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曹艳梅
一、课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以“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导学案”、“讲学稿”、“目标导学”、“先学后导”等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上还很不完善,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种种不足。比如导学案:编写随意性大,不够系统、科学;没有实现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对学生关注不够;偏重于学生的练习,引导不足;应付学校检查,使用没有“常态化”。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英语导学案立足学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鼓励学生对教师的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补充,更正和创新。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研究假说
精心设计导学案,科学而又合理地使用导学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
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导学案模式。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认知过程。
3、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学质。
4、引领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快速成长
六、主要内容
1、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编学原则的研究。
2、导学案编写内容的研究。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4、导学案的不同课型的研究(新授课与复习课的课型)。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使用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拟定导学案——初次授课——教学反思——修正导学案——再次授课——再教学反思。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实验法:在实验班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其操作程序:实施实验因子——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
八、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5年3月—5月)工作内容:理论学习——选题设计——开题论证——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2015年6月—2016年5月)研究一: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编写原则 研究二:七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研究三:导学案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研究四:八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研究五:导学案实验情况调查
研究六:九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研究七:复习课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3、第三阶段:课题总结——(2016年6月)工作内容:导学案汇编、结题报告、课题论文、总结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30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曹海峰(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赵军伟(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的各位老师
第二篇:导学案开题报告
导学案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我校理化教研组拟定《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作为我组2014—2015学年的课题研究, 以下为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极为特殊的阶段,除了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以外,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急于成熟、独立的特征,影响了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十分幼稚,还不稳定。由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的 成绩忽上忽下,或者努力了,成绩还是很低,事半功倍。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问题的之一——学习不得法。想学,又不会学,走弯路。为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大多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想品德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初中 教学必须进一步完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立足学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
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所以,我们确立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思品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导学案应用研究是教师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导学案作为课堂学生自主学、教师导学的主要凭借,在改变传统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应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的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的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探究与创造的时间。
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是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指导性原则。
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导学案编写中,把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导学案中的导学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导学案的设计尽量为学生创设出有效教学环境,把课堂交给
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
2、通过它的实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它的实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设计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征询师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导学案”设计,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全过程的快乐。
3、通过它的实施,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性格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设计相应的“导学案”,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落实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导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托。这是我们设计“导学案”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5、“导学案”,从教学模式来看,它触动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先学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先学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任务
本课题研究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以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实现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为目的,以校本教研为推力,着力构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重建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9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调查我校 教学现状,查阅“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现状,为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指导,并邀请相关人员或本校各学科组的骨干教师指导、论证,拟订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在理论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和高度。因此理化组组成员首先抽出一定的教学空余时间 认真学习有关 的文献,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采用收集法:将理化组各科的导学案进行收集整理。(由任课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收集整理)
2、采用对比、归纳法:将自己在教学时所用的导学案的方法与 其他老师的方法加以比较,选择效果好的;将自己在导学案实验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理清自己的问题,探寻有效的 实施策略。
3、利用实验法:在分析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将探寻到的实施策略进行新的导学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以便及时改进策略,提高课堂有效性。(即实验研究编写导学案集、案例集)。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本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形式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文献法: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阅教育文献,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力争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初中“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调查法:每个实施阶段都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初中学科“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所呈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往复循环,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撰写“导学案”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七 课题完成的条件和课题的组织管理
(一)课题完成的条件
1、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共有9人,其中有 4个一级教师。有较好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责任心强,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2、本课题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愿意并能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保证。
(二)课题的组织管理
组长:许瑾
成员:理化作全体成员
八、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范围
课题研究的第一实施阶段在所有班级理化生学科进行实验,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在所有班级理化生学科进行实验。
第三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
2015《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小课题
旬阳县吕河中学 陈正刚 时间:2015-04-30 10:41:55
一、课题提出
