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23:0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

第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可以从设计“生活”走向审美判断、从设计 “构思”走向创意实践、从设计“材质”走向图像识读、从设计“方法”走向美术表现、从设计“内涵”走向文化理解等方面来展开。力求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积蓄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设计教学 设计?应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的品格、素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近几年,笔者在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作了尝试,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从设计“生活”走向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鉴别、评价、判断与表达。“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应让学生树立“设计源于生活、设计点亮生活”的理念,设计要关注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

(一)突出实用性,培养审美判断素养

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以实用为美”的设计标准是我们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时所要把握的方向。在教学浙美版第六册的《台灯造型设计》一课时,笔者就非常关注台灯的实用性。课前让学生观察自己家的台灯,找找自家台灯的优缺点。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夸夸台灯和为台灯把把脉环节。学生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台灯放在桌上离桌面比较近,做作业时很亮,可以保护眼睛;有的说台灯放在床头开关比较方便;有的说我家的台灯挺漂亮的,放在房间里房间也变美了;有的说我家的台灯有个缺点就是灯柱不能动,想给它调节一下高度不行……从学生的观察中发现,学生非常关注台灯的实用功能,他们将物品紧密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从古到今台灯的发展,也让学生明白台灯种类繁多,但它们的功能是一致的,失去了为人类带来光明、使用方便的功能,台灯也就没有意义了。

(二)关注艺术性,提升审美判断素养

把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现代设计作品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既要关注实用性又要体现艺术性。让学生从小学会欣赏与判断,实用性与艺术性是设计的两大要素。

如《台灯造型设计》一课,笔者在解决了实用性设计这个要点后,展示了几种不同造型样式的台灯照片,有造型别致的,有简约而富有现代感的,有华丽而隆重的,也有最传统的、生活中常见的台灯。然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选择一盏台灯。结果没有一位学生选择最传统的台灯,而其他台灯都有学生选,一问才知学生认为那盏台灯生活中太多了,已经审美疲劳了,觉得不漂亮。这个选择让学生了解,作为设计师我们要设计人??喜欢的、美的台灯,没有美感的台灯是不受欢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并与教师一起寻找让台灯富有艺术性的方法。这一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知晓,我们设计的台灯不仅要散发光芒,更要成为房间里的一道风景线。

二、从设计 “构思”走向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创新意识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构思也叫创意,是一件好的美术设计作品产生的先决因素,是孕育作品所进行的思维活动。综观国内外美术设计作品,能给人们带来有益启示的作品,都是着力追求一种非同一般的构思和美的意境。因此,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树立构思的意识,并且要学会构思。这是培养创新素养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树立构思意识,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必然是经过设计师精心的构思才会产生的。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我们的学生缺少构思的意识,一般拿到主题就急于制作,边做边想、边想边做,比较盲目。所以,笔者在“设计?应用”教学时特别强调构思意识的建立,让学生明白构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作品更精彩。例如在教学浙美版第七册《瓶子新生代》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瓶子的特点、瓶子的“仿生”设计方法后,笔者不是让学生直接来制作,而是让学生用几分钟来构思一下,自己最想要表现的瓶子是怎样的,仿生哪种自然物,用什么材料来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构思,通过交流,启发、改进构思,然后再来创作。在教学中,逐渐让学生树立构思的意识,养成构思的习惯,让设计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让设计的作品呈现一个思维的过程。同时,学生也能从小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习惯和全局观念。

(二)鼓励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实践素养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设计的生命就是创新。我们的教学应让学生感受设计的与众不同、设计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让每个学生成为设计美好生活的人。例如浙美版第二册《漂亮的拉花》一课。拉花是美丽的节日装饰品,学生都非常喜欢。在教学中笔者在“新”字上做文章。结合拉花特点,让学生在拉花的长度和美化上求“新”。造型新主要通过夸张、变形;装饰新关注颜色搭配等。这一系列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作品的欣赏、教师的点拨、课件的辅助等,让学生理解、明白设计的方法。通过这一主要环节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拉花的设计师。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拉花,非常有创意。

