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如数学问题
比如数学问题,每个学生都安排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每位同学不仅自己要负责弄懂自己类型的题目,还要为小组其他成员讲一方面使组内同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另一方面,组间竞争增加了每个同学的小组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同组学生共同完成分组练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之间会为了个人和小组的利益,来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在这种广泛的沟通合作中,同学们的交流与对彼此的理解会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每组同学平均成绩的一致性,每隔5-6周就会重新分一次组,这一样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和班级中其他同学建立更广泛的沟通、交流与理解,自然而然的,友谊就这样产生了。而当一个班的所有同学之间都形成了广泛的积极互动时,这个班级的凝聚力也就会逐渐增强。最后,因为STAD对小组的评分不是以每一个同学的绝对成绩为标准,而是以每个同学的进步程度为标准来衡量,这就使得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只要努力学习,即便学习成绩与优秀学生比仍然具有差距,但依旧可以取得属于自己的进步,为小组做出贡献。而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意识到自己在为群体创造价值,这本身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客观上来说,学生们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了进步,能力的提高本身也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在合作中应该被赋予什么角色是教师应思虑的。例如之前视频中所提及的College Preparatory School一般,学生在讨论合作中有不同的角色,记录员、协助员等等。这时候应该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因为教师强行对学生进行角色规要的话,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甚至自身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认为,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要由教师设计出相关的角色和任务,还有产出成品,令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挥。只有这样子开展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去尝试,去被其他成员肯定。
不能套用完全一样的模板,对于活跃的班级,激励(口头、分数)比较有效,对于不活跃的班级,需要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我实施过一学期小组教学法,学生变的更加“功利”,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设置安排了这门课程不得不参与学习,而其目的就是顺利通过考试,不挂科,不影响毕业。那么,对评价方法的设计就关乎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也是学生最在意的事情。
1.活用评价方式,增强合作意识。例如:对全班各小组同一学习水平的组员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统一评价,每人的努力与放弃都形成相应的反馈计入小组评价,让每个成员的的存在都显得不可或缺。
2.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分工,增强积极互赖。例如:课下搜集资料。善于电脑操作的负责搜集网上信息,善于阅读的负责搜集图书资料,爱好美术、摄影的负责图片、音像的搜集,另外的同学负责编辑、整理、归纳并当众汇报等;教师基于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谈谈个人看法:
1、一起阅读与讨论
曾在课堂中尝试过给学生分组,让他们一起收集资料,最后要求小组代表做汇报。
问题来了:大多是的工作都是小组中1-2人来完成,还有一半甚至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小组内在讨论些什么,也就是说实际参与度可能不到50%
2、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布置不同的任务
部分高校成功开展了PBL学习模式,我的听课收获是:
1)准备:在 PBL先导课非常重要,老师先介绍游戏规则,评分标准,讨论与汇报形式。
2)实施:先给学生发放案例,再要求组长分配各位组员的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后做分别报告,最后小组讨论汇总,做最后报告。
3)效果:非常好!每个成员由于都是各自的任务,所以都会参与其中,组内汇报时,教师和组长都会对其表现进行评分,所以也不会马虎。
我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小到两人一小组进行对话角色扮演,两人的学习程度是有差异的,先内部解决个人问题,再两者结合起来为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努力,这样两个人就能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有四人一组的,有六人一组的,这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基础上对每组成员按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角色协调分配,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相互学习的有效环境。当然要有一定的积极的奖励制度。学生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感受到个人和合作集体相互依赖的重要性。极大的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相互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一段时间了,建组初期为形成组内成员间积极的互赖关系,也做过一些尝试有的效果明显,有的不是很成功,和大家分享一下:
1.建立成员对小组的存在感。小组就像一个小家一样,学生对于家的存在是有内在引力的,我通过让小组成员讨论给小组起名字、确定口号、选择组歌、共同制定组规等活动,让成员间快速形成对小组形成与我有关的意识。
2.利用体育课上的“团队活动”形成小组的凝聚力。体育课上设计一些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游戏或是有目的性已操作的“拓展训练”能让成员间快速形成小组凝聚力。美术课也可以,如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画或是手抄报。
3.让成员间彼此熟悉了解有助于互相信任。通过制作个性名片的活动让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介绍自己,让彼此之间深度了解,有助于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4.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磨合,制定小组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短期目标或是学期目标也可以是月目标,还可以分解为学科目标,这样做就是让小组内成员间建立目标意识,每个人通过合作、合助最终实现共同目标。因此目标很关键,但是不是在一建组就马上确定共同目标,那样效果不好。
以上是我的个人实践感受,不足之处请给我留言,不胜感谢!
