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及其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及其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区分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能够正确认读英语简单句,理解其含义,初步对句型结构有所感知,如:there be 句型、be going to …, be interested in …, would like …祈使句等句型等
2.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句型、对话、故事、短文、篇章等。
能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插图更准确地理解句型、对话、故事、短文、篇章等。
3.能正确朗读所学句型、对话、故事、短文、篇章等。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按照意群断句来朗读学过的句型、对话、故事、短文、篇章等。
4.能按照意群阅读文章,并理清文章层次关系。
意群,即一个句子可根据意思和语法结构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称之为一个意群。意群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短语,也可以是并列句的一个分句或复合句的一个主句等。能够借助按照意群阅读文章来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并提高阅读速度。
5. 能采用跳读、找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能采用略读的方法快速阅读,找出最重要的信息,理解文章大意。
6. 能采用跳读、找读、猜词意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理解。
能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阅读理解;能够根据情境、上下文、推测故事或段落等情节;能够根据上下文、构词法、句法功能等猜词意进行阅读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在阅读中,能够积极从参与阅读活动,与他人或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为阅读材料取名字,或者概括文章大意等任务。
2. 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在阅读中遇到发音不准、生词、句子意思不明、阅读材料背景不详等困难时,能够积极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 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阅读材料的内容
能够集中精神专心阅读,不受干扰,认真思考。
4. 在阅读教学中吗,能利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等工具书查找不认识的单词。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懂得必要时尝试利用词典或电脑查询有关词汇或语句的准确含义,进而准确理解阅读材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能体会阅读的乐趣,乐于接受英语读物。
能够认识到阅读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读物。2. 通过阅读书信、电子邮件日记等,体会到英语在生活中的作用。
能够通过阅读书信、电子邮件、日记等,感受到英语在生活中的用处,并乐于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英语,如高速路标识、广告、说明等。
3. 通过阅读懂得各种道理,如环境、爱护动物、珍惜时间等。
能够通过阅读体会到问斩的深层含义,懂得各种道理,如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珍惜时间、热爱劳动、遵守公德等。
5. 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
认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只有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才能够使沟通更便利,以避免不必要的障碍。
二、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速记教学法;(2)整体教学法;(3)背景知识介绍法;(4)对比阅读法;(5)语义构图法即联想法;(6)讨论教学法;(7)线索教学法;(8)结构分析法等。
1. 速记教学法
速记教学法即快速浏览阅读材料,采用略读、跳读、找读等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此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泛,各个年段及不同问题的阅读教学均可采用速记教学法。如阅读Marie Curie 的一段文字: This is Marie Curie.She has short wavy hair and big bright eyes.She is pretty.Marie is a famous scientist from Poland.She is very good at maths and science.Marie’s father is her teacher.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本段文字,找出描写Marie Curie 的外貌、职业、国籍、特长等关键信息,然后两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2. 整体教学法
小学高年级段开始出现说明文类的阅读材料,对此类文章,教师可以抓住main idea, 分析topic sentence 等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
如学习There is a park near mu home.这样一个单元是,教师向让学生观看课件显示的一些社区公共设施的图片,如“cake shop, hairdresser…”等。呈现“This is my neighbourhood.” 然后请学生阅读文章,快速找出文章讲的主要是什么,是谁的社区。使学生先对要阅读的内容有初步的整体感知,再请学生精读文章完成课件中呈现的 True or false 练习。最后请学生画画自己的社区,并在小组内互相介绍。
3. 背景知识介绍法
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一部分。挖掘英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是将英语作为一门活脱脱的语言进行教学体现。英语阅读理解是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背景知识与语篇知识越吻合,理解率就越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同时又要帮助学生增加背景知识的积累。
背景知识的范围广泛,小学阶段涉及以下几种:(1)中西餐文化知识;(2)地名、节日知识;(3)科普知识;(4)地理、人文知识;(5)电子邮件、邀请卡知识等。
在介绍具体事物、风土人情和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中,背景知识介绍法应用的较为普遍。
如学习A western meal and a Chinese meal 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先询问学生有关食物名称的词汇,然后引导学生将他们说出的词汇进行分类并以板书的形式呈现;然后,教师介绍中西餐具和食物种类是有差别的。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及欲望,然后再安排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含义;最后,给学生适当补充西餐餐具摆放及西餐用餐的相关知识,从而进一步扩充了学生知识积累。4.对比阅读法
小学阶段的阅读材料比较简单,篇幅较短,但在高年级阶段偶尔会出现相对较长的文章。
在记叙家人、朋友与周围人的日常活动、兴趣爱好、节假日活动和说明季节点、世界及环境保护等话题中,对比阅读教学较为适合。
如学习Save our planet 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先说一说图片中的内容,然后给出“plant more trees, cut down too many trees” 等词组和短语,请学生阅读词组和短语,并将其和图片一一对应。最后进行对比,总结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五、语义构图法(联想法)
语义构图法又称联想法。阅读前,教师把文章的主题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联想,使其头脑中的相应图式知识处于激活状态,为进一步加工储存信息准备条件,并使学生产生适当的预期。当预期与材料内容相吻合时,学生便会快速有效地理解材料。
如学生“How do you learn?” 这个内容时,教师板书“How do you learn?” , 然后举例说明 “I learned a lot from the Internet.How do you learn?” 引导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说出“ I learned a lot from TV programme/ newspaper…” 等句型,初步学习并运用新句型。在对所要阅读的材料进行先期感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全文的阅读理解,理清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最后得出本课要阐明的主题。
六、讨论教学法
