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之花(1210)
国学之花,芬芳满校园
-------路石乡村国学教育枣阳市刘升镇中心小学试点纪实 迎着晨曦,沐浴着和风,伴随着丝丝入耳的国学晨读声,刘升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每一天是崭新的,每一天的诵读也是新的。你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是低年级孩子清脆稚嫩的声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生者为过客, 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 同悲万古尘。玉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那是高年级孩子们饱含深情的诵读声。路石乡村国学教育进入刘升镇小短短的七个多月,竟然让孩子们起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们说,孩子们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了,同学们说,经典诵读真有意思,家长们说,我家孩子越来越知道感恩了,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好了……回首往昔,一路走来,国学花开芬芳满园。
一、“诵”为主线,全面开花
路石乡村国学教育入驻刘升镇小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以“诵中华国学经典,创品牌示范学校”为目标开展了以七“诵”为主题的国学教育活动。
1晨诵
每天诵读十分钟当周所学内容,从三字经音乐响起至晨会开始。此活动由每天晨读老师负责,值日领导和学生检查记载。
2课前诵 小主持人课前主持全班学生进行三分钟经典诵读,形式多样:或个人小组接龙诵读,或打节奏齐诵。
3蒙诵
我们得到了“武汉市路石乡村国学教育项目”这一实验课题,定三二班为国学班,开设了汉字启蒙课和诵读启蒙课。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全校诵读课的开展,力求学好每一个汉字,诵好每一首古诗,养好每一个习惯。今年5月份,路石乡村国学教育枣阳试点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各级领导观摩了我校的国学诵读课和古诗韵律操活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开展诵读启蒙和汉字启蒙课公开课,国学老师做好记载,学习研讨。认真上好本班国学课,给学生留诵读作业,学期末上交一份精品国学教案和教后反思。每班提供两张国学课上课情景照片。
4律诵
以“诵读经典,文化健身”为口号,开展好大课间的“古诗韵律操”活动,现在我校所有学生不仅会背40首古诗,而且能配上有节奏的律动,此活动寓教于乐,深受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该活动还得到了枣阳电视台的关注,并作为专题节目进行报道过。队诵
不管是平时活动还是放学路队,同学们总能一边踏着整齐的步伐,一边诵读国学经典。
学校领导值日和大队部值日生认真检查,做好记载:队伍步伐是否整齐,诵读是否响亮整齐。唱诵
我们将学到的国学经典编成歌曲和舞蹈,选择经典美文开展庆元旦经典朗诵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7 亲子诵
我们的诵读活动不仅仅是在校内,而且还延伸到校外,每天学生和家长诵读30分钟,加大学生的积累量,以此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此项活动当作国学作业留给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二、一路走来,一路花香
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弦窗时,国学班的教室里便传来声声入耳的诵读声:它时而俏皮可爱,时而清新舒畅,时而低沉深情……不禁让听到的人时时侧目,顺声寻来。欣喜,短短数月,孩子们的诵读功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识字量也大大增加了。和学生们一起在国学成长的路途中,我们也收获着一路花香。
万事开头难,当我刚接手国学班时,为了摸清孩子们的朗诵功底,我采用集体和个人诵读赛的形式,结果让我头痛不已:集体诵读,声音参差不齐,语调犹如寺庙里的和尚念经;个人朗读,声音如蚊子嗡嗡,有个孩子竟用方言给我们演绎了古典诗词诵读,不禁让人大跌眼镜。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望着班上那六十多双渴求的眼睛,我感到了肩头的责任重大。为了让孩子们尽快上路,我决定将在武汉国学培训中的所得和现行人教版的诗歌教学合二为一,结合学情,整理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歌教学模式。
1.课前互动,激励信心。
“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每当孩子们上课前,总要诵读这句响亮的口号,孩子们不仅在这样说,也在这样做,课堂上,看到他们频频举起的小手,听到他们日趋响亮的发言声,我欣慰着,觉得课前三分钟的互动很有必要。当然,这样的自信心教育方式还有很多,有时,我还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些古典音乐,作为伴奏。每节课前,轮流为大家展示上节课古诗,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成长。有时,我会让孩子们举起大拇指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很棒!”对着你的同桌,真诚地告诉他:“我真的很棒!”大声地告诉李老师:“我真的真的很棒!”有了这样的课前互动,久而久之,自信的种子就会萌芽,最终开花结果。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了课前的热身,孩子们都已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中。当然,新课的激趣也不可少,有时我会以一个谜语的形式入课,比如在教学《古朗月行》时;有时我会以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入课,比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我以一首《儿行千里母担忧》入课,很快让孩子们入境;有时我会借助插图入课,比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我让孩子们观察图画,想象图上都有谁,他们可能在交谈什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并为理解诗句做了铺垫;有时,我又会联系生活实际入课,比如在教学《相思》时,先问大家吃过红豆没有,红豆还有一个别名,叫相思豆。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很快就激起了大家的兴趣。
