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

时间:2019-05-12 22:3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

第一篇:《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简单周期规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的周期》。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版本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5、重点难点

结合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列举、画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能理解用除法计算的算理,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正确判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6、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的学习素材,化解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用了如下:

(1)教学方法:设疑激趣法、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以及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学生学法方面,我们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2)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法、动手实践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发现法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这个课题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这堂课的教学我们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是通过游戏——快速记忆数字谈话导入,为后面学习作了铺垫。其次是引导学生知道国庆节全国欢庆的同时简介国庆节,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尝试解决“我县国庆节庆祝活动一个场面”这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是探究合作,解决周期性数列问题;最后是实例练习,巩固知识,拓展思维。这样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了独立尝试,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自由的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探索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策略。

第二,本节课所选用的例题与习题都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生活化。围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一知识目标,层层渗透,环环紧扣。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过程中,既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小组交流,共同探究,思考和尝试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既进行了计算的练习,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第二篇:周期问题说课稿

《周 期 问 题》 说 课 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周期问题”,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周期问题是数列中数字循环周期出现的数学问题,它广泛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余数除法这个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学过“找规律”一课,“找规律”是“周期问题”的雏形,学生对周期问题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基础。解答周期问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排列规律,弄清一个周期内有几个固定的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找到正确结果。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明确周期问题的特点,掌握周期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扶贫帮困、富有爱心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发现规律,从而明确周期问题的特点,掌握解答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1、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发现周期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周期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整堂课的设计,时时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个领路人。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发展练习,再到拓展练习,层层递进。

4、利用课件,直观教学。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找规律,下一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

2.今天是10月22日,星期三,那么10月29号是星期几?再过8天是星期几?

这两道复习题是简单的周期问题,是为学习新课做铺垫的,第一题,学生凭直观可以得出答案,第二题则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果。

(二)导入新课

提问:你每天的零花钱有多少?你是怎样使用这些零花钱的?(指名回答)引入课题:我们来看看小红是怎样使用她的零花钱的。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学生读题。

小红平时节省一些零花钱来扶助特困学生,一次捐款时,她把节省的零花钱按先3张壹角,再2张贰角,最后2张5角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排,数一数共有143张。问:(1)、第143张是几角的人民币?

(2)、小红这次共捐了多少钱?

学生读题,指名说说:有几种面值的钱?这些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通过读题,让找出循环的固定数,使学生初步感知周期问题的特点。

2、小组合作,用数字按照题中给出的顺序排列,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1)这些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2)第8张是几角?第9张、第10张、第11张呢?......(3)怎样把这些钱分组?每一组里有几张?

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老师概括,课件出示(一组一组地出现):(1、1、1、2、2、5、5)、(1、1、1、2、2、5、5)、(1、1、1、2、2、5、5)……

3、小组合作,推算第143张排在第几组,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课件出示问题:

(1)第143张排在第几组第几张?这一组是否完整?(2)每组的第三张都是几角?

(3)你是怎样想出第143张排在第几组第几张的? 课件接着出示:

(1、1、1、2、2、5、5)、(1、1、1、2、2、5、5)、......(1、1、1、(第1组)(第2组)2、2、5、5)、1、1、1.(第20组)(第21组的第3张)教师启发,让学生列出算式(板书): 143÷7=20(组)……3(张)提问:(1)为什么要除以7?(生:因为每7张是一组)(2)余数3表示什么?这三张各是几角?

引导学生根据余数推算出第143张是1角的人民币。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教学第二问,让学生分组讨论:(1)要求共有多少钱,先要求出什么?

(2)每组共有多少钱?20组共有多少钱?余下哪三张?这三张共有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算式:(1×3+2×2+5×2)×20 +1×3 = 343角 = 34元3角 到这里新课学完,我并不忙于理论和规律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接下来的巩固练习设计,让学生感性体验数学活动。

(四)、巩固练习

1、根据复习第一题,提问:第100个图形是什么?这100个图形里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个正方形?有多少个菱形?

2、根据复习第二题提问:11月23是星期几?

