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一节英语阅读课的追问和思考
对一节英语阅读课的追问和思考
一、前言
2013年9月17日至18日笔者在南京市六合区参加了南京市高一年级英语学科备课组长和教研员的研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笔者有幸听到了省高中英语评优课常州市区选拔赛第一名获得者潘?[老师的一节交流展示课,受益颇多。这节课的课题是:Module1Unit1“Home alone”,课型为:戏剧体裁阅读新授课。在这节课上,潘老师有很多独具匠心之处,这些独特而有效的活动设计激发了我对这节课的许多疑问和思考。课后,我就这些疑问与潘老师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段追问和思考。
二、追问
【追问1】戏剧阅读课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的阅读课,教会学生品读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教材中的“reading strategy”也着重凸显了这一点。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设计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中都会有“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language of the play by reading the play aloud and imitating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但是,在您的这节课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学生们大声朗读的任务或活动,您这样安排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
【回答1】我最初的教学设计也有这样的安排。但是我在来南京之前,在常州对这节课进行了两次试上。试上的效果改变了我的想法。试上过程中,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尽可能去模仿语音语调。但是,在读后的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任务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虽然读得很热闹,但表格却填不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并没有能够认真地从整体篇章上去理解文章。读完了,却还不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两次试上的结果都是如此,后来我就临时把南京这节课的这部分改为了让学生独立默读。默读能够让学生沉下心来进入文本。结果证明,这一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效果确实也是最好的。
【追问2】我注意到您主要培养了学生预测和猜词技巧两个阅读策略,比如一开始的“Can you predict what happened when Eric and Daniel were alone at home?”以及“Can you guess why the house is in a mess?”而对教材中特别注释的“reading a play”这一阅读策略却只是在让学生阅读之前简要带过,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2】没有着重讲教材中“reading strategy”中的关于“how to read a play”,是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看一眼就可以明白。我考虑到语篇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预测,猜测,归纳等能力的培养。所以我采用了预测和猜词两个策略。采用预测,首先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为他/她会急着想要在阅读中验证自己的猜测。至于猜词,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教授一个新词汇最恰当的时机。这个时候是学生最想知道新词含义的时候,所以他/她会主动把自己融入语言意境中,真正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所以,我根据这一课的内容,安排了“in a mess”,“starving”等新词的猜测。
【追问3】但是,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留意到学生读了文章后,预测的答案应该来说已经揭晓,但是您并没有对学生之前的预测给予反馈。是您忘记了,还是您觉得没有必要,还是因为学生之前的猜测不正确,所以您故意忽略了?
【回答3】学生对“Can you predict what happened when Eric and Daniel were alone at home?”以及“Can you guess why the house is in a mess?”这两个预测问题给出的答案是“played computer games”,“fight with each other”;“lazy”,“lost money”等。这些答案都不正确。坦率地讲,因为这些是课堂生成的东西,我临场的确没有能立刻想到合适的反馈方式。现在想来,也不觉得是遗憾,因为在预测的过程中,学生最主要的收获在于他/她自己在阅读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追问4】在本节课中,我们看到您把“Teaching focus”定位在“How to deal with a family quarrel?”,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
【回答4】我的这篇阅读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篇任务型教学。“a family quarrel”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借助阅读教材,通过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实现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追问5】我留意到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任务,您特地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想像Act3的内容,小组讨论后,再上台表演进行展示。我们都知道针对阅读教学进行的拓展性活动有多种形式,比如最近很流行的“读写课”,您为什么摒弃了“写”而选择了“演”呢?
【回答5】首先我认为演最能展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对于高一的学生,刚刚跨进高中学习的大门,如果能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棒。这则play本身就很有趣,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是牛津教材中难得的适合演的材料。通过演的方式,学生会特别乐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效果会特别好。在演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追问6】您觉得学生们的表现如何?
【回答6】我觉得他们的表现很棒。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了不同的结尾添加了喜剧的舞台表演细节,比如敲门,拥抱等肢体语言。他们模仿父母与孩子争吵时的语音语调也特别好,这弥补了我之前没有让他们朗读的缺憾。最为可贵的是,他们用到了书本中的句子和一些词汇表达,如“in a mess”,“explanation”,“defend myself”等,非常可贵。从这一点上,作为一节语言课,这部分的活动设计是成功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的升华,最重要的是学生们用到的东西与之前所学的是相连的。
【追问7】但是在后来的评课中,您所在的常州市教研员宋德龙老师表示,虽然学生上台的表现很好,但是学生一律是“检讨式”的结尾让人很痛心,几乎每一组上台表演都会是“Oh,I’m sorry…”,这样的结尾缺乏“critical thinking”和“creative thinking”,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我注意到您在Act1和Act2结束后分别问了一个问题作为铺垫“Why does the quarrel break out?”以及“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act?”,让学生思考,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Communication is important.Being polite,patient and reasonable is very important in communication.”,我可以认为是您的这种有意识的指导,导致了宋老师最后所认为的“检讨式”结尾吗?
