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福安五中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的方法初探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对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的方法初探
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但由于农村学生阅读面较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作文水平相比于城市学生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众多的农村中学教师也在苦苦思索、找寻。让每个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强烈的写作冲动,是广大教师的愿望。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初探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把写作当作了一件苦差事,谈“文”变色,教师对于学生作文往往是机械性地批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为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又该如何改变,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笔者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
曾有人这样概括过农村初中生怕写作文: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苦差事,谈“文”变色,写作文只是应该付考试或是应付教师的检查。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缺乏思考与创意,写出的作文大同小异,事件千篇一律。教师在批改作文过程中对于学生作文失去兴趣甚至是麻木。这样,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怕改,严重地阻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先辈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限制,学生接触的内容较少,生活内容很单调,再加上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面相对较窄,所以他们作文时可供写的素材较缺乏。写作文时经常一个素材在不同的作文中多次出现,或是模仿别人的素材。
其次农村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偏低,不能准确表情达意。学生由于课外阅读量不够,词汇积累不足,语感不强,语言的运用能力偏低,这样往往作文时出现错用词语、前言不达后语、病句等问题出现。学生经常会陷入心里想说的话却用语言表达不出的尴尬境地。
其三,农村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出现的偏失也是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原因。部分教师在对待作文教学上重视不够,以为语文课只是上完课本中的课文内容,而忽视作文教学或是作文教学投入的课时较少。作文教学成了课文教学的附属品,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三、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路子的探索
对于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教师要考虑到农村环境、农村学生的特点,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乐于作文。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一)以乡土文化教育为契机,提倡乡土作文
聂长河老师提到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即乡土作文教学。在当今农村作文教学陷入到一个瓶颈时,急需一种全新的、学生所熟悉又感兴趣的作文教学模式。聂老师认为,乡土作文教学依托“乡土”,可以为教学者提供教学文本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资源,丰富的乡土素材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
每一个地域有每一个地域的特点,每一个地域也有每一个地域的文化。“乡土”就是特定地域的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特定地域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简单地讲,乡土文化就是人们所生活地域世世代代的积淀和延续。对于农村,乡土文化尤其以质朴、独立的方式存在,处处弥漫着生活环境气息;对于农村学生来讲,他们所熟悉、所兴趣的就是存在于身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周围的人和事等。而这些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周围的人和事,就是乡土作文的素材。有了这些素材,学生有写作的过程中将不会言之无物,不仅将改变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写作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教育,学生能更熟悉、热爱身边的乡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达到热爱语文,热爱作文的目的。笔者曾在教学中展示有关闽东旅游景点——白云山景区照片及资料,而这些照片和资料激发了学生认识和思考白云山的兴趣,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乡土文化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热爱写作。
乡土作文教学以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学生热爱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等并形成思考,这对于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提高、语文兴趣的培养将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二)了解学生,实行分层次作文教学
中学生虽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但城乡之间的学生也全存在心理、见识等诸方面的差异。尤其农村学生这一方面的差异特别明显。农村学生来自于各不同的村落、小学,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心理活动等方面都不是整齐划一的,这就决定了农村学生在写作时所体现的思考、内容等方面必然体现鲜明的个体色彩。既然学生存在思维品质、写作水平、兴趣等个体差异,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利用这种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作文教学。
分层次作文教学具体措施:
1、建立学生档案,客观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深入了学生,研究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个人作文档案袋,建立尽可能详尽的作文档案。首先每个学生准备自认为优秀的几篇作文,根据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如目前水平、写作优势、努力的方向等),按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自己把写作水平划归为其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中一个层次。这一做法能让学生定位自己的写作水平,认识和把握自己,调动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其次,教师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定位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指导。这一步很关键,因为调整不是教师独自划分,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交流、沟通之后,得到学生自己认可,这样既指导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2、分层次指导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划分的学生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根据所划分的三个层次的学生,上层次也就是作文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用在遣词造句、段落衔接上作要求,而是应该指导学生对作文的主题、思想上进行点拨。而对于下层次也就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更多的能学生进行作文选材、语言表达上进行指导。比如这一层次的学生在作文语言表达上经常会出现方言译为普通话或是写错别字的现象,教师应该注重对其进行纠正。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指导其对作文命题进行多争度的思考,启发他们如何更好的把握命题要求。
