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省说课稿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课时。我将围绕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授课理念。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首先第一个部分,我先讲授本节的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从教材结构上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我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地理学习的独特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②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圣神的领土,养成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二)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分析台湾的人口、农业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我将重点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提前布置学生完成本节练习册基础知识梳理,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自学,在课堂小组之间合作学习,让学生教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本节课在练习册上的基础知识梳理内容,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
2.【情境导入】用课件播放台湾风光的影像,配上经典诵读余光中《乡愁》,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句享受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这个导入的设计跟这一节课的内容联系紧密,并能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句中感受到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自主学习】
(1)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 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 ②.通过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③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台湾省农产品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用多媒体投影基础知识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自主学习解决本课基础知识,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解决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上的障碍。① 范围:台湾省包括______岛,以及附近的______列岛、____岛等许多小岛。②位置:台湾岛北临______海,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海,西隔______海峡与福建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③居民:台湾省的居民中,______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从______、_______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
④地形:台湾岛的地形2/3为_______,其中_______山脉纵贯南北,主峰_______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⑤气候:台湾岛属_______带、_______带季风气候,冬季_______,夏季_______,雨量_______,夏秋多_______和_______。
⑥河流:台湾岛上河流_______,水能_______。
⑦美丽的宝岛:列举你所知道的台湾著名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小组,设计2-3个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重难点知识和问题,老师在旁进行指导。
① 试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行政区划和文化渊源几方面举例说明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的人口、农业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讨论过后,让几个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其他的小组可以评价补充。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精细讲解,突破重难点。)
5【反馈练习】
当堂训练,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课后练习,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进行指导,练习评讲,精讲反馈。
6【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取条目式,将基础知识写在主板书上,让学生对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而重难点写在副板书上,主要起到一个突出重难点的作用。
第六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和组成:(1)组成:主体是台湾岛
(2)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19°—122°,22°—26°
2、河流及特征:短小而湍急
3、民族和历史:(1)高山族
(2)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4、地形:(1)三分之一是平原
山地和平原之间是:盆地
丘陵
(2)三分之二是山地
5、气候与自然资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南部,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森林覆盖率高,矿资源少,水资源大。二人文环境
经济:(1)农产品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说课稿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说课稿
【教材的分析与理解】
一、教材内容
本课对应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三节 台湾省。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部分,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香港澳门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份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台湾省对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我校八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台湾省是个旅游胜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因此,在讲授台湾省时,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印象。
2、通过前边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在省级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北京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积累了许多学习思路与方法的经验,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基本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1、根据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地理的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分配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习地理的能力,以及主动积极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本课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并解决文中难点。
2、对认识省级区域的学习,是中国地理区域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本节教学中,要突显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突出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多举例,多以鲜活的多媒体资料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与把握】
一、本课对应的内容标准: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3、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经以上的分析,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让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让学生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3、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指导】
1、教法设计
本节课运用读图分析、阅读理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的运用
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地图、视频资料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3.教具选择:
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材、地图册、填充图册。
4、说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①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②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③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5、课时安排: 依据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本节教学一课时。教学过程的思路与环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原则,我设计了四个主要教学环节:引入新课;合作探究;总结巩固;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一、导入新课
激趣设悬,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播放反映台湾风光的动画,然后设悬念问: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 台湾除阿里山日月潭外还有哪些自然风光呢 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导入新课.这种直观的导入法有两个优点: 一是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急于探求结果的好奇心.二是使用直观的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究
本节课第一部分内容台湾的自然环境及台湾和大陆的关系.1.承接导课,我将追问:为什么说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土 你知道那些史料和证据 让学生看课本找出答案,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2.然后我再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文化渊源归纳补充,进一步证实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样处理的依据是:1,改变教材原来的顺序是为了教学过程衔接自然.为后面学习自然环境作铺垫.2,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台湾自然环境这一部分内容,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围绕着台湾轮廓图来进行讲解.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台北,高雄,基隆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4.台湾地形状况怎样 然后我将作出概括和补充。
这样处理的依据: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美丽富饶的宝岛” 以上就是台湾的概况.我们知道自明朝开始,外国列强多次侵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准了宝岛台湾的“宝”,宝“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让学生阅读教材”美丽富饶的宝岛“,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森林资源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为什么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 3.台湾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4.台湾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5.台湾有哪些矿产资源,分布在哪里? 6.台湾的美还体现在它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台湾有哪些旅游资源 ?
