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家长学校平台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家长学校平台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渠道,是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我们把家长学校看作提高家长素质的主要阵地、创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场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渠道。为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动了家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家长学校建设提出肤浅见解。
一、健全机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规范化
多年来,我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协调委员会。构建了由区关工委牵头、教育局关工委主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结合我区实际,确立了以举办家长学校为载体,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发展思路。各校成立了由校长兼任家长学校校长,管政教副校长、主任、班主任以及家长代表、社区代表为成员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家长学校由校长负总责,分管行政直接抓,政教团队干部具体抓,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协助抓。在家长学校的管理上坚持推动三个“五”的做法。具体为:“五同时”:即家长学校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五到位”:即教学辅导到位,家长学习到位,骨干队伍培训到位,家教经费到位,督导评估到位;“五经常”:即经常听取家长学校工作汇报,经常深入了解家长学校工作情况,经常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经常宣讲家长学校工作,经常宣传家长代表的先进典型。通过这些手段推进了家长学校建设的规范化。
二、培育家长逐渐树立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源于家庭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无论是原始的家教,还是现代教育意义的家庭教育,都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新理念传授的工作更显重要。新的教育形式告诉我们必须以素质培育素质,家长的素质的高低决定孩子的素质发展。为此,我们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十分重视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培育,使家长们懂得并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把帮助和引导家长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做为首要任务。使家长知道,父母既是家庭的家长,又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既负有对子女的养育责任,更负有对教育子女的责任。让家长懂得养育与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养” 是“ 育” 的基础和前提“育”是“养”的目标和导向。重视“抚养”,但更要重视“教育”。这里的教育既包含健康的成长教育,又包括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走出溺爱的误区,改变让孩子自然成长的观念,改变单纯的、物质的责任观,树立和履行以教育为核心的科学的责任观,把他们以抚养孩子为重点的责任心,转移到以教育孩子为重点的责任心上。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通过邀请教育专家,讲现代教育新理念,剖析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等来增加家长的理性知识,通过本地教育子女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强化家长的感性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家校共育活动家长们深有感触和体会: 过去孩子在家一般不怎听家长的话,现在,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培训,教育孩子改变过去打、压、训斥的方法,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孩子听话多了。
三、运用制度规范家长学校管理
1、明确职责
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们都能胜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学校一道,共同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们管理区所覆盖的家长经调查大多数学生为初中学历,还有极少数的家长小学毕业。多数家长成家立业后,又缺少学习,面对新理念新课改的实施,许多的家长辅导不了孩子的课程,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也简单化,绝对化。家长素质不高成为制约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决定以家长学校为突破口。明确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介绍现代教育理念,传授优生、优育、优教等方面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开办家长学校5年来,我们始终把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学的方法,方式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解决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诸多难题。
2、建立制度 家长学校也需要建章立制,来保证其工作正常、有序、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出家长学校一系列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学员守则、学籍管理制度、家长签到和家长听课制度,优秀家长学员评定条件,任课教师职责等制度。做到活动计划、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授课教师五落实。
家长学校受教学时间限制,不能系统地从头至尾授某一门课,为此,我们要求各个学校采取专题讲授和发放辅导材料自学两种形式。专题讲授每学期2-3次,一次2课时解决一个专题,做到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自学辅导材料,每月发放一期,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自学,遇到问题再由学生反馈给学校,学校解读后,再由学生传给家长。龙感湖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开办五年来,坚持每年授课5次,每学期2次暑假1次,每次2课时,共培训家长1300人次,表彰优秀家长85人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的自身素质明显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既有策略又有方法,和学校关系更加密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强家长学员学籍管理。家长学校,家长是参与的主体,学校办的成功与否,同家长的参与的积极性和个体素质息息相关,为此在广泛宣传家长学校的基础上,重视家长第一次入校关。首先是摸清学生家长成员情况,针对具体确立家长学校的家长学员。其次是上门与“准”学员面对面沟通,宣传办校意义、目的,提高入校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家长学员学籍管理制。坚持家长学员登记制度,每次培训都要填写学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坚持学员考勤制度,每次家长会都要统计家长学员到会率,参学率达到95%以上,并与学员的评先表彰挂钩。坚持家长例会制度,家长例会每学期召开两次,“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科任老师与家长交流等;坚持学籍管理制度,家长学校为每位学员建立学籍卡,将学员听课情况、参加讨论情况——记录在案。每期还要进行一次自我鉴定,要求在每期家长学员培训结束之后,做到及时评比、及时总结、及时整改,通过自评加总结,推进家校良性有序发展。
4、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保证,是提高家教办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借助外部力量,成立由“五老”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组建了家庭教育辅导队伍,从事家庭教育的知识传授和方法辅导,并在面上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各学校利用现有师资力量,选拔一批有志于家教事业、勤于钻研的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承担家长学校教学任务。每次上课,都要求主讲教师精心准备,确保教学效果;坚持优秀教师评比表彰制度,为此还应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确保每次培训具有实效。家长学校还可以聘请专家。如:儿童教育专家、生理卫生、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授课,或聘请“教子有方”的家长担任兼职教师。还可集中优势,组织一支骨干队伍,轮流去各家长学校巡回讲学。
