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时间:2019-05-12 22:0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第一篇: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请把我的歌带进你的课

——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心理学分析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大,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使兴趣持续高涨,现实中,许多教师往往采用“课中操”的形式,让学生在上课中途动动手、动动脚,而后进入下半堂课的教学。这样固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但我认为这样无形中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加之课堂空间比较狭小,学生在活动时往往很难伸展手脚,一时显得比较乱。我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代替“课中操”,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呢?

儿歌、歌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学习内容,虽然学生从幼儿园跨入到了小学,但对于儿时的歌谣有着深深的依恋。我试着挑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儿童歌曲在课堂上使用,尝试用多种手段将音乐元素融进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之相互交叉、渗透乃至整合,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音乐学科元素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在欣赏中感悟,在读中经历生动活泼的审美体验。具体的做法是:

一、利用歌曲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学生对课堂生活充满期待和紧张,若能在开学初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则能把学生的这份期待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做自我介绍是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借此让学生熟悉班级生活。可由于这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课堂上表现地比较拘谨,不爱交流,也不懂得怎样做自我介绍。鉴于此,我就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播放儿童歌曲《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我叫×××,我叫×××,你的名字真好听”。听着这些琅琅上口的音乐,小朋友的心情会随之轻松,继而关注起歌词内容来,这时我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相信这时候小朋友是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拘谨一扫而光,此时,再要求刚才介绍自己的小朋友说说关于自己的一些情况,如今年几岁了?家住哪里?家里还有哪些人?请回答得好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对唱这首歌,把自己的名字填到歌词中,让他在歌声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动听的歌声能消除紧张,也能缩短时空的距离。一(下)册课文《春雨的色彩》讲了春姑娘的到来,洒下阵阵春雨,使大地色彩缤纷。虽然学生经历过春天,但一(下)年级开学初春天的气息还不是很浓,学生的思维现状还是停留在严寒的冬天。因此,我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在动听的歌声中,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春天。我在欣赏前提出要求:注意倾听。因为这首歌的伴奏声中夹杂着阵阵春雷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一开始就欣赏歌曲,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学生一定能听出来。歌声渐渐停止,思维的火花也在此时迸发:

我问学生:“刚才听到了什么?” 学生:“雷声!”“雨声!”

此时我又顺势问学生:“阵阵春雷声中夹杂的是一场怎样的雨?” 学生:“小雨。” 学生:“春雨。”

我问:“为什么是春雨?”

学生:“因为种子发芽了,春天已经来到。”(歌词内容是写种子发芽)我问:“那春雨的色彩呢?”

学生会感到疑惑:雨水还会有色彩?带着这一疑惑去学习课文,学习兴趣浓厚。《夏夜多美》也是一篇可以借歌曲拉近时空距离的课文,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让学生走进夏天,感受夏天的阳光,体会夏日的喧嚣炎热,而后再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夏夜的宁静柔美;一上第五单元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可用《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有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歌曲导入课文,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歌曲以美动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老师可以利用歌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引领学生畅游在如诗如画的课文中: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全文有三句,前两句讲河上及两岸的景色,第三句讲江南是物产丰富、风景如画的地方。教学完字、词、句后,我把学生带上了我的“小竹排”:

我说:让我们同坐小竹排,去江南水乡游一游。

随之《同坐小竹排》的歌声响起,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置身于画中。我问: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片沉寂之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举手回答: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

学生:我仿佛看到无边无际的稻田,稻谷笑弯了腰,在向我点头呢!我说:你说得真好,真会想象。此时高举的小手如林,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发言的机会。我又接着叫学生回答。学生:我仿佛看到小鱼在水下游来游去,在和竹排比赛谁游得快呢!学生:我仿佛看到青蛙在稻田里捉害虫。„„

学生踏着歌声,深刻领会了课文的意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听着熟悉的歌声,亦能勾起一片回忆:

教学课文《快乐的节日》时正值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了庆祝活动,歌曲《快乐的节日》,勾起了学生对当时活动场景的回忆。伴着熟悉的歌声,我问学生:儿童节那天你快乐吗?体现在哪里?

