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高宏成
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人。但传统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接受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思想感受和接受能力,结果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费劲,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关键词:体育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学生主体性 教师的主导性 目前,在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要么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组织小学生绕操场跑两圈,然后解散,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一堂体育课就变得毫无意义;要么体育课就被语文数学这些主课占用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所以教育体系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利用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的性格,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培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适当锻炼,为终身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体育教学中凸现的热门话题,以学生为主体,从社会人和自然的角度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论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确定,都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出发,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练习氛围,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这也是我们在体育教学法比较注重的;二是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这是在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在课程标准下,只要学生认真、主动地完成学习要求,学生在上述诸方面的状况就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全面的变化。但是,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不仅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也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新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根据学生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位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性确定弹性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充分利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激励评价,创造性地教会学生装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把锻炼身体与培养品格结合起来。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装能顺利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和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立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导”和“主动的学”通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的主人”的学生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来编制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使师生融洽地、相互配合地去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型的体育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新型的体育教学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建成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要友好、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和最佳的心理准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在具体操作是教师要从“两抓”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深入地分析教材基础上抓准能让学生兴奋的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从实际出发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确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1.让学生明确体育的目的,体育锻炼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要进行体育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习体育,体育对自己的身体、学习和工作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需要,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兴趣。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教材
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既感兴趣又有锻炼价值的教材,如:健美操、球类、武术、舞蹈等。在安排教材时也应考虑季节的变化,如耐力跑时安排在秋末或冬季,器材体操应尽量安排在气候温和的春天和秋天。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让学生通过努力可以看到和到到预想的目标。3.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多运用游戏法、比赛法、创设情境法、区别对待法、竞赛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因材施教,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指导教育,使学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从成功走向成功。1.照顾学生动作学习的个别性
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掌握技能的快慢和程度上,应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接受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挥创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将学习目标分为几个单元,编成小组合学习,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体味成功的喜悦,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2.照顾不同形式的个别性
体育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只有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的体育知识技能。一些技术动作,简单的教学内容如篮球运球,可以让学生先运动起来,有些学生就会轻车熟路地练起来,而另一些学生也会很快地模仿别人的动作练习起来。教学中有时对操作性的学习活动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观察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学生通过自我练习有了一些体验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自我评价中发掘个别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阶段性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外在的。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是内在的,能为长期学习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自我评价中发掘个别性,有助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培养自我意识,进行主动的、阶段性的总结,有助于长远的学习。自我评价是最直接的、内在的、有效的学习反馈系统,是一个内在的认知过程,是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规律,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将更透彻。尤其是当学生一次次地发现知识的规律和奥妙时,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学习的主支性更强力。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争取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体现。我在新授前滚翻教学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前滚翻与翻跟斗动作一样吗?这时学生中立即出现了一阵喧哗声。有的说动作一样;有的说动作不一样;有的说有相似的地方等,并且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观点。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希望出现的情境,我对每位学生所提问题运用恰当点拔,精讲提示、正误对比等方法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正规,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窨。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创建发展学生个性化的空间,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通过学生自我求知和自我实践,为学生今后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孟四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年4月1日
「2」王大中 《体育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3」游春栋 李明 陶弥峰 《体育与健康》「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1日
「4」中国教育部 《新课程标准》「S」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11年
「5」《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赵立
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姓名:高宏成
单位:定边县杨井镇学校
第二篇: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主人(教学反思)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镇巴县泾洋小学
饶朝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研究的构建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然而,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 “放心不下”,总喜欢在学生已探讨出的问题之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叮咛”才放心。直到那天,学校让我上一节校级研讨课《圆的周长》,学生精彩的课堂表现才让我觉得我对学生的担心是那么的多余。教学片断如下:
师:(出示圆形铁丝和直尺)请同学们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 生:(动手量,马上发现不好量)不能量。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生:直尺是直的,而圆是曲线的。
师:那就没办法量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每个小组分别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开始了积极地小组活动,学习的兴趣非常的浓厚,教师了解学生的小组活动情况,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小组汇报: 组1: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一条长线把圆绕一周后,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剪去多余的部分,把线拉直,测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组2: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把圆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首先在圆上取一点做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了直尺另一刻度线,这时候圆正好滚动了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组3:刚才老师拿的圆形铁丝的周长,只要把它展开就能测出周长。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同学们在听小组汇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家的办法中是否有相似之处?
