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样例5]

时间:2019-05-12 23:1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第一篇: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标精神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都做了相应调整。新课标更加强调阅读教学的目标要盯住学生终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强调在大的语文观下再去研究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的元点和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呢?这是我们广大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共同思考的一个难题。

通过网络学习以及翻阅各种书刊,我略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展阅读教学,要把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放在首位

一位哲人曾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刻”。同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如果没有情感的融合,学生就很难深入地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语文反映生活,生活是情境性的。生活处在情境中的,离开了情境,很难理解和运用知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课程目标中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渗透与交流具有“三维性”,即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课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三者融为一体、彼此渗透,体现在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放在首位,以情感为导向、为动力来组织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情境,给孩子们铺设一个情感基调,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阅读、体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开展阅读教学,要把引导学生的感悟积累作为重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单向分析、学生被动听记”,由此带来“阅读主体严重失落、学生阅读感悟能力普遍不高”的问题。所以,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教学要努力实现由“单向教读”向“自读自悟”转变、由“分析听记”向“品味感悟”转变。这不仅是语文课标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也是近年来广大语文教育专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对阅读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新探索地反映。阅读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是能够通过自求领悟、自求理解、并有充分潜能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只能被动纳物’的书橱或其它什么容器。这就是说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要把引导学生感悟作为重点。

三、开展阅读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关键

著名语文教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他同时指出:“语文学习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和领悟、把握文章作者思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且还明确要求:“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抓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关键呢?我的实践体会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设置疑点,就能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开展阅读教学,要把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宗旨

语文课标中是这样要求的:“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增强创新素质。”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然,小学生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能工巧匠的创新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他们在课堂上很难有什么象科学家那样显赫的创新。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愿望和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将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的僵化模式改为“答案多元化”的弹性模式,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允许多种观点并存,提倡标新立异。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了学生的个性,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愿每名教师都能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行之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论文http://

【摘 要】“大语文教学观”要求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旨在开扩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将分析生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并探讨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质量

为密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中特此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1]。在此,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既为综合素养,切不可将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大背景。教学的生活化的理念应至始至终地贯穿于教学中,让教学贴近生活。为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即:老师将生活内容融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感悟人生。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潜在价值。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也使得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并主动创造生活的价值。

一、生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生活为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实践,在主动参与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老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跳出书本,观察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中通过和同学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建

立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并将所学的各科知识充分利用到生活当中,同时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学语文并学以致用。生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体验之后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实现课堂教学和生活运用的统一,学生可以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为老师提供更大的挑战: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生活化教学,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以家庭为基地的语文教学生活化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学习的启蒙教师。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父母的对话获得很多知识。由于父母职业和认知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学生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必须充分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色,并以此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老师,则可以让他写一段学校的情况简介;有的学生家长是医生,则可以让他写一则如何预防感冒的健康手册;有的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条广告语。如此设计出的学习任务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让家长加入了孩子学习的过程。全家合力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增长了课外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合作学习的气氛,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最好的教育素材莫过于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都具有教育意义。正如建构主义强调的: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以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作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活动如记者、推销员、解说员、明星等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描绘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向同学描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潜力。

3.社会中的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建立好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一切教育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机会。作为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更要引导学生应用语文。如清明参观列士纪念馆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导游;老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街边广告标语、通知,纠正其中的错别字;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电视上的广告用语中的谐音字等。只要有心学,身边处处是真实的教学素材。学生还能在这些活动感受到语文的用处,同时也在使用语文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的事实,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语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的教学,它是一个开放、灵活的空间,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因此,我们应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第三篇: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官方微信:【

zjjsks】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极其重要的。

那么,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语文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其次,要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快手刘》变戏法时,把一个玻璃球放到了一个白瓷碗里,可随后“快手刘”掀开一看,什么也没有!那么“快手刘”怎么把球变没了?球又到那里去了?学生兴趣极浓,积极思考,大胆地展开想像。再次,要借助情景,导情入文,即借助一种情景的创设,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让学生回忆国庆五十周年时盛大的庆典,借此情景,导入《开国大典》一文的学习,重温1949年的开国大典盛况,激发爱国之情。最后,可以游戏介入,自己体悟,即适当地介入游戏,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如教学《寓言故事三则》时,让学生参与游戏、演小品,使学生在游戏中自己体悟课文,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突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种能力。

新版教材课文时代感强,文质兼美,由于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朗读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善于运用声情并茂的描述性语言,通过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烘托、渲染气氛,促进学生入情入境。小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默读可以留给学生想像的余地。教师要经常提示学生运用扫读、跳读、重点处反复读等方法,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学习语言大多是先记而后逐步理解的,或者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一点意思后,随着知识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产生一种“顿悟”。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因此,教师要在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课堂上精讲巧练,挤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背诵。背诵是一项艰苦的学习,学习只有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背诵。背诵训练要体现出层次,先要求大多数学生正确背,再要求全班学生正确背,最后要求大多数学生有感情地背,加快背诵速度。

