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23:3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

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

【摘要】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课堂上散乱无序,教学效率很低,为了使讨论更具实效,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时机要恰当,安排要合理,需要教师的引领,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关键词】小组讨论

有效

讲究方式、方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对问题的多种解释;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启智慧的大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讨论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有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正是因为小组讨论的的特殊功能,所以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主动地引进课堂,被组织得热闹非凡。但有些教师对小组讨论没有充分的认识,以为一堂好课必须有小组讨论,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使本身互动、高效的合作讨论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课堂上散乱无序,教学效率低很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小组成员的安排不够合理。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是优等生在那里侃侃而谈,“独霸话坛”,而其他学生成了陪衬,一言不发,小组讨论实际是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的交流;

2、在小组讨论的启动过程中,缺乏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由于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作为基础,因而小组讨论时只能人云亦云,实效性不强;

3、小组讨论中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的思考问题的时空,学生没有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意见,两三分钟老师就草草收兵,使讨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4、小组讨论的方式单调,没有摆脱“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方式,学生不能围绕重点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小组活动成为了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会。

5、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安排在小组里合作讨论,引不起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耽误了很长的教学时间,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6、讨论的结束时教师没有安排归纳和总结,小组汇报时往往由教师指定

小组代表发言,而不是由小组推选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他的意见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只要听到学生回答符合自己需要的答案,就喜形于色,至于其他同学的见解和疑惑就弃之不顾,合作学习“形似”而“神离”,成了美丽的“谎言”。

以上这种无序、无效的小组讨论一方面助长了课堂教学形式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遮盖了教学中的问题,背离了小组讨论的初衷。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种矿藏的话,那么它是再生的,它永远是鲜活的,就像每日喷薄而出的太阳。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组织有效的讨论呢?

一、设计好有价值的“讨论问题”

好的问题是讨论的起点。小组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无法独立完成或不能很好完成时,通过集体共同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讨论的问题要能引起每个学生的思考,有讨论的价值,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引发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设计论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1、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常常有不同于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故事中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例如在初学语文课文《勇气》一文中,法国妇女以一家人的性命为代价两次毫不犹豫的挽救了美国士兵。可以先启发学生体验在那种危险时刻的感觉。那位士兵的来临让那位法国妇女家破人亡,为什么她还有如此伟大的壮举?是什么精神支撑着她?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这样的问题设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并有所言。

2、抓住课文中能产生分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如《木兰诗》中“不知木兰是女郎”,有的同学认为能看出,有的认为不能,教师可让学生作为正反两方面展开讨论,各自陈诉理由,这样随着辩论的深入,认识会逐渐加深。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广开思路,培养了思维的全面性和概括性。

3、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讨论。

如我教《最后一课》时,放弃了原定的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归纳、写作特点小结等繁琐而陈旧的教学设计,而预设了“小弗朗士是不是一个好

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样两个大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找话由找根据。“牵一发而动全身”,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引出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理解了失去国土对人心的震撼,自然而然就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兴奋不已。

二、小组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在恰当的时机安排小组讨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小组讨论,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一节课中进行讨论的最有效的时机应该是对问题存在较多的分歧和意见;教学中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跃跃欲试,有较强的心理需求时;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思维受阻,或优秀学生提出新的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课堂中具有讨论意义的突法事件„„所以老师应该善于因势利导,有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让孩子们的心灵尽情挥洒的灵动空间,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下面仅举几例做具体说明

1、在教学的重点内容上实施小组讨论。

教学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最密集的“中枢”所在,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点部位。在这里安排讨论,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都主动参与,与文本展开深刻对话。如《珍珠鸟》中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蕴含哲理,给人以启迪。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些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信赖“我”?信赖创造了怎样的美好境界?”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到了有关的内容,在小组内的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从中明白了“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信赖产生了美好境界。

2、在教学的“难点“上实施小组讨论。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让学生讨论:“父亲是如何教我爬下山崖的?”就没什么价值,也引不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如果讨论:“父亲不直接把我抱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试着分析一下。”就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能讨论出新意。

三、小组讨论的安排要合理。

在组织小组讨论是如何分组?安排几次?给多长时间?直接影响到讨论的结果。所以每个环节都要非常周到细致。

1、讨论的分组要合理。

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到参与讨论,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采用以下三种分组方法:“同质分组”,即把具有相同学习水平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这有利于每个成员制定相近的目标,参与公平的竞争;异质分组,即把学习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这有利于发挥团队优势,落实后进学生的辅导,也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因为彼此的整体水平接近;自由分组,即让情趣相投的同学自由组织在一起,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团体的凝聚力也较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灵活机动的分组原则,除以上分组处,针对难度不同的问题,还可以采取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大组讨论等等。分好组后,还要事先对组内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安排,明确各自在合作中特殊的角色和职责,如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等等,确保达到团队的目标。

2、讨论的次数要适当。

一般情况下,每个学习小组有4——6人组成,每个学生都要发言,都要听别人的发言,都要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同时来修正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形成小组的意见。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还要反复研讨、交流,直至问题解决。这样进行小组讨论的时间就要较长的时间。而每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矛盾,因此,小组讨论的次数就不能过多,一堂课安排一两次就可以了,切忌过于频繁。

