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工技术基础》“五步问题教学法”实践策略探究_职教论文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营造 “易起反应”的问题“场”激发学趣、个体应急性行动学习设计个人问题解决方案、交流合作发布最优方案或方案集群、评价点拔拓展问题时空、实践操作形成职业技能等操作程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习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电工技术基础》 五步问题教学法
实践 探究
一、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传统课堂教学现状及遇到的尴尬
1、传统专业课教学情境:下午两节《电工技术基础》课堂上,教师嘶哑的声音传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而学生甲低着头对着一面小镜子“聚精会神”地梳着发型„„,学生乙和学生丙眉飞色舞争论着什么?原来是电脑“传奇”游戏„„,学生丁的书本立着,挡住的是一双睡眠朦胧的眼睛„„。本该是电子专业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2、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的学情:该专业学生中90%以上为男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难以长时间专心听课;精力旺盛,偏好动手探作,有寻求刺激、冒险的心理因素,喜欢表现,尤其是占40%的300分以上的学生,喜欢就现实电工电子装接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抛根问底”。
3、电子专业“五步问题教学法”是切合中职学生学情的有效教学法。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传统教学为: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单一的“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法,将学生视作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必然缺乏交流、共鸣,而显得比较沉闷、缺乏生气,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削弱,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极不利于电工安装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中职《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活活力”,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付诸于教育实践过程之中。
二、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五步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操作
(一)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五步问题教学法”含义解读中职《电工技术基础》问题教学法,通过创设一种活动情景,优化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导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知识、领会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的思想方法,最终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发展他们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摆脱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统一的教学思想。
(二)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五步问题教学法”实施策略第一步:营造 “易起反应”的问题“场”,激发学趣。托兰斯认为: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改变沉闷课堂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是营造一种氛围,一个能促使中职学生思维从沉睡中唤醒的刺激,那么,如何营造这个“易起反应”的问题“场”呢?[!--empirenews.page--]
1、接轨现实,创设情境,引发问题。(1)创设生活用电问题情境,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问题情景的设置,应是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可以达到的,而学生不作努力不能解决的,需要“一个弯”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做到“学”、“疑”、“思”相结合,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思维的进程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有启发性,避免“是什么”,多用“怎么办”、“为什么”等形式的发散性提问。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如家家户户都装有电度表,那么,是不是家家户户的电度表的容量都一样呢,每家每户所配用的保险丝也一样呢?显然不是,那么如何去选用相应的保险丝,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2)例举电工电子装接失败案例,鼓励分析与探究。在电工电子装接实习中经常出现装接失败案例,例安装串联型稳压直流电源线路板时,出现三极管发热甚至烧毁。由于学生缺乏检修经验,经过几个小时整修,装接还是不成功,从而导致学生的挫败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本身或多或少有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我们教师心急如焚,往往采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加以严厉地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有用吗?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引导不是要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看法和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要坦诚、理智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行为,运用心理学上所介绍的方法和技术去改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意识和行为,应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3)尝试动手操作,在体验与领悟中发现问题,激发学趣。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备材料,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应明确、简洁、恰当地进行提问,或让学生就所研究的问题自己提问,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活动。只有学生有了疑问并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的准备阶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他们专注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做他们认为开心的事。例如,在探究“三相负载的星形与三角形联接”时,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多种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及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验中发现了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的用途,通过小组探究,极大地激发了探究的热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古语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质疑是学习活动中思维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会创新的开端。