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邱学华老师的30句教育语录
邱学华老师的30句教育语录
1、小学数学,一姓“小”,二姓“数”。
2、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
3、小学生学习数学两件宝:一是趣味题,二是思考题。
4、上课三字经:趣、实、活。
5、教学、教学,教学生自己学;学问、学问,引学生自己问。
6、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7、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
8、算法多样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算法最优化。
9、“数学问题生活化”,不如提“生活问题数学化”。
10、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11、课堂作业要做到“四当堂”: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
12、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
13、准备练习很重要,为新旧知识架桥。
14、当堂检测不能少,都考一百下课了。
15、备课、备课,主要备练习设计。
16、不管口号怎样变,加强“双基”不能丢。
17、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话,没有创新的基础是傻瓜。
18、遇到差生怎么办?千方百计地表扬他!
19、差生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解决在课内。20、请你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21、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
22、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
23、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边练边讲,订正在当堂。
24、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2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
26、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发展个性、发展特长。
27、一课三问:今天要学什么?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8、教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少发空论,多做实验研究。
29、不要看旁人的白眼,走自己的路。30、热爱+理想+勤奋=成功。
第二篇:浅谈邱学华“尝试教育”
浅谈邱学华“尝试教育”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邱学华老师是一名非常成功的老师,他用他的毕生精力与全部才思所培生出来的尝试教育,像燎原之火一样,点燃了基础教育领域内原生创新“尝试教育”的革命,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发展。这实在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丰功伟业,因而理当是我们所应深深尊敬与认真研学的宝贵思想资源。
邱学华老师勤奋敬业的教育与教学实践,满腔热情执著与教育教学改革,全面系统的教学法实验,富有创意的教育理论升华,综合展现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融为一体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实现了由教师向教育家的自然转型,也为教育界提供了教育家成长的典型范例。
邱学华老师的常识教育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孟子的“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和当代的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无不重视尝试,亲身尝试,而邱学华老师吸取了不断发展的中化教育思想的营养,继承和发展了中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尝试教学法,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尝试教育理念是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为理论核心,以中华教育思想为理论核心,把“先导后试”和“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成“先试后导”与“先练后讲”的新操作模式,让学生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再由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问题与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法,有助于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学习,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来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并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建构知识的能力与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法紧紧抓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学习的要义,以尝试的形式,解放学生的心智,促发学生自主思考,从而达到创新学习方式与获得学业成绩提高的最终目的。他的“五步六结构”尝试课堂教学模式:
结构
一、基本训练:把本学科最基础的内容天天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1.可以让学生从课间状态及时进入到上课状态,2.只有扎实基础的人才能创新。
结构
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新课导入,情景创设,开门见山,不超过2分钟。学会说三句话:第一句,今天这堂课学什么? 第二句, 这个课题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第三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结构
三、进行新课:一步、出示尝试题:导学案是关键,充分发挥“导”的作用;二步、自学课本:“导学”引路,自学课本。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解决什么问题;三步、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独学为主,小组合作为辅。教师辅导、点评、鼓励学生提问,即:教学、教学、教学生学;学问、学问、引学生问;四步、尝试练习: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边练边讲,订正在当堂;五步、教师讲解:控制讲话,言多必失。学生课堂纪律涣散的时候,正是教师讲话时间太长的时候。结构
四、延伸尝试练习:分层练习,优生多做一点,难度适当高一些;学困生少做一点,难度适当低一些。
结构
五、当堂检测:控制题量,围绕目标,题目要有分值,时间在7、8分钟内,当堂校对,小组内交互批改,自己订正。
结构
六、课堂小结:教师问:“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也可开展提问题比赛,看谁提的问题多,看谁题的问题质量高或归纳总结比赛等。
尝试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以尝试教学法为抓手,以课本为根本,以学案为载体,全面推进课改。
邱学华老师尝试教学法的好处很多,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课前自学的好习惯,令学生对所学新知更加清晰地掌握,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令其对学习充满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我也从中感受颇深。
1、教师要改变思想上的传统观念,从以前固定思维的“先讲后练”,改为尝试教学法的“先练后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学会某些方面的知识,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让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引导。
4、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就算有些学生不敢举手发言,也要让他们能够在小组的讨论之中说出自己的思考,使学生的参与面达到100%。
5、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其基本步骤是: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
6、尝试教学法还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错误和失败。也正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人们才学会了学习。对学生尝试中的失误,采取包容的态度,在尝试中去纠正错误。真正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还要经历失败的痛苦。只要体验过失败,才会反思为什么不成功,进而寻找成功的途径。
