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有效教学的三近三远
作文有效教学的三近三远
作者: 金国良 来源: 互联网 更新日期:2010-1-11 阅读次数:28
[摘要]本文列陈作文低效现状和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运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思考作文语言与思想的表里一体、创作动机与生活的内外勾联、训练手段与本质的仿创交融这三对一近一远矛盾体的辨证关系,把制约作文有效教学的因素,诸如兴趣动机、语言积累与释放、素材搜集与提取、阅读与写作等纷繁复杂的关系进行全息化的梳理,并以中考、高考事例作为本文观点的佐证,在作文有效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辞章与思想
动机与生活
仿写与创作
高考火线下来,许多考生对“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中的“息”不知该如何理解,想必也谈不上在行文上酣畅淋漓地抒发情志了;纵览今年中考语文全卷,显见是以“读书”为主题命意的,作文中,多数考生除了对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及语段阅读中有关“读书”名言掌故的“机灵”一用,难以彰显其行文该有的“书卷气”。回味考生感言和自己的阅卷感受,不禁反省起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
一、作文教学低效性的现状
传统的作文教学的经验可以用“多读多写”加以概括,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谓“习得”与“历练”都是这个意思。语文中的读书就像“民主”“自由”,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其复杂性、抽象性、难测量性的。对这一经验的认识导致以下两个判断:
一是作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好办法,只有让学生多读多写,二是现在学生没有时间多读多写,加强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是条捷径。坚持第一种判断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不作为,全靠学生自发地去多读多写,至多是停留在理想状态中的一句口号,墨守陈规的也不过找一两则范文让学生读一读,就马上“赶鸭子”下水操练,自己则在岸上来回巡视,学生“多读”得不到落实,该如何读也没有相应策略,读与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与过程也无从明了。坚持第二种判断的老师则滑向另一个边缘,把指导作文的功夫只化在讲授写作方法、技巧上,视技法为圭臬,陷入技术主义的泥淖而无暇自拔。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多种因素的整合提升的过程。因此,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和长期的经营。平时,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做一篇篇作文,不去理会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每个学段作文水平要达到的目标和如何达成;平时,我们也不怎么研究以读促写的策略方法。语文教学在阅读上化的时间最多,阅读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为读的能力而读,二是为写的能力而读。实现第二个功能,必须把读写结合起来。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语文老师把两者的结合误解为写作特点、写作技巧抽筋剥皮式的归纳,写法上奉行“套路”“模式”主义,语言积累,人文熏陶与写作技法成为互不关联的单体。也不去研究作文技能形成的规律。该如何切入、怎样训练、选什么线索统整提升,没有基点,没有章法,也没有系统的一盘棋。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作文形成以下三方面问题:
1、假大空兼胡乱编
学生生活单调枯燥,没有真实的体验,作文成了无米之炊。“好心”的老师,于是乎从网络、报刊中“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找有“精神内涵”的材料。学生不能写自己的不成熟的思想,不能表达不符合大众口味的情感,就范于刻板的教条和约定俗成的见地,教师的“强势介入”,导致辅导空生活化、泛政治化、伪道德化、假崇高化,学生应试说假话,套话,表面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2、思想单薄,缺乏条理
学生思想单薄,缺乏条理,也许是整个民族缺乏理性、缺乏求真、缺乏深刻的投影。问题的症结也许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现状,也许一部分来源于学生,也许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的自身。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惊呼“大学生的水平一年比一年差”了,“上了2000多个学时的课程,连怎么写文章都不会,这样的教学能说是有效教学吗?”他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之一是教师自身思辨能力弱,哲学素养差,甚至于一些老师自身写作水平低,难以胜任教学生作文。这一评价看似尖刻,实应引起深思,试想教师写了多少下水作文?