运用讨论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设疑并正确引导,将学生分成组,各组站在不同的立场,把握观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及自由、大胆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又把教学放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创设交际表达的情景,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例如“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讲述的是小动物们正在讨论要去哪里及怎样去那里旅游的有趣故事。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采用略读或找读的方法提取关键信息,将动物们要去的目的地及所选择的交通工具一一理清。故事结尾提出小猫和小猴将要骑自行车去游览加拿大多伦多的国家电视塔,针对这一设想是否可行,由学生两人一组或小组内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线索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线索教学法通常被用在记述文体中。记述文包括以记人为主的记述文和以写事为主的记述文。主要涉及个人情况、兴趣爱好、日常活动、节假日活动、旅游和交通等。阅读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抓住几个要素:5W(who, when , where, why, when),How 以及时间顺序展开的阅读。
八、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即通过阅读材料分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再逐层或者逐段进行深入理解。
第二篇:教学中三维目标
教学中三维目标
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数学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尝试各种工具、过程,发展数学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等问题,但并不等于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仍是重要的目标,而且“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不可能单独操作的,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且,忽视数学知识与技能将会丧失数学的课程地位和存在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其中既包括“教”的方法、“学”的方法,还包括师生行为活动的顺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已从“教法”转向“学法”,即如何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教学的基本顺序由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就是通过自学、讨论先解决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内容,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内容进行指导。
(2)合作学习是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是指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原则是:小组成员相互之间产生积极而直接的互动、共同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美术课程中诸如手工制作、交流学习等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完成。
(3)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方式。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和思考、设计或创作、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学习过程的表述要意义确切,语言简洁,次序清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想?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在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数学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尝试各种工具、过程,发展数学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等问题,但并不等于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仍是重要的目标,而且“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不可能单独操作的,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且,忽视数学知识与技能将会丧失数学的课程地位和存在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其中既包括“教”的方法、“学”的方法,还包括师生行为活动的顺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已从“教法”转向“学法”,即如何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教学的基本顺序由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就是通过自学、讨论先解决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内容,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内容进行指导。
(2)合作学习是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是指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原则是:小组成员相互之间产生积极而直接的互动、共同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美术课程中诸如手工制作、交流学习等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完成。
(3)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方式。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和思考、设计或创作、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学习过程的表述要意义确切,语言简洁,次序清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想?学生能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思想品德课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陕西省镇安县永乐镇结子初级中学 李瑜芝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可见,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总目标的教学。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将这个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如何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实现兼顾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理清和整合三维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因此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思想品德的核心是道德实践能力,假如把思想品德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过程和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目标”围绕学生的发展与素质的提高而展开。离开了具体、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与过程,无论是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无法实现。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因此,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不容割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并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消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在拟订三维教学 1 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 “ 渔 ”,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 —— 语言交流、动手 —— 操作交流、动键 —— 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 —— 思维互动、动身 —— 实践互动、动情 —— 情感互动。、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
二、“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三)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实践的过程。这种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
(五)教学指导的方法化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教科书中大量的课文可看作是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程序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对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作用,能直接指导技能的训练和促进技能的形成。教科书中的程序性知识见于课文的“导读”“阅读提示”“思考?练习”的提示当中,更多的是没有见诸文字,全凭老师根据教材特点而定。
