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皮亚杰的阶段理论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浅谈皮亚杰的阶段理论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发展研究的起源,他的自我中心主义、道德判断、梦、模仿和游戏等理论认知不仅在西方心理学史上以及哲学史上被视为重要的里程碑,而且 对当今的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Stage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皮亚杰最著名的学说。在他看来,认识是通过心理结构或图式的改进和转换得以发展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示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也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每个儿童都严格按照同样的顺序发展,每一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完成的基础上,这些阶段绝不可能逾越。这一理论对教学上的启示主要有二:一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应该充分体现这些特点;二是教学要努力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过渡,提高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下面我将分别来解说一下这四个阶段的理论与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本阶段,儿童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他们能协调感觉输入与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从而理解并影响周围环境。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从一个拥有极其有限的知识的反射性的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有计划的问题的解决者,认知发展非常迅速,所以皮亚杰又把感知运动阶段划分为六个亚阶段,详细阐述了婴儿由反射性的有机体发展成到反应性有机体的逐渐转化过程,分别为:反射活动(出生到一个月)、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二级循环反应(4-8个月)、二级图式间的协调(8-12个月)、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通过心理整合创造新的手段(18-24个月)。在这六个亚阶段中,婴儿从联系和顺应先天反射逐渐发展,学会在符号水平上解决问题。为了对付当前世界,婴儿组织天然的动作图式,如吮吸、抓握、打击等,在主观与客体交往中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开始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有了客体永久性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婴儿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最显著的进步就是客体永久性方面的发展,即当物体不在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到时,知道物体是继续存在的。到18-24个月时,儿童能对看不到的位移进行心理表征,并能用这些心理推理指导自己去寻找消失的物体,至此,他们已经能充分理解客体永久性并为自己能在复杂的藏找游戏中找到物体而自豪。
二、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这时的儿童能够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维,但还没有使用认知操作,标志是符号功能出现。符号功能是指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的能力,如词汇或物体。由于2-3岁儿童能够使用词汇和表象表征经验,所以他们完全能够重建过去的经验,并对不在眼前的事物进行思考或比较。这阶段儿童认知迅速发展,细微的年龄差别也能导致认知能力的不同。就像寻找史努比的实验,3岁的儿童记住了微型玩具的位置并能利用模型房间的信息帮助自己在真实房中找到大玩具,但两岁半的儿童只能很好的记住微型玩具藏在什么位置,却还不能把这个模型看做真实房间的符号表征,在真实房间寻找大玩具时表现很差。但这并不是说两岁半的儿童不具备表征知识。狄洛奇认为,这是由于两岁半儿童缺乏双重表征能力(同时从两个不同角度考虑事物的能力),所以他们很难把比例模型作为符号来使用。这一阶段儿童另一重要特征是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的大量涌现。伯恩斯坦提出,“通过这种象征性游戏,年幼儿童对人、物体和活动的认知得到了发展,而且还迅速构建了有关这个世界的复杂表征。”在前运算推理阶段儿童最大的缺点是自我中心,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例如在三山实验中,3岁和4岁儿童会认为他人与自己看到的相同,说明他们不能考虑他人的观点。
该阶段的儿童分类概括能力很低,但通过分类训练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幼儿园有许多分类训练的游戏,小学语文1-2 年级起也有不少字汇概念分类练习。在教材的编订与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分类训练,不仅能扩大孩子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发展他们的概括思维能力。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分类训练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通过一张张图片来对他们进行训练,让他们可以识别并分类,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培养社会性的一种能力的训练,而智障儿童也可以通过分类训练来锻炼能力,为下一步的走向社会做准备。
在该阶段的教学中,首先,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要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加强个别化教育。教学设计应该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考虑到儿童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并适时引导幼儿发展。其次,重视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学前儿童的假装游戏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扮演一些成人角色,他们会获取更多的社会技能(如合作能力),更受同伴的欢迎,社会交往能力也会更加成熟。第三,重视和探究不同社会环境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发展的普遍性,又要重视发展的差异性。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幼儿平等对话。皮亚杰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研究者,而是深入儿童.与儿童进行平等、愉快的对话。他的临床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与儿童进行对话,并根据儿童回答的情况进行追问。在幼儿教育与研究中,教师要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做幼儿最忠实的听众和伙伴,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了解、研究儿童。