3、语言僵化,内容荒漠化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靠的是自然自发的写作实践,在如何通过准确生动鲜明简洁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思想表明观点表现情感上,我们的指导显得软弱无力,以致许多学生摘录了不少精彩语句不会移植,不会运用,文章语言相当苍白;而有的学生又不能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选择最贴切的,不动脑筋地移花接木,缺乏针对性,自恰性,表现力,生命力,感召力随之下降。最令人担忧的是大众文化,诸如言情、武侠、动漫、电视、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冲击,我们并不排斥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青少年学生的纯正文学的熏染因之淡漠,堪令人担忧。
二、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作文有效性的认识
1、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特征,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2、怎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精神。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可持续发展。
3、如何实现作文有效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因为语文学科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所以语文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要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作文教学要遵循整个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理。首先,应该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增加写作兴趣。其次,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同时,要注意表达本身的有效性,讲究表达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阅读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作文有效教学的“三近三远”
作文最忌放羊式教学,踩西瓜皮式教学。从无序、低效走向有序、有致,必须遵循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理,充分运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做到教学序列化,训练全息化,促使作文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体地说要做到“三近三远”的辩证一体。
1、辞章与思想:表里一体
辞章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拟写标题、题记可以选用诗词名句、剪辑结构,运用辞修等来强化效果。表现形式的新颖独特,往往能在短短八百字篇幅的作文中起到横空出世,先声夺人的效果。因为易学习、见效快,故称之为近距离目标。下面是一些作文中赋予辞章美的开头实例。
(1)、开门见山
话题点穿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青春》)
(2)、巧用题记,蕴丰意新
你一生在追求完美,却不知你在我们心中早已完美-----王子,巴乔!——题记
《明镜中的完美》(湖北卷)
(3)、借用诗句,含蓄蕴藉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
(4)、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如果事业中掺杂了感情因素那事业注定要不成功的。--------福特
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
(5)、活用修辞,增辉添色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
雄鹰冲破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
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奔向原野;
海燕突破雷电的肆虐,迎来自由。
《自由》
(6)、抒情笔调,怡人性情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
《照海倚天》(福建卷)然而选择任何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就其内核来说,实质上是在选择一种思想,营造一种意境,锻造一种品味。因为它见效慢,姑且称之为远期目标。正如“朵而”的广告语:朵而,由内而外。养颜是如此,作文也类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作文训练不能简单地沦落为一种单纯的字词句篇的技巧训练。没有丰厚的人文精神作支撑,习作者就会“贫血”、“缺钙”。走近古今中外那些真正的文学大师,使文化精神及思想精髓能够在理性渠道中自由地流进自己的生活,养育自己的心灵,个人的精神世界才会从单薄走向隽永,从贫瘠走向丰饶。其次,没有鲜明的个性思想作支撑,习作行文就会充斥假话、空话、套话。对自然、人生、社会没有真切体验、冷静反思、热情拥抱,没有体悟、思索,而是依附甚至迎合,就会流于矫情、俗情的境地。习作是文化底蕴的回音,是生命历练的颤动,是主体意识的觉醒,是质感人生的闪亮。
2、动机与生活:内外勾联
写作动机的激发靠兴趣、情感、习惯、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因为直接关乎创作的效果,姑且称之为近距离目标。生活的召唤、成功的激励和写作氛围这一“磁场”的支持,又能有效保持创作动机的高位状态,进而保障写作心理的良性循环,因此,姑且称之为远距离目标。事物是相辅相成的,内因与外因共同开拓学生作文的健康发展之路。
历史上曾经把作文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科举取仕更是把文章视为决定命运、关乎荣辱的大事。曾几何时,学生们又把作文视为畏途,也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文的规范套路、精致技巧与生命的真情表达、生活的真实交流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导致学生作文中生命的缺席、精神的压抑,甚至心灵的扭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明代理学家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可见,对学生的正面鼓励,其积极的意义是长效的,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真情的表白,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心里话,反对以强势语言禁锢学生的思想、天性,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能愉悦作者的心灵。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表白的快意》中说到,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变了形;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这是生命的核儿,一旦面对它,就会感到这原是一片易感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一切苦乐悲观都化为刻骨铭心的诗„„而那些难言之隐也都在这里完好保存着、珍藏着、密封着。然而,它受不住永远的封闭。它要撞开围栏,把真实的本质的自己袒露给世界。正因为心灵渴望着表白,这种渴望表白的冲击力,才使表白成为一种宣泄、一种倾诉、一种絮语、一种呼喊、一种快意的创造!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最终职责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对于做人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优良素质品格的外显特征,非常重要。对于写作来说,良好的写作习惯本身就是写作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写好作文的必备基础。良好的写作习惯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坚持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多练笔的习惯,列提纲、打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工整写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合理分段使结构清晰的习惯,等等。良好的写作习惯不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要靠严格要求,起始年级尤其要重视养成教育;二要长期坚持;三要经常督促。良好的写作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内化为学习品质和写作素养,写作教学应该追求这个境界。
