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节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十一节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二,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为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提供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同内外研究显示。有效地促进在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组织新教师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新手型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新手型教师习得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表现出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观摩的形式有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两种。
组织化观摩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观摩。组织化观摩适用于刚入职的新手型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可以采取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的方法。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之前,应制定周密的观摩计划,明确观摩的内容、角度、程序,在观摩的过程中应仔细感受、体会,详细记录,观摩之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对观摩过程中的体会进行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组织化观摩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使教师的课堂行为变得更自然。
非组织化观摩,与组织化观摩相对立,是指没有明确目的和计划的观摩。它对观摩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二)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微格教学是对新手型教师进行技能训练、提高新手型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它将新手型教师的教学过程拍摄成录像,能够使教师更加直接、深入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有研究表明,微格教学的效果在4个月后仍很明显。
微格教学具有四个特征:1.微型性。微格教学的课堂规模很小,一般由扮演教师的角色、扮演学生的角色、指导教师和摄影师组成,人数在5-8人之间。2.学习性。受训者通过听课、温习讨论会、技能辨别学习来掌握教学技能及理论。3.矫正性。受训者通过自身反馈、学员评价、教师指点,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之后的训练中加以克服。4.研讨性。微格训练小组全体参与,对“教师角色”的技能及其运用进行研究、讨论,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
一般情况下,微格教学通常采用以下教学程序:1.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明确作为分析对象的教学行为;2.观看有关教学录像。指导新手型教师掌握这种教学行为的教学要点;3.新手型教师制定微格教学的教学计划,选取少量的学生作为听课对象。开展实际教学。并将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4.新手型教师与指导者共同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问题,探索改进的办法;5.在对第一次微格教学分析评论的基础上,设计第二次微格教学;6.选取其他学生作为微格教学的对象,将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7.新手型教师与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第二次微格教学。这样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
(三)教学决策训练
教学决策训练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手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指导者会向新手型教师展示更恰当的教学行为,同时给予说明,因此新手型教师可以获得近乎实际上课的教学经验,从而改善其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967年。特韦尔克(Twe11ker)设计了训练教学决策的程序:
1.向受训者提供即将教授的班级、学生状况信息,包括学业水平、学习风格、班级气氛等;
2.让受训者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在指导者的指导下吸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成分,供自己教学所用。
(四)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实践。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建立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
反思训练是提高新手型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善自身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
波斯纳认为。经验的反思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并不能对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教师的反思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活动的反思,是教师在完成活动之后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想法的反思;第二,活动中的反思,是教师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想法的反思;第三,以上面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并指导以后活动的反思。
教师反思的环节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具体经验一观察分析 抽象的重新概括一积极的验证。
1.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使教师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
2.观察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广泛地收集、分析相关的经验,特别是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3.重新概括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在明确了问题情境之后,重新审视自己,寻找新的思想和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积极验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开始使用自己获取的新策略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观察其是否有效。
布鲁巴奇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四种方法。
1.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写下自己的经验,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并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就课堂上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为所有教师所共享。
4.行动研究。教师及研究者为弄清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实质,探索更先进的教学方案,采取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革。
第二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刘海
一、扎根课堂教学,科学施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课程在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课程教学中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素养、心理品质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教育教学长远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创设游戏规则,分层有致,打造有效性课堂。
