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

时间:2019-05-12 23:4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

第一篇: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

获奖论文篇目

一等奖(排序不分前后)基于“和谐教育”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和实践

宝山中学

李思民 将“EPD”教育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吴淞中学

冯兰萍 价值多元背景下政治教学中学生价值认同感的培养

行知中学

王莉莉 “类”化处理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和衷高级中学

席时焕 中学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探索

顾村中学

马一心 让幼儿在充分表征与自主探索的游戏中得到德性的培育

教师进修学院

菁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

高境二小

贾敬喜 使课堂充满活力的“对话教学”

永清路小学

二等奖(排序不分前后)与时俱进的真人教育

行知中学

诸雨谷

赵锡麟 课改环境下母语学习的策略

高境三中

赵利强 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估研究

行知初级中学

陈志建 在学生的需要中寻找教学的立足点

行知二中

英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宝山中学

杰 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过程评价初探

和衷高级中学

吴逸民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与实践

吴淞中学

边飞燕 历史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四步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罗店中学

兵 “故事时间’教学实践初探

淞谊中学

陈向青 传承创新

再生教学

行知二中

王玉玲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泗塘二中

高星云 在新课程改革中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

呼玛中学

徐智强 师生共同开发实验平台

构建人机交互式数学课堂模式

上大附中

伟 斟字酌句的语言训练

淞浦高级中学

杜炜侃 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实践与反思

淞浦高级中学

俊 新世纪教育的思考

刘行中学

卢惠江 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现个性化阅读

泗塘中学

陈鸿军 谈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思维作用

和衷中学

刘胜昌 张扬教育的活力与灵性

少科站

俞惊鸿 以主体教育思想为音乐教育的核心

锦秋学校

郑金蕴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新思考

泗塘中学

俞成勋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行知二中

陈剑波 校外科技活动课程化的研究

少科站

群 上海市高中生物学教育(教改一期)的回顾与现状分析

吴淞中学

治 试议生物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

顾村中学

琴 开展“教学做合一的研究性学习”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成长

行知实验中学

黄治民 祁珥城 王建华 优良品格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虎林中学

竞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谈初中德育工作

大华中学

石林仁 高中语文教学的“三性特点”

