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答辩题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小学语文教师答辩题
1.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
小学科学课里也有关于声音的知识,在本课的教学中你怎样才能突出语言学习,体现出与科学课的不同?
答:语文课和科学课所要实现的教学功能截然不同。这节语文课虽题为《声音的秘密》,但并不是在课上引领学生研究声音知识,而是要在学生读懂故事过程中,学习字词,学习语言,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感。
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
你谈到的了积累语言的问题,请举例说明积累语言主要有哪些方法?至少说出3种。
答:摘抄积累,美读积累、背诵积累、交流积累„„
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你在说课中提到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以这课为例说说你将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至少说出3种。教师回答时说到理解“煮熟”,我问:你觉得这个词需要理解吗?
答:(1)可以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肢体语言理解,生活实例理解,媒体辅助理解„„
(2)不管要理解的是不是“煮熟”,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4.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军神》
课文开始对刘伯承的称谓是“病人”,最后是“军神”,中间经历了哪些变化?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呢?
答: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因为刘伯承伤势严重却镇定自若让医生感到震惊;第二次变化,是因为刘伯承做手术拒绝使用麻药让医生心生敬佩。这些变化说明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是真正的男子汉。而此时,在沃克医生心中
“病人”已然上升为“军神”。
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
你在说课中提到指导学生复述课文,请问你真正教学时如何有步骤的实施?第二个问题:除了这册教材中《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至少说出3个神话故事名字。
答:(1)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复述方法,如循线索复述、串关键词复述、按故事记叙要素复述等„„然后学生同桌或小组内尝试复述,最后进行复述展示
(2)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很多,如: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盘古开天,神农尝百草„„
6.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狼牙山五壮士》
你的教学设计的师生表演的环节,教师情绪饱满,话语慷慨激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但与语言文字的学习究竟是怎么结合的呢?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笑场,二是冷场,你认为问题出在哪,你将怎么做?
答:在语文课上有些设计不一定非要和语言文字怎么结合,语文课决不是为了语言而语言,表演环节一是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二是可以对照感悟作者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三是使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只要我们预设的目的明确充分,笑场和冷场无所谓,教师要稳住课堂节奏,笑有笑原,冷有冷因,查找不足,看看是不是哪个表演环节牵强,游离文本太远,动机和结果有时不成正比,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实现。
7.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狼牙山五壮士》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公开课上不少老师都要节选电影片段在课堂上播放,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做法的?第二个问题:教材有一幅插图,教学中你将如何有效利用?
答:(1)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当时的战斗情景理解和想象地不到位,可以使用节选的电影片断辅以教学,但要注意播放的时机,一定要在阅读文本之后,理解和感悟上有难度的时候再辅以教学。
(2)文中插图适时地用在对五位壮士动作表情的朗读感悟上
8.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
文章的结尾段只有一句话:“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如果现在让你根据这个句子进行语言学习活动,你会怎么设计?
答:“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是一个反问句,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而后进行把句子换说法,变成陈述句的训练;也可以根椐这个反问句针对本课文章内容进行仿说训练。
9.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月光曲》
你在教学设计里把朗读课文作为家庭作业,为什么不在课堂上进行呢?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的原因吗?
答:我想不是时间够不够的问题,是对“读”的认识问题,读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家庭作业中更应该布置读的训练任务。
10.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这是一首赞美改革开放的诗歌,第二节写道:
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滚儿,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
课后也提出体会它的含义。在教师讲解后学生可能还是不太理解,问: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就是挑会回一担担水,那什么不说“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清水”而说成“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呢?你怎么给学生解答。第二个问题:诗歌散文中还有类似的写法吗?请举出一例说明。
答:由于《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是一篇散文诗歌,作者既想写出深圳在改革开放前人民的生活条件艰苦,又想营造一种勤劳质朴、和谐恬静的乡土气息,所以此时运用借代的手法,借映在水面上夕阳代替清水。
没找诗歌,信口说一句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沧海日出》
你在说课时提到“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请问:你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具有可操作性?
