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

时间:2019-05-12 23:2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

第一篇: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长沙市周南中学 蔡灿飞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可见,《课程标准》特别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本文从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供专家同行参考。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

李远哲说过:科学家就是充满好奇心的长不大的儿童。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说儿童的天性是好奇,二是说好奇在科学发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丁肇中也说过:对于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感兴趣,要为之而勤奋与不懈地工作。”同样的道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原动力主要应该来自于对物理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如果学生仅仅是依靠功利目标(如为了上一所好大学,为了将来谋一份工作等)指向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功利目标指向的学习很少会有学习的乐趣,更多的是感到枯燥。

传统的教学任务是传道、授业与解惑。在今天,传道、授业与解惑仍然是需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至少还应该有激趣、启奇和求疑。探究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过程才可能是激趣、启奇和求疑的过程。

2、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并理解科学知识。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主动建构的。诚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这种知识结构大多是靠教师“灌”、学生“背”形成的,这种机械式的接受式学习建立的知识结构往往是暂时的、脆弱的,也是不深刻的,而通过学生主动建构产生的知识结构才是牢固的、持久的与内化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建构起科学的完整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呢?探究性的教学思想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探究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演示生动的实验、设置简化的模型等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走进物理世界,在愉悦的环境下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等方式建构物理学知识,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下运用物理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有意义的和有效的学习。

3、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建构物理知识的基本能力。

能够再生知识的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是人们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但单纯地强调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或多维的),比接受知识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是怎样来的?知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是怎样联系的?知识是怎样发展的?等等。科学方法的载体是知识。学生的物理思想方法应该在学生建构物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而物理学科能力应该是学生在掌握物理学科方法基础上的内化,方法则是能力的外显。方法获取与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是科学的训练与心理的感悟,而感悟应该贯穿于探究的过程和探究后的反思。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实现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非智力品质是什么?一般认为非智力品质包含:意志、毅力、信心、态度、情感等。当今,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不够健全,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接受式学习,甚至太多地采用了“灌”、“填”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丰富多彩的物理学往往被简化为枯燥的概念和条文式的定理,物理教学则被异化为高度抽象的物理解题,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地压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意志、毅力等与人先天的因素有关,但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培养与激发,突出了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当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有时反而可能会激发起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求知的勇气。

5、有利于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的任务是要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探究与创新。科学发展的进程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不懈地探究创新的过程。物理学的历史同样反映了无数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探究与创新。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经验的积累,是对事实、规则的认识等。科学思维则是逻辑的。而科学方法是研究自身的正确方法。科学态度就是求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顽强,尊重客观世界,具有怀疑的态度、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精神。

科学教育中还含有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将物理科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物理科学本身是一种文化,物理科学发展的历程更是一部充满神奇的文化发展史。教育培养的人既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未来科学的探究者,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有利于让他们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而立志献身科学事业,有利于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在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把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向多样化,如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方法均可适当引入高中物理教学;另一方面加大研究性学习的力度,为较深入的科学探究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力倡导探究式教学,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提倡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

观察实验、抽象思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科书要引导高中学生从科学探究中得到感悟和体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

1、以演示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引领探究

这里所说的“以演示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引领探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演示实验教学,它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由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探究,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

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提出问题——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气垫导轨、光电门控制 分析与论证——微机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误差分析

交流与合作——采用其他方法

2、以分组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合作探究

这种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要形式,一般先由教师提出一个探究主题,并作适当点拨,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最后集中评估交流。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往往不尽相同,通过小组间的评估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如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猜想与假设——教师点拨,分组讨论(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出发,实验桌上提供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分组实验 评估、交流与合作——集中讨论(伏安法、伏欧法、安欧法等)

3、以逻辑推理为主要形式的互动探究

有些较复杂的理论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有步骤的逻辑推理,将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如“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提出问题——追寻牛顿的足迹,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观察发现获得规律——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问题:行星运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猜想原因——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作用。问题: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数学演绎得到规律——根据已知规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的规律: FMm。2r进一步猜想——地球使地面上物体下落的力,与太阳使行星运动的力、地球使月球运动的力是否出于同一原因?

