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7:4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第一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学校要发展,必须要依靠教师的力量。教师专业化成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如何消除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下面就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及方法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敬业精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

古语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也就是说只有敬业乐业,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倾情奉献。敬业精神是教师在实践中随着职业信念的不断提升,职业情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行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人生价值的不断思考和体验中产生的。研究表明,敬业精神的形成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教师对职业角色的认识。通过实践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逐渐了解它的特点,了解所履行这一职责而要遵守的规范和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二是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和适应。有了认识了解的过程及实践经验,亲身体验到这种职业的社会价值,并用来衡量调节自己的职业行为;三是形成职业角色的个体需要,通过自身创造的价值而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情感,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去努力进取,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二、知识更新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物质需求。

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教师带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处在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教育理论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教研组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是有效保障

教师在成长中必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教师专业化途径论文

浅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光凭加班加点,大干苦干,流血流汗,学生们身心疲惫,厌学成风;教师们身心承受巨大压力,深感困惑,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学校管理者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为什么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实践中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我们深入中小学进行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研究:

(一)、教师结成研究共同体,开展合作行动研究。开展多项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结成研究共同体。

1、组织多样性的研究活动:开展课堂观摩活动、读书活动、专家系列讲座、不同类型的研究小组活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学科培训、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活动等。

2、教会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教育日记、建立成长档案袋、写教学案例、做教学活动设计等。

3、让学校各教研组都要拥有自己的课题,让教师人人参加课题研究。

4、让教师人人上一节多媒体公开课,由教研组集体评课。我们的研究表明,一般要有二、三年的研究经验,一线教师才能对研究的问题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出现观念的转型;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则会具有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能够体悟丰富的教育意义,从经验反思上升为理性反思,形成教育智慧。这时,教师在工作中就可以左右逢源、驾驭自如了。教育研究就成为教师专业自主成长的源泉和动力,使教师在工作中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教师的工作、生活、研究、精神成长和谐共生。这样,教育研究就真正成为教师确证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找到安身立命之根,创造幸福的职业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可见,这种回归教育生活,回到教育教学的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叙事研究以其故事性、实践性、反思性的特点,为中小学校的教育科研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不仅符合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况且,教育叙事研究也是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关注日常的教育生活,在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的过程中,探索教育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育规律。

1、通过教育叙事,教师能进一步认识自己教学的真实情况。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叙事大多是叙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生的事件,既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思。在叙事中,通过观察、访谈、收集资料、录像、回忆等手段,教师可以重新进入事件发生的情景中,把那些当时容易忽视的,但有研究意义的教育细节定格和放大,并进行仔细的审视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能发现一些平时不能发现的问题,也能从中获取一些新的想法,从而能进一步认识自己教育教学的真实面貌。

2、教育叙事,能促使教师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实施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些行为可能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些行为可能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果教师不对这些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反思,就不能发现隐藏在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就不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当然也就谈不上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以后的教育行为。

教育叙事就是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过程。“教育叙事也就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

研究表明,教育叙事是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这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第一,中小学教师拥有大量的实践素材。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教师每天备课、上课,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要经历许多教育事件,这些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叙事的资源,也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基础。

第二,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具有叙事的能力。许多教师擅长叙述故事,善于绘声绘色地描述课堂中所发生的事情。在平时工作中,教师互相之间也常常以讲述事情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说,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故事,写出自己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也都会做的事。第三,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来说,比较容易操作,教师容易掌握。当然,随着教育叙事方法的逐步娴熟,教师也可以在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观察、实验、调查、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叙事的内容更为丰富,叙事的手段更为多样,从而提高教育叙事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依次熟悉其他的研究方法,进而逐步掌握其他的科研方法,通过教育叙事的研究逐步走进教育科研的大门。

第四,教育叙事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形象生动的内容,能改变以往教育科研给人的严肃、枯燥、刻板的印象,给学校的教育科研增加一些色彩。同时,通过教育叙事,能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能使教师消除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提高对学校教育科研的认识。

(三)建立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适度的外部刺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力量。针对教师素质的客观现实,我们可以按照“分类实施,递度推进”的策略,来选择教师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刺激策略。

1、针对教师不同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将被教师分成四个阶段,即不成熟的教师、初步成熟的教师、比较成熟的教师。我们的管理方式相应的应该是“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说服式的管理方法、参与式的管理方法、民主式的管理。研究表明,当我们的教师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用种种制度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我们的教师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很高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参与式的、民主式的管理,让教师自己管理自己。

