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2 23:1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1994/07/0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实施《纲要》,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任务。

一、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纲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确定我国 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 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 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 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二)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 业教育),即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 入学率达到85%左右,全国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

积极创造条件,使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同步实施义务教育。大中城市 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的教育。

——根据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国不同地区的发 展目标和速度可有差异。

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目前初中 普及率较高。这类地区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等发展程度的农村,目前小学已普及。这 类地区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约占总人口15%左右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农村,其中占总人口5 %左右的地区,小学教育基础较好,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其余占总人口10%的地区重点普及五——六年小学教育。

约占总人口5%左右的特别贫困地区,要普及三——四年小学教育。

——从各地实际出发,初中办学模式要多样化。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 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适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 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 职业初中。贫困地区还可采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普及 初中阶段教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落实到县、乡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的分阶段规划,组织落实,并且按国家教委发布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 估验收办法》,在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负责检查验收。要建立地 方各级政府每年向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报告实施义务教育情况的制度,国 家教委每年公布各地验收情况。要强化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及其职能,负责 对义务教育实施和验收的监督、检查。本世纪末,国家教委要会同国家统 计局进行全国义务教育普查。

(三)大城市市区和有条件的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要在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高中阶段 的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可根据各地的需要和可能适量发展。到2000 年普通高中在校生要达到850万人左右。每个县要面向全县重点办好一 两所中学。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

(四)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 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

——在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和一时难以普及的地区,进行小学后的分流,发展初等职业教育。

——大部分地区以初中后分流为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做 到50—7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中心。到20 00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比例,全国平均保持在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 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 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当前要特别注意培养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急需的财会、税务、金融等各类人才。对所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 学生,应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 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全国中心城市和每个县首先重点建设一两所适合本地区发展特点 的、综合性的中等骨干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同大量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 相结合,形成职业教育的网络。全国逐步建成约2000所重点中等职业 学校或培训中心。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应积极发展残疾人高、中 级职业教育。要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对残疾人 进行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中、短期培训。全国逐步建成30所省级残 疾人职业教育中心。

(五)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使规模更加适当,结构更 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到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 到63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80万人,专科生450万人。18— 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将上升到8%左右。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办出 各自的特色。各类大专层次的高等教育应适当扩大规模,注意充分利用电 视、广播、函授等办学形式,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生产 第一线培养人才。本科教育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硕士生、博士生的 培养基本上要立足于国内。在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培养社会 主义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使其到2000年在教育质量、科学 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 展。争取有若干所高等学校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 水平。

——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科 学技术工作,应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培养人才相结合。大力组织 科技攻关,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服务,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科 技产业,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 术研究。到本世纪末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的基础研究基地和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 贡献,成立并努力办好教育系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六)大力发展以扫盲和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

——到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的非文盲率达 到95%左右。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扫盲工作部际协调机构,统筹指导扫 盲工作。

——各行业都要建立从业人员在岗和转岗的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岗位 培训。城市和农村每年都应有一定比例的从业人员接受多种形式的岗位培 训。到2000年全国多数乡和村都应办起能常年开展培训活动的农民文 化技术学校。把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成人学历教育应向多样性、职业性方向发展。各类成人学校要加 强同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办出成人教 育特色。要充分利用各种远距离教学形式为中小城市、乡镇企业、农村以 及边远和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地区服务。要完善自学考试制度,鼓励自学成 才。

——大力加强在职干部的培养提高和继续教育工作。要以高等学校为 依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制度,努力为各行各业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的骨干人才。

(七)重视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和 师资培训以及世界银行贷款等方面要对少数民族教育采取特殊的倾斜政策。继续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认真办好 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本专科民族班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 的培训。各民族地区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

(八)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 手段。到2000年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全国70%左右的县要建立 起教育电视台(收转台),70%左右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和少数民 族寄宿制学校要能够直接收看教育电视节目。

