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呢
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下列五条:
第一条,教学目的明确而且准确。目的不明确,上课就没有主心骨,就会打乱仗,课就肯定上不好。所谓准确,就是根据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以及各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从教材的实际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科学地安排每堂课的具体要求。脱离总的教学计划,脱离实际的教学目的,即使提得很明确也是要不得的。
第二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平均使用力量,课上就不能突出重点。不管学生懂与不懂,会与不会,我行我素,决不是好课。
第三条,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严肃认真,生动活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条,课堂教学组织严密。不浪费时间,不浪费学生的精力,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感受到学习的欢乐。
第五条,教学效果好。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少会到多知、多会,各有长进。不仅在知识上有所长进,而且在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基本上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绝大多数同学都有所得。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听一堂好课往往是一次艺术的享受。艺术是完整的,课堂教学也是完整的。五条标准,从目的要求、内容到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到教学效果,他们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地抽出一条或两条来看一堂课的好坏。
我们要做学者型教师(研修日志三)发布者:张晨玲 发布时间: 2011-7-6 8:04:33
我们要做学者型教师
读了《教师如何成为有修养的研究者》之后,我深有感触。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书匠型教师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脉搏,而功利化实用型教师也给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打造学者型教师业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呼唤。
首先,学者型教师应是“知识、智慧和教养的化身”:语言文雅,充满真理和热情;感情高雅,充满亲切和诚意;行为秀雅,自然而充满活力,民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往,以端庄大方、真诚亲切的教态,向学生传输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公正之心,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黑格尔语)。他们从善如流,有见贤思齐的美德,不断地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美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来充实自己。倡导教学相长,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自己的教育对象上吸取精神养料和生命活力。他们慎独律己,注重涵养品性。能在别人见闻不及之处自觉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时处处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经常自我解剖,自我教育,使自己永远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行。
其次,学者型教师应有高度的道德自律、高洁的精神垂范,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第三,学者型教师应具备宽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教育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自觉地在科学研究的观点与方法支配下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有一定教育、教学成就和教育科研成果。
第四,学者型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及自身的发展有深刻的、独到的认识。要有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终身教育观。学者型教师必须有创新性的智慧,并善于运用创新性智慧,注重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全力以赴地开展思考、探索和创新。能够自觉地投入教育改革和实验,善于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系统的理性思考,并不断地获取教育研究成果。
第五,学者型教师应重视教育科研,并把教育科研成果的获取作为自己工作实践的一种奋斗目标和能力检验。在教育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提炼经验,升华认识,形成观点,并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以实现研究活动的成果化,通过推广应用使自己从成果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力。
第六,学者型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更注重于教学设计,他们善于围绕教学目标,遵循美的规律,深入展开立体思维,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创造性的构想与策划,努力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教师的导学结构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制定出具有艺术魅力的优化方案。他们也注重塑造讲台形象,善于从课堂情境出发,形象化、技巧化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来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善于发挥思维机智,灵活、巧妙地处置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善于对服饰、精神、动作等扬长避短地进行整饰,使自己的整体形象透露出“恰到好处的协调中”。他们更致力追求清新、灵活的教学风格,登攀教学艺术的高境界。
最后,学者型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不断提炼总结,梳理成型,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养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吸收新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从而让自己的教学风格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学者型教师本质上是凝聚现代学校教育功能,强化科研创造精神的高品位职业形象。学者化是教师素质优化的目标,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出效益、创品牌的根本条件。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向学者型教师靠拢,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
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研修日志七)发布者:张晨玲 发布时间: 2011-10-27 7:55:38
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发展。一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时尚,合作、自主、探究之风在课堂盛行,成了课堂上热闹的形式,而学生真正收获甚少。“互动”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好看、好玩、热闹、开心……或许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一堂好课并不需要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而为的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怎么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一堂课呢?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真领悟新课改倡导的精神实质,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应该对“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内容、时机及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把握。只有明确了目的,“合作、自主、探究”才会有的放矢。
其次,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第三,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注意引领和关注,要有目的、有指导、有反馈。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去,既要做一名小组成员,和学生共同学习、探讨、交流,也要做一名引导者,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作必要的讲解,适时、适当点拨、引导,千万不要袖手旁观、撒手不管。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开展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第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要真正实现充分的自由交往,特别是有效交往。通过学习和交流,要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以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师生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百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应该是师生双边情感共融、思维共思、智慧共生、体验共享、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当然一堂好课的生成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长期蕴育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气质、专业素养和引领学生学会不依附他人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技巧。
研修日志2
发布者:万晓宇 发布时间: 2011-10-25 20:22:27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高中数学是高中所学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1.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学生只有认识了和体会到了数学思维才会对数学有感悟,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所以我们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数学思维的渗透和贯穿。
2.应用数学的意识
现在的数学注重实际应用。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三角函数时,一定要和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乐趣。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例如:讲授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是利用电脑可以恰到好处的展示图像过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充分理解。
4.备好课,做好教学反思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有人说“七分备课,三分讲”,就是这个道理。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学反思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可以总结出本节课的得失,而且对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5.多交流,吸精华
要经常和同学课的老师交流,多听课,博采纵长,是自己的课精益求精,同时,也要多向学生了解授课情况,有时你会有想不到的收获。