写作的浓烈兴趣的激发、真实情感的孕育、习惯的养成的过程,是伴随着阅读和写作的过程,是融合着良好生活化写作的过程。阅读、摘记、感思,是语言的吸收,其过程一般是:疏通字词句→理清层次→归纳中心;写是语言的表达,其过程一般是:确定中心→安排层次段落→组织语言,正是这种互逆关系,显示了读与写不可忽视的语文能力的共构。
而生活化的写作是一种写作的“场”。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马丁路德.金、海伦.凯勒、史铁生、沈从文„„无不是拥抱生活,珍爱生命,感恩真善美的典范。所谓“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广的。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班队活动也是生活;学生办壁报、评比、竞赛、点评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学生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整个写作过程中,作者要积极投入感情体验,做到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地,就会写出内心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来。
写作,需要营造浓郁的创作的氛围,搭建积累与释放的平台,酿造兴趣、真趣、情趣,不断生成满怀的成就感,这样,内在动机与生活外力不断糅合,推动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螺旋上升。这就是所谓“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写作境界。
3、手段与本质:仿创交融
兴趣是写作的最好老师,它又需要阅读作支撑,阅读与写作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中还有一个隐秘而不可逾越的桥梁,那就是模仿。模仿就是学习借鉴。吕淑湘说:“一个人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茅盾先生也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就像小孩学走路,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模仿与创作也是一对矛盾,前者是近距离目标,后者是远距离目标,前者是手段,后者是本质,两者的互动,理应是作文有效性教学的常态。
人靠衣妆,文靠言妆。其实中高考作文语言的优势,往往决定了一篇作文成绩的高低。平时的训练可由教师提供一些模仿的句子,让学生品味鉴赏,然后去学写、仿写。以下是今年浙江省中考卷中,仿写比较成功的一些片段:
假如世上没有了书,我这一辈子会怎样过呢?我无法与屈原一起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无法体会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更无法与岳飞一起朝天大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假如世上没有了书,我就失去了我的伙伴。我无法与余秋雨一同踏上文化的苦旅,一起去感受这当中的快乐而伤悲,我无法与张爱玲一起在旧上海点燃一柱香,听她诉说那“倾城之恋”;我无法和三毛一起穿越那戈壁滩与沙漠一同感受那生活的苦与累;我无法和夏洛蒂勃朗特讨论简爱的以后;我不能与奥斯特洛夫斯基一起去研究保尔这个英雄的形象;更不能„„
假如世上没有了书,我便失去了我精神的寄托。我没有办法再去体会诗中的那些无比深刻的意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空灵;“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乐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无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这一切的一切,我都无法再去感受,再去体会,那么,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不过一个空壳。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于是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简爱说过:“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于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个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于是我懂得了奉献爱意的重要。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以上的仿写基本上是引用名言加作家生平的特殊经历或者加上习作者个性化的理解构成。同样,借用教材,挖掘素材,模仿例文的语言、谋篇布局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不失为一种顺手拈来、意趣横生、引人入胜、旨趣粲然、发人深省的好途径。下面是今年中考一考生模仿余冠中《乡愁》的片段:
有时候,书是一座矮矮的桥,烦恼在这头,欢乐在那头„„
有时候,书是一株亭亭的荷花,丑陋在下头,美丽在上头„„
有时候,书是一杯浓浓的咖啡,苦在外头,甜在里头„„
仿创的较低层次是与范文“大同小异”,而较高层次则是“形神具备”。同样是今年中考一考生的仿创,就几近于“形神具备”的境界了:
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我手捧一杯清茗,怀着一份淡淡的镇静,看着旋舞的精灵终于在杯中熬成了不再浪漫的湖泊,心中一阵清爽。读着《浮士德》与《堂吉可德》,我重温着经典,我叹老博士的命运与歌德的妙笔,我笑老骑士的荒谬与塞万提斯的幽默。
在书中,我可以朝谒曹子建,暮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玉扇踟躇杏花江南,历史那永恒的美,悲美的美,在我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永恒„„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书,我将如何走进历史,感受风沙辗转中的时代情怀,也许,生命会因此而失色,心灵也将枯槁„„假如世界上没有了书,„„不!不可以!如果没有了书,谁来承载人性的美丽?谁来绵延历史的足迹?谁来记载岁月的辉煌?
课文教材,是仿创的富矿带。对于教材中的素材,要注意取材立意的侧重点。学生仿创,要注意:仿,要精当,格而不死;创,不生搬硬套,也不曲意宿构。譬如我们讲如何抓住题眼立意时,可以比较下面一组题目:(1)《“美”的尺度》;(2)《在“讽”与“纳”之间》;(3)《 “讽”的赞歌》;(4)《“纳”的气度》这一组四个题目都是作为《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但由于文题各异,因此感点和立意也不一样。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各题的关键词语,比较其各自不同的要点,进行立意:①美的相对性;②应剖析两者间的关系;③勇气的魅力;④海纳百川的意义。通过示范性的分析比较,学生是能基本懂得抓住题眼立意的侧重点的。而且这样的训练对于在有限学习时间里,充分运用现有素材,多个话题使用同一材料,多角度立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实用价值。去年的全国高考中,同样是苏轼的素材,十个省区十个话题十篇考生作文,是仿创的范例,其中有描写,有想象,有分析,有推理,有价值判断,写出了个性,张扬了自我,彰显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多角度立意上可谓异彩纷呈。
(1)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甲卷)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2)忘记和铭记(全国丙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3)说“安”(北京卷)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4)留给明天(天津卷)
一直卷在新旧两党争权夺势的政治漩涡之中,苏子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勾当之上,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明天的命运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当我们循着“杭州-黄州-琼州”这条贬谪苦旅去寻觅先生精神家园的时候,我们找到的不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悔恨与惶惑,而是“苏堤春晓”的胜景,是“千骑卷平冈”的豪迈,是“吾与子共适”的安然。把对明天的忧虑留给明天,不就意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今天的生活之中,用坦然无畏的心灵、认真负责的态度、果断有力的行动去拥抱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吗?