3.着眼全诗,感知诗意
每首诗,都应先给学生们一个完整的印象,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节奏,我就从范读领读入手。教者读时认真,有感情,有节奏,有美感,孩子们就亦然。我深知这个道理,就苦练朗读基本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情感,把它感染给学生,这就是教师的感染力。如读:“鹅鹅鹅”时,三个鹅字的声调是不一样的,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缓慢读之。在读《游子吟》时,前四句是缓慢深情,再现母亲关爱儿子的场景,后两句变得激昂,表达儿子的感恩之情。
4.解读诗句,再现形象
这个环节是全诗的重点。如何再现诗歌形象呢?我们又这样的几种方法:抓关键词想象再现形象,比如“慈母手中线”这句,抓住“慈”字,想象为什么叫母亲为慈母,她都为儿子做了什么?这样,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抓背景了解弦外之音,如《秋夕》一诗歌,了解宫女的背景资料,就更深层次的感受到“银烛秋光冷画屏”的那份“冷”,不仅仅是天气,更是人心的寂寞和寒冷。图画对比,深入浅出。如在教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时候,孩子们很难理解,我就将一张有太阳照耀着小草和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图画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联想他们的关系,找出相似点,最后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孟郊觉得,就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对自己的深厚恩情呢?情由境生,抽象的形象就直观化了。
5.进入诗境,领悟诗情
逐词逐句理解诗歌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领悟诗情:如师说意思,生朗读诗句;小组接龙读诗歌;男女赛诗;个人配乐展示读诗;古诗新唱等等。让孩子们在层层朗读中悟情,明理。
六书写诗歌,积累背诵
每节课最后,我都会留几分钟让孩子们工工整整的把本节课所学古诗抄写在写字本上,告诉他们:“爱诗的孩子抄写诗歌姿势一定是最标准,书写一定是最漂亮的。”或者让他们给诗歌配上图画。还有唱一唱,配上儿歌节奏,古诗新唱,演一演,或者课后,让他们美美的把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看谁能得到家长的小红旗。这样诵,写,背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渐入佳境:胆小的声音响亮了,胆大的读得有感情了,齐读也顺耳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国学的诵读中,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养成了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教学相长,我这个原来只是对诵读有点小爱好的老师,也变得更加爱读书诵诗了,我和孩子们一起积累了大量的古诗。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长们都夸孩子们有文化底蕴了,懂得礼节,更孝顺了。
与此同时,作为汉字启蒙课的张李凤老师,也在教学过程中颇有心得。自2013年春季开学以来,我校在湖北省闻一多基金会、刘道玉基金会的关爱下,开设了国学教育课《经典诵读》和《汉字启蒙》的校本课程。这些国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受到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专门开设的写字课也让学生们有了更充分的书写训练,在书写规则、书写方法、书写审美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众多的以计算机键盘打字的人群中,算是独树一帜了。
10月10日,在刘道玉基金会及枣阳市教研室领导的关怀下,我在本校讲了一节汉字启蒙课-----《笔画27 卧钩》。这节课是《汉字启蒙》课本中有关基本笔画书写的其中一个章节。学习本节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笔画卧钩;学习笔画卧钩的书写;并掌握两个有笔画卧钩所构成的汉字,从而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
学生进入了三年级,已经了一定的汉字书写基础,同时,经过《汉字启蒙》校本课程的学习,对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系统的训练,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赵孟頫、颜真卿等历史书法名家,知道了书法的重要性。学习本课《笔画卧钩》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较易接受。因此,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亲身体验法、对比书写法、练习评价法。
结合本课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开课伊始,我以一则谜语激起孩子们的好胜心:“一个锅里三颗豆,左一颗,右一颗,中间仍然有一颗,请问你是哪一颗?(猜一字)”孩子们立即反应过来,说谜底是“心”字,然后我再在课件中展示“心”字,让学生看看它的书写顺序,想一想:“心”字的笔画中最难写的一笔是什么?学生回答“第二笔卧钩”,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笔画“卧钩”(课件展示笔画卧钩)展示课题,进入新课。
二、认知笔画,正确书写