三、从设计“材质”走向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是指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对多种形形色色的材料进行操作实践。从中让学生学会选材,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一)丰富材质,培养图像识读素养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对每一课的内容都要在材质上有一个规划,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材料,为美术学习所用。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培养图像识读素养。

如新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笔者一般不上新课,而是引导学生了解新教材。在这一课中,让学生特别关注“设计?应用”领域内容。这个领域的学习需要课前准备材料,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期初就开始收集相关材料。如浙美版第七册“设计?应用”领域内容有《台灯设计》《材料妙用》《瓶子新生代》,让学生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来说说我们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台灯设计》可以准备纸杯、易拉罐、彩纸、铅丝、塑料管等;《材料妙用》准备好一些废弃物品等;《瓶子新生代》收集好瓶子、准备好彩纸等。由于学生目标明确,平时遇到相关材料就会及时收集,到教学有关内容时就可以有非常丰富的材料,让设计有的放矢,避免成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同时,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学会观察物品、处理材料,从而也培养了图像识读的素养。

(二)巧用材质,提升图像识读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设计?应用”领域可挖掘的材质非常丰富,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也是层出不穷。在设计时,合理地选择材质、巧用材质就成了一门学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巧用材质,让丰富的材质发挥最佳的效能,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

如浙美版第五册《绿化家园》一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课前去观察自己生活的小区。第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构思。在材质的选择上学生想了许多办法:房子,用纸盒塑造;树:用纸来塑造(卡纸、皱纸等);汽车,用盒子来完成,也可以利用家中的玩具汽车;而小区中的人,可以把杂志、宣传纸上的人物图片剪下来作为小区中的居民……第二课时,就让学生设计好方案,然后精选材料进行绿色家园的创建。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学生们已经在关注材料的妙用了。

四、从设计“方法”走向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是运用一定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图像。在实践中,笔者觉得应该关注学生的设计起点,用科学的方法增进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从而带领学生真正从设计方法走向美术表现。

(一)重视设计的原创性,培养美术表现素养

这里的原创性指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学生的原创,对于一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而言是基础,是新授的基点。所有的新课内容都应该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来展开。我们的新授课应该是对学生原创的完善、提升。

如浙美版第十册《椅子设计》一课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学生的原创性。在教学引入部分,笔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画一个图形,可以是几何形、仿生形、抽象形等。由教师从学生所画的图形中任选一个图形将其添加几笔变成一把椅子,接着让学生也用同样的方法,将自己的图形变成一把椅子。这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美术知识在本堂课中的展示。通过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的基础是怎样的,本课学习的起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开展椅子的设计教学和创作。笔者觉得这一原创展示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椅子的理解和学习本?n的兴趣。

(二)关注设计的审美性,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感是它的主旋律。作为美术教学永远不能背离这一主旋律。如果设计的作品让人感觉不到美感,那一定不能轻言“成功”。在我们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教师的美术素养是基础,教师应该用自身的素养来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设计教学中应该有一个隐性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能力的提升中实现较高的美术表现能力。

五、从设计“内涵”走向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文化是艺术生存的根。”现代设计凸现的是人文性,富有人性化的设计才会是成功的设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不仅关注美术本位的内容,更关注艺术文化熏陶和美术课程具有的人文性质。让学生从设计“内涵”走向文化理解。

(一)挖掘文化内涵,培养文化理解素养

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教材内容中,教材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将隐性的文化内涵显性化,并引导学生在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让设计作品更有底蕴。

在浙美版第一册《花式“点心”》一课教学中,让学生从“小点心”看到“大饮食”,从“小饮食”看到“大文化”。教学中将点心与节日结合起来。如春节与饺子、中秋节与月饼、元宵节与汤圆、端午节与粽子,通过点心与节日的联系,了解点心的文化内涵,并以饺子为设计内容来表现。通过对饺子的全面了解,让学生明白饺子的寓意,如饺子呈现元宝形,象征着财富;饺子边刻麦穗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在此基础上,用学生的视角来表现新时代的饺子,学生也会用中国文化作设计基础,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点心。这就是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从小与文化同行。