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在本阶段,儿童已迅速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并能运用这些重要的新技能思考事物。认知操作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它使儿童能够修改和重组自由的表象和符号从而得出符号逻辑的结论。由于具有了这种强有力的新的认知运算,学龄儿童快速跨越了前运算阶段僵化的和自我中心的思维,在守恒和关系推理方面有了质的发展。如在液体守恒问题上,他们会同时考虑两个容器的高度和宽度,可以在头脑中反向思考转换容器的过程,能用逻辑推理而非错误表象得出结论。他们也能很好的理解数量和逻辑关系,也已经掌握了传递性的相关概念,但还难以把握传递性的逻辑本质。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他们只能把运算图式应用到真实的或可以想象到的事物、情境或事件上,例如只有当物体真实存在时,具体运算者的传递推理才可能是正确的。7-12岁儿童还没能把这种逻辑关系运用到代数使用的X、Y、Z这些抽象符号上。例如,向7~8 岁小孩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定A > B ,B > C ,问A 与C 哪个大。他们可能难以回答。若换一种说法:“张老师比李老师高,李老师又比王老师高,问张老师和王老师哪个高?”他们可以回答。因为在后一种情形下,儿童可以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
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接操作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直观的操作的活动,避免过多的抽象原理和理论,对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在向学生教学“20以内的加法”这一章节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不理解其中的算理,所以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借助摆小棒抽象出计算方法。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的。教育则应该为学生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由学生自己从中建构知识。教学要设法吸引学生兴趣,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已经跨越了前运算阶段僵化的和自我中心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与创设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或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设身处地的站在情景当事人的角度上,以小组或合作等形式,通过讨论与探究,运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建构起对新知识的认识。努力使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建立联系。
四、形成运算阶段(12-15岁)。与具体运算相比,形式运算是一种相对观念和命题的心理操作,最早出现在12岁以后,这时儿童的思维可以对或许没有现实基础的假设过程和事件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的标志是假设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对这一阶段儿童来说,如果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具体“事实”做依据,他们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思维,222(ab)因而他们能解决如ab2ab这样的代数问题。此外,他们也能进行归纳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
这一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学习风格的可塑性强。受皮亚杰主动学习观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地设计课程,多设置一些课堂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动学习观。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虽然在某些细节方面是错误的,但他的阐述是正确的,总体趋势符合我们对儿童期的直觉和记忆。他是人类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位天才,正如一位学者所说,“评价皮亚杰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就如同评价莎士比亚对英国文学、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影响一样,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David R.Shaffer&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第八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余小波.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杨利霞.重新审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2,(10).[4]董巧芬.透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看低年级计算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2011,(6).[5]王萍.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第二篇:在教学过程中(精选)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会问,高中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怎么做才能提高成绩?复习备考有哪些策略?事实上,不少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惑。现收集一些常见的、经典的问题,在此予以集中解答,希望对求学、备考中的同学们有所启发。
第一讲 初高中语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初中语文对课外阅读量要求不高,对文学欣赏水平要求不高,阅读理解以课本内容为主,有时甚至直接就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而高中永远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作文,初中讲求的是文法语句章法,高中讲求的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个性风格,文化底蕴,要一种厚积薄发。要求看问题有深度,有思想,有个性。
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课内阅读和课外延展的差别,接受程度和认知深度的差别,文学常识和文化底蕴及时代精神的差别。教师一般都不直接分析课文章法,而是在时代背景,作者思路,文章意境上大做文章。高中语文老师讲课总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加之一种文学批评和欣赏的眼光来熏陶学生,引领学生认识文学,提高修养的。如果哪个高中语文老师是一句句一段段教课文,从具体的作业本上看,有周记本,作文本,摘抄本,练字本,基础知识归纳本,错题本,读书笔记本等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从初中语文过渡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呢?