3、多层次批改、讲评
因学生处于不同的作文层次水平,所以教师批改作文的要求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优生以“评”为主,差生以“改”为主。因为优生具较好的写作基础,语言表达较为流畅,教师主要是对学生作文的立意、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锦上添花。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多的是面批面改,及时指出学生在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让学生重视和改正。对于学生作文的评语,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作文充满信心,同时评语不偏颇,要真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讲评时更多的是要肯定学生,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用些赞美性的语言。如某个差生的作文比上一次错别字少了,在评讲作文时就可以“你比之前有很大的进步”、“你的真诚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等等。课堂上几句简短的点评既可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又可以达到学生间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
分层次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每一次学生的作文都会归入到学生的个人作文档案袋中。笔者通到三年的教学研究发现,每个学生的作文和刚入学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归属于下层次类别的档案袋变少了,而上层次类别的档案袋变多了。可以说,分层次作文教学的方面对于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是适用的。
(三)、与学生一起作文
“行为世范,学为人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学生最直观、最真实的学习都来自于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崇拜学识渊博又身行示范的老师。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同一个学校,如果语文上课幽默,讲课妙语连珠,那么他所在班级的学生作 3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文水平相比于同年级其他班级的作文水平要高,反之亦然。这是因为,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与写作中的第一模仿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虽然我们的课本或是在课外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名家作品,但对于农村中学来讲,那些文章对于他们似乎是遥不可及,也不懂得欣赏。相反的,如果学生周围有好的作品,特别是老师的文章,那么学生都会竞相传阅、模仿学习。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要“身教”。教师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动手作文。同样的文题,教师作文的角度,选择的素材等必然会与学生有所不同。教师作文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判学生作文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通过作文与学生谈感受、谈写作方法,谈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的作文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对于农村语文教师来说,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吸收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结合农村当地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教学途径,那么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将可以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资料:
[1] 卞光耀 《求诚·求异·求纯》 [2] 聂长河《乡土文化和乡土作文》 [3] 李志刚《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4] 伏洪刚《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第二篇:福建省福安五中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个别差异与作文分层教学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个别差异与作文分层教学
【摘要】 写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它不仅与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力有关,也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紧密相关,这一切在每个学生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因此每个学生的写作个性各不相同。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施教,因材施教。
【关键词】写作 差异 分层
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要因材施教。近现代,心理学界,教育界对学生的心理差异有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材施教就更责无旁贷,因为它是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对各不相同的个性心理的发掘和培养。
写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它不仅与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力有关,也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紧密相关,因此,每个学生的写作活动就不可能是一致的。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情感、能力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同步训练,同一标准,统一指导,而应该分层施教。
一、年龄差异与作文教学
初中三年,学生的年龄在12-13岁到15-16岁之间,由童年向青年时期过渡,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三年,他们心理的不同表现:
1、表现阶段