《汉字启蒙》一书中,认为中国所有的汉字都是由具体的生活实际中的事物变化而来,为了加深学生对笔画卧钩的认识,教师首先课件出示笔画卧钩,让学生观察,说说“卧钩”的形状像什么?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大部分的学生会说它像一支倾斜歪倒的鱼钩;其后再说说它与“竖钩”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卧钩”与“竖钩”在倾斜度上的区别。学生对这种笔画有初步的认知之后,教师将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写好它呢?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可以示范书写并讲解卧钩的写法,让学生知道这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书写过程,注意写字的轻、重、顿、提,注意运笔书写的轻重力量的分配,同时在自己的《汉字启蒙》课本上书写笔画卧钩,找一找课本中所出示的六个字“心、芯、思、想、念、蕊”中的卧钩笔画,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再找几位书写较好的学生上黑板书写,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说一说谁写得好,为什么?再从台下的学生中找几位书写较好的学生作品,教师给予评价,表扬。在交流互动、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笔画卧钩的认知和书写运用。
三、由点及面,书写汉字
在学生正确掌握笔画卧钩的书写方法之后,教师课件出示几个字:“心、芯、思、想、念、蕊”,从这几个字的排列来看,他它们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如此排列,是为来了让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逐步深入学习含有笔画卧钩的字。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学生很容易就在黑板上把藏在它们之中的笔画卧钩找出来,用彩色粉笔描出来。我认为,上台板演也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本节课,学生上台板演的积极性很高,很踊跃。之后,教师再用课件展示“心、芯、思、想、念、蕊”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以“心“为例,让学生细看,最后进行描红,根据课本中的示范字的样本临摹书写,注意笔顺规则和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即: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为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他们与以前一样,上台板演,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展示优秀书写作品。
四、延伸拓展,总结激励
课本中只给出了六个含有卧钩的生字,而学生学到的生字有很多。在临摹书写评比之后,可以让孩子们拓展思维,想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含有笔画卧钩的生字?学生在课堂中举了很多例字,如:愿、虑、息、悉等等;这些也是平常认识的生字,在今后的书写中,将会注意笔画卧钩的写法,并写好它。教师再新课结束之后,可以鼓励学生正确认识笔画,树立学好生字、写好生字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书写基础,也为他们的绚烂人生奠定基础。
在学习完这一课之后,我有很深的感触。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也要重视学生对祖国传统汉字书写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做的比较好:
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比较活跃。无论是在哪一个环节,我们都充分注意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上台板演的机会,人人参与,兴致高昂。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状态,一切书写交给学生,一切评价交给学生,一切展示交给学生。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笔画卧钩的认知到书写,再到笔画卧钩在不同汉字中的运用,我们的学习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这种设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应孩子的认知事物的原理,更易于让孩子学习汉字、书写汉字。
除此之外,本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应多提醒孩子们注意写字的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而造成了不良后果,如近视、脊柱弯曲等;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要更多一些,更深入一些,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既使孩子学到书写知识,受到祖国汉字文化的熏陶,也让教师从中受益匪浅。
总之,写字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它是联系师生感情的一条纽带。“字如其人”,字练好了,人的文化底蕴就更丰富了。因此,我们应该多注意写字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写字课成为他们快乐的天堂。
欣喜,我们正在国学教育的旅途中收获着一路花香!
三、展望明天,繁花似锦
“吟文诵典,启蒙养正”,一系列形式新颖、扎实有效的国学教育活动,将刘升镇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化无形为有形,如春日暖阳般融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推进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明天,繁花似锦!
刘升镇小,国学花开正芬芳!
