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究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究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 楠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率先在中小学范围内进行实施并取得成效。文章结合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提出微课教学新模式,以期为中小学微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微课;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媒体的日益开放,“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并以迅速崛起的速度正在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就是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热点的“微课”。
微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胡铁生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自2011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微课”这个概念以来,微课便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受到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目前,对微课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微课的相关实践方面,而关于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论文是少之又少,仍处在探讨的阶段,是一个值得学者去研究、发现的领域。
一、微课在中小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微课在中小学的发展表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但在如火如荼的实施与应用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部分微课质量不高。这已成为影响微课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众所周知,微课以视频为载体,确保全屏高清的画面影像是微课成功的前提。然而,技术层面的提高并不能保证一节微课的成功,教师应该尤为注意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很多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外表”而没有掌握住其“精华”,只注重微课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把微课仅仅看做一节优质课的“浓缩课”,或者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等核心环节重视不足,导致微课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2.部分微课与课堂教学联系不紧密。虽然微课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多应用在微课比赛或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上,并没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普及。一些学者认为,微课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如碎片化、个性化等决定了其不适于在课堂教学中的大规模使用。但是,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认知是由于还没有好的结合点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科技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只有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才能发挥微课的作用。
二、中小学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如今4G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无线络的覆盖给微课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条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络上传微课课程及其配套资源供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此外,教师还可提供在线练习对学生进行检测,师生通过评论进行有效、良性的互动。将微课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其教学模式可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自主学习。现阶段中小学微课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重难点制作成系列化、专题性的微课供学生课前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提供相关的微课件和在线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视频内容,并及时进行自我检测。
2.课上合作学习。在微课程教学中,提倡让学生通过视频提前学习新知识,以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后所提出的问题及教学重难点提炼出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更加深入地探讨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引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3.课后反思学习。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对之前的疑难问题进行巩固学习,加深理解,写下学习反思,与同学交流。在这样的微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先后经历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完成了个性化学习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微课应用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大趋势。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效果有显着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微课适用性的局限。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因而适合的教学内容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知识点,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讲解清楚。出现逻辑体系复杂或是篇章、段落等信息量较大的知识时,微课就不再适用了。因此,进行微课教学时,不易过多地为了“微课”而去“微课”,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2.教师角色的转变。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微课的盛行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教师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主体。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科技化的趋势,掌握好微课教学,教师应该提升专业能力,转变自身角色。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微课在国内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需要广大学者和教师继续摸索。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更有效地提高微课教学效果仍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2]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8-83.[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4]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5]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6):122-124.[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7]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17-18.[8]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9]肖安庆,李通风,谢泽源。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优势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0):15-17.[10]詹春青,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5-39.[11]张云勤。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管理不仅能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而且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如果一位教师将课堂管理的具体方式看成是创建有效学习环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钟情于纪律管制,那么,他就能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有效的教师不会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维持纪律上,因为他们能够做到未雨绸缪,事先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协同配合,这就意味着以学习共同体原理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参与学习的具体要求都有明确的期望,并且教会学生如何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程序转换衔接,必要时还会提供后续学习的线索与提示。教师在对课堂纪律做出必要干预时,应该尽量不要影响正在专心致志学习的其他同学。
课堂2.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的学习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试图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有碍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维持有效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可以促进课堂成员(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和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以促进课堂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在实施课堂管理时应当避免由于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教学机制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课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管理的手段:课堂纪律是硬的课堂氛围是软的课堂管理的技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教师要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第三篇:全文: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个问题:微课是怎样兴起的?
谈论《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觉得有点儿难度。原因有两个:
一是当前人们对微课的理解还不够。
二是大家对当前微课在教学中真正使用的现状还不是很了解。上述两个问题其实是很有关联的,当然也有它们各自独立的一面。先说说对微课的理解。
