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幼儿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幼儿教育网
编辑:admin
更新:2007-9-16 17:26:56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师生交流思想的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老师们一直在努力尝试让自己的思想与幼儿的认识贴得更近些:有的在寻找深浅适度的教材;有的试图通过形式有趣的游戏;有的精心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具;也有的尝试运用稚气儿化的语言。这些有益的尝试为实现师幼思想的沟通提供了保障。但笔者以为,与动态的活动过程相对应,教学更是一门对话语言的艺术,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好坏,对及时调控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针对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在一次认识“热胀冷缩”的科学探索活动中,老师是这样设计活动的:她先将水银温度计插入热水中,等红色水银柱缓缓上升后,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细管中的红色液体在热水中会上升?”在被点名提问的孩子中,多数人回答:“因为外面是热的,所以水柱就上升了。”老师发现孩子们回答得不够完整,也不够理性,就随即小结:“因为温度升高了,液体的体积变大了,所以水柱上升了。”接着,老师又一次演示——将水银温度计插入冷水盆中,当红色水银柱徐徐下降时,老师再问幼儿:“为什么温度计放在冷水中液面会下降呢?”孩子的回答又不够准确。老师心有不甘,一字一顿地更正:“因为温度降低了,液体体积变小了,所以水柱下降了。”两次对话,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标准仅差了中间一句,可是老师却一再纠正孩子们以事实为依据的“表浅”判断。这里面反映了什么呢?显然,幼儿是见到了什么才说出什么,他们是注意到了条件和结果的,但对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分明还不能洞察出来。老师希望通过实验演示让孩子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可是年幼的孩子又怎么能将外界温度的变化与水银柱体积大小间接地联系起来呢?从表面看,似乎教学内容太深奥,不适宜幼儿,教学也只能“就此而已”了。那么是否可以在抽象的科学现象与幼儿粗浅的水平之间寻找一种最佳的衔接?后来通过进一步反思,在另一班的活动中,同样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步骤,老师将语言稍作修正,问幼儿:“温度高起来了,在细管里的水宝宝会怎样?你能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吗?”此时,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一个个做着热身动作,以另一种形象化的动作阐释着自己的认知。老师一句简单而符合孩子认知的话语,启开了幼儿认知的心扉,原先那种似是而非、深奥晦涩的概念在幼儿脑海里变得生动起来。可见在幼儿园教学中,践守教材的浅显性、启蒙性固然重要,但如何将成人生活中的抽象知识、科学语言转化为儿童能理解的具体知识、形象语言,针对儿童特有的动作思维矛口形象思维特点,多使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二、关注儿童的先前经验,注意语言的具体性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年幼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与其日常积累的经验表象直接有关。例如,给一个2.5岁的孩子看一幅汽车图片,此时,幼儿会立即起身寻找自己的玩具汽车,找到后还会急切地说:“喏,汽车在这里,汽车在这里。”因为此前他已经玩过汽车玩具,很容易将图片上的汽车当成自己的玩具汽车来认识。有一首诗歌——《雨点》:“雨点落在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分析一下这首简短的诗歌,其涵盖的问题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不外乎有这么三个:“诗歌写的是谁?在干吗?为什么?”如果仍沿用传统教学,一味关注教材设计教学,而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那么活动开展往往十分被动。前两个问题,对多数幼儿来说比较容易,后一个问题,能回答的就极少了。幼儿会说:“因为小雨点累了,所以它在池塘里睡觉。”“因为它跳得高,所以在海洋里跳跃。”幼儿为什么会答非所问,自然是由“睡觉”联想到“累”,由“跳跃”联想到“跳得高”,一个笼统的“为什么”,将幼儿的思考活动引向表面的、单向的、线性的联想,听起来就“不对题”了。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幼儿积极的语言表达呢?作为教师,应当由“备教材”转向“备幼儿”,使幼儿原有的认知经验自然过渡并提升为现有经验。对池塘与海洋的区别,幼儿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教师运用比较性语言引导:“池塘与海洋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会通过比较得出:池塘是小的,平静的;海洋是广阔的,波浪翻滚的„„仅仅只是教师语言表达技法上的变化,但由于考虑到幼儿的先前经验,关注了幼儿的学习状况,使幼儿不再单就教材凭空想像,而是展开思维提炼经验再联想,真正实现了思维的“软着陆”,幼儿的语言是平实的,但体验却是深刻的。
三、以儿童的人格发展为目的,注意语言的人本性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要求教育越来越指向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培养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益的因素,因而,教师教学中说的、做的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幼儿的人格发展。教学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一种情景:老师提一个问题,紧接着说:“能回答的小朋友请举手!”立马小手如林,孩子们的目光追随着老师,身体跟着老师打转,小脚不由得随老师挪动,恨不得老师一喊就喊到自己的名字。甚至会有一些憋不住的孩子,抢先说起来。可是当孩子们如此热情合作时,老师又会冷不丁地大吼一声:“我喜欢让坐得好的小朋友来回答!”这种前后迥然的态度往往会令孩子们措手不及。幼儿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儿童发出的请求和需要。《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发表的张博的《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给人很大启发,文章叙述了一个典范活动:老师请孩子们欣赏一幅画,孩子欣赏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到了美丽。”(教师:是啊,多漂亮的颜色!)“一个很远的地方。”(教师:远得都看不到尽头了。)“想到了睡觉。”(教师:我以后睡不着觉的时候,看看这幅画,也许会马上就睡着了。)„„多么富于诗意和激情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令人神往。教师这种高水平的评价和提炼,不仅给予孩子语言艺术的典范,更给孩子精神的释放和分享。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幼儿与教师的对话无处不在。如语言活动中:故事中有谁,在干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喜欢谁?数学活动中:看看这是什么,有多少,怎么算的?评价活动中:真好,对吗,还有比他(她)更好的吗?或者有时以手语、点头表示,凡此种种。孩子们每天都在重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倾听不同老师发出的同一性质的话语信号,说得多了,听得多了,自然难免失去认同感。反过来,如若一个教师能根据教学情境与内容的需要,灵活地做到字字句句落地有声,生动有趣,就必然会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何改变呆板拙劣的语言风格?一句话,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特色,善于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可以根据情境需要改变腔调、语速,或者使用幽默、诙谐、活泼自然的语言;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使用具体、生动、多层次的语言„„