答: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日出(沧海日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有条件的上网查找,没有条件的寻找相关文章,图片。
谈到可操作性,呵呵,最好布置学生早起观察一下身边的日出,做好日出变化的观察记录。
12.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月光曲》
如果学生向你提问:老师,《月光曲》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你准备怎样回答呢?(老师说我会告诉学生是真的)那学生会说,课文开头说“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那么“传说”一词又给怎么解释呢?你将如何作答?
答:学贵有疑,首先在评价中要赞扬学生读书揣摩词句,产生疑问的表现,《月光曲》的确是一个传说,而且传说还不只一个,但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是其中最美丽的传说。
我觉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了解人物和故事背景,对于学生的上述疑问便会顺利解答,迎刃而解。
1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月光曲》
课文说穷兄妹住在茅屋理,连音乐会的入场券都买不起,但家里却有一架旧钢琴,你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呢?
答: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问起,我们也就不必深究,但如果学生对此处产生疑问,我们可以引导猜想:也许是哥哥捡来的破钢琴,修理后放在那的;也许是穷兄妹对音乐的喜爱感动了一位钢琴师赠送的;也许是„„
14.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夹竹桃》
你说课中说“2—3自然段是直接写夹竹桃的,更多的内容都不是”,如果学生质疑:这样写是不是跑题了?你认为这样问题给不该予以解决?如果要解决,怎么解决好呢?
答:(1)应该解决,课堂教学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解惑是为师之本
(2)《夹竹桃》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是借写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表达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品格的赞美,让学生明白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而神不散,谈不到跑题,本文不但在写夹竹桃花,更是在写夹竹桃品格。
15.人教版五年级《桂林山水》
文章结尾写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出自谁的那首诗?有人说下句中的“在”要是换一个字可能更好,你觉得要是换的话换成什么字?说说理由。
答:(1)这句话出自王维的《周庄河》,前两句为“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2)我觉得对于下句中的“在”可以换成“如”“似”等,但都不如原诗中“在”表达充分,以体现作者融在桂林山水美景之中的内心真实感受。我们语文教师阅读文本要有自已的独特感受,不能人云亦云。
16.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花园》
课文选自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题目是编者加的,问:题目什么不用《我们家的花园》而是《我和祖父的花园》,说说的理解。
答:我想编者是考虑以此题来突出祖父在作者童年时代对其的深刻影响,且用此为题更能体现文章的主旨,花园里的快乐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我与祖父共同拥有。
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
课标中的第四学段才提出文言文的教学目标,现今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在高年段增加了文言文,你认为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与初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答:(1)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入选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作好与初中的衔接。
(2)小学阶段入选的文言文大多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诵读爽口的名篇,教学较为容易,学生接受较为轻松;而初中阶段入选的文言文大多篇幅较长,且对于文言文字词、句式的用法和解释要求掌握,难度增加。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答辩题
总部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语文答辩
1、有这样一句话:“要让教室里面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它强调的是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和重视教学氛围的问题。请你来设计一下,你将怎样来布置你教室里的墙壁?
