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兴村罗春雨先进事迹
“他”是吉兴村坚强堡垒的一颗顶梁柱
——兰西县平山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罗春雨典型经验材料
罗春雨,是兰西县众多年轻村书记中的佼佼者。吉兴村党总支在他的带领下,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经济中找准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全村公共积累达300多万元,农业总收入实现1680万元,人均收入3580元。全村民众过上了富足、文明、祥和的新生活。这一切都得益于吉兴村有一个新时期的好村书记---罗春雨。
一、锐意改革,切实加强班子村党组织班子建设 早在2002年,新班子组建之初,也是罗春雨上任伊始,他就与大家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支部的战斗力强弱,关键在于村干部的作风如何。为此,他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和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并制定了‚三常‛、‚三不‛、‚三讲‛制度。‚三常‛即:常学习、常入户、常反思;‚三不‛即:不搞家长制、不违背群众意愿、不增加农民负担;‚三讲‛即:讲团 1 结、讲廉政、讲公道。随后他又带领支部一班人研究制定出台了党员干部考勤制度、参加会议制度、村干部不定期入户走访制度、村干部义务劳动制度等10多项工作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此,村里有一位退休的老支部书记颇有感慨地说:‚现的村党支部真变了,过去群众到村里上访是常事,干部和群众还经常因为问题无法解决而激化矛盾,而现在村干部和党员能经常主动到农户家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都夸这届班子有正事。‛为了节约村里财务开支,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取消了‚小食堂‛,并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为村里每年节省了3-4万元的经费支出。针对过去干群矛盾紧张的情况,罗春雨积极倡导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做到常规问题季度公开,发展目标年度公开,热点问题随时公开;并把每月的1-5日作为民主理财日,研究通过本月的所有财务支出及有关事宜,做到了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今年初,1名支部委员因家中盖房耽误了两天先进性教育集中学习,被严格考勤后,在支部大会上作了检讨,后又自觉补上了所学内容。通过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确立,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的转化,班子整体战斗力明显加强,同时也 2 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胆探索,不断带领民众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吉兴村人口较多,人均耕地较少。传统农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群众常年以种粮为主,一年到头收入很低。以罗春宇为首的村党组织一班人,对全村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研,确定了‚产精品粮,育优质草,扩牧业群,建文明村‛的发展路子。面对农民‚大苞米一口咬‛导致的单产不高、总产不稳、效益低下的状况,他组织党员和种养大户到吉林省五棵树镇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开拓视野,汲取先进经验,适时增加绿色黏玉米种植面积,目前全村共有35%的农户种植黏玉米,面积扩大到4000多亩,每亩创收2000多元。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秸杆和牧草多的资源优势,2003年,他多方奔走,多渠道筹集资金率先在全县引进了日本禾牛,建成日本禾牛胚胎养殖场,饲养日本肉牛200多头,同时购买了西门塔尔、利木赞、夏络来等肉牛品种200多头,在罗春雨的带动下,其他班子成员也纷纷办起了家庭养牛示范场,以自身为榜样引导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当年靠养殖肉牛户均增收2000多元。现在全村肉牛养殖 3 户已发展到300多户,饲养量达1700多头。03年,大青椒市场行情看好,但吉兴村没有种植大青椒的历史,谁都不敢种,此时,罗春雨成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种植了大青椒15亩,亩收入700多元,产生了一亩大青椒顶两亩大苞米的效益。第二年,在罗春雨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大青椒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000多亩。为了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罗春宇多次自费到沈阳铁西蔬菜公司洽谈,最终签订了1.2万吨的青椒销售订单,确保了群众户均增收4000多元。同时,借着县委发展东北民猪养殖的有利契机,罗春宇多次跑县上市,协调各部门的帮助,争取到扶贫资金150万元,创建了占地400平米的东北民猪扩繁场,猪场年繁育二、三元仔猪近千头,年创产值30多万元,去年又成立了养猪协会,带动200多农户入会,其中年存栏50多头的养猪大户达40多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吉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现如今,大青椒种植和东北民猪养殖已成为吉兴村的‚摇钱树‛。同时,他还积极鼓励农民跑生意、做买卖,‚在农言商、以商活村‛已成为吉兴人的共识。村中心地段两侧的酒坊、面坊、油坊、豆腐坊、米坊、馒头部等应运而生,成为街道两侧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勇于实践,积极搭建带民发家致富有效载体 作为支部书记,他始终把‚四个模式‛示范典型创建活动作为体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方式牢牢地抓在手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全村党员参与到党建载体的创建中来。目前,全村已有党群共建农民股份合作公司2个、专业合作社(协会)5个、村党员干部示范基地9个、党员服务区23个。在致富载体创建中,他积极为党员争取党建资金贴息贷款,鼓励他们创办各种形式的党建载体致富项目。吉兴村有十几户养鸡户,其中以党员王伟军、韩杰的养殖规模较大,03年,在罗春雨的提议和组织下,吉兴村蛋鸡养殖协会成立了。为了帮助协会扩大规模,他数次联系信用社,为他们协调信贷资金,并提供各种服务。目前全村蛋鸡养殖户已从最初的十几户发展到100多户,形成了年饲养蛋鸡15万只,产鲜蛋20吨的规模,年产值达210万元,平均每户养鸡年纯收入3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年人均收入增加170元,其鲜蛋已远销哈尔滨、大庆等城市。