1、增大课内外阅读量;
2、建立一定的学习规律,预习、听课、练习、复习一条龙;
3、针对自己的弱点选择一本合适的练习;(一定要最合适的,多了也没用,最要紧是能消化)
4、定期对字词等知识进行归纳;
5、最好能提前把该背该记的记忆性知识先提前处理;
6、笔记要做好,课要认真听,有时到了结尾可能急着下课心有点躁,要抵挡住,这时往往是精华所在;
7、最好有定期练笔(建议一周到两周,写日记最好);
8、最好能阅读有关语文学习的报刊、杂志;
9、有时间练练字;
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新教材的启用。的的新教材相继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形成了强大冲击。在新形势下,许多旧有的语文教学标准被重新审视定义,一些新的语文教学思路已在不断出现。
2、新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强化。在新课标中,将语文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教材中,则体现为情感专题教学的编排体系。新的理念、新的教材要求新的教材处理方法的出现。,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1月后就被学生赶下讲台了。
2003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一系列遵循新课程标准 本质性差别在于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接受型
3、新教材知识能力目标的相对弱化。在新教材中,强调人文化教学,打破了过去编排教材的文章体裁体系和语文阅读能力要点体系,固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系统性学习。教学中仅仅强调“人物、情节、环境”等套路性的知识固然不当,但完全离开了这些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是否恰当?许多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答案,试图探索出一条契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材处理方式。
4、学生学习意识的弱化,近年来,由于评价方式单
一、教学方式的相对陈旧,许多高中学生将语文学习简单等同于听讲解课文、做阅读训练,缺乏语文学习的意识。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自己看文章前要注意什么,看课文时要做什么,急需教师给予学习方法上的引导,突破语文学习的藩篱,步入主动学习的天地。
二、实施方法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语文教师经过多方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悟、读、动、讲、练”为中心的语文教材处理方法,简称高中语文教材五字处理法,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计划
每学期开始,各备课组将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定位教材情感教育重点;能力升格训练三类,确定文章的处理重点;((4)知识能力训练类文章,充分考虑制试点的前后联系,使之既有系统,又重点突出。(文章,寻找训练突破点。(附一:临朐二中高一语文备课计划)
2、悟
所谓“悟”,即“情感感悟”,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讲述、日记等方式谈学生自己的情感体会,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学生感悟过程中起顺水推舟的作用,对健康情感予以肯定和拔高,对模糊情感予以理清,对不良情感予以纠正。(附二:《江南的冬景》训练题)
3、读
所谓“读”,即“广泛阅读”,(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所注意的问题;(开放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阅读;(思想深刻或描写生动的文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语文的思辨能力。(附三:高一阅读材料(节略))
4、动
所谓“动”,即“语文活动”,开展语文美文背诵大赛、语文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举行活动时,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将一切交给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附四:美文背诵比赛组织程序)
5、讲 2)研究教材,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将文章分为情感价值训练、知识能力训练、15)及时印发课文相关内容,强化情感教育;(3)情感价值训练类文章,确定重点的相关阅读和活动内容;3)泛读多种版本教材,对比内容,52)指导学生语文6)随时印发与时政相关的4)
(1()能力升格类)强化语文诵读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情感;()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并相互交换阅读心得;(所谓“讲”,即“精选精讲”,(1)教师对部分文章作深层次讲析,指导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研究的方法。教师认真研究文体体系和阅读能力训练点,使“讲”成为体系,每一次“讲”都要精心准备,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自主总结出相关知识点。(2)学生轮流自主出题,互相考察,在班级中充当“小教师”,进行讲解。
6、练
(1)精选习题,针对性训练;(2)学生自拟题目,讨论解答,自己讲解;(3)在训练作文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及时结合情感教育目标,适时作文,激活情感。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语文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存在。
2、讲解不求面面俱到,务求重点突出,形成系列。
3、教学计划必须依据学情及时加以修改。
4、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随时依据学生学习方式加以改进
如美文背诵大赛,我们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由一开始的教师组织、教师点评,转为学生组织,又转为学生专人点评,再转为学生随即点评。在举行中,完善不足,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出,引起了众多老师的教学反思。我们的这种做法也只是一种在反思基础上的探索。作为一种尚未完全成型的教材处理方法,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讲
寄语高中生(语文学法指导)
进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摆脱稚气走向成熟,也意味着你们将承担起高中并不轻松的学习担子。高中三年如何做到高效优质是你们今天就该思考的问题。要高效就得要方法,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语文的学习也要讲究方法,“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是学不到东西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习的好习惯,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善学的人。以下的建议供同学们借鉴参考:
一、从心理上要重视语文、喜欢语文。
