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数学课感悟
听数学课感悟
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们的每个老师都是优秀的,但优秀不是说就能把学生都教会,因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加减乘除都不会,而加减乘除恰好是初中数学的基础,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整式的加减乘除、分式的加减乘除、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等等,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所以,我的感觉是数学老师都在尽力。
最初王校长让我们听课时感觉是完成任务;但随着听课的进行,不断感受到老师们在教学中那么多好的方法值得推广,所以感觉又是一种责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缺失、学困生的处理等等问题的解决又感觉数学老师的一种压力和迷茫。于是我们在听课之后做了认真的研讨,以寻求教会学生数学的方案,找出现在存在的问题并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我们的听课是集体教研的一部分,是把集体教研延展到课堂,我们的听课是推门听课即常态课,各种课型都有都是教研内容在课堂中的体现。第一内容一致又各有特点,第二能突出自己的特点,第三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今天就把问题提出来进行研讨。优点与不足并存,你的优点可能就是我的缺点,所以我总结的优点同时也是不足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扬鼓励时时处处出现。这其中王春霞、王庆红、蔡荣等老师做的非常好,对学生的亮点适时表扬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但更多的老师就显得鼓励的话语太过珍贵,一堂课几乎都是严厉,就在学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以为应该有表扬但非常遗憾没有,这对学生是一个打击,时间长了就没人再提问题。
二、让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让抽象变为形象。
尹老师就做的很好,例:倒数,用手势“1”,例:0没有倒数很孤单,现在有了相反数了就不孤单了,在原点的两侧相互打个招呼吧;例:绝对值:一扇门,任何一个数想从里边出来都被它挤掉尾巴;例:多项式的乘法:解散;分解因式:集合等等,让学生易记易学易掌握易使用。
三、让学生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
我认为长期以来有一个误区就是数学会做题就行,但我要问做题的依据是什么?思路从哪里来,如果你没有把数学知识记住就一定不会用。我们强调在理解 1 的基础上记忆,那是对好学生,对于那些不能理解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先把它背过,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确实不理解,但背过了就能用,就能用好,用的多了就理解了,这就是“比着葫芦画葫芦”没有不会且越画越熟。好多个老师对我的这个体会表示赞同,并且有的老师做的非常好,凡要求到位的,学生都能记住都能学会,成绩也不错。
四、如何上好一堂习题课。
个人观点:第一,处理习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处理习题的同时,回顾旧知识非常必要而不是就题论题,这一点所有老师都做到了只是有详略之分,第二,题目不在多而在于典型、灵活、多变,第三,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优秀的学生去尽力帮助学困生,第四,充分利用课上学生的生成的资源,做好点评总结,这一条耿丽萍老师做得好。例:其中一个学生的作业中结论正确,而另一个学生作图非常规范,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取舍总结效果很好。第五,大部分题目要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接受。我下列展出的一组题目比较不是对某个老师而是对所有老师而提出的问题: 分解因式
同步训练:(课堂练习)
淄博中考(1)4(x+y)2+25-20(x+y)
(2010)a2b-2ab2+b3(2)(a+2b)2-8(a+2b)+16a2(3)(x+2y)2-4(x+2y-1)(4)16x4-8x2+1
(2012)a2-2a+1(2013)x2-1(2014)8(a2+1)-16a 一对照便知课堂练习与淄博中考的难易差距。建议:对照数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选题,不要超,不要太超不要人为的增加难度,这让我思考为什么学困生越来越多,所以不要人为的提高难度,不要把经典都放在一起,当把经典集中之后就不经典了.现在各个级部数学都有同步训练、配套练习册,其中不少练习都“难”和“超”且不符合淄博中考的要求,所以建议布置作业时要“舍得”,能用简单灵活的题目体现知识点的绝不用大部分学生不会做的去体现,特别是星期六星期天作业是否应该老师在总结一周的学习内容之后去编辑作业会更好更有效,千万不要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布置,在交谈中老师们提到期中期末考试题目的难度大都是中考题这也是事实,因为有考试考评也就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可 2
就亏了中下游的学生了,所以该问题需要研讨。
五、复习课要有复习课的模式和效果
复习课要有复习课的模式和效果,不要像到外校所听的展示课那样去表演、去浪费时间,特别是初四,初四的要求是要培养能打仗能打胜仗的野战部队,而不是培养去表演的模特队,一堂课下来解决了几个在平时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小题目没有任何意义。而我们的初四数学复习课从课堂内容、课堂容量、课堂知识的总结点拨,特别是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错误的点评非常到位,并且有代表性、灵活性、拓展性,这近乎完美的课才真正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六、合理的上课模式