叶圣陶也曾经这样描述过“老师讲,目的就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最后完全可以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在教育观实际上可表示为:教师帮学生→学生大胆尝试→学生独立学习,中间一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当代教育最有效的一步。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让我深刻认识到没有尝试学习,学生就永远不会独立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成功,就要扶着他走,而不能你讲我听。
多年来,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了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成功之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多“悟”少,这和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有关。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悟”出来,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出来”。教出来的东西往往很快就忘,而悟出来的东西,经历了自己的主动尝试,在尝试过程中真正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则会终身难忘。
沉思良久,蓦然醒知,我辈当以邱学华前辈为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尝试”的精神书写人生的精彩华章。但愿我们的国家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如邱学华式出类拔萃的原生教育创新者――此乃学生之幸,教师之盼,国家之福。
第三篇:邱学华尝试教育理论整理摘要
邱学华尝试教育理论整理摘要
1、理论核心:学生能尝试
尝试能成功
成功能创新
尝试是人的本性,尝试是学生的权力,教师应该保护和尊重学生进行尝试的权力。放手是一种美德,放手才会让教学相长,才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应用价值: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
3、特征: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
先试后导
先行后知
4、策略:先练后讲
练在当堂
从尝试入手 从练习开始
“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手过一遍”。先试一试,练一练,有了问题,有了发现,也就有了听课的准备,课堂上也就会出现不让说不可能的状态。目前,我们的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讲得太多,真怕哪点没讲到、没讲透,嘴巴像决了口的黄河关不住,整堂课只听见教师声音,直到学生做课堂作业,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强调这、让学生注意哪,不让学生安静一会儿。
5、核心理论:尝试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真正意义的学习是尝试
“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对教师来说,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而言,关键在于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学习的方法,适合于他本人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即:给学生先练的机会、给学生说的机会、提问的机会、上台展示的机会----。我们应当记住:你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尝试还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让学生达到“弃之而不舍”的境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6、理论内涵:尝试教育是运用尝试思想和策略按一定的目标对人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活动过程。把尝试思想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领域,称作“大尝试”。
7、尝试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课堂特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领域的要求,而且要关注思想教育、兴趣、情感、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实践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以学习本科知识为主,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8、尝试教育理论是把尝试思想运用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在学校开展的任何活动都要“先让学生试一试”,坚持“尝试”。把尝试思想运用到学校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工作等。
9、“五步六结构”尝试课堂教学模式:
结构
一、基本训练:把本学科最基础的内容天天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1.可以让学生从课间状态及时进入到上课状态。2.只有扎实基础的人才能创新。
结构
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新课导入,情景创设,开门见山,不超过2分钟。
学会说三句话:
第一句,今天这堂课学什么?
第二句, 这个课题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第三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结构
三、进行新课:
一步、出示尝试题:导学案是关键,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二步、自学课本:“导学”引路,自学课本。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解决什么问题。
三步、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独学为主,小组合作为辅。教师辅导、点评、鼓励学生提问,即:教学、教学、教学生学;学问、学问、引学生问。
四步、尝试练习: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边练边讲,订正在当堂 五步、教师讲解:控制讲话,言多必失。学生课堂纪律涣散的时候,正是教师讲话时间太长的时候。
结构
四、延伸尝试练习:分层练习,优生多做一点,难度适当高一些;学困生少做一点,难度适当低一些。
结构
五、当堂检测:控制题量,围绕目标,题目要有分值,时间在7、8分钟内,当堂校对,小组内交互批改,自己订正。
结构
六、课堂小结:教师问:“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也可开展提问题比赛,看谁提的问题多,看谁题的问题质量高或归纳总结比赛等。
10、尝试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
总策略:以尝试教学法为抓手,以课本为根本,以学案为载体,全面推进课改。
一个观点: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两个抓手: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 三看:一看参与面,二看练习面,三看开口面 四个当堂: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
五个一定要:一定要看书,一定要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提问,一定要保证学生练习时间,一定要达标 关于三看:
参与面是指有多少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练习面是指每一道题有多少学生做了,与练习量不同。开口面是指一堂课有多少学生开口了。力争百分之百开口。关于五个一定要:
一定要看书:书是课的根本,考试的根也还是在书本。学好书本,打好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看书的同时一定要学会记笔记。勾画不会的、重要的,批注自己的理解,写下归纳的结论、教师补充的内容等。
一定要讨论:从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讨论也是属于主动学习途径之一。两周后的学习内容保存率为50%。
一定要让学生提问:教师应该经常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提问,多途径让学生树立“我参与,我成功,我快乐!”;“我们是课堂的主人”;“心动不如行动,跃跃跃试,不如亲自尝试”;“试一试你能行,拼一拼你能赢”;“不怕你说什么,就怕你什么都不说”等思想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后进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树立“逃避不如主动面对”的思想观念。
一定要保证练习的时间:
一定要达标:看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度,要有当堂检测,达标检测与课堂目标相吻合,前后照应。
(温馨提示:请老师闲暇之余多浏览国内课改名校网站,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莘县实验初级中学、东庐中学、潍坊五中、宜兴实验中学等,学习积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课改经验,武装自己,提升自己!)