如何搞好数列的教学
发布者:陈峰 发布时间: 2011-3-17 15:27:41
一、教学背景 1.教材
(1)数列是函数的延伸,是函数性质特殊情境下的再现,同时也是函数思想的再应用。“等比数列”是在复习了函数、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基础上所复习的又一种重要数列。
(2)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同样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出题的重点。客观题考察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对基本的运算要求比较高,主观题多是考察等比数列的知识交汇题或实际应用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涉及到数学思想的应用,例如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
2.学情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函数、数列概念、等差数列有了系统的认识,这是复习“等比数列”的重要基础和能力起点。同时,学生刚复习完等差数列,有助于对“等比数列”的类比迁移和同化。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定义、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数学发现和再创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素养;通过反思质疑,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品质。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公式、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灵活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
按照建构式教学法的思想,围绕重难点,不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断暴露思维障碍和认知缺陷,主动建构、优化知识网络。
1.坚持“知识和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启发教学法、引探教学法等教学法的长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例题、变式训练,及时归纳、小结。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引导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断反思质疑,深化认识。
一、教学背景 1.教材
(1)数列是函数的延伸,是函数性质特殊情境下的再现,同时也是函数思想的再应用。“等比数列”是在复习了函数、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基础上所复习的又一种重要数列。
(2)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同样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出题的重点。客观题考察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对基本的运算要求比较高,主观题多是考察等比数列的知识交汇题或实际应用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涉及到数学思想的应用,例如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
2.学情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函数、数列概念、等差数列有了系统的认识,这是复习“等比数列”的重要基础和能力起点。同时,学生刚复习完等差数列,有助于对“等比数列”的类比迁移和同化。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定义、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数学发现和再创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素养;通过反思质疑,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品质。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公式、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灵活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
按照建构式教学法的思想,围绕重难点,不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断暴露思维障碍和认知缺陷,主动建构、优化知识网络。
1.坚持“知识和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启发教学法、引探教学法等教学法的长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例题、变式训练,及时归纳、小结。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引导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断反思质疑,深化认识。
圆锥曲线的教学与反思
发布者: 陈峰 发布时间: 2011-3-17 15:36:59 本节课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直线的基本知识,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的几何性质,这为本节复习课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复习的第一节课,着重是教会学生如何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体会运用方程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这为后面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节复习课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所以说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之一。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共性、类比归纳、总结解题规律。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和性质;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并会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2、能力目标:树立通过坐标法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观念,培养学生直观、严谨的思维品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归纳等各种数学思想方法,优化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这节课是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基础。对解决综合问题,我觉得只有先定性分析画出图形并观察图形,以形助数,才能定量分析解决综合问题。如:解决圆锥曲线中常见的弦长问题、中点问题、对称问题等。
我设计了:(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2)例题精析——感悟解题规律(3)课堂练习——巩固方法(4)小结归纳——提高认识,四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前我预先让学生先动手解决两个学生熟知的问题: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归纳解决的方法。对直线与圆既可以用几何法也可以用代数法,而直线与椭圆只能用代数法。通过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巩固旧知,又总结归纳新知:直线与圆与椭圆公共点的个数等于方程组的解的个数。
(二)例题精析
接着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直线与抛物线、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对于例1,师生共同完成,特别关注两次分类讨论,一次设直线方程时对斜率存在与否进行讨论,另一次消去一个变量y后得到一个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进行再次分类讨论,求出三条直线方程后,引导学生在图形中画出。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方面加以类比分析。再对题目进行变式,使学生感悟直线与抛物线的公共点个数问题常可通过图形进行定性分析,但易出错,可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论证。对于例2,由学生板演,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归纳。
(三)课堂练习——巩固方法
(四)类比归纳——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收获,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新课改特点
张新伟发布时间: 2010-5-5 21:27:05 数学本身具有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智力价值,确立了它在学校课程中总是占据重要地位。数学学习已成为中小学学生人人面对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课程的内涵及彼此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从最初的结绳记数等自然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学校数学教育,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关于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的研究,诸如数学学习的实质是什么?数学学习有何特点?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心理规律?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等等,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亟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数学学习的实质,牵涉到两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对象——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二是数学学习作为一类学习活动——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前一个问题,是数学哲学的元问题,有着许多不同观点。如“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①,“数学研究现实世界和人类经验各方面的各种形式模型的构造”②,“数学是研究广义的量(即模式结构形式)的学科”③等等。对数学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各种数学哲学流派,由于所持哲学立场各异,各派没有形成共识的迹象。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看到尽管数学强调严密,但只是一种相对真理,大部分内容仅仅满足了逻辑合理性,与现实真理性有很大距离。
学习的本质问题,则是各种学习理论分野的焦点,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或联想主义)学习理论和以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等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在行为派看来,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或者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认知派看来,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内部加工过程。随着两大学派的争论和研究的深入,任何一派都无法涵盖对方,都无法解释一切学习。