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生字新词,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课内阅读中,学生获得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早期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力求发现他的特性。叶圣陶先生向我们提出了改革阅读教学的重大课题,如何使学生发现课文阅读的特点,促使我们深入地研究学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可以从多方面来改进教学方法。

1、进行学法指导。如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全文的构段结构一致,所以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一段,然后归纳这段的学习方法,再把这个段与其他段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学其他的段落,由扶到放,充分体现学法指导。

2、让学生自学、讨论、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在学生自学、讨论前首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的则是让学生自学质疑,通过读课文,提出疑问。

3、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任务,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落在“写”上,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有机地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对于学习读写例话,归纳阅读方法等,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重视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

总之,教师只有悉心钻研、科学探索,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风貌,从而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更多教师信息贴心资讯尽在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导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导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作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为此,我们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建构、现实生活、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训练以及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唯其如此,才能开创中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目前初中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喜欢作文的学生极少,作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改版,无疑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新课标(2011版)明确规定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生人格建构方面,它强调“语文课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第四学段(7-9 年级)”对写作提出了 8 点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习作。

结合笔者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本人认为,要走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必须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一、“回到真实的写作”,强化作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在此,有必要提及新课改的两个理念,即主体教育观和生态伦理观。主体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另一个理念是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观主张以整体主义的视野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教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地对话、和谐地交往。在教育中,我们有义务教会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这也是作文教学能够胜任的使命。可以说,亲近自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手段,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当学生为一草一木而感怀的时候,当学生为一山一水而动情的时候,他们的作文便有了需要表达的思想,而他们的人格、他们的情趣同样会得到一次难能可贵的提升。

与生活(包括自然)相结合,这是语文教改(尤其是作文教改)的趋势。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树立大阅读观。学生阅读面狭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严重失误,也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写好作文需要有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积累;写好作文需要有底蕴,包括文学的底蕴和精神的底蕴;写好作文还需要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提出明确的目标,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三、借助“口语交际”训练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思想、训练思维以及表达能力。

口语与作文具有许多的相通之处,都是对人的思维的表达,只是一个以口头语为介质,一个以书面语为介质。因此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如叙事、议论、表情、达意等)的提高。

另外,综合性学习可以丰富生活,开拓视野,可以培养关注现实的习惯,并进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四、进行系统化的、切实有效的写作技巧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思想、关注生活、强化阅读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大家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都见过同样的景物,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写成一篇好文章,有的人却不能?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不同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技巧。写作教学讲究的是宏观与微观兼顾,只有大而广的理论(指导思想)而没有系统而具体的训练,一切都是空谈。当然写作训练“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指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引自《语文课程标准》)总之,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牵涉到语文教育的诸多方面,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看到教学中的困难,更要看到希望。现在,全国各地正全面铺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只要我们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学作文教学就一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困境,走向光明。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文言文教学

黑龙江 嫩江县 前进中学

尹久臣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如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继承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且使后人明白“以史为鉴”的道理。因此,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教材都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

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记。一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记得头昏脑胀,学生学得很被动。效果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教师自己也不满意,常常是事倍功半。因此,文言文教学常常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工作。

新一轮课改试验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效果较好。

具体如下:

一朗读教学————先学后教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我在教学中采用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中的“先学后教”。

分四步:

第一步:出示阅读目标,即让学生明白本节朗读是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

第二步:默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大致熟悉可课文 第三步:指名试读(学生以中下等为主,尽量面要广一些)。其他学生随时指出读错的字音和短句错误,当学生不能发现的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纠正点拨。

第四步:师生共同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后,教师再指名试读。这样通过全体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试读,出现问题,随时点拨纠正。,文言文朗读教学任务便能顺利完成l。

二、字、词、句教学————先学后教

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文言文书右侧大都配有意译,书下注释对重、难的字、词、句都均作了解释、翻译。因此,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尝试了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先自学,自己解决疑难,这样可以让学生暴露存在问题,教师进行点拨,较好地完成了文言文的字、词、句的教学任务。

分四步

第一步:让学生用适当的时间,对照注释、译文,要求尽可能字、词、句落实,对有困难的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做上记号。

第二步:每4 人为一组,教学进行讨论解决独立自学时存在的问题。如有不会的则举手,由老师板书在黑板上。

第三步: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自学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指名由优等生回答,答错或都不会的由教师讲解。

第四步:指名学生逐字逐句讲解翻译;其余学生随时指出翻译有错的词句。

第五步:教师讲将重点字词句按古代汉语现象归类: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样归类便与于学生积累记忆。