因为常有疑点才能常思索,常思索才能常创新。因此,作为教师,一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敢于质疑;二要正确引导,使学生善于质疑;三要因势利导,使学生积极求异。并引导学生在常规的一般应用的基础上,冲破原来的思维结构,加强引申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想像猜测。这一步我给学生出示一道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的典型试题,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很多学生在求解时有不同的方法,但结论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解答问题的思维更加敏捷。[!--empirenews.page--]教学片段实录之一:师:请大家来看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1=8.0Ω,R2=5.0Ω,当单刀双掷开关S打到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为I1=0.20A,当S打到2时,电流表读数为I2=0.3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学生思考、练习。此题为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有点难度,但绝大部分同学能比较顺利解决。)(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答案后,突然卢杰同学举手,我还以为解题过程有错,大部分同学也惊讶。课堂安静。)师:卢杰同学,是否解题过程有错?(学生认同)生:解题过程完全正确,我在想我们是否可以用两个定值电阻,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只电流表加若干导线测量一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附和学生很多)师:可以吗?生:(几乎全班同学)可以!师:很好,确实可以。卢杰的思路非常正确。师:我还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问题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请列出所需器材,画出电路图,并说明简单的操作程序和计算公式。〔问题2〕用这些方法所测量、计算的结果准确吗?分析误差原因?〔问题3〕用这些方法所测量对电阻有要求吗?(学生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四人一组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第二步:个体应急性行动学习,设计个人问题解决方案。
1、自学教材和辅助材料由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内容,教师进行学法的指导。由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现象或复习某些知识,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学习《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时,可在复习混联电路的知识后引入复杂电路的概念,随后提出下列问题:什么是节点和广义的节点?回路和网孔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表述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2、独立思考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自主学习要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索、动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思维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讨论设计解决方案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相讨论、探究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讨论上述问题时,应该是课堂气氛、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惟师,不惟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电磁感应这一节里,有很多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电磁事物和现象,要敢于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比如有很多学生提出如果在电感线圈与灯泡并联的电路中切断电源的瞬间,那结果会怎样?这样学生在看待新问题时就不会盲目、简单地去解决。为了解答问题,很多学生就要到书店、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大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量,增强他们渴求知识的信心,做到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使问题的解决有理有据,既全面又系统。[!--empirenews.page--]第三步:交流合作,发布最优方案或方案集群。
1、交流个人解决方案学生经过个体应急性行动学习,逐渐形成了个人对于思考项目的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成4人小组,在小组内描述自己的方案,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其次,将自己在个体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探讨。
2、探讨疑难问题 因为同伴之间的水平接近,思路容易求同,所以,经过同伴探讨后会留下一部分未经解决的问题,此时,可以扩大讨论的范围,由小组代表将问题列在黑板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一方面解决问题,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与指导,再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评价,形成小组最优方案或方案集群。
3、形成小组最优方案或方案集群。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归纳或小结,指出正确的答案。谈话中要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加以归纳,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由学生总结归纳,相互补充、指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教师要帮助梳理,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值得注意的不仅要总结知识,还要总结学习方法,从而形成小组最优方案或方案集群。第四步:评价点拔,拓展问题时空。
1、精讲点拔 启发探究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思维状态,划着求索之舟、进入“藕花深处”进行宏微兼顾的纵横联系的学习与探索,初步弄懂知识,形式技巧,理解学习方法,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即深显微。教师在热情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试、探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做到引导得法,点拨有方,画龙点睛,抓住实质和关键,重点讲实、难点讲透、疑点讲清。讲到“点”,讲到“位”。要着重讲点(重点、难点、疑点),讲线、面(知识内在的纵、横联系),讲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提问,引发学生思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设问时要选择时机,启发学生在愤然之际,提问学生在矛盾之时,诱导、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摸索。有时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后,犹如在刚恢复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子,再激起波澜,引起学生深一层的思考。