部分老师的上课模式是:讲解+整理(实际上就是抄下老师的答案);能否像王庆红老师的课“学生自学-----小组自议------学生讲解------老师点拨”。这样的过程是学生愿意学老师又轻松,但也有的老师是讲的太多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少,所谓的整理实际上就是抄下老师的答案,不起任何作用,能否把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呢?所以我在听课时就写下了下面的话:老师很辛苦,学生更辛苦,已经听不明白了,还要装作认真听,真是一个字累,两个字很累,三个字都很累。
七、对数学语言的使用
数学语言有三种:图像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例角平分线的性质(1)图像:
OMAEN(2)文字: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符号:∵OE平分∠AOB EM⊥OA于M,EN⊥OB于N ∴ME=NE
B
学生之所以不会写证明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数学符号语言不会用,学生符号语言的培养与使用就要从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开始,当每个基本的数学元素都能准确地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时,学生的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培养起来了。所以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把符号语言落实到位,这一点安玉洁落实做 3
得好。
八、多给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
除了及时表扬之外,王庆红老师给予学生的展示机会多,前后黑板的使用率非常高,一节课有一半多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展示,并得到点评,这对学生来说是成长的重要的过程。
九、总结与课堂反馈
讲完课或点评习题之后做到总结非常重要,且要时时总结,大部分来说能做到,但也有的来说忽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完整。每堂课在结束时课堂反馈是必须的,李新凤来说做的好。
十、多关注学困生
本来数学学困生从小学开始就不少,因为加减乘除不会,但到初中之后要尽量控制增加的速度。从关注度来说,每堂课都多多少少的给予他们关注、关怀,老师们照顾不过来,可以小班内的好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时时关注。从备课内容讲尽量降低难度,让那些挑一挑能学会的学生不掉队。从作业层面讲,继续提倡分层作业不要一刀切。
建议教研中除了研究教材、教法、作业、个人的奇思妙想外,再一个重要的内容要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接受。
今后,我们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并且听课的任务是继续挖掘老师们的亮点,如果能把老师们的亮点聚集到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对原来课堂中的问题是否有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与大纲的结合、在选题、在课堂展示 在课堂总结、课堂反馈、在关注学困生等方面。
2014,,10,10耿汝奎
第二篇:听数学课收获
我的收获
听了三(3)班的数学公开课,感受最深的是孩子的表现。杜郎口模式下的孩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动起来了。才三年级的孩子,大半年的锻炼练就了清楚的表达能力,树立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找到了展示的乐趣,甚至更多……新课堂激发着孩子的潜能无可厚非。
也正是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制造出很多的惊喜,提出很多奇思妙想,甚至是大胆的猜测,所有的这些考验着老师的应对能力。因此,想要课堂精彩深沉,课前必须精心预测。新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提问质疑,问题意识乃是一种探索意识,所以课前老师就应该预设好学生大致会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通过语言的诱导、评价等,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不可能让课堂冻结在那,然后精敲细推,那些绝好的生成性资源往往都是一闪即逝,把握了,就是知识的闪耀,失去了,只能惋惜。开放性的课堂,需要老师做好充分的预设,有一对火眼金睛,把握闪光点。另外,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对待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进行教学预设中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思考,深入了解学情,再从学情出发,我们方能更好地处理和应对问题的引导。
三(3)班课堂上孩子涌现出的问题,授课老师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和引导,甚至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孩子的思维走得很散很远,老师却收不回来,这是这节课比较惋惜的地方,但同时折射出老师在面对开放性课堂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和预设。这就是我的收获!
