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交通大学学院(部处)自筹资金修缮项目管理办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院(部处)自筹资金
修缮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正常的建设工作秩序,维护广大教职工正常的教学、科研办公及生活,更好地保护好学校所属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上海交通大学所属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条 学院(部处)需要自筹资金装修或修理的项目立项规定:2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须有主管校领导签署意见;2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的项目须由主管院领导签署意见。
第四条 经立项同意后,项目负责人需填写《上海交通大学装修项目申报表》,连同预算书报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审核,如超过5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学校的有关招投标办法执行,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项目可由学院(部处)自行通过各类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第五条 申领施工许可证的规定:项目负责人需携带审核通过的《上海交通大学装修项目申报表》、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需建设部或上海市建交委颁发的)、预算书及图纸、拟定的施工合同等相关资料报基建处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施工许可证及安全施工铭牌。
第六条 施工合同的签订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学院(部处)是申报项目的责任主体单位,须与施工单位签订必要的安全、文明施工及廉政协议,有责任负责施工区域内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基建处有权监督施工的整个过程。
第八条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如有影响周围单位的项目负责单位与责任向相关部门通报并征得同意后,责成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区域予以施工;施工铭牌必须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悬挂;如有施工噪音的工作需避开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办公时间;涉及绿化、交通、垃圾处理等必须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竣工验收管理:工程完工后,由学院(部处)组织各相关部门予以验收,验收的相关程序按学校制定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执行。验收合格通过后,施工单位向基建处交还施工许可证及施工铭牌。
第十条 项目的报修规定按施工合同约定执行,如无约定,则按学校制定的建设项目保修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以上条款由上海交通大学基建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上海交通大学财务预决算管理办法(定稿)
上海交通大学财务预决算管理办法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等法律规范加强学校财务预决算管理,使我校的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学校依法实行财务预算、决算制度。财务预算、决算是学校合理配置资源、实施有效管理、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形式,财务预算、决算服务于学校的长远建设目标和发展计划,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满足日常运行的财务需求。
第二条 学校财务预算贯彻“支持发展、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勤俭节约”的原则,收入须落实,支出应从严,不做赤字预算,保持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学校财务决算贯彻“依法、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预算的执行和各项财经活动情况。
第三条 学校财务预算分为学校全口径综合财务预算、部门财务预算、学校运行财务预算、专项财务预算等。学校全口径财务预算为学校所做的全部收支预算,包括学校运行财务预算和全部专项财务预算等;部门预算为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所做的收支预算;学校运行财务预算为学校可直接支配财力的收支预算;专项财务预算为在某段时间内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或其他特定需求而编制的预算。与此对应的有全口径综合财务决算、部门财务决算、学校运行财务决算、专项财务决算等。
第四条 学校全口径综合财务预决算,在校财经领导小组领导下编制,并由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核后,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审核批准。学校财务处是学校财务预决算实施编制和管理的职能部门。
第五条 维护学校财务预决算的严肃性,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未列入预算的项目
一般不得开支。
第二章预算编制
第六条 学校根据章程和发展规划,明确下达下一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与要求,据此编制收支计划。
第七条 部处、直属单位。学校机关各部处、直属单位按岗位职责和本单位承担的任务编制收入与支出的需求预算,经分管校领导确认后提交校财务处汇总编制。
第八条 学院、直属系。学校人事处根据各院(系)的建设目标、岗位设置和承担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任务编制其人员经费的收入与支出预算,在与各院(系)沟通的基础上,报主管校领导确认后提交给学校财务处汇总编制。学院、直属系的公用经费部分,由财务处根据学院人数等因素,综合核定后汇总编制。
第九条 其他或专项。人事处编制全校人员经费的支出预算;教务处编制本科生学费收入、有关办学收入及本科教学支出等预算;研究生院编制研究生学费收入、有关办学收入及研究生培养支出等预算;学生处编制全体学生住宿费收入预算,本科生奖助学金、学生活动费等有关支出预算;“211/985”办公室编制“211工程”、“985工程”专项资金收支预算;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编制科研项目资金的收支预算;基建部门根据教育部立项批复和学校党委常委会决议编制基本建设预算;资产管理处编制学校产业、资产、住房补贴、修购项目的收支预算;后勤保障处编制学校后勤保障的收支预算等。
第十条 学校财务处在校长和分管校领导指导下,负责汇总形成校级综合预算草案和专项预算草案,其中专项预算须符合国家下达该专项经费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根据学校实际财力和收支平衡的原则负责对综合预算草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学校全口径预算初步方案,并提交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第十一条 收入预算的来源要落实,没有把握的收入,不得列入预算,不能把专项资金、银行贷款视为学校自有资金。支出预算要从严,坚持统筹兼顾、支持发展、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属于国库集中支付经费的预算要力求科学、规范、合理,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经费足额、及时使用。