我所设想的可以促进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策略是:
小组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的一种创造性合作活动:某一学习任务要求被解决时,小组成员需自行组织、协商分配任务、个体参与、集中出谋划策、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教师角色的暂时弱化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直面知识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大胆质疑、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个人比较关注评价的设计。因为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仅从个人教学经验和个别班级调研来看),学生变的更加“功利”,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设置安排了这门课程不得不参与学习,而其目的就是顺利通过考试,不挂科,不影响毕业。那么,对评价方法的设计就关乎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也是学生最在意的事情。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设置相应的评分项和分值比例作为小组得分,小组得分情况将直接影响每个小组成员的得分;(2)个人紧迫感。个人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相应的分值也不同。激励学生参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3)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有归属感。通过类似小组命名、小组徽标设计等,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发挥所长,找到团队归属感。
我自己班级进行分组教学好多年了。最开始是每个活动给小组得分就是该组个人得分,现在进化到每次活动老师给一个小组分,然后由组长把老师给分当平均分再给组员分配个人得分,贡献多的多给分,贡献少的少给分,这样参与度不同会造成同一组同学得分也有差异。
至于互相依赖的问题,我觉得和分组有一定关系。刚才做题,做到一个题说要打破学生原来的圈子,有点不同看法。如果小组活动只在课堂上进行,这个区别不大。但是如果有小组任务需要在课外完成的话,学生往往是平时走动比较多的开展的比较好,因为课外按宿舍形成小圈子比较多,比较方便联系和活动。个人感觉,一个组有熟人也有不那么熟的人,有男有女最好。完全按分数老师指定分组,好处是成绩比较平均,但课外开展活动可能会比较难组织起来。
为完成某一任务,组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教授的建议,在小组活动中,不同成员可以分别承担以下角色: 总结人: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
检查者:负责保证小组所有的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答案或结论 精确性裁判: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 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它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
观察者:负责关注小组的活动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建议
上述角色对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进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背景下,小组所有成员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从而形成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4.资源相互依赖 例如:每个组员只占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一部分信息或材料,要想成功必须将各个小组成员的资源混合在一起。如果教师要使合作关系更加明显,可以规定有限的时间,如4、5人的小组共享一份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又不能保证小组每一成员都有机会阅读完整的材料,这就迫使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分工,不同的组员负责阅读材料的某一部分,然后,通过相互交流使所有成员对材料都有完整的认识。
5.想象相互依赖
有时,学生们进行的学习任务是想象的情景,学习会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 想象相互依赖蕴涵了这个观念.小组成员们假定在另一个时代(如2025年), 或另一个地方(如西班牙),或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甚至动物(如:会说话的鱼).接着他们需要使用语言完成想象情景下的目标.例如: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有能力进行太空的探索.现在,你们是来到月球的第一批移民,你们需要在这里建立一个能够适宜居住的城市,你们可以通过软件把这个虚拟城市搭建出来,并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要这么搭建…….6.身份相互依赖