基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产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简单地归结为封闭、单一的强制灌输与接受过程,出现了价值错位、目标虚设、主体缺失、教学分离等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偏重讲述行为、过多依赖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流于形式、课堂对话形式匮乏等现实问题严重扼杀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真正体验。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有序的要求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和学生的知识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传授要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不仅要求教师选取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现实案例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规范学生的基本行为,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不仅要努力做到教学时间合理、逻辑顺序清晰、教学过渡自然、教学节奏强烈,不断实现动与静、张与驰、放与收、疏与密的有机结合,而且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三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高效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智力水平层次、教师自身优势和教材内容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实现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二、突出梦想展示,张扬个性,打造理想化课堂。
菁菁校园是生长梦想的地方,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就必须始终关注学生思想活动及道德形成具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等特点,注重结合学生的当前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学生个人经验、学生生命实践的有效沟通,使课程教学成为学生实现个性张扬、个性成长的理想场所,从而实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价值目标。教师的教育理想是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一要重视阅读,提升知识素养。新课程改革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既要大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和新观念深入人心。教师要多读学科理论书籍,明晰学科基本结构;多读教材相关书 1 籍,细化教材知识体系;多读专业期刊报纸,做到理论实践结合;多读课程教学通论,丰富课程教学指导。二要重视实践,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教师不仅要注重把先进的教学思想、策略、方法、案例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要以自身教学案例和典型课例为载体加强课堂教学行动研究,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形式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要坚定理想,加强正向激励。教师不仅要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来把握正能量的本质和内涵,还要善于发现、宣传、传递和坚持正能量,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育人环境创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有机结合。
第三、注重技术整合,多元互动,打造信息化课堂。
当今世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也顺应了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高标准、综合性的要求。新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诸多特性创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传送、加工和利用等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一是打破课改瓶颈,获取海量资源。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在网络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基础上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就能获得海量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借力信息技术,实现专业成长。教师不仅可以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高效便捷的交流讨论、协作研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加强网络教研,从而真正实现跨时空、高效率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实现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在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注重情境创设,合作探究,打造生活化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定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丰富的教育教学情境具有感性因素丰富、内部蕴涵主题、可以反复感知等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教师要注重收集相关课程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支持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中,做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做到课程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知识传承的需要,又要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要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防止空洞的理论说教。课程内容生活化就是要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二是要做到学习过程生活化。新课程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教师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案例来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要用教材内容来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实例来丰富和说明教材内容,避免从教材到教材、2 从知识到知识的空洞说教。三是要做到认知工具生活化。教师要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要用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辨别是非和学生中普通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学生运用有关理论来分析认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二、潜心教育科研,提升自我。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向科研型、学者型、特长型的方向发展。撰写教学论文能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是成就自己、体验职业幸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结合目前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研究经历对当前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论文的选题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课程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也提出了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实施建议,从宏观角度审视了高中政治课的地位、作用和内容问题,这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开展学科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同时,高中政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恰当处理教学的基本内容,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围绕知识与科学性维度、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维度、认知与心理规律维度来全面分析教材,从教学内容结构的安排、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重点的突出、教材难点的突破、教材主题的升华等角度确定论文主题,实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突破。
例如,课程标准要求大力建设“信息化资源”,我们2003年9月开始建立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试题、高考研究、素材资源、教育科研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者园地”(http://www.sxzyd.net)网站。我从资源呈现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育科研发展平台、教师幸福成长平台等方面研究当前政治教学网站现状和政治学科教育博客的作用,撰写的论文《中学政治教学网站建设现状探析》、《对当前中学政治教育博客建设现状的思考》分别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刊物。我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国际理解、公民教育、质量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素材,撰写的《立足民族认同 增强国际理解》等论文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等专业期刊。
第二、教学实践反思中获得选题