其实长久以来有些同学对语文存在错误认识。一方面觉得语文是母语,只要能够认得字能读书就可以了。其实语文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有用的东西多,而且生活中要求你会读读写写的地方不在少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认识几个字就罢。另一方面,有些同学觉得语文学习总是不见成效,所以热情不够。语文的博大精深需要大家慢慢的深入进去才能发觉它的魅力所在,那么语文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总之,请同学们首先就要端正对语文的认识,重视语文、喜欢语文。只要大家愿意拿出你们的兴趣和热情,用良好的学习方法为指导,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正确对待课内课外。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所涉及的面广、知识丰富,课内课外都有可学之处。
课内主要要求大家掌握一些语言基础知识和学习技巧性的东西,诣在使大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因此给大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1)主动预习
提前阅读将学课文甚至了解该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确立课堂学习目标。对于文言文单元,要求熟读课文,动手圈点勾画,旁批疑难点。
(2)
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听课要眼到、手到、心到,要跟随老师思路,作好笔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可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要主动。每晚临睡前回顾当日所学,对记忆背诵的内容加强巩固。结合周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每个月整理自己的笔记本,系统小结一次。
课堂上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和老师密切配合,就可学得轻松。当然,语文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来不断扩展知识面。课外,要求大家会挤时间,利用一切饭后睡前的空闲随手翻翻,广泛阅读;或者把知识点做成知识卡片抓紧时间记忆。
三、牢记“读、摘、背、悟、写、练”六字诀。
读 首先是读课文及读本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语文学科选编的文章有其代表性,编者从各个时代各种题材选择内容,由浅入深让同学们从不同层面接触语文,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读本是课本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起来。此外,同学们还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名著。读书要有计划,一学期安排利用周末和假期阅读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的阅读,扩展知识面,增长见识。读书又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文章可边读边评、边抄边背。对待经典文章和名著就要采取精读的方式,通过反复阅读,反复评注,达到对文章不断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摘 摘就是摘抄。要求每个同学准备知识的,也可用于课堂记录和知识点整理。针对高考,同学们可从现在动手整理课文中生活中发现的重要字词音节、易错标点句子、重要文化常识、有用的写作知识等,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以备他日所用。杂记摘抄本的内容就很丰富了,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故到民间俚语都可大量
2-3本名著,积水成渊,积少成多,两三年累积下来就有十本之多。当然,还可2-3个本子,作为知识本和杂记摘抄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文基础 专心听讲
的摘抄于内。此外,也可记录你的生活所感、作读书笔记等。阅读摘抄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储存丰富的素材才能对写作有帮助。
背 首先强调背课文和记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对于要求背诵篇目一篇也不能马虎,而文言实词虚词记忆则多多益善。然后,可多记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名人典故等,增加知识储备。把别人作品中优秀之处背熟了才能最终吸收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记住的东西还要经常复习运用,不是一劳永逸的。这里结合科学实验结论给大家提出注意事项:
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因此请同学们,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悟 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独立思考或向老师请教,当日所学当日吸收。对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世事洞明皆学问”。善于向别人学习,借鉴吸收他人的优点长处。
写 生活随笔。随笔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时时动手写点东西是个好习惯,长期坚持写作的人思维更敏捷,谈吐更清楚,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写作文自然不成问题。此外,阅读了他人作品最终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写作是读摘的延续,可以加强你对所积素材的记忆。有些同学基础不好,写作困难,那就从最基本的字句开始,逐字逐句地写,句子通顺明白了才能构建段落篇章。总之,从基础做起,不断训练自己,久而久之就能取得成效。每位同学应准备一本字典,以便能随手翻阅,不写错别字。此外,这里提一点小要求,请同学们一定要习惯用钢笔书写,保证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这些虽然是习惯细节问题,但可能对你产生较大影响,不可忽视。
练 这里的练指的是平时练习和周练。练的内容主要是做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因为语文基础知识内容庞杂,有的知识也比较细碎,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巩固提高,才可查漏补缺。因此要求大家在练习中认真对待,规范答题,及时整理笔记。
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希望大家牢记六字诀,结合个人情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踏踏实实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祝愿大家在高中阶段能学有所成,实现梦想!(编辑:华中师大
第三讲 高中语文学习、复习备考经典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会问,高中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怎样才能提高成绩?复习备考有哪些策略?事实上,不少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有较大的困惑。现收集一些常见的、经典的问题,在此予以集中解答,希望对求学备考中的同学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1、高考语文中复习的面太广,应如何用一条合理的线把它连接起来40%,实在得不偿失。心理实验证明
100问
10?