3、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每两页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一页是文字,这本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是旧知的延伸与迁移,也是对本课内容的模仿与巩固。第3题则是一道发展练习,难点在于不被题中假象“3页前后各有1页文字”所惑,找出一个周期是4个数而不是5个数,目的是让学生脱离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对周期问题的认识逐渐过度到理性思考。

(五)、拓展练习

1、有一列数字,按***2316523……排列。那么前25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2、100个2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这两道题的设计目的,是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第一题的难点在于数字“7”没有参与循环,每一个周期以“23”开始又以“23”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而在第二题中,题目的条件根本没有给出数字的排列规律,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找出积的个位数字的排列规律。

课程的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为今后的继续学习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释放无穷的潜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六)总结规律,揭示课题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周期问题(板书: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人的十二生肖,一个星期有七天,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决。接着引导学生总结周期问题的解题思路及计算方法:

1、先找出每一个周期(每一组)中的数字(或图形)的排列规律,看多少个数字(或图形)是一个周期。

2、求出总数里共包含有多少个周期(共分多少组),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就代表每一组的第几个数字(或图形),确定结果。列式:总数÷每组数字的个数 = 组数(周期数)……余数

3、求和方法:

每组中的数字和×组数 + 余数中的数字和 = 总和

(七)、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这堂课里你除了学会解答周期问题,你从小红那里还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下面的图片,结合图片对学生进行帮困扶贫的爱心教育,结束全课。

教学预测:

本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课堂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应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过,对于少部分学困生来说,本课内容则难以掌握,须个别予以辅导。

板书:

周期问题

小红平时节省一些零花钱来扶助特困学生,一次捐款时,她把节省的零花钱按先3张壹角,再2张贰角,最后2张5角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拍,数一数共有143张。问:(1)、第143张是几角的人民币?

(2)、小红这次共捐了多少钱?

列式:(1)143÷7=20(组)……3(张)

答:第143张是1角的人民币。

(2)(1×3+2×2+5×2)×20 +1×3 = 343角 = 34元3角

答:小红这次共捐了34元3角钱。

第三篇: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的内容。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多次经历寻找简单规律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并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探索、合作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对比,优化方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要很好地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那么就要让学生理解用除法计算的原理,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理解用除法计算的算理,在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情况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清净教学法和谈话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用课件出示三组有趣的数字:

1234

0123456789

***4

1259

9876543210

***36281 男生女生比赛记数字。游戏结束,学生总结失败及成功的原因,我进一步指出: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自然地揭示课题:简单的周期

四年级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体验周期现象,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2.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教师谈话:“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这些彩旗、彩灯、盆花它们是随意摆放的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摆放的。再提问:仔细观察,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课件出示场景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个提问、汇报,把学生自然带入学习中来。再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说清每种物体的排列规律:盆花是按一盆蓝、一盆黄、一盆红;彩灯是按一盏红、一盏紫、一盏绿、一盏紫;彩旗是按两面红、两面黄的规律排列的,从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待学生把每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弄清楚后,紧接着提出:“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这一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待大部分学生都思考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小组交流,这样既避免了一些同学不动脑筋,同时又可以集思广益,得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画图法,按顺序一直画到第19盆花,是蓝花。

2、列举法,写上每盆花的颜色,写到第19盆花,是蓝花。

3、除法计算法,把每3盆花看作一组,列式: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

这里,方法3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它又是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所以交流时要重点分析。我让学生说说算式里每一个数的意思,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明白:因为每三盆花为一组,每组花摆的顺序相同,19盆花可以分为这样的6组,还余下1盆,是第7组的第一盆,和每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色的。配以课件,显示19盆花的分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算理。

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说说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为后面优化解题方法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方法3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不要急于灌输给学生。