(二)关注人文性,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要关注人文性,让学生在设计学习中不仅学会知识和技能,更提升文化素养。

在浙美版第八册《花团锦簇》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中给学生朗诵关于花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花与诗的完美结合。给学生展示相关中外画家的美术作品,感受画家笔下的花的世界,体会花的高贵品质,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在花的制作中,在师生的交谈中,认识到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此课让学生逐渐领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内涵。实际上,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也是课程人文性质的具体体现,是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对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时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会设计创造,让设计改变学生的情感、用设计汇聚艺术精华、超越空间意境、点亮美好生活。让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中培养与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浙江省海盐县天宁小学 314300)

第二篇: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数学思维特质的外显和内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二,数学锻炼人的思维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内在特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本身就具有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数学思维的直观性。思维本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凭借数学模型,以数据、图形作为载体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强其直观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学运算简捷便通性,给我们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观点、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既可以宏观、全局、整体把握事物特征,又可以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认识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可以反思、总结过去,又可以设计和展望现在和未来;既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联系,又可以运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随着数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学器具的便捷,社会对数学运用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诸多便利因素的出现为我们在现实之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在青岛版教材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例如二年级下册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了“野营”这一情景串,从野餐到野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再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城乡学生分别时的美好回忆。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较大数的大小比较及几千几百加减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其余每个单元亦是如此。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例如在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户外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想了解一些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在活动中让学生先分组制定调查计划,然后调查,记录并整理调查的结果,最后小组进行交流。“户外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和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调查、统计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一定时间的长短,同时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提高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4)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包括:探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

第三篇: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枫亭中心小学 郑丽芳

一、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

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根本: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每一位教师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即不只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负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确定

1、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

2、学科教学目标要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4、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概念是思维的单位。

5、学科核心概念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课堂上应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三大主题,是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的一种途径。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作业设计

“评价”要回答“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问题,是指依据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

评价和反馈意见需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反馈意见要详细、具体,应能根据每个操作给予持续性的辅导。

评价内容和方式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应制定并运用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表现与方法,使不同的学习个体都能够获得成功感。

第四篇:核心素养18教学设计

2018 年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创新设计 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3至24页内容。教学目标: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对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已经有初步的认知。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数学兴趣是数学的四个核心素养。教学深层次的探究,也就是从多维度看同一问题。本课内容解题关键是弄明白多出的数量是什么含义。教学辅助:课件,学具圆片或学生的其他可操作物品。教学设计 一:数学意识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已知哪些,未知有哪些?描述要生动准确语句完整。(设计意图: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数学意识,提高数学语言表述力。体现语文和数学的学科深度融合。)

二、数学思维

1、理解语句:“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你是怎理解这句话的?多的3面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2、这么多数学问题?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小组研讨,选代表表述问题。

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看例题:二班得了多少面?

三、数学知识 1。必须知道哪些信息?用什么方法解决?

2、举一反三: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课件出示: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学生在途中寻找需要的数学信息,独立或小组尝试解决,再选个别学生的作品利用移动媒体展台集体评价。【设计意图:有一道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数学兴趣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决。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又用什么方法解决。

3、你能找出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吗?小组合作交流。【数学来源生活,又回到生活,提高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这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人地位。感到老师的无私与博爱。】

第五篇:浅析美术核心素养之教学实践

浅析美术核心素养之教学实践

引言:美术知识加载型课堂与美术素养催生型课堂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只有架设起“知识”与“素养”间立交桥,美术教学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性转型。

正文:

1、纵观历史,美术古今。

美术活动是早于人类一切技术性活动、运算、逻辑活动的基于生命发展需要的思维推演。这种思维方法引发出人类在各领域当中一系列的技术、技能(技巧)、工艺的革命(革新)。由原始人类就开始的视觉感受引发的造物转换活动(创造行为),是人类赖以改善生存环境、更好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视觉造物转换”这个概念,应该是从人的生命本源去思考美术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替代功用的基本视角。