第四篇:邱学华的30句教育格言
邱学华的30句教育格言
邱学华的30句教育格言 ——80岁老翁谈小学数学教育 邱学华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已80岁了。虽当过小学教师、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师范学校的教师,风风雨雨60多年,但有幸的我始终没有离开我所眷恋的小学数学,即使后期我重点搞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也是首先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我都参加过,三次参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60多年来对小学数学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八十也不稀奇。但是趁现在脑子还清醒、精力尚充沛时,应该把自己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体会和领悟写出来供大家分享和参考。
小学数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章写得太长,大家没有时间看,也没有兴趣看。以前我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简练的语句作概括,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我搜集了30句,权当作“教育格言”,每一句我再稍加分析,这样可以做到长话短说。
这30句“教育格言”,涉及小学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是我一生的教育主张和研究成果的结晶,现在奉献给大家,也算作80岁老翁送给大家的礼物。01.小学数学,一姓“小”,二姓“数”。
小学数学的特征本来就是一“小”、二“数”,不过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并非易事。
首先说“小”,这是小学生的,适合年龄在6岁到12岁的孩子学习。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有学习的最佳年龄段,不能逾越。同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小学数学的难度已经很大了,没有必要再加码、渗透,为什么要我们的孩子身上承受太多的东西?
其次说“数”,数学课学数学难道还有疑问吗?不可否认,现在数学教学中有“去数学化”的倾向,数学课上大谈情境导入、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思想领悟等。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情景、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了。
所以真正掌握“小”和“数”的含义,才是对小学数学的本质掌握。
02.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
许多青年教师经常问我:“数学教师怎样才算成功呢?”我的回答是:“如果全班学生都喜欢上你的数学课,你就成功了;如果学生都讨厌上数学课,甚至见到你就头疼,你就失败了。”我记得有一位外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教师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都教得讨厌数学。”
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不愿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数学教师的本事,就看你能否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03.小学生学习数学两件宝:一是趣味题,二是思考题。
这句话,我是学习苏步青教授的题词后领悟到的。原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小学生数学报》题词:“要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我认为必须掌握两条:一条是配合数学课本,适当地、有目的地添上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使少年学起数学津津有趣;一条是根据少年思考灵活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介绍少量动脑筋的资料,为将来独立思考打基础。”他的题词,含义深刻又通俗易懂。一是通过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思考题,发展学生思维,而且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来实现。他说得清清楚楚,值得数学教师认真领悟和实施。
04.上课三字经:趣、实、活。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主要是能做到三个字“趣、实、活”。
上课首先上得有趣,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其次,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评价一堂课,教学效果应该放在第一位;第三,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
“趣、实、活”三方面是互相促进的,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才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上课做到“趣、实、活”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只要潜心研究、努力工作,是能够达到的。
05.教学、教学,教学生自己学;学问、学问,引学生自己问。
前一句是陶行知先生说的,后一句是我补上去的。
前一句,陶行知先生道出了“教学”的真正含义,教学不是交给学生,而是教学生自己学,简单明了,清清楚楚。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的习惯。学问两字是由“学”和“问”两字组成的。有学有问才能有学问,有“学”无“问”,不能成学问。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惜过去没有看出来。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积极思维的结果。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
把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和提出多少问题作为评课的指标之一。06.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我从16岁当农村小学教师,18岁就发明了口算表。后来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后继续研究,对口算教学的研究长达30多年。
我首先探明: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任何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最终都能划归为百以内数的基本口算,因此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所谓“基本口算”,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以及百以内的简单计算,这是口算内容中的基础。
通过基本口算与笔算相关的研究,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四则计算(笔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基本口算熟练程度所制约。因而必须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07.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