例如,在考察测物质密度实验时,可采用分工合作方式。为让学生掌握全部技能,事先只分好组并给组内每个学生编号,每组四人则编号为1、2、3、4,并不指明具体任务,竞赛时,要求每组1号测质量,2号测体积,3号计算密度,4号撰写实验报告,小组成员依次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的角色设置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刷小组成员的存在感。因此成员设置上可以用更新鲜的名字吸引参与者的兴趣。例如在四人小组里,以桃园三结义为缘组成 刘关张孔明四人学习小组 张飞为提问者 刘备为发言者
孔明为勘误者 关羽为记时者。
7.奖赏相互依赖
(1)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比如,小组成员分别回答五个和目标有关的问题,只有当每个成员都回答对时,小组的成绩才能得优。这种积极奖励相互依赖方式,打破了小组由好学生包揽一切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推动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2)个人的成绩取决于小组的成绩。当小组达到预定的目标时,每个成员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奖励,教师可以给整个组的成果评定一个分数,作为基础分数,增加分数为每个人的成绩。这种奖励方式可以提高小组的合作质量。
例如,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只要当每个成员的错误都不多于五处时,小组的阅读成绩才能得优。奖励相互依赖打破了小组由好学生包揽一切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推动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由于每个人都是小组成功的关键的一环,而且每个组员的都受益,所以大家就会真心诚意地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鼓励,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小组的“累赘”拖大家的“后腿”,从而使每个组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8.环境相互依赖
前后桌六个人分为一组,通常一道数学题会有多种解法,老师就会鼓励大家小组讨论去探索解法,在讨论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随时向老师提问,小组中有不同解法的同学依次讲解自己的做法步骤,结束后其他五位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老师进行解答直至小组内同学都清楚,最后每组两个人负责记录下本组讨论后的解题过程在后面进行备注(哪一步骤是某位同学想的,某位同学查找的公式等等)作为作业上交。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解题方式数量,有不同解题方式的小组上台演示解题思路,有独特解题思路的或是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老师会给予小奖励。如果有大家都没想到的解题方式,老师会再进行讲解。这种学习方式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让思维变得更敏捷.举例说明所做的各种合作机制设计,如何让学生愿意在一起合作、快乐一起合作的。
请列举你为增进学生之间积极的互赖关系所做的努力,至少举出所使用或打算使用的五种互赖策略,要求详细介绍你是怎么做的,在什么场景下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10分)
请列举你为增进学生之间积极的互赖关系所做的努力,至少举出所使用或打算使用的五种互赖策略,要求详细介绍你是怎么做的,在什么场景下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案内容超过5000字建议使用附件形式上传
我的合作机制设计
举例说明所做的各种合作机制设计,如何让学生愿意在一起合作、快乐一起合作的。
请列举你为增进学生之间积极的互赖关系所做的努力,至少举出所使用或打算使用的五种互赖策略,要求详细介绍你是怎么做的,在什么场景下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第二篇:参观比如世界
参观比如世界
今天,天气特别好,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比如世界。怀着愉快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比如世界, 这里简直是成人世界的缩影,街道四通八达,各种设施非常齐全。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大人们的各种工作,有邮递员、警察、医生、护士、酒店服务员、空中服务员、消防员和理发师等等,还可以用自己挣到的钱去消费呢!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榨豆浆”。首先我们穿上了小围裙,在阿姨的指导下,把泡好的豆子放到豆浆机里,之后再放入二百毫升的水,扭动开关,机子转动起来,一会儿我闻到了豆浆的香味。终于,豆浆制作完成,我们品尝着自己榨的豆浆,味道特别甜美。接着我又体验了酒店服务员、警察、消防员等工作。时间过得真快,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比如世界。
参观比如世界
今天,天气特别好,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比如世界。怀着愉快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比如世界, 这里简直是成人世界的缩影,街道四通八达,各种设施非常齐全。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大人们的各种工作,有邮递员、警察、医生、护士、酒店服务员、空中服务员、消防员和理发师等等,还可以用自己挣到的钱去消费呢!
