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案例分析与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案例分析与思考
教育部在小学英语指导意见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地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使其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其形成初步应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英语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小学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如何正确地评价学生。因为小学生对教师给予的评价比较敏感,对今后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会有很大影响。近一年多来通过课堂观察,我把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评价活动整理了下,将具有典型特征的方式列举出来,老师们或许会从中发现自己的身影。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讨,分析一下我们的评价活动应如何有效开展。
[课堂实录1] 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词汇课上,一位男生看着教师单词图片说:“ruler!”,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教师马上向他竖起两个大拇指,并向全班学生说:“Good,Good,very good!”课堂上马上响起了整齐又响亮的拍掌声。这样的评价课堂上出现了十几次。[课堂实录2] 在五年级的课堂上,同桌之间按教师的要求进行pair work,,然后教师请一对学生表演,学生表演后,教师向全班学生说:“Great,great,excellent!”。全班对两个学生说:“Great,great,excellent!”声音不太响亮,也不太整齐。
[分析] 以上两种现象,教师们应该都可以为常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学英语课堂掀起一种学生齐声表扬之风,一堂课下来,有不下十余次这样的表扬。开始时,学生们兴趣勃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声音由高到低,掌声也渐渐稀落。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千篇一律、机械的表扬声方式开始厌倦、感到乏味。因此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便消失了,被评价的学生也感受不到表扬的音悦了。这说明:评价语言不宜单
一、机械化 [建议]
一、评价语言丰富化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话语中不知不觉地了解英语。因此教师应用丰富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评价,尽量是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体现语言的运用。如“a clever girl, Wonderful!Nice picture!Well done!Good!Good idea!”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语言的多样性,感觉学习的喜悦。
二、评价方法人文化
另外,根据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同伴南行评价,而高年级则不需要这样同声、同步和公式化的表扬,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走过场的感觉,教师只要对学生出色的表现表示真诚的欣赏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以激发和保持,例如一张小贴画,一个亲昵的抚摸,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真诚赞赏的眼神,更能让教师与学生情感真实的交流。
是否说让语言丰富化、方法人文化就是让老师们一节课不停地说呢?看第三个例子。
[课堂实录3]学生每说一句话,回答一个问题,授课教师就进行表扬、加分和鼓励,学生每听一个单词,教师就对其说:“very good”,做对一个动作就:“excellent”,学生每说一段话教师就奖励其一张贴纸或一颗糖。
[分析]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强调教师要欣赏学生,从正确鼓励学生,先不意味着教师要盲目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有些教师不对学生完成教学活动付出努力的大小进行评估,也不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一味进行雷同的表扬和鼓励,贴画奖励一个接一个的发,而且也没有一个小结性评价,就不能引导、甚至误导学生发展的方向,这样容易使评价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变得苍白和空洞。这说明:不宜将表扬和奖励泛滥。
[建议]注意分层次客观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
首先根据不同层次的活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也就是根据学生参加活动与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例如,对读单词、指图片等简单练习,教师只需对学生回答正确与否作出评价就可以,对描述图片、人物、场景、事件或自编对话表演性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进行评价时,表扬的力度就可以大一些,除了口头赞赏外,还可以增加其他形式和奖励,必竟大家都认为:物以稀为贵。
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当一个学习能力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或平时不太注意学习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答得不是很思想,教师应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表扬,当优秀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有必要严格要求,引导并鼓励学生答得更好。这样才能使落后的学生重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课堂实录4]教师将学生分成1、2、3、4组,然后每组有学生答对问题就在黑板上给小组加一分,用画正字的形式。但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映象,似忽老师在忙于写“正字”,学生小组活动一团糟,纪律不好。[分析]
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但小组活动是很不好控制的,稍不注意学生就乱哄哄的了,除了安排好小组活动的角色,比如谁是做记录的,谁提问,内容与顺序的安排等,评价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案例中分小组后为什么会出现不好的状况呢?这是因为: ①因为年龄特征,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身体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课堂中需要受到各种刺激才能保持注意力和保持兴趣。只有单一的画正字的方式肯定不能吸引他们。②为了活跃课堂,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但竞赛结果一般是星星、红旗等数量的体现,只能体现学生参与或回答对问题的次数,与英语学习内容关联甚少。
③因为学生的性格差异,这个小组没有人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否定一组的同学在学习任务中的参与。以量化的方式等呈现活动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僵化、简单的表面化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因为多少怀疑、质疑教师的不公平,违背了我们评价的初衷。这说明不宜脱离英语环境过于依赖量化评价教学。
[建议]建议教师在小组竞赛活动中,进行评价时注意: ①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肯定喜欢趣味化的东西,比如老师们让小组回答正确的同学为自己的画加一笔的评价活动,有画笑脸的,画树的,画花,漫画人物等。还有贴拼图的等等 ② 尽量使用英语形式
比如画正字是中国方式,画英美方式既是评价促进学生,又是文化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再比如用a-z 的方式:
③ 评价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
今天学动物用动物卡奖励(周丹的形容词学习),明天学交通方式用交通方式分组,看谁跑的快。
④评价方法丰富多样
同一小组评价方式无论多有趣,如果使用时间过程太长,或过于频繁,学生都会厌烦。所以教师应不断变换评价方式。今天爬楼梯,明天用颜色分组,后天用任务展示,再学生互动式语言描述评价。让学生在各种方法评价中获得新鲜感、愉快感,每个人都能从中体验到语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课堂实录
5]
授课教师在学生在“开火车”活中朗读所学单词,出现错误,教师无意识纠错。
[课堂实录