行知中学

赵锡麟 素质教育与教师行为变革

盛桥中心

严承德 从模仿到建构探索双语教学新模式

宝林三小

张如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矫治学生不良情绪

王时松 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宝林二小

赵文敏 小学语文各年级段想象作文阶梯性目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高境二小

珏 创建小班化教育特色

促进师生个性和谐发展

高境三小

吴凌凌 转变学区管理职能

推动二期课改深入发展

泗塘学区

陶培华 “金字塔式”英语教学管理框架

红星小学

须建瑾 曹海莲 新时期学校师德培养的实践研究

泗塘小学

刘小英 “乐思 多思 深思”——培养农村学生思考能力的研究

菊泉学校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一一个性化学习初探

虎林小学

卞德华 施卫东 通过主题网络化教学促进学生拓展性学习的研究

同泰路小学

瑾 基于网络的整合教学中教师教学策略探索

实验小学

金云琼 社会实践提高中度弱智学生劳技学习效果初探

培智学校

沈志萍 在拓展型剪纸课中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实践

大华二小

赵妙珍 戚泰富 任

黎 充满自信

敢于探索

勇于成功

第三中心

瑜 心理辅导活动模式在思品教学中运用的探索

大场中心

宗平萍 以美激趣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淞南中心

姜红春

三等奖(排序不分前后)理解 尊重 宽容学生

高境一中

徐玉斌 优化德育环境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泗塘学区

忠 初中化学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初探

大华中学

贇 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求真中学

肖淑珍 充分发挥现代学校图书馆的功能

吴淞中学

顾详祺 注重情感教学实施策略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吴淞中学

汪涤瑕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对教师能力要求的思考

教师进修学院

红 语言学习中美的艺术

上大附中

周晓岚 走科研兴校之路

吴淞实验

敏 科技活动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少科站

蔡利华 初中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与评价研究

泗塘二中

方泽武 对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教”的一点探索

顾村中学

李秋波 在教学中巧用平衡策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效能

顾村中学

钱立柱 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行知实验

周崇英 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上大附中

王敏杰 科技特色学校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吴淞初中

邓立新 “育人”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对策

海滨二中

薄惠娟 与“二期课改”俱进的作文写作

高境一中

文 浅谈高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辅导

高境一中

张敏枝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和衷高中

敏 数学教学中通过“读”与“想”实施素质教育

大华中学

杨红芳 中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方向的探讨

泗塘中学

孙晓忠等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罗店中学

申锦明 物理规律习得方式研究

行知中学

懿 在历史新教材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虎林中学

琴 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顾村中学

张敏荣 数学概念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艺术

宝山中学

贾庆文 集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行知初中

钱东宇 师生情感交融的艺术

海滨二中

张红梅 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和衷中学

周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求真中学

靓 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

庙行中心

黄景娟 赵薇薇 探究深层情感

矫正不良行为

培智学校

华 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活动中的作用

给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INTERNET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研究

浸润心灵深处的德育

学生思品课的主动参与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小学英语教学情趣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合作一参与”小组学习模式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识字教学要加强识字能力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说话训练的尝试

运用激励机制推进学校师德建设的研究

新世纪初本区小学师德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开发潜力

培养自信

追求成功

学校党支部与二期课改

情景化

生活化

活动化

少先队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四步操作法

红星小学语文教学管理的几项建设

演绎“流行”——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

团结路河的污染调查与整治方案

美术课改之教学模式初探

营造最优化的管理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自主性发展评价研究

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实践

学得轻松

学得有效

学得扎实

在建构互动学习场中协商学习的教学策略

聆听学生“异口同声”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创造能力

校长的职业追求

“协商—选择”学习与学习主体差异需求的满足

利用自学提纲

促进自主学习

运用陶行知“六解放”理论培养幼儿独立能力

“手脑并用”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价值研究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方法研究

高境二小

顾晓红

江湾中心

李永群

江湾中心

朱海兵

进修附小

泗塘小学

龚月华 呼玛小学

英 徐妹兰

第三中心

张燕萍

盛桥中心

申永珍

虎林小学

朱国基

泰和新城小学

姜倩萱 杨行二小

顾东芳 顾益群

实验小学

仇彩萍

永清路小学

第三中心

艺等

通河小学

李美萍

通河三小

吴国风

通河二小

顾欣蓉

红星小学

袁旭东

宝林三小

潘丽华

实验小学

张伶俐

大场中心

大场中心

吕朝红

长江路小学

楼健萍

通河新村小学

张伟峰

呼玛小学

泗塘小学

沈菊萍

虎林小学

金蓉琴 杨行二小

顾益群 黄

通河新村小学

金小莺

呼玛小学

韩国芳

进修附小

江湾中心

雷桂珍

山海幼儿园

史雪琼

山海幼儿园

王红敏

刘行中心幼儿园

第二篇: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前身宝山小学,创办于1903年,1993年改名为宝山区实验小学。创办人是袁希涛先生,他是清末举人,著名的教育家。百年沧桑、百年育人,其间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中国著名国画大师朱屺瞻为早期学长,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在此任教。2008年4月,宝山区实验小学与宝山区进修附小(原团结路小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宝山区实验小学。学校现分为东林路校区(东校区)三、四、五年级和团结路校区(西校区)

一、二年级。

学校现有教学班38班,学生近1300名,在岗在编教职工114名。学校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区首席教师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3名,区级教学能手3名。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小学高级教师77名,本科及以上学历80名。

百年校训:

诚、敬、勤、朴

办学理念:

播撒快乐 传递友善 收获成长

育人目标:

培养品行良好、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办学目标:

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校本研修实验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首批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少先队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

第三篇:教育学会

第 七 届 全 国 中 小 学 教 师 论 文 大 赛

稿 件 征 集 方 案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

官网支持:www.xiexiebang.com

活动地点:中国·北京

论文征集: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16日。

主题:新课程、新领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

主旨:

繁荣普及全国校园学术研究氛围,搭建中小学教师学术环境的多元交流平台;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自身学术修养,并将优秀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参考资料,落实学会服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主旨。

参赛对象:

1、全国小学全科教师、小学教育管理者;包括学前教育的专职教师。

2、全国中学全科教师、中学教育管理者;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的全科教师。

3、各级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室、教育辅导站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工作人员。

论文征集:

1、论文分类: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课件等;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理论、教育经济、德育教育、教育心理、教学改革、教育技术、教学评估、名校与名师、教育信息、人文与管理、新课改、校本教材开发等范畴。

2、论文方向:各学科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探讨教学规律的学术作品;关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和班级管理,教育管理现代化;凸现新课程理念下最新的教学策略、最新的教学方法、最新的评价方式以及全国最新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等。

3、综合领域:各学科教学、教育教学评价、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新理论探讨、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及其反思;解决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出现的新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同行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的探索;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等。

论文要求:

1、紧贴教育教学实际,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案例典型,结论合理,文稿无政治性错误。文字稿件一式一份。

2、作品具备创新性、科学性以及可读性;资料翔实,层次清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有事实、数据或典型案例,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借鉴或推广价值。

3、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有一定的创新性;主体语言应为中文。文中涉及的引文和数据须在文尾注明出处,文章内有图片的请附光盘。文中图、表应选择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个,需配有电子文件(图用TIF格式或JPG格式)。

4、参赛作品字数应在5000字内为佳。文章封面最好附主办单位提供参赛明细表,见附件二(此表可复制,也可网上下载。)并按表格所列注明相关内容。

5、正文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字体、字号、格式不限,来稿请用WORD排版。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意义、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如引用他人学术研究成果请列出参考文献;摘要(不超过150字)、关键词(3-5个)。(多作者稿件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并将第一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等另行标注。)

6、参赛作品也可是近期公开发表、出版、获奖的作品;获奖作品请注明举办单位及所获奖项;若是课题项目,请注明课题全称和批准文号。每人最多报送两篇论文,报送者必须是文章的惟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7、课件为教师教学课件,参赛载体为光盘,并请附课件使用说明一份。为避免邮寄途中损坏,课件光盘建议使用硬包装邮寄。

8、英文类参赛作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应注明所在地及邮编)、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摘要撰写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选送方式:

1、集体选送:以单位名义同时选送5篇以上含5篇作品参赛的视为集体参赛。集体参赛稿件需由组织者将稿件汇总,并填写集体参赛明细表后,统一从邮局邮寄。(集体参赛明细表,见附件三)

2、个人选送:个人稿件请认真填写个人参赛明细表并按要求通过邮局邮寄。

3、不论集体、个人选送的参赛稿件,参赛作品原则均需填写《个人参赛明细表》,并将此表作为参赛作品封面装订在一起后寄出。

4、集体参赛稿件请注明组稿联系人,并附集体参赛明细表。如有特别说明的事项,也一并注明。

5、个人参赛明细表、集体参赛明细表均可复制、网站上下载,也可自制。论文征集期间,不收电子投稿。

论文评审:

1、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本着作品质量第一,认真严格的对待每一件作品,做到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审。

2、论文评审由中学会及下属相关专业委员会并邀权威的教育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稿件进行分组、分类评审。

3、往届参赛的获奖者,请将获奖证书编号标注在参赛作品的右上角,查实后其作品直接进入等级评审。

4、为避免重复工作,参加过学会活动的往届获奖作品,不再进行评审。参赛论文、课件等的评审如需附主办单位评价表,参赛者可在来稿时注明。

证书颁发:

1、所有获奖者都将获得主办单位制作精美的获奖证书。获奖证书由主办单位统一编号免费颁发。为了保证所发证书的权威性、学术性、真实性,每份证书都可在网上查找编号、等级、作品名称等。

2、获奖证书都将以挂号或快递形式寄发到参赛单位、个人,确保证书准确及时寄达。

3、获奖证书将于9月10前全部寄出,9月30日前都将寄达参赛单位、个人。

奖项设置:

1、参赛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奖项,所设奖项不限定数量,设定获奖概率为100﹪。参赛稿件每稿必复。

2、在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评出“2011年全国中小学国家级教研作品”(论文/教案/课件)100篇。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及奖牌。