学生:那天我参加游园活动,得了奖,我很高兴。学生:六一儿童节学校发礼物给我们每个同学。

学生:那天我穿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穿着它可神气了!学生:同学们表演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脸上笑眯眯的。„„

此时此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学生沉浸在快乐中,回味着自己当时独特的感受。

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想象是创作的前提,歌曲《井底的小青蛙》正好与课文《坐井观天》相吻合,只不过歌词所唱的是小青蛙和小海龟的故事,在学完课文后欣赏此歌,发挥想象,继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歌曲,达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加深理解,通过音乐,使学生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

三、利用歌曲以情感人,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周一贯老师曾说:一篇好课文的审美价值体现在言有尽而意未尽。如何让低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这未尽的意动于情而感于言呢?用什么去拨动他们幼小的心弦呢?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出现了两种典型的儿子形象,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在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后,引导学生懂得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先听听小乌鸦是怎么做的,随之《小乌鸦爱妈妈》的歌声骤然响起,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甚至泪光闪闪,此时已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因为这意犹未尽的歌声,早已拨动学生的心弦,他们体会了妈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这么多,要像小乌鸦那样去好好报答生我养我的妈妈。歌声嘎然而止,我把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赚钱养妈妈。我问:你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 学生:我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学生:每天早上都是妈妈给我烧好早饭再去上班,以后我要早点起床,给妈妈烧好早饭。

我问:你会烧吗?

学生:我没烧过早饭,但我可以学。

我说:是呀,要报答妈妈应该从现在开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时都忽略了妈妈这份深爱的学生,此时用语言表达着对妈妈无限的爱,我相信他们会把这份爱化作实际行动,像小乌鸦那样用行动报答妈妈。

歌声如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也影响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时间观念还不是很强的学生,感悟课文《一分钟》的内涵会碰到困难,课文通过主人公元元因贪睡1分钟而最后却迟到20分钟的事,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低段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往往停留在看到事物的表象上,他们只看到元元因贪睡而迟到这个后果,知道以后不能像元元那样贪睡。我想这篇课文是要教育学生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从而珍惜时间。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听听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快速的音乐声中,感受时间的飞逝,时间去了不返,进而懂得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时间。

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运用到一(下)册课文《胖乎乎的小手》,能打开学生思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整合,同一年级的各门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拿来互为教学资料,以上所讲的一些儿童歌曲,诸如《小雨沙沙》、《小乌鸦爱妈妈》、《时间像小马车》、《好朋友》、《夏天的阳光》、《不再麻烦好妈妈》、《同坐小竹排》等,都能在一、二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找到,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在其它学科中发现语文元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第二篇: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语文论文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2009-09-10 08:57:45 来源:网络

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一场漂亮的战斗。既是战斗,就不能不讲究战略战术,只有运筹得当,才能稳操胜券。要想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就要讲究“用兵之道”,采取多种谋略。三十六计也是可以借用的。

只是,我们在使用这些计策前要明白,三十六计有不少是贬义的,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它们时,只把学生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看成是对立的方面,而不是敌对的一方。因此,我们所采用的只是三十六计的原理和方式,而不是其全部意义。

下面,我们先用三十六计之一——抛砖引玉之计,来谈这个问题。

一、欲擒故纵

所谓欲擒故纵,本义是要捉拿某人却先故意放松一下,使对方形成错觉,以便更好地捉拿。此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指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正面讲述有困难时,先从反面来说,让学生从否定的意义上对这一问题有所领悟。

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原想直接告诉学生,善意的谎言有时是必要的,可又考虑到有些学生或许难以接受。于是,故意说:“鲁迅是最诚实的,可他也有不诚实的时候;他竟然对他的老师撒谎,明明要去改学文学,可他与藤野先生告别时却说,要去学生物学。”有的学生听了举手反对:“老师,你说的不对,鲁迅先生虽然在老师面前说了谎话,但不能说他不诚实。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精心教给鲁迅医学知识,可是鲁迅却要丢下医学。因此,鲁迅怕老师难过,故意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来安慰自己最钦佩的老师,这是一种真诚的做法。”我点头称是,并接着追问一句:“那么,怎样判断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呢?”别的同学代答:“这就要看说谎的动机是什么。利己的是恶意的,益人的是善意的。”有的同学还补充例证:小学语文中《金色的鱼钩》里的老班长,红军过草地时没有吃的,他从未吃过自己钓的鱼,可每次都撒谎说自己先吃了。他在关键时刻,能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样的谎言是一个共产党员高尚品格的体现。“课堂上的这一番谈话,比一般的平铺直叙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围魏救赵