5、创新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式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经常化的不竭源泉。一是在家长学校中创办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班,帮助学生父母和祖辈亲属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特别是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针对他们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指导家长让学生“结对子”帮助,打消他们的孤独感,预防孤僻心理产生,让其快乐学习和生活,与大家共同进步。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发展记录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起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发展记录档案,配合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给予“留守儿童”以亲情和关爱,加强交流与沟通,解决孩子们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与问题。三是利用学校咨询室,在家长学校中,针对家长和学生问题,每周搞一次开放活动,直接面对面开展心理咨询的活动。让专职心理教育老师从心理、生理等角度回答他们提出问题,解除家长们的困惑。一对一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他们承担起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月出一期健康教育小报,刊登咨询个案及分析,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关注特殊家庭子女,促进家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这几年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使家长更新了家教观念,掌握了科学的教子方法,增强了家庭育人氛围,实现了家长由“溺爱”向“智爱”转变;由“专制”向“民主”转变;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工作,但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还很远。我们的家长学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相结合之路,进一步了解实情,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办好我区家长学校,让家长满意,成为搭建我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
第二篇:家长学校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案例
家长学校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案例
多年来,省教育厅关工委根据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主动作为,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有力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为提高家长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省教育系统第一所家长学校于1997年创立。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省家长学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覆盖面越来越大,办学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现在,全省有1623所中小学办起了家长学校,占中小学总数91%(不含小学教学点),大多数家长学校做到或基本做到正常开展教学活动。海口市中小学校家长学校办学率达100%,家长培训率达85%以上,基本实现了“孩子入学、家长入校”的目标。2011年3月21-23日,顾秀莲主任到海南考察关心下一代工作,对我省举办家长学校工作给予很高评价。她希望能进一步系统总结经验和做法,特别是要注意总结海口市创办家长学校的经验和做法,使之成为将来在全国推广办家长学校的可鉴办法,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
回顾办好家长学校的实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新家长学校办学体制
为了办好家长学校,1998年海口市教育局关工委挑选城区学校二十七小和农村学校丰南中学作为办学试点,经过5年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关工委的积极性,办好家长学校”的基本办学经验,并在2003年10月10日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召开的琼北片家长学校工作现场会作了介绍。可是,在推广试点经验的过程中,许多学校领导对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缓慢甚至消极对待。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创办家长学校只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关工委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有学校的积极性。因为学校是家长学校的办学主体,它具备师资、场所、设备、管理等独有的优势,可为家长学校的办学提供诸多重要保障。2004年中旬,在原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海口市教育局关工委提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主办、关工委主动配合的“三主”办学体制。
实践证明,实行“三主”的办学体制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统一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及时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能够充分调动学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老同志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工委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省教育厅关工委及时总结推广海口的经验,在全省教育系统举办的家长学校都统一实行“三主”办学体制,这就从体制上保证家长学校办学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适应家长学校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在家长学校创办初期,各家长学校大都是请省、市县家教讲师团的成员到校上课。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家长参加培训人数的增多,教学内容的扩展,光靠讲师团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办学的需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就成为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于是,各学校都先后组建了自己的教学团队,并逐步做到校领导带头、德育教师当骨干,班主任为主体,有条件的聘请优秀家长、社会上家教专家参加。
(二)抓好教师培训。采取省、市县、学校三级培训相结合。2011年4月,省教育厅和省关工委、省妇联联合举办全省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2013年5月18日至2014年5月22日,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以市、县为单位,对全省家长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在全省18个市县举办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共有2230多名校长、教师参加培训,实现了全省市县家长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全覆盖。这次培训,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统一制定培训方案,统一安排课程,统一印发培训资料,统一选派专家授课、评课,统一组织指导,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2015年11月19-20日,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联合举办我省首期家长学校校长培训班,220多名家长学校校长、市县教育局分管家庭教育的领导、市县关工委家教团负责人参加了培训班。省关工委主任、省政协原主席陈玉益在培训班上作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政府总督学石秀慧作主旨报告,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应邀到培训班指导并作辅导报告。2014年、2015年,昌江县关工委和县教育局连续两年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对全县家长学校教师进行两轮全员培训。琼海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各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42期次,对家长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2014年全省共派出84名骨干教师到江苏、北京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三、开展创建省示范家长学校活动
为了推进全省家长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省教育厅关工委促成省教育厅于2011年6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示范家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并制定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细则,决定从2012年起,定期评估一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