(5)纪念(广东卷)
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曾经说过:“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定会受到天然的淘汰”以肯定白堤、苏堤对西湖的重要意义。可以假想,没有这两道大堤,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美景也许只能永远的留在古画卷中了。
苏轼,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那些奇绝的诗文,更有这一道至今实实在在横亘在西湖上的长堤。较之屈原、李白、杜甫,同是伟大诗人的苏轼在民间有着更多的亲和力。他的诗文脍炙人口,他的轶事广为流传,以至于一道“东坡肘子”的名菜,黄州、杭州、海南都争说自己才是正宗。
走在苏堤的烟柳中,踏着脚下坚实的土地,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值得纪念的:高贵的人格、实在的成就、爱民的心。
(6)圆形与星形(福建卷)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7)“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
纵观历史,再没有一个人像东坡一样既具有温柔敦厚的入世之心,又兼怀诙谐深广的出世之情了。受儒家经时济世的思想影响,苏轼一生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即便在辗转迁徙的贬谪苦旅中,每到一地,他都亲身体察民生疾苦,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密州,他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他带领当地百姓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医坊,抗策减税;直至远贬惠州,他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但同时,他又高蹈出世,超脱于现实的种种磨难之上,在诗文、书画、音乐、美酒、江山等诗意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体验精神的至美。黄州五年,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的东坡闭门静思,怀抱自然,寄情佛老,《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应运而生。可以说,“入世”,让我们笑看人生,心怀一份热忱;“出世”,让我们摆脱现实的桎梏,守候精神的家园。在一入一出之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我们才得以成就完整意义上的人格。
(8)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9)跑的体验(湖南卷)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
(10)脸(江西卷)
品东坡年轻时候的脸,你能读懂东坡将纵横透辟的议论,博大精深的才学,喷薄欲出的感情熔于一炉。我宁愿相信,残菊犹肯为他傲霜枝,只为看他傲视一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脸神,我宁愿相信,红梅为他零落为他开,只为看他“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脸神;我宁愿相信,映日荷花别样红,只为妒他“照水红渠细细吞”的柔情脸神。东坡的脸或显款款柔情,红鬓沈腰,深情处红笺也黯然失色;东坡的脸或显朗朗豪迈,举酒嘱客,引弓时天狼心惊胆寒。品东坡的脸,犹如品东坡的情,才情如海。
同样是苏轼,在不同的话题却有不同的立意。其中,有历史画卷的深情回放,有人物事件的合理建构,有文化精神的扬弃生发。各色种子都可在一盆土中成活——只要浇水施肥;所有文题都可由熟悉生活表现——只要充分感悟。高考作文题目就像一颗种子,同学熟悉的生活就像一盆土,只要浇水施肥就定能扎根发芽。浇水施肥,仿创交融,决胜千里。[参考文献] 1.《“儿童作文”教学论》
周一贯 著
2.《面向高考试题多元化的作文备考》
王大绩著------------------
第二篇:浅谈有效教学三大原则
浅谈有效教学三大原则
四川省苍溪文昌中学校