猜想得到检验——月—地检验使猜想得到证实。

更大胆地猜想——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吸引力?

mm得出结论——万有引力定律: FG122。

r4、以自学研读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探究

有些理论探究问题在教材中写得较为详尽,学生也不难理解,对这部分内容可安排学生在课前自学或当堂研读,由学生自主探究,再互相交流。

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提出问题——弹性势能有怎样的表达式

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能与哪几个物理量有关?弹簧的弹性势能与拉力所做的功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拉力所做的功?怎样计算这个求和式?

11得出结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pFxkx2

22交流评估——由F-x图象下的面积求功,由平均作用力求功。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专题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自主专题探究的一种好方法。课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主要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等现实问题,如交通问题、能源问题、环境保护、卫生状况、用电常识,甚至包括日常生活用品使用问题。即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以现在学科知识为基础,把一些对课本中问题的看法,甚至有一些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想法,只要有可行性研究的可能都可以形成课题。初次参加研究活动的学生会感到选题困难,其实可联系物理必修、选修课的教学实际,关注周边环境就要有许多可选问题。如:体育与力学相联系的有:拔河取胜的秘诀、跳高越杆姿态的变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有:对各式各样桥的研究、对形形色色门的研究;结合光学知识开展对近视问题的研究,如对眼镜认识的调查;结合电学知识开展对家庭用电及安全情况调查等等。

在课题研究中,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安排,计划、步骤、调查报告、实验分析都由学生处理,只有不懂的地方才请老师指导一下,学生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学生在研究中就能品尝到快乐,感觉学习不再是“苦差事”,使学生对学习萌发极大的兴趣,而学习、实验过程中又经常有新的发现,并且能亲自动手去探索和研究,对学生创新思维也有了很好的锻炼。

当然,科学探究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教师严格设计的课堂探究能够引导学生获取人类已有的知识成果;另一方面,科学探究还可以使学生自由探究一些教材不作要求的内容,甚至探究一些没有得到解释的现象。科学探究教学到底采取哪种形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目标。由于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因此,严格设计的探究和更加开放性的探究在物理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总之,高中阶段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周久璘:《探究性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第二篇:浅谈高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

新化六中 阳吉鹏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导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课堂,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理解科学思想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探究”中创新,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二、当前科学探究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课改实践,多数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教学有了一定认识,能较好开展科学探究教学,但也存在较多问题。有的教师对新教材将旧教材中较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改为科学探究目的认识不足,只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有的教师比较重视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对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关注不够,忽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于评价问题,要么没有进行评价,要么评价不及时,要么评价方法不正确,要么评价方式单一。

三、如何更好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对策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比如,在讲动能之前,首先对比人走路时碰上飞虫与坐摩托时碰上飞虫的感受让学生猜猜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好奇心, 学生可能猜出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有关等。老师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来验证。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一个气功表演: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压一大石头。随即问学生,气功师身上受到的压力多大?如果用大铁锤打击石板,压力如何变化?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看到石板碎了而气功师安然无恙。这种物理情景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冲突,身上压一大石头且被锤打怎么不受伤?学生需要解“奇”,兴趣倍增,通过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去探究相应的物理规律。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注重探究学习的过程。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本身就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探究式教学,学生一开始往往不敢去猜,他们习惯了去等老师教授正确的结论,也担心自己猜错了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嘲笑。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一旦学生提出有意义的合理的猜想,教师要及时表扬;如果学生提出了错误的猜想,教师也要及时讲评并肯定学生的积极态度,给学生发挥想象、参与课堂教学、提出合理猜想提供一个积极的氛围。例如在进行有关电磁感应中,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法拉第由电生磁的实验事实,逆向思维作出磁能否生电的大胆猜想,进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如何能使磁生电,如何设计实验检测出由磁生电的电流。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的结果来判定学生的思维,而应注重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出现失败或错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出现这种情况应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查找原因,改进探究方法。这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也是有好处的。当其失败时可以举例: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用了10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才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焦耳为测定热功当量进行了四百多次实验,历尽二十多年。教育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有大胆猜想、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