第二篇:用因材施教之法浇灌国学诵读之花
用因材施教之法浇灌国学诵读之花
华夏经典,深邃悠远,意蕴深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年传唱不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影响深远。同国学为朋,与圣贤为友,可以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我们学校对国学经典诵读非常重视,每个年级都有统一的国学背诵内容,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努力构建国学校园,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直面国学,诵读国学,感受国学。现就四年级第一学期本班开展的《声律启蒙》诵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一、诵读理解,相互结合。对于经典的国学诵读内容,我们需要让学生读,更需要让学生理解,还需要让学生感悟。在开展国学诵读的过程中,可以说知是诵读国学的第一步,当然知诵结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理解了其中的意思,才能去思考,进一步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大量诵读与教师通俗易懂的讲解,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国学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深奥晦涩的。教师只有变换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国学才能吸引学生。为激发他们背诵热情,更好地将国学诵读落到实处,使国学诵读成为有效的诵读,我班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
1.常规方面:通过每天的早读、午读和每周的国学诵读课的诵读指导,注意内容的选择、读法的指导,让学生齐头并进。晨韵对歌,早读前由课代表带领同学们正音,再以齐读、对读的形式巩固读通。早读时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在诵读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典故,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讲述一些有关的典故,让学生每天到校后手不释卷,接受国学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课后巩固,熟读成诵。
2.课外方面:为了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国学诵读层次,激发诵读兴趣,养成正确的诵读习惯,本班着眼于通过发挥激励评价功能,坚持“多奖励,多表扬”的原则,用“看谁读得准,背得熟,记得牢”为标准,开展小组和班级搞国学诵读比赛等活动,为鼓励学生们诵读国学,还进行加分和评优等奖励制度。每周对本课梳理时,我采用签名加印章的方法奖励,学生背熟后进行顺序登记,在比一比的气氛中学生有了成就感,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也可以同学之间互背,组长检查后签名。同时利用方便的网络联系方式创建微信群,让学生在课后以语音的形式读一读,背一背,比一比。根据遗忘规律,即使背熟后也容易遗忘,我就利用课间,路队抽空强化记忆,让国学内容熟记于心。在期末对本学期国学诵读积极的学生进行实物奖励,换取课外读本。
三、因材施教,用对方法。要想把国学教育深入下去,标准化、灌输式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材施教是根本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国学读本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声律启蒙》的诵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眼观书,耳正音,口发声。眼观书,心安静下来,理解字面意思才更容易体会到书中滋味。即使熟读成诵后也要再反复观书诵读,否则课本的内容只通过嘴,不通过心。不能解其意。耳正音,听教师范读,同学读书,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国学的诵读之中,才能记得准确到位。口发声,熟读成诵,张嘴发声,高声诵读。南怀谨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诵,尤其是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语言和文字的音韵。在学习初期难度最大,我尝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背诵。在早读时配上音乐,书声朗朗,琴韵悠悠,用传统的吟唱的方式教学生诵读。形成习惯后学生就能根据旋律共同吟唱。
四、多方合作,提高效率。国学诵读关系到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我们坚持以学校为中心,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实施的做法,实施多方合作。实际最后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在家长会上,向每一位家长宣传学国学,诵国学的重要性,端正家长的国学诵读观,让家长认识到: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读国学,学国学,背国学的好习惯,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倡导亲子共读,赢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建立了学校、家长、学生联系制度。在国学教学中,让让学生在诵读中带动家长,将每天学习的国学知识读给家长听,定期反馈学生国学诵读情况,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在家进行国学诵读的情况(难点、进度等),有效促进学生的国学学习。在国学诵读时,本班家长积极性高,甚至部分家长与孩子共同读、背,互相考试比赛,真正做到了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五、持之以恒,贵在坚持。背国学不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使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而且对提高儿童记忆力,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对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的的求知欲有所增加。但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真正得到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背诵《声律启蒙》是个难题,需要教师在初期时候加以指导帮助,所以每天的早读20分钟的时间我们会共同学习新的一段,每周五的国学诵读课会对本周学习的一课进行整体回顾梳理,每学期在班内进行评优,校内进行一次整体汇报。每日一诵读、每周一梳理、每期一汇报的活动形式持之以恒,才能让学生真正从国学诵读中收益。
国学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国学诵读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抓好国学诵读活动学校组织是前提条件,老师参与是基本条件,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所在,家长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用因材施教之法浇灌国学诵读之花,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将国学诵读进行下去,研究国学经典诵读的脚步不会停下,“路漫漫系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走进国学经典之
走进国学经典之
感 恩
一、何谓感恩
狭义: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广义:“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
二、感恩溯源
古谚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知恩知报,这是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民族,文化,国体,时代。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有专门的节日 ——感恩节,伊斯兰教有定期的感恩祈祷,以此固定而必须进行的形式,来培养教徒的感恩情结,佛教里也有善有善报一说,虽然是从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阐述佛教精神,其实也有包含有受惠者知恩必报之意。华夏这个礼仪之邦从古以来就不缺感恩这一课程。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感恩”的记载: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结草衔环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bì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zh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
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chī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1 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唐 陈润 《阙题》诗:
“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感恩珠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 李群玉 《病起别主人》诗:“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恨无泉客泪,尽泣感恩珠。” 首句似引用了韩信与漂母一饭千金的典故。由于多日烦劳主人伺候,益发愧疚,感到千金难报;同时惭愧自己并无千金,只有将情意记在每一顿饭里。后句则是引用了鲛人泣珠的传说故事。泉客在这里指鲛人。说恨自己没有鲛人的那种眼泪,流的全是感恩珠;言外之意,如果有的话,会把它全部哭出来答谢主人。