第十二条 学校因发展需要或新增重大建设项目需要负债运行时,应由有关部门提出详细贷款、融资、还款方案,根据“三重一大”原则和有关规定分别报请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议、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列入预算。
第十三条 为应对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按校级综合预算支出总额的1%设立学校的总预备金。需动用总预备金时按预算外立项程序审批,并从严控制。总预备金缺额时应及时补足。
第十四条 学校于每年11月开始编制下全口径综合财务预算,当年1月完成本的预算草案的编制,正式预算于每年春学期开始之前或之初下达。
第十五条 经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的预算初步方案应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审核批准,形成正式预算方案,并向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十六条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部门预算在校级综合财务预算和有关专项预算的基础上由财务处编制,由校长审核签署上报。
第三章预算执行
第十七条 各级领导、部门均应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的完整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第十八条 在分管财务校领导的主持下,校财务处按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执行方案,将预算划分为校级和校内各部门、各院(系)的二级预算执行方案,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支出预算执行模式,并分解到有关校领导。校领导对其所分管范围内的预算执行情况负责。
第十九条 学校各职能部处的预算中如果涉及到分配给各院(系)或其他部处的经费,须由其在学校预算下达后的一个月内,按照预算分配的标准、项目、金额等及时下达预算执
行计划。
第二十条 校财务处应做好预算执行中的各项指标的分解、下达计划等工作,要对预算执行情况向校财经领导小组提交季度报表及紧急情况报告,及时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执行结束后,结合决算情况向学校党委常委会一并报告。
第二十一条 已经列入预算的支出,各部门要精打细算,遵守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杜绝超支或擅自改变用途。
第四章预算调整
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对确因情况变化或特殊原因需调整预算的,按下列原则和程序执行。
1、有关部门(单位、个人)因特殊情况提出的20万元以上财务预算内调整的申请,由其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提交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由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给出是否同意调整的意见。其中:单笔经费调整在200万元及以上者,须将审核意见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核决定;单笔经费调整在10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者,须将审核意见报校长办公会议审核决定。
2、有关部门(单位、个人)因特殊情况提出的20万元及以下财务预算内调整的申请,由其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提交分管财务校领导和总经济师共同审核决定。
第二十三条 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原则上不受理预算外立项申请。确因特殊原因需在预算外立项支出的,按下列原则和程序执行。
1、有关部门(单位、个人)确因特殊原因提出的10万元以上的预算外的立项申请,由其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提交校财经领导小组进行审核,由校财经领导小组给出是否同意立项的意见,并落实经费来源或出处。其中:单笔预算外申请经费在100万元及以上者,须将审核意见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核决定;单笔预算外申请经费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者,须将审核意见报校长办公会议审核决定。
2、有关部门(单位、个人)确因特殊原因提出的10万元及以下的预算外的立项申请,由其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提交分管财务校领导和总经济师共同审核决定。
3、需动用学校总预备金支持预算外立项的,按照上述原则和程序执行,但应从严控制。
第二十四条 严格控制“211工程”、“985工程”等专项经费的调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者,必须按照专项经费下达部门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和审核。专项经费调整的额度和审批权限参照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决算
第二十五条 在预算终了时,在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校财务处应当依法、准确、完整、及时编报决算草案,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核批准,并向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十六条 编制决算草案时,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帐表相符、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应清理、核对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款拨款数字;检查各类会计事项处理情况,确定收支范围;清理往来款项;检查各项税金计算及缴纳情况和专用基金的提取及使用情况;做好年终对帐工作,清查货币和各项资产实际结存数。在做好年终清理工作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年终结帐和转帐工作。不得以估计数字为依据,不得弄虚作假。任何人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篡改决算的有关数字。
第六章预决算监督和审计
第二十七条 在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校财务处负责对学校各级预算的执行、监督和控制,并按第二十条的规定向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党委常委会报告预算执
行情况。
第二十八条 学校审计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的要求,对预决算的完整性、合法性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向学校党委常委会报告审计结果,并对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后续检查。
第二十九条 接受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的制定、修改、颁布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综合预算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上海交通大学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