2、评价激励,体验成功。思维能力的培养始于问题意识,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顺藤摸瓜,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训练。经常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争辩,引发学生对问题认真细致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注意训练学生对同一问题不仅要正向思维,还要会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展思维的广度。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及时纠正错误,而要针对错误进行引申,使错误显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加之教师的点拨,以引起学生的自我反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构不同层次的知识,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对问题的认知水平。问题教学法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解决问题带来的快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empirenews.page--]在教学《电工技术基础》中戴维宁定理时,分析如下的一个例题:R1E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E1=5V,E2=3V,R3R1=8Ω,R2=12Ω,R3=2.2Ω试用戴维宁定E1R2理通过R3的电流及R3两端的电压。在分析完毕后,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道题用支路电流法求解要简单得多,为什么要用戴维宇定理求解呢?”对于学生的提问,我即不是加以斥责,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表扬该同学的提问,并借机激励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解法。事后,许多同学都能找到多种解法,那位提问的同学甚至找出了五种解法,其中包括还没学过的利用叠加原理解题法和教材中没有的节点电位法。由此可见,学生的一个问题,很可能就是一个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悉心呵护,正确引导,使之成为创新的燎原之火。第五步:实践操作,形成职业技能。
1、运用电工知识,开展实验。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效解决学科课时有限性与问题无限性的矛盾,教师可以将探究迁移的部分内容放到实践中。要使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会研究电工问题的实验方法。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机会多了,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能力水平要求也提高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疑能力。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与实践中的新问题,并应用已学的知识去探究、去创新,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去寻找产生问题的规律,去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解疑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充分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和流动性的自我,以适应当今世界加速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的学习中,往往会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去解决,如要求设计提高功率因数的电路,学生已通过了“安装日光灯电路”等控制线路的学习,对解决本课题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基础,让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通过自已所学的知识去发挥想象,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能“跳一跳、摘桃子”。同时他们所设计的线路可以通过模拟实习来装接,来检测所设计线路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等。
2、兴趣活动,强化职业技能。在电工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一是要进行理性的辅导,向学生介绍一些发明创造的技法,如变换视角法、缺点列举法、类比创造法等。二是要进行实际操作,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电工电子产品如音乐彩灯、无线话简、声控开关等让学生组装、调式,调式成功后再要求学生分析缺点,引导他们进行改进。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教学片段实录之二: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请大家画出电路图,选择需要的仪器。(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画图,选择仪器。教师巡视指导。)(教师选择两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画出内接法和外接法的两个电路图,提醒学生一些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实验。)[!--empirenews.page--]生1:老师,测量值与电阻的实际值有误差(很多同学附和)(发现问题)。师:会不会是测量方法不当(老师回避问题,但同时指给学生一条路。)生1:我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还是有误差,但这一次更接近电阻的实际值。师:你是用内接法测量更接近电阻的实际值,还是用外接法测量更接近电阻的实际值?生1:内接法。生2:我们是用外接法测量更接近电阻的实际值。生3:我们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与实际值的误差差不多。师:哪你们的被测电阻的实际值各是多少呢?生1:我们的被测电阻是2kΩ。生2:我们的被测电阻是10Ω。生3:我们的被测电阻是150Ω。师:很好,大家的测量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不同的电阻用不同的接法会减小误差?请大家先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然后用实验验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气氛热烈。)
三、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五步问题教学法”实施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电工技术基础》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注重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贴近生活,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在探求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积极探索,由不会学不愿学到要学会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近年来,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生源呈下降趋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但我们通过优质高效的新课教学和复习教学,在杭州市专业课会考、省高职考试中,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的《电工技术基础》成绩始终达到优良水平。00级、01级、02级学生参加高考的成绩如下:班 级年 度总分参考人数上线人数本校最高分本校平均分00电工2002学年2502827197139.601电工2003学年2502726200147.902电工2004学年2501815202167.