因此,西方心理学界又出现了折中主义的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包括简单的联结学习与复杂的认知学习的若干层级,调和两大学派,试图说明学习的全部涵义。如加涅最初将学习分为三类联结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和五类认知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后来他又修改为一类联结学习(连锁学习)和五类认知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抽象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吸收了两大学派的合理成分,但在学习本质的研究上,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对数学本质的不同理解和学习实质的不同看法,给我们认识数学学习的实质增加了难度就中小学学生而言,他(她)们所面对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学习活动是受数学课程规范的、在学校情境中进行的,它不同于人类一般的数学学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教育目标在数学课程规定的范围内,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倾向的变化过程。这里的行为或倾向,包括学生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数学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动机等等。
(二)数学学习的特点
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用来处理多级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形式符号语言的运算推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理论—实践—理论”④的模式,与数学家的思维模式相比,必须经历逆转的心理过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课程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数学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三)数学学习的类型 中小学学生究竟进行什么样式的数学学习?回答这一问题,对揭示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教师组织教学、数学课程建设等等都很有意义。分类标准不同,看法各异。如按数学学习的内容,将其分为:1.数学知识的学习;2.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3.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⑤按学生认知活动水平的层次,数学学习包括:1.数学符号学习;2.数学概念学习;3.数学原理学习;4.数学运用学习;5.数学问题解决学习。⑥如果从学习的性质来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包括:1.获得数学知识经验的学习;2.获得数学学习机制的学习,即元学习。前者为一般的学习,后者则是有关数学的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个体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
上述认识表明,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受学生个体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数学课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数学课程不但影响着人们对数学学习实质、特点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的成果。
二、数学课程
我认为,数学课程是对学校数学教育内容、标准和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设计。它是联结教师、学生的桥梁。教师按课程的规定,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个性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则根据课程规定的数学内容、标准、进度进行学习。因此,数学课程反映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切数学学习活动。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教育的本来课题,不是教授者完成某种活动,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某种重要的变化。⑦数学课程建设为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提供基本方案和依据,因而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水平有着决定性意义。
制约数学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发展史因素。⑧如果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来看,数学课程建设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发展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在满足社会需要前提下实现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成熟多受遗传的禀赋和潜能所支配,学习则是个体从环境中所获得的变化,主要受个人的教养和境遇所影响。学校数学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环境,数学课程在这种环境中起着“中介”和“方案”作用。因此,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及所经历的心理规律等等,成为影响数学课程建设因素中的最根本因素。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训
20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接近尾声,各国都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本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规律的课程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学问中心数学课程和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失败就是佐证。
本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是基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这样的认识建立的,即数学家的认识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逻辑是同质的,其间的差异只是程度的问题。数学家的研究逻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逻辑被认为是:第一,数学家的认知方式与未成熟学生的数学认知方式所显示的不同,不是种类上而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两者都经历着探究——发现学习的过程;第二,智力活动在一切方面都是同一的。数学家的智力、兴趣与追求,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可以认为是适当的。于是,学问中心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准则是:依据数学科学的基本结构编制内容,体现数学的结构化、形成化、统一性和现代化。上述思想忽视了儿童思维方式的质与成人有差异。皮亚杰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心智成长是阶段性发展的,在其成熟过程中,经验起着质的变化。因此,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注定是要失败的。70年代,它受到抨击,被认为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数学课程也随大流,走向人本主义化,以学生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将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统一起来,数学课程采用知识课程与体验课程或情意课程与体验课程的多层结构。它以马斯洛的理论为其心理学基础,企图将抽象的数学演绎过程转变为经验的归纳的学习过程。然而,这种理想化课程并没有提高学校数学教育质量,过分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低下。7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如美国)又强调“回到基幢去。
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实际上是数学课程的学生适切性问题,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人格得以完善,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看来“大众数学”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将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与学生适切性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后者,可以说达到空前的地步。
(二)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各个特定阶段(如初中、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规定,它体现着数学教育的目标。这些规定,必须考虑学生达到该学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上方面可达到的水平。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思维发展顺序上同一,但达到各阶段的时间有差异。从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几方面发展的研究表明,⑨我国中学生在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已“初步定型”或成熟。数学课程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这些特点。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学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数学课程的内容必须对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难易适中,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这些内容应该是以前数学学习的发展,是今后数学学习或就业的准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机制(元学习)得到发展。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直观、易懂,有益于学生较快获得数学知识,但对数学经验积累较少,至于更有意义的学习机制的发展就微乎其微。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内容是极有价值的,学生可能会受益终身。
(四)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的体系编排
数学课程的体系编排,应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数学认知方式、认知结构、学习过程的心理特征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保持数学科学所具有的严密和统一性,处理好“数学学问逻辑”向“学科数学逻辑”的转化,实现数学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的和谐统一。学生数学学习的类型是多样的,课程体系的编排,某一区段的组织不妨按认知水平,从低向高,依次以概念、原理、运用、问题解决学习为序列。学生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应注意课程的螺旋式发展。同时,数学课程编排中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数学意识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其数学学习提供动力。
第二篇:读后感怎样才算好课
读后感——怎样才算好课
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认为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的学,而不是看老师讲课。
首先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上讲,表现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其次是学生的交流状态。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最后是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
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特别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评价始终是我们的一个探讨的话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相信我们能够创建出更科学的、更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教师指明方向。
第三篇:怎样的语文课才算好课.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好课?
