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张老师移植课感悟
听张老师移植课感悟
我从来没教过思品课,听了这课,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到处都新鲜,处处都是闪光点,处处都值得我去细细的品味和琢磨。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一定要吃透、学生一定要熟知、课程标准一定要明确。用名师的话说,教材、学生、课程标准是政治课堂的“本真”,而上好一节课最基础的就是把本真牢固的把握。反思自己,每一节课都只是草草的看看课本,明确教材讲述了几个问题,然后就匆匆的上课,一节课的备课时间也不过半个小时,这种“高效”怎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
课程标准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育人方向,而教材则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朝着这个方向走,这两者给了我们方法和内容支持,离开了他们,我们的课堂就会失去目标,变得空虚,走向形式。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体,是我们培养的对象,如果不了解学生,不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排斥什么,那么就无法调动学生,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达不到育人的效果。
第二,材料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思品课的教学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现实材料,材料的选择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是能否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提高能力,能否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所以,材料不能离学生太远,也不能太偏,不仅要紧密的围绕主题,也要具有普遍性,而且尽量的新颖,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并且能留下深刻印象,能在心灵上得到触动。
第三,教学内容和形式并重。情景剧、视频等等手段是为了打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知识,对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起辅助作用。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课堂中真正汲取营养,从心灵上得到感悟,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习惯、行为等各个方面,也就是增长知识和能力。所以,不能过于注重“花架子”,整个课堂热热闹闹很快结束了,学生很高兴,课堂气氛看起来营造的也很好,但实际上想一想学生根本没学到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根本没有实现,更别提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
第四,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课堂活动虽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不可缺少。不然我们的思品课堂就变成了空洞乏味的说教,学生不愿意听,老师不愿意讲。
第五,课堂要简约、开放。无需繁文缛节,无需不必要的活动和材料,一切只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需要高效率。
我认为,真正能打动学生,使学生愿意学习的应该是课程的内容。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内涵,具有吸引力,使学生能自觉的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自觉地喜欢去学,才是最成功的。我还需要在这一方面好好努力。
第二篇:听张老师《大禹治水》有感
他山之石,学以攻玉
——听张老师《大禹治水》有感
2019年10月22日上午,我有幸在聆听张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第一课《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本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处理有趣味
张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趣。课前交流环节,张老师设计了学生熟知的“贪吃蛇”游戏,但此“贪吃蛇”吃的却是词语,学生口头指挥贪吃蛇吃课件上出示的词语,再用吃的这些词语串成一句意思连贯的话。这个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课老师的注意力也成功被吸引。新课教学部分,老师说要带领同学们读绘本的《大禹治水》,同时也出示了绘本的相应画面,这些设计都很让观课者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更是成功地被老师牢牢锁定。有趣的教学环节让课堂量更高效,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
二、教学环节有条理
张老师本课的处理是从绘本入手回顾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揭示故事结尾,再重点讲解大禹治水的经过及方法,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新课内容处理条理清晰。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的教学环节,从组内交流讨论到学生上台复述故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梯度训练,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三、教学设计有目的本课的设计,处处都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性。如开课时的游戏,初一看,以为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一想,其实张老师还有一个设计意图——利用游戏,让学生练习用词语串联成句子,为课上复述故事的教学内容做了铺垫。在出示绘本回顾第一二自然段时,老师让学生看图说想到的词语,并相机出示板书。这个环节不仅仅是对上一课内容的复习,更是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基础。在训练学生复述故事时,老师就引导学生利用板书内容,抓住关键词语来进行串联,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教师个人素养高
本堂课除了上述三点收获外,张老师个人的素养更带给我自己一些反思。三字一话是教师的基本功,课堂上,张老师的板书无论是提前写好的还是现场书写的,字体结构紧凑,收放有度;面对班班通设备突然出现状况,巧妙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化解了冷场;当学生的答语与老师预设有出入时,也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以上几点,无一不展现其过硬的个人素养。
此外,针对本堂课我个人也有一些稍微不同的想法,不知准确与否,提出来与大家探讨一下。本课老师在处理“疏导”一词时,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但就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理解得并不理想,此时,老师是否可以用指导学生反复读相关句子,让学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张老师引导读了,但只读了一遍,学生还有点不太明白)?或是借助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现场画简笔画,老师提前准备相关图片)。本课还有一个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过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来体会大禹的智慧,如果疏导一词让学生理解透彻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
总的来说,张老师这堂课让我学到的东西很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会把以上所得好好内化,运用于教学之中,不断完善自我。
第三篇:听张老师专题讲座有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听**老师专题讲座有感
今天有幸聆听了**老师关于“把握教学本质,打造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老师结合具体生动的课例,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总结,让我受益匪浅。“高效课堂”一直以来是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追寻的至高境界,今天,**老师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为我们指出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决定性因素。
一、提高学科素养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
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规律、结论、经验、技巧等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去获得。要想轻松地掌控课堂局面,就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完善和丰满自身专业化知识,不但要深究自己教学语言文本本身的正确判断性,还得对教学学科知识本质能准确把握乃至深刻了解所教授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结构中的意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课堂角色由传道者、传递者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扶助者,激励者,其实为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是帮助教师摆脱传统权利依赖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主性的高度发展,是教师提高专业化素养的最大推动力。
