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

时间:2019-05-13 12:3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

第一篇: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

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

——

例谈数学生活化教学体会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

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体 现出“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解决 一个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感受学习数 学的乐趣。

然而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等同于枯燥与繁难,并没有形成“人 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意识,既不知所学的数学 “从何而来”,更不知学了这样的数学知识有何作用,每天只是在反 复训练机械的解题技能,而一旦面对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往往束手无策。是什么原因使得数学陷入了教学两难的尴尬境界呢?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生活背景,教学情境 与学生生活环境相去甚远等等是重要的因素。生活化原则的缺失压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数学运用能力 的提高。

其实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只是我们没有去挖 掘和提炼而已。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 回归生活,应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并付诸实施的问题。数学课堂教 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构建一种开放的、与生 活紧密联系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应该成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必 由之路,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触手可及,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云山雾 海。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将此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情境,再在解决生活 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把生活融入课堂,生活是数学教学内容不竭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 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 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中的很容易产生探究 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融入数学课堂呢?、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 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 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进行教学 设计时,应把抽象的数学教材“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关于数轴概念的引入,我将情境设计成:

学校门前是一条东 西方向的公路,现在把校门口的位置记为 0,向东走一米记为 +1,向西

走一米记为-1,放学后,顾明、李颖、陈丽丽三位同学一起回家,顾 明向东走了 8 米,李颖向西走了 5 米,陈丽丽要等她的弟弟,还站在

校门前。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公路图,并标出此时三位同学的位置。由于放学回家是同学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所以都迅速标出了三个同学 的位置,为进一步讲解数轴的相关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再如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看过海上日出吗?”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绪带到广阔的海边,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把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把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红日冉冉升起,我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太 阳和海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而让学生讨论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最后归纳出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情况。通过这种“生 活化”的情境教学,学生学得饶有兴趣,特别是太阳即将离开大海时,天拉它向上,海拉它向下,最后太阳终于离开了大海,同学们的印象 特别深刻,在感受大自然壮美的同时,牢固地理解了数学知识,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以往的教学内容常常是以公式、定理等“纯数学”的方式呈现给 学生,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集生活中的各种 数学实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天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因 此我常常把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对数学题的呈现形式也作了一些 有益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有机地将表格、漫画、歌谣、数据单等引进应用题教学。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时,我 们尽量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表或数据,让学生结合表格来研

第二篇:让生活融入课堂

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我认为这就是语文开放式的学习,它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重点提出的。开放式的语文学习,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封闭的观念,改变学生学习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缩短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时间,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是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以下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生:(雀跃着、齐声、响亮地回答)想!

[点评]:以往,多数教师是紧扣课文主题导入的,显得老套,且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该老师打破常规以请同学当“知心姐姐(哥哥)的方式导入,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能学好的自信心。

师:在破水罐、完好无损的水罐和挑水工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并说说理由。(小小组讨论)

生1:我喜欢完好无损的水罐,因为它可以装好多的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生2:我喜欢破水罐,因为从破水罐中洒下的水可以浇灌路边的花朵,让人欣赏到美丽的花。生3:我喜欢挑水工,因为挑水工没有埋怨破水罐,还使用破水罐的缺点,变成了它的优点,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敬佩他的聪明才智。生4:„„ 生5:„„

师:谁能用《一路花香》这个故事来劝慰那个男孩? 师生合作:(略)

生评:她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别人,而且讲话吞吞吐吐,不流利。生生合作:(略)

师提示:记住用《一路花香》这个故事来劝慰小男孩。

生评:这位“知心哥哥”讲话流利、通顺,且用了有力的证据。如果我是那个男孩,我一定会心服了,今后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

[点评]:这一与生活实际相符的表演是教学的一种新机制,它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对话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评]:

1、这节课,一改以往只偏重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封闭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悟性,激发学生的灵性为目的,增加阅读教学的发展性、开放性、创造性、从而把学生从呆板的机械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

2、当“知心姐姐(哥哥)”整堂课的亮点,引活动于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活动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在活动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总之,开放式的语文学习,能即时、即地、快速、便捷、广博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更贴近社会生活;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融合,汲取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精华。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把生活带进课堂

把生活带进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

内容提要: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更应融入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大量生动鲜活的数学素材,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的强烈欲望,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主 题 词: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案例1:

有这样一个试题是: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训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8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1128除以36商是31,余数为12。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这只是数学教学中的小小一例,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一、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案例2: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3:

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京香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百事利家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到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案例4:

在学习了“折扣”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我校五年级共有学生79人,在过“六。一儿童节”时,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的一箱九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八八折优惠。问怎样购买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我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的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案例5: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有个人用136手机,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些题目,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又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的计算,既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三、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案例6:

例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

案例7: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一种牛奶盒长5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厂方准备一箱装24盒,如果你是厂方的设计人员,请你结合厂家利益考虑外包装的长、宽、高各应该是多少?”学生都很兴奋,先是讨论,然后计算。通过各种意见的对比,几种方案的计算,使学生了解使用材料少,就节省成本,厂家利润就增加;同时携带要方便,外观要美。从而进一步使学生熟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并使学生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案例8:

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为了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凡用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的,每吨水收费1.8元,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增收50%。小明家十月份交纳水费46.8元,问小明家十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见了这题目,纷纷陷入了沉思,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求出了这题的正确答案:因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每吨收水费1.8元,这样小明家只要交纳水费:1.8×20=36(元);而小明家十月份实际交纳水费46.8元,多交纳了:46.8-36=10.8(元),因为用水量超过20吨的,每吨要增收50%,即每吨要交纳:1.8×(1+50%)=2.7(元),10.8÷2.7=4(吨),因此可得,小明家十月份用水为:20+4=24(吨)。

通过这题的练习,既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又使学生懂得解应用题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分析推理。

五、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要做到以上几点,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一)联系生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知识,联系实际应由近到远,由小到大,先从学生的生活开始,逐步扩大到学校,社会等领域,要考虑到地域性,城乡差别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计算。其实,加工零件问题也是现实中的问题,但离学生太远,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有关种菜,种庄稼这类问题,农村的学生非常熟悉,但把它放到城市学生的课堂中就不合适了。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联系生活要恰到好处,要适当。

(二)联系生活要恰当,不要生搬硬套,不要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

数学生活化是当今数学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因此,很多教师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一些教材也刻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些现象固然可喜,但有些联系实际的例子并不恰当,会误导学生。有些例子甚至是编者、教师想当然编造出来的,名为联系实际,实则违背了生活实际。

案例9:

例如人教版教材数学广角中有这样一道题:摊熟1个煎饼需两分钟,一个饼铛可以同时摊2个煎饼,问摊3个煎饼最快需几分钟。很多学生认为应该是4分钟,显然两个煎饼一块摊,另外一个单独摊。但书上的答案却不是这样,而是用3分钟,即先摊两个煎饼,一分钟后,一面熟了,拿走一个煎饼,再摊第三个煎饼,再过一分钟,第一个熟了,再放上第二个煎饼,再过一分钟,后两个煎饼就熟了。这个答案乍看来很巧妙,很节约时间,但仔细想想,哪有这样摊煎饼的呢?仅仅为了节约一分钟,弄得手忙脚乱,这样值得吗?哪有煎饼摊一半拿出去,再摊另一个的摊法?这样无疑违背了生活实际。学生们都亲眼目睹过摊煎饼,知道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书上这种摊法。因而,这道题根本没有说服力,根本不是从生活中来的,而是编者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牵强附会编造的,这样效果比不联系实际还差,误导了小学生。所以,有这样的例子,还不如不联系实际。联系不上就不要硬联系。

(三)联系生活不要局限于当前所学知识点,应培养学生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中的知识是一点一点学得的,而有时生活中很多实例用当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未必是最恰当的。所以,教师要灵活,要多鼓励学生用最佳方案去解决问题。

案例10: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某天去买梨,价钱是5元4斤,买了6斤梨。我正默默算帐,小贩张口就说:“7块5。”我大吃一惊,不明白小贩怎么算得这样快,难道堂堂一个大学生不如一个小贩会算账?问过之后才知道,小贩并不像我那样先算一斤多少钱,而是这样算的:5元4斤,2斤2.5元,再加上4斤的价钱5元,所以6斤梨一共2.5+5=7.5(元)。我不得不惊叹这种算法的巧妙,同时我也体会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有巧妙的解决方法,所以不要拘泥于常规的方法,遇到问题一定要多动脑,用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它。

案例11:

还有一个例子:母亲带着上四年级的儿子和上学前班的女儿去吃比萨。要了两个比萨,99元一个,母亲让两个孩子算算共花多少钱。儿子嘟囔着“二九一十八,二九一十八”,认真地算,一会儿问母亲能不能给他一支笔和一张纸,而这时,女儿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198元”。为什么女儿算得这样快呢?她是神童吗?不是的。她之所以算得这样快,是因为她并没有像哥哥那样按常规直接去算99+99等于多少,而是这样想的:1个比萨付100元,多付了1元,2个比萨付200元,就多付了2个1元,所以2个比萨的价钱就是200-2=198(元)。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把它们搬到课堂上,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巧妙的解决方案,使他们增加生活经验,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把数学当作一种兴趣,一种需要来研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能够活学活用的人,而不是做题的机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参与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第四篇:把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

把乡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

美术的学习,关注的不仅是美术的技法,更是把对这些技法的认识和儿童的生命体验紧密联系起来。儿童的生命体验源于身边乡土文化的感受,充满了情感的意蕴,情感既无法由命令产生,也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它需要教师的引发、启动、传感,靠儿童的自主感受,方能喷薄而出。乡土文化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丰富源泉,从其身边最熟悉的环境中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是我们优化美术教学的重要段,进而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对美术的热爱,而热爱产生兴趣,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影响人一辈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土文化 美术资源 自然材料

家乡是美好的、温馨的,每个人都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家乡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最为熟悉的,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的街道、一草一木、家乡一切的一切都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影响着人的一生。我校地处中原地区,厚重历史文化,广阔平原,秀美山川的神韵令人陶醉。儿童是未来、是希望,孩子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让乡土文化融进他们幼小的心灵,并能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扬它,由衷地热爱它。

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和地域性。我们的家乡素有“煤都”之称,拥有大小煤矿二十多个;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宋瓷之冠”美誉,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而雅致的美。美术作为小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儿童得到了美的熏陶和培养。美术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之中,所以,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生活才是美术的源泉。充分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以美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我丰富美术教学内涵的有效手段。

一、开发乡土资源,体验学习源头活水

表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对事物的印象,是想象的材料。通过大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的形象就是想象。表象越丰富,其想象也就越开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可见,积累儿童丰富的视觉表象是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巍然的香山寺、叶县明代县衙、郏县的临沣寨、……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或许还可以看见白发苍苍的老人聆听宝丰马街书会的评书。新的家乡人已习惯开着高档车、踩着柏油路、听着周杰伦的歌……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古老的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家乡文化似乎已在岁月的沧桑中流逝。于是,我们把乡土文化融进美术课堂,让孩子领略家乡的特色,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丰富小学生美术创作的表象,积累创作素材,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参观家乡古建筑,让孩子们走进香山寺,亲身踩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看看沿河的建筑,高翘的屋脊、精致典雅的木门窗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他们感叹祖先的聪明、勤劳与伟大。由此产生的课题研讨课美术活动《家乡古建筑》(线描画)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意犹未尽的孩子们由自己的理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家乡古建筑的风貌,构图丰满,线条流畅,风格古朴。接着,我们参观了市博物馆,了解家乡一千多年的历史,感知鹰城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孩子们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把这些活动与美术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渗透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了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优秀教学活动。

二、走进社区生活,挖掘美术资源

社区是小学生的生活场所,也是小学生的学习环境,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几次重大国际性会议上曾多次强调要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我们从突出本地特色资源出发,让学生尝试乡土化、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从本地特色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资源。如在公园活动中,孩子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苗木、花卉,当他们走进盆景园时,被眼前的艺术所折服,摸摸这儿,看看那儿……孩子们穿梭于花圃间,真是乐而忘返,这些都能为美术课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机遇。

三、收集自然材料,拓展美术形式

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取材方便、随手可得。我们的小学生园四周树林环抱,乃至我镇的农村都是一望无际的苗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各种各样的树叶成了树叶贴画的好材料,由孩子们自己收集树叶,放在书本里夹平,选择不同的树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摆放并拼贴出一幅幅漂亮的树叶贴画;还利用各种纹理清晰、形状美观的树叶制作成“叶脉书签”,染色并塑封后的叶脉书签不会变形,不会褪色,串联成别具风味的挂饰,用于装扮我们的教室,使孩子们积极参与了班级环境创设;形状奇特、造型别致的枯树根也是随处可取的,孩子们收集来的树根真是各具特色,配上一些辅助材料,随即出现了狂奔的骏马、威猛的狮子头、开屏的孔雀、多脚的蜈蚣、跳舞的娃娃……一个主题为《奇异的树根》的树根造型展在二(3)班隆重推出,既发展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又发展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用不同的蔬菜瓜果展开联想,土豆变成了可爱的小鸡、小番茄变成了有趣的风铃、南瓜变成了憨态可掬的海狮,还有美丽的热带鱼、睡觉的小猫……这些自然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所蕴含的美,还为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美术探索与创造提供了条件。他们用美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理解与想象,通过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家乡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时时刻刻影响着小学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成为了小学生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我们的美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浓郁。同时,通过孩子们的亲身感受和主动参与,深深地融进了他们心灵深处,播撒下爱的种子,使他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乡土文化。