初一新生刚入学,还带着小学生的天真,好奇,而且新环境,新阶段,新开始,不论基础好的还是差的学生都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信心,满怀期待。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不甘示弱,好表现,我们可称之为表现阶段。这时期作文教学:①注意中小学作为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平稳过渡。小学作文也是以写人叙事为主,但一般简单、肤浅,多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平铺直叙,立意也不高。因此要低起点,小步走,在肯定他们叙述完整的基础上再逐渐引导他们去描写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外貌、言行等。题材也要接近他们的新生活,如“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我的新同桌”、“我是中学生了”„„写他们的所思所想,会减轻他们的写作焦虑;②安排几次一句话作文和口头作文,初一新生喜欢踊跃上台表现;③每个学生学期末出一本自选集,将自己认为这学期作文、周记中精彩语句、片段全文集成一本集子,相互赠阅。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利用初一新生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高原阶段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通常情况下,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后,学生就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基础差的学生渐渐感到吃力,对学习失去热情;意志薄弱的学生新鲜感退去,惰性抬头,学习也出现停滞状态。再加上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也加强,写作心理进入高原状态。
怎样才能重新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呢?动笔之前先让学生为自己的文章找好一位读者,一般是自己的好朋友,写好之后让他第一个拜读,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国现代许多语文教育家曾倡导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朱自清也是这种主张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似乎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老师是他们除自己之外的唯一读者。面对这个多少让他们有点敬畏的特殊读者,他们很难有写作的冲动和倾述的欲望。如果预设了读者,学生就有了倾述对象和倾述欲望,并且由于读者的存在,学生用文时就会自觉地讲究用语措辞,谋篇布局等,力求把自己的心声最准确地表达出来。笔者在教学中也多次实践,效果不错。
缺乏写作素材也是使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的一个因素。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收集信息。有时可与综合性活动相结合,如第七册上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是“感受自然”,先搜集与四季有关的资料:诗歌,散文,图画,气候、物候的资料,然后交流信息,出手抄报,最后再以自己喜爱的季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时可与生活结合,如寒假布置学生搜集春节的民风民俗,诗词曲赋,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开学后,交来的有关春节的作文就很丰富了:有描述节日欢快、温馨的,有重新审视民风民俗的,有从春联看人们新年祈盼的„„拥有素材,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由于开始两极分化,这一时期要加强个别指导,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在与学生直接交流中把握学生的思维症结,并可结合进行心理指导。但面批毕竟有限,评语也是个别交流的良好渠道。评语尽量要有亲和力,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象是同行的学术探讨,有时又似师长的谆谆教诲,有时则是朋友的鼓励。
3、稳定阶段
进入初三,学生心理相对稳定,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时期可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讲究穿着打扮无可厚非吗,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吗,青春一定要不平凡吗等话题为写作内容。学生的思辨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动笔之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借鉴,之后再写成作文。还可适当开展辩论赛或演讲赛,以激发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初三还要针对中考进行适当的专项练习。
二、个性心理差异与作文教学
年龄的差异具有相对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的差异则有绝对个别性。由于个人的遗传素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质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使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个性,即个别差异。不同个性支配下写作活动就不尽相同,因此即使同年龄同班级的学生写作动机、写作过程、写作习惯和写作效果就千差万别。初中生在心理年龄上属于少年时期,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写作个性就更不稳定。
1、初中生写作个性的类型及表现特征
(1)写作兴趣的差异。其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害怕—一般—爱好。害怕的学生一般观察力差、积累少、语言表达力差,因此一到写作就头疼,感叹无米可炊。写作热情一般的学生,对写作没有明显的好恶,只是为完成作业,基本能写出文字通顺,观点正确的文章。对写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一般语文素养比较高,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和体验,喜欢以文表达心声。
(2)思维品质的差异。思维广阔的学生思路开阔,选材丰富,考虑问题细致,因而构思严密,思路清楚;思维狭窄的学生只能就事论事,不善于联想和比较。思维富有批判性的学生,往往立意比较深刻,见解独到;而缺乏批判性的学生,或者自以为是,观点偏激,或者只是重复公众话语,毫无新意。思维灵活的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观点、选材有时代感、时尚感,而缺乏灵活性的学生,选材、观点比较陈旧,甚至固执保守。
(3)意志品质的差异。其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决心—信心—恒心。决心层次的学生往往控制力差,下决心要写好作文,可经常只有三分钟热情。信心层次的学生基本能控制自己的写作行为,能配合老师进行写作训练。恒心层次的学生能持之以恒并自觉地写作。(4)气质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差异,且比较稳定,它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自然也影响着人们的写作行为。多血质的乐观开朗,写作时思路敏捷,但也有认识肤浅,结构松散的不足;胆汁质学生易冲动,感情强烈且迅猛,只要是切合他的话题,就“下笔如有神”,文章可能真切感人,但也可能偏激;粘液质的学生沉默稳健,他们多审题细致,构思严密,但也可能文章平平,缺乏创新;抑郁质学生多愁善感,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都体察入微,描写多精雕细刻,抒发感情缠绵悱恻。
(5)写作能力倾向的差异。有的学生喜欢抒情,有的善于议论;有的语言幽默,有的优美;有的选材丰富,有的构思巧妙,等等。
2、针对写作能力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综合学生各方面能力,将全部学生隐形或显性的分为A、B、C三层,A层为水平较低者,B层为一般者,C层为较高者。
(1)目标分层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A层学生,缺乏写作热情,绞尽脑汁挤出的几段文字,结构松散,语句不通,不能围绕中心,甚至不能成文。对他们要降低要求,语句通顺,语义明确是当务之急。
B层学生,占大多数,文章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但内容单薄,观点平平,缺乏新意,也缺乏文采。对他们主要要提高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感受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C层学生,只有少数。对他们可以提出较高要求,要做到材料充实,构思新颖,有自己独立的,相对成熟的见解,并做到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2)训练分层