23、发展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中职《电工技术基础》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夯实了基础,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如据毕业生反馈,98届卢杰、99届刘昌富、项伟、01届周鹏鑫、王彩虹、02届华锋、章智芳等大部分读高职的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较薄弱,但普遍觉得大学中专业课的学习是最轻松的;而如王欢等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则觉得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4、促进了教学改革促使教师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必然要端正指导思想,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即统一划一的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的封闭式的教育为现代的教学管理即弹性、宽松的,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的开放式教育。问题教育法的实施要求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结构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结构。为有效地实施教学策略,也必然促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必须进行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体系的创新,不仅具有民主的管理作风,还要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教育决策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即要大力提倡“学生自治”或“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学校的主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以人为本的目标。
第二篇:电工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论文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同样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要求进行相应的变革。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教学资源”随之变化。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课程教学改革都已开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多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程[1]中,在电工课程教学中运用较少。电工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法不适应教学目标。电工是一门实践技术课程,教学要充分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可当前教学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致教学效果不佳。(2)学生方面,学生一味接受理论灌输式学习,缺少相关实际经验和实际技术知识,学习难度大,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办学条件不足。近年来由于扩招,学生人数骤增,再加上课程内容增加,教学目标提高,课时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以致课时紧张,造成主观上重视电工基础教学,客观上却忽视课程教学的现状。基于以上问题,受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启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2]进行教学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带着任务寻找相关学习资源解决问题,学习目标明确,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钟新的教学方式———基于任务驱动的情景教学法,在教材编写方案中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理论知识与实践分开的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将工作任务训练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每个任务的能力训练部分再设置相应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通过一系列实践验证及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改革效果。
三、《电工技术》教材的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一)具体改革内容1.编写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任务驱动特征,适合我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教改专业的教学使用。2.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的教材与实践教学的教材是独立的,打破原有模式,以理论教学教材内容为基础,将实践教学教材内容与其进行有机整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综合,循序渐进。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在做的过程中深入领会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融合。3.教材中应明确学习目标,对任务准备、实施步骤描述清晰,为实施任务做铺垫的相关理论知识准备充分。
(二)具体案例本文以教材中的“交流正弦量的认识”为例。我校普通电气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电气类精品规划教材《电工基础》,该节内容在第四章,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分别给学生讲解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正弦量中的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学生对这些相位关系看不到、摸不到,只能单纯靠想象死记硬背,学习起来感觉内容枯燥,没有目标,从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一知半解。可是,当讲到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时,需要使用前面学到的知识,但是由于前面学习时一知半解,这样就给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学习带来困难。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3]的《电工技术》教材中,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实施以“任务”为线索,以“学生”为主题,以“老师”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法:1.提出任务。情景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知示波器各种按钮的作用及操作,认识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及操作。情景二:正弦波的认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观察正弦波形,了解正弦量的特点及基本要素。情景三:相位差的认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观察正弦波的相位差。2.教学流程。情景一:(1)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观察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结构;(2)学生分组,认识示波器各种按钮的作用,了解其原理,将示波器校准;(3)检查校准结果,师生讨论、小结。情景二:(1)布置学习任务,先将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正确连线;(2)将信号发生器作为源信号,调节输出信号为正弦波。通过示波器识读正弦波的参数,了解正弦波特性。(3)查看显示情况,师生讨论、总结。情景三:(1)布置学习任务,按图9-1正确连线;(2)将信号发生器作为源信号,调节输出信号为正弦波。通过示波器同时显示两个同频正弦量的波形,了解同频正弦量的相位差。(3)画出两个正弦波形,计算其相位差;(4)师生讨论、总结。3.情景讨论。正弦量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每个要素的含义是什么?超前、滞后的概念?相位及相位差的范围?4.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全体学生都能正确完成作业,取得圆满的成功。