在信息化的当代,仅仅关注知识加载、知识传输,课堂很容易被知识、文化所独霸,沦为书本知识的殖民地,知识教学的终极目的——助人成长、促进发展的目的随时可能被遮蔽,人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机遇被阉割,人的素养培育会被悄然挤出课堂的天地。美术在未成课堂知识体系时已经被广泛运用。拉斯考克斯洞穴被称之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也称“史前凡赛尔”。里面包含着世界上最不同寻常的旧石器时代壁画,其历史至少可追溯至15000年前。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ch mèi wng ling]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还有古代服饰、兵器、建筑等无不体现出美术在古人生活中的运用,也闪耀着古人的智慧。现代人的生活也是离不开美术的,企业商业标识、环境艺术、服装设计、汽车设计等等,美术与现代生活也息息相关。

2、真正的立德树人,是建立在核心素养教育前提下的。核心素养教育下的人才是面向未来具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不同学科?各个学科需要在分析自身学科特征和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它们将成为少儿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其发展和变革。

美术教学实践中,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选择和变更,而是必须以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在课堂中,知识的载体是学科,是符号,是理论,而素养的载体是人性,是行动,是生活;书本知识是素养被抽空、被蒸馏、被提纯后的经验结晶体,素养是沉淀在人性层面的个人知识、活体知识,是与人的立体生活世界相融生中生发出来的人生智慧,是多学科知识围绕生活问题串联起来的活性知识网络。知识与素养间绝非智慧含量、认识水平等内容的量的差异,更是存在形态、结构构成方面的质的差异。如果说课堂发展史是以知识传递与素养生发为两端构成的一个谱系,那么,知识加载型课堂就是素养催生型课堂的前身阶段或原始形态。新形态下个别学校在建设创客教室,创:创新,客:人,创客指努力把创意变成现实的人,创客教室是沿着核心素养路线出发的学校实验室。陕西省教育厅信息技术空间也设置了创客平台,方便各校上传创客教室成果,但广泛落实课堂美术素养教育还需一个过程。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如何落实好呢?

(一).美术素养提出的图像识读、文化理解是以内在的建构为主,审美判断则表现出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品评美的能力,反应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让学生从外部所有问题中构建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建立起个人的学习兴趣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种关联小到与家庭、班级,大到与社会,使学生能对学习和生活抱着主动探索的精神,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学习与学生生活取得联系,还要让知识同学生的未来建立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把学生都培养成将来美的创造者、享受者、消费者,让美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让“讲授中心”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课堂。基础教育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比较普遍存在现象:我们学生的学习没有充分地展开。比如本学期在西电实验小学下校听美术课,吴雨辰老师讲授了《造型别致的椅子》,这位年轻教师美术课上讲授设计知识几乎面面俱到,却没有多少让学生思考的空间、合作的乐趣、提出问题的机会,是一堂典型的“讲授中心”课。“学习中心”课堂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们要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反思、总结,让课堂成为“学习中心”。课堂教学只是知识素养化的推手,理想课堂必须自觉摆脱“知识向学生大脑加载”的陈腐理念,让素养催生取而代之,迈上课堂教学的中央舞台。所谓“教学”,其本真内涵是“以教导学”、“教中扬学”、“教学相生”,教与学互动共生,师与生教学相长是教学活动的本意所在。

3落实以学生为主线“真实”的学习过程。任何知识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体,都是学习者认识世界的重要凭借,知识在人走向生活世界的征途上彰显自身的力量,知识在助人素养生长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学生在课堂课程进行完以后要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习的美术知识体系结合人文、历史、地理解释、品评美术作品;借助媒材去表现美术,也就是用自身的实践过程去逐步体验和感悟,方可为“真实”的学习过程。