文/顺心jiuhao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本。
课堂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以训练为主。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教学。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老师“讲”出来的。
3、以鼓励为主。
教学艺术不仅来自准确地把握教材,还得准确地把握、研究学生。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若听课者始终被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第四篇: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
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 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
王文清
【专题名称】中学数学教与学(高中读本)【专 题 号】G35
【复印期号】2008年12期
【原文出处】《中学数学杂志》(曲阜)2008年8期第1~7页 【作者简介】王文清 山东滨州市教研室,256600
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期盼,让学生激动,让学生振奋,让学生逻辑,让学生聪明,让学生发现,让学生创新,让学生思维,让学生收获,是每位数学教师的毕生追求。这一切都源于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而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很多数学教师却发出了“现在的数学课怎样上才对,才好,真的不知道这数学课该怎么上了”的感叹。“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已成为影响当前数学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一线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的成果,结合自己多年观摩和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认识、反思,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
一、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由于所包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显然没有定论和绝对的标准,但却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要求和标准,一般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评价。教要教得清楚、科学、准确、透彻、精彩、民主、启发性强、有效益;学要学得懂、学得会、记得牢、有兴趣、积极、主动、会学、乐学、收效大。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但核心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一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堂课的归宿,是教与学的根本方向,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不仅决定“我们去哪里”,而且决定“我们怎样去”;不仅决定我们教什么,而且决定我们怎么教。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站在整体的高度,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一方面,必须在通读本学段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本节课在本学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在整体的高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数学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具有科学的序列,教师对每个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教学工作,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个阶段、每个单元、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并落实学生学了本节课后,不仅清楚“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而且“能够知道什么,能够联系什么,能够干什么”,还要在教学中注意并落实“能够培养什么,能够提高什么,能够熏陶什么,能够渗透什么”。第三方面,教学目标要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2.重点突出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好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即本节课的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突出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以点带面。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3.难点突破
难点一般是对思维而言的,或是因为思维的抽象,或是因为思维的跳跃,或是因为思维的新异,总之,往往是思维上的飞跃、突破、拓展、提高。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难点往往是训练思维、挑战思维、拓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极好素材,因此,利用难点,让学生经历突破难点的过程,并尽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突破难点,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应当遵循的策略之一。所以,对难点的教学一味采用化难为易的策略并不科学。教师应当支持学习者而不是简化困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4.基础扎实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落实,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我国中学生基础扎实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成绩和贡献。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训练、识记、理解,是中学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数学教学最核心的任务仍然应该是“四基”和“三大能力”。当前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基础知识的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应当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警惕。张奠宙先生在《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中给出了很精辟的诠释:“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有些内容必须在良好的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直觉。” 5.数学味浓
“数学姓数”简练明确地表达了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数学课不仅要有“数学味”,而且要“数学味浓”。“数学味浓”就是指抓住并突出数学的本质。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数学现象,“去数学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看看我们的教材和中考数学试题有多少与数学无关的的内容;再看看我们的课堂,引入、例题、练习题非要生硬地套上一层并不合体的实际情境外衣,而且有思想教育,有音乐,有诗歌,有游戏,有答辩,有活动,但唯独数学却越来越少。如此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颠倒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数学味”的淡缺也就成为必然。数学课必须返璞归真,还数学教学以本来面目,让数学课更有“数学味”应是当务之急。
数学就是问题和解。问题是数学的起点,如果离开问题,数学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有了目的。当然,这里的问题对中学数学教学来说,既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实际问题;既可以是封闭性问题,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既可以是常规问题,也可以是非常规问题。但关键必须是有数学思维价值的问题。解是数学的终点,如果离开解,数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数学思维活动是连接问题和解的纽带和桥梁。数学工作者一生就是围绕着“问题和解”而工作的。正是“问题和解”使数学不必“装扮”就很自然的胸怀宽阔,应用广泛,朴素高雅。“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是数学的期盼、成长和收获,“数学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有了灵魂,其他一切都不难解决;而没有灵魂,即便再多的“装扮”也只是形式,而缺乏内容。简言之,中学数学教学,起点是问题,过程是思维,终点是解;即中学数学教学是按照“问题→思维→解→新问题→新思维→新解”的结构不断上升的过程。
数学是文化。因此应加强对数学语言的教学,尤其,对每个数学知识都应当尽可能地从数学语言的三种形态“文字语言、图形(表格)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描述。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数学是过程,也是结果。一方面,中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主要不是表现在结果上,思维表现在思考的过程之中,表现在探索的过程之中;另一方面,结果是思考、探索、决策的目的,也是进行新的思考、探索、决策的基础和保证。所以,我们提倡中学数学教学,既要重视过程,又要重视结果。6.科学、准确
一是,内容要科学、准确,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知识传授要准确而精要;知识总量要适当而且充足;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要有深度上的掘进与广度上的拓展;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等等。
二是,教学过程设计要科学,尤其是,教学环节要简化。数学课堂教学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多就有可能给人“碎”“乱”的印象,复杂有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简明的教学环节,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7.教学有效高效
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有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节课一点效率、效益都没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不仅有效,而且高效。教师要确保数学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我听了两节课,上课是一锅粥,下课还是一锅粥,结果孩子啥也没学到。”