当前,在教育界,更确切讲,是在电教界,有两个非常流行的字: 一个是“云”、另一个就是“微”。今天只讨论“微”。
“微”这个字,字义其实很清楚,就是一个“小”!近几年的生活中它却时时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微电影,微视频,微信息,微新闻,还有微信,微话,微博等等。其实这些微什么什么多多少少都和今天的微课息息相关。
比如说,微信,现在简直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依赖。平时许多人没事都爱时不时要撩撩自己的手机,然后像皇帝一样,陶醉地批阅一下他的相关奏章。这种情况,你能说微信上面有些信息像不像启发人们教育人们的一堂堂微课?
大家还知道,微信是在QQ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课,也有个从零起步的兴起的过程。
要弄清微课的起源,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解释微课的。
外国人的微课,他们叫Microlecture,翻译成中文就是“微课程”。它的意思就是: 在课程学习中的环节中,把微演讲、微陈述、微小教学片断以视频、音频的形式记录并呈现出来。
这可以算作微课的最最原始、最最朴素的定义。我们现在可以到网上搜寻许多微课起源的资料。大家普遍接受的最早的国外微课起源有两处:
1.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勒罗伊.麦格鲁(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McGrew,1993)2.英国纳皮尔大学凯(T.P.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Kee,1995)美国的化学教授麦格鲁(McGrew)提出60 秒课程的设想是希望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在舞会上、在搭乘电梯时、在举行酒会时,用最短的时间内为大众普及点化学常识。他将1 60 秒课程设计成三部分: 概念引入,解释生活,列举例子。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学者对自己专业的执着。在没有普通上课的前期铺陈和后续反馈情况下,他不断做着公益广告。其实这也是一种化学专业的普及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快餐式的教育。它和现代的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相匹配。他认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普及自己的专业常识。而英国纳皮尔大学的凯(Kee)教授则认为学生应当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一些核心概念,理由是他们必须应对现代社会需要的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于是他提出要他的学生经常进行一些一分钟演讲的训练。Kee 认为一分钟演讲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防止所学的知识限于孤立、片面的境地。也有一些人更多地把微课的提出归于另一个美国人,他是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圣胡安学院是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法明顿的一所社区学院。2008年,这个戴维.彭罗斯第一次提出了 “微课程”的概念。
讲这么多,大家要记住三个时间节点、三个人。1993年,麦格鲁。1995年,凯。
2008年,戴维.彭罗斯教授。
他们都主张一种快速的教育,主张60秒的课程。好多人戏称他们是“一分钟教授”。在国内,微课最早的雏形仅仅是一种微型教学视频,它就是电教圈内大家熟悉的优秀课例的片段。
说起国内的微课,我们不得不提起两位老师的贡献,一位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另一位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
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的征集活动。他们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像我们评选优秀教学课例一样,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参赛的作品要求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下面是原始的通知名称: 那次活动的效果出乎人们的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当地的媒体对此次评选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南方日报报道的题目是:“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 点击率破5万”;佛山日报报道标题如下:“佛山全国首创‘微课堂’粉丝海量”。
其实,当时的媒体对“优秀课例片段”的名称含义也不十分清楚,报道中教育外行也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优秀课例片段”便成了读者能够接受的“微课堂”。后来又演变成了“微课 ”。现在看来,当时的微课其本质还仅仅是一种公开课,只是对录下来的课程进行了切片处理,或者是仅仅录其中的一段,主要作用是用来进行点评与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大家的业务进步。参赛老师们匆忙上交的不少微课的作品有不少就是截取以前的公开课的录像中得到的。
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的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在当地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与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结合等等,引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形成一段时间的“微课热”。这些活动的领头人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胡铁生老师。
另一个国内微课的提倡人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他没有上过大学,他从事教育的轨迹是民办教师、校长、教研员、主任、专业学者一直到热心微课研究的自由学者。他从农村到城市,从内蒙到北京。出于对研究的热爱,李玉平多次放弃了教育管理的职位。因此,他其实是一位道道地地的“草根专家”。李老师从教30年多年,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从事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体系。最有名的是他做着“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但开始的效果并不怎么好。
2005年8月,李玉平来到北京,与一些中外博士、教授、校长一起,启动了一个叫做“中国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在2011年,他们发现,让老师们制作研究小视频是展现“三小”研究方法及成果是一个好办法。在教师群中试验、推广这种新办法过程中。这种小视频也被称作“智能课程”“微型课程”,后来才被他命名为“微课程”。
最近有人在网上晒出微课的发展史年表。有些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大家可以从这张表追寻微课真正的来龙去脉。
1.1993 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勒罗伊 埃.麦格鲁(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2.1995 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P.凯(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3.2008 年,美国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M.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Microlecture)概念
4.2011 年,李玉平老师制作教研小视频来展现“三小”研究方法及成果,后来被称为“微课程”
5.2011 年,胡铁生老师将“优秀课例片段”演化提升为“微课”,并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在中国数字故事,TED、幕课、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概念与微课搅和了一年(TED,一种环球会议的名称,每年TED大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7.2012 年,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全国首届高校微课大赛
8.2013 年,微课的在线教育兴起,官方及民间微课培训不断,各地学校开始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微课。
9.2014 年到2016年,微课理论及实践进入沉稳期。这个期间,微课由理论争论、资源建设开始转移到实际的教学应用。许多学者在这期间坚持进行微课教研,许多老师用微课辅助教改,改进他们的教学。
为什么要温习这团历史?
透过这团历史,我们可以基本弄清微课的真正的起源,微课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洋结合的新生事物。
说它是新生事物,诞生的时间实在太短。真正微课运用于教学实践只能从2003年算起。
说它是土洋结合,我们不需考证就可以弄清的它的国外和国内两条平行发展途径。国外,三个教授;国内,两个老师。在国内,李玉平老师所以提出微课概念,是源于他的研究及和其他人一起做的中国“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胡老师所以发起“微课”这个概念,是根据他在2011年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的文章《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他们的研究都受到了国外Microlecture概念的影响。所以,对微课,你可以说它是“舶来品”,你也可以说它是“土老帽”。
另外要说明的,这些概念兴起也和慕课,这种新近涌现出来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有关。和可汗学院,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网络影片进行互联网免费授课有关。
所以,我们顺便了解一下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ture)与我们国内微课的起源上的几个主要的不同:
1.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发起并应用在高等教育,我们微课发起则是在中小学; 2.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建议时长只有60秒到3分钟,我们微课建议时长则是5到10分钟;
3.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不仅包括视频,还包括音频,我们微课主要特指是视频; 4.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起源是为了直接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我们微课起源是教师专业能力评比;
5.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的制作主要包括视频、作业、讨论等,而我们的微课则包括视频、教案、学案、课件、反思、点评等。
因此,我们的微课从产生开始就有着许多不同于外国微课的中国特色。
这一部分的探讨结束时,我自己也是很有启发的。
我要说明一下收集,归纳这些材料与我今天所讲微课具体应用问题的关系。通过上述资料的梳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微课,是在中学电教的教科研中诞生、发展和普及的。
通过上述资料,我要说明的是。我们都在做前人没有干过的工作。我们需要探索前进道路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就是从2011年算起到现在,才几年功夫?有些过程有些发展还和我们教育电视协会的课例评选活动有关。如果将历史倒过来看,若干多年后,我们大家都是中国微课的探索者。通过上述资料,我还要说明的是,微课应用的研究工作和当前的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有关。最近我在网上看到教育部长袁贵仁代表中央回答未来五年教育如何发展六大问题的讲话的文章。
袁部长的讲话多处提及教育现代化,多处讲到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多处提到要通过网络平台为每个人提供平等学习机会。微课,和上面的各个大问题,或者说,和袁部长提到的国家的教育大策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推广微课的应用应该是这几年我们在座的老师们一项重点工作。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微课?