3、重视探究学习中的合作、评估与交流。

在实验过程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独立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故在探究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共同合作,发现问题,并共同探讨,找到解决方法并得出结论,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也感觉到团队的重要,从而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而探究性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在领会探究性课堂教学实质的基础上,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性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从而使探究性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第三篇:高中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探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探

光山第二高中 晏成林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的过程应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

一、以怀疑为出发点,发现、形成、提出问题;

二、以实证为判别尺度,收集证据,利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

三、以逻辑作辩论的武器,提出解释、得出结论、自我辩护、合作交流。下面就这三个环节在教学中的操作和实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形成问题的方式、建立假说的策略

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来源有三个:①教师提供问题;②学生提出问题;③师生交互中产生问题。

为了能够有效地开展课堂科学探究,教师的口头提问应能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即提问能启发问题的产生,探查问题的存在,寻找问题的出处。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以下是符合科学探究的典型提问:

“你们猜这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 “你怎么知道是这样?”——方法;

“你为什么这么想?” ——证据;

“谁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寻找更多证据,修正已有解释,合作交流。

要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必须维护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思考时间,有问题形成和酝酿的时间。要获得学生对解决问题情境的最大投入,必须控制不过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要让学生提出持续的问题,教师必须有能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提供指导和帮助时尽量采用提问的方式。

师生在讨论中,将产生大量的问题。而高质量探究的关键是教师能进行符合科学探究的有效提问,学生能形成探究性问题。这样才能在互动中形成课堂探究的高潮。

假说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暂时性、推测性的回答,或者对所观察的现象的一个假设性、猜测性的解释。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中提出假说应注意:①假说要有一定的根据。②建立假说前要有实验体验。③对物理学史上某个“假说”提出的前因后果要进行过程学习

学生提出假说时,一般会综合过去的经验和各种相关的信息来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凭空想象,胡乱引发。因此提出假设前,必须先提出问题,明确问题,积累经验,获得相应的实验体验,然后才有假设。教学中引导探究的问题不是假说,如“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就不是假说。假说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总结获得的。如“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大小有关”就是一个假说,它的正确与否要用实验去验证。

对物理学史上某个“假说”提出的前因后果要进行过程学习。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教学中,海王星的发现就是一个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建立假说、进行理论推理、实验检验、证伪假说修正理论或证实假说发展理论的范例。在学习中通过一个前因后果的全过程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其探究活动有引领示范的作用。

二、收集证据的途径、提出解释的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使用的。包括科学解释所依赖的观察结果和数据。证据的来源有直接证据:观察的结果、实验的结果等;间接证据:已公认的知识、实验数据和结论等。用作证据的实验数据应经得起别人重复实验的检验。对学生来说,围绕自己所探究的问题的各种观测结果、实验数据、相关的说明和解释,都可以称之为证据。

解释是科学事业的核心。解释种类有描述式解释,定性式解释,定量式解释。描述(陈述)是对观察、实验的记录。描述是解释的基础。描述是证据,解释是观点。科学的解释就是把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来自观察、试验、模型的新证据组合成具有内在一致的,符合逻辑的说明。解释数据的方法一般有逻辑法(归纳、演绎、反证等),图表法,计算机辅助法等。提出解释时需要注意:①逻辑过程简明。②避免常见的逻辑错误。如以偏概全,一次观察得出普遍结论等。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将所观察到的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三.重视结论评价的训练、培养合作交流的技巧

探究学习有两个特点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而获得知识”,“旨在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科学概念”。这两个特点指出了探究学习不仅要关注过程,也要注重得出结论,不能仅仅停留在探究的过程中,而且要让学生最终获得知识结构的更新。