(九)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吸收与 借鉴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积极开拓对外交 流渠道,争取对我国发展教育的资助与合作项目,支持和发展学校和科研 机构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扩大派遣自费留学生,对公费派遣留学 人员要优先考虑国家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才培养的需要,切实改进选 拔和管理工作。对留学人员继续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的政策,鼓励他们学成回国或采取多种形式为祖国服务。改革来华留学生 的招生和管理办法。建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使来华与出国留学生 的招生、选拔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十)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着眼于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要求和教育方针,研究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质 量标准,建立和完善教育监测评估和督导制度,使受教育者的素质有明显 提高,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 高等学校之间、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联合和协作,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精简机构、减少冗员、提高生师比,充分发挥现有学校教师和校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潜力,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和办学效益。到 2000年学校平均规模,本科院校达到3500人以上,专科学校达到 2000人以上,中专学校达到1000人以上,技工学校达到500人 以上,职业高中达到600人以上,力争到本世纪末在实现我国教育的高 效益方面有更大进展。

二、深化教育改革的任务和政策措施

(十一)《纲要》提出,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初步建立起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通 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多出人 才,出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十二)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 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 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 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企业举办的中小学应继续办好,有条件 的地方在政府统筹下也可以逐步交给社会来办。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 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方面联合 举办。政府通过专项补助和长期贷款等形式给予必要的扶持。职业学校要 走产教结合的路子,更多地利用贷款发展校办产业,增强学校自身发展的 能力。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通过立法,明确企业举办职业教 育以及对在职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 学。某些科类的高等学校可以试行以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财政 补助为辅的办学模式。社会各界办学应以职业学校为主。

——国家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好机构和人士按照 我国法律和教育法规,来华捐资办学或合作办学。

(十三)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 理体制。

——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国家负责制订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基本 学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设立用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 专项补助基金;对省级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省级政府负责本地区 基础教育的实施工作,包括制订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确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组织对本地区基础教育的评估、验收;建立 用于补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基金,对县级财政教育事业费有 困难的地区给予补助等。地、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级政府制定的法规、方 针、政策,对本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进行统筹和指导。县级政府在组织义务 教育的实施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 学校长、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乡级政府负责落实义务教育 的具体工作,包括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程度 较高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可仍由县、乡共管,充分发挥乡财政的作用。

——中等和中等以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中 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负有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 的责任。要规范各类职业学校的学制,相同水平的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在就业和待遇上应大体一致。以进行学历教育为主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原则上由各级教育部门进行管理。职业培训和在职的岗位培训工作,原 则上由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进行管理。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和企业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实施燎原 计划,认真做好推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燎原计划示范乡工作,促 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国家教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 育部门都要重点抓好一批综合改革的试验典型。

(十四)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 自主办学的体制。

——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单位。学校在政府宏观管理下,自主组织实施教学、科研工作及相应的人、财、物配置,包括制定年度 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调整或扩大专业范围、确定学校内部 机构设置、决定教职工聘任与奖惩、经费筹集和使用、津贴发放以及国际 交流等。同时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学校内部机构、人事制 度、分配制度和后勤管理改革,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高等学 校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改善对学校的宏观管理。政府的主要职能 是:制订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学位标 准;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审批年度招生计划;提出教育经费预算并统 筹安排和管理以及通过建立基金制等方式,发挥拨款机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组织对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 检查和评估等,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属于学校的权限,坚决下放给学校。为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使重大决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要建立健 全社会中介组织,包括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和学位评议 与咨询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等,发挥社会 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作用。

——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 政府为主的体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 》中有关中央和地方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逐步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 策权和统筹权:(1)随着中央业务部门管理的部分高等学校转由省级政 府管理或实行联合办学,省级政府应对这些学校连同省属高校,进行统筹,合理布局,对学校和专业设置在自愿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 整。(2)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由中央和省 两级政府统筹。(3)现阶段仍由国家教委审批高等学校的设置,同时,积极做好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审批权下放的试点工作。

从长远看,中央业务部门除继续办好少量行业特点明显、有特殊需要 的高等学校外,应逐步把主要精力放到预测行业人力需求、制订行业岗位 规范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设立奖学金和贷学金、引导培养本行业紧缺人 才、组织和参与评估监督、协助国家教委对本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 指导等方面上。