【回答7】学生们表演达到了我之前想要的效果,也确实是在我一步步的指导下实现的。但我不认为这种和解式的结尾就是缺乏“critical thinking”和“creative thinking”。批判并不等于说一定要反抗,学生们在最后的结尾中的和解,恰恰表明了他们学会了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说服和学会采纳,等等。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有助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同时,在同样的和解式结尾中,实际上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Dad向Daniel道歉,有的是Daniel向Dad道歉,还有的是由Mom或Eric出来解释。这些角度的不同实际上也是学生“creative thinking”的一个展现。
三、思考
1.关于教学策略的使用。在这节课中,潘老师达到预先设想的教学效果(这里主要指能够在读后理解文章,在此基础上填写表格),大胆地割舍了原先的模仿朗读环。这一点让我感触很深:有的时候,我自己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为了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而忘记了自己原先要达到的目的。就像那句老话,“走了许多路,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陈静波(2013)曾经指出,“明确了目标的领域和层次之后,我们就要设计达成目标的策略,也就是回答‘学生怎样才能到达那里’的问题。”
潘老师的回答让一方面让我意识到我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思考的漏洞,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有没有合适的教学策略既能让学生既品读这篇play独特的语言,又能够促使他们理解文章。我认为可以通过如下办法弥补这个缺憾:在请学生回答表格时,请学生说出是通过原文中哪些语言看出的,借此机会,请学生朗读出文章中的对话(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对语音语调进行必要的纠正或指导。
2.关于教材中的“reading strategy”。《牛津高中英语》在每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都安排了“Reading strategy”环节,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大胆地进行选择,注重对学生缺乏的能力进行培养。在本节课中,潘老师注重了对学生预测和猜词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关于语篇能力的培养。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潘老师的这节课注重了对学生预测和猜词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设计完美地呼应了常州市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在本次研训讲座中提到的语篇学习的目的排序。宋老师把语篇学习目的排序应当为:评价性思维能力→语篇能力→长难句能力→词汇能力。其中语篇能力就包括预测,猜词和归纳等能力。
这对我的启发很深:这些策略的使用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帮助学生运用既存的语言知识、依靠语境、事先期待进行阅读预测,加快了阅读速度,减轻了大脑信息处理负担,使阅读成为提取或构建意义的过程。因此,发展和运用预测技能,重视语篇能力的培养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的关键。
四、关于预测的反馈
本节课中,潘老师没有对学生的预测进行反馈,课后的交流中,潘老师坦言,一方面是由于临场的局促,另一方面,她认为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验证了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反馈和收获。在这一点上我认可潘老师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如果文章内容适合的话,还是可以有一些延伸的:在学生知道答案之后,可以回过来再讲一些预测的技巧,比如可以根据关键词,或者文中的一些比较、假设、因果、转折等一些话语标志来进行预测或猜词。这样,学生的语篇意识会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他们理解文章,尤其是解答考试中完型填空一类的题目大有裨益。
五、关于语言输出的拓展活动
关于这节课的拓展活动,我曾经见过不同的版本。有的是将这则play改写,有的是续写。宋德龙老师在评课中说,他原先的设计是将这块内容变成一篇作文,由三个板块组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觉得而他的这个设计具有一定的高度,第一块实际上是对文章浓缩的改写,第二块是对文章的理性分析,而最后一块是自己观点的提出,里面会考察和锻炼到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和“creative thinking”。
我思考了一下,虽然上面的设计都很高明,但也许潘老师这种“演”的方式最适合高一的学生。这种适合体现在它适合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它让学生们乐于参与,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他们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感知、模仿和交流,快乐而有效地习得了语言。这让我对宗凤昌(2013)的一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总之,潘?[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收益很多。在对她这节课的追问和思考中,我体会到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设计就像一件衣服的设计一样,会有许多可能。在最终的面貌呈现之前,它会经历无数次的修改。我们的学生不同,每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不同,这注定它不会是一件符合标准身材的衣服,它只能是一件量身定做的衣服。无论我们的设计会采用哪一种形式,它要与内容相关,为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静波.细节的质量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小学英语卷.2013(01).[2]宗凤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输出性拓展活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03).[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对一节高中英语课的评价
对一节高中英语课的评价
芦台二中 方艳红 2011-10-31
对一节高中英语课的评价
高中的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语篇,培养他们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于阅读教学,老师们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有益的尝试,本着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原则,我就结合王海君老师的一堂阅读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分析。
王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外研版《英语》(新标准)高中第一册(必修1)Module 1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短文阅读。本模块以My New Life at Senior High为话题,介绍了新学校和校园生活,旨在通过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描述学校及校园生活,并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来描述自己的新学校并表达自己的喜好。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布置好预习作业,通过检查预习任务导入课堂。通过让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既能了解学生的现有阅读水平,又能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对整体阅读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王老师让学生通过预习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为真正的课堂学习做好了准备。老师通过六、七分钟的检测让学生回顾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关键词,使学生为深入学习文章做好准备。
二、精心设计,培养阅读能力。
