的有理有据呀,连我这个老师不自觉地为他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是认识生字,同时也得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都要以理服人。
七、变想象为识字法宝
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孩子无穷的智慧源泉,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宝贝。通过创造和想象,孩子们还能这样识字:(1)顺口溜:坐——两人坐在土堆上;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成为朋友。们——有一人在门边站。闪——有一人走进门。会——有一人在云上坐。(2)换偏旁记忆:晴——换‘日’为‘目’就是“睛”。捡——换‘提手旁’为‘月’就是“脸”。(3)谜语猜字识字:一字有千口,你有我也有。(舌)远看像个人,近看一堆人,仔细数一数,一共三个人。(众)(4)画图识字:即通过汉字形状及结构分解等方法画出图形,猜字识字。
孩子们识字原本就应这样轻松,这样自由,这样的不受束缚,这样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样的识字,已不仅是为了识字了,还为了培养孩子的文学修养,为了增长孩子的人文信息,更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个性化教育在生活中不生不息中得以体现。
第四篇:让课外阅读融入语文教学
让课外阅读融入语文教学
范艳华 马友生
河北省 邢台市 临西县第二完全小学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培根说:“读书足于怡情,足于博才,足于长才。”又如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因此,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它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促进学生智力、道德、审美情趣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一、教师要做好导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教师,要从孩子们一入学就要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个人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集体
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协调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分角色表演读,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赛读,让学生比出激情,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以语文阅读课为源,扩充课外阅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局配送的“语文主题丛书”教学,学完一课就让学生在课堂阅读和这一课有观的文章,也可以推荐与本课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定向阅读,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定时。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几天不读。
2、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认真做好阅读记录。
3、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
4、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
5、培养摘抄和写心得的习惯。将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或心得记录
下来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励学生爱上阅读 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
1、开展竞赛活动。
(1)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2)美文诵读: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话剧表演: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
(4)专题知识抢答赛:比如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便在班上举行了“走进三国”知识抢答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5)其它读书成果展:如手抄报展示、读书卡展示、报刊剪辑展示、书签制作展示等等。
2、开展评选活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每学期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可以评
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出“超级阅读王”;还可以综合学生各方面的阅读情况,每月评选出十名“读书之星”,将这十位“读书之星”的照片张贴在班刊上,并在照片下面附上他们各自的读书感言„„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我们的教育要赶超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书是无声的,但是书是有生命的,只有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展翅翱翔。
通讯地址: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二完全小学
电话号码:*** 邮政编码:054900 邮箱:956585692@qq.com
第五篇:让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让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从一节语文课说起
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管仲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常州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陆游曾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龚自珍也赞叹常州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当匹俦。”语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媒介,灵活运用教材内容,通过语文教学来弘扬地方文化,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的情怀,实现语文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为此,我利用高职第二册语文课本中《语言的演变》一文,在教学过程中将常州方言融入其中,希望以此进行一个新的探索。
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结合常州本土文化,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了解现代常州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关系,培养对常州文化的兴趣,增强对常州的热爱之情。尤其在课堂拓展环节,我率先举了常州方言中的几个例子,比如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地名“圩塘”,同学们读读这个地名,引起“于”“围”两个音之争,请同学再举出几个例子,看看常州话与古代汉语的关系。通过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当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尤其讲到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如有些方言里管头叫“脑袋”“脑壳”,管嘴叫“嘴巴”,管脸叫“面孔”时,学生马上就说出常州话里的“脸”就是“面孔”,而且还激动地说:“书上讲的就是常州话呢!”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这节课,通过把教材内容与地方文化结合作为一个切入点,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篇近5000字,又涉及语法、语汇、语音等比较专业的内容,然后学生们却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看到书上的例子,总不忘联想一下是否常州话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二、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理解了课文内容。《语言的演变》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古今语言的差别及汉语是如何演变的。把大家非常熟悉的常州方言纳入课堂教学中,很贴近生活,也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学生们平时听常州话、讲常州话,但从来没有考虑过常州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把常州话放在作者提出的几种演变当中去,对常州话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我在课后还布置了作业,不少学生都上网查阅资料,也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四、增加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在前文中讲到唐代“尉迟恭”的语音之后,我又举了一例:“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学生知道常州方言居然与西汉时期的《史记》有关系,比唐代还要早,又惊讶又欣喜,有的学生又说起常州淹城是春秋时期的遗址,历史非常久远,古代汉语在现代常州方言中还有痕迹,是很正常的,但言语之中流露着深深的自豪。我认为,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这堂语文课在情感培养方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就是教师自身相关知识积累还不够。作为一个外地教师,我对常州方言很感兴趣,但是不曾深入了解过,在备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网上的资料,但毕竟不够全面,而且也不够专业,仅仅是常州话与普通话之意译,没有对方言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挖掘,要把常州方言与这篇课文《语言的演变》结合起来,光靠我这些三脚猫的功夫是不行的,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举了例子,我自己还听不懂,谈何再去理解这个词汇或这个语音的演变呢?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博大的,从方言中甚至能够窥视到常州的历史,因此,想要把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要不断提高,接触更多的本土文化。其次是后劲不足。学生对查找十个常州方言或句子感兴趣,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业交上来之后,我发现真正能找到与古代汉语有关的并不多,甚至连常州方言能够用现代汉语写出来的,都写错了,如表示“后悔”的“澳绕”,其实就是“懊恼”,但学生缺乏与课文知识的结合,缺乏自己的思考,只管网上写什么就抄什么,而我做为教师,由于前面所讲到的“知识积累不足”,对学生作业中写到的少数常州方言也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是否能从这个方言中找到古代汉语的痕迹,或者我自己也无法说清一些方言因何形成,如“我们”在方言中称“哈尼估”,因此,这次作业就含含糊糊地过去了,没有达到“考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把教材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的方式是可行的,对学生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的感情熏陶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带着目的去收集资料,带着自己准备的东西进课堂,这样,课堂拓展才不会是教师的“一言堂”,才不会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齐声大合唱。在地方文化方面,教师也要多积累,同时,如果发动了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那么在课堂上,就真的做到了韩愈曾经提到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道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生互相学习,这不是一种更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