5分钟,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 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不可能一劳永逸:凡自己默诵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
杨胜利)
高考试题经过十几年的锤炼,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条很明朗,也非常合理的态势。就以文学学习来说,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无非是吸纳和释放,吸纳就是读和听,释放就是说和写。
高考只能就读来考你的吸纳,就写来考你的释放。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的这种选择题,考的是纯粹的吸纳。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的大题,是以吸纳为主,但是若要答出主观的题目,就适当地需要你的释放的能力。第五大题,需要你想好再写,依赖于一种吸 纳的释放,以释放为主。第六大题作文,基本上考查释放能力。这几大题就呈现了一个由吸纳到释放的合理线索。
尽管题目的类型不一样,但是要求的考试能力无非是四个字:确认、整合,确认就是语言单位的认识,整合就是对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牢牢把握住确认和整合这两点,无论做语言知识、语言表达的题目,还是文言文、现代文的题目,都应该能够取得很好的收效。
2、复习时只做练习而没有仔细的讲解,效果好吗
这种效果当然不好。因为老师如果大量地做题,而没有自己的甄别,很多题目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例如现代文阅读,有些练习题和高考题的信息阅读的思路、能力的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但是相当数量的题目并不是这种思路,要求的能力也很不清楚。同学们如果做那种题目,你刚做了一些好的题目,形成了一种意识和思路,你再做差的题目就给冲淡了,甚至消失殆尽。因此我觉得,做题关键在于领会高考题目的一种思路和能力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题目必须经过老师的斟酌。另外,做大量的题目,如果不经过消化也是没有用的。要经过三个环节,一个是听老师讲,一个是写,就是大量做题,一个是想,三个环节想是最核心的,如果不想,听和做题都没有用处。大量地做题,往往冲淡了你想的时间,因此作用不大。争取在老师的甄别之下做题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老师的讲评至关重要。
3、高考复习中语文课本究竟有没有作用
高考尽管脱离课本考,但是实际上课本有很大的作用。语文考试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语文的专项知识,尽管考题里不涉及术语,但是在理解题目和回答题目中必不可少地需要运用语文的专项知识,这些是语文课本上非常重要的内容段落、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样讲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帮助同学积累你的背景知识,例如你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你不读鲁迅的小说,就和读过鲁迅的小说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另外也是为写作服务,因为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本的范文理解清楚,对于写作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课堂上利用课本同样可以做信息阅读的训练,这方面需要老师很好地把握和驾驭。同学们其实自己也可以和高考题进行比较,利用课本上的材料,进行信息阅读的训练,毕竟课本在文章的规范性上与高考用的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是非常接近的,这方面,它实际上比很多那种不太好的模拟试题的意义更大。
4、语文水平不错,怎么进一步提高
想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是不现实的。平时语文成绩很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力很高,同时也已经把答题意识和解题技巧充分发挥出来了,可能这样很难真正再提高了。如果只是说语文能力很强,解题意识和解题思路还是有很大的余地可以提高的,那可以从高考题目的思路,要求具备什么样的解题意识方面多下手。比如诗歌鉴赏题,既然我们知道,它只是从某种理解上出现的错误,只是错误的选项,只是对词句理解上的错误,而不是真正的鉴赏,那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从这个意识上提高自己
?
?,认 为老师讲得比较陈旧,例如老师讲文章的字词、?
。再有,同学们不爱听老师的课
5、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怎么解析?
平时学习中读名言名篇,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应该读到真正理解了,尤其要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在写作中发挥作用。
另外,多背诵一些名言名篇,背就是记得很清楚,理解得很透彻,才能背得下来。解答现代文的题目,背景知识的积累比较丰富,也是有益的。文学常识考试的范围很明确,一个是世界上或者中国的一流作家的作品,再有就是客观的一种扩展。有些考题中出现的一些二流作家 或者作品,多数是干扰性的,多数是正确的,用这个干扰你,看你对一流作家的作品是不是准确地把握了。
6、解答文学鉴赏题有什么技巧
鉴赏题一般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前高考经常考的诗歌鉴赏题,名义上是考鉴赏,但是实际上鉴赏是没法考的,因为所谓鉴赏是阅读者的主观和作品的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是无法控制的。以前考的诗歌鉴赏歌中的某些字句或者所用的表达方式的一种正误的判断。另一方面,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中的文学鉴赏。这方面,应该把握几个要点:第一是用什么手法,第二是这个手法的基本作用,第三就是它对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有什么意义,达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当然,对阅读文章略作分析,在手法和表现的中心之间要搭一个桥梁,这样大概就能够在现代文阅读的文学鉴赏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7、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技巧是什么
以前的社会科技文(社科文)强调的是文化性和文学性,现在和今后的社会科学的文章强调的是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类似于新闻的题材。这种题型考察的也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的积累上,准确获取新鲜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阅读中做题的时候,如果陷入一种纯技巧的思考,效果是己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建立联系,这样通过现场的解读,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8、做现代文阅读,特别是主观题,答题时要注意什么
现代文阅读它首先是一种信息阅读,明确地说,就是利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以这个为依托,通过现场的解读,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或者校正自己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因为它是这么一种阅读,根据它的这种特点,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它需要依托的知识积累。例如鲜信息,用什么来解读它呢是懂的,借助这个知识积累,我们就懂了无性繁殖,就像细菌、草莓、葡萄的繁殖,就是克隆。第二段和有性繁殖的对比再次解释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又是我们知道的,两次知识的积累,使我们准确地获得信息,克隆是无性繁殖。我们读懂了克隆羊是无性繁殖,这是信息阅读的一种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个是立足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准确地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一个是需要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把握,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提取,另外一定要注意准确二字。
9、怎样总结现代文阅读问题中的主观题的答案
主要是吸纳和释放的结合,吸纳是需要你读懂文章,怎么样读懂文章,还要依托你的背景知识的积累,根据文章的思路和要点的把握来准确获取新鲜信息。2000年春季招生北京和安徽的试题,是考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这对多数阅读者来说是新?文章的第一段里列举了细菌、葡萄、草莓是怎么繁殖的,这在阅读者的知识里? ? ?