(二).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则以外向的表达为主。1除了语言、文字、表情、动作,视觉形象也是人类通用的表达方式。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进行直观的表达。比如用照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或视频,用电脑软件改变和创造图像,用剪刀剪出一个形象,用笔在纸上描绘一幅示意图和关系图表达和呈现自己的想法,都属于美术表现。如此说来,美术表现并不复杂,也不足畏,只要少儿通过美术学,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能运用各类媒材,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就能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提倡富有创意的作业。

2情景教学是能力形成的关键。情景能够增加学习者主体的主动性、趣味性、直观性,情景是以素养为本的,当学习的内容跟学习的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情感的时候,这种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记忆的过程,也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而是情感共鸣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为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同他的经验、同他的情感,同他的生命有了连接之桥。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对一线老师教学的建议,研究情景教学,挖掘自身潜力,创设适合美术教学的生活情景、童话情景、游戏情景、音乐情景、媒体情景、文化情景、历史情景等等,把这座链接之桥搭建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通过美术课中的情景创设来激起学生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思维逻辑,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引领性支撑

3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创新意识,是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在正面价值的引导下,追求创造和新意的自觉。创新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美术更是一个没有唯一答案、能够包容个性的学科。从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文化和个性经验中吸收不同的创造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就能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科学幻想画是非教材设置的美术辅导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把创意实践推动发展了。在常规美术课堂中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抓住思维层面迸发出的稍纵即逝的灵感,这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及思维的首创性,而不是一味模仿老师或者课本作品。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从何而来?是从对客观生活的观察中提炼概括得来的。齐白石,世界文化名人,在画虾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齐白石画的虾下笔有神,栩栩如生。可他在开始学习画虾的时候,只会临摹,画的虾一点也不活。后来经过自己养虾、观察、写生,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把虾画得活灵活现。

3、现在的课程已经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学生的全部生活。

它是学科、学生、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要在学科课程中掌握知识间接经验,在跨学科知识中获得直接经验,以及对真实世界的真实体验,学会在不确定性的复杂情景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碎片、断点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知识。这个意思是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强调跨学科的、整合性的、问题化的学习让问题形成问题链,形成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我们孩子在学习中间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本学科的结构一直到跨学科的结构。美术教材有分低中高阶段美术学习侧重点,单元化教学也在进行中,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知识单元要与生活单元并重。

问题化学习是学习的本意:我们可以设置美术问题,从问题开始,再解决问题,最后发现新问题。比如色彩课程,从颜色色相、纯度、明度问题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服饰、生活用品、动植物、自然风景去认识它们,用工具媒材表现它们,再启发学生提出新的想探索的问题,比如使用工具媒材不同出来效果也不同,我们如何灵活使用、多种媒材结合表现颜色。接下来就沿着这个新问题继续探索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把问题学习运用好,不让知识点成为主宰,而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主宰!

结论:美术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美术教育特征是感知、理解、创造,需要美术课程整体设计与教学、评价更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觉经验,艺术与生活的思维方法上得到提升,这样,学生们才可以真正形成视觉审美的基本能力(方法),在当下和之后成长的路途中,以解决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面对生活、亲历经验!核心素养论推倒的不是知识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是知识在课堂中现身的方式,是知识在教育世界中的功能定位。离开知识,课堂不复存在;追捧知识,课堂走向沉沦;利用知识、善待知识、创生知识,才是课堂建构学生发展素养的正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前,当代课堂教学必须转型升级、解构重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知识教学向全人培育的应时而变,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美术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尹少淳《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索(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修课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选修课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育人的依据与出发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可以指导课程的变革与推......

    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我们都知道,在20xx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20xx年山东、北京、天津、海南,进入......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优质文档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尊重的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育教学在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时,我们将“双基”......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 一、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最终版)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 摘 要:教师设计作业,要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段特点,要与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关联起来,由传统封闭走向开放,由陈旧单一走向多样化,由整齐划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和切实落实的重要任务。应用意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最核心的素养之一,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21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协办的“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专题培训,感......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谈谈你是如何(或打算)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的?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历史价值观。所以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