四、小组讨论需要教师的引领。

第一,教师要抓住讨论的契机及时引导,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第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教师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成或反对,做到使所有的学生受到同样的对待;另一方面,对错误又不能置之不理,应对学生中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结论、肤浅的观点进行分析,并予以更正,但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要让全体学生参加讨论,避免冷落学生的某些问题。

第四,要训练学生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第五,在讨论过程中,一旦讨论出现离题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讨论的题目。

另外开展小组讨论应注意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质疑,学会宽容,在小组讨论中构建真情、构建和谐。

小组讨论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实施策略,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 陈燕 杭州大学教育系 [2] 《合作学习——原理和策略》王坦著 学苑出版社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策略的探讨论文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但是,直面这种崭新的学习形式,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当前“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只注重一些形式和表面的东西,往往不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纯粹为讨论而讨论。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讨论的时间不充裕

何时开始讨论、结束讨论,很多时候还是为“教”服务。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的问题设计得很好,学生谈兴也浓,思维正逐渐打开,可教师往往会为了赶时间,急急收拢,草草收场,结果学生不能尽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讨论的深度、广度不够

所谓的“小组讨论”,其实大多时候只是部分优等生的单方汇报。讨论中往往是学习好的学生抢先大声简明扼要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说完就完事,不管别人听不听。有时甚至是乱说一气。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参与、发表意见的机会。因此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讨论,实际只是表面的“繁华”。

3.对“小组讨论”的认识不全面

以为有了合作学习就无须再独立思考,没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被剥夺、取代。学生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讨论零乱、空洞,合作学习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轿子。

4“.小组讨论”形式单一

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小组讨论无非是两种,要么是同桌讨论,要么就是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固定单一的组织形式,使小组讨论缺乏源源不断的活力。

5.教师不恰当的干预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小组讨论活动之后的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吻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将自己所希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甚至有的教师还趁机安排好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使原汁原味的探究活动失真,学生也失去了真正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权利。分析以上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教师没有确立起正确的“小组讨论”观,开展“小组讨论”的目的不明确,这是根源,是本质上的原因。作为教师,要把“小组讨论的开展与否”、“何时开展”及“怎样指导”等具体问题定位在学生发展的需要上,要树立小组讨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正确小组讨论观。

二、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策略

1.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交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二是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三是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故意不去重复学生的表达,而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他的话了吗?请你再说给大家听一遍。”或“你觉得他讲得怎样?如认为好,请说说好在哪儿,如认为不妥,说说不妥在哪里?”,还要时不时表扬那些听得认真和敢于质疑的同学。

2.抓住契机,提出适宜问题

小组讨论的成败以及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正确无误地把握住了讨论的时机,提供了适宜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一般来说可在以下几个环节处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学生在认知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以及在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主要概念时。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辩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4、5、6、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能组成几组?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通过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正确理解“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掌握互质数的组合规律。

(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课堂上,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独力学习,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展示,可以手写、口读,可以把学习内容编排成小品,可以用简笔画……使学生在“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学习中过程中体验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的感觉;体验到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的意境;体验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讨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讨论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有效讨论

我国著名的教育者叶澜教授说过:“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也隐含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凸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而作为“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小组讨论,以其简便易行、成效显著,尤其为教师和学生所喜爱。如皋现在推行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也是倡导学生形成一个“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的自我学习的过程。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讨论,我进行过一个微型课题研究,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影响语文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因素 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与其他语文教师的研讨,我发现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讨论环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虚假讨论

1.教师有一系列的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但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例如:我在听同事的一堂《散文家谈散文》,教师课前将活动单发给学生,活动单上的问题几乎都来自参考书,所以学生在课前就从手边的参考书上找到答案了。然后课堂讨论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在这样“讨论”:“这一题你找到答案了吗?是什么?”于是组内成员将答案读一遍,算完成了!小组展示时,学生就将答案说一遍,甚至是念一遍!这样的讨论有效吗?

2.教师的预设问题太过简单或具体化。太过简单使得学生不必通过讨论就可以得到答案。于是,讨论就变成一种形式,大家只要把头聚在一起,对一下答案即可。太过具体,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禁锢,没有发挥的空间。

(二)精英讨论

在这种讨论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他们在表演着思维艺术体操,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或听客,冷眼旁观。

这也是现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这种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好的更好,收获很多,能力提高;差的也更差,并可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无法实现讨论的初衷——共同进步。

(三)肤浅讨论 所谓“肤浅讨论”,就是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叫好,或者干脆莫衷一是。这是我们听课时遇到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根本没有得到提高。

二、关于语文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初步探讨

(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讨论有效的前提 1.班上的小组分配。

为了学生课堂上讨论的方便,我觉得首先得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将位置安排成面对面坐。(在07年时我就这样安排位置了)那么这个小组该怎么分呢?我在对学生、老师的问卷调查中设计了这方面的问题,统计分析后发现,100%的老师认为应该优生、后进生搭配着坐,71.7%的学生希望和成绩好的学生一起讨论。于是我决定兼顾男女生比例和成绩帮扶来分配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每组八人,形成四组帮扶对子,并以小组来定学号,比如:XX组的4号。