第二篇: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文出自.cn/bbs 发自求职分舵
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高校使用的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的,由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签署后生效。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权威性,是学校制订就业方案、用人单位申请用人指标的主要依据,对签约的三方都有约束力。有些用人单位从自身工作考虑也制订了条款不一的就业协议或就业合同,有的是由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共同签署,有的则只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没有学校意见栏。由于现在就业形式严峻,许多毕业生在签定教育部协议书的同时还要被迫签定条件苛刻的合同,而它们之间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有必要提醒毕业生注意以下问题。
1、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重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应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毕业生还应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除协议书外,如北京市非本地生源进京还应经过市人事局大学生处的审批,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等也有类似的规定。
2、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教育部就业协议书,先由毕业生、院系在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后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再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协议书生效。
3、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定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年限和待遇。毕业生应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遭受很大损失。
4、为避免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发生纠纷,签约前达成的收入、住房和保险等福利待遇最好在协议书中写明。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有些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这是不可取的,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遇到问题而犹豫不决时,应及时向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询问,征求他们和父母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后方可签约。
第三篇: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标题: 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2001年02月04日19:03:2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次数:407
2000-10-30 11:07:55
--------------
----
目前,高校使用的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的,由学校、毕业生、用 人单位三方共同签署后生效。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权威性,是学校制订就业方案、用 人单位申请用人指标的主要依据,对签约的三方都有约束力。有些用人单位从自身工作 考虑也制订了条款不一的就业协议或就业合同,有的是由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共同 签署,有的则只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没有学校意见栏。由于现在就业形式严峻,许多毕业生在签定教育部协议书的同时还要被迫签定条件苛刻的合同,而它们之间有时 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有必要提醒毕业生注意以下问题。
1、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重要。毕业 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 也很重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应签署他们的意见才 能有效。毕业生还应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除协议书外,如北 京市非本地生源进京还应经过市人事局大学生处的审批,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等也 有类似的规定。
2、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教育部就业协议书,先由 毕业生、院系在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后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再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协议书生效。、3、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定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 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年限和待遇。毕业生应向招聘人员 索要样本或复印件,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遭受很大损失。
4、为避免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发生纠纷,签约前达成的收入、住房和保险等福利待遇最好 在协议书中写明。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 书中。有些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这是不可取的,也会带来许多麻烦。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遇到问题而犹豫不决时,应及时向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询问,征求他们和父母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后方可签约。
第四篇:使用聚丙烯酰胺应注意哪些问题
使用聚丙烯酰胺应注意哪些问题?