高中政治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交往互动过程,这需要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各种教学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系统研究协调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制定出最优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教学内容的编排与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教学媒体的筛选与运用、教学主体行为活动设计、教学结构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尤其是新课导入、情境创设、难点突破、重点突出、目标达成、问题设计、素材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实践为教师撰写论文提供了丰厚土壤。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要提高试卷设计、试题编制与试卷分析技能,要突出时事背景材料运用、基础知识有机融入、主流价值有机渗透,在课程考试评价实践方面寻找论文选题。
例如,高中政治新课程特别强调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认知观念与客观环境、学生内心世界与所学知识、学生单一运用与综合运用的认知冲突,实现基于学生生活基础、认知基础、情感基础的认知平衡,撰写的论文《创设认知冲突 重塑政治课堂》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3 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9期。还比如,我把情境教学法的有关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积极创设导入情境、实践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成功情境等,让学生主动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的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撰写的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种方法》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第8期。
第三、专业书刊资料中获得选题
中学政治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中居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在现行课程框架内,它是一门涵盖着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常识、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哲学常识等教学内容在内的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和更新政治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代科学和人文的综合知识,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集中进修与培训等各种渠道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阅读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还可以阅读《教学月刊·政治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学科专业期刊和《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等综合性教育期刊,夯实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例如,高中政治教师除了可以要阅读学科教学理论和教育专业理论书籍外,还可以阅读管理学、心理学、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媒介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并努力把这些专业理论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应用“刺猬法则”、“二八法则”、“木桶原理”和“鲶鱼效应”等管理学和心理学法则来研究课堂教学和集体备课,撰写的论文《善用管理学法则 打造个性化课堂》、《善用心理法则 提高集备实效》分别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8期、《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8期。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来把握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站在学科研究前沿开展特定教学专题的研究。
第四、学科课题研究中获得选题
中学政治学科课题研究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有利解决中学政治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对外积极申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设置的规划课题、争取协作性质的委托课题等,也可以从教学实践、理论学习、文献资料、经验教训等发现和提出课题。这些课题研究主要是围绕中学政治学科课程问题、教材问题、教学问题、教师发展问题等展开,借助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规范研究,从而能够有效研究和揭示教育教学规律。中学政治教师对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方法的选用、研究资料的处理、研究成果的整理等课题研究环节能够让我们自己反思教育行为、重建教育教学的认知。
例如,《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学生道德成长与价值观形成的研究、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研究等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了重要参考。我据此申报的研究课题《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同时,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致力于打造收获知识、体验快乐、分享快乐的课堂,在智慧对话、合作探究、互动生成中实现师生幸福感的提升,撰写的论 4 文《彰显生命价值 构建幸福思想政治课堂》发表于《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6期。
第五、教育改革热点中获得选题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要随时体现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时事政治教育、中国梦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重要部署。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德育的核心课程,教师可以从当前教育改革热点中获取论文选题。
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以文本研读中熏陶、问题探讨中参悟、习题演练中渗透、活动体验中感悟等角度尝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和道德自觉,撰写的论文《生态伦理道德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22期,并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我还从激活教材文本资源、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激活实践养成作用、激活教师育人能力等方面来探索学生道德发展的学科路径,撰写的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年第2期。
第六、业务培训进修中获得选题
中学政治教师的知识构建具有综合性、更新快,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求不断变化,而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事业追求这个关键性的内在因素,也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和培养。一方面,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实践和持续的教育反思来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另一方面,以解决学校和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校本培训、以解决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以提高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的远程培训、以攻读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学位等为主的学历进修等培训进修的方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这将极大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例如,我于2013年6月参加了由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举办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V10)主讲教师培训班,在借鉴了项目式学习和问题式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从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意识培养、教育技术运用、个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思考未来教育,撰写的论文《英特尔未来教育课程理念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9期。此外,围绕学生的21 世纪技能的培养,我撰写的论文《转变教学策略 提高探究实效》、《发散,让教学更开放》分别发表于《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3期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第6期。