2、针对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一种主要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应针对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对于三年内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而言,可以采用“达标”的评价策略。

第三篇: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漩涡镇堰坪小学 何官辉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只有教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文化底蕴、厚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完整地成长;才能赢得教师职业的尊严,才能有事业的成就感、精神的充实感,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本学期我校重抓校本研修,1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赛教,2名教师参加了县级赛教,4名教师参加了镇级赛教,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任然有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知识不厚实,专业化能力不高,专业化研究不足等等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夯实有效途径(学习、反思和研究),提升专业成长

教师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需求购买了教育专著供教师阅读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制度。先后组织了20余人次去市、县及漩涡中心小学学习,回校后向大家交流经验谈感受,吸收了先进的教科研经验,全面提升了教师素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训充分说明了学习、思考、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学到的知识,思考之后通过实践,加以运用,又来指导我们的实际操作。在校本教研中,我们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五个一”活动,即“写一篇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的感受;写一篇最得意的课堂教学的教后反思;上一堂代表自己研究水平的汇报课;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写一份工作总结”,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历练。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展示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逐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后我们将重点引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养成每时每刻都能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生活的习惯,尝试做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总之,我们本着“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唤醒职业情感,享受专业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大多数教师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名利、学生好的成绩、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因此,为了帮助所有教师生成这样的愿景,从而能享受到职业幸福感,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两点:

1.“一靠二帮三鼓励”:一靠。充分依靠信任教师。学校根据他们重精神需求的特点,即希望受到尊重、信任、理解等心理需求,给以他们适当的满足。“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要求校领导要爱护人、关怀人、尊重人,这样才会人心归之,教师自然就有了积极性。二帮。积极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除了抓好教学工作,还要懂人心、知民意、体察民情。特别是在教师身心健康、青年教师婚姻、中年教师孩子教育、老年教师生活、家庭困难方面要给教职工以关心,创造条件给以满足。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知仁善任的局面。大家心目中不知不觉形成了“有绩便有位,无绩便是过”的思想意识。这些正气恰恰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因素。三鼓励。教师的心理需求重精神享受胜过物质享受,要为他们选择奋斗目标,鼓励其工作有所成就,满足自我需要。对各教师提出了“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这一管理要求,形成“班级无差生,学校无差师”,让教师为我所有,各显其能,搭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松平台。比如,郭丹丹、徐俊俊教师课堂教学非常出色,我们就极力打造其教学能力,让他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赖晓燕、吴泽芳老师班级管理能力特别棒,那就帮助他提炼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班级管理的典范;赖晓燕教师有较高的写作水平,让他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提炼研究经验和成果;吴大顺、尹小青、王倩、邝吉军教师有专长,那就让他们负责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李文文老师的后勤管理,吴涛老师的蛋奶管理认真细致,总是在幕后默默的为师生付出。总之,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觉到学校离不开自己,自己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人才,时刻充满成就感。除此以外,我们要求校领导对教师都应做到“六多六少”。即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合作、少点说教;多些倾听、少点厌烦;多些赞赏、少点责备。从而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教师之间互相欣赏的融洽和谐氛围。

2、引导教师幸福快乐的工作。引导教师明确既然选择了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能够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试想,如果把工作看做是一种快乐时,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幸福!实际工作岗位更是展示自己智慧才能的舞台,劳动得越多,展示的机会也越多,赢得的尊重和表扬也会越多,获得的快乐和满足也会越多。引导教师把有所作为当作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借“三八”节、“儿童节”、“教师节”“开学典礼”等庆祝活动的时候引导教师学会发现快乐,品味幸福。通过野炊、郊游、象棋、乒乓球赛等活动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记得在今年漩涡镇道德讲堂活动中,我校赖晓燕老师代表发言:将月光的朦胧、泉水的叮咚、交响乐的优雅、赛场上的呐喊„„融入我们的生命!慢慢享受着教育的幸福与快乐!教师代表讲完后,博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老师们的眼神我发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专业规划,制度引领 我们制定了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各教师对自身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制定阶段目标及具体的提高方法措施,力争达到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成长规划。中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帮扶,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帮传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学校不断完善了《教育教学成绩奖惩办法》、《校本教研教改工作制度》、《校本培训和学习制度》、《教师绩效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校本研修组织形式,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层层落实环环紧扣严密细致。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我们还在探索,还在奋斗,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久工程,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第四篇:新城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新城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专业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更有较高的教育学识、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教师专业地位的改善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综合国力的成功策略,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首选途径。