6]学生在学完有关询问日常活动句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以下问答对话: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Friday afternoon,Lily? S1:I usually watch TV on Friday afternoon.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 morning, Mike? S2:I usually go swimming on Saturday morning..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 ……
[分析]前者是语音错误的忽略,后者是词汇与句子意义理解错误的忽略。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与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有错纠形成鲜明对比。有错必纠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新课程提倡关注学生的情感,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于是部分教师又出现一切忽略的现象,对学生在课堂中所有的错误采取过度宽容态度,导至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这说明:不宜忽视错误,但注意纠错方式,[建议]
新课程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有效地自我调控,不断发展。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是机械性错误,那么教师可以立即纠正,但不要说:“No”或“You’re wrong!”等负面评价的语言,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用“Good, but…”“Can you say it again?”或“Say after me, please”等进行鼓励和纠正。
当学生进行侧重语言流利性的练习时,在不影响意义表达的情况下,只要学生能连贯说话,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教师就不宜打断学生的话语对其进行纠错了。这时教师宜推迟评价,用正确的表达或把学生的话重复一遍,对其接受正确的语言示范,并让其重复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就可以了。
也可以要求其它学生给予帮助,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互助、协作能力,或用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再尝试一次,例如: Take it easy!Think it over, please!从而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教师的纠正。
总之,在对待学生错误时,教师只要尊重并理解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给他们提供时间与空间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他们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并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控。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要抓住孩子的心,趣味化、英语化、促进学生有兴趣,有信心,有方法、有能力学习英语。
第二篇:浅析小学英语课堂评价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评价
甘肃省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
李春燕
1319585712@qq.com 【论文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评价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而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对教学效果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今后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如何运用恰当的课堂评价,让学生通过内驱力自主学习英语则值得我们深思。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新课程倡导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应坚持激励性原则,不仅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自主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这么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弊端。那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呢?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1、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
评价理念落后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评价理念从几个方面对传统测试与评价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评价理念,对现行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往的英语课堂评价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综合性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这其中难免有
对学生不全面的认识从而导致的片面评价,甚至有的教师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方法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打击了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还忽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是很不利的。
2、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是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让学生从评价客体转为评价主体。教师可以把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使参与评价的学生在评价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改革之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改革,可以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两方面入手,进而逐步提升课堂评价的效果,帮助学生找回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把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三者结合,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个性;在评价的标准上,它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实现评价的多元化。(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如每节英语课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一天的学习成果在小纸贴上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便于今后的强化记忆。这样,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从而塑造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2)学生互评:同龄人的评价往往能客观地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思维模式和处事上去观摩、理解和判断,评价符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会使评价的学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长处,通过别人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促进自己能力水平的提高。(3)教师评价:教师参考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评价学生,教师除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还可以适当加上激励性评语或希望、励志格言等,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2、评价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对同一种事物长时间的存在兴趣,容易分心、分散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上下功夫,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中多花心思,增加趣味性,刺激竞争,激活课堂气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入手:
(一)丰富多样的课堂评价语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教师不是说“Good!”,就是“Very good!”并伴以机械的鼓掌,看到学生喜滋滋的表情,似乎这种评价对其很受用。但细究起来,这句单一的话语评价,其实质的效果并不明显,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学生腻而生烦。其实在实际英语课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来进行评价。例如对表现好学生用“Great!”、“Wonderful!”、“Clever boy/girl”等,表现不错尚需努力的用“Come on!”;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急于否定,可以说“Don’t worry, I believe you...next time.”等。通过不同的评价用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鼓励,建立信心,发挥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评价
课堂上教师还可通过肢体语言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积极大胆,发音准确,就可以点头微笑、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You’re very clever,对其他同学竖起大拇指A clever boy, A clever girl等等。
(三)、有效的任务驱动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通过所学的语言来完成。如遇到做调查的题时,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采访同学,然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任务完成后,学生极有成就感。同时,这种评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激起其持久的学习需求。
(四)合理的分层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于优生和差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分层评价能够扬长补缺,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达到全体学生跨上一步,递进一层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第三篇: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注:本文已在《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年第三期发表。
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刘剑
【摘要】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本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开展学情分析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其追根溯源,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判断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学情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生活经验等因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建立或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学习结果,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二、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究
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学情分析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常态教学设计中学情的缺失,即使在公开课或者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也存在泛化现象。张金秀(2008)提出学情分析的泛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以对学生生理、心理群体模糊性特征的分析代替对本班学生具体知识能力的分析 2.对学生的分析模糊,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困难的诊断和分析”。丁恺(2009)提出泛化的学情分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空洞抽象。例如:“我所任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乐于参 1 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和一定的英语表达基础”,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对本班学生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和英语能力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比较空洞,对于具体的一堂课的设计指导意义甚微。2.表面浅显。例如:“学生难点是在一定情境下运用本课功能句型”。这样的学情分析客观上指出了学生的难点,但是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为什么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运用功能句型会感到困难,是词汇的缺乏,还是句型本身学生难以掌握,或是其他?这种分析由于缺乏教师的深入思考,可能会导致教学设计中难点无法有效突破。总之,学情分析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情的现实情况,而学情分析的泛化导致了学情不能为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其它部分互相割裂、毫无联系,这样的学情分析是低效的。
通过与多位小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主要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去实施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们普遍存在的现实困惑包括:学情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学情分析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样的学情分析最有效?
对于学情分析,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多倾向于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学生的角色,阐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思考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中更为罕见。这种缺失导致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实践层面得不到理论方面的有效帮助和指导。笔者试图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判断等方面进行若干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学情分析应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1.学情分析的内容
学情分析可以分成一般性分析和具体分析。一般性分析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具体分析是指针对课堂具体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优势、容易出现的问题 2 等方面进行分析。(王宝珊、夏秋荣,2010)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一般性特点(例如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不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泛化的现象,对于具体的一堂课,教师更要加强对学情的具体分析,即确定学生学习起点(与本课核心内容直接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或基本能力水平),判断学生在学习新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对课文话题的认知、兴趣点(例如学生对话题是否感兴趣,对于该话题学生愿意讨论哪些内容)等情况。
例如,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Lesson 23的课文对话如下:
—How many holidays do you know?