战争中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他撤回兵力,以便更好地歼灭敌人的策略就叫做”围魏救赵“。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疑问,也可以暂不回答,而是反守为攻,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让他们在回答问题中悟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写作训练“第二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笔的说明文,针对其中”纵向说明笔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这一要求,有的学生说:”我们没有资料,不知道笔的发展史,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我反问他:”你还记得《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的写法吗?“他说记得:文章以书的演变过程为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书籍从”龙骨“、”竹简“到缩微型书的演变历史。我接着问:”那么,你能推想出各类型的书各是用什么样的„笔‟写的吗?“这一问,学生恍然大悟:”啊!我明白了,笔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书的发展历史,有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笔。——这篇文章我会写了。“

三、顺手牵羊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为了论证”拿来主义“的做法正确,曾把外国文化比成一个大宅子,说到大宅子的来历,他说不要管这大宅子是怎么得来的,哪怕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做了女婿换来的“是讽刺邵洵美之流的。这叫顺带一枪的方法,也就是”顺手牵羊“法。语文教学中,不是专门为某问题,而是灵活机动地乘便来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不妨也称之为”顺手牵羊。“

有一次,我正上《小二黑结婚》,突然,教室外传来一阵激烈的鞭炮声,它把我的讲课声淹没了,我只好暂时停了下来。这时,有的同学把视线投向窗外,有的在相互打听,问是什么事。我待鞭炮声一停,便接上话茬:”什么事?不管什么事,我敢保证不是小二黑结婚,因为小二黑和小芹之间的结合还存在着许多障碍。究竟有哪些障碍,请看课文。“学生听此,轰然一笑后,思维立即被拽回到课文中来了。

四、声东击西

所谓声东击西,是指表面上或口头上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语文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解决一个其他问题,以此作为类比,从侧面来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可叫声东击西。

讲授《包身工》一文的结构特点前,我要学生回忆一般体育比赛实况转播解说词的特点,不少学生都能说出:体育比赛实况转播,一般以赛场竞赛实况为主线,按比赛的开始、发展、结局的顺序来进行介绍,同时,在比赛实况介绍中穿插对该项运动起源、规则的介绍,这样,听众(观众)既能了解到这场比赛的情况,又能了解到这项运动的起源、发展、演变及上几届冠军得主等情况。到此时,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明白:《包身工》的结构类似体育比赛的解说词,它以包身工的一天活动为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为副线。这种结构可以点面结合地反映包身工制度的情况,让人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去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性。

五、偷梁换柱

暗中玩弄手法,用假的代替真的,这就叫偷梁换柱。这种方法在阅读和写作指导中都可使用。我在上完《简笔与繁笔》一文后,给学生”复述“了该文的两段: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孵小鸡要有适宜的温度,热了会烧蛋,冷了出僵鸡。放双响炮持炮力度要适中,松了捉不住,紧了炮冲不出去。庄稼施肥要注意适量。吃菜要放盐,但过淡过咸都不可口。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的“。”过“就是”过火“,”过了头“,却往往容易被人们误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饿肚子不好,但餐鱼顿肉,傻吃也能把人吃傻。锻炼身体好,但超负荷的运动又会摧残身体。人要经常反省自己,但事事过虑,便成了谨小谨微的君子。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听了这番话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有的认为我要以”恰到好处“来阐述《简笔与繁笔》的问题。但有个同学却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说的与《恰到好处》原文有出入。原文中的例子都不是你说的。“另一些学生则说,老师说的不是原文的例子,但都符合原文的意思。我接着指出,《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没有过多的阐述,绝大部分是例子,在大家学过的文章中,可恰当地用入《简笔与繁笔》的例子绝不止于文中几个。请保留《简笔与繁笔》的框架和观点性的语句,给《简笔与繁笔》重新换上适当的例子。结果,这篇将读和写结合在一起的”偷梁换柱“的文章写得还都不错。