(十五)逐步改变高等学校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高等 教育的结构与布局,提高办学效益。

——中央各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要扩大服务面和经费来源渠道,加强与 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与联系,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和单一的 经费来源状况,增强学校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能力。部门所属学校的管 理体制要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中央部门办、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办、地方 政府办、企业集团参与管理、学校之间的联合或合并等不同办法,进行改 革。这项改革牵动面比较大,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又审慎的态度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展开。要防止一哄而起,搞 形式主义,更要注意不能使学校的投入和教学工作受到削弱。

为推进部门所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探索部门所属院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领导或实行中央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之 间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拟成立部门院校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加强对这项 工作的指导并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中央各有关部委要继 续加强对所属高校的支持和领导。从1994年起,选择若干类型学校进 行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1997年条件成熟的学校进入新体制 运行,争取到200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形成以省级政府为主办学与 管理的条块结合的新体制的框架。

——实行全国和地方(大区、省、中心城市)分层统筹规划,通过必 要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的调节机制,促进国家教委所属院校、中央业务 部门所属院校、地方所属院校之间以及地方院校之间的联合,鼓励普通高 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布局。

——改变目前高等学校封闭办学的状况,提倡校与校之间有条件地教 师相互兼课,充分发挥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校舍的利用率。在研究 生培养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逐步实行研究生兼助教的制度并通过实行学 分制等各项改革,逐步减少住读生,增加走读生,推进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提高办学效益。

(十六)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 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 择业的制度。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 新旧体制转轨。

——改革招生计划体制。在现阶段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 结合的体制。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全面实行缴费上学制度 后,学校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自行调整招生规模。国家通过制订学 校设置及学位和学历证书的基本标准、审核办学条件、教学评估、拨款以 及有关部门发布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人才供求信息等手段,调控招生总规模 和专业结构。

——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生均培 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原则上同一学校(或专业)实行同一种收费标准。不应以收取高额学费 而降低录取标准。国家建立各种专项奖学金或定向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 的学生和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某些学科、师范院校及特殊的、条件艰苦的 专业和志愿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学生。急需毕业生的部门、地区或企事业单 位也可设立专项奖学金或定向奖学金。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贷 学金。学生缴费上学制度改革尚在试行阶段,只适用于新入学的学生,原 来已在校的学生仍实行老办法。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近期内除委托、定向培养生和自费生外,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 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制度。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全 面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之后,除享受国家和单位专项或定向奖学金的学生按 合同就业外,其余学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为保 证艰苦地区和行业、国家重点单位的人才需求,除实行上述专项或定向奖 学金和贷学金制度外,国家还要通过工资政策、规定服务期限等政策措施 进行宏观调控。各地区和学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周密制定实施这项改 革的方案,要加强宣传和思想工作。

(十七)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 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 法规。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地方教育法规,逐步形成 分层次的教育法规体系。各级政府要带头执法,要建立和加强执法监督制 度。

(十八)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 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基础教育应把重点放 在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以及推进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初中 毕业生升学考试、高中会考和高考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为将来进入社会 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职业教育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实际能力的 培养,努力造就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跻身于国 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新一代熟练劳动者和生产第一线的建 设者。高等教育要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适度发展新兴学科、边缘 交叉学科,稳定和提高基础学科;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特别 重视培养农村和乡镇企业需要的各种人才,开拓人才通向农村的途径。采 取与实际工作部门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联合培训、研修等措施,努力培养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要合理调整系 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逐步实行学分制,在确定必修课的同时,设立和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的 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合理的淘汰制和优秀学 生奖励制等教育教学制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十九)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 情教育、法制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和造就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要遵循青少年和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 学地规划大、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加强整体衔接。对 中小学生重点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公民义务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对中学高年级和大学的学生要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组 织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重要哲学著作,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小学的美育(包括音乐、美术和劳作等)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切实加强。要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校长负责德育实施的管理体制。要加 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同时,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教 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落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发扬敬 业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 园文化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 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 合的新格局。