我第一个体验的活动是消防员,我穿上消防服,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坐上消防车,到指定的失火现场用喷水枪将大火扑灭,我用我的辛苦挣到了10个比如币。接下来我还体验了警察、航空员、宾馆服务员等工作。
时间过得真快,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比如世界。
第三篇:比如世界开店可行性报告
比如世界店可行性报告
一.比如世界周边状态
1、周边
比如世界紧邻太阳宫商圈,该店的定位为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民可到,所以该店拥有巨大的停车场,到该店购物消费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开车进场,从停车场所停车辆来看,停车场容量达到1000余辆,其中价值20万以上的车辆占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从经济能力上来看,是乐仕堡的潜在客户。
周边2公里范围内有小学和幼儿园具体数量还没有完全统计,但从儿童的数量来看能够支撑乐仕堡正常运营。
2、店内
场地位于二层,二层的业态主要是儿童行业业态,包括比如世界、舞蹈中心、乐活游、卡丁船,儿童家具,哈你小孩等,客户群与乐仕堡用户群完全吻合,有利于异业合作的开展。
场地是转让,层高不到六米,乐仕堡主项目6米综合体不能进入,主项目为两层,只能以绳网为主。乐活游平均时间段大约20-30个孩子,孩子的年龄大概在4-5岁,是我们的主要客户群。但是哈你小孩整个园区平均时间段不到10个客户,主要以玩沙子为主。蹦极和绳网穿越几乎没人,整个一天就一个客户上了主项目(绳网为主)。
二.优势
二层业态适合,有利于聚集适龄儿童到店;
周边5公里内适龄儿童数量能够支撑乐仕堡一个门店;
到比如世界的家长经济实力不错,能够消费得起乐仕堡会员卡; 地址位于三环京密路方向,交通情况良好,不容易堵车。
三.劣势
比如世界人流量以预购型和目标性客户为主,实行不限时畅玩通票,场馆内设有餐厅食堂,允许客户自带食物。(营业时间为周二至周五:10:00—18:00,周末及节假日:10:00—19:00),周二至周五以团体客户为主,散客很少(据工作人员介绍,平时人多,周末相对较少)。
场地在比如世界二楼靠里,不利于自然人流量。
商场总共两层,周边商超和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自然人流量不大。
四.每月费用
1、硬性成本
场租成本:6万元每月;
人力成本:按照门店标配计,月工资在25500元;
项目设备、安装成本及日常维修维护:每月6万元。
2、软性成本
市场费用:
办公费用:
这两项根据实际情况变动较大(控制在1万元以内)
五.可行性说明
类似品牌有哈你、奇趣运动和卡丁船,周末目测人流量不大。
距离乐仕堡六佰本店、蓝色港湾店距离都不是很远,会员占比不会很大。楼层不高,不能完全体现乐仕堡项目特色,场地较大,人力成本不低。如果能和比如世界合作经营,或者作为比如世界场馆的一部分,是一个绝对盈利的项目。
第四篇:比如世界体验日记
20xx年10月6日,我来到了青岛的比如世界。
比如世界是一个儿童职业体验馆,进入比如世界后,可以看到一个儿童的世界,宛如一个小人国。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职业正在等着我们去体验。
我先去体验了建筑师,在那儿有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砖、瓦等建筑材料(其实是积木),我和小伙伴们七手八脚的拿起砖来,开始砌墙,阿姨提醒我们,垒的层数不能超过十层,并且要看谁垒的又快又好、又有创意,还要坚固。不一会儿,我和小伙伴们就把一个又高又大、又结实、又漂亮的楼房盖好了。我们都累出了汗,虽然很辛苦,但看到我们的劳动成果也很高兴。我们每人都获得了十五元的工资。
我又去体验了护卫,我们先换上制服,然后阿姨给我们分配任务,我担任副队长,需要保管好钱箱。我和队长,还有三个荷枪实弹的大枪手以及两个小枪手,一起去比如银行押送钱币。到了比如银行以后,三个大枪手在门口保卫,另两个小枪手和我以及队长一起进入银行取
钱币。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每人得到十元工资。
我还去体验了法院的工作,在这里我担任的是被告方的律师。经过一番激烈的法庭辩论,我成功的为被告减少了二百元的赔偿费。我认为我还是一个成功的律师。在这场法院判决中,我获得了二十元的报酬。
比如世界还有候机大厅、消防署、警察总督、巧克力屋、邮局、税务局、甜品店、闪秀T台……等等体验项目,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通过一天的劳动,我挣得一百一十五元,我用七十元买了一个彩虹圈,这上面有一个笑脸,我把它送给了妈妈,希望妈妈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我用十元去体验了做巧克力,剩下的我去税务局交税了。
通过职业体验,我理解了爸爸妈妈的挣钱不容易,并且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做什么,都要和周围的人搞好团结,如果大家不能齐心协力,就不能圆满的完成任务。这,就是我在比如世界学到的团结精神!