三、重视教育管理,精细育人。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教育与班级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向注重以生为本,在班级控制 5 方式上向注重内在控制发展,在班级管理策略上向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家长的力量、规范的力量,在关注教育细节和教育策略的基础上充分彰显教育智慧。
第一、文化的力量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理念,并体现在班级所有的学生身上的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班级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是班级硬件设施、桌椅物品摆放和墙面橱窗布置等班级环境,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班级主体的特点、习惯和风格等;制度文化包括班级规章、班级规范以及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精神文化是指班级哲学、班级舆论、组织认同,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情感意志等班级精神,把班集体打造成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场所。
我们在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行为状况和思想动态进行系统摸底的基础上,明确了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构建共同的班级发展愿景。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整体构建班级物质文化。用整洁的地面、整齐的桌椅、精美的墙报、新鲜的花草和精美的图书等创造和谐愉悦的生活氛围。二是整体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我们制定了班级学习制度、生活作息制度、卫生达标制度和奖惩考评制度等,在岗位责任制下使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整体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建班伊始,我们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周记、个别座谈等形式,整体构建了以“真”为核心的班级文化体系,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事、求真理、践真知,并确定了“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通过主题周记、主题班会等形式聚焦身边的好同学、好老师、好家长、好舍友,聚焦班级正能量、正规范、正文化,让学生思考一份完美的作业、一本完美的纠错、一次完美的默写、一间完美的教室、一间完美的宿舍、一次完美的活动等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物化形态和文化内涵。通过“三个追求”的深层解读和日常呈现,让学生实现集体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关照,进而对班级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家长的力量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学业的全面进步。良好的家校沟通能有效协调班级与家庭彼此之间的教育影响,把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期望、家长素质、家族作用等物质和精神因素有机融入班级教育活动中,形成幸福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合力。具体来讲,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家访活动、家长参观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现代信息手段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以达到认同学校教育方式、规避不良影响、协调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
家校协同对于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着重要作用。一是沟通技巧指导。我们在常规家校沟通手段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级QQ家长群和微信家长群,在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学习指导、家庭教育职责、高考政策分析等方面不定期推送优秀文章,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周末监督指导。根据年级学习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们根据文理交差排列、劳逸有机结合、作业复习并重、个体学科差异、时间总量控制等原则制订周末学习计划表作为学生周末作业的要求和家长有效监督的依据。我们还制订了《高二(2)班 6 周末学习家长监督指南(试行版)》,指导家长正确对待计划安排、正确检查各类作业、正确对待各种诱惑、科学安排作业反馈,科学安排休闲时间、科学安排社会交往、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建立了相应的作业检查制度和作业反馈制度。三是家长参与管理。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人生感悟都是丰富的,是班级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引导家长自愿报名参与班级晚自修民主管理,一学期中全班48位同学中有39位同学家长报名参与,参与率高达81.25%,家庭到班率为100%,在家长参与率和持续时间上保持在学校前列,家长记载本上的“晚自修情况记载”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晚自修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家长管理感悟”中的激励性话语也能成为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孩子看到家长的重视,也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规范的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定是积极向上、人际协调、团结一致、行为有规范的,它是班级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和法规,是集体成员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有力保证。我们要实现国家规范、学校规范和班级规范有机整合,建立起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学习规范制度、卫生值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文体活动制度等,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周记、学生宣读、家长监督等多种方式让班级规范做到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并通过组织监督、相互监督、自我监督等方式增强班级规范的执行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
班级规范既有利于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团队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学生的个体利益和个人发展。一是日常规范方面,我们对班级和宿舍的卫生纪律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建立了以文代罚、以劳代罚、以学代罚等惩罚方式,保证本班在班级常规管理评比都能始终保持在全校前列。二是学习规范方面,我们重点进行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指导和规范,规范学生的学习环节、学科作业、学科笔记、学科纠错、学科默写等,加强学习的认知策略指导、学习元认知策略指导、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指导,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比如,我们对于数学学习建立了数学纠错制度,要求学生按照序号、来源、页码、题号、题目、错误原因、解题过程等要素完成错题整理,做到周周练、周周清,对于本班数学成绩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信息规范方面,我们将考试成绩、重默情况、宿舍常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并从中寻找班级共性问题和学生个性问题解决的正确路径。每周向师生和家长推送包含考试成绩、主题班会、常规管理、家长值班、主题周记等信息在内的班级工作简讯,简洁明了的传递班级规范的执行情况,让学生不断将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班级规范进行对照,将这些班级规范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实际行动。
第三篇:浅谈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讨论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差异来探讨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出有效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自修,反思,差异