(二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 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 提供场所。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学 改革的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 条例》等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卫生 工作状况列为各级教育督导的内容之一。

(二十一)加快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与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把人 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逐步建立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组建职业资格委员会,制定各种职业的岗位规范和录用标准。采取公开招聘、公平竞争、考核录 用的办法,使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公开、公平竞争就业。要不 拘一格选拔人才,打破人才部门和地区所有的状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并对某些艰苦行业和边远贫困地区实行必要的人才保护政策,建立就业指 导、职业介绍等中介机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运用工资待遇等杠杆 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和人才的流向。

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二)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必须予以 保证。各级政府要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观念,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在安排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的需求并切实做到《纲要》提出的“ 三个增长”。

——《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应达到4%,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实施 步骤,认真加以落实。关于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财政部 要会同国家教委,根据财税体制改革后财政计算口径的变化,尽快提出中 央财政和省财政中教育经费应占的比例,切实保证教育拨款实际上有较大 幅度的增长。

——应制定并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投入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 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和不断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各 类学校公办教师的工资,一般由县级财政负责支付,经济发达的农村,也 可以由乡级财政负责支付。民办教师工资,属政府支付部分,由县级财政 负责;乡筹部分,在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中支付;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年 生均公用经费定额,由省级政府制定标准,由县级财政(经济富裕地区亦 可由乡级财政)负责拨款;城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和 危房改造所需资金,由各级政府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央和地方县级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应设立和增加对边远、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专项 经费。中央财政对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及有关的师范教育等专项扶助 经费,从今年开始由现在的2亿多元要逐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尽快在两三 年内达到每年不少于10亿元。地方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预算也应作出相应 安排并应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保证专款专用。

——为实施“211工程”,需要设立专项基金。这项经费中央和地 方、部门要作统筹安排。1994年中央财政拨出3亿元专款,作为启动 资金,以后逐年增加。省级政府和其他有关中央部门也要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安排。

——为切实保证高等学校和中等以上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 增长,中央各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部门、本地区 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据此执行和考核。

——为实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要进一步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教 育经费实行预算单列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年度计划的建议,报同级 财政部门,由同级政府列入预算,批准后认真实施。

——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水平的监控。从1994年开始,国家 教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经费执行情况予 以公布,加强社会监控。各级政府应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题报告教 育预算执行情况,接受监督考核。

(二十三)适应财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改革教育费附加征收办法。城乡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征收。农村不缴纳增值 税、营业税、消费税的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办法,由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农民按人均纯收入的1.5%—2%征收(包括在农民负担的5%之内)教育费附加,具体比例由各地方从当地实 际出发作出规定,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农村民办教 师补贴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能扣减,更不得挪用甚至取消。各地对此 都要建立严格而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除足额征收国家规定的教育费附加 外,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实际需要与可能,决定开征其他用于 教育的地方附加费,专款必须专用。

(二十四)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国家支持学校发展校办产业,对包括各类职业学校在内的校办产 业仍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国家对校办产业的政策性低息贷款将逐年增加。

——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

——继续鼓励厂矿企业、社会力量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资助学和农 村集资办学。对教育事业的捐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应纳税 的所得中予以扣除。农村集资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危房改造、修缮和新建校 舍以及教学基本条件的改善。教育方面除此之外的乱集资必须严格禁止。农村教育集资的审批权放在县一级。各类学校不得以任何名目乱收费,社 会也不得向学校乱摊派。

(二十五)认真贯彻执行《教师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 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热爱教 育事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要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的校长、教师进行培训。到本世纪末,使9 5%以上的小学教师和80%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标 准。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要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 次。各级政府要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办好师范教育,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师范 院校,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乐于从教。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非师 范院校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的 管理,提高校长的领导水平,要制订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实施“百万校 长培训计划”,争取1997年左右在全国实行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