格言警句,黑板的左边墙上贴同学们为图书角取的各种特色的名字,这些名字下面是图书的目录,目录旁边是同学们为图书写的简介(装订成册挂到墙上)黑板的右边是课程表,值日表,作息时间表,学期活动安排表。
名人画像.,手抄报展示栏,每一个月更新一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学生的板报设计,2、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成了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教学策略。请你最少想出5项由学生合作进行的学习活动,并加以必要的简单说明。
1.小组交流学习活动。2.小组读书活动 3.小组读读背4.小组讨论。5.小组评改作文。6.小组自由合作查阅资料或合作完成一项课外实践活动。
3、随着现代教材观的确立,不少的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开始自己开发口语交际话题。你现在教几年级?请你认真考虑现在执教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两个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性的话题,并加以简单说明。1.推荐一本好书。2.诵经心得。
总部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4、从事教师职业需要不断地与其他老师之间取长补短,“听课”就是一种很经常的教研活动。听课活动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素质呢?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让听课真正成为一种教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行合理分配,每个年级听完课,及时安排反思,也或者规定,公开课都讲某一课,这样老师们的收获也许会多一些。
5、“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里要举办一次“趣味运动会”。请你策划一项体育活动,要求有比较浓的趣味性,还要将语文学习因素渗透其中,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享受。
1.闯关:游戏规则,关于诗歌的对诗、猜作者、诗句接龙等,也可以是谜语,或者说出特征猜人物、说出特征猜词语,还可以是限制造句等等 2.听力游戏:游戏规则,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竖列排好3.寻宝游戏。
6、给陌生的学生上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和学生尽快地熟悉起来,做好沟通。请你设计两三个课前熟悉学生的小游戏,如果可能就带着现场的与会人员一起做。
1、“猜猜他是谁?”学生就附近的老师,说出某些特征,让其他人猜猜“我说的是谁?”对于描述好和猜得准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并记住他们的名字
2.“猜年龄”学生猜现场老师的年龄,并简单谈谈原因,猜对了介绍
总部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他们认识。
7、有这样一种说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这样一句成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教师来说,有些所谓的“小节”也是要“拘”的。想想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所作所为,说说哪些“小节”需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必须加以纠正。
1.穿着打扮 2.节约水电。3.认真负责。4.办公桌、讲桌要整洁。要井井有条,包括抽屉里面5.和学生打招呼不要含糊。
8、直观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位老师为了教学生如何穿越马路,让学生借助“左顾右盼”这个成语来记忆,并用画图的方式让学生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请你在黑板上画图演示和讲解一下。有趣的一道题!
好一个“左顾右盼”!先“左顾”,再“右盼”,交通安全最重要。
9、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你一定不陌生,同样我们也应该提倡“和谐课堂”。请你用几句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和谐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
和谐的语文课堂,就像是山间听泉,泉水叮咚,是语文的节奏;流水潺潺,是语文走过的地方;掬水而饮,是语文流淌心中的清凉。语文,如那山泉般滋润着我们的思想,语文,如那山间听泉般惬意,语文,如那山般粗犷,又如那泉般细腻,更如那山中之泉般简单。让我们静静地听吧,让我们痛快地饮吧,这山泉属于
总部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每一个走在她身边的人,属于每一个懂她爱她的人。
10.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教授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反思教学对教师意义重大, 1它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2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3更好的搞教育教学研究,为撰写论文提供素材
4寻找出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的闪光点,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5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等.对学生意义重大1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揣摩透视学生的内心,做学生心理研究,实现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本教研提供一手材料.推动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是对校本研究的一个推动.你认为反思教学对于教师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反思教学?请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
第三篇:高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决赛现场答辩
Goup5 高二年级必修5Module5 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的读写实践课。某位教师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如下:
Cultural Corner Marathon: the Ultimate Olympic Event 听录音,读课文,完成文章中的问题。
Step1 读范文完成第一个练习
Step2 分析范文
Step3 利用范文模式,写通知
假设你是你们学校的教练,写一则通知给队员们,然后俩个人一组互相评判,并推举一些优秀通知向全班展示。
答辩:
5.请简述八级语言技能目标中的写作技能目标,并说出你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是怎样训练的?