第三篇: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调动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管理对象为学校所有在校本科生(留学生除外)。
第二章 奖学金类别
1、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出资设立,用于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在校学生。国家奖学金是目前我校的奖学金中奖金额度和规格最高的奖学金。
2、上海市奖学金
上海市奖学金是由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7〕35号)精神出资设立,为激励本市所有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在校学生。目前上海市奖学金的奖金额度与国家奖学金等同。
3、专项奖学金
专项奖学金是由企事业单位、个人及社会团体等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相关协议进行捐助设立的。各个专项奖学金的奖励对象通常会指定专业和年级,并且要求学生学习勤奋、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专项奖学金的各个奖项奖金额度不等。
4、优秀奖学金 优秀奖学金是由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旨在激励学习勤奋、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在校学生。共分A、B、C三个等级,优秀奖学金是目前我校奖学金中覆盖面最广、总奖金金额最高的奖学金。
5、新生奖学金
1、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考总分(不含各类加分)名列该省市自治区第一名且被我校录取者,可获得人民币2万元新生优秀奖学金;名列第2-10名且被我校录取者,可获得人民币1万元新生优秀奖学金;名列第10-20名且被我校录取者,可获得人民币5000元新生优秀奖学金;
2、保送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奖学金:A、凡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五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且免试保送我校者,可获得人民币20000元奖学金;B、凡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且免试保送我校者,可获得人民币10000元奖学金。
第三章 奖学金经费来源及管理
1、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经费的来源包括:国家和上海市拨款;学校按一定比例从收取学费中提取的资金;国内外社会各界捐助等。
2、本科生奖学金由财务处根据“分类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3、本科生各类奖学金,由财务处根据教务处提供的获奖学生名单,以银行转账方式发放。
第四章 奖学金评定条件
一、奖学金参评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学习认真刻苦,热爱所学专业,在校期间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表现突出;
5、积极参加体育、文艺活动;
6、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7、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热心班级工作。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奖学金参评资格
1、参与邪教等非法组织或活动者;
2、上一学年受社会治安处分者;
3、出现不良诚信记录者;
4、无特殊情况,一学期选修课程少于15学分者;
5、有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考核不及格;
6、体育(身体残疾、疾病等特殊原因除外)、寝室卫生考核不达标者;
7、受到各类处分或院、校通报批评者;
8、退学试读或休学之后返校学习者;
9、其他教务处可视为应取消评选资格的情况。
三、特殊情况声明
1、其他学年出现不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情况,不影响评奖当学年的奖学金评选;
2、同一评奖学年内,优秀奖学金可与其他奖学金兼得,但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原则上只能获得一项,由学生在院(系)内自主申请,经审核合格者给予奖励;
3、到外校交流的学生返校后,根据课程要求进行相应转换,以转换后课程参与当年评比;
4、转专业的学生不参与原院(系)专项奖学金评选,其他类别的奖学金仍在原院(系)参评;
5、院(系)直接与公司签订协议的专项奖学金,具体评定由各院(系)自主执行,但奖项名称和相关内容报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备案。
第五章 奖学金评选流程
1、奖学金评审工作在每个学年9月份启动;
2、学校根据各奖学金管理条例发通知到院(系),通知包括:奖学金种类、评定名额、评定方法、起止时间、获奖条件、评审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等,同时发各类奖学金申请表。
3、由符合条件的学生本人填写奖学金申请表,在本院(系)内申请奖学金。
4、院(系)评审委员会依据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总学积分×70%+综合素质成绩×30%。
Σ(所选课程考试成绩×该课程学分)
总学积分 =
——————————————
所选课程总学分
综合素质成绩:综合素质基本应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8%+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7%+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6%+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3%+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3%+技能培训及其他×3%,由院(系)统一组织进行。
确定获得各类、各级奖学金的初步名单,张榜公示,并报上海交通大学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审批。
5、经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在校奖学金管理网站上公示获奖学生名单,公示一周。
6、学生个人对奖学金初评结果有异议者,可在本单位初评结果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本单位评审小组提出申诉,评审小组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如学生对本单位评审小组答复仍有异议,可在评审小组答复后3个工作日内向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起申诉,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审查后做出处理意见,报主管校领导批准,通知学生本人及所在单位。此处理意见为最终处理意见。
7、学期末学校根据奖学金获奖名单,发放奖金并颁发奖学金荣誉证书,获奖记录记入学生综合评价记录单。
第六章 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1、学校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讨论和决定有关学生奖学金的重要事项和问题,制定全校性奖学金的评定办法,审批全校性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2、学校设立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学校主管负责人任主任,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校教育基金会、研究生院、医学院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任委员。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秘书长。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秘书长由教务处主管副处长担任。