第五篇:比如冰心与庐隐
比如冰心与庐隐,二人都是“五四”时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才女,然而二者的创作倾向、创作格调、创作主题却有显著的不同。冰心的作品是充满诗意的,“爱”是冰心创作的一个主要主题,冰心作品的语言是清新、优美、明丽的,形成冰心这种创作风格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然而冰心温馨惬意的童年生活却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茅盾在《冰心论》中说:“论冰心的思想的人都说她很受了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这种说法,我们只可认为道着一半,大凡一种外来的思想决不是无缘无故就能够在一个人的心灵上发生影响的。外来的思想好比一粒种子,必须落在适宜的‘土壤’上,才能够生根发芽,而所谓‘适宜的土壤’就是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那么冰心早期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海军军官,其母亲则是一个知书达礼,有着极好的文学修养的女性,三、四岁以前,她是生活在母亲充满温暖的爱巢里,之后她父亲把全家都搬到烟台的一家海军医院,从医院的走廊上就能看到大海。她在《自述》中说:“
三、四岁刚懂事的时候,整年整月所看到的只是青郁的山,无边的海,蓝衣的水兵,灰白的军舰。所听见的,只是山风、海涛,嘹响的口号,清晨深夜的喇叭。[1]”一九一四年她进入北京贝满女中,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所受的是基督教教育。冰心说:这“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1]优裕的生活环境,充满爱的童年生活,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这无疑是形成冰心后天创作风格的一个主要原因。与冰心相比,庐隐的创作风格则显得过于的伤感和忧郁,有时甚至带有宿命色彩。形成庐隐这种创作风格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但庐隐的童年生活无疑是形成庐隐风格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庐隐的童年生活是相当悲惨的:她降生的当天,其外祖母去世,其母因此认定她是一个灾星,于是不久便把她交给一个奶妈去喂养。婴儿时代的庐隐,从未享受过母亲甜蜜的抚爱,全家人都讨厌她。两岁时生了一身疮,满三岁,还不会走路和说话。后来其父当上了湖南长沙知县,她便回到了父母身边,在其父赴任途中,由于庐隐终日哭闹,其父竟抱着把她扔到河中,幸运被听差搭救,才幸免一死,六岁时,父亲去世。不久,全家搬入北京的外祖父家。到北京的第二年,因其母厌恶她,她未能入学。后来就由其姨母教她。庐隐的姨母非常严厉,每天早上教她一课《三字经》,然后把她锁在屋中苦读,到中午让她背,不会便用竹板、鞭子抽打,她挨了姨母的打骂之后,接着还必须挨母亲的一顿打骂。“她永远看不到母亲的好脸色,在这个寄人篱下的家庭中,她不如婢女,”“她和婢女住在一起,每逢舅父家里有什么喜事或请客,母亲便把她锁在另一个院子里,怕她为他们丢脸,而她的哥哥妹妹都打扮得象小天使„„”[2]九岁,她进入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读书,然而,却与贫穷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生活条件极差。在教会学校里,由于条件太差,她多次患病,身体状况很坏。1911年,革命军在武昌起义,这时她的家庭竟抛下她和两个表妹而躲到天津租界„„直到她后来进入高小之后,她在家中的地位才有所好转。如此悲惨的童年生活,对庐隐心灵的摧残是严酷的,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就决定了她以后如何地去看待社会和人生,如何地去理解社会和人生,如何地去表现社会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