2.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

我设计了一张表格,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反馈(检查讨论的有效性),给每组打分,并评定每日之星、每月之星和学期之星。这个措施的制定,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与其他小组互相竞争,从而激发了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3.班上学生的开导和训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了很多年的学生,要一下子让他们从认真听转化到开口讲,这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平时要联合所有任课老师,对他们进行训练,必须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能,引导学生如何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白认真听别人发言是尊重别人的表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平时胆子大、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很可能成为每一小组每一次发言的代表,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享有锻炼胆量、能力的机会,减轻胆小学生怕说错让人笑话的心理,并做到公平、公正,我这次请每组的1号同学发言,下次请每组的2号发言,依此类推。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整体水平都会提高。这样做可以克服小组讨论中由几个喜欢出头露面的组员一手包办的现象,使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讨论时都有事可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共同成功。

4.教师自身的充分准备。

一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老教师是用传统教学模式教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年轻教师自身受到的是传统模式的教育,学到的经验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去学习,要知道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以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的课堂。

二是要认真备课,设计讨论问题。课堂讨论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进行有效讨论的关键,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紧扣教材,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讨论的问题应精心设计,注意难易适中,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而且,为了避免学生直接从参考书上搬答案,我在设计“活动单”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原创题,或是换了一种问法。学生从参考书上找不到答案,就只好自己去思考。

5.学生课前充分的准备。

“活动单导学”模式有一个原则就是“先学后教”,也就是注重学生的自学。作为语文学科来说,我认为“活动单”确实应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下一课的学习目标,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一个预先了解,对活动单上的问题预先思考,甚至课前跟同学提前讨论,这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课上的时间,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讨论有效的核心

小组讨论不但不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小组讨论必须有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保障,并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等待、观望,或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或学生尚未察觉的重点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引导启发要适时、适度,不能过早,过早会剥夺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影响讨论的深度;也不能太晚,太晚会使学生处于消极无望状态;不能过度,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庖,侵占学生思维的空间,将学生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切不可利用巡视机会给学生不必要的暗示,以免剥夺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1.科学掌握“小组讨论”的时机。

在语文课堂中,为了使小组讨论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应将“小组讨论”用在刀刃上。那么,什么时候开展讨论最好?

(1)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2)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

(3)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

(4)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引导学生讨论。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主动探究讨论是由问题引起的,它是在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重、难点后,并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出来的。在小组活动之前老师应以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定向思维,让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小组成员都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如何设置问题则是关键。问题太大,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望而生畏,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张口答出,这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老师设计问题时要难易适度,既要让学生“跳起来”,还要让他们摘到“成功的果子”,让身与心、知与情都动起来。

3.加强巡回指导,适时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

有很多时候我会发现,个别小组或个别同学在讨论时,碰到有些小问题,在那儿辩论、钻牛角尖,而这些已经偏离了讨论重点。这时候,老师就要对他们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并“拉”他们回正题。

4.小组讨论的时间保证。

在教学实践中,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安排了小组讨论的教学环节,布置了学生按要求讨论,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结果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我认为,小组讨论的时间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陈述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形成代表性意见。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小组讨论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有限的45分钟,在小组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在放手让学生讨论前,先要对所提问题的难度有个揣摩,估计学生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对于难度大的问题,给的时间多一些,让学生尽可能考虑充分一些,阐述充分一些。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小的,则尽可能缩短时间,形成抢答情景。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及时灵活地调整活动时间,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及时反馈是讨论有效的保障

我们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发展。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不管哪种教学模式,能取得好成绩就是最有效的。所以如果学生发现讨论结束没有什么检测的方式,那么他在课堂上势必不愿意积极参与讨论。从问卷调查来看,所有学生和老师都认为衡量讨论是否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个别提问、200字的小练笔、小测试„„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及在“活动单导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当然还有很多的疑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去探讨,使讨论更有效,促进课堂的高效。

第四篇: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以后的工作更加出色,现将本学年的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或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主动地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四、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 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五、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第二单元课文后,布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了解古代名人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年我们虽然尽了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对自己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翁堵初级中学赵紫燕

2014年1月10日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课,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展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胸怀与个性的袒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淌。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永恒课题。

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以后的工作更加出色,现将本学年的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韩教授的教学理论,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下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暑期培训时候,有幸听了牡丹江实验中学李红老师讲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示范课,对高效课堂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下面结合自......

    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能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什么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先学后教”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岔河九年制学校 字莲 有效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同时注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经过长时间有......

    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陈 磊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4期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删减,精选最必要的,抓住其精华、要点......

    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小组讨论教学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小组讨论教学法 内容摘要: 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数学教学,传授知识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学会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 2010春汉语言文学(本) 张 智 1053001203011 写作提纲: 引论: 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

    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推荐5篇]

    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提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学教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