—Oh, I know a few.We have Thanksgiving.It’s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and we have Christmas in December.January 1st is New Year’s Day.—Do you know some Chinese holidays? —Yes.October 1st is your National Day.Chinese New Year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课文功能句型:January 1st is New Year’s Day.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节日和日期两个话题的结合,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节日日期,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日期的英语表达。本课的学情分析除了对三年级学生的一般性特点分析以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日期表达(学生的学习起点)、调研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知识的了解情况(学生对课文话题的认知情况)。
当然,不可能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对学情都做出全面的分析,求全可能就会难以深入,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师、学生的实际选择学情分析的重点(周静,2009)。
2.学情分析的方式
学情分析主要有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教师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判断,属于主观判断;后者则是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等方法获取客观资料对学情进行判断、分析,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或资料进行客观判断。
教师的经验往往是从以往的教学中获取,所以经验判断实际上也是通过实证获得。当然,经验判断有其局限之处,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而实证的方法则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因此,学情分析的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这两种方式都很重要,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
经验判断教师都很熟悉,这里主要介绍实证分析学情的一些方法:(1)观察法: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情。
(2)书面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书面材料包括档案、笔记本、练习本、作业、试卷等。
(3)访谈法: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提问答问等活动了解学情。(4)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情。(5)测试法:通过测试了解学情。(蒋敏杰,2009)
通过实证了解学情,有时候教师会担心程序过于复杂、费时费力,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等常规工作对学情进行判断,并且通过调查问卷、测试法进行学习起点判断时可以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而减轻工作负担。
3.学情分析有效性的判断
有效的学情分析一定指向课堂教学,即教学设计中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的针对性思考。如果学情分析不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留下痕迹,这样的学情分析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案例1] 上文提及的三年级Lesson 23的一节研究课中,教师通过课堂前测了解到本班学生日期掌握较好,不过学生不知道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并且元旦和春节容易混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安排了以下活动:(1)学生日期掌握较好,warming up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日期只进行了简单复习。
(2)针对学生“不知道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的具体情况,教师在warming up环节中呈现了一些节日图片(包括春节和感恩节图片),同时教师提问“What holiday is it?”、“When is the holiday?”,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对节日名称和日期进行复习。同时,课堂上学生表现与教师预设一致,回答不出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这时教师通过语言为课文学习埋下伏笔“later you will know about it”。课文听力练习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When is Thanksgiving DaySpring Festival?”。由于在warming up环节学生心中已存疑惑,现在能够通过听力找到答案,学生学习动机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能够观察到听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磁带录音。
(3)针对“元旦和春节容易混淆”的难点,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在PPT上呈现节日的典型图片,例如春节选择了放鞭炮、贴对联、吃饺子等图片,元旦的典型图片不多,教师在图片上加上
“1月1日”的文字。通过典型图片的呈现和对比,加强了学生对这两个节日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板书(图片1)以及“Let’s match”连线活动(图片2)强化节日名称以及节日相对应的日期。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通过课堂前测比较准确地分析了学情,根据具体学情教师设计了warming up环节、连线活动、板书等,这些设计是基于学情 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非常具有针对性,应该说这位教师的学情分析比较有效。
[案例2] 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Lesson 16的话题是兴趣爱好,功能句型是“What do you collect?I collect rulers”。教师课前通过与一些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学生有收集玩具、邮票、卡片、石头、书籍等爱好,于是教师在操练活动的设计中把这些物品作为替换词(图片3),课堂上学生乐于参与,操练效果较好。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进行了简单调研,然后把这些经验带入课堂,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进行更真实的语言表达,这样的学情分析也是有效的。
4.学情分析的时间
由于学情本身的复杂性,教师很难对学情进行完全准确、非常全面的判断。根据传统观点,学情分析一般是在课堂实施前完成,但我们主张学情分析要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例如,上文提及的三年级Lesson 23的研究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thanksgiving的发音掌握不好,于是教师将其增设为难点。在平行班上课时,教师通过示范发音、卡片高低音的方式对此难点进行了突破。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例如本以为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出的单词、很容易就能学会的句型在课堂中却是学生的难点,这时候教师要对学情给予特别的关注,可以适当调整预设的课堂节奏,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同时,课后教师要对此进行反思,为什么此处是学生的难点,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所以,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实际工作中,学情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操作流程:课前学情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中监控——课后反思——以后的教学实践。课中监 控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将前期的学情判断与实际课堂进行对照,判断前期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通过课中监控和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把新发现的学情转化为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平行班中实施;即便没有平行班,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因此而获得增长,并对今后的教学实践也有裨益。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特点,更要关注针对课堂的具体分析;学情分析的方式主要有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两类,教师要掌握实证方法,并通过实证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学情有效性的判断主要是看学情分析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所影响,教学设计中是否存在为学生“量体裁衣”的思考;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