4、提高练习,加深理解

接着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再展示学生的方法,如果有多种方法,则重点讲解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要确定第33、26、31、28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关键要看余数,余数是几,彩旗就和每组中的第几面颜色相同。没有余数彩旗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面彩旗颜色相同。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看看哪一种方法简便。如果还是有学生不赞成计算方法简便,可以通过:“第23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00盏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第2题。讲评时,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和判断的结果。(这个环节,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计算方法的简便,实现策略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现自主建构。通过几次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基本掌握这一方法。)

5、课堂总结,学会反思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方法? 6.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差异,我设置了分层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计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在做后面的练习时有据可依,同时让学生知道答语很重要。

五、对本节课教学效果预评估

当然,以上只是教师个人的设想,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教师预料之外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动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意外”,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简单的周期 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的内容。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规律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并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探索、合作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对比,优化方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要很好地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那么就要让学生理解用除法计算的原理,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理解用除法计算的算理,在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情况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所以本节课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操作等活动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教师配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视觉上焕然一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分为六个环节组织教学。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用课件出示两组有趣的数字:

男生女生比赛记数字。游戏结束,学生总结失败及成功的原因,我进一步指出: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自然地揭示课题:简单的周期

四年级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体验规律,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2、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教师谈话:“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这些彩旗、彩灯、盆花它们是随意摆放的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摆放的。再提问:仔细观察,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课件出示场景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个提问、汇报,把学生自然带入学习中来。再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说清每种物体的排列规律:盆花是按一盆蓝、一盆红;彩灯是按一盏红、一盏紫、一盏绿;彩旗是按两面红、两面黄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的,从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待学生把每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弄清楚后,紧接着提出:“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一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待大部分学生都思考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小组交流,这样既避免了一些同学不动脑筋,同时又可以集思广益,得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画图策略,按顺序一直画到第15盆花,是蓝花。

2、列举策略,写上每盆花的颜色,写到第15盆花,是蓝花。

3、计算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列式: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这里,方法3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它又是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所以交流时要重点分析。我让学生说说算式里每一个数的意思,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明白:因为每两盆花为一组,每组花情况完全相同,15盆花可以分为这样的7组,还余下1盆,是第8组的第一盆,和每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色的。配以课件,显示15盆花的分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算理。

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说说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为后面优化解题方法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方法3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不要急于灌输给学生。

4、提高练习,加深理解

接着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再展示学生的方法,如果有多种方法,则重点讲解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确定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关键要看余数,余数是几,第17盏彩灯就和每组中的第几盏颜色相同。没有余数第18盏彩灯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盏彩灯颜色相同。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看看哪一种方法简便。如果还是有学生不赞成计算方法简便,可以通过:“第38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00盏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第2题。讲评时,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和判断的结果。

(这个环节,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计算方法的简便,实现策略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现自主建构。通过几次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基本掌握这一方法。)

5、实践应用,巩固方法。

练习是新知识的巩固,提高环节,又是后续知识的准备和铺垫,因此适度、适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让学生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第1题是基本训练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第2题是开放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对于规律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同时加深对计算法的理解。这道题学生的参与度广,不但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6.生活万像,再现规律

“大自然中有许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供同学们欣赏。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课堂总结。

我与学生一起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怎样的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让学生勤于反思,学会反思。

四、板书设计 ÷ 2 = 7(组)„„ 1(盆)

盆 数

每 组 的 盆 数

每 组 第 几 盆

答:第15盆是蓝花。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计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在做后面的练习时有据可依,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答语很重要。

五、对本节课教学效果预评估

当然,以上只是教师个人的设想,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教师预料之外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动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意外”,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篇:说课稿《吉吉和磨磨》

《吉吉和磨磨》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活动源自于幼儿园整合活动课程《相反国》。从教材本身来看,故事《吉吉和磨磨》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吉吉和磨磨做事时的快慢,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简单易懂,能收到孩子们的喜爱。从故事的内涵来看,故事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孩子不同性格的鲜明对比,快与慢的做法有利有弊,什么情况下做事需要慢一点,什么情况下做事需要快一点,于是,我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做事的快慢并不能代表事情结果的好坏,关键要努力、要认真,并且要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获得成功。我班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复述简单的故事情节,并愿意尝试根据已有的故事内容进行仿编和创编,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思维理解能力的特点,我把本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在听听、说说、玩玩中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吉吉和磨磨鲜明的快慢对比。2.尝试用情境性的、夸张的语言大胆学说故事中的内容。