一堂好课肯定是学生能够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而获得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即单位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越多、越深刻、越优质、越长久越好,这就需要鼓励并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善于寻求新知识与旧知识、新方法与旧方法等之间的联系;指导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数学对象进行描述。这需要看全体学生的收获是否都优质、高效、量足;整体推进与个别诱导的效果是否明显;近效与远效是否齐抓并举,等等。8.人文课堂
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打造“人文课堂”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所谓“人文主义”,其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由上可知,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尊重、鼓励、赞赏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回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根本回答不出来时,学生最需要被尊重;另一方面,数学是一种文化,要在保证数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数学的文化性、思想性、方法性、语言性等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责任心;充分发挥数学的抽象、困难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耐心、恒心、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充分发挥数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求简意识和好奇心。总之,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具有四心——“好奇心、坚持心(恒心)、自信心、责任心”极为迫切和重要。要借文化的体还数学的魂。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师生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而并非其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不能丢!9.预设与生成共存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并期望按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必需。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预设方案不走样地加以实施,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且要求学生必须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尽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就会排斥学生的个性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抹杀学生的创造智慧。也是不合适的,更是不现实的。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经过教师周密的备课,尽管教师备课时也备学生,但许多新的、难以事先预测到的突发性事件仍会经常发生,课堂上发生的情况教师并不能完全预见,所以课堂应该是动态的,既要积极的按照计划、预设推进,也要及时的、开放的将没有预设到的、始料不及的、有意义的新问题、新想法等纳入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既要“以学定教”,更要“以学论教”。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既有已备内容的舍(要能忍痛割爱),又有新内容的取。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可称是一节好课。
当然,应当允许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但不能老完不成教学任务,绝不能把完不成教学任务当成习惯。10.师生积极投入
教师的精神面貌是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因为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常态(这中间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我想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老师,他上的课一定会博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学生的“积极投入”,则体现在学生勤于动脑、动口、动手,敢于思考作答,勇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体系。
11.有亮点,有特色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在保证科学、准确、有数学味(突出数学的本质)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等,都要体现自己的特点,要有创新,有新思路,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充分凸显个人的特色。只有这样的课才能有亮点、有特色,引发他人思考。只要有亮点,哪怕是一点、两点,也是一节好的数学课。
为此,教师要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清醒的认识,注意扬长避短,尽量放大自己的优点,缩小自己的缺点。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风格定向,才会有生动而富有特色的课堂,也才会有生动而有个性的学生。
一节好的数学课并不是只具有以上特征,也并不是要具备以上所有特征。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内容;少一点繁杂,多一点简明;少一点装饰,多一点数学;少一点干扰,多一点效率;少一点限制,多一点自由;少一点专制,多一点民主;少一点责难,多一点人文;少一点被动,多一点主动;少一点封闭,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单一,多一点多元;少一点矜持,多一点张扬;少一点沉闷,多一点激情;少一点共性,多一点个性。
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
用上述几条来概括好课的标准虽然有极强的包容性、概括性和指导性,但缺乏操作性。以下是从操作层面对“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的几点思考。1.树立四个意识
(1)要树立按照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意识
《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就是,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即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教师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起认识的冲突。因而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科学的全面分析。只有了解、熟悉、掌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学目标要求,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案。现代教育家甚至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观点。
按照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意识,就是在学新课时,首先,弄清学这节课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学生都具备了没有?若还没有具备,则必须先加以解决;其次,弄清与这节课具有联系或相似的内容,以便于进行类比教学,或以旧引新。
例如,“分式的运算和性质”的教学可以联系和类比的是分数的运算和性质。一方面,根据分式与分数都具有分子、分母这个相同的形式,从而推测分式具有与分数相似的性质,分式可以如分数一样进行运算;另一方面,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把分式的运算和性质通过同化顺利地纳入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又如,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时,通过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生则不难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ASA;SAS;SSS。得到△ABC∽△DEF的判定定理:“(2)要树立问题意识
思维由问题开始,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好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触及问题的本质。这里说要树立问题意识有三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师精心设计一组有中心、有联系、有层次、环环相扣的问题串,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师生的双边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即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训练为主线,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师生合作探索为平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为目标,组织引导课堂数学教学。教师要站在整体的高度设计好问题串,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师生的不断探索,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中科院的吴文俊院士说:“数学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第二,要特别重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只解决了学生的一个疑惑、困难、错误就是有效教学。在2006年CCTV2风险投资——“赢在中国”栏目中担任总评委的张瑞敏曾经问选手:“若让你来当经理,每天一上班都会收到很多报告,你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先需要处理的是什么?”。张瑞敏告诉选手:应当是重复出现的错误;错误决不允许重复出现。第三,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然而,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却过多地关注了问题解决,长期忽视了问题提出的教学。导致学生只会做学“答”,不会做学“问”。我们不否认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但我们更强调问题提出的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也许仅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通过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提出数学问题的训练和培养作为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例如,“正切和余切”的教学,如下的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期引导学生学会从最自然、最朴素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
Ⅰ。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弦和余弦,如图1,请指出∠A的正弦和余弦分别是什么?