我主张提“应用题”,“问题解决”或“解决问题”概念比较模糊。应用题仅是一种提醒,有什么不能提的,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育中的难点。我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生解答应用题有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对题意不理解。因而提出“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的观点,并认为“审题是基础,分析是关键,计算是目的,验算是保证”。理解题意涉及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因素”。理解了题意,解答题目就完成了一半,因此审题教学是关键的一步。08.算法多样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算法最优化。算法多样化是要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策略思考问题,寻求多种算法,这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分寸,不是算法越多越好,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选择最简便、最合理的算法。其实,学会“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法,学会“选择”是现代人才所需要的重要能力,但“喜欢”不能作为选择的标准,“简便、合理”才应该是选择算法的标准。因此,教师千万不能说“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
09.“数学问题生活化”,不如提“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问题就是数学问题,也不等于数学问题都是生活问题。数学教学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和研究周围的世界,把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符号思考和表达。“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把数学问题转化成生活问题,容易造成庸俗化、去数学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抓住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把生活问题概括成数学问题,这种概括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主张提“生活问题数学化”。
10.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不要追求练习的数量,而要讲究练习的质量。马马虎虎做十道题,表面上看起来题目做得不少,可是会养成学生马虎潦草、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坏习惯,得不偿失。学生家庭作业虽多,质量并不高,学习习惯却搞坏了,这不是明证吗? 要求学生做作业一定要符合规范,书写的数字、符号、算式或方程的格式,都要符合规定,教师应有严格要求。教师批改作业的符号和字迹也要规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学校可定期举行学生作业展览,充分发挥优秀作业的示范作用。11.课堂作业做到“四当堂”: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
当堂完成,要求教师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当堂完成,不拖到课后;当堂校对,使学生当堂就知道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也就是做到“效果回授”;当堂订正,当堂发现错误后,立即订正错误,采用小组互批、互教的办法,这种纠错办法效果好。做到上面三个“当堂”,也就能做到当堂解决,做到“堂堂清”。
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这种当堂做作业,当堂发现错误,当堂就订正错误的学习方式,学生进步最快。符合及时反馈、及时矫正的原则。我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证明这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12.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
大家学数学都有一个体会:听教师讲还是模模糊糊的,只有亲自做过题目以后,才真正懂了。真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手过一遍”。
所以,当教师必须懂得一条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这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尽量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多练,做到学生在练中学,教师在练中讲。一般教师讲话控制在10分钟,留30分钟给学生练习和活动。当然,一堂没有练习的数学课不能算是好课。13.准备练习很重要,为新旧知识铺路架桥。
中国数学教师大都知道,新课教学前先做准备练习(也叫铺垫练习),然后再引到新课。这种准备练习,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
这种准备练习,是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落实,被张奠宙教授称为中国的数学教育优良传统之一。上海的顾泠沅先生到美国介绍这种做法,美国人大为惊奇,连说“现在才知道中国学生数学成绩为什么这么好,原来有这个法宝”。
我们有这么好的法宝,千万不能丢。一定要把准备练习设计好,让学生从准备练习自然过渡到新课,减少学生学习新课的困难。
14.当堂检测不能少,都考一百下课了。
每堂课最后留10分钟进行当堂检查,也叫达标检测。按照这堂课的学习目标,编制一张“小测验”,每道题都有分值,合起来是100分,也可增加一道加分题20分。
检测后,可在小组内互批,然后交还本人订正,订正后再交小组长审查,小组长要保证全组同学都考一百分。实践表明,这种当堂检测的办法能够做到“堂堂清”,把错误消灭在当堂,不拖到下一堂课。学生在当堂就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对转化差生有利。所以,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15.备课、备课,主要备练习设计。
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体现的,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一般一堂课有五个层次的练习:基本训练题、准备题、尝试题、延伸尝试练习题、当堂检测题等。这五个层次练习,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精心设计。练习设计的原则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趣味性等。特别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要注意“以旧引新”,当堂检测时要注意“引新带旧”。
练习设计好了,就能基本确定一堂课的框架。一堂课的骨架有了,其他的就好办了。
16.不管口号怎样变,加强“双基”不能丢。
60多年,我经历了各次教学改革,经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打好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纵观60多年来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什么时候加强“双基”,什么时候教育质量就提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什么时候教学质量就下降。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充分说明了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他说:“基础越厚、越牢固,对今后的学习就越有利,越容易登高峰、攻尖端,得心应手地广泛应用。”
17.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话,没有创新的基础是傻瓜。我赞成这句话。加强“双基”与创新教育是相互依存的。创新必须有扎实的知识体为条件,缺乏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创新只是一句空话;反过来,如果没有创新思想,堆砌一大堆死记硬背的知识,只会把人变成傻瓜。
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双基”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点上。要在加强“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不会凭空而来,必须借助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双基。我们要在“同时”两个字上做文章。所谓“务实求新,夯实基础,才能创新”。18.遇到差生怎么办?千方百计地去表扬他!