王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走进教育课堂。如何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呢?我不知从何做起。通过这次国培“有效课堂三大原则”的学习,我明白了: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把目标,评价,情感三者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并深刻地认识到有效教学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和合作交流地学习氛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合理进行评价:学生学习,首先要有奋斗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是主导。因此,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各自的目标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形成学习得良心竞争。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思想,把每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使学生学懂弄通,逐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断激励起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引导与沟通.,合作与交流
教师与学生地交流与沟通是实现教学任务目标的根本途径。引导可以给学生播下爱的种子,让学生树立真确的人生覌,价值覌和世界覌。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沟通既能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它体现的就是情感价值。
第三篇:作文:那么远,那么近
那么远,那么近
2015年4月5日
米格澜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一般隐秘,遥远得超过太阳,永不可达,永不可抵。可又夜夜徘徊在你的梦里,在离心口最近的位置。-----题记
杨柳岸,晓风残月,离人惜别的泪水尚未洒落尘埃,长安街市上老字号的酒旗已卷挟着酒香,猎猎招展。人声鼎沸,宝马香车塞途,红尘紫陌上,公子如玉,佳人如织。梵音袅袅,僧侣眉眼低垂,一句佛号伴一声金钟,惊起无数远山白鹭……
这是我梦中最美的长安,夜夜徘徊在梦里,在离心口最近的位置。
长安,长安,一世长安。连寓意都如此唇齿留香的两个字。在我的印象中,它是强盛的汉代亦是辉煌的盛唐。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故事,随意走过的街道,也许举行过新科进士的琼林御宴;随意遇到的山丘,也许曾被送荔枝的快马扬起尘埃;随意倚靠休息的古树,也许曾见证了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
于是,我满怀希望来到了西安。
可是,这是这么回事?高楼大厦和宽阔拥挤的柏油马路,只有钢筋水泥间潜藏的几段城墙能使人隐隐感到古都的气息犹在,可这气息也只能苟延残喘的游离在城市的边缘。——现实中的长安,明明近在眼前,我却只觉得切肤的冷漠,陌生得仿佛远在天边。我的失落如潮水,填不满那么遥远的距离。
“……这重重楼阁,浩浩殿堂都不是我的想象,我心中自有画卷一幅,画着它模样……”歌词竟恰合我的心声。
有一个关于长安的典故很有趣。晋明帝小的时候,有一个人从长安来,向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落泪。年幼的明帝问父亲那个人为什么哭泣。元帝将来人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知后,问道:“你看太阳和长安相比,哪个远?”明帝答:“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第二天,明帝宴群臣,复问之,不料他却答:“日近。”元帝惊,问其由,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现在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可是看不到长安)”
是啊!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我的长安又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一座长安城,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一般隐秘,遥远得超过太阳,永不可达,用不可抵。我的长安是我挥之不去的旧梦,珍藏在离心最近的位置,这么近,这么近。
第四篇:近反义词三上下
三上
1课:
近义词:穿戴—打扮
好奇—惊奇
飘扬—飘动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安静—平静
招引—吸引
反义词:洁白—乌黑
粗壮—纤弱 安静—喧闹 古老—年轻
2课:
近义词:快乐—高兴
喜爱—喜欢
假装—伪装
观察—观测
使劲—用劲
合拢—合并
反义词:喜欢—讨厌
合拢—张开
快乐—悲伤
3课:
近义词:汲取—吸取 鼓舞—鼓励 纪念—怀念 终于—终究
居然—竟然 奋力—努力
发颤—发抖 犹豫—迟疑
反义词: 始—终
仰—俯
4课:
近义词:仔细—认真
勤劳—辛劳
甜蜜—甜美
飘扬—飘荡
有趣—风趣
发颤——发抖
快乐—愉快
耷拉—低垂