3.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批注、评点等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明确每次要从教科书学到什么,要利用哪些资源和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要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达到学习目的等。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思想品德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
三、如何评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1、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预设永远没有生成来得精彩,课堂永远是生成的课堂。而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对话永远是课堂的主流。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课堂评价永远是最为重要的。在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时,我们要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即知识必须是正解的;其次就是明确性,对于学生的不足,应明确指出努力的方向。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时,要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在落实“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时,要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性。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量化和能够评价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是一时无法评估的。因此,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出的仍是仅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即使是对其它方面有所关注,但大多也仅是停留在浅层面上。其实这三个方面并不是三个模块,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和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这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
2、认真研究考试评价,进一步明确三维目标,将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考试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根据考试评价设计教学是非常现实和必要的。在实践中笔者甚至深切地感受到,不考虑考试评价的教学研究或者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不具有说服力的,也自然无法真正得到大家的欢迎和支持。
问题是,如何根据考试评价设计教学?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根据考试评价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1)应付考试的办法往往是一张一张地做题,而对学生在做题中实际存在的困难缺乏关注。(2)学生跟着试题走,至于能跟多快主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3)考试与教学目标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笔者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关键是,教师没有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也许有教师会质疑,我们有月考等各种小考,不就是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了形成性评价吗?实际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而后者重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
实际上,要想学生在最后的终结性评价中获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要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否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能处于主动的地位。将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的标志是,过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而现在需要在教学过程之前基于评价设计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研究考试评价的根本意义在于,在明确终结性评价之后教师能够将其更加清晰地转化为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第四篇:教学设计(前端分析、目标、策略、方法)
教学设计(前端分析、目标、策略、方法)
1、(单选)教师向学生讲解字词的时候,字词的呈现方式效果较好的为
(B)A、必须在一张幻灯片中呈现所有字词,可以忽略字体的大小等
B、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演示文稿动画效果逐一呈现字词
C、在讲解之前,利用演示文稿一次性呈现字词
D、口头讲解,不用板书出字词
2、(单选)在教师所写的教案中,教师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进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以及情趣的培养,主要依据的理论是(B)A、分配任务,让学生探究
B、创设情景,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参与 C、问题引导,学生边学边练
D、教师讲授,学生机械操练
3、【前端分析】(单选)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C)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 B、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的交流
C、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
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4、(单选)教师在进行导入时,播放老歌“故乡的云”,引入“乡愁”一文。这一环节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何种教学功能(c)
A、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B、交流、通讯、协作
c、情景创设
D、练习、测试、评论
5、(单选)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口头介绍作者及其写作本诗的背景知识,不要求学生介绍完整,学生之间可以加以补充,最后教师调出课件展示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并口头概括讲述。
在这一步骤主要是讲解知识内容,其中媒体的作用方式为(A)
A、教师为主,媒体为辅
B、媒体为主,教师为辅
C、媒体一学生互动,教师为辅 D、学生为主,媒体和教师为辅
6、(单选)教师提问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c)
A、提问后,没有停顿
B、提问后,停顿不足3秒 c、学生答不出来,耐心等待几秒
D、学生回答不正确时,由自己代答
7、(单选)小组协作讨论,能否把“浅浅的海峡”换成“深深的海峡”?为 什么? 在此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主要是为了(C)A、提高教学效率
B、促进知识标准化
C、激发思维,培养团队精神
D、照顾到学习者的个别需要
8、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将小组讨论结果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分享。(单选)对于各小组的观点,教师的应对方式应该为(B)A、经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B、对学生观点加以鼓励、引导
c、对不正确的观点加以消极批评 D、对各小组的观点不置可否,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
9、(单选)【前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所要解决的是(B)
A、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B、教师“教什么”及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c、学习者“如何学”的问题
D、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
l 0、(单选)【前端分析】教师在备课时,要同时处理“课本知识”与“课外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既要“紧扣课本”,也要“适当补充书外知识”
B、讲授内容要完全等同于书本知识
c、讲授内容可以脱离书本内容任意发挥
D、备课时无需紧扣教材,按自己思路进行 l l、【前端分析】(单选)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是(D)A、学习目标分析