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本身
“高效课堂”真正从学生自我成长的实际出发,实现了两个解放: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指出,我们的教学是让孩子们借助学习知识来拓展其思维,所以更需要每一位教师应努力营造出智慧的课堂,将教学定位为人本身而不是教材内容。
**老师从日本人的历史课、德国人的体育课的两个课例深刻的揭示出现在我们教学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改变着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观点来支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力争突破只用知识来武装人的局限,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获取更多的技能与方法。课堂应当是一方流淌生命长河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应当营造一种开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课堂应当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大舞台,在这里人人应当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释放自己的能量,体现自己的价值。课堂应当是“思维超市”,在这里人人张开智慧的翅膀,自由的飞翔。
三、落实教学目标比选择教学形式更重要
今天的课堂往往随着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我们更注重了直观教学,注重了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了浅表性的活动,表面看到了热闹,实质缺失了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学手段复杂多样,导致教学思路模糊不清,学生学习起来思维逻辑性缺失,不能很好的突破学生思维的难点。以至于
学生思维断层,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现在的课堂教学不缺内容、不缺资源、不缺题目,缺的是学生的思维;不缺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挖掘学生潜力的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要弄清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习惯,顺着学生的思维来设计教学过程,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层,这样他才能愿意思考,积极思考。
**老师一句话说的很好: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对这些知识正确地加以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注重引导学生有效的交流也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积极有效的学生交流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了仅仅是充分交流是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中相互理解,培养学生们的优化意识。
以上是我听完这次专题讲座的一些浅显认识,**老师能够对打造高效课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正是来源于他站在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上去拨开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层层迷雾。教育是一种唤醒,一种引领,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尊重,一种促进。教是启发引导,学是积极思考;教是有效促进,学是主动获取;教是真诚服务,学是主动发展――这应该才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真正主旨吧。愿从今天开始,立足课堂、依托课堂,自觉提高自身专业发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质的飞跃。
第四篇:听评课感悟
机械专业专业化听评课感悟
机械数控组张素正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听课制度同样是中职学校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之一,目前,采用的听课方式包括:推门听课、专题性听课、随堂听课等,应该说,实施听课制度后,学校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整体教学业务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为保障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学校专业复杂,学科繁杂,区域内交流机会稀少,如何开展专业化听课是个难题。学校各类科目老师跨专业听课的现象非常突出,语文课老师听机械专业课,财会专业课老师听电子电工课,英语课老师听服装专业课等情况比比皆是,由于听课老师与任课老师专业不同,往往使听课老师根本无法听懂教学内容,用一名老师的话说:“云里雾里,好象是听天书”,这样的听课充其量只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等方面对授课者教学作出粗略的评价,而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的评价往往不能做到客观。
为此,今后的专业课听课要进行制度上的修改,各类听课组合使用,重点在学科组中进行专题性专业化听课,随堂听课与推门听课则主要侧重于教师教学常规、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考查,通过随堂听课与推门听课提高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力,而专题性专业化听课则重在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形成教师专业授课风格,提炼各类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技巧与策略。
第五篇:听核心素养课感悟
感受数学魅力 提升核心素养
5月26日上午,东阿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与了此活动,在一上午的时间里,安排了3节观摩课,之后由三位执教老师说课谈思路,然后听课教师评课,最后由县教研室张延会主任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在本次活动中做展示的分别是聊城市教学能手黄玉贵老师、聊城市骨干教师张彦老师和聊城市优秀教师解琳琳老师,在展示活动中我充分领略了三位优秀教育工作者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感到受益匪浅。除此以外,评课活动更使我在宏观上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3节展示课和1节评课的安排一上午很紧张,我们也很疲劳,但是满载的收获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现在就把自己这一上午的收获做一总结。我认为: 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这一点在今天的三节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教学中注意了小组活动和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中的课例都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所有的教学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如可能性和平均数的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效率很高。在活动后展示时,教师们也都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如投影展示、精美的课件、黑板展示等。还有,如黄玉贵老师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直接在黑板上贴上了“树苗”,更加形象直观了,效果特别好。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这就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体现。
2、教学中注意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这一点在解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体现的最为充分。解老师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三次摸球活动,每次都是猜、摸,最后得出结论,体现了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张彦老师执教的《平均数》更是体现校本性,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选择本班经常进行的口算题比赛为教学资源组织活动,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而不陌生,让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获得。
在课后的评课活动中,参与听课的老师都对三节展示课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说三节课情境新颖,结构清晰,语言规范。有的老师用“安步当车”、“洞若观火”“布线行针”三个词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有的老师肯定了教师主讲难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形式。
最后,县教研室张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下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期待数学老师,以“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