目前各中学英语导学案的编制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一是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导致顾此失彼。二是模式不固定难于养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三是导学案的操作要求不到位,缺少可操作性。四是导学案使用缺少有效性的保障,导致有其形而无其实。五是自主、开放的程度不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缺少对学生内动力的激活。《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学情,教情和导学案的编制水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就是成为了英语教师工作的重点,它对课程改革有做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学生不能动的问题,解决学习被动的问题。从宏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英语课的教学模式问题,从而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避免随意性,增强英语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发展上讲,英语导学案的成熟必将影响其他学科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甚至对我校其他学科的改革,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就是让教师们做自己该做的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添加火箭备料分发学案,检查运行系统-小组活动,反馈运作状况,以学定教。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提供学习的资料,接受学生间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动力。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还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曾经一个英文句子教过150遍,其结果是零,别提我有多伤心,多很我的学生不用心。十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这和用心不用心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那样的教学,是我为主体,学生又怎么可能得到主动的发展,所以近十几年,我不会教学生读单词、读短语、读课文,只会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个model,甚至不检查一次单词短语,结果教学效果却意外的好,因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作为外因的教师,如果不能提供内因变化的条件,()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等,内因又如何起到质的变化呢?所以优秀的教师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适合的导学案、适合的发展空间,适合的发展机会,适合的成长条件。
四、研究假说 明确课标要求,使教师知道如何有效地落实课标理念;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义,使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导学案;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自然人;通过研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使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过程再现目标,用教学效果验证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使活动过程程序化,形成有效的导学案模式;通过研究使教学行为习惯化,克服教与学的随意性;通过研究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体现课改的要求,呈现新课标的理念,通过研究使学生发展的同时,成就教师。
六、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内容:
1、英语导学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学有兴趣。导学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要注重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形成乐学和善学。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使不同学生有超常发挥,超长进步。
2、英语导学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教师应能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复习,降低新知门槛;艺术地呈现新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解读文本,有效进行新知示范;遵循学习规律,切实落实新知学习与拓展;及时检测,有效反馈,以学定教;及时总结、科学指导、全面评价。
3、导学案教学资源和内容可操作性研究。通过可行的操作方案确保学生切实完成目标任务,并得到认可和激励。分层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写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实施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评价交流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是:
1、个人拟定导学案(容许有个人特色)。
2、小组评价交流(流程设计理由,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形成共识),3、课堂实践(检验流程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
4、教学反思(从显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5、修正导学案(构建有效导学案模式)。
6、课堂再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的能力发展)。
7、再教学反思(从隐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8、再次修正导学案(构建高效导学案模式)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经验总结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包括保留有效的个人特色,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导学案模式,在实验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正面和负面),控制和优化无关变量(包括小组建设、组长培养、小组竞争、汇报交流的程序、课堂评价和习惯的养成等),观察因变量(包括分层要求,创意活动等)最后优化导学案的编制,形成论文。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12月——2015年1月)
工作内容: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交流等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研究一:3月理论文献资料学习和收集。通过查阅关于导学案制作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逐步掌握了一些关于英语导学案制作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筛选,为研究做好了准备,并召集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统一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记载交流的效果,形成可行性报告,此项工作由祁彬娟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二:4月进行导学案编制实践及编制研究。通过个人编写和小组交流,写出我校英语导学案的调查报告(基本形式,优点和问题),探讨具体的改善方案,统一认识,并落实到导学案的编制行动中,并反馈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我校英语导学案模式的雏形,此项工作由魏龙娥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三:5月,深入实际观摩课堂,观察学生使用导学案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在使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显性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善计划,形成调查报告,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有效模式,此项工作由张丹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四:6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组内交流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心得并,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校的英语导学案结构,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隐性问题,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高效模式。此项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三阶段(2015年9-10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准备工作,通过再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校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并将成果在全校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1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李华(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教研主任)
汪玉桂(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胡任金(旬阳县城关二中,英语教师,省级教学能手)
十一、人员分工
课题组人员分工表
姓名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栗时平
校长 英语组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肖询
教务主任
英语组
副组长:协调、指导 陈正刚
教研组长
英语组
小组长:协调、指导 魏龙娥
教师
九(2)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张丹
教师
九(1)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祁彬娟
教师
九(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篇二:《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李春峰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景星镇小学 李春峰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是先决条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抓手。要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学生必须有一条学习的主线,必须有一个“教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这个“教辅”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砌,不应该是“题海”,更不该使学生“增负”,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主线,学法的阶梯,因此研究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具有研究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
导学案的编制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后,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整理、归纳、复习知识,形成能力,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的教学方式。
通过导学案与课堂教学反馈调控关系的研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有效地使用课堂调控技巧,能使课堂教学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最终达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控教学;及时捕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了解情况,迅速调整教学。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才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 “导学案”的模式,形成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探索与实践适合数学教学内容与各种课型特征的学案设计与课堂基本操作,构建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探索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研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1、探求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数学课堂教与学关系的研究。①.导学案与教案、教科书关系的研究。