三、感恩的类型
人的一生离不开别人的恩惠,小而言之,小时候,我们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
1、对个体的感恩
1)对陌生人的感恩 退避三舍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
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
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gāojiàn,以与君周旋。”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译文: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男女仆人、宝玉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遍及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即使这样,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2)对父母的感恩 留着这颗心
有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位女子,青年不知这女子是魔鬼所变。为讨女子欢心,青年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一日,魔鬼要青年去挖他母亲的心给她吃,青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黑夜里,他捧着妈妈的心,匆匆赶回魔鬼身边。经过一片树林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心被扔出去老远,青年费力地从地上往上爬时,听见那颗心在问:“跌疼了吗,我的儿?”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想起父母,深感哀伤,他们生我育我,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百里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
诗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释文: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字子路、季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陈情表》(晋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尽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作伴。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象太阳将要下山的人,生命不可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不能够安度她的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由于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弃养而远 离。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着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皋鱼衷爱旅游,只顾自地周游列国,以至后来根本就不管家中的父母,直到双亲去世了,他才感觉自己太不肖了,因此后悔而哭得很悲伤。
正逢孔子路过,问他为什么如此悲痛,他回答说:“我的过失有三条:少年时只顾学习,周游各国之后才想起回家奉养双亲,这是一;只考虑自己的志向,要为君主做事,这是二;与朋友交往太多,时常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这是三。树欲静而风不止,儿子要奉养双亲时,可他们都不在人世了!我想现在就辞别人世。”说完就憔悴地死去了。
孔子环顾周围说:“弟子们,都记住他吧!”于是,孔子的弟子们中立即告辞而回家养亲的就有十分之三。
回报的方式: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2)对世界的感恩
感恩之心,不仅仅是指具体的报恩,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慈善施予之意识,回报者不单指向于施恩者,而是以此慷慨之心,施于一切所需要者,互相帮助,给人所需,救人于难。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孔子《礼运·大同篇》
简单说,就是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在现实意义中的体现就是:体现社会的博爱精神.《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的社会伦理学说还要求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要让人们在年老时有人奉养,以终天年,年轻的时候,社会提供条件来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的爱护下成长,鳏寡孤独的老人及有疾病残疾的,皆能有所养。这虽然是一种社会理想,但也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要求,是儒家社会伦理的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越人寇不韦为避兵灾逃至剡溪。困顿中,徘徊于天姥山下的他与妻子在一株极其繁茂的大树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寇不韦举起斧头想砍下树枝当柴烧。妻子阻止他说:“我们能活下来,多亏了它。我们应该像敬仰自己的慈母一般感激它。”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为什么时,她极为真诚的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的确,人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对于这个世界,人类需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四、感恩的境界
1、对物质恩惠的回报 一饭之恩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解释:
它讲述了韩信少时父母双亡,日子过得很艰难,常常没处吃饭,只好到城下淮水边钓鱼,钓到了可以卖几个钱,钓不到就饿肚子。淮水边上有一群漂洗丝絮的老大娘,各自带着饭篮在这里干活。其中一位大娘见韩信饿得有气无力,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这样。韩信非常感激,对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你。”大娘却生气他说:“我是看你可怜才送饭给你吃,哪图什么报答!”韩信后来受汉高祖刘邦赏识,拜为大将,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与张良、萧何合称“汉兴三杰”、韩信功封楚王。楚地本是韩信的故乡,他有恩报恩;设法找到了当年那位漂絮大娘,对她谢了又谢,并送给她一千金作为报答,漂母并不图这许多钱,但推辞不得,只好领谢而去。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一饭干金”这句成语,比喻受恩厚报。也有人用“一饭之恩”,表示知恩必报。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借薛宝琴之手,作了一首咏韩信的诗:“《淮阴怀古》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故而,《红楼梦》中有“一饭之恩死也知””之句,形容韩信对漂母的“一饭之恩”至死不忘的深情厚谊。
《世说新语》记有相似故事,[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顾荣是三国时东吴丞相顾雍的孙子,吴亡后与陆机、陆云兄弟一起入晋朝做官,号为“三俊”。对这故事的一般解读为,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红楼梦》中刘姥姥感恩王熙凤救巧姐 《西游记》中孙悟空感恩唐僧
2、对精神知遇的回报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有满腹才学却苦无施展的舞台,壮志难酬,最终泯然于众人。唐代的韩愈为此感慨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历史上往往有许多有识之士,慧眼识珠,给予人才理解与尊重,赏识与提携,古人把这称作知遇之恩。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精神上的理解与赏识往往让受恩者感激涕零,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回报赏识者。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水浒里阮氏兄弟的价值观:“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ji,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 6 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出师表》