反义词:快乐—伤心
满载而归—一无所获 火热—冰冷
甜蜜—痛苦
升起—落下 5课:
近义词:周围—附近
严寒—寒冷
或者—或许
经常-时常
果然—果真
肯定— 一定
本来—原来
可惜—惋惜
诚实—老实
反义词:诚实—虚假
严寒—酷暑
肯定—否定
仰望——俯视 高大—矮小 喜爱—讨厌
经常—偶尔
6课:
近义词:突然—忽然
吩咐—命令
立刻—马上
反义词:仔细—马虎
经常—偶尔
忙—闲
哭—笑
7课:
近义词:常常—经常
恐怕—估计 著名—有名
清楚---明白
反义词:突兀—凹陷
明白—糊涂
巨大—微小
震惊—平静
著名—无名
8课:近义词:解释—说明
漂亮—美丽
特别—特殊 反义词:失信—守信
特别—普通(一般)
漂亮—丑陋
9课:
反义词:异—同
明—暗
深—浅
10课:
近义词:希望—盼望
精心—细心
依然—仍然
寻找—寻觅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渐渐—逐渐
憧憬—向往
反义词:快乐—痛苦
精心—粗心 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希望—失望 大惊失色—镇定自如
11课:
近义词:留意—留心(注意)
凉爽—凉快(清凉)温柔—轻柔 躲—藏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反义词:紧—松
炎热—寒冷
温柔—粗暴
欢乐—悲伤
12课:近义词:道别—告别
叮咛—嘱咐
掠过—拂过
辽阔—广阔
绽开—裂开
继续—持续
凉爽—凉快
匆匆—匆忙
香甜—甘甜
快活—愉快
反义词:起—伏
辛勤—懒惰 辽阔—狭窄 匆匆—慢慢
13课:
近义词:适宜—适合大致—大概
舒展—伸展
苏醒—醒来
艳丽—亮丽
绽开—开放
灼伤—烧伤
观察—观看
陆续—依次
反义词:艳丽—素雅(淡雅)
醒—睡
密切—疏远
干燥—潮湿
苏醒—昏迷
苦涩—甘甜
14课:
近义词:推测—推断
超常—特殊
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包括—包含 证实—证明
辨认—辨别
证实—证明
宝贵—珍贵
几乎—将近(差点)反义词:减少—增加
超常—一般
陌生—熟悉
逆—顺
陌生—熟悉
遥远—附近(临近)希望—失望
抛弃—收留
15课:
近义词:看守—看护
随意—随便 清闲—悠闲 拜访—访问 调节—调整 欣赏—观赏
细微—细小
定时—准时
反义词:细微—明显 简单—复杂 浪费—节约 伟大—平凡(渺小)细微—巨大
全新—陈旧
16课:
近义词:走失—丢失
跛—瘸
愤愤—生气 究竟—到底 详细—详尽(清楚)细小—细微
果然—果真
指点—指导
反义词:容易—简单
深—浅
详细—简略
不紧不慢—慌慌张张
光滑—粗糙
详细—简略
17课:
近义词:拜访—拜见
迎候—等候
大概—大约
敬重—尊敬
请教—讨教
佩服—敬佩 渊博—广博
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远近闻名—默默无闻
反义词:渊博—贫乏
长进—退步
闻名—无名
黑暗—光明
18课:
近义词:混沌—模糊
辽阔—广阔
茂盛—繁茂
滋润—润泽
缓缓—慢慢(渐渐)华丽—华美
庞大—巨大
浑浊—混沌
漆黑—黑暗
反义词:重—轻 清—浊
辽阔—狭小
茂盛—枯萎
滋润—干燥
升高—下沉漆 黑—光明
巨大—窄小
19课:
近义词:才干—才能
美观—美丽 节省—节约 宝贵—珍贵 精美—精致 坚固—牢固
雄伟—宏伟
文明—著名
创举—独创
反义词:减轻—加重
容易—困难
坚固—松散
精美—粗糙 节省—浪费
20课:近义词:保存—保管
完整—完全 惊扰—惊吓 悠闲—清闲 名扬中外—名满天下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传神—逼真
反义词:热闹—冷清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名扬中外—臭名远扬
保存—丢弃 普通—特殊
21课:近义词:孤--独
欲—要
碧水—清水
宜—适宜 反义词:浓—淡
相22课:近义词:瑰丽—美丽
—五颜六色
庞大—巨大
栖息—休息
绽开—绽放
蠕动—移动
富饶—丰饶
五光十色反义词:富饶—贫穷
茂密—稀疏
庞大—微小
23课:近义词:诱人—迷人
欣赏—观赏
抽出—长出
融化—溶化 葱葱茏茏—郁郁葱葱
苍翠—青翠
反义词:嫩—老
浓—淡
肥—瘦
融化—冻结
俯-仰
24课:
近义词:闪耀—闪烁
乐意—愿意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五洲四海—五湖四海
璀璨—灿烂
反义词:漫长—短暂
清澈—浑浊
热情—冷淡
光彩夺目—黯淡无光 25课:
近义词:固然—确实
长处—优点
善于—擅长
优势—优点
慌张—紧张
危急—紧急
安全—平安
依然—依旧
成功—胜利
进攻—攻击
招架—抵挡
反义词:防守—进攻
紧张—放松
长处—短处
集合—分散
胜利—失败
缩—伸
26课:
近义词:果然—果真 躲避—逃避 当初—以前
故乡—家乡 仍然—依旧 难过—伤心
也许—或许
随便—随意 反义词:高兴—伤心
实—虚
随便—认真
27课:
近义词:谦虚—虚心
轻蔑—轻视
愤怒—发怒火 理会—理睬
覆盖—遮盖
懦弱—软弱
傲慢—高傲
确实—实在奚落—挖苦
反义词:谦虚—傲慢
懦弱—坚强
奚落—表扬
朴素—奢华
轻蔑—尊重 28课:
近义词:欣赏—观赏
别致—特别
抱怨—埋怨