探究活动中一个结论被判定错误了,一定要让学生分清错误的根源。到底是原理应用错了,还是证据不适用,抑或是模型不适用,还是推理过程错了。学生们能够参与提出论据、据理力争和做出解释的能力,都要靠平时的训练来培养。

同时在物理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证真的思维,也要培养证伪的意识。科学探究和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口头和书面交流。交流的手段有口头、电子、书面、绘画、图表、模型、数学等各种交流方式。开展科学探究需要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技能。为了促进合作,需要给学生讲授、示范一些合作技能,例如共享科学资料、专注于自己的任务、按计划完成任务、承认组员的贡献、帮助组员、获得组员帮助、在组中谈话时使用适当的语气、主动倾听、复述他人的科学思想、协商必要时让步、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判断、坚持自己的看法等。

第四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教学,使之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各个模块均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实验,对其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验证或探索。物理实验从确立实验目的到设计实验直至最后的结果分析,其实验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应用经过几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或者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比如研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教材即是以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为切入点,简明扼要从理论上推导出了 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误解,以为什么结论都可用数学方式推导出来,失去了对观察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们不了解科学结论到底来自何方。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以实验为载体,把输出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尽可能设计成富有探究性、创造性,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或实践课题。比如:

(1)提出问题:由教师直接提问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说:由学生思考并互相补充得出输出电压可能会跟输入电压、原副线圈匝数、电流频率、铁芯等因素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制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的计划,思考需要测量的数据与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如电源、原副线圈可变的变压器、多用电表等。

(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实验研究。

(5)根据证据进行解释:由各组选派代表,提供实验数据并作出解释: 与铁芯、频率无关。

(6)交流与检验: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推导结论,将其与学生的实验结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学习效果与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比教师做演示实验或在黑板上讲理论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有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由表及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在物理教学中,创造条件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发展新知的重要途径。2 渗透物理学史,使之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有力示范 物理学史是人类在物理领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知识的历史记录。无数的科学家为物理学大厦的构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结出了今天造福万民的智慧之果。物理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物理学的科学观和研究方法的演化、变革与发展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争论,尽管在物理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是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能适度地涉及这些内容,无疑会让学生随着历史的争论而深入当初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中去。

比如牛顿在1672年发表了《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一文,认为光具有微粒的性质,在当时就引起了物理学界极大的争论,胡克就曾质问牛顿为什么光束相交时不发生碰撞(即“光为什么不为光自身所散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说”的正确。从“光的微粒说”到“光的波动说”,再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的提出,其中所包含的对于科学的每一次质疑与推敲,都会给学生以极大的智慧启迪。科学家的思路是怎么产生的,他是如何思考的,他用了哪些方法质疑,从哪些角度质疑,而最终这些疑问又是怎样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得以深入并最终获得结论的,而这些结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所以,物理学史本身作为科学探究的历史,也应当让其更加突出探究历程,为学生进行自己探究开阔思路,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使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地得以发挥。3 授以方法,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寻找路径

能力与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掌握完成某种科学任务的方法。物理学方法是指人们在学习或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实际上是思维的方法和程序。物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运用数学工具,概括总结出实验规律,然后经过实践的检验,发展为物理理论。

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教师如果能以物理学方法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实施知识教学与物理学方法教育的良好结合,必然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库仑定律的教学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预习,直接在上课之初先让学生进行两个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猜想是探索性实验的前提,学生可能会想到:带电体的形状,大小,两带电体带电的多少,两带电体间的距离,两带电体间的介质等。然后,再让学生考虑这么多的因素怎么研究,有没有主次之分,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次要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忽略,等等。当还剩下“电荷量”和“距离”两个因素时,再让学生考虑两个因素对作用力的影响如何思考,并提出控制变量法。这样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体会与学习物理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建构物理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就是对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加工,并把有关物理问题的本质抽象出来。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任何概念和规律都是严谨的科学探究的结果,使学生在建构新的概念规律时,要学会质疑,学会尽可能经过严谨的探究再建构自己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把牛顿和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比较,并结合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成果。牛顿认为任何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靠外力来维持。牛顿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千古流芳的人物,但在此问题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孰是孰非,争论也许并不能够令人信服,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肯定的回答。在此基础上,再来讲述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错误性。