题,名义上是鉴赏题,实质上只是对那首诗
不好的。考生应该随时调动自 ?
我们的知识积累,我们就应该充分地调动自己
另一方面,要把题答好,首先要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因为人家要求你筛选的信息,是在题中做了限制,是限定你按照题目的要求筛选。对于鉴赏性的题目,首先要答出要点,另外要结合文章做分析。
10、提高阅读练习水平是否就是多读一些文章?
平时读了一些文章,但是读的目的未必和高考做题的目的是一样的,平时读可能是娱乐性的阅读,或者是专业性的阅读,和高考的阅读不是一种阅读,因此需要的能力、方法,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你应该在复习的时候,利用已经有的阅读的背景知识,转化为在信息阅读 中使用,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在考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大量地读其他的文章,因为所能考查同学的,无论是社会科学文章、自然科学文章,或者是文学作品,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的面是相当有限的,因为需要有时代感,符合中学生的特征,需要积极、健康、向上,在这个范围内,大概你所面对的十几套模拟题,就足够了,因为,它所使用的知识积累的背景是一致的。所以你做一些模拟题,一方面是提高你的答题技巧,同时也应该当做背景知识进行积累。
11、文言文应该怎样复习
文言文做题经常出错,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你认为懂了,但是实际没有懂。另外一种情况,是你懂的是一个大略,题目总是在很具体,或者很细微的地方考查你,可能你粗枝大略,在做题上很难获得很高的正确率。还有一种可能,你对题本身的要求没有懂。利用文言文筛选信息的题目,你对范围认识不够,也答不好。最后一道题,往往是对文意的把握,出的错误往往是具体的,很明确的硬伤,这个意识不好,也答不好。
高考能考的文言文,明确地定位是浅易文言文,近十年考的都是纪传体的文章,在高考中考同学们的纪传体的文章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明确的,无非是破除迷信,廉洁奉公,维护祖国统一,或者某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这方面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对很狭窄的,也很具体很明确。当然同学熟悉这方面的文言文的语言模式是很重要的。因此,复习时要有目的地选择相关的文言文,去熟悉人家那个文言文的文句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当然,也需要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只有真正读懂了文言文,再注意题目的特点,才能答好。
12、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是什么
学好文言文,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词的积累,因为文言文要素里包括虚词、实词,包括语法,实词是最常见的。有对实词比较好的积累和扎实的掌握,理解文言文就有了基础。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积累,另一方面要有推断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高考考的需要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对现代文很容易读懂,是因为我们熟悉它的语言模式,文言文读不懂,主要是不熟悉语言模式。如果这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读文言文就比较容易。三个方面,实词的积累,根据上下文的推断,还有对于语言的熟知,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13、作文题是否真正能够体现学生的能力
任何时候的作文题都是在考同学们的能力确实是学生能力的创造以前材料作文,审题是第一要素,题目如果没审对,再好的语言也是没用的,所以当时决定一篇作文好坏的第一评价就是审题。现在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对于体裁、选材、利益取向的限制可以说是非常宽泛的。当然,第一评价标准很自然地变为语言。这些语言应该是一种思想认识的语言,而不是唯美主义的,言之? ?怎么才能尽快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因为只有作文这一块是和其他学科
?、其他任何领域都不一样的,对同学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文言文,也是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推断。另外也。只是近几年的高考题和以前要求的题目的题型不同无物的语言。如果这方面能够做到你的思想通过很好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就能够在作文得分中占到主动的地位。
14、什么样的作文最能打动老师?