第三篇:听数学课心得体会范文
听课心得体会
西岗镇中心小学
魏霞
听课心得体会
上周学校举行了名师工作室学科研讨既外出学习汇报活动,听了龙祥和杨光玲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这两位老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到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我就谈谈对这两节课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龙祥老师讲授了《认识周长》这节课,通过检查小明、小刚、小美对小区美化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导入新课,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这个环节中,设计了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正方形卡片、三角形卡片的周长,让学生指一指、描一描探究出图形的周长。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杨光玲老师讲授了《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杨老师这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出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在小组交流操作中的发现,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又通过“你知道吗?”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们创造数学知识的伟大。
总之,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
第四篇:听五年级数学课心得体会
听五年级数学课心得体会
后张小学
李琳
9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教办组织的到金书小学听四年级五年级教师的示范课,两位教师的讲课,让我受益匪浅。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两位教师的课,设计精美,朴实自然,我被两位教师的精彩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
一、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三、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上课教师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旋转的三要素。五年级数学老师用多媒体引入,展示风车等图片,激起同学们的探究欲。同时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画出某图形旋转之后得到的图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五、教师通过学生身边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把新知变成能力。
六、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七、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完善思维。
听金书小学五年级老师的数学示范课,使我亲眼看到他们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通过她的课堂教学,让我看到老教师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了一点感悟。
1、课前精心预设,老师们在课前都以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故事与学生非常和谐的交流,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内心有一种亲切感。课前一定要准备得充足,做到充分的估计预料学生的水平,实际经验等。
2、课中精讲多练,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动口说,动手做,学中玩,玩中学,非常适合孩子们的特点。
3、整个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40分钟。他们的课堂教学,一言一行,就像是一面镜子,自己在时间上与他们的差距很大,要在短暂的一节课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必须认真学习。
4、课后回味评价很重要。他们都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加强回忆。注重学生互评,师生评价,给与肯定。我认为这样做是给学生的一种鼓励,一种加油的妙方。此次听课,使自己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效率,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探索。
第五篇:听初三数学课心得体会
一、学习体会:
此次去xx中学参观学习,尽管只听了两节数学课,听了一个讲座,但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鲜活的生命力,下面来谈一下我的收获和体会。1.走进校园,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 当我们走进xx中学,首先感受到的是他们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他们的办学目标要求,育人指向都是非常明确的,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育人魅力。而这些都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学校的最醒目位置展现,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渲染出他们的办学宗旨。在xx中学无论身处校园的哪一个角落都彰显出文化的色彩,诚信超市、图书角都在其中。
走进教室,干净,整洁;前面的黑板上每个人每天都写一句名人名言,对每一个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室后面黑板上张贴有每个小组的标语,让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团结,向上,这让班级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熏陶和教育。2.走进课堂,感受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
xx中学高效课堂,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师只起到指挥的作用,而学生展示时始终站在聚焦处,xx中学的课堂,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学生不再是整体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课堂焕发出只有学生独有的生命力,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每个学生都非常自信敢于展现,课堂上师友学友间互助合作真实大放异彩,课堂中的学生是千姿百态的,是有潜能的,是有活力的,更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从课堂上看师友学友之间的互助合作,他们充满成就感、幸福感,把学习变成乐趣。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在这两节课上,教师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只有老师对重点的强调和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静心思考,热烈讨论,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客观正确评价同学的板书。这些正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体现,自主,自信是他们终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走进课堂,我看到这两位教师都是把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的深刻体验这个理念落到了实处。他们付出着并享受着课改所带来的成功感。3.聆听报告,体会小组合作模式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模式高效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从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改变了学生的角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改变了教室功能,把教室变成了学室,把讲堂变成了学堂。真正体现出了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这种课堂模式以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改革。二.几点思考,要改变什么。
1、为什么课堂中不需要教师激情的调动,学生学习却充满激情积极主动?