3、各院(系、所、中心)成立学生奖学金评审小组,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评审小组由5-7人组成,院(系、所、中心)党政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班主任代表等应为评审小组成员。
第七章 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奖学金管理办法一并终止执行。
2、本办法由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四篇:上海交通大学芜湖研究院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芜湖研究院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优势,满足安徽省产业经济迅速发展对于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安徽省在区域、科技、产业、资金和需求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形成政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机制,上海交通大学经与芜湖市人民政府经充分协商,就共建“上海交通大学芜湖研究院”(下称芜湖研究院)事宜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芜湖研究院的性质与设立模式
芜湖研究院立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升级,采取研究院、实体公司和项目公司三位一体的三级合作模式(“1+1+X”模式)。芜湖研究院是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产业化管理、项目(含企业)引进等综合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承接并培育科技项目;实体公司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的公司化、商业化工作;项目公司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根据需求成立的企业。芜湖研究院由芜湖市人民政府以事业单位批准设立,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芜湖研究院在设立之后,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指定单位、芜湖市人民政府、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人等共同作为股东设立实体公司;对于芜湖研究院培育和引入的项目,由实体公司主导并与社会投资者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二、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芜湖研究院设理事会,理事会是芜湖研究院最高决策机构。设名誉理事长2人。设理事11人,其中包括理事长2人、副理事长2人。理事会成员半数由上海交通大学委派,半数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委派。理事会的主要职责、任期、会议制度、议事规则、理事长职权等在协议签订后由三方确定。
(二)芜湖研究院设立前瞻战略指导委员会,对芜湖研究院相关项目的研发、投资等进行指导。委员会人数为20名,由上海交大、芜湖市政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组成。
(三)芜湖研究院设院长1名,常务副院长1名,副院长2人。其中院长由上海交通大学委派,常务副院长、副院长由上海交通大学、芜湖市人民政府分别委派。
(四)芜湖研究院设立若干单项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进行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工作,这些中心是芜湖研究院从事产业技术应用性研发与产业化工作的主要研究力量。人员包括交大相关研究人员与专聘人员。条件成熟时,可成立项目公司以实现企业化运行。
(五)芜湖研究院是负责上海交大与芜湖及安徽全省联系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将协调上海交大与安徽省各地相关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相关产学研合作事务,各中心对接上海交大相关的院系、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继续教育基地。芜湖研究院将发挥校地双方的优势,并密切联系安徽本地、全国以及全球企业,发挥他们的智力和财力优势,努力为上海交大教学和科研,为芜湖及安徽省的科教文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芜湖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为芜湖研究院行政负责人、代表人,代表芜湖研究院对外开展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芜湖研究院行政领导班子主要职责在协议签订后由双方确定。
(七)芜湖研究院的组织构架如图1: 图1 芜湖研究院的组织构架
三、运营模式
芜湖研究院采取委托运营模式,即在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之后,整体委托上海交通大学产研院运营。就项目产业化而言,其运营模式如图2:
图2 芜湖研究院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芜湖研究院开始运营之后,在成果转化方面,项目来源有两个。其一为交大各院系可实现公司化的科技项目、针对安徽省产业对接而产生的研发项目。其二为认可芜湖研究院理念,并愿意入驻芜湖研究院的研发及成熟项目。在科技项目入驻之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和孵化,对于可以实现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项目可以经过论证,并择机进入芜湖研究院科技公司进行商业化操作。在这个阶段,可吸引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社会资金、科技创业投资基金进行投资,设立公司,从而实现产业化。对于已经成熟的交大及社会项目,可以直接成立公司实现产业化。
四、宗旨、愿景、使命和业务范围
为引领科技创新,以科技产业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芜湖研究院将以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创新型校企(地)合作模式,促进上海交大的新兴产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移,在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和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骨干作用。通过创新型产品、技术和企业及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促进安徽省的经济发展。
芜湖研究院的宗旨是:围绕安徽省及中部崛起的功能定位,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战略性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平台,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骨干作用。
芜湖研究院的愿景是:成为以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新材料等的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智库、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基地。