(意在通过复习正弦和余弦引发问题)
”。
图1
Ⅱ.借助旧知,提出问题
师:好!看着图1,你们学习了的正弦和余弦之后,有无疑问需要提出来让同学们思考?(可以适当启发:或者说除了以上两种三角函数(两种比值)外,还有其他可能性吗?意在让学生发现还有未研究的情况。——这就是提出和发现新问题的方法之一)
(本设计是以旧引新,直接通过复习上节课,通过转换视角,由还有未研究过的问题,来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它不仅自然,而且渗透了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生2:由图1中△ABC的三条边,还可以组成其他一些比。
(学生从图1中发现不仅可以组成①和②这两个比,还可以得到其他一些比。从这么一个极其自然、朴素的角度提出了这么好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不是学生提不出问题,而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情境和机会。)
师:你提出的问题很好!你能说说还能组成哪些比吗?
Ⅲ.根据问题,引出课题
师:太棒了!其中的③和④分别叫做∠A的余割和正割,不过我们初中不做研究,但你很了不起,发现了两种“新”的三角函数;而⑤和⑥分别叫做∠A的正切和余切。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正切和余切。
Ⅳ。抽象概括,给出定义
师:根据上面的研究,谁能用文字语言给出∠A的正切和余切的定义。
生3:如图1,我们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把∠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
(把下定义的任务让给学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3)要树立讲道理的意识
张奠宙先生说:“好的教师,就不只是讲推理,更要讲道理。要把印在书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成数学的教育形态,把数学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例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在引进了正切和余切的概念之后,接下来需要引进正切和余切的符号表示,这时,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师:同学们都知道,∠A的正弦和余弦均是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的,且分别是用“正弦和余弦”的英文“sine和cosine”中的前三个字母来表示的,那么,同学们认为LA的“正切和余切”应当分别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可以查汉英词典)
生4:因为,“正切和余切”的英文分别是“tangent和cotangent”,所以,猜测“正切和余切”应当分别用符号“tan和cot”来表示。
(意在处处寻找联系,渗透类比思想,这对培养学生刨根问底和凡事注意问个为什么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都大有裨益。使教师的“对手”,也是教学相长的助手不断壮大)
师:好!这样,∠A的正切,记做tanA;∠A的余切,记做cotA。
也许有人会问,讲正弦和余弦的符号表示时,又该怎样讲道理呢?我认为可以这样讲,先给出正弦和余弦的符号表示是“sin”和“cos”,然后,问:“为什么这样来表示呢?”学生若注意到是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则自然可能想到可能与“正弦和余弦”的英语有关,查汉译英词典知,“正弦和余弦”的英文是“sine和cosine”,发现是用其英语的前三个字母来表示的。这样不也就讲了道理了吗?
又例如,有一类符号是取自某种语言中相关词的第一个字母,教学时也可以讲道理。举例说:函数符号f是英文function(函数)的第一个字母;虚数单位i是英文imaginary(虚构)的第一个字母;高h是英文high(高)的第一个字母;圆周长C是英文circumference(圆周)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排列数中的A是英文arrangement(排列)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组合数中的C是英文combination(组合)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等等。
再例如,有一类符号是一种象形符号,教学时也可以讲道理。比如,当学习两直线垂直时,为了引出两直线垂直的表示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角A和直线a与直线b平行的表示方法,即∠A和a∥b,这均是象形符号。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想到,直线a与直线b垂直应记为“a⊥b”;到后面再学习三角形时,学生自然会想到,三角形ABC应记为△ABC;平行四边形ABCD应记为“
”,圆O要用⊙O来表示等等。
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只要善于联系、类比、归纳就能自己发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力。即让学生借助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数学的“未知世界”中进行自主、积极地探索,从而有所发现。(4)要树立数学是“玩”出来的意识
常庚哲教授说:“„„大多数的数学定理和命题就是数学家‘瞎鼓捣’而玩出来的„„”。希尔伯特(D。Hilbert)也曾经指出:“数学是根据某些简单规则使用毫无意义的符号在纸上进行的游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就是推理,就是由一些假设经过推理得到新的结论。”2006年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年仅31岁的陶哲轩鼓励大家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跟数学一起玩,给自己找些小挑战,设计一些小游戏等。”这说明数学学习不应当是枯燥乏味的、晦涩难懂的,而应当是通过积极的智力参与,从变化数学知识的形式、内容出发,在“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研究数学、做数学、发现数学。让学生在体味“数学是玩出来的”同时,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数学是‘玩’出来的”中的“玩”不仅有“变式、变换、类比、猜想、探索、推广、应用”的含义,而且要环环相扣,使数学学习变成一系列的“智力游戏”。
例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不仅在课始,是在“玩”中引出的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的比例式和定义,而且,当得到做“智力游戏”。
师:观察上述两式,同学们有何发现?