Goup6 高一年级必修4Module3的语法实践课。某位老师就Adverbial of condition and adverbial clause of concession的结课环节,进行了如下的实践设计 下课前几分钟,教师开始讲评先前布置给学生的六道高考题。本节课以核对答案和教师讲评的形式结束。
答辩: 6.“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第四篇: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重庆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师集体听课活动,收获很多。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象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肖华老师在教学《胡杨赞》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欣赏大漠边孤独的胡杨树,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合川区高阳小学文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文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文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课堂教学评价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鼓励、表扬和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五篇:小学语文素养大赛模拟答辩题[最终版]
1、“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至理名言”的认识。如果有必要,请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这句话进行改造,重新写一句。
在以前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由一桶水。”然而,现在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信息不断的变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那我们教师对固守的那桶水还能不能到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进行反思。
一、我们到底还有没有一桶水
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我们走出校门,那时自己在学生面前貌似一桶水,实际上我们的那桶水是否真得满还是个未知数,给何况这些年的不断的倾倒,就是不倾倒,自然的蒸发、滴漏,我们这一桶水到底现在还剩多少呢?我想,现在最清楚自己内存的不只有我们自己,还有和您天天相处的孩子们,他们多么渴望您到给他的是一杯清凉的水。
二、说道一杯清凉的水,我们不仅要问;我们这桶经过风吹日晒的水,水质又如何呢?大家都听过这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活水源头来活水是清渠的源,一桶水,是不是活水呢?答案很明显,不是,那我们怎么保证我们到出去水的水质呢。这无疑就要求不光要不断的充实我们这一桶水,还要保证水源地清醇。
我想这个问题用这样的一句话回答最合适:授之以渔,不授之以鱼。改写这句话: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是自来水。
17、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屏幕”的存在需要我们来重新思考“板书”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大屏幕”和“黑板”?请你对教师同行提一些建议,并加以简要的说明。
大屏幕,这个一度让我们热衷的教具,的确有着黑板不能可代替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大屏幕”的冷思考,我们发现,大屏幕应该在它有必要的时候出现,它和板书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首先,大屏幕应该合理使用。当我们的教学有必要用,大屏幕真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时,用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些文字资料的展示,图片的展示,甚至是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甚至可以给大家留下深刻形象的印象,比常见的老师干巴巴地介绍要好得多。而不该用或者必要不大时,我觉得就不应该为了用而用了,形象的展示固然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但过多地使用学生就没有了想象的空间,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便会退化,语言文字也品不出多少味道了。
第二,黑板和大屏幕应该是相互补充的。老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黑板字,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教给孩子们学会汉字,进而理解汉语,运用汉语。所以教师通过板书让学生学汉字,写汉字,爱汉字是很重要的。当然,汉字只是板书的一部分,板书的另一部分作用,是对文章精华的提炼,我觉得这个一定要用板书,绝对不能用大屏幕代替。黑板,展示了课堂的思路,展示了文章的精髓,有时候,也展示了师生的精彩生成,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板书也有着大屏幕不能代替的作用。所以,大屏幕和黑板,还是各自尽好各自的责任最好。
37、你是一名“有心人”吗?现在就考考你,请你用“心”字至少组成六个词语,并各用一句格言式的话加以说明:这些“心”应该都是当一名好的语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好品质。
1.爱心——爱心,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
2.恒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童心——蹲下来看孩子,你眼中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4.开心——语文,是一种快乐,学习语文,是一种情趣。
5.关心——也许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语,可以温暖一个人的一生。
6.责任心——请时刻不要忘记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7.有心——有字之书常采撷于无字之处,有心之人总得益于无心之时。
8.宽容心——宽容,让教育更美好。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你一定不陌生,同样我们也应该提倡“和谐课堂”。请你用几句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和谐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
和谐的语文课堂,就像是山间听泉,泉水叮咚,是语文的节奏;流水潺潺,是语文走过的地方;掬水而饮,是语文流淌心中的清凉。语文,如那山泉般滋润着我们的思想,语文,如那山间听泉般惬意,语文,如那山般粗犷,又如那泉般细腻,更如那山中之泉般简单。让我们静静地听吧,让我们痛快地饮吧,这山泉属于每一个
走在她身边的人,属于每一个懂她爱她的人。
回想一下你在师范院校学习的课程,再联系当今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请你谈一下:你认为你自己迫切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提升哪些方面的素养?