什么叫微课?鉴于它是近几年才风行的事物。而且开始还是国外的教育概念。近几年国内的专家、社会和教育界对“微课”给了它很多个的定义。也就是说,对微课的定义一开始的认识上存在多个的不同看法。比如说,微课是说课的视频形式?比如说,微课是微型课件?比如说,微课就是是微格教学?比如说,微课就是教学微单元?还有人说微课就是课程的微缩?以上的说法有很多,不一而足。
把这一切充分地梳理以后,我觉得比较正确的、或是比较靠谱的的应该有三家说法。
第一家是李玉平老师提倡的微课程。
李老师自己说,他理解的微课就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的教育视频文件。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文字仅300字左右,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音乐可以根据内容添加,以轻音乐为主,画面要求干净简洁。学习时,大家在有特色的轻音乐中静静的阅读屏幕上的文字,欣赏画面同时引发思考。
他把一些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转化成这样一种特殊的高雅方式,创造了一种十分优美的意境,让人们在这种意境里享受学习,享受教育,像听特殊形式的有关教育的故事。他希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一次专业学习,这就是他研究微课程的开始的初衷,也是他设计的微课原本的样子。
显然,这种微课与教师的专业提高、进修和提炼有关,和他的三小研究有关。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把课程教学的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三小”研究挂钩,用“三小”做成了一种PPT数字故事。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活动,他提倡的微课6 也可以算是教师的说课有关,是教师教学反思或说课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因此,我们姑且称这种微课是一种“教师专业研讨型的微课”。
第二家就是胡铁生先生提倡的微课程。
胡先生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这种微课更倾向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精彩的截面片段,这里的教学活动还不等同课堂教学,他解释说它是课堂教学活动资源的有机体。几年的积累,这种看法被大多数的教师认可。显然,这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有关,就是和真正的课堂内乃至课堂外的学科教学有关。同时,从一开始,这种微课就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它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它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由此,他这种微课“营造”了一个现代的、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学应用的生态环境。
这种微课也可以称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具体来说,这种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它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方式呈现,以便网上传播。
显然,这种微课既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又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用于课后巩固复习,用于习题解答等等。其核心是直接服务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
第三家是吉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提倡的微课程。
他的看法更倾向于将微课界定为一个较为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他认为微课就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在线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显然,他更简单更直接。他更强调了“在线”,强调为“在线学习”网路学习远程教育服务。比较起来,他的观念比较时髦,一开始站的高度也比较高,他的观念和世界最先进教育理念接轨。他的微课和国外的可汗学院慕课提倡的微课程有着不少的类似。
从近几年开始,随着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慕课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这种看法受到高校教师、专家的高度重视。他的观念与当前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普及有关,受到国内好多教育专家乃至教育领导的热捧。我们姑且称它为是一种“在线网络学习型微课”。
最后我还是要谈谈我的看法:
透过我刚刚的介绍,大家已经看出我对应用型微课看法的倾向。我把微课自我定义为三大类:
教师专业研讨型的微课、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在线网路学习型微课。
我们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主要是第二种微课,就是胡先生的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同时,我又认为:
1.三种微课有内在联系,好多方面是相互兼容的。
尤其是第一种,李老师提倡的微课不要求另外教师的解说。我想,有解说了是不是更好一些,难道有解说就就不好运用于教师反思?第二,李老师教师专业反思型微课和胡老师的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其实并没有排斥它成为像第三类微课一样作为在线资源在网上运用。相反,他们也希望有利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样,第三类焦教授的在线网路教学型微课由于它的短小精悍特性,当然也应当方便地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2.每类微课程对其需求上应该有所侧重。
我在2001年曾做过一个不错的在全国会议上获奖多媒体课件。说明一点,那个课件也包含的好几个微视频。它的最大亮点是网页显示形式,交互性很强,可以选择学习,可以自学复习,也可以用于课堂学习。在交流会议上得到许多专家评委的好评。而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使用中,却发现它在新授课上使用还是挺别扭的。比如,我运用这一课件教学时,我讲东时,学生关注西。我讲前面时,学生却都在关注着后面。所以,真正的课堂教学还是要有一定流程的,新课程虽然主张选择学习,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集体活动,集体探讨。课堂教学并不主张过多的颠三倒四,过分的七嘴八舌。此外,如果是网上的在线学习资源,那就应该要求更加系8 统,更加规范、详细、有序和严密。如果是一张张碎片型的知识,学生要自学反馈,就不太好办。他们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微视频不能解决,又不好随便打个电话问老师。虽然可以微信,qq相通,但老师有事怎么办?而且有些视频时间上也不允许放,课上时间宝贵,你的微课也总不能二十分钟吧!而作为好的网上教育资源可以视问题解决的需要定夺。三十分钟四十分种都无所谓的。3.三种微课程应该有共同的特征。
比如,它们都不是优秀课的翻版,它们不是传统完整的四十分四十五分钟的课,它们都不是多媒体课件。还比如,三种类型微课它们都是视频形式,都要数字化。都要求短小精悍、中心突出、用途广泛、易于传播。还比如,它们都要求有自己的网上平台。学校应该有个人、学校、乃至教育系统到整个社会统一的平台。能让学习者方便使用,随手拈来。教师可以用,学生也可以用。像第二类形式的微课,学生上课没有听明白,还可以自己在完成作业前重学,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复习。学校有专门的平台,学生看完微课之后,平台上会有一些在线检测题。学生通过学习课程知识,平台会自动把数据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会了解学生学习微课之后,哪些地方不太明白,在第二天讨论交流的时候再重点讲解。更理想是师生课后的互动。线上作业等等。
所以,三种微课有联系,有区别,有侧重,有共性。但并不绝对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不相容。
以上就是我对“什么是微课”的基本认识。
对什么是微课,做一些简单回顾: 我认为微课分为三大类。三类也可以简称为:
“教师专业型微课”,“课堂教学型微课”,“网络学习型微课”。如果要进一步简化,也可以归为:
“教师型微课”、“课堂型微课”、“网络型微课”。三种微课有侧重,有共性。
它们有区别的一面,也有相容的一面。这部分内容结束的时候,我还要要提一下我们认识微课各种定义内涵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弄清它们的内涵意义相当大。至少,我知道,不弄清这一问题,下面的应用就没有无从讲起,我们的探讨就没有任何针对性。比如,我们谈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的应该是指第二类的课堂教学型的微课。
其次,我们也认识到电教教辅工作人员包括领导是教师教学同一条战线上的人,是“皮”和“毛”的关系。教师和电教人员的工作是不分你我的,虽然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动者,但没有电教专业人员的帮助,它们的微课,微视频一般情况还是低档次的,在质量上不太容易得到保证。如果拿来比赛,就欠缺一些技术含量。
再其次,作为我们,搞教学辅助的,一定要知道教师设计的微课主要是起什么作用。你主要用于教师观摩的还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你主要用于课堂教学还是作为远程教学课堂的系列资源使用?方向不同,标准不同,形式和侧重点也、就不可能相同。否则,大家制出的微课就是一个“四不像”,也可说成“三不像”。如果什么都要兼顾,就像我所举例那样,制作的微课就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此外,通过了解,我们还应该知道微视频和普通视频有哪些不同。
微课,微视频比普通视频更注重学生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它要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兼有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功能。而传统视频课,主要注重教师的教,而且时间长、容量大、不易传播、制作难度高、精彩教学环节不易集中,它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和观摩交流学习。再有,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最好能够交互,它还要求在有关教育平台中传播。而普通视频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教师,应用与教师的业务提高。了解后,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技术特长协助教师实现微课的有关功能。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我们过去倡导的现在基层教师普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现在主要是ppt为平台的,上面可以链接视频、flash动画以及其他网页的课件。它和我们提倡的微课现在是什么关系?弄清微课概念后,我们就会知道,微课和课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它们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些情况下真无法把他们完全彻底地区别开。
比如,我们过去搞的多媒体积件,大多是比较小的flash课件,也用以说明课中一个环节。伴着它收藏的还有小的说明某一问题的视频。像物理、化学包括生物中有些实验不好做。于是,那种块头比较小的视频,模拟视频在课上经常应用。有些视频还有教师自己10 在镜头中出现的。实际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也可以算是微课。此外,这种小视频中也可以包容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动画的课件实录。所以,如果要形象说明课件和微课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当然,它们在课堂中地位不同,取用时间不同,表达形式不同,制作方便程度也不尽相同。
理顺相关的概念以后,我们还可以澄清许多流行的微课应用中错误说法。
比如,有人现在想用微课整堂课使用!明白微课以后,我们知道微课仅仅是大课堂中一个抢眼环节,如果一堂课全部都用这些环节,微课抢眼的独特作用如何发挥? 还有,有些专家提出,为适应课改,要求颠覆课堂,全部用微课让学生课外自学。显然,这种说法也有问题,一堂完整的课成为微课,那也不叫微课,而是课例。仅靠微课学习又只能是不完整的学习。因为微课是教学中主要片段,重要环节,但不是全部的学习内容。
此外,有人把微课理解为正常课的浓缩,即把四十分,四十五分课缩水,变为二十分,十五分钟。显然这也是种误解。通过概念辨析,微课是一堂课某个环节中的精华,不是浓缩,更不是整堂课。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好用部分课来代替整堂课。
第三个问题: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如何?