A层学生,从句、段训练起,平时多做造句练习,从句开始字斟字酌,学会把语句写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后,训练逐渐转向片段描写练习,到初二下,初三再逐渐过渡到谋篇布局。结合阅读教学,选择优美的句、段进行仿写训练。
B层学生,着重强调多读多写,扩大阅读量,写读书笔记,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通过错误文与优秀文的分析比较,提高写作技巧。鲁迅说:“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错误文与修改后的优秀文放在一起比较,孰优孰劣,彰明较著,学生一目了然,领会在心。明白怎样写是错误的,就会在自己写作时去尽力避免。审题、立意、选材等都可以以这种方式指导。
C层学生,要着力培养他们自我修改能力。“实际上,只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revision(修改)才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写作就是重写(writing is rewriting)或修改。”
【1】
在欧美的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经常有有关“修改”的表述。修改,并不是C层学生的专利,但A、B层学生更多是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而C层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自学能力,着重培养他们自我修改能力,提供不同信息和适当点拨之后让他们不断自我修改,在修改中重新认识,重新创造。
(3)评价分层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而平时写作是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训练,作文评价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师生及时反馈训练的成效,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达到掌握写作技能的目的。为了向学生反馈作文进步和提高的信息,明确作文中的缺点与不足,要采取分层性评价。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设立三个评价项目:内容,语言,篇章,设立四个层次:一类,二类,三类,四类(详见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这样可以从内容,语言,篇章三方面来评价一篇作文,不至于一棍子打死一篇作文,如有一学生叙述端午节观看划龙舟比赛,整篇文章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结构松散,语病严重,但全文有一句很精彩,他说岸上呐喊加油的人“好像要把天喊破”,这个比喻很有想象力,单这一句就可以好好表扬一番,并在期末自选集将这一句选进去。(4)讲评分层
讲评时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只用几个优等生的作文做范文,只要A、B层学生作文中有可取之处,就要尽量以他们的文章为范文。
三、分层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层教学与合班教学相结合。分层教学是由于同一班级学生个性各异,程度不齐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它不能替代班级授课,只能作为班级授课的补充和辅助。
2、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流动和互补。在讨论、修改时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开展合作交流,在多元互动中互相启发,借鉴。
3、重视人格教育。文章是写作者人格修养的外化,是人的存在性的选择。但这“言”是否丰富,充实,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的心灵是否丰富,充实。因而“写作行为的最佳控制,是一种人格控制,写作是写作者生命状态的一种自觉呈现。”
【2】
要学作文先学做人,不管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先培养立诚求真的生命态度,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然后才能写出优美流畅,充满智慧的文章。
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差异,比如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等,本着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分层施教,因材施教。
参考资料: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周淼龙:《别一种询问:写作是什么?》转摘自潘新和:《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
第三篇:福建省福安五中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个别差异与作文分层教学.doc(定稿)
个别差异与作文分层教学
【摘要】 写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它不仅与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力有关,也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紧密相关,这一切在每个学生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因此每个学生的写作个性各不相同。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施教,因材施教。
【关键词】写作 差异 分层
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要因材施教。近现代,心理学界,教育界对学生的心理差异有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材施教就更责无旁贷,因为它是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对各不相同的个性心理的发掘和培养。
写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它不仅与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力有关,也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紧密相关,因此,每个学生的写作活动就不可能是一致的。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情感、能力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同步训练,同一标准,统一指导,而应该分层施教。
一、年龄差异与作文教学
初中三年,学生的年龄在12-13岁到15-16岁之间,由童年向青年时期过渡,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三年,他们心理的不同表现:
1、表现阶段
初一新生刚入学,还带着小学生的天真,好奇,而且新环境,新阶段,新开始,不论基础好的还是差的学生都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信心,满怀期待。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不甘示弱,好表现,我们可称之为表现阶段。这时期作文教学:①注意中小学作为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平稳过渡。小学作文也是以写人叙事为主,但一般简单、肤浅,多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平铺直叙,立意也不高。因此要低起点,小步走,在肯定他们叙述完整的基础上再逐渐引导他们去描写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外貌、言行等。题材也要接近他们的新生活,如“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我的新同桌”、“我是中学生了”„„写他们的所思所想,会减轻他们的写作焦虑;②安排几次一句话作文和口头作文,初一新生喜欢踊跃上台表现;③每个学生学期末出一本自选集,将自己认为这学期作文、周记中精彩语句、片段全文集成一本集子,相互赠阅。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利用初一新生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高原阶段 通常情况下,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后,学生就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基础差的学生渐渐感到吃力,对学习失去热情;意志薄弱的学生新鲜感退去,惰性抬头,学习也出现停滞状态。再加上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也加强,写作心理进入高原状态。