B、选择教学媒体及资源
c、学习环境分析
D、学习需要分析 l
2、【前端分析】(单选)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很紧密,教师需要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搜集和选择相关内容、图片,确定教学顺序,这是属于前端分析中的(A)A、学习内容分析
B、学习者分析
c、教学媒体分析
D、学习目标分析
l
3、老师使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图片,这时幻灯片主要所表现的是媒体的仕么特征?(c)
A、控性
B、参与性
c、呈现力
D、重复性 l
4、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步骤用圆规和直尺在练习本上做出已知线段A B的黄金分割点,并找出线段A B的另一个黄金分割点。(单选)在这一步的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用尺规作图的方式确定线段AB的两个黄金分割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c)A、讨论法
B、合作学习法
c、模仿练习法
D、讲授法 l
5、【前端分析】(单选)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叙述合理的是(A)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极其学习风格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其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l
6、(单选)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室内现有的媒介资源,并合理加以利用,那么针对教室内的幻灯机可以搜集的教学资源是(D)
A、网络上的图片素材
B、摄制的录象素材
c、有关秋天的音乐素材
D、幻灯片、照相底片等
l
7、(单选)在课程的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教师应选取的教学方式是(D)A、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直到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为止 B、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对照练习
c、教师做示范之后,学生以此为对照,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所学知识点为止
D、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对照练习.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 8'【前端分析(单选)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A)
A、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B、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c、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D、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l
9、(单选)在对课文段落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讨论对某个自然段的看法,为了使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且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那么应选择何种教学策略?(B)
A、教师不加任何评论,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段落的看法
B、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小组进行小结汇报
c、教师指定学生发言,然后针对发言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论
D、教师首先指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以此为导线自由讨论 2 0、【前端分析】(单选)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B)A、学生的生活背景
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
c、学生的学习动机
D、学生的年龄 2 l、【前端分析】(单选)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该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c)
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
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D、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 2
2、小学数学课。《小数的加减法》【前端分析】(单选)在现有教学环境中,实施下面哪项教学活动比较恰当(A)
A、老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文具的价格
B、师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开展协作学习
c、同学们通过直接浏览文具店网页来获得文具价格信息
D、老师直接带领学生去超市,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3、(单选)老师鼓励全班同学为小红估算所购文具总价的这一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哪种教学簧略?(B)A、演示法
B、头脑风暴法
c、示范——模范法
D、实验法 2
4、【前端分析】(单选)盂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下列哪一个选项对学习的重要性?(D)
A、学习目标
B、学习态度
c、学习方法
D、学习环境 2
5、【前端分析】(单选)教师进行学习目标能力分析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B)A、给学习者实施哪些“补救”活动
B、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
c、学习者对于所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
D、学习者的终点能力
6、(多选)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可采用的教学策略有(A.D)A、演戏
B、学习旅游
c、电影D、设计
E、参观展览 2
7、【前端分析】(单选)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有
(A)
A、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
B、学习者的知识基础
c、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D、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理解
体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理解
学校发展教育为本,树人第一,那么三维目标制定的重要要求就是教学中体育教材的组织教学。因此三维目标的制定在当前,实施新课程,执行新课程标准已进入关键阶段。通过教学实践,深深地感觉到如何让体育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问题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索中学习,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课题。
教学设计与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上好体育课,教师无疑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的认知需要服务的;是教师与学生探索创新的可能方案。我认为教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动态调节的方案。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制定单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和本年级学生认知情况制定每堂课的三维目标。新课标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总目标,对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目标,为了克服目标制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特别强调教学目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实效性、可调节性”。
教材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资料,但教材内容的选取上难以考虑地区性差异,存在着内容设计与实际实施背景的矛盾。应是:以教材为范,不依赖教材,创造性开发教材。对于教材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前后联系以及编者的意图,应认真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编排内容,充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学生的资源,发挥学校的硬软件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首先设定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来设定三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