②.学案与课堂教学反馈调控关系的研究。
2、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反馈调控策略。
①.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的调控。
②.导学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控的研究。
③.以学案为载体的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数学课堂的调控策略。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一方面主要调查学生对教师讲课、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兴趣等方面进行一些情况了解,为后续“导学案”设计模式、确定原则等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实施研究中不断调查了解,进行分析,调整“导学案”样式中的一些条款。
行动研究法:主要对小学数学“导学案”样式进行不断的实践、调整、修改,再实践、调整、修改,逐步完善。
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1、问卷调查分析;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
1、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研究;
2、意见反馈及调整。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1、归纳总结;
2、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本组推出至少一节研究课。
2、每位成员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3、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整理两篇课例或反思。篇三: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榆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wyx14134 课题名称: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的实践研究 主 持 人:李亚峰(18966958706)所在单位:榆林市苏州中学 填表日期:2014年4月9日
榆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制
《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微型课题
立项号: wyx14134
负责人:李亚峰所在单位:榆林市苏州中学
课题鉴定和解读: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而设计,重点是如何优化设计导学案,通过反复的调查和研究,编写出优质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背景:1.新一轮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在我市展开,而导学案的使用在新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制作历史导学案,以及将历史导学案的各组成部分优化设计,使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成了摆在各位历史老师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2.由于我校在教育教研方面比较迟滞,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对好多历史老师来说,是陌生的,比较困难。鉴于以上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历史导学案的优化设计成为我校历史老师日常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且迫在眉睫。
必要性:历史导学案的制作和其他科目的导学案一样也有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既要符合校情,还要符合学情,值得探究。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师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符合本校学情和校情的导学案,并将其推而广之,并形成有明显特色的导学读物,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课大有裨益。
选题意义
导学案的使用是打造高校课堂的重要手段,新课改将以导学案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导学案的设计、编写是先决条件,他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而如何优化设计导学案,则更值得研究。
1.能促进学生发展。利用优质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后检测,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终身受益。2.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导学案反复的修改设计中,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将会更深刻,对学生的学情将会更了解,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3.能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对异地示范学校的考察,可获知优质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确实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4.有利于历史校本教材的研发。不断积累并优化适合本校使用的历史导学案,再装订整理成册,并推广使用,可丰富校本教材资源,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不断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并紧随课堂实践操
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通过研究,服务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老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的群英荟萃,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打造高效课堂。3.通过研究,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利用导学案的引导爱学、乐学,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对象与内容
对象:我校七八年级学生(苏州中学)。
内容:初中七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与优化设计。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微型课题时间的限制,所以只选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作为研究范围。
主要研究方法
1.比较法。通过外出考察,对比了解各兄弟学校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取长补短,不断借鉴。
2.调查法.采用问卷、交流沟通等办法调查已编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归类总结法.将存在问题归类整理,并不断总结,进行修改,形成优质导学案。
研究过程
共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此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编并使用阶段.本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紧跟教材编写出七八年级的导学案并在课堂教学中随册使用,同时和七八年级师生收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或谈话或问卷调查,撰写
调查报告《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七八年级)》,作者:李亚峰
第二阶段:优化并使用阶段。本阶段首先改进第一阶段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使用师生甚至家长的建议,不断改进直至适合使用,师生满意,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阶段将撰写论文《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的几点建议》,作者:李亚峰。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汇编小册子《初中历史导学案(七八年级下)》,作者:李亚峰。
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14.2——5.试编并使用阶段。这一阶段:要不断发现导学案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收集归类整理,撰写论文。
第二阶段:2014.6——8.进一步改进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优质导学案,并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2014.9——10.结题,将所有导学案整理装订成册。
第四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小课题
旬阳县吕河中学 陈正刚 时间:2014-04-30 10:41:5
5一、课题提出
目前各中学英语导学案的编制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一是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导致顾此失彼。二是模式不固定难于养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三是导学案的操作要求不到位,缺少可操作性。四是导学案使用缺少有效性的保障,导致有其形而无其实。五是自主、开放的程度不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缺少对学生内动力的激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学情,教情和导学案的编制水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就是成为了英语教师工作的重点,它对课程改革有做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学生不能动的问题,解决学习被动的问题。从宏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英语课的教学模式问题,从而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避免随意性,增强英语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发展上讲,英语导学案的成熟必将影响其他学科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甚至对我校其他学科的改革,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就是让教师们做自己该做的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添加火箭备料分发学案,检查运行系统-小组活动,反馈运作状况,以学定教。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提供学习的资料,接受学生间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动力。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还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曾经一个英文句子教过150遍,其结果是零,别提我有多伤心,多很我的学生不用心。十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这和用心不用心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那样的教学,是我为主体,学生又怎么可能得到主动的发展,所以近十几年,我不会教学生读单词、读短语、读课文,只会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个model,甚至不检查一次单词短语,结果教学效果却意外的好,因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作为外因的教师,如果不能提供内因变化的条件,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等,内因又如何起到质的变化呢?所以优秀的教师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适合的导学案、适合的发展空间,适合的发展机会,适合的成长条件。
四、研究假说
明确课标要求,使教师知道如何有效地落实课标理念;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义,使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导学案;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自然人;通过研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使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过程再现目标,用教学效果验证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使活动过程程序化,形成有效的导学案模式;通过研究使教学行为习惯化,克服教与学的随意性;通过研究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体现课改的要求,呈现新课标的理念,通过研究使学生发展的同时,成就教师。