匀称—均匀
没精打采—垂头丧气
犹豫—迟疑
灰心丧气—垂头丧气
反义词: 傲慢—虚心
愚蠢—聪明
荒凉—热闹
误解—理解
犹豫—果断
抱怨—谅解
坚强—脆弱
凶猛—温顺
机灵—死板
没精打采—神采飞扬
29课:
近义词:骤然—突然
热烈—激烈
镇定—镇静
注视—凝视 持久—持续
忧郁—忧愁
慢吞吞—慢悠悠
文静—文雅
情绪—情感
平息—停息
歧视—轻视
反义词:忧郁—活泼
持久—短暂
镇定—慌张
30课:
近义词:依次—顺次
回答—答复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思索—思考
激动—感动
反义词:危险—安全
成功—失败
迅速—缓慢
顺利—麻烦
31课:近义词:诚挚—诚恳
宽裕—富裕
盼望—期望
援助—支援
试探—打探
担心—不安
猜测—猜想 兴高采烈—眉飞色舞
体贴—关怀
反义词:给予—索取
仁爱—残酷
宽裕—贫穷
陌生—熟悉
沉默不语—滔滔不绝
兴高采烈—没精打采
32课:
近义词:羡慕—爱慕 喜欢—喜爱
感谢—感激
调皮—顽皮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反义词:调皮—乖巧
喜欢—讨厌
热闹—平静
清闲—繁忙
相信--怀疑
三下
1、《燕子》
近义词:聚拢—聚集 轻快—轻捷 增添—增加
掠过—拂过
活泼—生动 偶尔—间或
俊俏—俊美
机灵—机敏
鲜艳—艳丽
反义词:乌黑—雪白
俊俏—丑陋
轻快—笨拙(沉重)
鲜艳—暗淡
增添—减少
活泼—呆板 聚拢—分散
机灵—愚钝
偶尔—经常
3、《荷花》
好梦—美梦 破裂—裂开
仿佛—好像
近义词:碧绿—翠绿
姿势—姿态
衣裳—衣服
反义词:停止—开始
好梦—恶梦
展开—合拢
破裂—完整
快乐—悲伤
4、《珍珠泉》
近义词: 朴素—朴实
缘故—原因
闪亮—闪烁
反义词:朴素—华丽
闪亮—暗淡
干涸—湿润
语文园地一: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是—非 爱—憎
5、《翠鸟》
近义词: 灵活—灵巧
希望—期望
饲养—喂养
锐利—锋利(尖锐)注视—凝视 愿望—心愿 陡峭—峻峭
反义词:玲珑—粗笨
灵活—呆板(笨拙)
陡峭—平坦
清脆—低沉
6、《燕子专列》
近义词:准备—打算
濒临—面临
疲劳—疲惫
仿佛—好像
四处—到处 友情—友谊
舒适—舒服
特殊—特别
决定—决计
温暖—暖和 消息—信息
覆盖—遮盖
在乎—介意 反义词:特殊—一般
送行—迎接
舒适—艰苦(难受)
坚硬—松软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近义词:早先—以前
包括—包含
锋利—坚锐
所有—全部
清新—清爽
裸露—暴露
咆哮—怒吼
反义词:早先—以后
裸露—隐藏
黎明—黑夜
减少—增加
清澈—浑浊
扩大—缩小
咆哮—低吟
8、《路旁的橡树》
近义词:宽阔—宽广
责备—责怪 赞叹—赞扬 高尚—崇高
反义词:宽阔—狭窄
责备—表扬
笔直—弯曲 赞叹—批评
语文园地二:
清—浊
廉—贪
功—罪
正—偏
奖—罚
优—劣
善—恶
勤—懒
9、《寓言两则》
提醒—提示 奇怪—惊奇 本领—本事
赶快—赶紧 近义词:街坊—邻居 发现—发觉 后悔—懊悔
劝告—劝说
反义词:接受—拒绝
怂恿—劝告
结结实实—松松垮垮
10、《惊弓之鸟》
近义词:孤单—孤独
悲惨—凄惨(悲苦)
能手—高手
知道—了解
帮助—援助
害怕—畏惧 本事—本领
反义词:悲惨—幸福
愈合—裂开
有名—无名
离开—回归
害怕—勇敢 仔细—马虎
11、《画扬桃》
近义词:审视—端详
教诲—教育
半晌—半天
叮嘱—叮咛(嘱咐)相信—信任 要求—请求 严肃—严厉平时—平常
反义词:严肃—随和
熟悉—陌生
审视—浏览
轮流—固定
相信—怀疑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近义词:满意—满足
果然—果真
称赞—赞扬
反义词:得意—失落
满意—失望
称赞—批评
13、《和时间赛跑》
近义词:疼爱—疼惜
忧伤—悲伤
持续—延续
滋味—味道
着急—焦急
排除—排解
安慰—劝慰
哀痛—伤痛
受益无穷—获益良多
反义词:忧伤—高兴
飞快—缓慢
成功—失败
疼爱—厌恶
持续—中断
安慰—打击
14、《检阅》
近义词:讨论—议论
准备—筹备
沉默—安静(沉寂)
盛大—壮大 纠正—改正
确实—实在商定—确定
洪亮—响亮
反义词:沉默—吵闹
棘手—容易
淹没—漂浮
洪亮—低沉
忘记—牢记
15、《争吵》
近义词:嫉妒—妒忌
防御—防备
后悔—懊悔
缘故—原因 原谅—宽恕 悲哀—悲伤 急忙—匆忙
愤怒—愤恨
反义词:防御—进攻
悲哀—高兴
高尚—卑鄙
嫉妒—宽容
承认—否认
温和—严厉
16、《绝招》
近义词:绝招—绝技
立刻—立即
新鲜—新奇
同意—赞成 反义词:特别—平常
新鲜—陈旧
同意—反对
17、《可贵的沉默》
近义词:祝贺—祝福
蕴藏—蕴含
索性—干脆
阻止—阻挡
霎时—顿时 烦恼—烦闷
继而—接着
异口同声—不约而 神气十足—得意洋洋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缓和—舒缓
享受—享用
安静—沉默
反义词:阻止—允许
稚拙— 迅速—缓慢
烦恼—开心
肯定—否定 热闹—安静
异口同声—七嘴八舌
神气十足—垂头丧气
左顾右盼—全神贯注
18、《她是我的朋友》
轻柔—柔和
迅速—立刻
近义词: 颤抖—发抖
啜泣—哭泣
持续—连续 反义词: 迅速—缓慢
掩盖—揭露