毕竟写高考这篇作文目的就是获得高分,而你的唯一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因此打动老师应该说是这篇作文最关键的地方。这里首先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个是你写的文章应该是关注时代的,要写有时代感的社会热点的问题,当然这个社会热点的问题,不见得都是政 治口号,但是必须有时代感,因为文章为时而作。有些同学不能打开思路,他顶多想的就是中考、高考,分数排队等等,眼界很狭小,老师不喜欢。另外是写中学生熟悉的事,有的写文化大革命,那你不熟悉,就是班门弄斧。还有,有的同学写早恋,早恋可能是有时代感的热点问题,但是阅卷老师不能接受。第四,应该是具体的,以小见大的材料,这样才是作文,而不是政治考试。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要写好,要得体。只有思路开阔的选材,注意语言很精彩的文章,才能打动阅卷老师。还有一点,就是应该有比较美好的感情,因为你要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发现和赞颂生活中的美好,这是最基本的写作技巧。但是有的同学不是要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一到考场作文就把自己写得灰头灰脑的,老师当然不会喜欢。
15、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新意
过分地追求新意,认为标新立异就是创造,这是一种偏差的认识,实际上创造不只是限于立意、内容一个方面,在语言方面也可以创造。另外,创造不只是有一个想法,还需要把你的想法能够合理化,在文章中表达出来。语言也是,如果你有一个比喻的想法,你就要把生来说,考场中的作文创造,并不是要求你惊天动地,你只是比你自己过去有一种超越的追求,有一些提高,比你周围的同学有一种超越,这个超越当然既包括了内容,也包括语言方面,这就足够了。希望同学们正确理解作文方面的出新,出新应该包括内容、语言两个方面。
16、如何在不跑题的情况下写出新颖的文章
只要是话题作文,实际的范围就是相对很宽松的。也就是说,与其想怎么在这里出新,不如想怎么很巧妙地引入自己熟悉的领域。举例来说,就设想记忆移植公司,可以感悟人间万种风情。既然是人间万种风情,你熟悉哪个就可以写哪个,他就选择了两个材料,一个是一个企业家移植一个失学儿童的记忆,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希望工程。又设想了一个是一个下岗两年的工人,移植了一个自学成才青年的记忆,涉及到下岗再就业。他很好地利用了一个记忆移植公司的构想,引入自己熟悉的领域。例如,“走近生活”这个题目。要写什么,可以通过一种形式引入你熟悉的东西,例如一个同学,只是写一本生活的相册,在生活的相册里,他抢拍下来的生活镜头,一个是写公园里的英语角,另外是写一个男孩和一只狗相识,写出人和狗之间都能沟通,人和人之间更能够沟通了。这就是巧妙地利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只是做一个基本的构想,引入自己熟悉领域的例子。
17、如何能做好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话题作文实际上是对文体不加限制,同时也是对考生所谈的利益的取向不再做限制。比如说谈高考,谈高考中的什么呢?谈物理和语文,那么如果谈的问题是政治和地理,就超出了这个话题的范围。但是就在语文和物理两块里,话题仍然是很宽泛的。有的同学问物理问现代文的问题,还有文言文有关的学习问题等等,只要是和这个话题有关就可以。因此,我觉得近两年的?作文感情真挚的标准是什么? 1999年,高考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江苏省有一位考生,? ? 这个比喻想清楚,让人家能够接受。对于中学?
能不能用第三人称写
题,有的问语文问题,有的问作文的问题,有问高考题不是对思维的深度要求高了,而是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同学利用话题作文这种形式引入你自己熟悉的领域去谈。
18、怎样增加作文文采?