(短暂的安静之后,有个同学兴奋地举起了手,还有点迫不急待)生1:大家在测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把圆转化成了线段来量。
(他的回答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好多同学的思维被激活了)生2 :我们以前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就学过这种方法。生3:老师我发现都是把圆这个曲线图形变成直线图形来求。生4:我把他的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变曲线为直线”吧!师:同意吗?
生:(有点不太合适,但又不知道怎样说更合适)师:那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化曲为直”,可以吗? 生:(同意)(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师: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生:(不能)
师: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一个球体,它绕赤道一周的长,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生:(不能)师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与小组的同学进行再次的研究。(学生的讨论声又一次在教室响起)┅┅
难怪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我们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且在组织练习时也应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要相信学生能行,同时让学生也相信自己能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第三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加县“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6日,我在马良镇中心学校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数学教师“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三天的学习让我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12月6日的上午,听了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因式分解的复习,教师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认真设计和预习了导学案,课堂上学生们分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你来我往,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向我们展示了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是一节观赏价值高,教育意义强,学生收获多,老师反响好得公开课。课下我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奖,学生听”的老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和学习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午,按照活动要求写评课稿。晚上抽签讲课内容,我第二天下午第一节讲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天上午做了精心的准备---备课和制作课件,晚上组织了说课。三天紧张有序的活动,让我感触颇深。
此次教学比武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紧张而激烈的 “课内比教学”活动终于圆满完成,作为参赛选手的我经历两天的说课和赛课,在这次比武中我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课内比教学”考察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结合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手段必将促进我校教师进一步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我校教师促进专业成长。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几十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课堂中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张口就说,提笔就写”,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教学生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数学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更要能带着学生满载而出,教学环节中的分析例题到拓展延伸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走入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就是让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通过这次的课内比教学听课活动,我了解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投入,要开动脑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切实有效引导学生能够全过程和全身心的参与学习活动,这将是我今后教学改进的重点。
课内比教学活动是课内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的一个契机,活动虽然结束,但其影响力是深远的。我们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比武活动,争取在时代的潮流下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教师应通过转变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满足的快乐,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成为主体,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呢?以下谈几点看法:
一,改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过去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传统教学关系,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作朋友,一切从学生出发。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多交流,让学生觉得教师没有 “架子”,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教学过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坚决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动作完成得好的,老师就鼓励说:“你真棒,非常好”在学生对完成动作信心不足的时候就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好的!”。这些语言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能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的活跃,练习就会非常积极,学生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出谋划策,让他们参与教学的组织教法。同时自己也要融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比赛,一起锻炼,体会成功的愉悦和失败的惩罚。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情感得到满足。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造学习的能力。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如有些运动技术动作,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或是以前学过的,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启发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学习中教师给予引导与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自己提出改正的方法。教师围绕“学”而教,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以往的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操练,教学效果好得多。教学中要多给做的好的学生展示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学习的过程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的主体性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通过经常的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小组讨论,进行思想的沟通,了解学生上课的感受,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议,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五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出类型,拟定出教学方法,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下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目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习惯,仍然不自觉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在根本上没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另外,我们应该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知识。还注意以人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学生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等多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阶段:
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分组,这正是我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的一种体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搜集、加工、整理材料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地位最集中的体现。这一过程虽然是在课下进行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正如有的老师在课后点评时所说:“这节课真正的价值在课外。”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间有效的沟通。在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以外,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仍然继续扮演着主人的角色。各小组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都是由学生自己做主持,自己进行讲解。在整个汇报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能高效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都得到了培养和熏陶。
二、在师生交流中尽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接受知识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每一课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生活化,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课堂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我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课文中的链接,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从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总之,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语文课上的认识。总的说来,作为语文老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让学生掌握好知识,还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