怎样才能重新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呢?动笔之前先让学生为自己的文章找好一位读者,一般是自己的好朋友,写好之后让他第一个拜读,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国现代许多语文教育家曾倡导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朱自清也是这种主张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似乎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老师是他们除自己之外的唯一读者。面对这个多少让他们有点敬畏的特殊读者,他们很难有写作的冲动和倾述的欲望。如果预设了读者,学生就有了倾述对象和倾述欲望,并且由于读者的存在,学生用文时就会自觉地讲究用语措辞,谋篇布局等,力求把自己的心声最准确地表达出来。笔者在教学中也多次实践,效果不错。
缺乏写作素材也是使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的一个因素。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收集信息。有时可与综合性活动相结合,如第七册上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是“感受自然”,先搜集与四季有关的资料:诗歌,散文,图画,气候、物候的资料,然后交流信息,出手抄报,最后再以自己喜爱的季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时可与生活结合,如寒假布置学生搜集春节的民风民俗,诗词曲赋,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开学后,交来的有关春节的作文就很丰富了:有描述节日欢快、温馨的,有重新审视民风民俗的,有从春联看人们新年祈盼的„„拥有素材,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由于开始两极分化,这一时期要加强个别指导,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在与学生直接交流中把握学生的思维症结,并可结合进行心理指导。但面批毕竟有限,评语也是个别交流的良好渠道。评语尽量要有亲和力,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象是同行的学术探讨,有时又似师长的谆谆教诲,有时则是朋友的鼓励。
3、稳定阶段
进入初三,学生心理相对稳定,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时期可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讲究穿着打扮无可厚非吗,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吗,青春一定要不平凡吗等话题为写作内容。学生的思辨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动笔之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借鉴,之后再写成作文。还可适当开展辩论赛或演讲赛,以激发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初三还要针对中考进行适当的专项练习。
二、个性心理差异与作文教学
年龄的差异具有相对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的差异则有绝对个别性。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使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个性,即个别差异。不同个性支配下写作活动就不尽相同,因此即使同年龄同班级的学生写作动机、写作过程、写作习惯和写作效果就千差万别。初中生在心理年龄上属于少年时期,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写作个性就更不稳定。
1、初中生写作个性的类型及表现特征
(1)写作兴趣的差异。其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害怕—一般—爱好。害怕的学生一般观察力差、积累少、语言表达力差,因此一到写作就头疼,感叹无米可炊。写作热情一般的学生,对写作没有明显的好恶,只是为完成作业,基本能写出文字通顺,观点正确的文章。对写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一般语文素养比较高,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和体验,喜欢以文表达心声。
(2)思维品质的差异。思维广阔的学生思路开阔,选材丰富,考虑问题细致,因而构思严密,思路清楚;思维狭窄的学生只能就事论事,不善于联想和比较。思维富有批判性的学生,往往立意比较深刻,见解独到;而缺乏批判性的学生,或者自以为是,观点偏激,或者只是重复公众话语,毫无新意。思维灵活的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观点、选材有时代感、时尚感,而缺乏灵活性的学生,选材、观点比较陈旧,甚至固执保守。
(3)意志品质的差异。其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决心—信心—恒心。决心层次的学生往往控制力差,下决心要写好作文,可经常只有三分钟热情。信心层次的学生基本能控制自己的写作行为,能配合老师进行写作训练。恒心层次的学生能持之以恒并自觉地写作。(4)气质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差异,且比较稳定,它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自然也影响着人们的写作行为。多血质的乐观开朗,写作时思路敏捷,但也有认识肤浅,结构松散的不足;胆汁质学生易冲动,感情强烈且迅猛,只要是切合他的话题,就“下笔如有神”,文章可能真切感人,但也可能偏激;粘液质的学生沉默稳健,他们多审题细致,构思严密,但也可能文章平平,缺乏创新;抑郁质学生多愁善感,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都体察入微,描写多精雕细刻,抒发感情缠绵悱恻。
(5)写作能力倾向的差异。有的学生喜欢抒情,有的善于议论;有的语言幽默,有的优美;有的选材丰富,有的构思巧妙,等等。
2、针对写作能力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综合学生各方面能力,将全部学生隐形或显性的分为A、B、C三层,A层为水平较低者,B层为一般者,C层为较高者。
(1)目标分层 A层学生,缺乏写作热情,绞尽脑汁挤出的几段文字,结构松散,语句不通,不能围绕中心,甚至不能成文。对他们要降低要求,语句通顺,语义明确是当务之急。
B层学生,占大多数,文章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但内容单薄,观点平平,缺乏新意,也缺乏文采。对他们主要要提高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感受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C层学生,只有少数。对他们可以提出较高要求,要做到材料充实,构思新颖,有自己独立的,相对成熟的见解,并做到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2)训练分层
A层学生,从句、段训练起,平时多做造句练习,从句开始字斟字酌,学会把语句写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后,训练逐渐转向片段描写练习,到初二下,初三再逐渐过渡到谋篇布局。结合阅读教学,选择优美的句、段进行仿写训练。
B层学生,着重强调多读多写,扩大阅读量,写读书笔记,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通过错误文与优秀文的分析比较,提高写作技巧。鲁迅说:“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错误文与修改后的优秀文放在一起比较,孰优孰劣,彰明较著,学生一目了然,领会在心。明白怎样写是错误的,就会在自己写作时去尽力避免。审题、立意、选材等都可以以这种方式指导。
C层学生,要着力培养他们自我修改能力。“实际上,只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revision(修改)才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写作就是重写(writing is rewriting)或修改。”
【1】