2012年12月24日至2013年1月18日,省教育厅组织由厅基教处、思政处、督导室和厅关工委派员组成的评估组评估第一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组通过听取家长学校自评情况汇报、听一节家长课及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查看家长学校的基本设施和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申评学校的办学条件、组织管理、教学活动、办学效果、办学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认真评审。2月18日,省教育厅决定授予三亚市实验小学等13所家长学校“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称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学习他们的经验,扎扎实实办好家长学校。
厅关工委及时总结全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还把介绍全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作为省级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项内容。全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海口市琼山二中家长学校(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分别在教育部关工委会刊《关心下一代》杂志2013年第4期、第6期刊登。
今年11月30日—12月14日,省教育厅又组织对25所申报第二批 “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进行评估。省教育厅关工委将进一步总结第二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办学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推动我省家长学校办学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四、科学设置课程 各家长学校注重从本校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出发设置课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海南中学初中部家长学校根据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育人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按年级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置课程,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初一年级针对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的特点和家长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小升初的需求,开设《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教育策略》、《如何帮助孩子初中学习与生活》、《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引导》、《本年级学生的整体表现及教育对策》、《为了交还你一个健全的孩子》;初二年级针对学生步入青春期的特点和家长对孩子沟通的需求,开设《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应对》、《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应对》、《正确引导孩子择友与交往》、《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茁壮成长》;初三年级针对学生面临升学的特点和家长对孩子人生规划指导的要求,开设《引导孩子确立中考目标》、《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中考焦虑》、《帮助毕业班的孩子选择自己的志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中考成功》。这些课程设计形成了系列化,针对性强,很受家长欢迎。
五、拓宽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
家长学校是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主阵地、主渠道,但是,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需求,光靠这个是不够的。各家长学校在上好家长培训课的基础上,还注意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日常工作,采取各种形式,拓宽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一是利用召开家长会上家庭教育培训课。召开家长会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参加的家长比较多,各学校普遍做到在完成家长会的常规议程后,安排教师给家长上一节培训课,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家长时间,来一趟学校得到双份效益;二是利用家访,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加大家访中家庭教育指导的元素,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讲求实效。三是利用互联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少学校以班级博客、微信群、QQ群等手段为载体,有些学校还在校园网开辟家教网页,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方法,探索家校合作的新路径,使家校合作更为便捷、实效。;四是组织亲子活动。海口市琼山三小、三亚市一小等学校组织的亲子阅读、亲子“随手公益”、家长与孩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才艺比赛等活动,效果明显,深受家长欢迎。五是总结交流家长教子经验,让教子有方的家长现身说法;六是向家长推荐优秀家教读物。
六、组织编写教材和征文活动
省教育厅关工委与省关工委联合编写家庭教育教材。海南中学关工委副主任劳王章主编的《家庭教育讲稿汇编》(中学卷)、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吴军主编的《家庭教育读本》(小学卷),分别于2010年、2012年出版发行,为我省家长学校提供了具有海南特色的自编教材。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保亭等市县也从实际出发编写家庭教育资料,供家长学校教师教学参考。
2011年,省教育厅关工委与省关工委、省妇联组织“家庭教育大家谈”征文活动。全省共收到各地选送的征文180多篇,经评审,将38篇教育孩子有方的优秀征文收入《家庭教育大家谈》一书出版发行,这些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为家长学校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我省教育系统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使家长学校越办越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强家校合作意识,齐心协力共育新苗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相了解、理解,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海口市丰南中学以往因为土地纠纷,一些家长经常跑到学校寻衅闹事,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家校矛盾较深。该校创办家长学校以后,广大家长经过参加培训,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认识到孩子在学校里读书,自已就是学校的主人,从此不但不到学校捣乱,还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帮助学校解决许多困难,使学校一跃跨入海口市先进学校的行列。屯昌县南坤中心小学有一位学生很顽皮,上课时经常作怪脸逗大家笑。有一次老师批评他不听,就用手轻轻地揪了一下他的耳朵,不料这位学生的家长小题大做,一定要学校送他的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学校无奈,只好逐级送他的孩子到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和海南人民医院作检查,直到三级医院都证明他的孩子没有伤,他才罢休。后来这位家长听了一堂《如何当好合格家长》的辅导课,感同身受,课后便找学校领导承认错误,表示今后一定要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2.改变陈旧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孩子水平
广大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普遍更新了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人才观 ”,学会了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海口市琼山二中初二(133)班陈俊儒同学平时比较调皮,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家长心急如焚,总是责怪孩子把做父母的好心当成驴肝肺。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后,家长了解了原来是这种年龄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于是,家长主动与孩子沟通,配合班主任进行教育引导,陈俊儒同学进步很快,2012年中考以满分八颗星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海南华侨中学。海口市丰南中学学生蔡笃智幼年失母,家境贫苦,因不满父亲的高压式管教,曾一度离家出走,父子关系紧张。父亲听了家庭教育讲座后,认识到简单粗暴对待孩子造成的后果,从此他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谈心沟通,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父子关系融洽了。蔡笃智为了报答父亲的关爱,发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海南中学。琼海市一小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家长,在家里开设盲人按摩床位,不管生意多忙,只要有家长课,他都要关门歇业,让妻子领他去听课。他说:“我是个盲人,眼前漆黑一团,但每次听完家长课,对于怎样当好家长,怎样教育好子女,心里便很亮堂。”