六、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原为贬义,凭空捏造的意思,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舍弃它的贬义性,而取其能从“没有”中产生“有”的一面。《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无中生有”的文章,作者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中,渴望能有个冷静之处,以清心潜思,可是,现实又不允许,因此,她只能“无中生有”地在心灵中构筑这所“空中楼阁”。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自己在《药》中瑜儿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也是“无中生有”。我曾用这些例子启发学生为一些传统文章“无中生有”地写续篇。有个同学就为《狐狸与乌鸦》写了一个不错的续篇:

这回乌鸦又叼来一块肉,歇在树枝上,狐狸早就在对面的草丛里瞅着了,它想故伎重演:“乌鸦小姐,您的歌声太动人了。我敢保证,谁听了你的歌唱都会心花怒放,久久不忘。这不,上次听了您的歌,我至今还感到余音未绝呢!您再唱一支吧!”

乌鸦把肉衔得紧紧的,朝狐狸瞪了一眼,使劲地摇了摇头,因为它深知自己的嗓子并不好,森林里的歌星应该是黄莺和百灵,狐狸又想用恭维来换肉块。

狐狸又说了许多令人肉麻的恭维话,乌鸦索性叼着肉飞到了别的树上。于是,狐狸到处散布谣言,说乌鸦嗓子太难听,乌鸦叫声谁听了就要倒霉,乌鸦心太黑,还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许多善良的人们并不知道底细,就跟着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了。另外,《项链》、《阿Q正传》等文学习后,都是可以引导学生写续篇、补充细节的。

七、借刀杀人

这个计谋说起来不好听,它本指利用别人去害人。这里,我们不妨称借助于另一事物的力量、方法、原理或形式来进行新的构想和设计叫“借刀”,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杀人”。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借用一些数学原理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讲解动宾短语时,有些学生往往对多动词支配多宾语的两种情况不能区别。如:

他们用一切方法帮助同志去克服和改正这些弱点和错误,绝不采取那种利用和扩大同志的弱点和错误的方法。(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学生对此句中出现的两种情况不会区别,以为动宾的两两搭配都一样。于是,我就将这两个分句的动宾结构列了两道数学算式:

前:克服·弱点+改正·错误

后:(利用+扩大)·(弱点+错误)=利用·弱点+利用·错误+扩大·弱点+扩大·错误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看懂多动多宾的搭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个动词与第一个宾语搭配,第二个动词与第二个宾语搭配;另一种是每个动词都能和每个宾语搭配。

八、笑里藏刀

这里的“刀”并无阴险狠毒的原义,而只有严厉的批评的意思。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苦药已有糖衣裹着,那么,说“忠言”也要能“顺耳”才好。这就是说,在批评时,要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寓批评于笑谈中,使受批评者在嘻笑声中受到教育。

有一次,我正就《守财奴》一文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金钱,有位同学却因头天晚上贪看电视,酣然地打起了呼噜。我于是说:“面对金钱,各种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把它当成了命根子,可是有人却不被它迷惑,谈到金钱,他毫无兴趣,照样打他的呼噜!”同学们大笑起来,那位同学被惊醒,知道情况后,再也不打瞌睡了。

还有,为了改变学生只在课堂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让他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要适当地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到社会中去调查。这种离开课堂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妨称之为“调虎离山”。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立精神,教师可先带头设计一些语文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结社办报等,等到有些头绪时,突然借故离开,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这项活动。这种有利于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做法,可以称之为“上树拔梯”。其他如:“暗渡陈仓”、“添兵减灶”、“瞒天过海”、“打草惊蛇”等计策,在适当的时候,也都是可以采用的。值得重视的是“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有人说,在求知的道路上,小学生要老师抱着走,初中生要老师拉着走,高中生则要老师领着走,大学生只要老师指个路,他们自己就会走。如果能尽早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老师只作指路人,“路”让学生自己走,则是三十六计中最好的一计,是为“走为上”计。

须注意的是,战争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计谋,有人用了成功,有人用了不灵;这一处用了成功,那一处用了不灵;此时用了成功,彼时用了则行不通。究其原因,就是能否从不同的客观实际出发,从而灵活应变的问题。语文教学也是这样,这法那法,你用成功,我用无效;我用有效,他用无效,究其实质,也有个能否因时因地,灵活应变的问题。故此说:“三十六计”恰当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一定要讲求自然贴切,信手拈来,切不可机械搬用,以致弄巧成拙。