参 考 文 献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2006.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第三册(学生用书)[T].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丁恺.2009.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蒋敏杰.2009.对“学情分析”中若干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1): 45-47.4.王宝珊,夏秋荣.2010.朝阳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核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5.张金秀.2008.对教学设计内涵的理解及实践诊断[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1-5.6.周静.2009.技能架起“知-行”桥[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7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如何以故事为载体,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而,不少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仅就文章细节和某些事实向学生提问,即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直接的或命令式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必要的;但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牛津英语教材的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的素材,从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堂课的课题“Alittle,greenman”是一则故事,主要句型为动词过去式的结构。重点是故事的阅读理解,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质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以交际法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运用多媒体声、色、形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活动情境,交际的空间,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案例实录
1、利用话题,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What'syourfavouritething?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S1:Myfavouritethingisdoll.S2:Ilikefootballbest.随后,我让学生猜猜:What'smyfavouritething?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爱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现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们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得以初步激发。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Yourfavouritethingismoney.(你最喜欢钱。)(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S2:Yourfavouritethingisus.(你最喜欢我们。)
(我点头说:Yes,Iloveyou.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这些书本上永远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实际,表明学生的确了解我。这一话题的引出,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又为师生间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性的特征。
在引出了spaceship,本故事中一个重要因素后,我又以spaceship为话题,提出以下问题:
What'stheanothernamefor'spaceship'? S1:UFO.(原本我并没有百分百的肯定会有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可事实证明学生的知识面真广,教师不应该小看他们,一定要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立即翘起大拇指予以表扬,其他学生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随后我又问学生: Didyouseethespaceship? Wheredidyouseeit? Whatcolourwasit? Whatshapewasit? Who'sinit? Ifyousawaspaceship,howdoyoufeel?Whatwillyousay?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有的学生见到过飞船,就作了一番介绍,有的没见过,就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一话题的引出,既为下面的故事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又把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也为最后自编对话作了初步的铺垫。以下是部分学生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
Welcometoourschool.(欢迎来我校参观。)Goaway,Idon'tlikeyou.(走开,我不喜欢你。)Don'tkillme.I'myoung.(别杀我,我还小。)I'mAlice.Whoareyou?(请问,你是谁?)
学生的发言众说纷纭,精彩迭出。由学生的回答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绝对丰富的,想象力没有高低之分,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想象的角度。想象使学生进入了所学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能充分挖掘可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素材,为他们提供一个空间,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利用多媒体,在故事教学中,层层设梯,分散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整篇故事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利用多媒体设计成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侧重,教学方法、目的,训练内容各不相同。前后环节在教学中、在对学生的训练上呈向上梯状。
第一个环节以出示故事开头的画面,我有目的地提问,学生回答为主。训练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并为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提问打下基础。
以下是我的提问: Whowasshe? Wherewasshe? Whatwasshedoing? Whocamein? Whatwasthenoise? WhatdidJohnsay?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快捷的优势,将答案一一出示,既将故事的开头出示。
第二个环节是本课教学训练的重点,我直接在屏幕上出示故事的经过,让学生自主提问,集体解答。
T:Youcanaskanyquestionsaboutthepicture? 由于有了第一个环节中的准备,学生不用被动地去重复教师刚才所提的问题,主动地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结合新的句型展开了丰富激烈地全班大讨论。
S1:Wheredidtheycome? S2:TheycomefromtheMars.S3:Whytheycamehere? S4:Becausetheywantedtomakefriends.S5:Becausetheylikedus.S6:Whowasafraid? S7:Thelittle,greenman.S8:Whywasheafraid? S9:Becausehewaslittle.S10:BecauseJohnandMarywerestrong.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作为教师的我只能作壁上观,看着学生的表演,听着他们激烈而有序的问答。不时为他们精彩的提问和意想不到的回答喝彩。学生所学的已经完全超越了教材的范围。在一种轻松、活泼、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各自的知识、能力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思考,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探究性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案例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教学生,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供独立思维的机会、空间,让学生去说,去学习,去表现自我,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本案例中,我作了一些尝试:
1、设置交流话题,激发创新思维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有计划地尝试提出学生感兴趣,有言可说的话题。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和碰撞的场所,为他们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发言欲和求知欲。学生好表现自我,乐于展现自我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
2、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英语由于受语言的限制,学生的提问不可能像语文一样有深度、发人深省。但英语具有交际性的功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对于学生的提问从不分高低,只有好、精彩的表扬。不在乎质量,只求数量,对于学生的种种奇思怪想,从不批评指责。在本课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在做过充分的设梯后,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教材里的现成材料大胆地提问,及时的表扬,逐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此外,教学中,我始终与学生的距离,尽量地靠近他们,近距离的接触、丰富的表情和及时的赞誉为学生创设了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消除了他们的紧张,学生想说、敢说、敢问。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设计和恰当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视听内容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使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堂中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中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洋里中心小学 陈巧艳
当下,开设小学英语为孩子们学习英语占据了天时。教育心理学证明:小孩三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能100%学好语言;其次,小孩六岁是学习语言的第二个最佳时间,能80%学好语言;最后,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能学好语言是越来越困难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学英语宜从儿童时代开始。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显得很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小学英语是高段英语学习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在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使得英语教材的改编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因此,新教学大纲增加了一定的词汇,交际用语、语法、泛听、泛读等。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的增大,内容的增多,有的同学逐渐感到学英语吃力,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消失,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的倾向,甚至有的同学放弃学英语,到了最后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当严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很多高段所学的英语内容是在小学英语的基础之上的延伸,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英语教学应该从小学抓起,为以后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学习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9岁至12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外语具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其关注现阶段儿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语言的潜力,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引了方向,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开设英语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得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
总之,小学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于开设小学英语课的实施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这就制约了我国英语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这也就需要我们的相关部门加大投入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从走进了小学课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而这些笑脸和眼睛背后,我们还能看到小学生们好玩好动,自控力差,个性张扬的天性。因此,课堂上的 “意外事故”总是防不胜防地发生着。而且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又不同于数学和语文老师,每天都跟孩子们见面,我们每个班每周都只有两节英语课,小学英语似乎没有语文和数学那么受关注,所以往往英语课上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然而,作为英语课堂引导者的老师,如果对这些“意外事故”处理不当,不仅会损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与《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鉴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我的英语课堂上特别注意运用师生地位平等的原则方法来处理这些意外事故。现在小学英语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上,所以面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我们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我就谈谈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两件“意外事故”及我采取的方式方法。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年,在这将近五年的工作中,我也面对了很多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山区的孩子跟我以前在市中心所面对的孩子不同,他们可能之前都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来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在英语的学习方面困难重重。可是在我教授的班级里,仍然有部分尖子生,可是有时尖子生和后进生的差距较大,所以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在教授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七册的Unit 3 Housework时,词汇量要求比较大,在我带读了之后,还有部分学生跟不上我的节奏,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有位平时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的同学竟然干脆喊说:“我是读不来的。”之后就做自己的事情,不愿再跟读了。有些平时学习较好,而且学会了的同学就骄傲起来了,他们在别人朗读时也不认真听,还随意插嘴或嘲笑别人,有位同学甚至说:“这么简单都不会!”以前我所教授的班级虽然也会有这种分化,但是班级人数比较多,我可能没有听到他们这种嘀嘀咕咕。可是今年不一样,班级才三十几人,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于是我不断变化带读的方式,分组读、升降调读、男女生读、个别读、单响炮和双响炮等,貌似有那么一点效果。这时的我还是有那么一点失落,因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突然我灵光一闪,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适当奖励,我知道这一招在低年段的英语教学是屡试不爽,我害怕在高段教学中恐怕不能如我所愿。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适当的奖励,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说:“世界上的事情是没有一步登天的,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在走完这条路。”
由于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教授一些家务(make my bed,clean my room,wash my clothes,sweep the floor , clean the table 等),所以我可以很好地运用我们的肢体语言,合理应用TPR(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学生学习生词时,加上一些自己的动作,使得学生更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词组的意思。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看看这些动作应该怎么做更生动形象,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热闹。