聚丙烯酰胺的作用这里不作介绍,下面的内容我们从聚丙烯酰胺的搅伴时间、搅拌速度、投加浓度、投加顺度等几个方面再结合一些相关资料来了解一下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直入主题,先从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搅拌时间和速度说起。
1.搅拌速度
在配制溶液时,一般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速度对溶液的配制时间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机械搅拌速度。搅拌速度过大会引起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降解,导致部分聚丙烯酰胺分子链断裂,影响其絮凝效果。一般直径在1米的搅拌罐内,转速不得大于800rpm,在直径1.5~2米的搅拌罐内,其转速不得大于600rpm,如果想加快溶解时间,可以提高搅伴溶液的温度,但要控制水温在60℃以下,否则也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2.搅伴时间
在搅拌罐内的搅伴时间根据外界气温及现场环境的影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正常的情况下为40~60分钟。
3.投加浓度
一般投加浓度以0.5%~1%为佳,配制浓度以2%为佳。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过高会产生胶体保护现象,影响其用效果。浓度越稀,效果越好,较稀的投加浓度能使溶液在水中迅速扩展、充分混合,但浓度太稀会造成庞大的投加设备。所以根据现场设施调节。
4.投加顺序
在投药间设计时应考虑到投加顺序变化的措施,聚丙烯酰胺在作为助凝使用时,一般的投加顺序是在投加混凝剂之后。如单独作为处理高浊度水絮凝剂时,则应先投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
5.分批投药
将投药量分成两部分分别投加于水中,先加入一部分絮凝剂后使之与水迅速混合,相隔1~2分钟后,再加入另一部分絮凝剂,再与水迅速混合。由于分批投药能避免过高的絮凝剂浓度与泥沙结合,造成活性基团被封闭的后果,因而可达到较佳的效果。分批投药的比例,一般先投加60%,然后再投加40%为佳。在给水工程设计时有条件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分批投药的措施。分批投药的好处是:在处理高浊水时,分批投药比一次投药的絮凝效果更好。
另外在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配制必须采用专用设备,严格防止与其他混凝剂共同使用,或在一投配池内共同投加,否则会使两种药剂产生共聚沉淀,不但影响其效果,而且容易堵塞投加设备。
以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结合相关资料作了简单介绍,注意细节,可以让聚丙烯酰胺的实际使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节省使用成本。
第五篇:乳胶漆调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乳胶漆调色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1)认真观察和研究标样颜色,结合基础白漆工艺配方了解欲配制色漆颜色的色调范围、颜料组成等。在没有十分把握时,可先在实验室中试配小样,大致确定所需色浆的品种及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在生产线上进行配色。
(2)正确选用色浆 由于颜料的颜色常常带有色头,选择合适色头的颜色(浆)就能比较容易配准颜色。例如,配正绿颜色,应采用带绿头的黄颜料与带黄头的蓝颜料配色;又如,配紫红色,应采用带红头的蓝颜料与带蓝头的红颜料;配橙色,采用带黄头的红颜料与带红头的黄颜料来配。否则,配成的颜色,其明度将有所降低。
(3)在保证颜色合乎要求的前提下,所选用的调色浆的品种宜尽量少。因为加入的颜料品种越多,调成的颜色明度越低,色彩也越晦暗。
(4)在良好的搅拌下,慢慢加入调色浆,本着先调深浅,后调色调的原则细心调制。需要加入几种色浆时先加数量较多的,后加数量较少的,这样可以容易找准颜色。每次的加浆量应少于估计量,特别在接近配色重点时犹需仔细控制,以免颜色过头。
(5)注意只要加入少量补色便可使颜色明度减弱,加入少量黑、灰、白色就可使颜色的色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因此在添加时务须小心,放止过头。
(6)色浆的粘度与乳胶漆的粘度相差不大时,两者更容易混合均匀,故当色浆粘度过大时,可先用乙二醇或水稀释至漆的黏度相近后再投入。
(7)比色是对在调配的乳胶漆的干漆膜与样板或样品的干漆膜的颜色进行对比,而不是比较它们在容器中的漆液的颜色,也不是比较他们的湿涂膜的颜色。注意漆膜干膜的颜色要比湿膜的颜色略深些,防止配色过头。
(8)比色时注意两种漆膜的底板背景应一致,最好将欲比色的两种漆用同一制膜器涂在同一底板上,待漆膜干透后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