芜湖研究院的使命是: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新材料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端人才培养。
芜湖研究院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新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核心与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孵化,以及相关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信息咨询、相关产业投资、人才培养等。
五、任务和目标
芜湖研究院的五年(2013年至2018年)规划发展目标为:
1、建设10个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2、对接安徽省的人才政策,争取引进4个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3、争取申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其他项目30项;
4、申请专利160项以上,申请软件著作权80项以上;
5、引入、孵化企业40个;
6、争取三年内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基地3-6个;
7、三年内孵化、培育、引入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企业20个,过五千万元企业10个,争取过亿元企业5个;
8、争取引入或新申请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
9、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争取引入、培育10个经营业绩达到上市要求的企业(包括新三板、股权交易所)。
【注:上述指标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如土地、资金等进行修改】 上述目标和任务结合芜湖市土地、政策、资金等支持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考评。其具体目标包含交大自行建设、交大与企业共建、或入驻的项目、企业等情况。
六、芜湖研究院建设 上海交大可单独设立单体研发中心,亦可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一)交大自行设立的研发中心
交大首期将自行建设X个以上的单体研发中心,以起到在相关产业研发方面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
(二)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芜湖研究院成立后将分别与引入的企业、社会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成立后,将分别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落实企业合作研发中心。
七、资金来源、安排及使用范围
(一)资金来源及安排
1、根据共建合作协议,3年内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安排用于芜湖研究院的专项资助资金,3年内为人民币30,000万元,其中:
1、芜湖研究院运行经费4000万元,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分向芜湖研究院拨付。3年的数额分别为1500万元、1300万元、1200万元,其中第一年经费在本协议签订前支付给上海交通大学,由上海交通大学在芜湖研究院成立后向芜湖研究院拨付,第二、三年经费在综合考虑上一业绩考核结果、资金拨付、场地及资源支持等情况的基础上直接向芜湖研究院拨付。(2)研发项目发现及研究经费5000万元(3年的数额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1200万元),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分直接拨付上海交大。其中第一年经费在本协议签订前拨付,第二、三年经费拨付时间为第一年拨付时间的对应日期,由上海交大产研院用于项目发现、筛选、培育、研发以及芜湖上海交大联络处(“芜湖智园”)建设等。
(3)入驻研发中心、实验室、项目公司培育经费6000万元(三年的数额分别为2500万元、2000万元、1500万元),按并结合
在项目入驻芜湖研究院的入驻时间顺序,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向芜湖研究院拨付,并由芜湖研究院在审核后向入驻项目拨付。
(4)科技产业化基金5000万元,在择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时由芜湖市人民政府拨付。
2、上海交大三年内以技术投入折算或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芜湖研究院上海交大渠道申请获得的项目资金、引入资本投入研究院孵化培育企业的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
【注:上述资金需要结合指标任务等进行修改】
(二)资金使用办法
芜湖研究院的专项资金管理由院长班子制订《上海交通大学芜湖研究院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报理事会通过。
八、场地及土地使用
(一)办公场地
芜湖研究院在成立之后三年内,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协调安排,并在芜湖市市区范围内无偿提供临时办公、试验、小试等场地不低于20000平方米、中间实验(批量生产)场地30000平方米。芜湖研究院基地建设完成后进行整体搬迁。
(二)用地规划
芜湖研究院整体规划不低于1200亩的土地面积,供芜湖研究院、落地项目(单体研发中心、企业办公、生产、员工宿舍)等使用。芜湖研究院规划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并进行商业和居住用地配套,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具体配套比例为60%:20%:20%。
(三)土地出让
1、芜湖研究院首期使用的土地面积不低于500亩,芜湖市人民政府以财政资金全额补贴出让金的方式,由实体公司作为土地受让方办理出让手续,并由实体公司自行筹建芜湖研究院本部大楼。
2、芜湖研究院项目公司用地不低于700亩,以芜湖市人民政府财政资金部分补贴出让金的方式,直接向实体公司出让土地,由实体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
(四)建设周期
芜湖研究院本部的建设周期为三年,在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后,尽快启动用地立项、规划、审批工作,争取在第一年完成立项审批工作,在三年内建成并完成搬迁。项目公司的立项、规划、审批及建设工作,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适时推进。
九、推动计划
本方案经各方认可后,按照具体时间表推动芜湖研究院设立的各项工作,详见表一:
表一 芜湖研究院推进时间表 十、其他
(一)人力资源管理
芜湖研究院的院长、副院长等高层管理人员,由上海交大委派,如政府在批准设立事业单位时设置有事业编制且芜湖研究院有需求的,由芜湖研究院按照芜湖市事业编制的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执行。
(二)人才引进措施
芜湖市政府为引进人才出台专门政策(或享受已有政策),为芜湖研究院及研发中心、企业所引进人才提供住宅、户口、子女上学、薪酬等方面的支持。
(三)政策优惠;
1、芜湖市人民政府对芜湖研究院和入驻项目提供税收;
2、芜湖市政府对芜湖研究院及落地项目的建设用地在;
(四)后续运营资金;芜湖研究院运行满三年之后,根据运行情况、芜湖研究;
(六)本方案效力;本方案经由上海交通大学、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起草,;上海交通大学芜湖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三年月日二〇一三;
(三)政策优惠
1、芜湖市人民政府对芜湖研究院和入驻项目提供税收(所得税、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对芜湖研究院及入住项目的税收市级、区级留成部分三年内100%补贴返还,之后两年50%补贴返还。