3、集体参赛的稿件根据其来稿的质量和数量(30篇以上含30篇),可参评“全国中小学百

佳教育研究单位”,评选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和铜牌。

4、集体稿件(组织10篇以上含10篇)的组织者,可参评“全国中小学百佳学术研究带头人”评选,评选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及有个人照片的精美奖牌。

论文征集时间:

1、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16日。参赛稿件的交寄时间以稿件寄出的当地日期为准。

2、参赛单位、个人请合理安排好稿件寄出时间,以免延误。(如因特殊情况导致学校收到通知的时间较晚,而需要向后推延交稿时间的,请拟定好交稿时间并与主办方联系。)

综合费用汇寄:

1、参赛者每人每件作品需汇寄50元综合费用。费用从邮局按地址汇款的方式汇寄。(所收取的费用为活动全程的全部费用,集体参赛费用如需发票请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

2、论文参赛费用为对公款项。为便于登记参赛单位、个人,请参赛者从邮局按地址汇款汇寄费用即可(不需要账号汇款)。费用勿寄个人,也不要在稿件中夹寄现金。

3、集体参赛10人以上(含10人)的稿件邮寄费用、汇款费用可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自行扣除。(集体汇寄稿件可扣除费用范围为:汇款费用,参赛作品以信件、印刷品、包裹等方式邮寄的费用,含特快专递(EMS)邮寄作品费用。)私属快递发生的费用不在自行扣除的范围之内。

稿件邮寄及汇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81号-10号

邮编:100011

收款收稿人: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 / 收

咨询电话:010-5701 1808(参赛事宜咨询)

查询电话:010-5129 4563(稿件、汇款、获奖查询)

咨询负责:王加中

E-mail:jiaoyuchina@126.com

注:咨询、查询时间:正常工作日8:30—18:30。非工作时间、双休节假日,请通过网上留言(www.xiexiebang.com)或邮件方式咨询。

获奖公示:

1、获奖结果将于2011年9月10日起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届时获奖者可在网上联机查询、核实。同期,教育类相关报纸、期刊也将摘要公布。

2、等级奖获奖者的名单都将在网站的“荣誉查询”栏保存两年,以备获奖者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查实核对来源。

3、参赛获奖的论文将分类免费在主办方网上转载。获奖者在收到证书后,请在第一时间将获奖作品的电子稿件发到主办单位公布的邮箱里,以便编辑整理、网络宣传或推荐到相关教育类期刊报发表。

4、集体、组织奖的评定结果将于2011年10月初揭晓,相关奖牌也将同期颁发。

5、成果交流与表彰会议,主办单位将另行通知,会议的时间、地点以通知为准。

推介出版:

1、大赛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按学科分类编辑,推荐集结出版。获奖作品优先收录,自愿参编,参编要求大赛组委会将另行通知。获奖作品集结出版后由主办单位向国家各级教育机关,全国学术类报刊单位及市级以上的图书馆馈赠。

2、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稿件有出版、宣传、推荐发表等处置权,参赛者视为自愿接受,主办方不再另行通知。所有参赛作品都将存入主办方网站资料库。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会员申请:

1、参赛获奖者可申请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会员;可以享有所在会员单位的优先发表作品、优先编辑出版、优先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等会员待遇;同时,所有会员都将在入会后为其开通“在线投稿”的通道。

2、参赛者申请会员时间在获奖结果公布后开始,所有等级奖获得者都可以自愿申请,届时网站也将提供会员申请表的下载格式。

3、本届参赛的获奖者,均可作为申请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会员的条件。

第四篇:上海市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上海市宝山区总工会

关于开展“2008年宝山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2007-2008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沪劳保技发【2007】23号)和《关于本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沪职培中心

【2008】4号)文的有关要求,经宝山区劳动保障局倡议,定于2008年9月-11月举办“2008年宝山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下简称“区技能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以展现我区高技能、新技术人才的精神风貌为主题,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加快培养和造就各行各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习技能、重视技能的热潮,营造个人重视自身技能学习,用人单位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推动区内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区技能竞赛组委会,负责本次活动的整体推动、综合指导与管理。区技能竞赛组委会下设技能竞赛办公室,负责制定竞赛的具体组织方案及实施计划,整个竞赛的具体筹备和协调工作。区技能竞赛组委会:

组长:区劳动保障局局长赵婧含

副组长: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政

区总工会副主席高利华

成员:区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科副科长朱德方

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秦鸣

区总工会经济经审部部长刘坚

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苏全兴

技能竞赛办公室:

本届技能竞赛办公室设在区劳动保障局。

办公室主任: 朱德方(兼)

成员:秦鸣、刘坚、蒋慧雯(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爱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黄启群(区总工会经济经审部)、王祎(区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科)

联系人: 区劳动保障局王祎

地址:友谊支路79号316室

联系电话(传真): 56119997邮编:201900E-mail地址:bsldpx@163.com

三方职责:

区总工会负责竞赛的宣传发动和接待报名工作;区教育局负责选手培训、落实竞赛场地、设备等工作;区劳动保障局负责与市鉴定中心联系竞赛事务,制定竞赛题库、落实考评员等工作。

三、竞赛项目及等级:

项目1:多媒体作品高级制作员(国家职业资格高级)

项目2:网页设计制作员(国家职业资格中级)

四、参赛对象:

1、本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无业人员、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等均可报名参加竞赛。

2、参赛选手需符合《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相关规定。申报国家职业资格高级项目的竞赛,应具备该职业中级证书,或有相应国家职业资格初级证书且工龄满5年的书面证明;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中级项目的竞赛,应具备相应国家职业资格初级证书,或工龄满5年的书面证明(详见“2008年宝山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施细则)。

五、竞赛时间:

准备阶段:2008 年9月召开“区技能竞赛”动员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竞赛宣传、发动、落实工作。

报名阶段:2008年9月初至9月26日(节假日除外)

培训阶段:2008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竞赛阶段:多媒体作品高级制作员理论2008年 10月25日

多媒体作品高级制作员操作2008年11月22日

网页设计制作员2008年11月22日

竞赛表彰:2008年11月22日

六、竞赛获证:

竞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均合格者,可获得与竞赛级别相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受名额限制。网页设计制作员(国家职业资格中级)竞赛成绩名列本职业(等级)参赛选手总数前10%比例的人员,在设定的技能等级基础上还可以晋升一个等级的职业资格(最高不超过赛前所持该职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两个等级)。证书办理依照市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程序操作。

七、竞赛表彰:

1、在竞赛中各职业(等级)取得前三名的选手由区技能竞赛组委会授予荣誉证书,第一名选手获“宝山区技术能手”称号。

2、设个人项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给予一次性奖励:一等奖15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

3、凡本区户籍参赛人员成绩合格,按《关于对本区户籍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奖励补贴的通知》宝劳保[2006]16号文给予培训奖励。

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宝山区教育局

宝山区总工会

二○○八年九月九日

第五篇:上海市青少年教育消费问题的研究

上海市青少年教育消费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选取上海社会科学院在读研究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消费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统计分析,对上海市青少年教育消费问题进行典型解剖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在教育消费方面目的比较明确、对当前的教育成本基本认可、教育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教育消费理念逐步形成,但对教育消费的期望回报等问题仍存一定疑惑,对教育收费不断走高的趋势有一定异议。研究认为,根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上海市应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与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教育供给,满足全市青少年教育消费需求,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