本次课的成功在于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示波器学生看到交流电的实际工作波形,不再是纸上谈兵,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以此为线索,将重点知识隐含其中,内容紧凑,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趁热打铁进行课堂练习、讨论与答疑,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经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法给电工教学活动[4]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别表现在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探索性等方面。本研究及实践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许多学生除了完成教学规定的学习任务外,还要求参加课余开设的电工尖子班学习,为的是更深层次地学习;不少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完成质量较高的电路设计作业,而且学习兴趣愈加浓厚。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电工技术》教材将原有理论教学教材与实践教学教材内容打破重构,教材在内容上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设计任务,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任务驱动的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编写适合发电专业教学改革使用的《电工技术》教材,进一步深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5],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及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篇:高中英语“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
SEFC书面表达“字词句段章”五步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
安徽省巢湖市四中 闵长政 238000
摘 要:书面表达是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学生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结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从文章的构成(字、词、句、段、章)入手,探究了改进和提高书面表达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书面表达、字、词、句、段、章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语言技能八级目标明确提出:“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八级目标为学生参加高考所达到的应有水平。
多年的教学体验和高考作文分析表明: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八级目标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语法不通,语言不畅,语意不明。为此,在结合本校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本人自高二起(高二文理分班,形成延续至高三毕业的稳定班集体,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延续性、整体性和可比性),开展了“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验,旨在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法的依据和定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八级目标描述和历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价标准表明,一篇优秀的书面表达要符合以下要求: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要点全面.无遗漏;正确性(Accuracy):语法正确并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多样性(Differences):词汇短语丰富,结构多样,句型较复杂;连贯性(Logic):恰当使用承上启下的词语和连接词,使全文流畅连贯,浑然一体。
“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法正是以八级目标为依据,以高考评价标准为参考,根据语言学习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按照字/单词(word)→词组(phrase)→句子(sentence)→段落(paragraph)→文章(article)五个步骤,分阶段指导学生储备单词(Step1)→发散词组(Step2)→扩写句子(Step3)→连句成段(Step4)→组段成文(Step5),力求书面表达在全面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实现多样性和连贯性,追求文化性(culture)和欣赏性(appreciation),最终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的实验阶段
“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Step1— Step3):时间为高二全学年,重在字、词的储备、积累及基本的句法、语法和句式组成规则,提高书面表达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第二阶段为达标阶段(Step3— Step4):时间为高三上学期,重在句子的形式变化和上下文的有效连接,提高书面表达的多样性和连贯性;
第三阶段为提升阶段(Step4— Step5):时间为高三下学期,重在语言的文化思维和篇章的修饰润色,提高书面表达的文化性和欣赏性;
三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在突出训练重点的基础上,彼此渗透、互为补充、密切联系。
四.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法的实施内涵
1.Step1.储备单词——丰富
作文用词的枯燥性和单调性,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近义词、同义词或考纲没做要求但却经常出现的单词,既能有效表达信息,又给人以耳目一新、清新亮丽的感觉。例:(1)The question is real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改为The question is really confusing.“confusing”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语言储备。
(2)Last summer I visited Forbidden City with my parents.改为Last summer I toured Forbidden City with my parents.“tour”一词富于变化,且更为贴切。
(3)We found the water was so dirty that we could not catch fish in it.改为We found the water was so dirty that we could hardly catch fish in it.“hardly”一词不仅在语意上更为丰富,而且也更能够体现作者的本意。
2. Step2.发散词组——自然
以单词为基点,准确发散性地使用词组,以词组替换单词或句子更能自然地传递语言信息,体现学生的英语思维过程。例:
(1)Everyone should do his or her best.改为Everyone is supposed to do his or her best.“is supposed to” 在这里所表达的责任性和义务性显然比should更为有力。
(2)We all think he is a great man.改为We all think highly of him.用“think highly of”将并不复杂的复合句改为简单句,表意更为紧凑、自然而灵活。
(3)He is a boy and he is eight years old.改为He is a boy of eight.两句合为一句,精简、凝练,地道、准确。
3.Step3.拓展句子——合理
如何写出有意义的句子是英语作文的核心,也是英语作文的重点和难点。调查分析表明,学生作文的主要失分点大多集中在句子方面,“Chinglish”现象屡屡出现,句法混乱,句不达意。为此,在句子的拓展性训练上,我们要把合理地握好以下几点:
(1)重规则:句子的翻译要符合语法规则,这是英语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最能显示
学生的语言功底。
例:There is some students like play game.这是典型的逐词对照翻译型Chinglish,集中体现了句子结构问题、谓语问题、名词单复数问题、惯用法问题等语言现象,应改为some students like playing games.(2)重模式:要熟练运用书面表达中常用的句型及结构模式。
例:We should educate the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habit.改为:it is necessary for schools to educate every student to form a good habit.“it+adj+for sb+to do something”是常用句型,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3)重变化:尽可能地使用从句、非谓语、复合结构、倒装句、强调句等形式,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突出重点,富于变化。