一,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发现教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很大差异。专家型教师可以一眼看出学生的心理有没有问题,学生的行为符不符合课堂。但是新手型教师由于缺乏了教学实践,无法一下子发现问题。然后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处理。譬如,一女生上课分心,下课后不说一句话,放学一个人默默回家,这时,新手型教师本不能一眼看出是否有问题,也不知该如何去对待该学生,但是专家型教师会觉得该生心里应该有事的的,会找其谈,并且好好引导。其次,专家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能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表征,新教师往往形成表面,肤浅的表征。最后,专家教师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基本的教学原理为基础,新教师则不太会运用原理解决问题。当发现了这信后,新教师就该有所行动,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不断反思,反思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借助媒介,借助同伴,有意识的提点自己,吸取经验,从而改善自己。二,教育策略上的提高
首先,新手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会重视课前的备课等,花较多的时间备课。而专家型教师由于已经有了长期的教学,能够很好的花较少的时间备课,并且对课前的关注度不是很高。但是真正到了课中教学的时候,新手型往往照办自己课前的计划,不能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向,而专家型往往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这就导致了专家型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比新手更有效地提高了效率。所以在这方面想要有自身突破,有较好的提高的话。就得多加观摩,练习。从而总结得出经验,改变自己的教学首发,达到在较短时间内对自身的提高。
三,内容呈现上的提高
新手型教师在内容上往往自己不能很好把握,从而不能很好的展现,有点顾此失彼,但专家型的教师可以很好的有条理的,将课堂内容分层次进行下去。这就表明专家教师拥有更多学科内容知识,更能结婚死并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新手教师知识较少,并向于呈现独立的知识点,难以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此,新手教师应自己多看书,从而找出,自己所教学科,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多加加强,对知识点间联系的把握。
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新手教师要想在自己身上有所突破。必须做四点努力。一,对知识的积累:教师就是要在感受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中,沉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加深自己的知识修养。二,坚守住自己的课堂:坚守课堂的前提就是读懂自己,从而认清自己。再者,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有了自己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实践发展。三,反思: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反思是作好教育教学的基础,没有反思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学反思是加速成长的有效形式,是吸取经验教学的最有效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升华为智慧,才能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价值,才能使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实现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不反思自然就推动不了发展。当然反思不是冥寺苦想,不是独自的思考,反思本身有自身的要求:需要自觉,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反思还必须有教学实践的重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在相互借鉴中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要求要达到教学目标,要加强沟通与合作,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要有智慧的火花,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些要求怎能不引导着你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呢?四,提升信息化素养,完善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内涵:这最后一点是对新老教师一块提出的建议,新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专家型的,但是专家型的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信息化时代,给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信息时代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更要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新的教育思潮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整合要求教育要现代化、要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知能发展是关键因素,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跟随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不断完善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内涵,以登上教育变革的舞台。
总的说来就是,教师应该不断自我反思,找出不足,然后再行动努力,通过自己的研讨自己的探索,自己的理解,最终把理论内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微.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新浪博客
第四篇:青海省2016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详解:教师成长与发展基本途径试题
青海省2016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详解:教师成长与发展基本途径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幼儿每天油脂类食物摄入不超过()克 A.20克 B.30克 C.25克 D.35克
2.()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幼儿园的各个领域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机构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学前教育学的创始人是哪位教育家?()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福禄贝尔
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
5.3-4岁幼儿能连续行走()公里。A.2 B.1.5 C.1 D.2.5
6.北京时间2008年1月5日20:O0点,小强在广州给在古巴哈瓦那(哈瓦那在北美洲,与北京时差为一13小时)出差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7.苹果相克的是以下哪种()A.牛奶 B.洋葱 C.鱼肉 D.萝卜
8.智力游戏属于()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9.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10.5—6岁幼儿能单脚连续向前跳米左右。()A.2 B.3 C.5 D.8
11.《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A.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B.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C.基本规律和特点
12.鸡肉和()是相克的
A.冬瓜 B.土豆 C.猪肉 D.鲤鱼
13.在幼儿园月计划中、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14.幼儿园教育活动按特征分为()。A.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 B.教学活动、领域活动、主体式活动 C.全园活动、亲子活动、分组活动 D.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教育活动
15.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16.“教育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观点是由()首先提出的。A.福禄培尔 B.陈鹤琴 C.蒙台梭利 D.陶行知
17.()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
A.语言活动 B.艺术活动 C.游戏活动 D.操作活动
18.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19.激活思维,落实目标,学有所获体现了()活动价值。A.有序 B.有效 C.有神 D.有魂
20.3-4岁男孩子的身高应该达到()A.94.9-111.7cm B.106.1-125.8cm C.125.8-130.1cm D.130.1-135.2cm
21.《纲要》中提到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能力,艺术是()。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22.家园合作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合作原则、共同参与原则 B.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责任分担、共同参与原则 C.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合作原则、互惠原则 D.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责任分担、互惠原则