关键词

青少年教育消费 研究生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逐渐采取收费制、扩招、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等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深刻地影响了转型期青少年的教育消费观念、行为、心理等。从青少年教育消费状况角度对教育消费问题进行研究,可以积累有价值的相关资料,丰富教育消费的有关理论,在实践层面上为青少年的教育消费提供科学的指导,并制定有关对策,引导建立科学、健康的青少年教育消费理念,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上海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又是高校、高等人才的聚集地,上海市青少年教育消费的理念与价值取向、成本与收益、结构与层次等问题值得关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于上海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上海“四个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设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等都有一定的参照与借鉴意义。当然,上海的青少年教育消费涉及的层面是相当广泛而复杂的,为了对教育消费中若干突出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也是从调查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角度考虑,本课题研究采取了典型解剖法,即以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作为样本对青少年教育消费问题进行典型解剖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在读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总体,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回收率达82.5%。由于有部分问卷的个别选项没有得到答题人填写,我们在问卷统计过程中统一将其归为空白卷。在比例计算中我们也另设有效百分比这一项,将所有空白卷排除在外独立进行计算,以使问卷信息得到全面的体现。所有回收问卷数据均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专项分析,以求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在回收的165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54.5%,女性占44.8%;曾经工作过的占63.6%,没有工作经历的占35.8%;在职学习的占22.4%,全日制学习的占74.5%。在填答人员中,各自分布的专业也非常广泛,可以说涉及了社科院研究生部的所有专业,其中经济学、文学、法学三个专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占到总人数的47.9%、17.2%、14.7%,主要与这几个专业招生较多相关。从调查对象的各项构成来看,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分布较为广泛全面,从而能够保证全面正确地反映出目前研究生教育消费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教育成本评价处于中等偏上区间,青年基本可以接受

对教育成本的评价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关于青少年对教育成本的评价,我们设计了四个选项:(1)这点钱没什么,读书后很快就会赚回来;(2)还能承受,挺一挺也就过去了;(3)将来肯定能承受,只是现在承受还是有点困难;(4)代价太大了,将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回来。

调查数据显示,以上四个选项中,选择第2、3选项的最多,比重都超过30%,合计达70.56%。这说明,总体上说,当代青年对教育成本的评价处于中等偏上的区间,但处于两端的(认为没什么或代价太大的)也有一定比例,均在15%上下。由此看来,当前教育成本对广大青年来说,现实承受力和未来承受力相结合,基本上处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但已经处于能承受的上限,教育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将可能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

(二)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少

在问卷中,我们还对青少年教育消费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设计了11个选项:(1)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2)为了获得更高的文凭;(3)为了改换工作岗位;(4)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5)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6)本职工作的竞争和挑战迫使自己不断“充电”;(7)同龄人之间的攀比;(8)证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9)受媒体、社会环境的影响;(10)父母家人的催促;(11)说不清楚。

根据获得的调查数据,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选择了“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所占比例超过其它各项之和,接近60%。这凸显了当代青年对自身素质提高有着执着的追求,而不是通常人们所想象的仅仅是为了更高的收入、地位、文凭或为了改换工作岗位。这也表明,当代青年接受教育的意图趋于理性化,对自己生活道路的独立判断能力日益增强,较少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

(三)家庭阶层分布广泛,农民工人占主体

家庭状况与青年的教育消费密切相关,是影响青年教育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按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陆学毅研究员的社会分层,这次接受调查青年的家庭状况的基本结构是:干部占20.63%,企业管理人员2.5%,私营企业家1.88%,专业技术人员6.88%,公务人员13.75%,个体经营者5.0%,商业服务业的从业者1.88%,产业工人18.75%,农民25.0%,无业与失业人员3.75%。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家庭所处的阶层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企业管理人员、官员家庭出身的研究生并不是很多。

(四)青少年主体认可教育消费,但仍存困惑

通过调查,对于教育成效的评估,大多数青年认为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值”,选择该项的占调查总数的52.12%,说明多数青年对自己的教育消费持认可的态度,认为不仅学得了知识,而且值得自己付出成本或代价。但同时也有一些青年存在矛盾与困惑,其中有17.58%接受调查的青年认为虽然学有所得、但不值得,有27.27%对自己的学习评价表示说不清楚。但真正后悔选择来读书的却非常少,仅仅占调查总数的3.03%。这些数据表明,虽然从总体上青年肯定学习,但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对未来回报的不可预期性等都增加了他们的困惑与矛盾。

(五)学习经费主要来自父母,但自己工作的所得也占相当比重

这次的调查数据显示,青年研究生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父母,49.39%接受调查的青年都说他们的学费来自于父母。紧随其后的是自己学习之后的工作所得,达26.22%,其中相当多青年都参加了勤工俭学,还有些青年则是在参加工作之后再回来读书的。在博士研究生中,自己工作所得占的比例更大。而亲友、学校、社会的资助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这也表明社会总体上还是倾向于自己掏钱接受高等教育,但终究大多数学生还未能完全自立,所以经费不得不由父母来承担。