2、芜湖市政府对芜湖研究院及落地项目的建设用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建设政府配套费等提供免费支持。
(四)后续运营资金
芜湖研究院运行满三年之后,根据运行情况、芜湖研究院本部及项目建设情况,由上海交大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另行协商运行资金的支持和安排。
(六)本方案效力
本方案经由上海交通大学、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起草,是合作协议不可分割的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 芜湖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 月 日 二〇一三年 月 日
广州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和运营策划方案(征求意见稿)
本文策划组建“广州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它参考包括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在内的国家级创新组织机构对产业发展的推动模式和成功经验,在组织结构、科研管理、研发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建设支撑数字家庭建设的科研开发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产研院作为一个在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指导和管理下的正处级事业法人单位,围绕中国数字家庭模式,以市场和互动服务为导向,统筹、规划和组织关键共性技术、产品、系统和服务研发,建设相关研发、测试、实验等公共环境,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形成统一技术体系和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保障数字家庭试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部省市数字家庭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一、现状
广州创造的岭南数字家庭模式纷纷受到国家各相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其中科技部立项在广州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主持“部省市共建数字家庭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基地”;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将数字家庭平台列入推动我省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撑和应用平台,推定平板显示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项目发展,促进信息产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广州市政府将“数字家庭”列为广州市校区战略合作的重点之一;地方政府也积极加入数字家庭试点,将数字家庭建设融入当地产业规划和发展之中,抢占数字家庭产品制造和服务产业的制高点;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不断通
过产业联盟、产学研联盟、招标专项、产学研孵化基地等途径参与试点工作,目前,直接参与数字家庭相关研究项目和产品研发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超过60多家。企业纷纷提出各种技术、服务、系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相关标准组织也不断加入试点建设行列。至此,广州数字家庭建设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从产品到服务、从具体技术到共性标准等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广州数字家庭试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不但只限于广州市和广东省,更加具有全国普遍意义。
但是,在行动计划和市校区战略合作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保障数字家庭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在产品研发方面,由于缺乏对数字家庭关键和共性产品研发项目的功能、标准进行统筹规划,开发企业之间缺乏整合与协调,导致政府投资的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率低,企业研发重复率高,产品之间耦合程度低,许多产品难以互通互联;在系统开发方面,由于缺乏公共开发、测试和应用模拟环境,缺乏整体解决方案的中试场所,难以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系统和服务产品的互通互联开发、试验和测试,致使目前没有形成统一技术体系、跨地区互通互联、支撑规模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直接影响试点工作。
二、思路
数字家庭是一个系统、网络、终端、服务和运营模式相互之间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通过产研院的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条件平台,以市场化的方式将分散、独立、多头的研发力量组织成为系统和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协调研发数字家庭关键与共性产品、服务和系统,形成产业化规范和标准,支持数字家庭试点工作。同时,协助政府创新在科技项目上的投入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资金对科技项目投资的效率和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承担工作:
1.运作结构创新。针对传统科技创新体制系统缺失的弱点,建立一个以政府主导、产学研相结合方式、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和机制系统配臵包括项目和投资等在内的基础资源的新型运作机构----产研院,从结构上奠定科技创新改革的基础;
2.广域资源整合。通过产研院的系统性协调能力,最大范围地整合各种相关产学研资源,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的活力,协调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形成新型、高效的国家级创新体系;
3.研发环境建设。配合省市平板显示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协助政府建立应用开发、测试与示范环境,为企业和社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提供平台式支持。
4.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政府和行政资源、提供优惠和激励政策与条件,协调建设产业孵化和规模化发展基础设施,整合科研、人员、信息等产业环境资源,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实现。
以产业研究院的方式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快速发展,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例如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协助政府引导企业发展、集中突破重大核心与共性技术,带动产业整体提升方面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产研院地处广州、根植大学城,有利于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中心城市要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号召,能够以广州市为基地,广泛聚集国内外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创新数字家庭新媒体、新服务和新产业,形成广州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产业形态,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