刚才讲过,知道微课应用的现状是探讨它在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前提。“课堂”两个字是我后来加上去的。这样,我们探讨范围缩小些,实用些,针对性也会强些,可能也比较好讲些。
这里我还是要说明一下微课目前运用的现状。
微课发展到现在就那么几年,从李、胡二老师的实验算起,就短短四年多。客观讲,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还仅仅在简单徘徊的起步阶段。
比如,中小学微课的使用目前还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
在局域网、互联网这一块,把微课用到现代课堂课程改革,用到真正百分之百的自主学习这一块,在我们的中小学,好像还没有推行到那一步。
有些东西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如果学生课外都接触电脑,你难保证他们不被其他东西迷住。我原来学校有几个老师倒是有将微课用在微信群里的。但像各处宣传的用于倒转课堂,方兴未艾啦,极受欢迎啦,我好像还没有看到。课堂真的翻转了?其实,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没有真正翻过。如果翻,大学是可以翻的,职业培训是可以翻的。我们那个年代学习也是可以翻的。我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学校里的学习。因为有些老师照本宣读,读了走人。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先自学搞懂。还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学校,教学要求低,照顾最后进学生,有学生可以在老师没有教前已把老师教的学会,课上自己做别的事情。现在的中小学,每堂课教学内容多,教学标准高,那个敢翻?而且,升学录取考试排名是分分比较,半分,零点几分,中考、高考的录取学校就要拉上好多个档次。翻砸了谁负得了责任?这不是我们那个老师可以不可以、愿意不愿意试验的问题,它是一个年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一个省份的整体教改问题。这种改革是一个整体联动工程,一个老师搞,倒了的时间正好被别的学科占用,给别的老师占用。还有,小学生,初中生不自觉,不能翻。初三学生,高中生,升学会考压力大,也不能翻。要搞,家长投诉,你也吃不消。所以许多东西真要点儿实事求是。不能说别人家孩子我不心疼,就讲不切实际就可以搞的话。当然,小部分的搞,半遮半掩的搞,通过试点搞,就是所谓的小搞搞也是可以的。但大规模地推广,目前的整体教育生态环境还没有达到此标准。
但另外一条,我们对微课的广泛使用前途还是要抱有坚定信心。要自信。理由有很多:
比如,中央、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微课推广的高度重视,比如,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有许多新的突破,比如,微课资源正在日渐丰富,微课平台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比如,现在教研部门都在开展“教师一优课”的微课评比。
我们清楚记得,90年代,网上的教育文章、课件资源少之又少,而现在网上的教育资源翻了个个,虽然说质量良莠不齐,但要搜查网上比比皆是。
讲几件经历过的事情,今年四月底我在微信上看到校学科组有人发了一张全是写上ABCD之类字母的纸头照片,后来通过他们的对话才知道那是他们教师培训计算机课外测试的答案。而且知道答案都是百度上搜出来的。我以前一个学生交作业,估计做作业来不及了,他就在作业上写上七个字:“详细答案见百度”。其实,他说的也没有什么不对,如果真懂了,我真也不能指责,他还是物理课课代表。那次,我谅解了他,作业多,没办法。说这些的意思是说,信息的发展目前正已一种空前的人们估计不到的速度在向前发展。我们对微课使用前途也应该抱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支搞过优秀课例、搞过多媒体课件推广的电教骨干队伍,我们有一支冲在教改前线的教师骨干队伍。不看别的,只要看看几年前的教育电视系会优秀课例评比的获奖课例,对比前年的去年的优秀课例,整体上课水平、拍摄水平大幅度上涨,它应该是一种台阶式上涨!所以,我说,搞一个新鲜技术要有点儿勇气,要有许多骨干。有了骨干,可以带领更多人,许多东西就会一步一步推开。
我们还清楚记得,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家还再为多媒体课件运用发愁,现在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ppt却成了每个教师必会的基本技术。
最后一条,国外的微课也好,国内的微课也好,它们都是为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而生的,教学模式创新是它发展的根本。只要在线教学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发展了,只要微课真正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贡献,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一定会像多媒体技术一样快速发展并被教师乐于使用。
第四个问题: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有那些应用?因为是课堂教学,我还是从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来说明这一问题吧!