3.提升校风教风学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文昌市昌洒华侨学校创办于1982年,2005年各地华侨和港澳同胞捐款400多万元,学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楼、科学馆、体育馆和学生宿舍,教学设施齐全,同时办起了家长学校。该校每个学期都安排四至五节课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还给每位家长送一本关于教育子女的书。在家长的紧密配合下,该校坚持开展以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校风、学风、教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文明礼貌闻名全市,而且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被评为海南省规范化学校。定安县新竹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创办家长学校以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与学校找到了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家校合力育新苗,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自2007年来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办学质量评估中稳居全县农村初中前茅,中考成绩显著,无论是省属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均居全县农村初中前列。学校创办的琼剧班、美术班、文艺队有声有色。在近几年的县田径运动会、排球赛、文艺汇演、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学校正致力于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农村品牌初级中学。
我们在举办家长学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教育厅和家长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问题仍然不少,比如,教师家庭教育专业水平不高,家长学校授课缺乏系统性,等等。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不断提高认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为推进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加强法制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跨世纪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学校能否培养出在政治方向、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思维创新及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人,关系到这一历史性实践的成败。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形式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日趋明显,给法制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未成人犯罪率的不断上升,犯罪低龄化日趋突出,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抓好学校法制教育,是贯彻小平同志“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要求的具体体现。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重视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律意识
要想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首先加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加强教师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使教师能认识到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从初始阶段形成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内在的法律信仰的树立必须从孩童做起,亚里斯多德认为:“法律所以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须长期的培养。”对法律意识启蒙的最佳时期无疑应在青少年时期,因为这一时期青少年经历着成长、学习和积累过程,即有成长的喜悦,也有理想、自尊受到伤害及心理产生变异的可能。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与社会规范是冲突的,因此,必要的疏导和教育不可或缺。当青少年开始在社会化过程中认识到法律及各种规则的价值时,会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的内心需要,在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同时更尊重法律,接受与法律规范相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达到内心对法律的真正认同,认识到生存过程中公平和秩序的必要性,意识到现代社会中法律是一生中最稳定最可靠的公共权威,只有守法,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注重法制教育特点,科学施教。
一所小学的法制教育不同于其它的学科教育,它没有正规的课时,但它却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而小学生又处在人生的童年时期,他们单纯活泼,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因此,开展法制教育就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科学施教。
1、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少年儿童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小学生刚刚踏上人生的成长之路,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易受外界的影响。作为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品德、个性、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初始时期,加强平时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其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就应该注意借助于形象思维的方法,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强化法制观念。如通过组织撰写守法故事读后感和编辑《法制小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和重大节日庆祝及重要法规颁布周年纪念活动,聘请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来校做报告,等等。这些生动、直观、形象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不自不觉中接受法律潜移默化的熏陶。
3、坚持法律启蒙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坚持法律启蒙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是对学生进行普法的最有效方法。比如结合学习宣传税法和交通法规,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做“小小税务宣传员”和站好“小小民警值勤岗”,不仅向社会宣传了法律法规,而且还使小学生从小接受了法律启蒙和行为教育。4、坚持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一些专家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扭曲因素。心理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小学生们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家庭的变异,家教的不当,性格的异常等等也能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运用多种渠道,了解“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地心理辅导与治疗,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克服成长中的诸多障碍。