后,如下,仍像是在“玩”和在
师:你们发现了一个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很了不起啊!下面同学们分小组试着设计几个问题,让大家共同思考。
(如果学生没有自己设计问题的经历或设计问题中遇到困难,可提示学生:可以仿照正弦和余弦中的问题进行设计,但最好能设计出创新性的问题。意在教会学生首先能用类比的方法设计问题,进而训练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组1:在图1中,写出∠B的正切和余切。
(正切和余切定义式的变式练习,它珍贵就珍贵在来自于学生,这说明学生已经弄清了正切和余切定义的实质)
师:好!哪位同学说一下答案。
师:观察⑦,⑧,⑨,⑩四式,同学们有无新的发现?
生7:在图1中,tanA=cotB,cotA=tanB。
师:上述两式,是否只能这样表示?
生8:因为∠A+∠B=90°,即∠B=90°-∠A,师:请问表示?
(仍把抽象、概括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
生9:∠A可以是任意的一个锐角。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2.需要三个能力(1)设计问题的能力
设计好问题串,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关键之关键。一组目的明确、富有情趣、具有层次性、符合逻辑性、富含挑战性和探究性、蕴含数学思考价值、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可以使一节数学课,在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的氛围中,使课堂教学连续不断地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所以,精心设计好问题串,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例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就是按照“复习旧知→让学生变换观察角度,关注还未研究的有哪些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出新知→通过类比‘正弦、余弦’自得‘正切、余切’的定义和符号表示→观察得新结论→让学生类比‘正弦、余弦’一节,自己编题”的思路、线索展开的。(2)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的∠A可否是任意的一个锐角?若是,则
两式用文字语言应当如何 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数学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位解题能手,最好能成为一位解题专家。若一位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不能现场解答,而是过后才讲给学生,那么就会在学生中威信扫地,教师没了权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有较高的解题水平,对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信其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解题水平高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信心十足,敢于现场给予解答,师生共同经历如何思考、如何修正错误思路、如何找到正确思路的探索过程,长此以往,不仅树立了教师的权威,而且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怎样解题。教师解题水平高的标志之一,就是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给予简捷的解答。所以,我们主张:教师不仅会“通法”,而且要会“巧法”。(3)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开放的课堂教学中,突发性的问题不断出现,层出不穷。这就不仅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宽广的专业知识作保证,而且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这里,仅就教学机智谈一个实例:
有一次,听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借班上课,在朗读一个课文片段时,点名让一位学生朗读,由于他对学生不熟悉,结果这位学生口吃。读的是面红耳赤、嗑嗑巴巴,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都为这位教师捏着一把汗,这位学生终于“读”完了。请问:若当时你是这位执教教师,你接下来应当怎么办?这位教师不愧是特级教师,有高超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他除了肯定了刚才这位同学外,又面对全班学生说: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再来朗读一遍这篇课文好吗?结果推荐的这位同学不负众望,朗诵的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声情并茂。
这使我想到,在数学课上,学生板演数学题时,经常发生的事情:学生挂黑板时,教师不是让另外的学生来帮助这位挂黑板的学生来做,或同时做,再让那位挂黑板的学生来参考、交流,而是,很不友好的让这位挂黑板的学生下去。对此,我们不应当作出积极的反思和调整吗?