在欧美的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经常有有关“修改”的表述。修改,并不是C层学生的专利,但A、B层学生更多是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而C层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自学能力,着重培养他们自我修改能力,提供不同信息和适当点拨之后让他们不断自我修改,在修改中重新认识,重新创造。
(3)评价分层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而平时写作是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训练,作文评价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师生及时反馈训练的成效,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达到掌握写作技能的目的。为了向学生反馈作文进步和提高的信息,明确作文中的缺点与不足,要采取分层性评价。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设立三个评价项目:内容,语言,篇章,设立四个层次:一类,二类,三类,四类(详见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这样可以从内容,语言,篇章三方面来评价一篇作文,不至于一棍子打死一篇作文,如有一学生叙述端午节观看划龙舟比赛,整篇文章结构松散,语病严重,但全文有一句很精彩,他说岸上呐喊加油的人“好像要把天喊破”,这个比喻很有想象力,单这一句就可以好好表扬一番,并在期末自选集将这一句选进去。(4)讲评分层
讲评时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只用几个优等生的作文做范文,只要A、B层学生作文中有可取之处,就要尽量以他们的文章为范文。
三、分层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层教学与合班教学相结合。分层教学是由于同一班级学生个性各异,程度不齐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它不能替代班级授课,只能作为班级授课的补充和辅助。
2、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流动和互补。在讨论、修改时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开展合作交流,在多元互动中互相启发,借鉴。
3、重视人格教育。文章是写作者人格修养的外化,是人的存在性的选择。但这“言”是否丰富,充实,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的心灵是否丰富,充实。因而“写作行为的最佳控制,是一种人格控制,写作是写作者生命状态的一种自觉呈现。”
【2】
要学作文先学做人,不管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先培养立诚求真的生命态度,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然后才能写出优美流畅,充满智慧的文章。
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差异,比如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等,本着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分层施教,因材施教。
参考资料: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周淼龙:《别一种询问:写作是什么?》转摘自潘新和:《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
第四篇:福建省福安五中初中教学论文 教学精细化管理体会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教学精细化管理体会
一、优质教育需要精细化的教学管理
对于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制约教学质量高低的原因有很多,如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设施、生源状况等等,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教学管理是否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导致教学质量存在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细观察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其中不乏粗制滥造、散漫无序等与精细化管理格格不入的现象:教学计划上交后便无人过问,制定者凭经验或想起来做什么就做什么,管理者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大量存在,有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加班加点,靠拼时间、拼精力和体力获得成绩,这“磨功”有人说是中考、高考指挥棒造成的,是教师无奈的举措,我认为是教学管理不精细的结果。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加班加点是通过耗时间来提高成绩的,这是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表现。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久而久之,就会进入低效劳动的恶性循环,教学粗放型管理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这是一种挫伤积极性的甚至是掠夺性的管理。
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办好优质教育,服务人民群众,培养优质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让我们的教育尽快走向优质,当务之急是让我们的教学管理尽快实现精细化。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内含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这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通观章中整个教学工作我们可以看到,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执行得力,才有最终的收获,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教学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从而达到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教学精细化管理是“用心教学,真心服务”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李素丽说过: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管理专家汪中求认为: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我省的先进学校如梅山中学,外地一些先进学校如江苏的启东中学、洋思中学,河北的衡水中学,等等,他们的成功,与其注重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
三、教学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头脑中必须树立教学成本、教学效率观。其次是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倡“一提五必”的管理方法:“一提”就是提要求到位;五必是指必指导、必督促、必检查、必肯定、必反馈。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这里的“要求”特指计划、方案、安排、规定等,做事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不落实都会导致工作的失败。所以,抓好计划的“健全、实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目的是要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教师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不要让老师云里雾里,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没有方向。
(二)是从规范抓起。规范的建立,不但使工作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有时虽然慢一些,但质量高了,做到位、做细、做精了就是效益,就是快了,反之再快也是慢。