04年罗春雨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得知目前市场上万寿菊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种植万寿菊的前景十分可观,于是他率先引进万寿菊进行 试种。针对群众对种植万寿菊认识不足,心存顾虑的情况,由罗春雨和其他村干部带头,并吸收部分群众入股,创办了百亩万寿菊种植示范基地,当年就获得了亩均收入1000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党员示范带,群众致富快‛,眼红的农民纷纷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大苞米生产,第二年种植万寿菊的农户猛增到30户,面积达到500多亩。‚有了基地,就应该建龙头企业,来他个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罗春雨的大胆设变成了现实。05年罗春宇多次与县内商人协商投资1100万元,成立了宏宇天然色素生产党群共建农民股份合作公司,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全套的万寿菊色素提取设备,年加工万寿菊300吨,产值200多万元,实现了自主种植、自主加工和销售,减少了利益环节,增加了集体和农民收入。07年,他又响应县委提出的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号召,筹资300万元,组建了‚大宇德国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209户农户入社,全部采用现代化的饲养、管理、繁殖、防疫技术,獭兔存栏8000只,年内出商品兔毛、兔肉6000只,入社的农民户均增收3000多元。在罗春雨的示范带领下,吉兴村已形成‚开发项目拉动 合作社,合作社紧联基地,基地促农户‛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不断探索带民致富模式和载体,使全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了用武之地,党员的‚双带‛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村58名党员,已有43名参与到党建载体创建中,占党员总数的83%。
四、情系百姓,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罗春雨当村支书以来,始终坚持把群众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优化村内环境做了大量‚功不可没‛的实事好事。为解决抗旱水源不足和人畜饮水问题,他跑县城奔省城,争取到市、县扶贫资金80多万元,打机电井7眼,兴建蓄水池16万立方米,保证了春种用水,改善了土质结构,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2003年,免征农业税后,在罗春雨的倡导下,吉兴村开创全县先河,第一个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写进村规民约,并首次就筹措到资金165万元,筑建了宽5米、长13.3公里的主体红砖环村路,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车辆难行走、卖啥靠人推‛的历史。目前,全村改造巷道2万延长米,砌路边沟2.3万延长米,建围墙8000延长米,栽杨柳树6000棵,户 均种花卉10平方米。并对路、林、沟、墙、厕进行了彻底的整治,主要街道实现了绿化、美化,达到了路平、树绿、花香,为村民营造了优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截止2009年,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9%,一片新农村新面貌。罗春雨总是干完这件事想着那件事,老婆打趣地给他起了个外号:‚马蹄先生‛。农民张有良激动得逢人便说:‚吉兴村有这样的好支部、有春雨这样的能干实事的书记我哪都不去,我就要在吉兴村好好建设我们自己的‘家’。‛
第二篇:罗岩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一心一意为群众建设和谐新农村
——燕西街道罗岩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罗岩村,位于燕西街道最西部,是燕西街道典型的“林多村”。全村700多口人,85%的村民从事林业、毛竹生产,经营笋干等,群众依靠山过上了红火富裕的日子,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近年来,村党支部以“五个好”为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现将主要事迹简述如下:
一、发展毛竹特色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提出充分发挥毛竹和竹笋的生产、加工、销售特色产业优势,以促农增收为目的,在硬件、技术、等方面狠下功夫,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致富环境的工作思路。一是由村党支部成员牵头成立了罗岩村林业专业协会,组织林农外出参观,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引进技术,指导竹农深翻、下肥,大大提高了毛竹和竹笋的产量;二是修建村道、林区路,解决了产品销售瓶颈,筹集70多万元延伸硬化罗家山至岩头公路2公里,筹集40多万元完成了吉岩8公里公路的安保工程,筹集60多万元修复了2010年水毁道路。三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大干150天期间,我村绿化造林近700亩,被评为绿化造林先进集体。
二、心系群众实事难题,积极投资公益事业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解决了群众的“四难”问题。一是安装路灯30盏,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二是按要求安装了自来水管道,解决了群众的安全用水难;三是安装了闭路电视网线,解决了群众的求知难;四是建立一个移动信号发送机站,解决了群众的通信难。
三、筑牢堡垒,永葆党员先进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村党支部在带领广大群众走富裕道路的同时,还始终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村党支部首先从抓党员队伍入手,常年坚持了三会一课、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开展学党章、学科技和义务修路等组织活动,使党员在班子工作中都走在群众前头,全村20多名党员,被群众称为一面旗帜。此外,村两委通力配合,步调一致,2010,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被评为一对好搭挡 ;在纳新方面,村支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养工作,2010发展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三篇:教案罗春雨
《赵州桥》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执教者:罗春雨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体会文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心句子。