有的人会质疑,英语课堂就是让学生玩玩,热闹热闹,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可是,我们小学英语老师不是单单要让我们英语课堂热闹活跃,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可以学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识。
在本节课的环节设计中,我还穿插了游戏环节,目的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因为本节课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应该很容易表演出来,所以我设计了一个Guessing的游戏。游戏要求是:安排几个学生上来表演我们所学过的一些有关于家务的词组,然后下面的同学抢答,限时一分钟,看看哪一个小组抢答的最多而且正确率最高。我没有想到这个游戏给农村孩子玩起来是那么有趣,毕竟城市的孩子比较早熟,在高年段玩游戏会被他们认为是很幼稚的行为。通过这个游戏,让全班的同学都参与进来,那些后进生也开始觉得学习英语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也让他们重新拾起了自信。
最后还通过Teacher say 的游戏,来考验学生的注意力,那些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也不是都完成的很好,我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挫挫那些学生的锐气,让他们以后在课堂上不敢再嘲笑后进生。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特别是英语老师,我们都深知《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英语教学应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将竞赛贯穿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的评价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兴趣看作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培养兴趣可以借助玩玩唱唱,但不等于玩玩唱唱。游戏等直观活动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外部兴趣,这种兴趣是短暂易逝的。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内部兴趣,主要靠学有所得而产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最好通过比较和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我的教学中,相对于游戏来说,我更多地采用了竞赛的形式。把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尝试到竞赛所带来的成就感,让更多的学生保持持久的内部兴趣。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了当下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因此,我根据我平时的工作,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1、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兴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日常用语、日常生活用品类单词入手,由易到难,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成功是一个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自然会乐意去学。二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给希望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三是树立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其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探究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2、改革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好胜且好奇心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克拉申认为:教说话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便是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环境。一要结合所学知识,找一些难易适中的英语故事或儿歌,反复给他们放录音。还要课内外与学生交流时尽量用英语,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习。还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投影或幻灯、多媒体等声像设备进行教学。如教doll时用一个洋娃娃,教four seasons可放四季不同的投影,教shopping 可让学生观看一段商场中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最后要善于捕捉契机,设计带有启发性的情境。如借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上学回家、道别等内容,让教师和学生进行英语交流。
(2)、角色表演,寓教于乐。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课文和对话的内容不易记住和掌握,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直观化、趣味化。
首先要精心挑选或设计一些英语教学游戏。
如一位教师教学Is this your /his /her „„?句型后,设计了一个“looking for the owner “(找主人)的游戏,每次让一个学生先出去,教师从另一个学生那儿拿一件东西,然后让出去的学生回来猜东西的主人,学生猜时要用Is this your /his /her „„句型来问,其他学生用Yes/ No回答,能最快找到主人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其次可以把音乐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强记忆力。
如《ABC song 》、《Good morning to you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等。
还可以运用新颖奇趣的谜语、故事,诱发学生兴趣。
如让学生合上书,注意观察老师口形变化(不发音),判断老师说的是哪一个词,最先说对者为胜方。如采用“I am big ,I am grey ,my nose is long ,my tail is short.”猜谜语的形式帮助记忆“elephent”。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戏剧表演。
让一名或几名学生头戴头饰,一边放录音或朗读,一边模仿课文内容表演,可根据教学需要放在课始、课中、课尾进行。如一位教师在教“Nice to meet you ”这一新句子时,学生戴着头饰表演介绍朋友互相认识时打招呼。第一遍为哑剧,让学生思考如何配音;第二遍让学生配音;第三遍听录音机的配音,这样在复习“This is „„”和“Glad to meet you ”中很自然地引出“Nice to meet you ”,效果很棒。
(3)、可以将竞争引入,活跃课堂气氛。
少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小组间竞赛、男女生竞赛、自由组合赛、个人挑战赛等等,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可经常使用这些竞赛方法:
链式呼唤法。
老师让A答,A答正确后,向B提问同一个问题,B答正确后问C„„比一比哪一组答得又对又快。
接力传话法。
把一个重点句子作为接力棒,老师把它写在纸上,让每排第一个人往后咬着耳朵传话,直到最后一个人为止,比哪一个组传递得快而准。
单词架桥法。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到黑板上写一个单词,要求如成语接龙般写。朗读比赛、排小品比赛、看动作表情猜词语比赛等等。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困难——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困难,教给学习方法,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如记忆单词,可教给学生构词方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归类法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即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先要经过反复认真思考,自己仍弄不清楚的再问,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拓展课堂教学,保持兴趣。
小学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毕竟太短了,仅靠它,要学好英语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游戏、唱歌、画简笔画、童话剧排练、在日常用品上贴上英语标签、学习一些习惯用语、运用英语会话、英语智力赛等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运用课堂所得,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进行英语交际,学生就能学得较好,学习兴趣也就得以保持。
四、总结
小学英语的教学无论哪个年级都应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21世纪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依据,就学习语言的特点应是“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原则。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会经常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找出还应该改善的方面,从而提高我们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到课堂时效性,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