差生是贬义词,应改成后进生或学困生,为了行文方便,我们仍用差生这个词。1980年,我随江苏省普通教育考察团去日本爱知县考察,看到一本《新教师手册》,其中告诫新教师,遇到差生怎么办?千方百计地去表扬他!这个回答是有理论根据的。
差生的问题,不仅在知识上差,更重要的在于心理上差,差就差在缺乏自信心。因而差生最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赞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千方百计地去表扬他,使他树立自信心,哪怕教师用友善的、赞许的眼光看他一眼也是好的。
我当小学教师时最怕差生,用尽各种方法,最后还是“表扬他”能解决问题。
19.差生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解决在课内。
差生问题,除了“千方百计地表扬他”树立差生的自信心外,对知识上的缺漏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课内解决。过去是靠课外补课,实践结果并不见效。
我主张“三靠”:一靠课本,二靠同学,三靠自己在课内解决。首先要使差生逐渐学会自学课本,这是根本的措施;其次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课堂作业要在小组内互批、互帮,立即订正,特别是当堂检测,也要做到互批、互帮,差生在同学帮助下自己订正后做到全对,每堂课都清了,差生将会逐步转化。
过去,差生在课后做作业,遇到困难没人帮,做错了没人指正,到第二天教师批改时发现错误,已经来不及了。这样旧债没有还清,新债又来了,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差生始终在泥潭里拔不出来。
20.请你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这句话现在已成教育界的一句流行语。这是我在《人民教育》“尝试教学专辑“(2011年7月合刊)写的主题文章的标题。这句话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既点明了尝试教学的本质特征,又说清了尝试教学的操作方法。尝试教学理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试一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尝试学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自主学习方式,它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摆正了师与生的关系。21.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
这是我在《人民教育》“尝试教育专辑”(2014年第15期)写的主题文章的标题。面对需要解决的困难,是左右徘徊,等待观望,还是下定决心、大胆尝试?如何选择,主要受精神所支配。古人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勇”,就是一种精神。对于“做到做不到”的疑问,不能等待观望,而应大胆去试。试一试才能知道,是能做到,还是不能做到。所以尝试精神是一种勇于实践的精神,敢于冒险的精神,乐于探究未来的科学精神。
22.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
这是尝试课堂教学的开端,正是尝试教学的巧妙之处。从尝试着手,就是用尝试题引路,从疑问开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疑问(尝试题)就像一盏引路的灯,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学习策略,自己去解决问题。
从练习开始,说明这个尝试过程不是空谈,而是要完成一定的练习任务。它以尝试题为中心,形成一个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系列,在不断尝试中一步比一步有所提高。23.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边练边讲,订正在当堂。这四句话,是用尝试教学法上课的特征。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精髓,先练就能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尝试练习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练在当堂,把需要做的作业在当堂做完。先练后讲和练在当堂是互相联系的,先练后讲减少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才能腾出时间做到练在当堂。
边练边讲,是指练后再讲有几个回合,做到学生在练中学,教师在练中讲,学生在课堂上做的题目,都要求“订正在课堂”。这样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学生的学习效果好。30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
24.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这三句话是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第一句话,首先要相信学生是能够尝试的,一开始大家都有顾虑。教师还没有教,学生能尝试吗?