3.体验故事中的趣味性以及故事中吉吉和磨磨同心协力、互相合作的快乐。

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用情境性的、夸张的语言大胆学说故事中的内容。为达到以上目标。我将做一下准备:些许50厘米长的绳子;弹珠;勺子。

二、说教、学法

本活动以《纲要》为指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理解到体验,提升幼儿经验,让幼儿在开放式的、互动式的、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学习,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情境体验法、语言法。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活动共分三大环节:1.感知;2.理解;3.体验。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感知快和慢。

分别请2---4名幼儿进行夹运弹珠比赛,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个人的不同状态与做法并进行讨论。

谁做的慢?为什么慢?结果怎样?谁又是比较快的?为什么快?快了之后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

运用小游戏让幼儿感知快慢的过程与结果,从而知道生活中的快慢带给别人是不同的利与弊。

第二环节:理解故事内容。

1.感知吉吉和磨磨鲜明的快慢对比,并尝试用情境性的、夸张的语言大胆学说故事中的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前部分,借用夸张的语言和适当的体态语吸引幼儿倾听故事的注意力,针对故事进行提问:吉吉和磨磨有什么不一样?提问有很大空间,给幼儿一定的思考范围,幼儿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有选择地进行回答。由于故事具有情节雷同的特点,因此我将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重点理解第一段故事,假如幼儿回答:“吉吉很快,磨磨很慢。”我将顺着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其他发生的事情,进而引入理解接下来的内容。2.理解吉吉和磨磨学会同心协力做一件事的故事内容。

过渡语:吉吉和磨磨做事情总是一个快一个慢,那他们有没有同心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呢?继续听故事后部分并理解。

第三环节:体验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小游戏充分让幼儿了解快与慢不同的好处,并更要知道齐心协力、互相合作才是最棒的。

组织全体幼儿进行赛跑,将幼儿跑得慢和跑得快的分成快慢组,然后请幼儿自行合作(快与慢结合),进行“两人三足走”的游戏。

活动延伸: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快与慢的利与弊,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辩论——快好还是慢好。

下载《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粮康城项目情况

    公司基本情况海南乾坤永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13日经海南省定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股东崔新元、高文国、杨涛;2009年7月24日,股东高文国、杨涛将股权转让给......

    吉兴村罗春雨先进事迹(最终定稿)

    “他”是吉兴村坚强堡垒的一颗顶梁柱 ——兰西县平山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罗春雨典型经验材料 罗春雨,是兰西县众多年轻村书记中的佼佼者。吉兴村党总支在他的带领下,以创建“五......

    团结、合作说课稿(罗)

    团结、合作主题班会说课稿 南坝镇第一中心小学 罗文雪 主持人:张岚婷(甲) 张芮琦(乙) 一、活动背景: 少先队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必修的活动课。......

    贵阳学院“国培计划”学员跟岗实践教学教案---罗吉康

    贵阳学院“国培计划”学员跟岗实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授课教师:开阳县民族学校 罗吉康 授课学校:贵阳市双语实验小学 课题 笔算两、......

    2013康家吉小学教务工作总结(5篇材料)

    2013康家吉小学教务工作发言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领导下继续开展着各项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现总结如下:一、继续坚持常规培训。坚......

    教学设计(三年级信息技术)——罗吉先

    《一句一景色——“复制”和“剪裁”图片》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罗吉先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第 14课《一句一景色——“复制”和“剪裁”图片》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小学......

    就职演讲-罗世康(共5则)

    尊敬的师兄师姐,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10行政2班的实践部干事罗世康.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参加本届分团委干部换届竞选。我竞选的职位是管理学院分 团委副书......

    2013八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罗嗣吉

    董当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董当中心校罗嗣吉 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本学期我担任学校七年级(1、2)八年级(1、2、3)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