3、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2、解决办法:(1)读(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看(看关于赵州桥的图片);(3)划(划出文段中的中心句子等);(4)说(说出自己自己喜欢的句子及原因,感受等);(5)想(想一想赵州桥与自己所见过的桥有什么区别)。
第二课时
三、教学步骤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这篇文章当中的生字
词,了解了赵州桥名字的由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赵州桥,去了解一下,赵州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出示课件:课题及赵州桥的照片)。
2、自主感悟:
(1)走进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课文中的新词语。(让学生齐读词语)。
(2)、想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文字来讲述赵州桥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赵州石桥。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想问一下,你们想了解关于赵州桥的那些信息?(出示课件:赵州桥图片,并请学生自由发言)。
(3)、自由阅读课文。
3、汇报所得:
(1)、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了解了关于赵州桥的那些信息?(请学生发言)
(2)、出示课件:介绍李春。李春已经不在了,谁能当一回设计师李春的代言人,介绍一下赵州桥的建筑特色?(示范:用李春的口气介绍。)能否用最简单的词概括?(抓住“雄伟”“创举”“美观”“坚固”等词,并理解这些特点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品读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所讲述的内容。
(2)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提问:这一自然段讲述赵州桥的什么特点?从那一句话可以看出?(让学生划出这段的中心句子)。
(3)a.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提问,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让学生划出这段的中心句子);b.这段话的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作用(承上启下)。
(4)请学生单独朗诵第四自然段,并给出一定的评价。(相机也可以让学生齐读)。
(5)总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建造意义。雄伟、坚固、美观(节省石料)。并且说明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赵州桥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文段中找出来)。
5、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1)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看图片,用赞美的语言说一说赵州桥和李春。(提醒学生也可以用文章中的句子和词语)
6、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雄伟:长、宽
赵州桥:
坚固:一千四百多年
闻名世界
美观:图案
第四篇: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先进事迹
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先进事迹
——重庆市璧山县璧城街道新堰村陈永才
陈永才,男,汉族,重庆璧山县人,出生于1957年8月29日,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璧山县县人大代表,璧城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新堰村党总支书记。
陈永才是璧城街道办事处2001年下派到新堰村任党总支书记的。该同志在下派任职12年以来,他为所在村的经济和社会事务发展做出了较大成绩。在重庆市璧山县璧城街道新堰村,人们只要提到村党支部书记陈永才,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他所在的新堰村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百强特色经济村‛、‚全国‘巾帼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基层团建创新示范点‛,‚市级文明村‛、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十佳示范村‛,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也获得了中共重庆市委表彰的‚重庆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多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党员‛和‚十佳强村富民村党组织书记‛。
一、服务农村,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该同志能带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农业科技兴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在他担任所在村书记以来,争取政府投资近3000万元左右,重点抓了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改人畜饮水上,他上下协调,使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改乡村道路上,他争取资金、协调用地,现建有进户水泥人行便道8公里,人行便道入户率达到了95%以上。全村村级道路5.5公里,硬化或油化率达到了100%,6.5公里社级道路全部是标准的泥结石路,建有田间人行便道8公里。全
村实现了村道、社道、人行便道全覆盖的交通网络。在改人居环境上,他发动群众,开导群众,现集中居民点按照‚规模适度,相对集中,道路硬化、人畜分离、饮水卫生、服务配套、村容整洁、风貌鲜明‛的原则建成集中居民点4处,集中居住农户200户,1000余人以上,全村95%以上的农户住进了砖混房,并在集中居民点,建有篮球场2个,农民健身器材2处50余副。水、电、气、路、网络五通。在环境卫生整治上,他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抓了改厨、改厕、改圈、改房舍、改环境五改工作。全村已有9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得以增加,他所在的新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000元到2012年的13800元。
二、广泛宣传,做热爱科学的传播人