一、课堂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微课的作用至少有两个: 1.用情景设置微视频引出问题。
大家知道,课堂导入的形式非常多:一个故事,一个历史事实,一个生活例子,一个历史实验。。各个科目、各个教学部分的侧重不一样,每个老师的经验和习惯也不尽相同。
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最强调的新课导入的情景设置。我们谈微课应用,用微课设计情景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这里设计情景的微课,微视频,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从现成视频资料中截取、处理、美化。
我是中学物理老师,最熟悉的是我们物理的例子。比如,高中物理光学中的“光电效应”一课的教学,由于实验条件苛刻,课堂教学的开始可以放一两个光电效应的影片。其实,早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我们上这一课都是这样做的。课堂放影片没有条件,时间不够,就在夜自修先组织各班先看一部关于课题科教影片。第二天,第三天,课上师生回忆并由此讨论:什么叫光电效应?它有哪些规律?怎样解释这个规律?这些规律有什么应用?ok,一堂较好的概念课、应用课、探讨课的主要内容的铺垫就水到渠成了。
不仅高中物理课这样,其他新授课探讨课都可以这样去上。我现在也不认为,一堂课非要搞成蜘蛛网一样复杂的结构,一定要前呼后应,一定要左右关联什么什么,有些课思路教路或者是学路就是一条线,直直的,从复杂到简单,像我们讲座一样。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都是自然生成。问题弄清楚了,目标就实现了。上课时老师和学生思想那可能像一般人想得如此复杂?按上述方法处理,一个可以推广的借鉴的课堂微课教学程序可以是这样:
微视频---问题。
如果要再多一点,也可以是:
微视频1---问题1,微视频2---问题2,微视频3--问题3.最后总结,最后拓展。。
而这一模式,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情景设置的视频拍摄截取要处理得比较精良,要能够真正一步一步从学生脑子里钓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注意:优秀的微课就是这类课的龙头。2.用微视频情景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从情感上讲,课堂导入强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进课堂的有趣性。我这里强调的是联系课堂的情趣。引起情趣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目标,重要任务,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当然还包括刚入学的幼童。
和青少年对电脑游戏及电视剧的自然的向往爱好不同,我们课堂教学尤其是理科教学完全不可以与这些相比的,我们只能通过物理本身思维的严密、物理思维的逻辑力来吸引学生,如果不是中考、高考限制学生一定要考我们比较枯燥的物理,要使学生如此能象目前对我们的物理课堂的教学又目前如此的投入,我想那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除少数天才教师,大部分教师能做的,绝不可能象演员长的那么好看,表演也没有那么精彩,不可能象追星族对他们的偶像产生这样大的感染力14 量。教学就是教学,学生有这样的实际需求才来听你的课!不过,各种课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上,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是我们教师教学中永远追求的东西。而我们的微课,和原来的多媒体技术一样,可以同时提供丰富的声音、多彩的图象以及精致的文字,微课的动态表现有时比多媒体技术表现的更为突出,流畅的电影比枯燥的文字、语言,比普通的多媒体动画更容易乐于接受。
举些例子,过去在中小学语文课、外语课、心理卫生这些文科科目的课上,小电影的使用早就比较司空见惯。比如,要上圣诞节为题材的英语对话课,老师利用微课呈现一段介绍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创设了圣诞节情境,同时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文化,知道圣诞节人们之间送礼物的风俗以及人们接受礼物时立即打开礼物的习惯与中国不同,渗透了文本中的文化意识。学生在新鲜的浏览欣赏中很自然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阅读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激发起学生阅读文字的兴趣。当然,如果以去各地旅游为题材的课,那微课的视频效能更加得到拿手的表现。各地的风光景象的表现力完全可以通过精妙的微课动态视频被大力地使用。还有,我喜欢听一些中学老师的心理课。我记得老师几乎在每一堂课堂开始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我们不妨将有些多媒体课件表现的故事制成微视频。可以有情景,有声音,有老师的旁白。现成视频截取也好,同学们原生态的表演也好,有了这种协助,也许,学生几天几月乃至几年都会被打动并对此联系的知识深深地记忆。
二、新课讲授环节
这一环节是我们课堂的主体,我这里准备谈微课在这个环节五个方面的应用: 1.用微课辅助重点讲解展示过程
每门科目都有一些重点知识的详细讲解,比如,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重要原理的推证。
微课能这部分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分析,符合课堂紧张的学习节律。
举个例子,像高中物理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规律,它可以同时用实验,用能量关系,用力学平衡几种手段证明得出。此外,还有中学数学中像两角和两角差正弦余弦函数这种不少富有特点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要公式推导,解析几何中椭圆标准、双曲线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生物课中减数分裂、基因配位这类复杂生理变化动态过15 程的学习。这些知识特点比较复杂并且重要,学生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乃至期末复习中都需反复巩固理解,如果能用微课把这些课堂重点讲述做成相关的经典课堂教学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给以凸显,既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可以在以后教学中反复使用,还可以用它让可以让学生作为视频复习资料保存消化。最重要的是,一些重点知识经典教学片断的讲解,每个优秀教师都有他们独特的思路想法和讲法。有些精彩、有些特色不是每个教师都能通过言传身教马上就可以学会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他们的教学典型片段的微课现成穿插在自己的课堂中间,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能集思广益,欣赏到不同的学习思路,了解到不同的教学风格。上课的老师如果能将这些现成的片段用得好,用得恰当,而且在课堂上把控得出色,变别人的宝贝为己用,同样可以使它们在我们教师自己的课堂大放异彩。2.用微课使用特殊的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这里的内容就更加丰富,我们大家都搞过多媒体的小课件教学,小视频发挥的作用空间或余地一点不亚于多媒体的小课件。
这里的特殊教学处理得手段很多,随便举举就是一大堆的名词: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真为虚、化虚为实、化古为今、化微为宏,化宏为微、两两比较、同类过程的比较、同类问题的比较鉴别和分析等等。
上面罗列词组的字义我们一点儿都不生疏,也不难理解。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随手取上面思维方法教学手段中的一种,以它为中心,就可以做成十分优秀的、精致的微课。
也就是说,一切能用flash动画做的,一般用视频也可以做,有些由于它们不需模拟,有些还更能真实使动态情景逼真重现。
比如,化微为宏,化宏为微。
指的是微课能和多媒体课件一样生动直观地模拟对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
有些课教学中,有好多细微的、微观的现象剖析。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但如果通过最直观、最具体的场景显示,把细胞级、分子级、原子核级这些微观的东西用影像、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可以很方便克服学生认识的难点。而对非常遥远的、宏观的事物16 的剖析也是如此,通过动画,通过影像,像我们物理教学,将牛顿的在高山上抛物的假想具体化,让学生清晰认识物体如何运动能脱离星球的影响而变成它的卫星。
再比如,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像讲中学物理中的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我们也可以可将动态的波动中多质点的复杂运动用微课定格做仔细的分析,对波传播过程中质点不同位置的情况用微视频进行细致的比较。多媒体课件可以表现的,也是微课可以结合老师课堂的讲述表现的。而像大多数老师知道的高中物理上的静电感应。有看不到的看不太清的表观现象,而内部却是电子在电场中的涌动迁移到新的平衡。这种不易讲清的知识,我们可以从生活例子、实验现象、微观模型做成经典的有声有色的微课。也就是说,在表达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上数字化的微课和多媒体课件一样有着比传统教学更强、更丰富的表现力。