(六)身份优越感日益消失,研究生教育面临挑战

踏入研究生教育的大门,在社会上很多人的眼中应该都是拥有锦绣前程的社会精英,但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对毕业后充满信心的研究生却只有20.61%,另外有45.45%的研究生认为“应该还可以”,其余人对未来则是一种迷惑、猜测的心态,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定位,甚至还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对未来不大看好或看不到希望。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生扩招后自身优越感的降低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确实也反映了社会对能力和学历认同的分离。

(七)青少年教育消费结构合理,消费倾向日趋理性

这次调查中关于“青少年教育消费结构”的结果,主要反映了研究生的一些特点。其中,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支出比重最大,达到34.53%。同时,由于学习期间要买大量的书报和音像制品,“购买书报和音像制品”成了接受调查群体的第二大教育消费项目,达到26.22%。很多研究生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都在学习期间备考各类职业证书比如司法考试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高级口译证书等等,因此考证费用也成了研究生的一大教育消费项目。至于其他费用基本上还比较少。可见当今研究生的教育消费应该是比较理性的,都是在有的放矢,基本没有盲目进行教育消费的现象。

(八)教育收费异议颇多,教育内容、教育体制亟需改革

关于教育消费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接受调查的群体中有超过20%的人认为“教育收费过高,缺乏合理的控制,超出普通大众的承受能力”。教育收费压力问题也正是目前社会普遍呼吁关注的问题。这几年随着研究生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公费生的名额是一减再减,而学费却是一涨再涨,其增长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普通研究生的承受能力。很多研究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到处兼职打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业,以至“混”文凭,这应该说对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除此之外,教育消费中的问题还集中在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上,据我们调查,研究生普遍反映教育内容滞后,所学的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从而导致就业过程中的障碍。另外教育体制的死板也引起广大研究生的不满。所有学生不管能力大小都要统一学习三年,学分制改革的美好设想也始终是空中楼阁,无法具体贯彻执行。研究生根本不能按照个人事业、家庭等情况的变动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业,全部都要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模式进行。当然除了上述比较突出的问题以外,教育资源的缺乏也日益引起广大研究生的不满。特别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由于不能方便地查找世界范围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和最新期刊资料,很多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碰到了很多的难题,对论文的质量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九)合理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逐渐形成不同的人对教育消费有不同的理解。那当今这个时代,作为社会知识精英阶层的研究生对教育消费又是怎么理解的呢?在这次接受调查的群体中,有32.66%的研究生认为教育消费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27.52%的研究生认为教育消费是一种投资,通过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有21.25%的研究生认为选择教育消费是在选择个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三种认识是当代研究生的主流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善于教育消费,乐于教育消费,也对教育消费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降低教育成本、优化教育供给

对青少年来说,教育收费状况是影响他们的教育消费行为、教育消费心理及教育消费预期等的主要因素。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教育收费是较高的,已接近青年人承受能力的上限,但相对于自身素质提高及未来就业、收入等的预期又使得他们还是接受了现在的教育成本,主要是其中的教育收费。

因此现在主要要做的是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进一步优化教育供给,改变主要由父母提供学费进行高等教育的现状。无论什么类型的国家,政府对教育的资助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鼓励企业、先富起来的社会个人、海外资金等积极支持高等教育,鼓励高校与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力量进行合作,促进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从总体上改变教育消费主要依靠父母的现行结构,促进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减少收费、降低青年教育消费的成本,缓解青年,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农民、工人子弟的求学压力,推动青年教育消费的可持续进行。

(二)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育制度

虽然接受调查的大多数青年都认为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值,但也有不少的青少年存在矛盾与困惑,这种矛盾与困惑在随后的回答里得到了印证:有相当多的青少年认为目前教育消费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体制落后。这种制度的滞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教育制度是当务之急。

首先,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事业,要从深层次上为各项教育制度的改革开辟道路,为教育消费奠定基础,这就要配合进行收入分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甚至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才能优化教育消费,确保教育消费的合理、公平、高效,为教育消费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其次,要在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要逐步放宽对民办教育的限制,积极争取与国际教育力量的配合,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学方法、办学理念,探索多样化的办学途径与管理模式。