——高等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平稳实现90年代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对教学任务较重的副教授以上教师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重视从国内外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积极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造就一支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应用 学科应逐步做到新增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的实践经验,大力提倡高校 教师与企业、研究院(所)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进行交流。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制订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到2000 年使中专学校教师基本达到任职资格标准,职业中学、技工学校60%以 上的教师达到任职资格标准。积极聘任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能工巧 匠任兼职教师。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可实行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双 职称制。有关高等学校要积极承担培养职业学校师资的任务,有条件的可 单独举办师资班,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 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中党、团组织和工会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政 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二十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保证实现《教师法》和《纲要》所规定的教师工资待遇的目标,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要建立 有效机制,决不允许拖欠教师工资,人事、财政部门应制订相应的提高教 师工资的规划和计划。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规定的政策内可根据实际情 况,具体制订教师的津贴标准和范围。要采取特殊措施较大幅度地改善优 秀骨干教师的待遇。要采取措施提高民办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教师与 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今后不再增加新的民办教师。现有合格的民办教师经 考核认定资格后逐步转为公办教师,不合格的要予以调整。国家计委、人 事部及各地要作出规划,分年度实施,争取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 问题。

——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各级政府应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1 992)52号文件精神,重视教职工的住房建设,把城镇教师住宅建设 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康居工程”计划,对教师住房采取优先优惠政 策,尽快使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

——切实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按规定享 受公费医疗的教师要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医疗待遇。

——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确立依靠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教师办好学校的 思想,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 要制订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规定和办法,通过舆论宣 传以及搞好每年一度的教师节活动等多种途径,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 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十七)贯彻实施《纲要》的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教育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应亲自抓教育,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 育工作,把教育列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政府应将教育发展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各类学校 建设纳入地区市政建设和乡村建设规划,在部署、检查、总结年度工作时 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就教育发展和改革情况每年向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

把重视教育,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事,列为各级领导干 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

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 的育人环境。各级领导干部应经常深入学校,与师生座谈,了解情况,研 究和解决问题,定期向师生作形势报告。

各地应认真总结推广本地区落实教育战略地位,实施《纲要》的经验,相互交流。

(二十八)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纲要》的“施工”。贯彻落 实《纲要》,是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 大事,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 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认真 落实《纲要》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展调查研 究并积极支持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决策咨询研究,促进教育决策的科 学化,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和学校实施《纲要》的具体规划和措施,分阶 段、分步骤组织实施,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如何看待农村综合初中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知识水平及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现就如何实施农村综合初中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初中教育改革步伐,提高农村初中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探索学生食堂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方面谈几点笔者对农村综合初中改革的看法。

一、农村综合初中的重要性

农村教育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基础事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强和改进农村教育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解决和完善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结合学校情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大力开展勤工俭学,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当地建设服务,对推进农村综合初中改革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的整体文化素质,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发家致富,促进社会发展。大雪山乡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地区,教育发展慢导致全乡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随着国家“两基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教育发展速度加快,全民素质得到提高,但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科教兴乡”战略目标,创办农村综合初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显得越来越迫切。实现“农、科、教”统筹可以达到场地互用、经费合用、人员共用,提高规模效益、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农业人口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广大农村的新型劳动者。

2、创办农村综合初中,培养农村人口就业意识、服务意识。农村人口大多信息文化闭塞,没有走出山沟沟的勇气,没有服务社会的思想。创办农村综合初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建立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课程方案,培养具备继续深造和就业能力的合格初中毕业生,使他们初步掌握进入非农业产业和进城务工就业的必需技能,走出山沟沟,多渠道就业,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