还可以举些更多的具体的例子:
高中物理课堂中气态方程推导,有模型,图像,公式,如果在课堂上演示推导显得手忙脚乱,三者兼顾它们间联系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也可按一定思路有条不紊地做成微课教学视频,可以比较好地击破讲述中的困难。
对热学中抽象的分子势能曲线,力学中的振动图像这些静态图像,我们也可用微课像多媒体课件一样把它暂停、做活、动态化。
初中高中物理中有些快速动作,瞬间的变化,如子弹射出过程,遇到障碍物停止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固化。而生物中有些像作物长期生长过程,地理中地形长时间缓慢变化过程我们又可以通过视频在几秒钟内几分钟内瞬间显示。
对一些课堂以外的实验可以用微课随时将其搬进课堂,远在太空人类没有办法到达的的过程用视频浓缩到屏幕,远古时候的变化也能用微课随时呈现到眼前。对一些看上去不可思议的抽象比较也可以通过微课简单方便地搬到屏幕上有声有色地进行。
好多教学手段在文科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是相通的,像两两比较、同类过程的比较、同类问题的比较可以用视频做成各科经典的微课。我曾记得有位外语老师在经验交流中举过在新课讲授中的一个实例。他说,英语教学中的形容词性与名词性物主代词易混淆。教师可以利用3-5分钟播放微课视频讲解二者区别,学生自主观看领会,就视频中的学习内容,分成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这样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既让学生学得相对自由、开放、轻松,取得比教师自己现场的普通讲解有着更好的效果。3.用微课对课堂资源灵活应用
上面指的资源,指现成的视频材料,也指师生根据课堂需要自制的微课。这方面的应用有着更有发展前景的地方。中央三台的好多综艺节目,各个地方台的娱乐节目,不少电视节目使用所谓的第二现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此借鉴。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用的好,穿插适时,和在电视节目中的使用一样,也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我们原先评比出来的优秀课例中也有好多这样用得好的典型。比如,在地理课上,将早先师生对远方山区地形考察现场情景做成视频在课堂重现,在室内体育课上,我们将室外的篮球排球动作的影像作为室内的教学范例,在音乐欣赏课上,一些艺术家的一些经典唱段加上老师的适时解说可以在课堂中巧妙地调用。
4.用微课辅助自然科学课程的课堂实验教学
在这里微课使用的内容相当相当丰富。比如,历史实验视频重现;比如,演示实验 细节展示 ;比如,长时间的实验过程表现 ;比如,瞬间过程分步观察 以及学生实验的材料介绍、过程指导等等。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像显微镜中的情景,本来只能一个人观察,有时由于调节问题,由于观察者观察方法问题,许多一瞬就逝的现象还看不清楚。但是,如果将其影像调出,就可以用于全班学生认真观察。制成微视频后,还可以更多人反复地调用观察。
所以说,微课、微视频在实验教学,小学的科学知识学习中有它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其实也是我们的科学老师,理科实验老师一项很值得探索的研究课题。5.操作类科目的动作演示
这上面,微课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从小学到中学,音乐,舞蹈,体操,劳技类的手工活动许多动作类、技能类科目用的比较多。微课可以用于对各种不方便看清的动作分解,用慢镜头有序表现。对高难度的动作可以用微课反复模仿。电视制作技术发展,多功能软件的使用会使此类的动作微课做得更完美。
三、拓展或练习巩固环节
这个环节我主要强调两点: 1.用微课视频协助理科类课程的习题教学。
我们知道,数理各科每一节课都需要比较多的习题消化。而这些习题又都是按课堂教学的知识,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老师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后做到会做一类题。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详细讲清楚具有代表的一题,讲此代表题是,微课中的可以多次运用暂停,给学生有充分时间去思考。有可能多次思考,最后我们再完整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稍加变化,呈现一系列与代表题目的有内在联系性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应该是我们中小学理科习题课的一种可以推广的课型。2.使用微课视频辅助文科学科的拓展讨论。
举个例子,有初中英语教材主要内容为谈论季节与天气以及人们在不同季节做的事。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关于中国的冰城哈尔滨的冬季冰上活动,以及美国夏威夷的水上运动,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能运用所学句型介绍两城市的天气与活动。如果遇到教材介绍国外体育运动的,微课就可以运动会,甚至是运动会为题材,播放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根据视频内容为运动会做解说员。努力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所学句型造句,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以致用的快乐,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举例中实际也提到微课使用在拓展教学的共享性。它是微课与普通视频区别的重大标志。现代课堂都和网络相通。当今,全球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的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更新,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文字、图片、声音乃至图象在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传播质量越来与高级。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教育网络的建立,已经使并将使传统教育教学形式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素质教育的普遍实施,为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中小学必将普遍发展多种形式的个别化教学和协作教学。在新课改中也已大力倡导,并逐渐为人们应用。这些,在座的大家都有体会。现在的学校内部都能将计算机连结成校园局域网,每个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同样,我们将和教师的优秀微课放在计算机中,通过内部网络和其他教师、甚至同学生共享,如果连入internet,全球的资源将和大家共享。知识的传播可以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虽然这种微课材料的资源还比较少,但它的发展是必然的,总有一天,这些拓展的教育视频资源会像现在网上的电视剧电影资源
四、课堂结尾和反馈环节
课堂首尾和反馈环节重点说两个建议: 1.总结视频的使用
总结视频也可以做成微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冯站长之家”,他的三分钟的新闻早餐每天都有朋友发到我的微信群里。早上吃早饭时,打开手机,前一天重大事情在短时间内尽收囊中。高手就在民间!我们的微课其实也可从中借鉴。比如,教师每节课结尾其实都可以配上这样几分钟声情并茂的的总结,当然也要搭上文字,加上图片,最好再添上对应的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彩的、简短的、关键性的视频。此外,李玉平老师对微课程的设想也可以移值使用,比如,课堂的结尾给学生搞些抒情色彩的伴有轻音乐的反思、回顾和升华,这对每节课,特别对知识点有点琐碎的文科科目,将是一种课堂学习中的高级享受。肯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学生欢迎的就是我们搞微课应用研究所追求的!这方面,微课应用大有可为,各科老师完全可以多出些有自己特色而且是系列性的课堂微课总结。建议大家有机会把我这点意见转告和你们配合的老师。2.用课后思考情景微课布置作业。