第三篇:“欺骗”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欺骗”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讲究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妙用“欺骗”也能获得神奇的效果。巧设小局,指导朗读;巧设及格,指导改错;巧用作业,掌握字词;巧用语言,发挥潜能;巧树榜样,增强自信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欺骗”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欺骗;运用

“欺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如果给它加上一个修饰语――善意的,那么它的含义也就发生转变,善意的批评,是需要智慧的,也就是说欺骗者是出于善意的动机,其结果是美好的、肯定的。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智慧的“欺骗”。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学前儿童的无意性、情绪性、好动性、爱玩性等特征,这些常会影响课堂教学,所以需要教师运用语言进行调整、组织、监控,而这种语言必须有一定技巧,其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 “欺骗”。

以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欺骗”的几个教学实例。

一、巧设小局,指导朗读

上《雾松》这课时,课上为了引导学生读书,我让学生读“雾松形成”的那一小段。在学生初读之后,我故意告诉他们我好像没看到江面上的雾气,要求他们再读课文。学生第二次读完后,我又说我仿佛看到一点雾气了,但雾气太淡,要求他们再读课文。第三次读完课文后,我告诉他们现在我看到浓重的雾,但还没结成冰晶,再读。第四次孩子们读完之后,我的眼前似乎挂起了银丝一样的冰晶,但是数量还不多,再读课文。读完了之后,孩子们和我一样兴奋,因为他们也看到了玉雕冰砌的银条了。但我引导他们再用多点感情读一遍,这里就会变成雾松的世界了。

这样一来,我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欺骗”学生热情高涨地把课文读七八遍。学生也明白了雾松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设个小局,让学生“上当”,既增添了课堂情趣,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出奇制胜,何乐而不为?

二、巧用及格,指导改错

在很多次测试中,我班学生刘伟总不及格,这次测试也不例外。他主要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更让人恼火的是每次找他改正错题,他不是东张西望,就是趴在桌上装头疼。我苦口婆心地找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我拿着全班同学的试卷,边寻思和刘伟说些什么边走进了教室。碰巧,他在擦黑板,他一脸自信地问:“老师,我的这次考试及格了吧?”望着他那期盼的眼神,我灵机一动,笑眯眯地说:“及格了,祝贺你!”

“啊!太好了,老师,我这几天进步了。”

“对,你的进步很大,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了,真不错。如果你再努一把力,一定能赶上优秀同学。”

我继续“欺骗”道:“其实,你很多问题都会了,只有几个小问题没解决,那是因为你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想马上解决吗?”

“想!”他答得干脆利落。

于是,在黑板前我边说边教,边鼓励边欺骗。

真没想到,只花了十多分钟就教他改正了大部分错题,这些错题要是在平时,非得用上一小时不可,这次改错的高效率的功劳非“欺骗”莫属。

三、巧用作业,掌握字词

在上《滴水穿石的启示》这课时,我指着满满一黑板的字词,对学生说:“谁能够准确地将这些字词记住,今天的家庭作业可以免写。”学生一听,眼睛亮了,纷纷举起了手。我提醒道:“这么有把握?只有一次机会哟,还是多练几次吧!”

学生又纷纷举起了手,我叫了一位,嘿,“给予”的“给”字读错了!学生懊恼不已地坐了下去。又叫了一位,“白炽灯”中的“炽”字读错了,又坐了下去,一脸的遗憾。“还是再练练吧!”我“语重心长”地劝道。

我心中暗自高兴,好“傻”的孩子,你们当中谁能准确无误地记住,谁不能,我何尝不知道?只有前面的同学读不好,才更能激发你们练习的自觉性,激发你们参与的积极性。一名学生毫无差错地记住了所有的字词,我兑现了我的承诺--他免写今天的家庭作业。这位学生喜滋滋地坐了下去,引来了一片羡慕的目光。

我忍不住又高兴了。这位受到奖励的同学,你又何必如此高兴?今天的家庭作业也就是记住生字词而已,在课堂上你已完全记住了这些字词,回家当然不必再做;那些没有受到奖励的同学,你们又何必羡慕这位“幸运儿”?他也是要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的,只不过他比你们提前点时间完成罢了!