三、定位
1.性质定位:产研院作为产业技术应用研究机构,重点研究开发产业技术和产品,向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产研院是一个由官产学研单位共同组建、企业化运作、具有事业法人资格、社会非盈利组织性质的应用技术公共研究、管理与服务机构,类似德国弗朗霍夫应用技术研究协会、澳大利亚联邦工业与研究组织、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韩国产业技术研究院、荷兰应用技术研究院、丹麦技术科学院、台湾工业研究院等。从而避免由盈利性私营部门担任可能产生的“市场失效”和由政府部门实施而可能出现的“政府失效”的状况。
2.功能定位:在研究方面,产研院的工作重点是实用技术,而不是基础研究。主要围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行应用性研究开发,向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和各项工业技术服务;在组织管理方面,它以大学城数字家庭和数字电视产学研孵化基地为依托,组织和协调企业参与数字家庭试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部省市推动数字家庭产业创新和共建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在公共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协助政府搭建数字家庭试点和产业发展相关的研发、测试、实验等公共环境,建设、管理和运作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
3.运营定位:一是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加强前瞻性及创新性技术研发,提供领导型技术;二是强化产业服务。通过知识产权授权、技术转让、各项工业技术服务、开放实验室、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中心);三是推动国际化。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前瞻技术信息交流、引进科技专业人才、拓展国际合作研究开发领域、举办科技展览,吸引国际创业投资等。
四、组织结构
按照以政府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联合相关技术和资源性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组成“广州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院长、执行院长等负责产业研究院的运营管理工作。产研院的固定人员编制计划在20-30人左右。以下是组织架构及拟定的管理人选。
首批股东和理事会成员有:广东广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广东星海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易家通数字家庭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亿新传播媒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五、职能任务 产研院主要承担四大职能任务:
1、研发
研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网络平台、业务系统、应用服务。研究院的研发机构将先以内部部门的形式设立,冠以委员会、研究所、研发中心等名称。待管理成熟、运营机制完善和能力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逐渐形成独立运作的法人机构;
2、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1)标准规范;(2)专利池建设管理、(3)测试认证、(4)人才;
3、项目管理;(1)规划引导;(2)组织实施;(3)评估监督;管理和监督,提高项目之间的协调性;
4、行政内务管理;行政内务管理主要是针对产研院内部的行政、人事、场;
六、运作及资金管理模式;以试点地区产学研孵化基地后,再逐渐形成独立运作的法人机构。
2、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1)标准规范的制修订、(2)专利池建设管理、(3)测试认证、(4)人才培训、(5)试点及技术推进等内容。建设统一的测试认证平台,促进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和互通互联。
3、项目管理
(1)规划引导。根据市场需要,协助政府对相关产业领域的项目及技术发展、总体架构等作统筹规划和研究,引导产业的推动发展方向。(2)组织实施。专业研究机构是研究院的科研主体,协助政府加强对研发项目的组织、管理,促进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研发项目之间的协调性、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效率。同时,牵头设立研发项目,将按照行动计划关于统一技术体系的要求,围绕数字家庭试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需求,将分散、独立、多头研发力量组织成为关联和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开发能够互通互联的产品、系统和服务,支持形成数字家庭规模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数字家庭试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应用与示范项目。研发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和投资机构等共同投入。研发团队主要由产研院、企业、高校等有关人员共同组成,在产研院可管理的场所(例如大学城数字家庭和数字电视产学研孵化基地)开展项目开发。项目研发成果以多种方式转让给企业投入生产,并另行组成技术服务团队提供后续技术支持。(3)评估监督。建立规范的项目研发评估监督机制,形成科技统计、技术预测、第三方独立评估、信用管理等制度,协助政府加强对研发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绩效评估。整体提高政府对研发项目的组织、6管理和监督,提高项目之间的协调性。
4、行政内务管理
行政内务管理主要是针对产研院内部的行政、人事、场所等管理。产研院的职能任务示意图如下:
六、运作及资金管理模式 以试点地区产学研孵化基地为依托,建立数字家庭关键与共性技术研发环境,协助构建数字家庭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基地,组织企业协同建设数字家庭、液晶平板高清互动、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产品研发、系统测试和应用示范公共环境,为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性支持条件,促进产品、服务和运营模式的快速成熟,形成数字家庭消费新热点。
在初始启动阶段,产研院的运作主要依靠政府支持投入,逐渐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外界投入资金将主要来自:政府投入公共研发和应用环境、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政府以招标或专项等方式支持关键领域重点攻关、产学研方面的研发资金,企业配套政府研发项目资金,企业参与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资金,国内外的风险投资。产研院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其后续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成果转化费用和公共服务收入费用两种。产研院参与的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只按照市场规则收取合 7 理的技术成果转化费用,但整个过程不以盈利为目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转化分成费用、开展公共服务获取的收入费用,均作为产研院的日常运作和公共服务费用补贴、以及科研项目的再投入。