为体现教学管理工作的人文性、科学性和规范化,章中一是修订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工作业绩、工作量、出勤、常规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使教学工作制度化,工作目标具体,检查反馈程序明确,量化考核科学、合理;二是从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到教学行为等三个方面,规定了标准规范,提出了“优化教学的规则”,本着“全员参与,分层落实,求精求细,扎实到位,从严治教,持之以恒”的原则,规定了年级领导、班主任、把关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三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如抓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不断优化教学工作,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大题量”、“时间+汗水”等高付出、低效率的应试教育模式,转而建构了“精、细、实”并举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新思维、新举措。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做到知识讲解抓住重点,课堂提问体现重点,组织讲评不忘重点,练习安排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归纳小突出重点。实施课堂“两测一练”:课前小测、当堂小测、课堂跟踪训练,使知识与技能得到落实,过程与方法培养到位,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位,当堂检测效果好。
他们每一个环节都从问题抓起,哪儿有问题就研究到哪儿,就解决到哪儿,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造成细不下去,深入不了。因此,及时关注新问题,使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是精细化管理流程中的关键。
(四)是从机制抓起。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作用的结果,机制好了,就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反之,精细化管理也会退化成粗放型管理。在教学管理上,章中推行以教导处为首的教学评价负责制、以学习部为首的教学管理负责制、以教科室为首的教研负责制等“四项负责制”,进一步把各项管理目标细化,并通过强化过程落实,确保实现总体教育目标。
(五)是从考核抓起。学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形成。
在这方面,章中一是加强了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责任心、事业心不强者,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二是坚持做到考核和监督相结合。根据教师的实绩、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考核,通过领导和教师的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
(六)是从执行力抓起。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求要有较强的执行力。教学精细化管理,必须在执行操作等层面做到精细化,“赢在执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保障。教导处加大执行力度,把学校布置的工作执行到位,同时尽快执行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检查指导纠正不及时)。影响质量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共同的特点是精细化不够,也是管理的顽症痼疾所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勇气对“一些关键环节、敏感的质量要素”达不到精度要求的,要坚决进行整改,要有搞好这一工作的决心,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应付。因此,要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更加需要我们管理的进一步精细化。工作中,“认真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一定要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座右铭,以“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打造出“精品”的结果——那就是教学的高质量。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教学精细化管理这个纽带,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演绎的更加精彩,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真正优质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第五篇:福建省福安五中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doc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课外到课内,我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做了一些探讨。从课外的积累知识到课前的批注式阅读预习,进而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中讲究原生态课堂与动态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积累 批注 原生态课堂 动态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在教育上的理论,让学生获得发展方面给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针中就指出: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在语文积累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发展,需要有途径和方式,而语文积累就是一个很必要很重要的抓手。
1、学生点点滴滴的语文积累,就是一步一步的发展,丰厚的积累就是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般认为,学生的语文积累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积累(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文化积累(文化常识和情志观念)和生活积累(亲历和见闻),这任何一方面知识的增加就是有所发展。
语文发展有其量的变化,形的 变化,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只能识字1800个常用汉字,而四年级学生识字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初中学生识字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六年级学生背诵70首古代诗歌,九年级学生可以背诵100首古代诗歌,背诵优秀诗文达240篇,这就是语文的进步、发展。
学生语文知识的日积月累,有很多办法,这里推荐几种方法,供大家借鉴:每天记一句名言,每天用一句话总结课堂感受或启示,每天讲述一个成语或寓言故事。每周摘抄500字,并背诵好句好段200字,每周写一篇周记。这些习惯贵在坚持,时间上可以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早读10分钟,及睡前半小时。长此以往,形成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就是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意志不断坚定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
2、引导学生实现语文积累由量到质的飞跃,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于漪老师曾说到重视积累,该背诵的要一丝不苟地背诵,腹中就不会空空,语言就不会干瘪无味。学生有了点文化底气,课堂上学习起来就生动活泼,常常有神来之笔,也常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