第三,要完善各种具体的教育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年限模式,并配合建立学分制度,毕业审查制度,奖学金与贷学金制度,政府资助制度,社会援助制度等。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实行三年制的教育年限制,学分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府与社会资助过于薄弱,贷学金的信用大打折扣,毕业审查制度也存在走过场的嫌疑。种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导致了教育消费中的诸多困惑与矛盾。

(三)合理引导青少年建立科学、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

虽然研究生对教育消费的认识更加理性,但还是有很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处于迷惘、疑惑的状态,对未来的定位不是很明确。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并不是很清晰,仍然有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

正如我们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很多人来读研既不是出于工作上的要求也不是出于个人的学术追求,纯粹就是为了学历而读书,这直接导致了很多研究生读研期间郁郁寡欢,混日子,对未来迷惘。既没有在学术上真正有所长进,又浪费了大好青春年华。最后混到了文凭,却从事不相关的工作,原来学习的知识根本用不到,这对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在美国,社会对研究生有着明确的定位。硕士生基本上还是职业性的教育,而到了博士阶段就是纯粹以学术研究为取向,博士毕业生就是以从事学术研究为己任。而我国目前,硕士生也基本上以学术研究为标准,这导致许多硕士生为了能顺利毕业不得不粗制滥造许多学术论文以求发表,形成了所谓的“文化垃圾”。另一方面,很多博士生却根本没想过要以学术研究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也在混文凭以求找到好工作,甚至很多政府官员也来读博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在的“博士不博”,严重影响了我国博士的声誉和水准。

要改变这种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消费理念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消费理念尤其重要。要实现这一点,除了需要国家、舆论媒体的正确引导外,学校加快研究生录取标准、教学目标的改革也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四)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青少年教育消费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对教育设施的落后和教育资源的缺乏都表示不满。也许普通教育消费者可能还感觉不到,而作为研究生,由于时常要撰写学术论文,了解世界各领域的最新发展,这一点就感受的尤其深刻。

应该说目前上海还缺乏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提供的共享教育资源还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国内的一些教育资源,至于国外的很多学术期刊杂志,往往跑遍上海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找不到,而要查找某一领域国外的最新论文则更为困难。这可能已经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紧跟世界步伐的重大障碍。

而许多西方国家为什么能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他们充分合理地整合了社会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了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从而查找资料非常方便,使全体国民都深受其惠。因为很多资源的利用和期刊的订阅都是要向有关机构付费的,特别是国外的一些资源,使用费往往非常昂贵,单让某一个单位承担可能都会入不敷出,不划算。如果能有一个协调机构,集合各大教育机构的物力,共同支付这笔费用,然后对社会开放,就像上海图书馆的运作模式一样,这样社会中的每一个教育消费者只要支付很少的价钱就能满足各自不同的教育需求,从而形成集体的利益最大化。

下载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会2003—2004年度教育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1年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年会论文征集通知鉴于2011年是联合国决议通过的国际化学年。全国和上海市的化学化工学会将举办一系列的宣传化学及其工业对社会经......

    2008年宝山区社区教育工作计划(精)

    2008年宝山区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8年的宝山区社区教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

    申报宝山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合集

    申报宝山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记宝山区实验小学曹灵芝老师 曹灵芝老师热爱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2004年、2007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宝山区教育系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教育研究(范文模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 ——立项论证报告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906 武冉 2009300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脱离了孩子的母语,使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而......

    教育研究

    1、【开放性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期刊)[摘 要]: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学生主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绿龙公园设计方案

    平山漾——一个新都市公园 上海市宝山区绿龙公园设计方案 转自土人设计网 作者:俞孔坚 金园园 轰伟 任冬丽 发表:《建筑学报》2006(5):78-79 [评论] 摘要:本方案探讨了在阅......

    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生产平稳运行,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宝山区经济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全年增加值可比增长......

    中国教师教育研究学会教育与教师杂志社

    中国教师教育研究学会 教育与教师杂志社 《教育与教师》杂志稿件录取及获奖通知 杨先喜 张秀琴 老师: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国家级刊物《教育与教师》杂志的关注与支持! 您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