三、把民主法制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一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民主法制读书活动,组织小学生看民主法制教育画册,复述其中的内容,讲其中的故事,写心得体会等。二是营造民主法制教育的氛围。学校通过法律知识长廊、学校电视台、广播站、宣传专栏、黑板报、手抄报等,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法制知识。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中接受法制教育。如组织中学生上街为慈善事业募捐,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四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如举行知识竞赛、辩论会、征文、文艺表演、演讲、手抄报、漫画比赛等,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素质,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五是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民主法制教育。如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犯罪警示录》、《恶之渊》等电视片,参观《珍惜生命,拒绝毒品》图片展览,聘请法制辅导员给学生作报告,帮助学生认清美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增强抵御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小学生中开展的法制教育,必须是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是易于并乐于被小学生接受的。这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第四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这是在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中小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新世纪以来,各地在改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看,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此次评价改革旨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学校看质量,评质量看学生。科学多元,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还要符合评价规范,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
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被社会誉为“绿色评价”,体现出对学生生命成长全方位的关怀。就像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关键性指标,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要确保评价改革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完善推进评价改革的保障机制,推进相关改革。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体育、艺术教学,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使评价和考试招生的要求相一致,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综合评价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省级教育部门应当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围,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
第五篇:构建家校和谐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家校和谐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众所皆知,家庭教育是人的第一所生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始于家庭,家庭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这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家庭教育,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的教育整体,使之相互理解、沟通、信任,遵循坦诚、平等、合作的原则,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营造家校一致环境,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学校教育,常常依赖于学生在家受到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学校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注意与家庭教育同步行动。只有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我们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究其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存在着种种误区:其一,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材”的期望值较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其二,重知轻德,“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惟一目标。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不屑于让孩子在校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对子女劳动观念的培养,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三,顺其自然,许多家长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地放弃家庭教育,任其自然。有的把教育子女的的事情让位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人”。长辈门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缺乏劳动意识,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其四,极端教育,有时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有时恐吓、威胁、打骂、过于严格,处罚不当,宽严失度,要求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不注意对孩子的影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赌博等。因此,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家庭、学校双向互动,共同施教,充分利用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分发家校联系手册、家访等形式,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改变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鼓励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提醒家长重视营造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共同营造家、校一致的教育环境,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学校与家长的了解与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稳定发展。
二、拓宽家校沟通途径,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校沟通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学校要拓宽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信任与理解,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从而使沟通多一点,摩擦少一点,家校情浓一点,家长工作更有成效一点,共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1、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是最古老、最基本的家校联系途径,有着现代通讯手段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学校要建立教师定期家访的制度,让教师到家中与家长及学生面对面地交谈,达成情感上的沟通,真诚地交换意见,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
2、精心组织家长会,架起沟通交流的心桥。家长会是目前我国家校联系的最主要途径。学校应精心组织好全校性、年级性和班级性的家长会,做到准备充分,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可以采
用交流式、对话讨论式、展示式、专家报告式、联谊式、参观游览式等。
3、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与技能。许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好孩子以及如何与学校更好地合作都不是很清楚,针对这种情况,为使家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形势政策的教育,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可以提高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与能力。
4、设计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信息。学校可以把家校联系手册与学生的成长记录册合二为一,让教师及时地把学生在校完成作业、上课听讲、自我约束、团结同学、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参加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有效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发展情况。家长填写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后反馈给老师,让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达到共同培养与教育孩子的目的。
总之,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学校必须着力构建家校和谐的教育整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