这样处理的依据: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拓展学生的思维,突现学生的个性.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台湾的自然环境这一重点解决了,在处理下一个难点——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上,我分三步解决: 第一.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让学生讨论分析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结构中的变化.学生明确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将进行第二步提出问题:1.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应具备哪些条件 2.哪些因素促使台湾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3.台湾工业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为什么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指导学生阅读材教材思考回答.这样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解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第三步是根据折线图绘制图表的训练.我先把第一产业的图表 绘出,再引导学生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图表.这样可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课堂小结: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他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所以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 设计的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台湾省概况 位置:我国东南沿海 范围:台湾岛及附近小岛 面积:3.6万km² 人口:2200多万 人口密度:611人/km²
二、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三、台湾之“宝”——丰富的资源 森林、矿产、水产、农产品丰富
四、台湾的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
四、达标测评——学得怎么样?
采用边学习边检测的方法,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检测的内容。检测题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填图题,考查学生用图,填图的能力.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五、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材料分析两岸统一对祖国有什么好处,两岸分裂对祖国有什么坏处,并请以此话题写一篇作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篇:台湾省 教案
教案
台湾省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3、通过阅读史料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重点】
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自然地理影响其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出示有关阿里山日月潭的图片,设问:歌中所唱的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我们平时所说的台湾省和台湾岛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授:
一、祖国神圣的领土
1、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并完成活动题1中的第1、2问。
2、概括台湾省的范围: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计3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材料,用史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并完成活动题1的第3、4问。
5、概括台湾省的位置: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其中南部。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对照图例完成活动题2中的第1小题,了解台湾岛的主要物产和资源。证明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
2、引导学生观察“台湾风光图片”了解其旅游资源。
3、进一步观察“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完成活动题2中的第2小题。
4、通过出示“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图”“台湾山脉南麓植被垂直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台湾岛农、林产品分布差异的原因: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平原广布土地肥沃;东部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1、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明确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由出口农矿产品到出口工业产品,并以出口为导向。
2、解释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原因:台湾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所以早期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单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台湾当地的需求,所以其经济重心转移到工业。
3、通过阅读阅读材料,从新竹园的发展中找出台湾出口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阅读“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完成活动题3,找出台湾工业分布的共同点。
5、总结台湾工业分布的共同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形平坦,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条件优越。
小结:
台湾省的位置:
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其中南部。
台湾省的范围:
包括台湾省、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美丽富饶的宝岛:
1、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平原盛产稻米、甘蔗、香蕉、菠萝、东部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众多美誉: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3、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经济特色:
1、出口导向型经济占主导
2、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3、重要城市:最大的海港—高雄、台湾硅谷作业布置
《高分突破》P150--151
---新竹、省会---台北
第四篇:台湾省的教案
台湾省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和组成,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2.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台湾省的地形和气候类型、河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掌握台湾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认识台湾的人文特色,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特色,台湾的居民和丰富的资源、发展状况以及风土人情。
二、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特色。
2、台湾省丰富的物产。
3、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乐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引入课题。
(二)、课前练习
1.台湾省位于我国________ 部,隔________海峡与我国________省相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许多小岛组成。其中__________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2.台湾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其中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________ 部,台湾南部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其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 __________ ”的美誉,___________ 是最著名的树种。台湾拥有的美称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台湾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地形地势上看)6.我国东部最高峰是___________,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的___________ 7.台湾的农产品中,具有世界意义的品种有_________、菠萝、________和________等。
8.台湾“高科技、高收入”的代名词是指___________科学园区,在亚洲,它与印度的___________齐名 9.台湾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族。
(三)、课内探究
1、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2)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和海峡。(3)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2、台湾省的地形。
(1)台湾的地形以什么为主?(2)台湾的地势怎样?