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成长向培养培训一体化方向发展。英国在国际教育会议上提出的“师资培养三段制”;日本着重强调教师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与地方的公立中小学或学区合作成立了一种师资培训学校,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教育的职前培训计划,给在职教师提供专业训练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师专业化机制,进而改善整个教育质量。我区是武汉市的新城区,全区教育人才资源现状从人才总量来看,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从教育人才质量要求来看,还有一定缺口;在现有的教育人才资源中,也存在着分布不够合理现状。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老年化,职称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同市内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高级职称、骨干教师更是与农村教育大区极不相称。优质师资目前比例过低,国家、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过少,且分布不尽合理。多年来,农村中小学校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补充新的师资,加之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少数青年教师不安心在农村工作,留守农村中小学的多为年龄偏大的本地教师,教师平均年龄正趋向老化。由于受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教师们得不到较好的培训学习,大部分教师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基于以上情况,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围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努力创设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和办学效益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我区所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新城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新洲区中小学教师;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自己专业化成长中碰到的问题。即教师从自己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结症,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然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尝试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思与改进。另一层意思是整个课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我们从教师自己提出的专业发展计划入手,找出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内容。接着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计划及每学期的研究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修整计划,使之逼近问题的解决。最后进行总结与反思。两层次的行动研究流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调查研究我区教育人才资源现状,为促进我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明确新城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研究。

3、探索系统的符合新城区地域特点的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研究等方面自主成长的有效模式。

4、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措施和管理机制。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新城区教育人才资源现状研究。

开展对全区教育人才资源总量分布、公办学校专任教师结构、公办学校优质师资分布、公办学校校级干部、公办学校人员编制、公办学校非教学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2、新城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研究

(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围绕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观念、监控能力以及教学与非教学行为表现等素质内容,针对我区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教师自我完善的近期和中期目标,即:

①养“一个习惯”即促进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学习研究习惯。

②到“两个热爱”即热爱教育,把育人作为毕生需要;热爱学生,把热爱“后进生”作为最高精神境界。

③备“三种品质”即先进的教育观念、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批判精神。④握“四种知识”即较全面的教师职业知识,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较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较系统的世界观、方法论知识。

⑤成“五种能力”即搜集、整理、提炼、开发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并从理论高度进行科学论证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才能的能力;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2)拓宽培训内容

教师培训,必须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坚持新视角、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体现针对性、综合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在培训的内容上进行拓宽,坚持以师德培训为先导,以学历提高培训为基础,以“三新”培训为重要内容,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实现师德和“三新”培训全员化,学历提高培训普及化,骨干教师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的制度化。同时特别注重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训练。一是注重训练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二是注重训练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三是注重训练教师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培训力求做到,小专题,大容量;薄教材、厚激发;老问题,新视角,向思想要高度,向方法要深度,向相邻学科要广度,向前沿学科要新度,实现知识轻量级向重量级,单一性向综合性,封闭性向开发性的转变。

(3)突出培训重点

一是狠抓青年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采取带徒学艺的办法,办好研修班和评选排头兵等举措,使得青年教师学艺有导师,练功有课堂,学习有楷模。同时,大胆提拔青年教师带双班课,当班主任,当备课组长,当“说课”主讲人,上“教学成果展示课”,参加区校“三优”评选,培养一大批教学精英。二是注重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政工实力。在队伍管理上,大批量启用中青年骨干教师上岗带班,并对落伍对象实施再提高;在业务提高上,实施典型示范和理论研讨相结合,推出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三是促进教研队伍的壮大和提高。以区教研室为龙头,发挥专、兼职教研员的作用,对各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实行业务垂直领导体制。加强实行对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教师的管理。每年通过开展通

读一本专著、研究一个专题、开展一项教学实验、撰写一篇论文的“四个一”活动,使他们成为校长的办学谏友,教师的教学诤友,学生的良师益友。

3、新城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更加有效的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反思以往的教师培训,我们感到存在着三个问题:第一、知识本位化倾向比较严重。第二、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第三、培训模式与培训目的脱节。比如习惯性地采用“名师讲学员听”的模式,难以培养实践能力。第三、漠视教师原有的认知基础,采用“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忽视青年教师的差异性。

①研究如何立足课堂教学贯彻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②研究如何立足班级管理方式的变革与策略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③研究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合作教研、创新交流的新模式。

④研究建立符合新课程特点的校园网络平台,支持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2)研究在新课程下如何促进教师谋求自主发展。