用视频布置作业,是我的另一类设想。用的好,将有助于许多科目的教学和对枯燥作业的改进。举个例子,学科教学中,老师有许多操作类动作类操作的错误总结,像理化生实验,计算机操作之类的课,有经验的老师一定有许多心得,有许多积累。布置此类作业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些教师做演员,学生自己也可参加的故意错误的视频。做作业时,让学生看视频,找出错误,他们的实践认识一定有更多的发展。而且,我们还可以搞成游戏软件之类的东西,而这些都是微课轻易做成的。我上述这种设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我过去教学中高中理化生会考考核复习的实践,我在十多年前试过,对会考动手考核的复习是很有效的。在设计课堂结尾作业视频中我自然联想到自己经历过得这些事情。和当年不同的是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完全可以使这种在网上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成为可能。和上述方法类似的是,教师还可以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作业要解决思考的问题制作为视频材料。比如,中小学语文、外语中的读音,数学中解题思维途径的选择,解题思路的编制以及书写格式中的细节问题,化学中反应方程式的常见错误,配平步骤的关键过程,各种学科的发散思维的拓展材料等都可以制作成作业微课,上传到网上,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1.微课作业的每个议题,每个重点,都能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复习中自学拓展。2.学生可以随时点播自主作业,学习的灵活性增加。
3.微课作业资料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的进度可以由学生自由控制。4.作业视频可以反复播放,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进步问题。
5.布置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微课。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制作的微课语言更加贴近学生,有时比我们教师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更加容易使他们接受。这里很自然借鉴了我开始提到的凯教授的做法。6.作业视频可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学生乐于学习,乐于用此来反馈课堂学习的知识。
课堂结尾反馈环节我必须强调一下微课教学、使用和制作中的交互性。前面说过,它其实也是微视频和普通视频的标志性的区别。
教学反馈阶段有了微课的交互性以后,单向的教学活动就变为双向的或多向的教学活动。举个例子,我们高中物理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时和内电阻式实验,测定的方法有好多种,给的材料不同,装置各有异同。如果通过在实验室中一开始供给大量的材料要学生选择他们直接动手做实验,这在一般的实验室很难办到,一方面我们需要的仪器较多,另一方面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微课教学就可以在反馈阶段将给学生有个知识外延的机会。它可以提供一个灵活的视频实验平台,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仪器用不同的制取装置组装起来。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和同学可在交互讨论中立即给予指出。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再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将充分认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有兴趣的学生通过课后的反馈掌握多种方法,学习到多种技能。学生学习就可以完全进入一种主动状态。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所以,在学习效果的反馈方面,微还要多!
第五个问题:用怎样的话来概括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把课堂当成一顿大餐的话,微课便是所用佐料的一种。上面的话是哪个微课研究大师说过的。当然,佐料的添加应只有根据据菜品的需要,添加合适才会恰到好处。
他的意思说,不能为了使用微课来用微课。无论是课堂教学的的哪一个环节,只有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找准微课与课堂结合点,我们才能使微课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使它在发挥课堂效能上起到作用。
在我准备这次讲座的时候,我时不时把我们评出的一些优秀课例拉出来浏览,我的心是不平静的。回想自己年轻时,我们老师给我们的授课,回想我自己给学生的授的课,和现在的课例上的课比较,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哪个更能感染人,哪个课堂的效益更高?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两者完全是不可相比的。
可以预料,通过深入教改,通过广大电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通过各种电教手段加入,过去的多媒体课件,现在提倡的富有特色的微课、微视频加入,我们现代老师的课还会变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也更有时代感!
当然,微课的使用,还是有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微课,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资源,是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当利用微课,并不是每一课都需要微课的介入。最重要的是,它还要和其他的媒体资源、和有关的教具选择交叉合理地使用。比如,有些课用多媒体课件表现优秀,有些课则用微课表现比较好。还有些将课件和视频相互包容好。像前面说过的,微视频其实可以包住多媒体课件,现在比赛用的微课多数是此类微课。而实际应用时,上课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通过ppt平台包住微课,包住微视频。
对我们电教人员来说,必须关注的是:
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视频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交互、选择、共享及各种课堂教学需要的各种特效技巧等现代课堂必须的元素可以用新的制作软件轻松实现。我们电教技术人员在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推广上业务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大家都在做的是前人,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要说哪个人在微课的使用上很有经验,很有收获,这肯定是大大的吹牛。不过这样也好,最大的好处是我们没有任何紧箍咒。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微课的探索,一切,没有什么不可以,一切,没有那个人来要你不允许。
所谓某种意义,我这里指的就是要符合普遍的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之,实践也是微课发展正确方向的唯一判断标准。只要学生欢迎的,教师叫好的,教学质量上去的,微课就是用的其所。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应用价值。
第四篇:2016长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究
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究
在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大家所关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形成课前自学和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学习教学方式,顺应了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课堂外:自主学习,整理收获,提出困惑。在课前我认真备课,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制作了四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分别是任务一插入图片文件,任务二设置图片属,任务三编辑图,任务四设置网页背景,这四个微课供学生在课前自学,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自己尝试美化网页,写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分析:让学生运用微课先自学,这种形式让他们感到新奇活泼,自已看视频,自已发现问题,问题不能自已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到课堂上与老师探讨,与同学互相交流,想办法解决,学习不能偷懒,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任务单是我依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精心设计的,它有着明确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对学生具有方向指引、方法指导、资源提供等,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
(二)课堂内:交流展示,答疑解惑,内化提升。
第一环节点评作品,答疑解惑。交流展示同学们在课前自主完成的作品,学生相互点评作品,大部分同学通过课前的自学能够很好地完成作品,但也有一些同学仍存在问题,于是由学生提出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问题:
1、图片工具栏打开后为什么不能用?