由于教师还没有教,学生的尝试做错了怎么办?我又花了8年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等,学生的尝试是能够成功的。此后,又花了8年时间,证明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尝试过程就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所以尝试成功以后能够培养出创新精神。学生可以这样试,为创新留下空间。
这三句话首尾相连,既道出了“尝试、成功、创新”这三个关键词的关联,又通俗易懂,便于记忆。2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
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承认存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是指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不能机械搬用。这两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在肯定“有法”的前提下,然后提出“无定法”,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照搬照套,不能误释为“不要方法”。
一堂课必须完成多种教育教学任务,因此一堂完整的课,应该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不可能只用一种教法唱独角戏。我一向主张:各种教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融合的。尝试教学法主要解决一堂课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主体,还需目标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相配合。26.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发展个体、发展特长。我主张对学生要“两严格、两发展”,即既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又要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养成习惯的关键时刻,应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不等于严厉,要严而有格。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培养的人才不能千人一面,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因而需要发展个性、发展特长。“两严格”代表东方教育的特征,“两发展”代表西方教育的特征。如果能够把东方和西方的教育结合起来,乃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
27.一课三问:今天学什么?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一堂课开始,就问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
首先问:“今天学什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要兜圈子。其次问:“已经学会了什么?”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这个问题。最后问:“还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大胆提出还没有弄清楚的疑问,这堂课真正的教学就从这里开始。有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真正的学习才开始。这三问,不就是学生学习的本来面目吗?学生上课就是为了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已经学会了什么,二是还有什么疑问要解决。第一个问题,不需要教师讲,让学生自学课本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才需要教师“解惑”,这样教师就能讲在刀刃上,讲到点子上。当然困惑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指点迷津。
28.教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少发空论,多做实验研究。从当小学算术教师算起,我搞小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已有60多年了。我最深刻的体会是,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少发空论,多做调查和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口算与笔算的相关问题,我在全国39所学校的158个班级,7134名学生进行调查测验,统计分析;为了编制我国第一套口算量表,在16个省、市、自治区130多所学校,有72000多人次(学生)参加调查测验和实验研究;为了研究要不要背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我在相隔30年前后做了两次实验。
当然写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比较方便,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比较复杂、麻烦。我们要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希望大家不怕困难,不甘寂寞,沉下去多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共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而努力!
29.不要看旁人的白眼,走自己的路。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引用但丁的一句诗。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经常受到冷嘲热讽,听到流言蜚语。这些非议的确使人难过,辛辛苦苦努力工作还要受冤枉气,有时委屈得也会流泪。但是,我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有人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我回答说:“受了挫折,有了气,不要往心里去,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开,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精神上保持乐观最重要。”遭遇非议打击并不是一件坏事,逆境出人才,正所谓“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30.热爱+理想+勤奋=成功。我用60多年的亲身经历悟出了一个人达到事业成功的公式。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一个人连自己的事业都不爱,当然不会有成功;其次,要有理想,立下远大的抱负,不断为自己面前树立新的目标,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要勤奋工作,远大的目标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逐步逼近,才能达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年轻的朋友们,努力吧,成功在向你招手!
第五篇:《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读后感
《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听后感
大段小学四(1)班:阙检石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希望在我的教学中能让孩子不再畏惧语文,而且从心里喜欢它。本月我听了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感受非常深刻。现把自己的想法简述如下:
一、我想一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果安排在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就好。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最佳时间里,是搞昨天的旧知识,可是转入“新授”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也集中,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
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前置性测验等方法,这些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二、尝试题的设计,攸关于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儿童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列举法等。尝试题为整个尝试活动的灵魂,它深深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唯有全神贯注,才能寻找解决尝试题的线索。因此,在设计尝试题时,教师更
要多多费心,特别要注意能够激发儿童好奇的内驱力,许多概念及策略,便能水到渠成,建构于儿童的认知结构中。
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儿童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答问答等等。有些人曾怀疑,在现有教材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为何费时地实施尝 试教学法呢?我认为学生有了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学习,反而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想不管哪种教学法都不能死板地单独使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配合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培养出高创造力的学生。尝试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兼具认知、情意、技能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值得大家试一试。
四;尝试教学法在学习时间上安排的非常好,能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让学生在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时,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练习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做到“课内补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