温柔—粗暴
轻柔—粗重
失去—获得
制止—放任
19、《七颗钻石》
近义词:涌出—流出
巨大—庞大
赶紧—急忙
干涸—干枯
清澈—清亮
肯定—一定
反义词:旱灾—水灾
清澈—浑浊
巨大—渺少 干涸—滋润
20、《妈妈的账单》
近义词:仔细—认真
索取—索求
羞愧—惭愧
反义词:仔细—马虎
索取—贡献
21、《太阳》
近义词: 估计—估量
密切—紧密
漂浮—漂荡
治疗—医治
吸取—吸 预防—防备
日夜不停—夜以继日
反义词;温暖—寒冷
美丽—丑陋
密切—疏远
可爱—可恶
光明—黑暗
22、《月球之谜》
近义词: 降临—来临
皎洁—洁白
遐想—遐思
奥秘—奥妙
巨大—庞大 灿烂—明媚
费解—难懂
估计—推测
探索—寻求
奇异—奇特
反义词: 皎洁—昏暗
付出—索取
费解—易懂
奇异—平常
灿烂—暗淡
黑沉沉—亮堂堂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近义词: 新鲜—新奇
遍布—遍及
便捷—便利
赞叹—赞美
到底—究竟
神奇—奇妙
敞开—打开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反义词: 新鲜—陈旧
便宜—昂贵
丰富—单调
节约—浪费
幸福—痛苦 迅速—缓慢
敞开—关闭
保护—破坏
24、《果园机器人》
近义词:发愁—忧愁
特殊—特别
立刻—即刻
反义词:轻松—紧张
整齐—零乱
特殊—一般
25、《太阳是大家的》 麻烦—方便
近义词:另外—其它
欢乐—快乐
反义词:晚霞—朝阳
升起—落下
欢乐—悲伤
26、《一面五星红旗》
近义词:旅行—旅游
防止—预防
平等—公平
依然—仍然
凝视—注视
安心—静心
费用—花费
处境—境况
犹豫—迟疑
反义词:犹豫—果断
精致—粗糙
漆黑—明亮
27、《卖木雕的少年》
近义词:感动—感激 壮观—壮丽 嘱咐—叮 观赏—欣赏
专门—特意 诚恳—诚挚 遗憾—惋惜
名不虚传—名符其实
反义词:猜测—肯定
清晰—模糊
诚恳—虚伪
沉甸甸—轻飘飘
名不虚传—徒有虚名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语无伦次—妙语如珠
近义词:救援—救助
祝愿—祝福
悲惨—悲苦
搜索—搜寻
反义词:迅速—缓慢 悲惨—幸福
腐烂—新鲜
严重—轻微
29、《古诗两首》
近义词:碧霄—青天
看—望
晓—晨
反义词:今—古
尽—余
深—浅 30、《西门豹》
灌溉—浇灌
眼睁睁—眼巴巴
近义词: 荒芜—荒凉
管理—治理
明白—清楚
反义词: 稀少—稠密
荒芜—繁盛
漂亮—丑陋
明白—糊涂
提心吊胆—高枕无忧
31、《女娲补天》
近义词: 可怕—恐怖
寻求—寻找
终于—总算
冶炼—锻炼
传说—传闻 燃烧—焚烧
急忙—慌忙
创造—创新 反义词: 稠—稀 创造—毁灭
危险—安全 幸福—悲惨
出现—隐藏
燃烧—熄灭
32、《夸父追日》
近义词:追寻—追求
茂密—茂盛
颓然—颓废
反义词:光明—黑暗
茂密—稀疏
颓然—振作
欢喜—烦闷
第五篇:忽近忽远范文
忽近忽远
曾经问起未来有多远?那是的你很天真的说到很远很远,可现在同样的问题你却说道:“可近可远,近与远就在你的心间。”
——题记
又是一年月落乌啼霜满天,你站在枫桥边,内心依旧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涛声。我知道那是原始的一个梦境,我也知道那是流恋的声音,一个内心的渴求。再回首,早已泪眼朦胧,梦境如白月光一般刺眼,热的光景让思恋在发烫,才发现自己在回忆的时空里,曾经那一年会很长很长,长得让自己迷茫,以为时间会熟睡在路上,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奢求,时光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了,走得那么悄无声息,撒下一地的红叶,风景依旧是那年的的风景,秋风依旧是那年的秋风,可那条青葱石板路早已换了主角,真所谓物是人非。那里取而代之是一群充满活力“新生儿”。再回首,突然发现自己早以不是当年的自己,自己慢慢在岁月沉轮中褪去了稚嫩,增加更多理性与沉思,也有一丝丝的伤感。看到昨日走过的风景,回忆间总有这种内心隐隐之痛,蓦然回首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风光夹杂其间,深切思索一番,才发现,原来是触动了曾经萌动的梦想,内心泛起了阵阵涟沥。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自己梦想的羽翼在哪?那些年已经不知不觉中度过,回首间,泪水溢满了整个树梢,面对大千世界,其实你可以过的更好,只是你没有好好把握生活中的一些更细微的美景,在万事面前需要有这样一句话做支柱:你真的尽全力了吗?我相信每个人答案会不尽相同,我想这就是每个人之所以会与众不同,与之开启不同的人生轨迹真正源由。
在时间和岁月轮印中逐渐明了,曾经绽放的梦想,是需要来自你心灵长久的呵护,要经得起四季流转考验,这样才会迎来软的像棉花般舒适的微笑。
再回首,阳光依旧在凝望着你我;再回首,雪儿依旧温情鸟儿依旧在歌唱;再回首,记忆依旧在心脏,念想中,请铭记时间其实可快可慢、梦想其实忽近忽远、人生其实可长可短,这一切都将在你的心田回荡与权衡。只有你自己能把握这一标尺,只有你自己内心能触摸到时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