第五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办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办法
(二○○九年六月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
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是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
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
第二章 管理
第三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包括收集、暂存、转移及处理等环节工作。学院资产管理处
负责收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并负责暂存以及转运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收集、暂
存本单位各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并负责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交给资产管理
处。
第四条 各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组织体系,相关行政负责人
负责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工作;各实验室必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实验
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暂存与转运等工作。
第五条 各实验室必须服从学院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具体负责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各
实验室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或科研活动的人员,必须进行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
方面的培训、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 各实验室应将本实验室负责及承担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的人员名单及工
作职责报资产管理处备案,人员变更时,应以书面形式告知。
第七条 各实验室必须严格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不得私自处置。对于违
规人员,学院将予以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因违规操作而造成不良后果和
影响的,由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承担责任。
第三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暂存
第八条 各实验室实验过程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固体危险废弃物不得与生活垃
圾混装,液体危险废弃物不得直接排放的污水系统;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应按
废弃物类别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容器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它可能导致废弃
物泄漏的隐患。废弃物收集容器应粘贴危险废弃物标签,明显标示其中的废弃物名
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
第九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存放在符合卫生、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专门房间及室内
特定区域,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远离火源及生活垃圾。存放危险废弃物的房
间应张贴危险废弃物标志、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意外
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危险废物储存库房管理规定等。
第十条 不具相容性的废弃物应分别收集,不相容废弃物的收集容器不可混贮。各实验室要
根据本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情况列出废弃物相容表或不相容表,悬挂于实验室明显
处,并公告周知。
第十一条 产生放射性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的实验室应将废弃物收集密封,明显标示其名
称、主要成分、性质和数量,并予以屏蔽和隔离。第十二条 实验室向收集容器投放危险废弃物时应做好记录,包括废弃物的名称、主要成分、数量、性质,以及产生废物的实验名称、投放时间、投放人姓名等信息。
第十三条 各实验室应根据产生危险废弃物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收集注意事项、意外事故防范
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张贴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旁明显处。
第十四条 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物的,必须按照沪府发[2003]76号《关于本市一次
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物临时处置的意见》精神操作;各实验室必须毁形、消毒、分
类收集,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置。
第四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转运与处理
第十五条 学院资产管理处定期向各院(系)收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并负责转运到学院实
验室危险废弃物暂存库。各院(系)应及时向资产管理处通报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
弃物的收集情况,以便资产管理处及时收取转运。
第十六条 各实验室在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交由资产管理处转运处理时,必须提供危险废弃
物的名称、主要成份、性质及数量等信息,并填写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移记录单,办理签字手续。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处负责到上海市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办理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并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签约公司转移及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院资产管理处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