六、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内容:
1、英语导学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学有兴趣。导学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要注重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形成乐学和善学。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使不同学生有超常发挥,超长进步。
2、英语导学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教师应能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复习,降低新知门槛;艺术地呈现新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解读文本,有效进行新知示范;遵循学习规律,切实落实新知学习与拓展;及时检测,有效反馈,以学定教;及时总结、科学指导、全面评价。
3、导学案教学资源和内容可操作性研究。通过可行的操作方案确保学生切实完成目标任务,并得到认可和激励。分层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写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实施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评价交流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是:
1、个人拟定导学案(容许有个人特色)。
2、小组评价交流(流程设计理由,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形成共识),3、课堂实践(检验流程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
4、教学反思(从显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5、修正导学案(构建有效导学案模式)。
6、课堂再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的能力发展)。
7、再教学反思(从隐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8、再次修正导学案(构建高效导学案模式)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经验总结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包括保留有效的个人特色,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导学案模式,在实验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正面和负面),控制和优化无关变量(包括小组建设、组长培养、小组竞争、汇报交流的程序、课堂评价和习惯的养成等),观察因变量(包括分层要求,创意活动等)最后优化导学案的编制,形成论文。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工作内容: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交流等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二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研究一:3月理论文献资料学习和收集。通过查阅关于导学案制作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逐步掌握了一些关于英语导学案制作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筛选,为研究做好了准备,并召集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统一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记载交流的效果,形成可行性报告,此项工作由祁彬娟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二:4月进行导学案编制实践及编制研究。通过个人编写和小组交流,写出我校英语导学案的调查报告(基本形式,优点和问题),探讨具体的改善方案,统一认识,并落实到导学案的编制行动中,并反馈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我校英语导学案模式的雏形,此项工作由魏龙娥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三:5月,深入实际观摩课堂,观察学生使用导学案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在使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显性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善计划,形成调查报告,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有效模式,此项工作由张丹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四:6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组内交流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心得并,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校的英语导学案结构,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隐性问题,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高效模式。此项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三阶段(2014年9-10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准备工作,通过再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校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并将成果在全校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1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李华(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教研主任)
汪玉桂(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胡任金(旬阳县城关二中,英语教师,省级教学能手)
十一、人员分工
课题组人员分工表
姓名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栗时平
校长
英语组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肖询
教务主任
英语组
副组长:协调、指导
陈正刚
教研组长
英语组
小组长:协调、指导
魏龙娥
教师
九(2)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张丹
教师
九(1)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祁彬娟
教师
九(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第五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
2011年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课题论文
题目: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
姓名:安海林
学号:51
工作单位:曲周县第三中学
联系电话:***
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
[摘 要] “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用导学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建英语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英语 导学案、设计、思考
在新课标教育教学的理念下,新课改的继续深化,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学校尝试了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通过预习检测、自学探究、质疑归纳、实践探究、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体的教学,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注重学法指导,使师生、生生之间和谐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上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
点的“重要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相辅相成。例如:八年级英语(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Reading:《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导学案设计如下
Ⅰ.学习目标
1.重点:新单词与词组
Poor,village, decision,start,influence ,sound like fun,open up,a good start,work as ect.2.难点:句型
Teacher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poor mountain willage in Gansu Province may not sound like fun to you.They say we are like big brothers or sisters to them,and they feel lucky.3.学法指导
阅读技巧指导:1)学生要善于猜词,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线索推断词义。因此,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2)对于长难句我们可以跳读修饰成分,迅速找出主谓结构。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将长句化为短句,将难句化为易句。
Ⅱ学习过程
1.预习检测;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2.自学探究:
根据短文内容,简答下列问题。1.Where did Yang Lei graduate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ow long did Yang Lei work as a volunte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ow many volunteers are sent to teach in China’s rural areas every ye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y can’t some students go to senior high school or colle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here does Yang Lei work 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疑归纳:
针对本课易混,难懂:如长句,词组等,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提问。
4.实践探究:
课文探究:根据短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完成下面这段话。Teaching in a poor(1)changed Yang Lei’s life.For Yang Lei, life in the mountains was a(2).The pupils love having the(3)there.Some students can’t go to senior high school or college.Yang Lei says she can’t(4)that, but she can give them a(5)in life.Yang Lei enjoyed her teaching life in the mountains.She returned there after(6).Now she works as a math teacher there.Ⅲ.练习巩固: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习题
1、______, she told Ben she was having a surprise party for Joe.A.First of all B.All of first C.Of all first D.First all of 2—My English teacher said I was hard working.—Really? You’re ______.A.luck B.lucky C.luckily D.lucks
3、I finished my ______ exam last week.A.end of year B.end of year’s
C.end-of year’s D.end-of-year
4、.During the exam, we must ______ nervous.A.go over B.turn over C.get over D.look over
5、The teacher told us the moon ________ around the earth.A.went B.goes
C.going D.move
6、Do you think it is difficult _________?