四、巧用预言,发挥潜能

大家都知道“罗森塔尔效应”源自一个“欺骗”成真的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偏僻的学校去“考察”,然后在当地老师送上的学生名单上随意地圈选了一些学生的名字,说:“他们的智商很高,以后必将大有出息。”事隔一年,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该校,发现他的预言已成事实:那些被圈选的学生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

我班的学生管艳菊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只是她的作文和字不好。有一天,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对她说:“这次你的作文写得不错,基本上达到发表水平了。我与好几家专发学生作文报刊的编辑有联系。你要有兴趣,我作为你的指导老师,咱也发一篇。”她一听这话顿时就来了劲,我又说:“不过,下次你一定要把字写好,你的文章就字写得不好。编辑对写字好差很讲究,文章再好,字写得不好,人家也不看。”说完我送给她一本字帖。她接过字帖如获至宝。

一个月后,她的字已大有起色。她忍不住地问我:“老师,现在我可以投稿了吗?”我听了很高兴,但我并没说下次作文就投稿,而是告诉她:“你的文章有点小欠缺,比如个别句子不太通顺,下次在遣词造句上再下点工夫就行了。”接着便把她的作文递给她,她看了用红笔画的句子,自觉毛病不少。以后,虽然再也没提投稿的事,但经过这一番折腾,她的写作水平和写字大有进步,这更让我尝到了“欺骗”的甜头。

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一场漂亮的战斗。既是战斗,就不能不讲究战略战术,只有运筹得当,才能稳操胜券。你若能巧妙地运用 “欺骗”,定会给语文教学带来神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第四篇: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_2970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

山西 周敏 赵建中

一、引用对联导入新课

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引用下面这两幅对联作为开场白,既可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我们知道,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过去我们曾学过他的《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大胆地揭示社会矛盾,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写景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推崇为“诗圣”。故此,这两幅对联是吟咏诗人杜甫的。说到对联中所言及的“草堂”,即为诗中之“茅屋”,这是“安史之乱”时杜甫流寓成都在郊外浣花溪畔所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的“茅屋”是怎样为秋风所破,以及诗人面对此情有着怎样的愿望理想„„如此引用对联,即可达到导入新课的预期目的。另外,“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等对联,分别可导入新课《〈指南录〉后序》、《梅花岭记》、《促织》和《〈呐喊〉自序》、《祝福》。

二、借用对联讲解时代背景

在《琵琶行(并序)》这一课里,借用“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可使学生对白居易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长篇叙事诗有一个形象、鲜明的认识。对联写的是:在一个枫叶瑟瑟的夜晚,浔阳江头,由长安贬到九江的诗人白居易,听了一位长安歌妓弹奏琵琶、诉说身世之后,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诗人何以有此“天涯沦落之恨”呢?这是由于他任长安谏官时,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触怒了皇帝,被从长安贬到九江,任江州司马。那时他心情痛苦,加之又闻琵琶声,更是伤感万分,故有此意。

三、利用对联归纳分析作品风格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幅对联写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同时,也很好地表明了他的词作风格。要说辛词的风格,这里就不能不先提到苏轼。这是因为联中“大江东去”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这首词里,词人开篇就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气势之磅礴,格调之雄浑,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词需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由此可见,苏词具有一种豪放的风格。辛词的风格亦然。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收复失地的建议,非但未被采纳,反遭忌恨贬斥,而长期流放闲居。他渴望祖国山河统一,不满媚敌苟安。他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这种感情的写照。苏轼以文为词,一扫以前文人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弱气息,而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辛弃疾“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词风,其词意境雄奇阔大,感情豪放,善用比兴,并且多运用典故,托古喻今,故与苏轼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四、自编对联,强化作文拟题效果

