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报告的体会
听“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报告的体会
辽源市第十九中学
仲崇鹏
程红兵校长的讲座主要讲了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教了这么多年书感觉自己离“规范课堂”的标准都有一定的差距。听了报告,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学生已经懂的、看教材可以懂的不需要小组合作,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得才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弄懂。教师的讲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时机,讲就要在学生的疑惑点上,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精神的引领,进行知识的总结与提升。
回顾自己的教学,了解学生不是很够,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还是有的,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有限,总怕学生说不明白,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表面上看提高了教学效率,是最短的路,但不一定是最快的路,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程校长举了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教学片断:你读了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滋味?哪里感受到甜甜的滋味?你能把甜甜的滋味读出来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一系列的追问,真正带领学生走向教材,感悟文本。这比教师给出标准答案更有效,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感悟,不是我们强加给他的。
三、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追求思维的自由。
程老师举了美国中学生物教师萨拉的教学实例,教者提出问题:太阳是“活”的吗?引出了两大学生阵营的激烈辩论,引出“活”的标准这一问题,进而过渡到生物的分类标准,这种由现象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的活动方式充分放飞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也进行了有效的引领,达到了教学的高境界。
真正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不应过分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热闹,应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表达交流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的梦想。
听了报告想了很多,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复杂,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不断坚持、反思、实践就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虽然达到智慧课堂的高度很难,但还要一步步踏实走下去,先从规范课堂起步吧。
第二篇:听名师课堂体会
听名师课堂体会
在这样小雨淅沥,空气微潮的周日,坐下来听一听任小艾老师的讲座,让自己的思想如嫩叶经受雨的洗礼,澄澈而崭新起来。有些和自己思想一致的地方,边听边回想,做一次思想的整理;有些自己做了却未想的事情,这地也有了思考的时间;还有一些内容是自己未涉及的,这时便思索着在班级实施的可行性及要进行的改动。
任老师提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无痕。什么是无痕呢?任老师举了一个班里的孩子骑着凳子玩而把凳子弄坏了的事情,任老师没有批评他们两个,而是让他们上课时一起坐一个凳子,放学时到办公室里谈话,任老师随时都在办公室里准备一个凳子,每次有学生来时,便先让学生坐下来再谈,这样便可以做到视觉上的平等。两个孩子以为老师一定会批评他们两个,却没想到老师对他们说:“你们把凳子弄成这样,想过凳子会怎么想吗?”,于是让两个孩子以“凳子的自白”写一篇日记。其实所有的东西在孩子们眼中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处理,孩子不仅知道了自己的不对,而且还学会了写日记,也算是一举两得吧。我们班里有时也有孩子凳子坏了的现象,这里面不排除有小男孩调皮所导致的,自己也曾在班里给孩子们讲了要爱护桌椅,现在听来,总感觉自己的处理方法少了些班主任的智慧。而且在办公室时准备一个凳子,让孩子坐下来谈话的小细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到这里时,脑海中出现的是办公室里那些站着补作业的孩子,也许孩子们习惯了,但也确实是我们忽略了平等的重要性。
任老师还讲到她们班里孩子早恋的问题,她们班的孩子是从来没有早恋的,因为她开始的时候会先给班里的孩子上一节生理辅导课,然后请专门的人来讲一节“人体生理解剖课”,接下来的两年中,会请法院、警察等专门的来讲这方面的知识,班里的孩子对这些我们大人觉得难以启齿的问题都了解明白了,便不会再犯什么错误了。我很赞成这种做法,而且现在孩子似乎成熟的越来越早了,记得去年的时候,班里就有几个孩子来了月经,当时想请一个懂这方面的专业的人来给班里孩子讲讲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上网查资料,拿起孩子的《生理健康》书来,自己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理卫生课。当你不把这些当成不能见人的事情的时候,孩子便也不会羞于启齿了,现在班里孩子来了月经,也会很坦然的告诉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愿意分享,只要孩子肯说,一切都好引导了。
感觉自己做的比较好的便是任老师讲到的“优良环境的感召力”,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有班徽,形成自己的班风。我们班不仅有了小螺号的班徽,而且以《小螺号》作为班歌,一直坚持的班报《小螺号》,并形成了以读书为主的班级特色。最喜欢任老师的“七彩生活”,周一的师生对话日,周二的家长系列讲座,周三的音乐欣赏日,周四的英语日,周五的无批评日,周六的实践日,周日的劳动日。虽然自己不能做到这么丰富,却可以尝试做做“音乐欣赏日”和“小主人劳动日”,每周由一个同学准备自己喜欢的歌,在学习累了的时候听一听。周日让孩子们学做一样家务,学做一样小菜,等到元旦的时候,把自己拿手的小菜都做好了,拿到班级来开个品尝会,让孩子选出最佳小厨师。
任老师说名师成长规律有七步:学会调查,学会反思,学会改变,学会总结,学会创新,学会看书,学会升华。很多老师只做到了前三步,没有接着做下去,而魏书生就做到了,他“每天坚持读一分钟的书,写一分钟的字,做一分钟的锻炼”,伟人与凡人只有一字之差——恒。所以我也想坚持下去,在今天结束之前,把今天的感受写完。
听专家的讲座,慢慢捋顺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有一份坚持,一份勇气,一路前行!