三、横向联系、举一反三

我们知道,在文言文中,相同的字、词、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但有时不同的字词却有相同的意思;有一些句式用法亦可归类。学完一个单元,可对一些知识点引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里找出相应的例子归类。可采用小组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下面以语文版七年上第一单元来说明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就以下几个知识点归类: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yue,愉快)《论语》 2.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ou)《期行》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读pan)《伤仲永》 4.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读tie ,动词)《木兰诗》 5.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同上 倒装句: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句,文言文宾语前置,“何”是介词“以”的宾语)《论语》

2.何有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何”“有什么”。“何有于我”是“予我有何”的倒装,介词短语“于我”后置)(同上)

3.幸尚宽,何为不可?(疑问句宾语“为”前置)(同上)4.宁可以急相弃邪?(疑问句宾语“相”前置)(同上)5.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所何思”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木兰诗》 省略句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动词“择”)《论语》

2.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代能温故知新的人)(同上)

3.郎曰:“幸尚宽(省略主语“船上”)《乘船》

4.陈太秋丘与友其行,期日中。(期日中省略主语“他们”)《期行》

5.令作诗(“令”后省略宾语“之”)《伤仲永》 6.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同上)古今异义才词

1、默而识之(“识”。古义是“记”,今义是“知道”“认得”)《论语》

2、去后乃至(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去”)《其期行》

3、后贼追至(贼:古义“作乱的人”,今义:指偷窃行为的人}《乘船》

4、本所以疑(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当因果连词有备用)(同上)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表肯定)《伤仲永》

6、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有的,今义,或许)(同上)

7、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是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同上)8.、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爷爷)《木兰诗》

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副词今义用做作转折连词)

10、出郭相扶将(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同上)

11、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同上)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称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论语》

2.不耻下问(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即以下问为耻)(同上)

3.忽啼求之(啼:哭着,动作,作“求”的状语)《伤仲永》 4.父异焉(异:奇怪,这里用作动词)(同上)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

相待)(同上)

6.父利其然也(利:意动用法,以„„„„为利)(唐诗)(同上)

7.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日:每天,做“扳”的状语)(同上)8.愿为市鞍马(市:名称名词用作动词,买)《木兰诗》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骑”充当“鸣啾啾”的主语,以用作名词:战马,读ji)(同上)10.策勋十二转(策:本义是竹简,这里名称,名词用作动词)(同上)表示数字的词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表示几个人,不是确数)《论语》 2.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十二:均表示很多的意思,不是确数)《木兰诗》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十:都是表示很多,也不是确数)(同上)

通过“横向联系,举一反三”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不再恐惧而是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同学们觉得文言文不再是杂乱无章的了,文言文学习也是有规律的。同学们对文言文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逐渐积累,做到融会贯通,知识越学以厉害灵活。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再见自己查找知识点,能自己就行进行横向联系,受得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审美教育

我国是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量。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只是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不在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这里,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须引起重视:过于重视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du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正因为如此,学生也许精于词性火用的分析而捉鱼拙于优美的鉴赏品味,也许熟记段落此次层次的已有分析而对思想内容的深度难于把握,也许搬来了人物形象的现成单位定位而六十里流失了撞见充分恩了解理解感动。

鉴于上诉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在教授语文版七年级教材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整体感悟文章的美感

在新课程理念中反对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反对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因此,我认为文言文急需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敏感美感,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

学生在文字上更添些品味,增添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希向望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人物的人格美————榜样示范作用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过程中,人物的言行神思,喜怒哀乐,往往使读者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和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如《岳飞》中岳飞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安危的“精忠报国”的高贵品质以及超乎寻常的忠肝义胆和杰出才能“;《包拯》通过对包拯制服盗贼,驳倒契丹不辱使命,为官廉洁,刚正机智,执法严峻,克己奉公的一代清官的典型形象;《董璇执法》中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中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的”高 尚品质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把握体会认为人文人物想法的性格,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着者。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所倾倒、所折服感动时,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有了新的起点。

一、潜移默化的熏陶————情感美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我以往的教学是集成继承的途径之一。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虹,情感美犹如一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得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熏陶。

朱光潜论古诗文的鉴赏“知人论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通

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去同悲同喜,产生共鸣,产生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心态;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的谦逊之风;蔡勉旃“券在心,不在纸”的“重诺责,敦风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以上四步是我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对文言文教学中的尝试,四个环节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完成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灵活掌握。通过以上尝试,使我在以前“事倍功半”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学生把学习文言文当做是一件快乐的是事情,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相信在所有语文教师的努力学下,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会有更大的进步!

下载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教师资格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上海教师资格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h.zgjsks.com/)制作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思想指导下的太极拳教学总结(推荐)

    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太极拳教学 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鲁孝祖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绵缓、轻灵的拳术,其动作圆活,并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穿,深受大众的喜爱并逐渐被世......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语文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语文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作业要求:思路清晰,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挑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

    一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 )()( )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

    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模版)

    《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渝北区悦来中学谭世平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

    新课程标准复习提纲语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写作部分)一、总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写话 1.对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