为了丰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内容,可以将某些科学概念规律的典型探究方法作为重点使之凸现,针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突出某些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渗透式培养。尝试STS教育,使生活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STS教育,在拓宽知识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例如,学习原子能的知识,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毁灭地球;了解声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声污染情况,并尝试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等。这些都超出了物理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围,然而是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开展、物理学史的渗透、物理学方法教学、概念规律的建构、STS教育的尝试,多路并举,消除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神秘感,促使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探究,可以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第五篇: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论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已经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渐学会独立思考,最终学会自主学习。但是,就现在的教学形式来看,许多学校的物理探究式教学太过于形式化,没有做到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课堂活跃的氛围是具备了,可是却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带动起来,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信息交换,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师应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去探究

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笼统地将传统的学习方式改掉,而是说,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得到大力提倡,教学应该与实际结合,因课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书中的重难点讲解透彻,挖掘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问题、学会与人讨论、学会合作共赢,从而实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当学习中的重难点得以解决,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时,教师可以以课后巩固为目的,精选例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种讨论不要只流于形式,而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集体讨论。例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练,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全班评议,让其他学生指出这种思路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并且让学生自己去调整自己的方案,做到精益求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口述的形式表述出来,对于讨论的形式,教师没有必要限制,目的就是使学生乐于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通过这种讨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信息得到了有效的交流,思维实现了发散,进而走向更高的认识阶段。这种认识靠教师单纯的说教是不能实现的。

二、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个学科探究类型的习题不断推陈出新,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实际情况是,普通高中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实行探究式教学,效果将不会很理想,并且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探究水平,选择合适的探究点,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偶尔当一下“科学家”,感受物理探究的喜悦,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便得到了提高。

三、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还要重视教学结果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时,一些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对于结果不太重视。而实际上,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与结果都是重要的。一方面,科学探究的大前提是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特别是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自身的探究能力本来就很低,就更应该注重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为探究式学习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运用科学知识。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科学知识的掌握与个人智力的提高在教学要求中是同步的,因此对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必须以科学知识为载体,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另一方面,探究式教学中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把握也是相当重要的,虽然我们说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同样重要,但也是要视情况而定的,并不是任何时候二者都是处于同种地位的。教学结果指的就是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在有些时候,知识的掌握就显得相当重要,而有些时候,教学过程地位就更为突出。

四、教师要恰当地把握探究性的实验教学过程,并实现师生关系的融洽相处,共同进步

1.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有基本要素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的,他的基本要素就是现象、问题、方法,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假设、实验、对比,在这样的探究试验教学中,学生的身份从原来的“路人”变成了“主人”,积极参与其中。在探究式实验中,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明白在物理知识学习中资料收集和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依赖探究性实验来解决物理问题,从而获取物理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目前而言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案例可以用来借鉴,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主动查阅相关方面的图书资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推广,应该根据具体地域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地进行科学的探究性教学,切忌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对于普通高中而言,探究式教学应该引导与探究并用,进行引导性的探究,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师生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各自的信息也得到了交换,师生之间也更加有默契,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下载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周南中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马金涛 (涞水求成中学) 摘要: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展开,......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实验法的应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实验法的应用分析 摘 要: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大量物理实验的过程。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行,高中物理教育工......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理论”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理论”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共五则范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求:必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将学习过程从知识......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会泽县第二中学 董学江 [摘要]: 高中物理新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新教材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注重物理学的思想、......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5篇范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山东省即墨市萃英中学于波 高中物理 摘 要: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实......

    关于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调查及探究

    一、多媒体课题的普及程度及使用情况 我们从教育局统计资料显示,高中多媒体课堂的普及率为78.4%。其设备质量基本处处于国家前列,并在逐步的改进和提高。就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5......

    “互联网+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究

    “互联网+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颇引人注目的教学模式。而最近,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