王老师在教学中把文章分成三大段,针对每段进行提问和知识点的讲解。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王老师阅读中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切入点,以体现教学重、难点为着力点。因此问题能吸引学生,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真正从文本获取信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语言点的处理,紧扣重难点,例句的选择难度适中,学生能脱口而出,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讲与练时间分配合理,与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致。总之,王老师这堂阅读教学课,设计合理,行之有效。
三、读后的总结活动和评价的升华。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能否活跃学生的头脑和思维,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是衡量阅读课活动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设计上,我非常欣赏她所采用的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单元四会词入手,寻找词所在的课文相关信息,扩展到句,再由句整合到篇。这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回顾课文内容,复述故事的好办法!因为复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大脑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培养。也是整节课最大的亮点!
三、老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王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仅从短短45分钟的课上来看,就能看出王老师的个人素质很强,业务水平非常高。课堂调控能力很强,能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做到了真正从学生出发。王老师课堂教态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态度热情,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生受益面大,最后要求学生按板书提示复述课文,使学生从能力上有所提升。
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节课也存在几点不足之处。第一环节导入与复习,这部分起到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可以使用上节课学过的词汇描述心学校和老师,既复习了上节课涉及到的词汇,又很自然地进入到今天主要谈论的话题。为避免学生对词汇复习感到枯燥无味,可采用游戏形式Brainstorming完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部分也属于激趣阶段。阅读与理解。这一环节是本模块的中心内容,也是本课时的重难点。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在课件中通过呈现照片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新学校产生亲切感。然后让学生带着Reading Activity1中的两个问题,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扑捉能力,为进一步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第三篇: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今天我想谈一下英语课和怎样评价一堂英语课。首先我先谈一下一节好的英语课的标准:
一看老师
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尽量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都尽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是否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所学知识。是否为学生设置语言运用的真实情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是否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
㈡教师的基本素质仪表是否端庄大方,精神焕发,充满自信,有活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2 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有亲和力。语言是否英语化,是否清楚流畅,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与差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英语语言应努力做到规范性,启发性,流畅性,简洁性,生动性,情感性,丰富性,充实性和愉悦性。4 板书是否整洁大方
板书要清楚,字迹要美观大方,安排合理,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如:正中是标题及所学重点句型,单词,两侧是挂图及复习内容)㈢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全过程在教学的导入部分中,greet/song/chant/have a vivion的运用和选择,是否使复习铺垫句有针对性.复习内容要与新知识学习有所联系,为新知识学习操练做好铺垫。在展开部分中新知识的呈现是否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应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是否准确把握教材,课堂教学内容目标内容定位准确
要找准,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展开。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它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操练要到位,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输入量要够)而且讲究练的方法,提高练的质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懂,熟,会。在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是否体现出情目标.
要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不是直接说
出来,而是通过教师语言的引领,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出来。)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要根据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如:导入新课的提问,过渡内容的提问,突出重点的提问,化解难点的提问。并做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8 课堂教学节奏是否有度
①整体流程——做到起伏有致(“起”是思维活跃“伏”情绪平稳)
②教学内容——收展有度
(“展”展开,拓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展开任务学习,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收”对知识进行及时小结,并升为理性理解。)③师生语言——变化有致。(容易处,快节奏。重点处,慢节奏。语调,抑扬顿挫,有高有低富有感染力。)
④学生思维——张弛有变(“张”精神饱满,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投入竞赛,合作学习中。“弛”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⑤教学活动——动静结合“动”指朗读,对话,游戏,有声有色的教学。
“静”指听,写,思考问题。
⑥教学容量——疏密相间(教学内容的数量、容量要合适)是否进行了多角度的评价
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师生评,小组评。通过评价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充满自信。
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
①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②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③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④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
⑤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⑥多一些设问,少一些直述。
⑦多一些为什么,少一些是什么。⑧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
⑨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10,看教学活动是否虎头蛇尾.总结是教学重点的深化过程,教学中不可以缺少,总结可以多样化.