23.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班级的人数应为()A.小班30 中班35 大班40 B.小班25 中班30 大班35 C.小班20 中班25 大班30
24.4-5岁男孩子的身高应该达到()A.100.7-119.2cm B.106.1-125.8cm C.125.8-130.1cm D.130.1-135.2cm
25.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2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27.教师热爱学生的内容最重要的是。A: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C: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D: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28.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9.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贝尔 D.卢梭
30.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31.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32.幼儿园小班人数一般为()。A.20人 B.25人 C.30人 D.35人
33.儿童心理发展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A.儿童年龄 B.儿童身高 C.儿童体重 D.儿童发育
34.教师再给幼儿讲故事时,当讲诉主人公的行为以后,接着要幼儿讲故事的结局的一种方法是()A.故事难题法 B.移情测验法 C.投射测试法 D.情景测试法
35.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得少于()小时。A.2 B.1.5 C.1 D.3
36.环境的()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A.相容性 B.界限性 C.转换性 D.相互性
37.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岁。A.0一1.5 B.1.5—3 C.3—
6、7 D.6—12
38.幼儿园应尊重幼儿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A.主体性 B.个性化发展 C.人格和权利 D.尊严
39.下列属于电脑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A:速度 B:可靠性 C:分辨率 D:精度
40.幼儿园的主题环境通过()来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在环境创设中和家长、幼儿的“对话”。
A.互动墙饰 B.园所环境 C.班级活动 D.班级环创
41.3-4岁幼儿能够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A.半个小时以下 B.一个小时左右 C.两个小时左右 D.两个半小时左右
42.在社会领域,幼儿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的年龄阶段是()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3.幼儿在3—4岁年龄阶段中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能大方地()。A.表现出来 B.感兴趣 C.与人打招呼
44.4-5岁幼儿能够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A.半个小时左右 B.一个小时左右 C.两个小时左右 D.两个半小时左右
45.华佗在医学上的成就十分突出,他们都生活在我国古代的。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东汉时期
46.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王道的是。A:管子 B:墨翟 C:荀子 D:孟子
47.是贺绿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A:《旗正飘飘》 B:《可怜的秋香》 C:《牧童短笛》 D:《送别》
48.3—4岁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秒左右。()A.10 B.15 C.20 D.25
49.幼儿园教师带孩子们来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和牛”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是()。
A.实践法 B.直观形象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50.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多样性 D.均衡化
第五篇: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成长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成长途径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摘录:
1、“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渊博的学识,是机智的应变,是幽默的言辞,是“厚积”而“薄发”,是一切教育顿悟和灵感的闪现。把教育当职业的人,不会诞生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事业的人,能够拥有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信仰的人,才会点燃智慧的烛光。
2、平凡教育:熟练的满堂灌,笨拙的提问语,偏激过头的自主,吵闹无休的合作,浅尝作秀的探究,反复的无效抄写,雷同的题海训练,残酷的作业惩戒……
3、一堂好语文课的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二、怎样制定专业成长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加强教师成长的自觉反思与合理规划,有利于教师确立理想的目标,促进专业发展,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的主要内容
1、发展定位:专任教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在规划期内为自己定一个总体成长目标。如成为校级、县级、市级等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先进教师,或者取得荣誉若干等。
2、具体目标:
(1)学习培训。在工作之余学习现代教科研理论书刊,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摘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广泛阅读教育教学资料等。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培训,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普通话培训,心理辅导培训等。
(2)学历进修。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与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高学历进修,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
(3)教学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承担教研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并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4)科研目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确立科研任务,如每学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哪一级发表或获奖)、承担或申报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文章等。
(5)教学成果。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横向与纵向目标,辅导学生获奖(6)班级管理。是否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与管理成果及设想,如获得哪一级先进班集体或优秀班主任等。
(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的基本框架
1、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3)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分析;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5)个人优势和不足。
2、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师德目标
②教学方面的目标
③教育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
④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
⑥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
3、具体措施(行动策略)(1)自身素质的改进
(2)客观条件的改善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4)阶段发展目标预期实现时间
(5)预期发展目标的结果及评价
三、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有哪些途径?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 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3、教育沙龙。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 3 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同行互动。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起到“招凤引蝶”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教师博客,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