3.实施两个策略(1)合上书的策略
所谓“合上书的策略”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让全体学生动脑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因为,人人都有惰性,一旦要求抽象概括概念、归纳探索公式、定理、法则,寻求解题思路等,若可以从书上直接获得,则就会不仅懒于动手,而且懒于动脑。
例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若不让学生“合上书”,则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作用,教与学效果等,将大打折扣,很多学生的思考、类比、归纳、抽象、概括、回答等等,将会“以假乱真”,只会是“自欺欺人”的“虚假繁荣”。(2)换一个的策略
所谓“换一个的策略”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照搬教材上的原例题。而是在尊重原例题编写意图,保证其用到的知识不变,训练的技能技巧不变,传授探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变,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变,培养的能力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原例题中的数值,或字母,或已知条件,或求解目标,„„即表面上换一个例题,但其实质并没有变化。可以说是换又没有换,我们称为换一个的策略。目的还是保证让全体学生真正不仅动手,而且动脑,还又不偏离教学目标。是对“合上书的策略”的有效补充和提升,是对学习真实性的保障。
4.采取三个措施(1)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华人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对提高我国中学数学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变式训练是指教师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题目的形式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变化、引申,编制形式多样(最好是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答,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图1中,写出∠B的正切和余切。”(定义的变式)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即得出了结论:“在图1中,tanA=cotB,cotA=tanB.”进而得出了结论:“tanA=cot(90°-A)①,cotA=tan(90°-A)②”等等。并让学生用文字语言概括表述①②两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发现了公式①和②其实是一样的。(2)开放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数学教育家岛田茂等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来,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学开放题已成为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热点,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世界性的数学教学新的发展趋势。“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之所以成为当今国际数学教育界的热点,究其原因在于这种崭新的教学方法是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最重要的当然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自由;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具体点讲:只给出问题的条件要求解题者自行探索,可以获得各种结论;或只给出问题的结论,要求解题者自行研究结论成立应具备的条件;或者对已给条件作出某种增删,要求解题者自行归结出原先给定的结论和相应变化;对已给的结论作出某种改变,要求解题者自行推断原先给定的条件的相应变化;对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或结论为疑问性,或自定解题目标),再进行求解或证明”的形式,等等。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入数学教学,给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个性潜能的“生态空间”,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圈里也能如水中鱼,空中鸟,表现的那样洒脱和多姿多彩,那样的自由和奔放。
正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我们开始提出的问题:看着图1,你们学习了的正弦和余弦之后,有无疑问需要提出来让同学们思考?在这里我们既没有给明确的问题,也没有限定问题的范围,才出现了学生不仅发现了正切和余切,而且发现了并不需要学习的正割和余割。
(3)让学生编题
让学生编题是指在学生对知识、问题有较深透的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模仿或创造性的编拟数学题,供全班同学研究和解答。要改变编题是教师和命题专家的专利的错误认识,我们应当把此专利下放给学生。这样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要编题,那么他们就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就能掌握数学题的结构,破除教师命题的神秘感,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使课堂上的问题更加丰富多彩。实践证明,编题实践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锻炼和表现的最佳措施,是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有效措施,也是丰富课堂内容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正切和余切的教学中,在引出正切、余切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和tanAcotA=1后,一改以往“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做法,而是让学生仿照“正弦和余弦”一节中的问题,自己编题,最好能设计出创新性的问题。
小组1:在图1中,写出∠B的正切和余切。
小组2:求tan30°,tan45°,tan60°,cot30°,cot45°,cot60°的值。
小组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tan60°+tan45°+cot30°;
正是让学生自己编题,才有了本节课问题的繁荣和开放。
数学教学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语言的教学,注意揭示数学的本质,学会数学地思维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早有较多的论述,所以本文不再涉及。
以已知为基础,以问题串为骨架,以活动为纽带,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武器,以知识为收获,以方法为支撑,以思想为灵魂,以能力为归宿,以“玩”为追求,以道理为媒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就能设计并上好每一节数学课。
“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是两个异常艰难而且敏感的话题,就连全国性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由教研专家、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委团也往往难于就评课的标准达成共识,甚至对同一堂课的评价大相径庭,争论激烈。本人不揣浅陋,将思之所及斗胆道来,聊作抛砖引玉,希望点燃关于“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的星星之火。
【参考文献】
[1] 王文清.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一个教学案例——“正切和余切”教学实录[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5,(1).^
第五篇:如何清明祭祖才算好
如何清明祭祖才算好
渭南实验初中八年级九班张艺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据我所知,清明祭祀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所需的实物,货币流行后才给死者献钱币。汉代用冥钱,唐代改为纸钱。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墓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将酒食携带回家食用。另一项活动是为墓地添土。民间信仰认为,墓地是死者的世界。墓穴由于经年雨水冲刷,所以要添土、除草,防止雨水流入。
但随着全社会对移风易俗的倡导,现如今,人们祭祖扫墓时更注重环保,逐渐摈弃烧纸钱的陋习。同时,很多人在安葬逝去的亲人时,不再一味地选择买墓地,而是采用水葬、海网上祭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祖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己逝亲人。
网上祭祖不悖于传统祭祖方式,只是传统祭祖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祖活动,网络祭祖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
那么到底怎么样网络祭祖呢?网络祭祖的方法主要是在各类祭祖网站上用户可以自主创建祭念馆和网上陵墓,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和拖拉“供品”和“祭品”,模拟完成动作逼真的献花、点烛、烧香、献祭品等传统祭奠活动;也可以敲击键盘发表留言、追忆文章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网上祭祖的特点主要:第一、便捷性。现代人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加上生活节奏繁忙,不可能在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等祭祖日子亲临现场祭扫。网络祭祖可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用户可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第二、永久性。尽管许多家庭都有家谱,但是人们只能从家谱中获得简单的信息。但网络祭祖可以把先人的文字资料及图像和声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随时随地可让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现眼前,让子孙万代了解祖辈的光荣与梦想。第三、安全性。环保、安全、节约:据报道,中国一些大城市每年清明节祭祖费都超过千万元,燃烧纸品引发的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网络祭扫这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拜祭方式,既满足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需要,又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第四、传承文明。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的也需与时俱进。网络祭奠将是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诚心祭奠,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第五、激励后代。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时空难阻隔,网上寄哀思。低碳环保的网络祭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这种以环保、文明的方式来追远怀人,让清明节洗却烟尘,更符合清雅深沉的节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