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白帝托孤之后,尽管自己权高盖主,尽管有刘备“嗣子可辅则辅,不可辅则君自为成都之主”之言,却仍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五、感恩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种种失败、无奈。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就像罗斯福那样,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后,一女记者登上讲坛,在表达了景仰之情后,尤显突兀和尖锐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使你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很多东西了吗?”全场一片寂静。霍金微笑依旧,用手指敲击几下键盘,在屏幕上出现了那么一句话:“我有我始终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全场掌声不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的狭隘和蛮横,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最大的痛苦和灾难。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
第四篇:国学经典之孔子
河东实验小学校六年级国学经典之孔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翻译: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翻译: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
翻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翻译: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大学》 翻译: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翻译: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翻译: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
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翻译: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翻译: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
翻译: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翻译: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3、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翻译: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翻译: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5、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翻译: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翻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翻译: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
翻译: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论语》
翻译: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0、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翻译: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翻译: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翻译: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翻译: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2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翻译: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翻译: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翻译: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28、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翻译: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翻译: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3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翻译: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翻译: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翻译: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3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翻译: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翻译: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35、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翻译: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翻译: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3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翻译: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翻译: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3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翻译: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翻译: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第五篇: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经部:
《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周易》乃中华文明之源头,华夏思想之鼻祖,民族文化之先河,民俗艺术的总脉,宇宙万象的总旨。数千年来,它不仅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被译成多种版本走向世界,备受推崇。四书五经之一。
《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或作“迩”是“接近”、“走近”的意思;“雅”字从牙从隹,“牙”指前排上下齿,用于咬文嚼字;“隹”原指尖嘴鸟,在此表示“锥形”;“牙”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锥形牙”,即“犬齿”。古人视犬齿为“基准牙”,故“雅”有“基准”、“标准”的意思,通“正”。“雅言”就是古代的官方语言,就是标准语、规范语。“尔雅”就是“使人们的语言接近标准”之尔雅。《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的今话是汉代的话。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国学之史部: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字,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s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灭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中国明朝(1368—1644年)历史情况的纪传体通史。全书336卷,其中目录4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国学之子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份来加以演述。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2014年6月,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出炉,“王李张刘”居前。“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的7.1%。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啓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各国也受到重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描述,其中包括了一些海外的远古山川鸟兽,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学之集部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有多个版本,宋词选本中,朱孝臧的《宋词三百首》,数量适中,而内容旨浑成为主,亦较精粹,大抵宋词专家及其代表作品俱已收录,尤以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一派作品选录较多;亦广泛采集,不弃遗珠,不失为一部较为精到的选本。
《元曲三百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明清小说》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
《楚辞》是一部收录中国战国时期楚地诗歌的诗集,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其中有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