例:The environment will never improve until everybody takes care of it.改为:Not until everybody takes care of it will the environment improve.倒装结构的使用更强调了everybody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重得体:即写作时既要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及思维习惯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又要根据描述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来选择使用恰当的英语语言。例: ①Because he was ill, 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汉语思维中常常是先原因,后结果,而英语则刚好相反。所以句子应该改为: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②We planted many trees in our school.改为Many trees were planted in in our school.汉语文化强调自我主心,多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反之。
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课文句子的分析与书面表达的“四重”原则有机结合在一起:简化句子,突出语法;扩展句子,丰富内涵;改写句子,赋予变化;比较句子,理解文化。
4.Step4.连句成段——流畅
有效地使用过渡性词语能把独立的句子连接在一起,使上下句之间结构紧凑,语意连贯,流畅地反映出作者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
例:The boy comes from a poor family.The boy does very well in his studies.The boy plans to work his way through college.改为Even though he comes from a poor family, the boy does very well in his studies;furthermore, he plans to work his way through college.“even though”和“furthermore”既在结构上保持了段落的紧凑流畅,又在语意上刻画了the boy的坚毅与决心。
过渡性词语常见有what is 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表递进);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otherwise„(表转折);therefore, as a result, owing to„(表原因);that is(to say),in other words,namely„(表解释);to begin with, secondly, last
but not least„(表顺序);actually,as a matter of fact,to tell you the truth„(表事实);in a word,to sum up,in conclusion„(表总结);personally,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m concerned„(表观点)等。
5.Step5.组段成文——优美
一篇好的英语作文,既要有外在的形式美,卷面撰写清楚,字体大小适度,也要有内在的内涵美,在内容充实、表达正确、结构清晰,行文流畅的基础上,前后呼应,适当引用名言、谚语、成语,富于文章一定的文采性,则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锦上添花,让人过目难忘。如:
As the saying goes, practice makes perfect.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Every coin has two sides;One 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等也都是常见的引用句子。
五.“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法的实验效果
本人自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二上)接手所教班级,全班58人,学生分班成绩显示:全班书面表达单项均分14分(满分25分),位居理科8个班级第7位。分析表明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题不够仔细,内容要点有遗漏;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存在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经过两年“字词句段章”五步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高二末全市教学质量统一测评,我班英语书面表达单项均分16分,位居平行班级第第五位;高三第一学期全市教学质量测评,我班英语书面表达单项均分18分(17人达21分以上),位居平行班级第三位;高三第二学期全市教学质量测评,我班英语书面表达单项均分20分(28人达21分以上),位居平行班级第一位。实验分析显示:学生书面表达的全面性、正确性、多样性、连贯性乃至文化性和欣赏性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基本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八级目标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同时带动了学生语言基本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全班英语成绩总均分也由平行班级第6位逐步递增为第四、第二、第一位。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英语网>高中英语>高考英语课件>.2009.09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析及指导课件[EB/OL].http://yingyu.eduu.com/e/20090705/4b8bcc1b62f9d.shtml, 2009-07-05 教育部.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闵长政(1972-)、男、硕士、安徽省巢湖市四中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in Composition —— By Min Changzheng.Chaohu No.4 Middle School,AnHui Province
Abstract: Written ex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so how to improving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s also very important.Based on the students’ problems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in composition,which includes the five basic factors of a composition--word,phrase,semtence,paragraph and article.Keywords: composition ,teaching , word,phrase,semtence,paragraph ,article.Refer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2003.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general high school.Beijin: People's Education Press.Yingyu.eduu.com.2009.The assessment of written expression in 2009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Http://yingyu.eduu.com/e/20090705/ 4b8bcc1b62f9d.shtml, 2009-07-05 Ministry of Education.2010.The Outlin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Beiji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四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高中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初探
高中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初探
【内容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加强对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讨和构建新的教学方法理论。笔者认为探索“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显得很重要,因为“问题探究式” 教学法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关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笔者是这样操作的:根据不同课时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问题情境;紧扣课时主题和相关材料设计问题链;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质疑与提问;引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归纳总结,培养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探究式