二 看学生师生间,生生间是否有互动(pair work ,group work)学生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情绪高昂。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有创造性,向生活实际延伸。
三 看结果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有成功感。2 教师对学生是否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获得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的不全面的看法,希望大家在评课中能够得到帮助.
第四篇: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一看老师
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尽量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都尽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是否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所学知识。
是否为学生设置语言运用的真实情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
是否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㈡教师的基本素质 仪表是否端庄大方,精神焕发,充满自信,有活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
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有亲和力。语言是否英语化,是否清楚流畅,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与差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英语语言应努力做到规范性,启发性,流畅性,简洁性,生动性,情感性,丰富性,充实性和愉悦性。板书是否整洁大方
板书要清楚,字迹要美观大方,安排合理,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如:正中是标题及所学重点句型,单词,两侧是挂图及复习内容)
㈢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的导入部分中,greet/song/chant/have a vivion的运用和选择,是否使复习铺垫句有针对性.复习内容要与新知识学习有所联系,为新知识学习操练做好铺垫。
在展开部分中新知识的呈现是否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应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是否准确把握教材,课堂教学内容目标内容定位准确
要找准,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展开。
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是否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它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操练要到位,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输入量要够)而且讲究练的方法,提高练的质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懂,熟,会。在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是否体现出情目标.
要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教师语言的引领,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出来。)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要根据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如:导入新课的提问,过渡内容的提问,突出重点的提问,化解难点的提问。并做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
课堂教学节奏是否有度
①整体流程——做到起伏有致(“起”是思维活跃“伏”情绪平稳)
②教学内容——收展有度
(“展”展开,拓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展开任务学习,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收”对知识进行及时小结,并升为理性理解。)③师生语言——变化有致。(容易处,快节奏。重点处,慢节奏。语调,抑扬顿挫,有高有低富有感染力。)
④学生思维——张弛有变(“张”精神饱满,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投入竞赛,合作学习中。“弛”放松,课堂气氛活跃。)⑤教学活动——动静结合
“动”指朗读,对话,游戏,有声有色的教学。“静”指听,写,思考问题。
⑥教学容量——疏密相间(教学内容的数量、容量要合适)是否进行了多角度的评价
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师生评,小组评。通过评价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充满自信。
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
①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②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③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④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⑤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
⑥多一些设问,少一些直述。⑦多一些为什么,少一些是什么。⑧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⑨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10,看教学活动是否虎头蛇尾.总结是教学重点的深化过程,教学中不可以缺少,总结可以多样化.
二 看学生 师生间,生生间是否有互动(pair work ,group work)2 学生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情绪高昂。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有创造性,向生活实际延伸。
三 看结果 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有成功感。2 教师对学生是否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获得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五篇:一节英语课的感悟
一节英语课的感悟
——黄金琴
英语课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一点经验,没办法,赶牛上树吧。本课是一堂词汇课,首先我与学生一起边说边做go,go,go to my home.同时展示家的图片,导入情景,直奔主题。在新授单词时做了一个尝试:以真实的情景来串联单词。设计了一个吸引学生的任务:让学生猜想选择房间名称,并说明每个房间的特征。我一直在旁做引导。一环紧扣一环,帮助学生学会单词。课程展示做到以情景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我在巩固单词时采用多样化的操练方式,突破重难点。英语首先是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其次才是一门学科。因而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和自己的同学一起说,让师生合作说,即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的信心。这堂课中我采用了齐读、小组读、四人读、两人读等多种读的方式。再如,将所学的单词放入chant中,如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bathroom, bathroom,这样的形式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使单词发音的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本课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新授的单词溶入到学生已经学习的句子中。学习单词的目的是灵活应用到句子中去,表达更加完整的意思,同时在句子中也能巩固所学的单词,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在教授单词kitchen时,让学生说What colour is your kitchen? What can you do in the kitchen? 诸如此类的问句,使学生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单词,还能在日常生活运用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如,我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模仿介绍房间,然后拓宽思路,布置任务介绍学生自己的房间,让他们学会如何能用英语解决问题。
作为老师,总有一种顾虑,就是对自己的学生不放心。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个教学步骤反复强调,从而延缓了教学进度,时间就在无意识状态下被浪费掉了,最主要的是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被缩小了。我们学习语言最终的目标就是应用,而交际则是这个目标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平时,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课堂空间,不怕他们出错,让他们去发挥想象,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勇气。细想一下,我为学生提供的发挥空间确实不够充分,这势必会压抑他们的想象和表达。因此英语课上,我们应该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我们要打破以前的常规,及早的呈现文本,避免单词学习脱离句型,给孩子认真思考的时间,不要怕孩子沉默,让孩子在静静的沉默中思考,达到一种真正的内化学习。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孩子会表现的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