(3)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多台风?
3、台湾省的工业。
(1)台湾的主要工业城市?
(2)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3)了解台湾的硅谷。
4、延伸拓展 巩固练习
5、台湾的气候及丰富的物产。(1)台湾的气候类型?(2)台湾气候的特征?(3)台湾有哪些物产?
6、美丽富饶的宝岛 台湾有哪些美称?并连线。
7、台湾的经济特征
出口导向型经济
8、台湾的少数民族
高山族
9、观看台湾的旅游景点
10、历年真题
七、课堂小结
1.台湾省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2.台湾岛的地形地势 3.台湾岛的气候 4.台湾岛的资源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位置
自然环境 宝岛 范围
九、布置作业
做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和总复习的125页。
十、教学反思
第五篇:教学设计台湾省
教学设计--台湾省
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标解读:在本条课标中体现的知识目标是,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分析和说明是技能的要求。运用地图、资料去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就是过程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主要内容有: ①位置与范围;②地形与河流;③资源丰富的宝岛;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台湾省地形图、台湾岛工农业生产分布图,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并尝试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第一部分【说教材】
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①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②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③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④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⑤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及其城市职能。
⑥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①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② 台湾丰富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台湾省的经济特征。教学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第二部分 【说教法】
1、教法及依据:引导学生参与读图进行教学分析。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识图分析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丰富的地图和图片资料以及视频材料,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部分 【说学法】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记忆、想象、概括等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发散性思维逐渐彰显,课堂上小组讨论法与合作探究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读,培养学生读图、读课文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要求;练,通过一定练习,掌握所学知识。第四部分 【说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新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了初忆台湾—再回台湾—追溯台湾的线索层层推进,并在各环节进行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始终集中于一点,全面回忆与巩固所学知识。
一、情境导入
通过欣赏台湾的著名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于台湾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导语:学习过台湾,我们最难忘记的是台湾的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新授内容
(一)初忆台湾 本环节主要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说一说:请结合图片为大家介绍台湾的位置。由学生根据台湾位置图及所学知识向大家介绍台湾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
2、填一填:你能填出台湾周围濒临的海洋吗?结合“台湾位置图”由学生介绍台湾四周濒临的海洋,教师强调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台湾岛东侧直接濒临太平洋。
3、找一找:找出台湾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主要城市的位置。教师向学生强调钓鱼岛是台湾省的一个小岛。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的是台湾的位置和范围,这属于台湾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同时也要求做到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因此我更多的是让学生结合图片来介绍和查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
(二)再回台湾 本环节主要是从各方面交流和探究台湾省的情况,主要包括地形勘探、气候报告、资源推介、经济调研、城市掠影、民族风情各单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地网络,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
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分别从地形勘探、气候报告、资源推介、经济调研、城市掠影、民族风情角度完成对台湾内容的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
1、地形勘探
在这个环节我为学生出示了台湾岛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所做的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提示学生介绍台湾的地形和地势两方面的内容。
2、气候报告
出示台湾位置图并强调通过台湾的重要纬线—北回归线,使学生回顾台湾所在的温度带和所属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3、资源推介
首先向学生介绍台湾拥有的各种称号,提示学生说出它们的含义,然后通过展示台湾“资源宝库”图,让学生回忆这些物产的分布地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台湾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物产?”从而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去逐层分析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4、经济调研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部分我用资料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采取对比的方法来总结台湾经济的发展,依据图表和资料,分析台湾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特色,分析怎样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并强调台湾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5、城市掠影
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港口是高雄,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还知道的台湾省其他的城市和其特点。教师注意强调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6、民族风情
主要通过图片的形式使学生回顾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最后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高山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不作过多的延伸。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将学生学习过的台湾知识充分的调动起来并经过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