【正文】社会在不断地变革,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在将近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政治课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政治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那么,如何把探究式教学模式真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下面就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高中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 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要学会利用教材、时事等必要的学习资料,围绕问题,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最终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得出问题结论,获取新知识。如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课中,通过这样探究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有哪些方式?如何做好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来解决,通过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
丰富的问题情境营造了良好学习环境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创设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式”教学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答案,要求教师用心设计每一节课的问题情境,采用不同形式,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进行生动有趣的表演,采用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还有播放录音、影片、歌曲、故事,让学生动手进行图画等等,而是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独立或小组讨论自主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发现,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良好的师生互动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更注重体现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鼓励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遇到新问题,学生在互动中独立见解得到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时,内心会产生愉悦和满足感,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愿望。课堂评价很重要,老师可以用“你能行”、“你真棒”、“相信你做的更好”等有感召力的语言评价学生,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设计问题、点拨和疏导、归纳和总结是举足轻重的,起着引路人的作用。这种模式让师生互动性更强,鼓励不 1 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其创新精神,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尝试
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问题情境
老师要从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主题出发,精选合适的材料,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我们精选合适的材料,要充分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材料要由浅入深,开始时尽量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的中难度问题或中低难度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导到主题上来的目的,而后面的问题发展则应逐步深入。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我是这样来设计问题的:
(多媒体显示)图片1:奥运会体育运动项目图片2:各国的建筑图片3:各国的文字图片4:各国的民族节日图片5:著名的文化遗产图片
(多媒体显示)问题
1、你还知道其他民族节日和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吗?(多媒体显示)问题
2、它们共同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什么特点?
(多媒体显示)问题
3、文化的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多媒体显示)问题
4、我们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本课中,主要问题有4个问题,问题层层递进,揭示出本课的主要思路“什么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模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材料要有代表性,要围绕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教材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避免面面俱到。比如在这一课中,我对本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设计,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多媒体显示我国各地饮食图片)问题
1、你能否以服饰、民歌、饮食等为例子,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说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何关系?(注:两者的关系可以用来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个观点)
(多媒体显示几届奥运会徽的设计图片)问题
2、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上述两个问题的设计,是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实际上只要把这两个问题弄懂,本课已经学的差不多,因此设问不在于多,而在于问题的典型性。
2、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探究分析,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教学应重视实践的作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查找资料信息、课堂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的相应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乐于和敢于表现自己的所知、所想的民主氛围,有利于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例如:讲《经济生活》第五课中的“劳动与就业”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就业情况及人们择业观的变化。课前我就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收集材料:①目前广东的就业前景怎样?②现阶段人们的择业观有何变化?③假如你即将步入社会,你会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充分的展示、交流和讨论。这种互动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又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3、归纳小结,不断反思,培养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不完整的,浅层次的,教师必须通过归纳,使学生自主构建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教师进行归纳,进行必要的讲解,同时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我认为这是“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中,我这样归纳:
1、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形式?
2、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点?
3、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和意义?