该同志带头培训农业实用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他多年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经验,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该村书记工作中,特别重视以新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作用增收。过去新堰村,虽然也在种植蔬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品质差,价值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争对这一情况,陈永才同志用了大量时间,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农村群众在科技方面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上下足了功夫,他想办法筹集资金,购臵房屋,在村里开设了有90平米的科普图书室供村民查阅,村图书室,各种资料齐全,通过各项宣传、培训、自学,使菜农们熟练地掌握了种植蔬菜的整套技术。每年还要聘请西南农大教授、县农技专家、园艺站专家和当地种菜能手给村民授课2-3次,这些年来举办了40多期蔬菜技术培训,参加培训达3500人/次。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广播、专栏、展板等形势,大力宣传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农户中主要劳动力受训面达100%。并组织村民市外参观学习1-2次,他先后组织农户到成都郫县、重庆九龙坡、大渡口、山东、济南、武汉、宜昌等地
学习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发挥。这些年来在陈永才同志的主持和带动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新堰村蔚然成风,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均掌握了科枝致富的‚金钥匙‛。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从该村当初种植蔬菜亩收入400元到现在亩收入7000—9000元。他还在本村培养了50人以上的专业技术员,然后输送到村外去当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员,包吃包住,每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
三、服务群众,做农民群众的知情人
该同志带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村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该同志都了如指掌。菜农们担心蔬菜种多了会烂市,价格低,影响群众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陈永才同志亲自找市场、跑销路,到重庆盘溪市场和各大超市联系摊位,为蔬菜销售难打通了销路,目前该村的无公害蔬菜供不应求,他还重视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自主开拓蔬菜市场,现全村已有了40多名农业经纪人。
四、促进增收,做依靠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该同志经常性的指导村民调整自己的种植品种,并通过协会,统一组织蔬菜种子和大白菜、黄瓜、番茄专用肥、地膜、遮阳网以及蔬菜病虫害防治药物等蔬菜生产物资,并优惠2%供应给会员及蔬菜种植户,仅2012年一年协会为社员代购复合肥等肥料120余吨,代购农药3000多公斤,为会员及种植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陈永才同志在更换优良品种、蔬菜嫁接、蔬菜净菜、包装、贴标识上市以及市场营销理念等方面下真功夫,亲自带村民到山东寿光学习茄子稼接技术,2007年用托鲁巴姆作砧木,茄子稼接成功,解决了茄子无法解决的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丝线虫四种土传病害,通过嫁接,延
长了生育期,增强了抗病力,品质好、产量高,每一窝价值25元左右,1亩地要当3亩地的产量产值。
五、以地生财,做产业结构调整的搭桥人
该同志带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他所在村现在是重庆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在全村95%的耕地种上了蔬菜,至2012年全村种植无公害蔬菜4650亩(包括在村外规模承包耕地2450亩),复种面积9000亩左右,年产蔬菜6000万公斤左右,产值6000万元左右。仅蔬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
该同志把助农增收作为重点抓紧抓实,全力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增收,发挥规模效益,以新机制拓展新空间工作。着力培育规模种植,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他每年都要亲自为菜农牵线搭桥,到县内外承租土地规模种植蔬菜,新堰村有700人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种植业。全村总耕地面积2488亩,集中流转面积达到了1500亩以上,村里有200人到村外、县外乃至市外租赁2450亩,村内外共种植蔬菜4650亩,人均耕作面积达到6亩以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以前村民种地的6倍,‚以地生财‛的土地经营机制促进了村民持续增收。
如今,陈永才所在村村民生活殷实,幸福美满。小别墅、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移动电话、电脑等已进入寻常菜农家庭,不少农户家庭中还购臵了小轿车、农用运输车。全村初步具备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雏形。12年的不懈努力,陈永才同志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致富农民,为新堰村找准了一条好的致富路子。看到今天的成果,村民们都说,新堰村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辉煌,陈永才这个科普带头人应当立大功。
第五篇:罗倪平先进事迹
先进工作者罗倪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罗倪平,女,1976年2月出生,现任我司鹿山厂钢材仓库保管、发货员之职。
1999年8月,罗倪平同志进入我司鹿山厂后被安排在生产科做统计工作。期间,她对工作做到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特别是在2011年8月,因工作需要,她被往公司钢材仓库后,不但能正确处理好调与留的关系,而且做到了既无怨言,也从不向公司讨价还价,自学并无条件地服从了公司的调动与安排。
进入钢材仓库后,面对既繁琐又杂乱的工作,她及时理清工作思路,并把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统计工作经验应用到仓库统计、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她坚持不懈的积极努力,不久钢材仓库各项工作均有了明显的起色,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的好评。
2011,罗倪平同志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