3、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创办农村综合初中,有利于坚持服务“三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综合初中是农、科、教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鼓励和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二、农村综合初中的全面性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多种经营的大农业方向转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就业结构的改变,对从业者提出较高的素质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都迫切要求提高农民的素质。但是,长期以来,作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终端的农村初中,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学校办学脱离农村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实质上办成了一种“应试教育”,导致农村初中教育步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其涉及面之广,危害性之大,令人担扰。表现在培养目标及评价指标上,一切以升学率为标准,唯分数论“英雄”;在教学内容上,一切以应付考试为原则,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搞“题海战术”,追求高难度、“考不倒”;在教学过程上,采取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不会练会,加班加点,重复强化,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教育评价上,采取传统落后的评价(考试)方法,强化了这种“背诵式”的学习,眼睛只盯住一小部分升学有望的尖子生,却丢掉了大多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学生。这种“应试教育”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农村初中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转向主要为农村当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树立正确思想,探索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涉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及个性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诸多方面,并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必须从整体上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真正把义务教育回归到一个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需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上来,实行整体优化。实施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并要学会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天赋、潜能和创造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自主素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素质还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或称动态性,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发展。如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开拓意识、质量意识、效益观念、拼搏精神等等,以及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一般技能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这些基本素质成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适应生活所必需的条件,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四、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根本。因此,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

1、提高师德修养。要发挥党支部、政教处、工会、妇联、共青团、年级组的职能部门作用,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开展有益活动,使教师逐步具有五种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

2、提高业务水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提倡教师要做到一专多能。并鼓励教师通过函授、自学考试或进修提高自身学历和业务水平。

3、提高科研能力。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品位,开展理论学习与研究,建立并完善教育科研网络,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逐步向学者型、科

研型转变,成为教育名师。

如何看待新农村教育的困境

一、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都处在困境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人明确提出了农村教育困境问题,认为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出现了不断萎缩的趋势,其具体表现是:农村教育的数量规模呈逐年减少趋势;农村普通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教学设施简陋、办学条件相当差[。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个问题成为更多人关注的话题。有人明确指出当前存在着“农村教育危机”,其具体表现是:乡村学校在负债累累中挣扎;学生和家长难以承受高昂的学杂费;学生成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获取巨额利润的源泉;教师地位低下,利益没有保障;如此等等。有人发现,“1990年代以来,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与1980年代相比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况”,在欠发达地区,“辍学率高,师资水平低”是普遍现象。有人指出:“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财政体制和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平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如此等等。

二、新农村教育困境的原因

(一)现存农村教育制度的缺陷

1、农村教育经费筹集机制不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付费机制也不合理。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有目共睹,在此不必多说。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县、省和中央的经费分担比例分别是78%、9%、11%和2%。而乡镇和县级负担(占87%)

实际上都转嫁给农民。农民负担了大部分的教育成本,这是不公平的。这种机制造成一方面农民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运转经费降低,学校运转越来越困难;税费改革后,学校安全经费降低,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很难;辍学率趋高;教师工资不能保证,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2、城乡教育结构二元化严重。这集中表现为城乡教育的剪刀差。一是大学安排在城市,农村主要是基础教育。二是大学教育不断强化其产业化特征,农民承担了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而农村义务教育等于名存实亡,农民承担了子女的各种教育费用。三是人才地域选择效应不利于农村,人才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才缺乏。这种二元结构将使农村陷入恶性循环,一方面出现经济与教育发展悖论,农村教育越发展,农民越贫穷;另一方面导致农村教育接受率越来越低,教育层次越来越低,辍学率越来越高。

3、教育内容不合农村实际。在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和人才地域选择的规律下,一刀切地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进入大学学习的争相选择在城市就业,等于农村在为城市培养人才。未留在城市和农村中途辍学者所学知识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对称,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和社会不稳定性。具体来说,短线教育和职业教育短缺。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形同虚设,主要由于学费高以及应用方向不明等原因致使许多人在农村就业前选择职业教育者寥寥无几。少许职业教育主要是打工期间的在岗培训。

4、农村国民教育体系不健全。农村教育几乎等同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辍学者和成年人的继续教育是空白。

(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发达国家都是在经济欠发达时期就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而且对农村教育给予特别关注,正是采用这种向农村倾斜教育投入的做法,才有以后的经济腾飞。在我国,由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村教育陷入困境‘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低,进而导致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最终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三、困境的解决思路

(一)新农村教育制度的构建

其一,教育经费筹集制度化。一是提升教育经费统筹层次,防止统筹层次太低,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太大而导致的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形;二是设立“教师工资专户”,建立教师工资中央“直拨制度”;三是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落后地区为先;四是创新教育金融制度,使教育融资多元化。目前我国教育融资金融制度非常落后,主要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民办教育组织内部融资和受教育者家庭内部融资。要设法创新教育金融制度,使更多的资金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进入教育体系。