2、插入图片后,图片将文字变得隔得很开?3.没有设置网页的背景;4网页背景花俏。随后,通过师生交流,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的方法,很快解决了这些操作难题。
第二个环节,美化提高,拓展提升。为了能让学生能做出既美观又富有个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我在学生掌握美化网页的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教授网页美化的配色方案及网页合理布局。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创新提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制作完成具有美观、个性化的网络作品。
第四个五节,交流展示,表扬激励。全班交流展示小组的作品,激励创作出优秀的班级网页。
分析:因为学生在课前已观看过微课视频,已基本掌握操作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就不用过多的讲解,应减少教师的活动,腾出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提问,解答困惑的权力交还给学生,学生能自己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主探究。稍微有难度的就交给小组协作解决,如果有些问题学生实在解决不了,教师要稍作引导。内化提升的环节,可以在书本的基础上,拓展课外的知识,“跳一跳摘果子”,让全体学生能够有更大的收获。当所有问题解决之后应用创新,是对所学操作一种巩固提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学习欲望。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理念和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创建一个简短的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知识点学习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完成学生疑问的解答和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顺序,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
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知识获取的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的兴起,“微”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从2011年开始,微课因为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迎合了人们对时代的要求而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微课的兴起无疑为课堂教学的革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也对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翻转课堂正是建立在微课的基础上的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以微视频为载体的MOOC、可汗学院在2011年风靡全球,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本研究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的传统课堂教学,改良其教学模式,使学生脱离传统课堂的桎梏。笔者以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前导性材料,实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让微课走出了仅仅提供课下或者课后辅导的角色。而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不仅极大的提升了知识传递的速率,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再加工和创造,在展示、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洞察力、思辨力。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笔者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材的特点,对微课的使用进行了具体的行动研究,得出了三种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第五篇: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综述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综述
摘要: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使用便捷”等特点,在短期内得到中小学教师的认同,并广泛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应用模式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微课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微课;课堂教学;微课内容设计;应用模式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也逐渐开放、共享和多元化,其中资源形态也逐渐向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趋势发展,各种类型的“微”教学实践在国内不断升温,如:“微课堂”、“微教案”、“微视频”等。微课,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此后,随着第一届微课大赛的成功举办,微课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应用中不断升温,引起了越开越多的教育者的普遍关注。1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关于微课的概念界定问题,自2010年广东佛山市教育局学者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给出微课概念以来,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対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特别是进入2013年以来,微课概念和实践迅速升温,众多教育技术学界的专家学者、教育企业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微课活动官方文件对微课逐渐给出了各方定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定义如下: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一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标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创始人胡铁生则认为,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1]。不同学者尽管在定义的表述上有差异,但其在内涵上都具有“目标单
一、内容短小、时间很短、结构良好、以微视频为载体”等共同点。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微课本质上是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微课在网络环境中主要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习指导、练习、测试、学习调查、专家点评、学生评价、教学反思、问题解答、论坛等。它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某个教学环节;第二、资源多样,情景真实。微课组成的核心要素为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课件,此外还囊括了教学反思、专家点评以及练习与测试等,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第三、“短小精悍”,方便使用。其资源总体容量较小,一般不超过100M;时长较短,一般为5-8分钟,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线及下载学习;第四、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微课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扩充性,赋予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视频,增加所需的教学资源的机会,其动态生成性表明微课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可不断补充与给养教学[2]。此外,使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还应具有教育性,目的性,趣味性,共享性等特点。
2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课在我国还处于建设初级建设阶段,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另外受到各个地区不同条件的限制,微课在我国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结合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以及微课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科目应用中的一些案列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微课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1微课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以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中国微课设计大赛作品为例。从微课的开发设计方面考虑,微课程的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五个环节[3]。在实际教学应用方面,还应考虑到微课不同于资源的简单聚合,而是注重资源的整合性,对交互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有相应的有效连接等。因此,微课的开发及建设应是系统的、立体化的工程。尤其是微课的共建共享,涉及政策调控、管理服务、规范标准和质量监控以及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另外,从技术方面来看教师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微视频在拍摄、编辑与合成等方面可能也会存在不足,如:镜头单
一、缺少变化、画面不够清晰流畅、声音不够清楚等等问题。即,课堂教学视频的拍摄与编辑是制约微课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微视频的内容方面考虑,可能会因为所选内容繁多,杂乱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导致微视频内容不完整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2.2微课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有待提升 由于专门开发微课资源的平台尚未确立,现有的平台功能较单一,仅限于视频资源的上传,审核,管理,点播,发布,点播是最主要的功能。尤其缺乏对视频的互动,而留言,评价、交流、反馈等交互环节相对薄弱[4]。以《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例[5]。该文主要结合“微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对微课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比较系统化的尝试研究。由此文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及学者对微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均有一定的掌握和认识,但实际教学中尚且缺乏一定的理论的指导,对微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及所存在的问题阐述的不够明确,仅仅是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了简单的说明。笔者认为,由于微课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尚处于建设时期,教师应用微课教学基本出于自发的,具有随意性、缺乏指导。而学生的学习水平则参差不齐,因此教师难以将目的性明确的微课资源引起每一位学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时反而难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3探讨微课的内容设计策略及其教学应用模式 3.1微课内容设计策略探析
结合首届微课大赛作品分析及佛山市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分析,我国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应遵循以下策略: 第一、微课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字: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要方便学生的学习,时间既不能过长,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方便学生下载反复观看等。
第二、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这一点可以学习和借鉴可汗学院的做法,可汗学院在网页设计与视频的制作上更能体现学生的风格,采用卡通、动画等形式的设计风格,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应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且还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策略设计。而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微视频的内容涉及方面[6]。3.2微课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在国外,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将微课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可汗学院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较少,基本处于应用探索期。而我国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基本是出于老师自发的原因。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基于微课课堂教学的微课平台最好能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智能化、高效的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平台应该具备异步在线讨论功能,在线学习的师生能够共同为学习者解惑,学习结束后,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练习题,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鉴于此,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用于学生的正式的现实课堂学习,也可用于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它的出现既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虽然目前微课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其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应用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甚至是整个教育教学中必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有关微课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研究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并学习。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_63 [3][4].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中国教育信息化
[5]郑瑞瑞.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