第三篇:听报告体会
在学习中提高——
普兴中学教职工聆听应俊峰教授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9月24日上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视屏会议室聆听了教育部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应俊峰教授所作的题为《教师使命与素质》的专题讲座。
应俊峰教授针对新世纪的办学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当前教育改革进行了阐释。
一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应教授指出,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财富大部分是由人力资本创造的,而人力资本靠教育,所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要通过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教师的使命。应教授指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他认为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教师应该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应教授的报告,结合了大量生动翔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和数据,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现实的广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的使命与素质。应教授的观点代表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最高的理论水平,他的讲座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校全体教职工从这次报告中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并对自己在工作中要具备的素质又有了新的认识。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校高泽祥校长强调:老师们要认真领会应教授的精神,更新观念,以对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我校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确立研究专题,组织讨论,切磋交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主研究,探索充满活力的、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以专家讲座为契机,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为加快学校教育发展,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津县普兴镇初级中学 2011年10月8日
第四篇:听报告体会(定稿)
听“《幸福人生》专题报告”体会
10月22日,我在郑州卫校大礼堂参加了“郑州市二七区教体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公益讲座—《幸福人生》专题”报告会。大会邀请到了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吕明晰先生,在3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吕明晰按照“孝道与幸福”的主题,对传统文化、孝道、感恩、大爱进行了逐一诠释。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孝道的理解。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
吕明晰导演说,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人类幸福的源泉、国家长治久安的和谐助力;恭敬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方式;善良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与人为善可以得道多助;大爱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他说,对父母的孝应当有三个层次,不仅要孝养其身,确保老人的吃穿住行,还要孝养其心,满足老人精神上的需要,使之心里快乐起来,更要孝养其志,顺着老人的爱好和愿望来,让他们觉得活着有所作为。演讲结束时,吕明晰总结说:一个不懂孝道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一个不讲孝道的民族,是一个道德残缺的民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打开孝与爱的闸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再一次受到关于“孝道”的心灵洗礼,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主动弘扬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更要时时刻刻重视对学生们“孝道”的培养,让“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不断地传播下去,共同建造和谐、健康的社会。
听“《幸福人生》专题报告”体会
二七区三李小学
李永浩 2011.10.24
第五篇:听《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欢乐》报告体会
听《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欢乐》报告体会
2013年1月9日上午,在崭新的学术报告厅,清华大学教授张学政给全校体教职员工做了一场《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欢乐》的报告。在4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张教授情绪饱满,激情高昂,抑扬顿挫,侃侃而谈。他主要讲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注意课堂语言艺术、应用现代教育艺术、热爱教学、为人师表、怎样做一个好教师等六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阐述得很精彩,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仔细看,认真听,用心记,唯恐落下任何一个细节。通过这次报告,我觉得作为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因该在严谨、严格、严厉等方面下功夫。
一、严谨
严谨指的是一种治学态度。张教授的治学严谨体现在用心上好第一节课上。为此,他精心备课,准备大量材料,包括视频、素材等。每次给新生上第一节课,他总是播放旧中国物价高涨的视频,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视频,并且采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悟所学专业的的重要性,应该苦练技能,报效祖国。每一次上课,他也认真对待。及时生病严重,也依然抱病上课,充分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张教授相比,我的严谨性要相差甚远。比如,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逻辑性不强,设计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难易程度搭配不合理,无法引领学生充分的思考。我觉得,今后,要在严谨上下功夫,首先,要有一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意识,要牢记国家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当前国家职业发展形势,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其次,要注意搜集材料,做好笔记。日积月累,就会建立素材库,故事、案例可以信手拈来。张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十个A4纸大小的笔记本和十个32开大小的笔记本。我们看到,每个笔记本里,都认真的记录了各种数据,画了很多图,没有一点错误,值得我们学习。再次,在课堂上,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困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胡搅蛮缠的,就要坚决驳斥,不会的,可以如实说不会,找时间弄明白了,再讲给学生。最后,课下里,要关爱学生,帮助学生。
二、严格
所为严格,指的是一种制度。如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课堂上,就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不要迟到、不要早退、不要旷课、不要随便说话、不要玩手机。学生可以不听,但必须认真写作业,考试能及格。要做到严格管理学生,管理者本身要严格管理自己,以制度办事。作为教师,要严格管理自己,约束自己不做违反校级校规的事情,还要严格管理学生。要防患于未然,保证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试想一下,如果很多学生目中无师,各行其是,玩手机、说话、打闹等,那么,教师还有心情上课吗?所以,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正常教学秩序的形成,形成浓郁的学风,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实习课上,涉及到安全管理问题。教师更应该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当然,有的学生会不理解,不在乎,我行我素。教师就可以以案说法,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吸取教训。我们学校,服装车间里电器设备较多,对用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形成安全意识,显得非常必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用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的实训实习安全。因为,安全无小事!
三、严厉
严厉说的是一种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必须严厉指出来,帮助其改正。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心如果保持平气和的态度,学生可能不在乎,批评不一定会收到良好的作用。所以,该严厉就要严厉。当然,严厉要分轻重,要注意场合,要给学生留情面。在批评学生时,切忌当众批评,让其颜面顿失。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中,这是严厉批评能否有成效的前提条件。你可以公开表扬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你也可以单独严厉批评学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严厉,不是单纯的打骂体罚,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我曾经当过班主任,批评过学生。在我的印象中,严厉必不可少。现在,我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违规行为,首先面带微笑,让其速速改正。如果学生置若罔闻,就要拉下脸来,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凛然不可侵犯。通过语气的变化,声调的高低,起到教育感化的作用。所以说,严厉可以用,但不能常用。可用可不用时,就不要用。只有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再用,效果大不一样。
总之,中职生素质低,需要教师严谨治学,感化学生;严格要求,依法治生;严厉管教,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