学生从背诵,积累一些诗文名句,到上课时能够适时引用。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学生联想到很多有关冬的诗句,有助理解课文,并能够围绕主题描绘冬的图景,这已经是在调动积累的知识,运用积累的知识。如果积累是输入,是吸收,那运用就是输出,是表达了。从形成积累到运用积累,无疑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至于从名言警句中吸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魂”,并且活学活用,会终生受用,那更便于从积累起步,进而陶冶精神情操,以致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调动积累的知识,运用积累的知识乃至扩展积累的知识,充分发挥积累的效用,就能达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二、以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前用圈点勾画在文章中做好文字批注。
1、圈点字词(..。)法。生字词(旁批字音、解释),找概括内容和情感、中心的词语,用得精妙有文采的词语。
2、画(————__________)句子法,找出有运用修辞的句子,点明中心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主题的句子,情感线索的句子,过渡衔接的句子。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内容,品析文章写法,表现手法,分析文章结构,及语言特色等。
4、尾批
开头设置问题引发对题目的思考,结尾设置批注,从文体特点出发,引出对全文的思考:
A、归纳主题。
记叙文:本文记叙(或描写)了什么事情(或内容),表达(或阐述、赞扬)了什么情感(或哲理)。概括事件的方法:六要素(四要素)。句式:某人做某事结果怎样。(主谓宾结构)再简单一点就是做某事(动宾结构)。
议论文:找中心论点(要是一个完整的议论句)。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了解其特征。B、理清文章的思路。小说: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议论文: 引论——本论——结论
说明文: 弄清文章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C、好词、好句的积累及品析:
品词三要素:本义,语境义(修辞、感情色彩)、表达效果。
品词在不同的文体中对此类题目有不同的答题要求,答题的方向有所不同。特别在说明文中,要注意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等角度来分析,而议论文中就要从语言的说服力,生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品句:一看修辞(表达方式等),二看语境,三说哲理,四说表达效果。
D谈感悟:概括文章中心,概述本人实际,能用名言警句最为恰当。让学生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鉄镣下,踏踏实实地和学生一起阅读、写作,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完善自我。
学生积累知识,学会批注式阅读就等于学好语文的基础,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方法上,为上好语文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而真正进入课堂,就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的效率了。
三、把握原生态课堂,打造阅读教学的“给力点”,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而长期的任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在青少年智能的七种能力中,“语言能力:对文字意义和搭配的敏感性”应列为第一种。原生态课堂强调: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语感的培养是贯穿于全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学生的书面语感主要来自学生直接朗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乃至背诵课文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精心选择辅助读物,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明确把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列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原生态阅读就是阅读者依托个体具有的课外知识参照对课文深入理解,品出课文某些局部,某些方面美在哪里,妙在何处,从而对所读课文获得美妙的体验。特别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更要注重朗读,通过朗读理解主题,感悟作者的心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自觉运用原生态阅读理论,能创造性地打造出课堂设计的“给力点”有效撬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营造出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四、探究问题,建构语文阅读动态课堂。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证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作为语文教师,顺学而导,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思维是精彩课堂不可缺少的有效策略。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呈现课堂的动态特征。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课堂教学情境是丰富并千变万化的,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常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而这恰恰为教学个性,教学艺术的呈现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和宽广的自由度。同时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出多指向、深层次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提炼学生所思所想的锲机,将教学提炼引领,有助于将精彩的课堂不断地推向理想境界。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语文名师钱梦龙所说:“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惑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课顺序层层设问。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这段话是钱老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之谈。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课堂是师生对话,师生活动的过程,即对问题引出、辨认、分析、评价的过程。正如心理学家赞科夫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对学生的评价联系性更能激发学生质疑辩难主动探究的热情,整个课堂在阅读、交流、讨论中无不闪烁出充满生命力的火花,这实在是建构语文课堂高效的好措施。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课外时间要指导学生做好积累知识的储备工作,课前要组织好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的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要注意原生态课堂教学与动态教学两种模式融为一体,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桎梏,顺势引领出精彩课堂。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联系性评价,多给予鼓励,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由自觉学习发展为自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程良焱 《在语文积累中实现学生的发展》 3.罗时敏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和技能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