4、继承传统文化要坚持的正确态度?(引申: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
老师在归纳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回顾所上的知识,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再提出新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知识的引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可以留在课下让学生思考。总之,“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对教师本身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设计问题、点拨和疏导、归纳和总结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式,仍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完善,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第五篇: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论文
摘要:电工技术基础是中等专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要教给学生各种联想方法,培养其思维的多维性;引导学生辩异比较,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还要指导梳理知识结构,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关键词】中职校;电工技术基础;思维品质
《电工技术基础》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非常重要的一本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能力的标准,所以,不论在理论教学环节,还是在实践教学环节,都必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中专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教给学生各种联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多维性。
1.1逆想联想
电工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路和磁路规律和应用的科学,而电磁现象及规律是分析电磁的重要基础知识和理论,但往往学生存在着模糊的概念,运用逆向思维可使学生正确、灵活掌握电磁规律。比如在讲解电流磁效应时,给学生讲清电流周围必然存在着磁场,即电流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是否一定产生电流,什么样的磁场才可产生电流?通过具体的演示和讲解给学生说明磁场不一定都产生电流,变化的磁场才会产生电流,而不变化的磁场不会产生电流。且使学生联想到电磁波的传播,更进一步证明变化的磁场产生的变化的电流和导体有关无关。这样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豁然开朗。
1.2类比联想
类比联想的主要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某些性质的类似进行类比;二是根据对象集合的结构间的类似进行类比。如分析电动机工作原理时可和变压器工作原理进行类比联想;讲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关系时和单相交流电路分析法类比。这样把单相、三相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提高学生对交流电路的更好理解和灵活应用。
1.3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从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展开想象。如讲解电感电容在交流电中的作用时,从直流电路中的作用对比联想,讲串联交流电路、并联交流电路时和串联直流电路、并联直流电路加以对比联想,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可使学生正确把握二者的异同,更好地理解交流电路特点。
1.4定向联想
定向联想是有明确指向的且以推导出特定结果为主旨的联想。如推证RL和C并联电路的电路特点以推出其特点为预定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联想所学有关RL串联电路特点和C电路特点,经过认真分析作矢量图,推出RL和C并联电路特点。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教会学生各种联想方法有助于学生思维展开,有助于加快学生思维节奏,对培养其多维性很有益处。
2引导学生辩异比较,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内容概念相似,结构相似,作用相似,或者形状相似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应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运用辩异比较,一是可以使学生弄清各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防止产生概念混淆的错误。例如U=U1+U2和U=U1=U2辩异比较,I=I1=I2和I=I1+I2进行辩异比较,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异同,从而更进一步明确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大小是代数和关系,而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大小(有效值)是矢量和关系,克服学生交直流计算概念上的错误。再如电机铭牌上标明380/220V和变压器铭牌上标明的220/12V,发电机铭牌上标注380/220V的辩异比较,从表面和形式上看很相似或相同,但实质是不同的,从而使学生避免了在使用上述电器时的错误。二是可以防止学生产生错觉。如讲交流电路中两纯电阻或纯电感串联时由U=U1+U2讨论能否由此得出两不同性质,负载串联时也有U=U1+U2两同种性质和负载并联时由I=I1+I2时讨论两不同性质负载并联时是否也有I=I1+I2;通过这些辩异对比,避免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联想,能够判别公式运用之间的异同,并区分它们各自的内在规律。
3梳理知识结构,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分类、重新组织,将知识系统化。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来说不感兴趣,有时存在用到什么学什么的现象,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连贯整体,其思维的无序性和单一性影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电工技术基本理论是分析电路电器的重要依据。尤其在电子技术中交直流并存,没有系统的交直流电路知识会给电路分析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加以组织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整理平行性的知识结构,即把分散在各节或各章而且又是解决相同或类似题目的理论知识概括性地“拎出来”,形成一个平行性的知识系统。如把单相交流电路一章的内容按知识结构,把纯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由其电路结构、矢量图、欧姆定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归纳成总览表进行对比,掌握它们之间的异同。再如整理三相交流电路知识结构时,把三相对称负载与非对称三相负载由阻抗值、阻抗性质、接法、相电流线电流关系、相电压线电压关系、三种功率归纳成总览表,进行对比,掌握本章知识结构,形成单元系统化。引导学生整理纵深性的知识结构,即按照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将课本各章的知识系统地串起来,用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使之有条理,有层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把电子器件知识和放大整流脉冲数字电路知识系统地串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器件、电路、应用”的知识系统。再把交流电路分析法、电磁理论和电气设备常用低压电器工作原理系统地串起来,形成由理论指导分析电气的知识系统。另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电工和电子相关内容的联系,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可更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加深概念教学是先决条件;采取启发式教学是有效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探索是重要途径;有目的地组织训练是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窦海洋.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群文天地,2013(11):135-136.[2]额尔顿.试析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策略[J].教育视点2011(0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