无论在哪一节课堂上我看到的都是学生充满激情的乐观积极学习状态。他们激情的展示、安静的作答、激烈地讨论,认真展示点评。从他们的表情里感觉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苦差事,他们在学习中体味成长的快乐。身为一名老师都能被那种氛围所感染,更何况是学生。我在思考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逐渐就没有激情没有主动性,课上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沉闷。是学生本身没有激情还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关于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也曾寻求许多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比如课中教师激情生动的讲解、创设有趣的情景、适时而真情的激励评价、增加有趣的实验、设置问题的悬念和精心的布白等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可是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教做调整,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xx中学的课堂中师生关系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前一种变化使学生从心理到行为都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人地位,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后一种改变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全过程广泛深入的参与学习活动。主人地位的获得让他们感到讲的人或问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失去了压抑,获得心灵的解放,使他们能主宰自己的学习。同样的学习机会和成功的学习体验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成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动力。所以这次昌乐之行的最深的体会我认为教师要学会在学生面前适当示弱,教师过于能干可能就会导致学生的低能。
2、为什么学生在展示中表现的如此精彩?
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成长自己并不断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过程。我觉得他们的课堂讨论、展示和点评是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阶段。
① 课堂能否成为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对于学生的潜能有高度的尊重和珍视,是否对学生充满信任和乐观的期待。只有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彰显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② 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让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少一点自轻与自贱;多一点自主选择与自主承担,少一点轻信盲从与不负责任。
③ 教师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获得真知,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展示能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特别是在得到同伴和教师的认可时会产生自我陶醉感和成就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这种精神愉悦可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3、为什么课堂中找不到差生?
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经常遇到你在上面讲的很投入,但仍有学生依然在下面没有反应甚至玩耍,这始终令老师们心焦、苦恼。春天中学的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没有一个陪衬或旁观者。我想原因有二:一是课前展示关注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无死角,达到了复习检查的目的。二是建立了学习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机制,打造了小组团队精神,营建了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这些都让合作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也使学生的资源共享变成现实。
三、我重点落实什么?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今的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我们转变师道尊严的教师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教师在知识与学问方面享有很高的权威。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存在的权威感,自认为闻道在先,是求知的先行者,因而处处居高临下;另一方面,学生盲目迷信教师,从不怀疑教师的权威性,不敢越教师所思、所言、所为之雷池,导致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即或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能否得以表现和发展,则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其存在和发展的气氛和环境。所以,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转变,以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创设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大胆地提问和讨论。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无论做什么,要不怕犯错误,大胆地尝试;让他们在试误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
2、改变陈旧的观念,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位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在自己的眼里不应该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因为我们的学生心里必定装着差生的自卑和自负。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你彼,就不再给予你此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所谓好、差之分,只不过是教师主观偏认罢了。再出色的学生也有某方面的不足,再调皮的大王也有其用武之地。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教师应用一种发展的目光、宽容的心态去欣赏你的学生,相信有一天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可爱。
3、帮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不断激励他们。
正因为有了上一点,教师应帮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建立适合自己的目标。让他们的今天比昨天更出色,让他们的明天比今天更值得期待。与别人比较也可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千万别让比较成为学生前进的绊脚石。让学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有勇气面对失败,面对挫折,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乐观与自信,快乐地迎接生活的潮起潮落;让学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生活心态,盲目的比较是自己为自己设置陷阱。找到自我,相信自我,便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4、培养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科学有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产生创新欲望。而作为教师可以用各种数学实验、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可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空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数学在工、农、商、高科技领域、日常生活的巨大作用;讲解由各个伟大的数学家所引发的各种故事以及数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数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5、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表现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于自己充当角色的活动,这种兴趣会更加强烈。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变老师教,学生学为学生教,学生学。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而不是包办。
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来影响人、改变人、发展人、提升人,使其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谋幸福。我希望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