作文的技术等级要求和发展等级要求,尽管分得很清楚,但是阅卷是人主观操纵的,不争取发展等级分,很难保证你的技术等级分都能获得,因此我们说,增加你的文章的文采,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发展等级分,更重要的是保证技术等级分。作文的文采,是语言方面的 问题,语言方面在发展等级分方面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说有文采,是针对论说性的文章。再一个是描写生动形象,这是针对描述性的文章,应该下决心在这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其实取得突破并不是很难,因为要争取能够写出一段或者两段描写生动的文字,对一个高中毕业生是能够做到的,当然要写出一段有文采的文字,语言模式比较好,词汇比较丰富,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平时做很多语言表达的题目,完全可以在你的作文中也使用它,你的阅读中也会遇到大量的精彩的文字,也可以运用到你的作文中来,但是一定要在你的文章中争取很得体地出现一段两段精彩的文字,这是在语言上保证你能够获得发展等级分,同时保证技术等级分很重要的因素。希望同学们多做一些阅读,多做一些积累,相信是能够写出精彩的文字的。
19、看图作文应该怎么写
看图作文,因为能够考的图画都是漫画,漫画都是寓言,最重要的是要对这个漫画的寓意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
命题作文是考试中必须的,因为考试就要有某种限制的文体,不然就不是作文的考试了。命题作文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材料作文以前是一种限制,现在的话题作文是比较开放的,就现在的话题作文命题来说,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可以多种形式去练,但是,在考试中应该选定自己擅长的文体,写自己擅长的材料,着重于写好语言。
20、作文写得总是让人感觉很另类,按模式又写不好,怎么办
另类作文大概就是有点怪,与众不同。一个可能是你对高考这种作文的特性了解不太清楚,因为高考作文就是应试,和你平时写书信,自己写日记是不一样的。你要把目的弄得很明确。你要参加高考,你的目的就是在作文中获得高分,不是在这儿表现你的那种个性。在能力,转移到高考的作文题目中来。
按照一定的模式写不好,这个可能是模式不够合理,或者是过于僵化的模式,但是应该有一种合理的模式。例如我们到国际机场去,我们看到那么多架飞机,都是很有个性的,很有创造性思维的,但是都是一个机身,两个翅膀,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飞机了。当然考场的千字作文,也是有合理的模式的,建议你看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认清什么是考场作文的合理模式。
未完待续。(编辑:华中师大 ?命题作文应该怎么抓重点 杨胜利)? ?
这里,你也可以利用你的个性里所具有的那种
第三篇:在教学过程中专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二年级学生有一个缺点:书写错误,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这样一条规矩,如果语文作业连续五次既工整又正确,老师就奖奖品,这样激发了优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每天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算过关。
学生在“玩”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空间无限 创作无限
──《黄山奇石》教学随笔
广东省广州市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 江红梅
《黄山奇石》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极富代表性的奇石。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手笔,把怪石写得栩栩如生,且富传奇色彩。对于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这是一篇最好的典范。为了科学有机地挖掘文章潜在的创作空间,我采用“先读后议,先说后写”的方法,将“阅读”与“创作”有机地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提高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说说你们最喜欢哪一块奇石?
生:(各抒已见)„„
师:(指一生)你说说为什么喜欢“仙桃石”?
生:因为“仙桃石”像一个大桃子,桃子又大又甜,很好吃,所以我喜欢。
生:因为“仙桃石”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桃子,所以我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仙桃石”,不过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仙桃石”的名字特别好听,听到这个名字,我就会想到„„
生:(抢说)我想到了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仙桃的故事。
生:我想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师:你们能结合课文中“从天上掉下来”这一句,再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仙桃石”的来历吗?
生:(自编故事,口头创作)„„
师:同学们,一块“仙桃石”引起了我们多少神奇的想象。在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像“仙桃石”一样形状独特,大小不一的石头。为了把这些石头介绍得更生动,作者既给它们取了好听的名字,还详细地描绘了石头的样子。读后令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看来,说话写文章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仙桃石”的来历进行口头创作,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深化了课文的意境。为了进一步让学生领略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神奇魅力,加深对课文中“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的理解,我结合课后练习: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怪石的样子。说一说,再选一个写下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附】《黄山奇石》练习作品:
黄山奇山
周子瑜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天狗望月”。
传说孙悟空最喜欢天狗,有一次他和天狗在天街上散步。一边走一边闹,追追打打,一不小心,天狗从云端掉下人间,正好那天是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天狗伤心地哭着,他多么再想回到天庭,多么再想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想着想着,天狗一动不动地睡着了。醒来时,它已经变成了一块石头了。就这样,每当你来到黄山,就可以看到一块石头,它的样子就像一条狗,伸着脖子,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后来,人们就把这块像天狗的石头称为“天狗望月”。
第四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上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再如,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还有有的语文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学反思的过程:
1.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上课前,我都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6.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因为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它更需要群体的支持。和同事进行对话,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往往也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教师个人可以中心发言人的形式,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和借鉴其他人的不同观点。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会让我们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们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还存在着盲目性,没有条理,反思的内容与理论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我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不足,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深入地进行修正。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五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反思
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桐城市金神镇中山小学
姚瑞霞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监控、教学体验等方式,辩证地否定(扬弃)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它既是对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的教学的探索与启示;既可以是对一节课得失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设计甚至一个问题的反观与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反思的重点。
反思成功得意之处。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上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还有有的语文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一、教学反思的过程:
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反思,都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可以是正面反思、方面反思、侧面反思,还可以多面反思。
1、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上课前,我都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有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教师就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并及时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和体现了教学民主意识。还有对于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录和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