材料作文大多要自拟标题。如果我们仿效一些对联的做法,根据作文材料的内容提炼中心后编成一幅对联作标题,相信会大大强化拟题的效果的。如有这样一则要求阅读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的材料:“秋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粱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秋气染红的。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银装素裹呢?墨菊却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有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单调啊!”审视完全部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谷子、高粱、棉花、墨菊等对秋色的看法是片面的。它们只看见自身的色彩,不能看到其它的色彩,因此,所作出的结论就是片面的。而秋天则认为秋色不属于一种颜色,而是五彩缤纷的,它既看局部,更看全面,既见“谷子”、“高粱”,也见“棉花”、“墨菊”等,所以“五彩缤纷”的见解就比较全面。可见,局部不能代替全局,而全局也不能脱离局部。局部必须置身于全局,服务于全局,而全局又必须统领局部,高于局部。审题至此,材料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了。如我们据此题意拟出“局部与整体”、“个人色镜的局限”等题目,虽然符合贴切、简洁的拟题要求,但未免给人以平直之感,而用“一种颜色不是秋,五彩缤纷秋满山”这样一幅联为题,则可使其新颖、醒目,观点鲜明,让人“一见钟情”。

第五篇:小学低段语文

小学低段语文、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年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数学教研组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数学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数学综合素养。

二、工作要点:

(一)、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数学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备课,注重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就以上要求及时调研、指导、服务。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数学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要控制期末复习时间,提倡期中调研分析,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同时加强各类素质竞赛, 开展读书艺术节、优秀作业展览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落实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2.围绕主题,开展“同课异构-连环改进”校本教研活动。学期初确定本教研组的活动专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升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和品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工作措施

1.组内教师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智慧和热情,积极创设低段教研特色。本学期教研组要在以下三方面体现特色:(1)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3)案例及教学反思的撰写。

2.加强学习,围绕“高效课堂”这个专题,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预设”、“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作业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开展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3.落实各项语文、数学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学科年级组长加强教师的备课本的检查制度,做到每周一检查,期中期末汇总上报。继续执行学校每学期一项“教学五认真”的抽检。规范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加强对后20%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这些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做好一年级的汉语拼音验收工作,争取人人过关。加强写字教学,本学期将举行优秀作业展览和二、三年级的写字比赛,不定期进行写字教学的督察。

5.教育科研方面,鼓励骨干教师申报课题。以市首届教学反思评比为契机,学习如何撰写教学反思,人人写教学反思。

6.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师生共读书,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利用阅读欣赏课及课外阅读,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指导和训练,把读书与听、说、写相结合。

7.每位教师上好一堂教研课,常规教研活动按听课、说课、评课的形式开展,加强评课、切磋环节,人人发言,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和“一课多上”的研讨模式。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工作重点,带领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集体备课,互帮互学,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3、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4、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严格遵守。

五、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安排

第二周

1、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蓝本,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制定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三周1、镇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模拟培训

第四周1、确立本学年教研主题 学习教导处和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五周1、组织教师收集理论学习资料,形成书面材料

第六周1、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2、理论学习一次

第七周1、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

第八周1、教学常规检查(上课)

2、同课异构第一轮课堂教学

九周1、举行校园读书节活动 教研组

2、同课异构第二轮教学设计、评价

第十周1、教师常规工作检查、期中抽测

2、上交同课异构活动反思

第十一周

1、期中抽测情况反馈

2、送教下乡活动

第十二周1、“同课异构”精品课展示活动

第十三周

1、语文、数学知识竞赛

2、理论学习,校本培训一次

第十四周

1、语文、数学优秀作业展览

第十五周

1、教学常规检查(备课)

第十六周1、校语文、数学教学质量抽测.2、理论学习,校本培训一次

第十七周

1、语文、数学开放性练习测试、制定复习计划

第十八周

1、复习迎考

第十九周

1、上交工作总结、教研组考核

下载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摘 要 加入微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活力,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资源的发展和延续。以往的......

    图形组织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口何 茜 随着半小时课堂理念的纵深推进,我们发现“删繁就简、简中求精”的课堂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以生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主”“探究”“先学”等字眼在课堂上不断......

    农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农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看到了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使地处偏远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课堂要由一种硬性的“塞给”、一味的“强行叫卖”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注意学生的需......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横山县城关小学陕西榆林719100) 识字教学一直都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感悟 占风云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广大教师的教学观、知识观、学生观以及备课模式、教育教学行为整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

    头饰在语文低段教学中的作用

    头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梁才学校 李娜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头饰往往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孩子们......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松阳县民族中学 卢慧琴 【摘要】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日益广泛的使用,它对教学的优化作用也日趋明显。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