A.study English well
B.studies English well C.studying English well D.to study English well
7、I finished my ________ exam last week.A.end of year
B.end of year’s C.end-of year’s D.end-of-year
三、“导学案”组织实施
(一)“导学案”,注重“导”与“学”
导学案的制订要依纲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导学案”应注重“学”
导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导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要千
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教师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二)“导学案”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1、单元化原则。
每一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的能力。1)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2)问题不易太多,太碎;3)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4)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要求。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
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小组合作如何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掌握和熟识那些基本知识等,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5、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的自主性不够。有一些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导学案没有认真完成,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引导和训练。
2、班额过大,对学生的辅导不够到位。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引导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弱的同学。
3、作业的批改问题。有时作业不能做到全收全改,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思考,如何做到又发现了问题,又有实效。
4、后进生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更不用说消化吸收了。有些学生东丢一张,西扔一张,到复习时,甚至有的新课结束后,刚发的导学案就已经找不到了。导致复习失去依据。5.初一的学生要注重对听说能力的培养,所以初一的导学案要精心编写,量不宜太大,题目不宜太难。6.导学案的评讲是一个问题。导学案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如果在下一节花很多时间来讲解导学案,可能会使课堂很乏味,削弱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特别是初一的学生。
五、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
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我们的学案设置为ABCD四层,A层为基础知识层面,“识记类内容”,作为理科一般为教科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简单呈现;语文则主要是生字的读音和含义,重点词的解释和应用收集整理。B层“理解级”,是在A层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应用。理科主要是一些基础题结合基础知识的练习,语文则是对文本大体分析,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故事的大体过程,对人物的大体认识。C层为“应用类”,是进一步的知识运用,理科侧重于解题思路的理清和解题规律的归纳,此时常常会设置一两个一题多解的题目,使学生尽快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语文则是重点语句的整理,在人物特点塑造上的作用,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特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D层是拓展延伸,为“拓展级”。理科是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把知识结合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一起,一般比较难。语文方面则是布置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的个人小创作。四个层级的内容面向不同的学生,AB层级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人人过关,重点考查后进生。C层则主要面向的是中等以上的大部分学生,D层则是面向一些优等生,课堂的精彩常常有他们来升华。当然,学案的编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
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6、《高效课堂22条》作者李炳亭老师对避免导学案习题化有句精辟的比喻,习题集不刻意要求知识之间“相互往来”,题和题之间是“陌生人”,而导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关照的“血脉兄弟”。导学案,首先要承载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而能力要来自于思维能力,找出和发现知识规律,像一条“绳”,顺着这头捋下去就能找到结果。
以上是我对导学案的一点理解和思考。
六、我们的反思
1.我们使用导学案,要真正取到实效,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我们的班额大,学生程度不一,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他们是怎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是怎么鼓励中下层学生的,他们是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老师要多注意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会如何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编出水平较高的导学案,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用导学案。
2.英语课不同于语文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导学案要与课件相结合。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好奇心,不能将上课的每一点东西都让学生知道,有些东西只能临时展示。并不是每一节课,每种课型都需要提前预习。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如复习课,评讲练习课。3.对于一个60人的大班,老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和分层教学以及形成性评价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真正的作用。老师的设想再美妙,如果没有学生的好好配合,一切都是白费劲,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和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主编 许嘉璐 [2]《新课程教师必读文选》主编 张民生
[3]鈡齐全.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张晖主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5]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