①研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评价激励机制。

②研究建立促进教师开展自修自研的长效机制。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机制研究。

提高教师素质,机制是动力,管理是保障。

①实行目标管理教师培训纳入区、镇(街)、校三级目标管理,实行年初定目标,年终搞考核。

②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教师区域和个人素质差异实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努力克服培训工作中的“重集训,轻自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不断优化培训方式,引导教师过教学基本理论关,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关,攻理论升华的创新观。

③实行优先投入拓宽经费渠道,保障优先投入。教师培训科研经费以教师工资总额的0.5%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区教育局每年拨专款20余万元解决市区两级骨干教师培训科研费用。

④建立激励机制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对在任期内不能履行职责,不能承担任务,不能发挥作用的,经考核不称职的人员,取消其称号。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06年10月到2009年8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起始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1、组建课题研究组,确定主要研究人员;

2、组织调查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①设计调查问卷

②选校调查

③整理分析调查材料

④拟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9年1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包括预期专业社会化和继续专业社会化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指个体为适应将要承担的职业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后一阶段是指个体在承担某种职业角色

之后为了更好地扮演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因此,本课题在具体实施研究过程中,分两阶段进行,重点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一)预期专业社会化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月)

1、技能熟练模式

①专家新手比较,挖掘学习专家优秀品质。

②实践锻炼,通过实践训练教师的教学技巧。

2、联片研讨模式

①校级校本教研

②协作区校本教研

③镇级校本教研

④城乡校本教研

3、师徒结对模式

我们把教师分为三个年龄段和职业发展层次:即“成长、成熟、成就”型教师。对中年教师(成长型)指路子、结对子、压担子。

对中年教师(成熟型)架梯子、搭台子、树名子。

对老年教师(成就型)换脑子。

4、教学比武模式

①说课讲课比赛

②案例编制比赛

③知识演讲比赛

5、专业引领模式

①专家引领

②名师引领

③同伴引领

④期刊网络引领

(二)继续专业社会化阶段(2008年2月——2009年1月)

1、教学反思模式

①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反思

②在教学全过程中反思

③在合作研究中反思

④在反思之后再反思

2、问题会诊模式

①集中会诊

②反复会诊

③定格会诊

3、课题研究模式

①抓选题立项,编制设计研究方案,对教师进行科研基本知识的“入门”训练。②抓具体研究任务,让教师在科研过程中亲历、体验、磨炼、提高。③抓鉴定评价,让教师了解成果表述、展示之目的 要求、类型和特色。

4、评价考核模式

通过一些条例、规章制度的实施和考核评价,保证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有序化、规范化、高效化。

5、阶段总结,及时调整研究内容、方式和方法。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9年2月~2009年8月)

①对研究所得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

②对照研究目标,查找薄弱环节,开展有重点的深化研究;

③撰写研究报告,编辑有关成果;

④召开课题鉴定会,结题,实施推广。

六、保障措施

本课题全部研究人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具有从基层到高层、从教学到管理、从教研到科研方面的经验。“九五”期曾承担湖北省级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并顺利结题,其成果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十五”期间承担武汉市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研究”顺利结题。大多数研究人员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所有研究人员都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本课题由教育研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直接承担,具备组织研究和管理的条件;区教育局主要领导直接挂帅,集全区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研究课题组,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课题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与此同时在经费和物力方面也为本课题顺利完成提供了条件。

七、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集。

3、音像集。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李来宝,全面主持课题申报立项及其研究策划工作,组织研究实施,全过程参与研究。

成员分工:

陈志良、刘汝明协助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主持课题研究阶段小结、工作布置,督导和验收,具体负责新洲区教育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完成课题研究初始阶段的调查及调查报告。

汪文涛负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研究,收集整理有关研究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论文集的录工作辑。

雷友发负责调控课题研究进展,收集整理教师成长个案,最终形成《教师成长个案集》

刘仲华、熊玉成、朱幼菊分别负责各学段子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形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与实践研究》文集。

尤小群、熊月炳负责收集整理《新城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研究》,全面收集档案资料,及时归档整理。

第五篇: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

提升教师素质

力争教学创新

——浅谈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提升教师素质

力争教学创新

——浅谈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等保障机制,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因此,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

当今正处在学习化社会,所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授学生终身学习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新的教育观念上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师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不是一个诸如蜡烛的成品,等待消耗,而是一个经过不断“充电”,持续成长,可长久照亮他人的“长明灯”。如何能坦然面对挑战,应对自如,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教法、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现代教学趋势要求教师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成功率,向40分钟要效率,关注每一分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我渐渐形成了教学的三步曲: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二)推敲教法,教学出新;