1.历史方面的,语文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不乏很多历史题材的文章。回首师范和初中的时候,自己对历史地里不怎么感兴趣,而现在感兴趣了却没有了那么多的时间,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确如此。最近在班上的图书角借了一本《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在看,但对于书中涉及的地理知识又觉得匮乏,因此初了历史之外,还想看看中国的地图,比较详尽的那种。
2.教育理论方面的。以前,我是一个只用实践一条腿走路的人,回首走过的道路,是歪歪斜斜的脚印。所以现在迫切地需要读些教育导例,正在看于永正先生的《教海漫记》,在于先生的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另外看得多了,自己自然也就慢慢地学着写了,虽然不一定写得好,但可以积累一些经验或者教训。
3.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这本书我常放在手边,是在师范时发的课本。现代教育提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这本工具书我是不敢放下的。
4.儿童文学类。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习作写前指导课中,如果不加以指导,学生就可能不知道怎么写;如果细致指导,又可能出现学生的作文“千文一面”“千篇一律”的情况。联系你的教学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很久以前,曾听过一位专家关于作文的讲座,对讲座的内容模糊了,而那位专家的一句话至今令我记忆深刻,那句话是“无拘无束写,有章有法练。”因此作文指导应该注重的章法,而非注重内容。
所谓的章法,无非就是一些写作技巧,写作的方法,整篇作文的布局谋篇等等。这些是作文共性的章法,而对于某一篇作文,或命题或半命题,应该还有些比较细致的指导,比如书信要知道格式,说明文类的注意写作顺序,写人记事的要有点睛之笔等等,这要因作文的题目和题材而定。当然有时候指导得过细,包括在格式上指导过细,又从不同程度上可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尤其是读范文,最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平时我在教学作文的时候,一般作文前只按照作文要求简单说一下要点,然后让他们放开去写,评改完之后,我再找出好的读一读,这样可以避免“千篇一律”。
另外,关于作文的章法,不仅仅是在作文课上才教,在我们平时学习课文的时候,在有特色的地方,应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尤其是经典的文本,无论从语言还是文章的写作特点上,都有很多可学之处,这需要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多加渗透。
最后,我认为避免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还应该是多读,从日常的教学经验来讲,平时多读书,文学带给人对语言的感悟就日益增强,那他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有文采,读书越多,他就越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从事教师职业需要不断地与其他老师之间取长补短,“听课”就是一种很经常的教研活动。听课活动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素质呢?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听课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出耳朵听、记,要在听课的过程中加进自己的想法,授课教师某一环节设计不是太妥帖,这时就应该考虑如果我在这一环节会怎样设计,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要边听边思考,之后要写出听课心得体会,这样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也就是借别人的力气使自己的船前进。听课不仅是经常的教研活动,而且是教研的主要形式。
作为教者,在上课之前要对听课者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流程和在本节课要重点研究或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起听课者的注意,有侧重的来观摩他人的教学。
作为听者,在听完后要和讲课者一起交流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到三点:一是要找全有点,二是要指出不足,三是要指明方向。
作为教者和听者,在讲课结束后都要写出各自的反思,然后在一起进行交流。
这样,讲、听之间才能联动,形成合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人格素养。教师职业的核心在于既教书又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语
文教师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有着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有着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有着贫富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还有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趄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过去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要有一桶水,但是,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来水”。因此,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
第三,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他决不是一个只会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和“留声机”。他应当在掌握更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自觉地掌握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能因材施教,有一套“授之以渔”的方法。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阵地。语文课应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目标,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语文数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教学计划中有教师自己的亮点,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发展过程。教学效果应该是扎实有效的,能达到课前预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3、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的完成任务,有较浓的兴趣,有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能力强,学习效果好。
4、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强,操作灵活,课堂流畅。
一、把课备精。
二、把课上“活”。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跳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主要指教师的引导灵活,学生的思维鲜活,课堂气氛活跃。语文课堂具备了这三“活”,那么,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人文精神的教育,学生认知水平、语言文字能力和情感个性的协调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1、教师引导灵活。
2、学生的思维鲜活。
3、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