第五篇:把学英语融入紧张的生活中

把学英语融入紧张的生活中

懂得爱上英语,但找不到时间来学习英语?调查指出,80%以上的白领都报名学过英语,但真正坚持下来的恐怕连一半也没有,最普遍的借口就是“工作忙,没时间”。现在我就要向你揭示把英语学习融入紧张生活中的独门秘方!学好英语不用脱产!对公私两忙的你来说,这不是天大的好消息吗?只要你运用以下的八大金科玉律,不论你有多忙碌也可以把英语融入你忙碌的生活中。1.Study in short doses(每天学习都学习一阵子)

其实坚持每天学习一段短的时间,学习效果远比一个星期一口气学习几个小时高。这意味着你不需要一下子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每天大概只要20分钟,就可以轻松达到理想的效果。

Choose a flexible course(选择一个灵活的课程)

即使你已经决心花上大量时间来学习,你还得懂得选择一个合理安排你的学习计划和紧贴你进度的课程。当然灵活度才是关键。就比方说英孚,在英孚你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一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是你的个人英语课。

Find a study partner(找一个学习的伙伴)

虽然说跟外籍老师练习口语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你也能够抓紧时间跟朋友在午饭后或者闲来聊天的时候练习口语,只要你们用英语来聊。

Make flashcards(制造单词卡)

写一些英语的单词在小卡片上,把这些卡片放在你房间的周围,那么,你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加深你的记忆。你也可以用英文来分类你的衣物等等,时常把小卡戴在身上或放在周围,增加你的词汇量,学得更牢固。

Use your downtime to practice(抓紧你的空闲时间来学习)

在汽车上听听英语录音带,在休息时间读读英文书,或者在公车上复习单词卡等,都是上下班的路程上学习英语的好方法。

Use the shower(沐浴英语中)

每天洗澡的时间正是你单独练习口语或者用英语回顾一天所有活动的好时机,何不好好利用这独处的时光,沐浴在英语中呢?口语是学习语言的最重要一环。开口朗读对加强口语作用很大,不过别在洗澡的时候那本书出来朗读,除非你读的是防水的书本。

Review before bedtime(跟英语说晚安)

在睡觉前花一点时间来复习重要的学习内容。研究指出,大脑在睡眠的时间才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最新的信息。

Don't get discouraged(不要气馁)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的英语好像在原地踏步,别气馁,其实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所以,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我敢保证你最终的收获一定很丰富。2.3.4.5.6.7.8.把这八大金科玉律好好实践在生活中,不管你有多忙,也可以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下载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郭金龙:把公民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

    郭金龙:把公民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 2013年09月28日 07:18:04 来源:北京晨报 郭金龙与北京市全国道德模范座谈时号召 “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除了勋章是给我的,光荣归于人民,我......

    把数学史元素融入初中数学课堂2

    把数学史元素融入初中数学课堂 ——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勾股定理a2+b2=c2在中学数学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浅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浅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从古至今,涌现出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心中。那么,......

    苏州外国语学校:把英语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精选5篇]

    苏州外国语学校:把英语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 光明日报 》 2014 年 1 月 10 日 6 版 ‚小学组晋级40名,苏外占31名;初中组晋级10名,苏外占7名;高中组晋级5名,苏外占4名‛,这是苏州外......

    《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读后感

    《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读后感 闲暇之余,我深入细致地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研讨,我真实的感受到《指南》解读本是我们幼儿教师......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论文关键词:国学经典幼儿教育玩与国学相结合 论文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无论大学、中学,还是之前的蒙学,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

    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

    □学习手记――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林明基(作者单位:莆田市新华书店)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必须按照党的总目标来制定并完成自己的......

    把医院文化融入医院建设

    把医院文化融入医院建设于秀华从宏观上讲,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提出了医院的发展战略、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