(三)反思教学,常讲常新。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堂教学的高成功率关键是认真备课。我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花大力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备课程序:第一步,要使自己懂;第二步,要使学生懂;第三步,要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有趣。完成教材由薄变厚,由厚转薄的过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的知识积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认真二字,就会在语文教学大道上乌龟赛跑式地一路前行。年轻教师更应该接触各种看似对当前教学用不着的东西,更深层的东西。更广泛的涉猎可以加深功底,可以提高素质。一课一课认真备课是重要的,但是素质更重要,素质提高了,可以从博见广识中取其精要,因积累丰厚而运用自如,说理用词,分寸得当。学问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素质的提高也是没有尽头的。我虽然常以“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自勉,但总觉勤勉不足。

通读教材,熟悉教材。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新教师的成长有重要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因此我在开学前认真学习了课标,用心体会、揣摩。在学期中积极参加了进修培训和校本培训,受益匪浅。接下来是钻研教材。要弄清楚教科书上全部基础知识,对于语文当中每一个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我必做到了然于胸。这样,学生学起来的时候才会更加轻松,更加容易。

我的目标是弄通教材的基础知识,再挖出教材背后的潜台词,然后掌握教材深处的内在联系。具体做法是:教材上只要点到的一个名词、一个成语,我都尽量看清楚他比较清晰的面貌。教材上只要讲到了某篇文章某个侧面的情形,我要向前摸一摸它的过去,向后望一望它的将来,向左向右顾盼一下它的周围,努力把教材上的点连成线,线铺成面,要铺得开,收得拢。要达到上述目标,手里单靠一本教材、几本参考书、教案选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老师要提高自身修养,要看很多书。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每月看一本书,每学期精读几本书。本学期我精读了《朱自清散文集》、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馆》等书籍。每学期重点备好几节课,有选择地深入地上好不同类别的课文。积跬步总能致千里,这是我的信念。把教材由薄变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研究工作,深入是为了浅出。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完成由厚变薄。这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也就是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思维能力,按照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浅化教材,采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掌握最能吸收的深度、难度,让学生踮起脚尖正好能够得着。

身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体会到需要补充的地方,一定要从讲好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出发,凡重点的地方应该多下功夫,情节交代得细一些,道理分析得透一点,例子引用得多一点。二是从学生的理解记忆出发,凡课文只有结论或者只有概括性叙述的地方,应 2 该增加具体的人物,过程或情节。三是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凡社会上流行甚广的,电视和广播正在热播的故事,事件,人物。学生有兴趣,应该讲得清楚、丰富一些。

(二)推敲教法,教学出新。高成功率取决于课堂实践。教学得法,能把所教得功课难得变易,繁的化简。教学不得法,学生学起来易的也难了,简的也繁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放权,转换角色。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在自主、轻松中学得好,学得乐。好知不如乐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调动学习者多种感观去学习新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好奇的童真,所以他们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在语文课堂上,我力争每节课都利用多媒体,开发和制作课件,使语文课堂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视听并用。

其次,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学习化社会的教学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对学生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努力做到:组织教学内容要想到学生的学,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教师的语言要针对学生的学,板书、投影片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检查教学效果要帮助学生学。力争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问题,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每节课前,把事先准备好的与课堂有关的问题展示给学生,上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就非常明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合理地启发,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三)反思教学,常讲常新。教学反思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用“心”来完成的“有的放矢”,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敢于怀疑自己,敢于超越自己,我常常是自己准备好课,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研 3 究他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比较才有差距,通过比较分析教学方法、手段的差异,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做出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然后而知困”,在上完每节课后认真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其他班级讲授时做出调整和补充。力争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方面。“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在教学中做到常讲常新,每次都有所超越。经验在于积累,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拦路虎,我就去请教老教师。做好记录,这些点滴积累将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将会扶我一路走稳。教学反思中有经验也有不足,教师通过反思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来分析判断在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及其指导策略是否适宜。通过反思性教学使我逐渐成长,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学生学习策略的改变关键在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学生。青年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更新教法,点滴积累,反思提高,努力完善教学和自身修养。

下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总结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课程在我校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更......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王玲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课程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更新观......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范文模版)

    一、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关概念(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教师职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从传承走向创新和......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2010年8月17日上午,我乡全体教师聆听了曾丽红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报告,报内容非常详实,非常贴近我们教师实际,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曾......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赵村中心小学 张 莉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课程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

    教师专业化成长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化成长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与学校事业快速、和谐、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根据各级教育精神和学校教......

    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学习、研究,才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