其二,教育资源均衡化。包括:一是建立教育资源进退机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凡是有能力教学的通过资格证书进入教育体系,通过定期考评将不合格教师予以辞退;二是大学教育组织布局的城乡一体化。让一部分城市“依赖效应”不是特别强的大学“下乡”,既可降低大学成本,也可更大地发挥大学教育的正外部效应;三是建立城乡、名校教师定期轮流或巡回执教制度,使教师互相学习,使落后地区学生得到高品质师资的熏陶和启发。

其三,农村教育特色化。农村教育既要有为国家层面服务的人才培养机制,也要有为农村层面服务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一是大力兴办职业教育,缩短教育战线,提高人才应用率;二是通过农村型高校的设立,主要研究在农村现行体制下如何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注重能力培养;三是为农村社会化服务培养人才,同时体现不同农村的地方特色。

其四,教育组织多元化。各国基础教育表明,基础教育客观上都由两部分承担: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新农村中的基础教育,应当正视不同区域农村、同区域农村中的不同经济主体的差异化现实,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在更高的运行层次上设立更高水平、更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坚决打击纯粹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掠夺式”的教育组织;在正式教育制度外,有选择地允许和培育新时代下的“私塾”教育组织。

其五,农村教育全民化。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农村中各个层面的劳动者纳入新农村教育体系,并根据其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内容。

其六,农村教育信息化。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优点在于:规模效应,可以让农村分享城市教育的高级手段和高品质教学内容;时效性,网络传输的速度快,有利于城乡教育同步发展;高效性,可以克服教师跨区域流动的交易费用,同时克服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磨损和丢失。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首先,尽快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度。免费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鉴于我国目前的城乡经济状况、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和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可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度。其一,中国农村人口达到7.956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2.3%,农村教育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成败。其二,通过免费均衡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有利于平衡城乡居民的利益和公平心态。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教育部今年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除杂费、免除书本费,并对住宿生实行生活补贴。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已有国力与财政能力的,农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度应进一步全面推行。

其次,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据统计,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只有8%由中央财政支出,另外92%则由各级地方财政支出,其中大部分由县级以下财政支出。实际上,多年来基本上是政府一半,农民一半。在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后,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财力严重不足,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半

个”缺口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捉襟见肘。为此,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国家预算法中明令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且逐步增加,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当前,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尤其要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在国家公共财政中的重要和优先地位,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义务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再次,完善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据国家统计调查,2002年全国2070个县(市)中,财政收支倒挂县占总数的73%,说明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要靠国家的转移支付。即使是转移支付,其中有多少用于教育或义务教育没有规定,给一些地方政府使用这笔钱留下了随意的空间。现在强调重视农村教育,只是偿还旧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促进教育经费随学生合理流动的公平发展趋势。

第四,大规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坚持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个人发展的希望。在发展新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任务还很重,但只要我们增强责任感,怀着对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尽心尽力尽责,就一定能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解决新农村教育的困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2.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3.无论是单项训练或者综合训练,都应注意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及其文学因素,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基础上,我选播合适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然后,我跟着音乐的旋律范读,忽慢忽快,时轻时重,学生在清新的音乐中欣赏朗读。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享受着课文的美,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然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我的调子,给他们也配上音乐,他们读得兴趣盎然,声情并茂。通过这样的训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的强化与提高。

第四篇: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二、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三、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四、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第五篇: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两点学习心得: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教育规划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及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应当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总之,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植根于我们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下载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市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方案》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职责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8.17)

    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淮安市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淮安市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提升我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心得[五篇范例]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心得“振兴民族,教育先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振兴。......

    《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化纲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化纲要》 作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2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杨仁辉 开学以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慨万千。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

    2011年5月报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公布,其中明确提出“对学前教育加大政府投入”。然而,长春市幼儿园收费过高问题依然存在,且有越发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很深,我不仅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