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推荐)

时间:2019-05-12 23:2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推荐)》。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推荐)

【摘 要】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对教学过程和物理的学科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课堂管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课堂管理策略;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物理课堂应以是否落实系统的物理知识,是否培养学生物理修养为唯一目标。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下工夫,精心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上好一堂物理课,首先是课堂管理,其次是教学方法。“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离开了管理或管理错位,都会降低教学效率。物理教学必须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付出的劳动和精力是很充分的,但教学的效果是低效或无效的;还有些教师是物理解题的高手,但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实在太差。然而我们也有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朴实无华,教学成绩却能名列前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与课堂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管理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约翰逊(johnson,美国)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古德(good,美国)将“课堂管理”定义为“处理或指导班级活动所特别涉及的问题,如纪律、民主方式、补充和参考资料的使用与保、教室的物理特色、一般班务处理及学生社会关系”。台湾学者李祖寿认为:“课堂管理是安排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以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其学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与希望之下,从事其应有的及可能的学习。”我国大陆学者近年来对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和课堂纪律两个方面,如“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鼓励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

课堂纪律是所有教师共同头疼的问题,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和学生的心情都是愉悦的。教师乐教,学生爱学,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较差的课堂纪律,教师和学生的心情是烦躁的。课堂纪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呢?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我们的课堂是属于每个人”的观念

让学生感受到违反课堂纪律行为不仅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更是对集体利益的侵犯,是对全班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利益的侵害。要知道青春期的学生最在意的不是教师,而是同伴对他的看法。

三、分层次提问

对尖子生提些疑难的问,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对后进生和问题生,提些他们能解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不给他们分散精力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课堂纪律就会变好,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应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具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富有吸引力。例如:学习“位移时间图像”,体会物理图像反映运动过程。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老师在多媒体室讲授了“位移时间图像”一节,最有创意的是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示范一个走路过程,让其他同学把这个过程用图像表示出来。又让一个同学按照一幅位移时间图像所指示的,还原运动过程。这样的课堂连旁观者都兴致盎然,何况参与者――学生们呢!

最后特别要指出,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要求和学科特点,结合 自身的性格和教学艺术,树立自己的管理特色,提高管理能力。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管理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到物理的学科特点。

总之,课堂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策略(寻找案例说明“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恰

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作法

作者:李晓峰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课堂管理就是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纪律问题)。实际上,课堂管理和纪律的意义不能等同,前者比后者意义更广泛一些。课堂管理是指管理学生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而纪律则是指学生行为适当的标准,这些标准蕴涵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为指向性的任务。换言之,教师采取某些方法和措施来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以 减少它的存在。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课堂管理的策略:

(一)课堂时间管理

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也是在课堂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1)学生学习时间的层次分析

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五种:名义时间、分配时间、教学时间、专注时间和学术时间。

学校活动的时间总量通常是由政府确定的,如一所学校每学期多少天,每天多少小时,这一时间量就是我们所说的名义时间。

在名义时间中,有的时间用于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的时间是用于用餐、课间休息、集会等活动,用于这些活动中每种活动的时间,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分配时间。

教师将课堂活动的时间转换成建设性的学习活动时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时间。

在教学时间中,有些学生心不在焉,思想开小差,有的专注于学习,这样在教学时间里有学生专注于指定活动的实际时间,即专注时间。

实际上,学生有时专注于某一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真正地投入和理解学业学习。这就有一个学术学习时间的问题,即学生花费在学业任务上并取得成功的时间,它不包括学生听不懂或理解错误的时间,即学术时间。

英美等国研究认为,名义时间与学生学业成就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名义上分配的教学时数往往由于教师或学生缺勤等原因而无法实现。许多研究的结果证明,专注时间与学生学业成就存在着正相关,学术学习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相当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2)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策略

1.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

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益,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和增强教师的时间观念,将教师、学生可能造成分配时间的人为因素减少至最低限度,保障规定的有限时间落到实处,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2.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20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由于教师理解教材不透、教学方法陈旧等原因,导致课堂效益不高。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益,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并辅以精心设计的方法,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学生也一直处于积极的专注状态。

3.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松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因此,教师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保持单位时间内适度的信息量。此外,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要尽可能有效,以防止教师教学中因无用知识而导致的无效劳动。

4.提高学生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

专注率,即分配时间内学生专注于某项教学活动时间所占的百分比。提高学生的专注比率意思是增加专注时间,使其尽量接近于分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专注率,一是要抓住可教时机及时施教,二是选择恰当时机处理学生行为,防止出现破坏课堂规则和形成冲突的情境。此外,还要在提高学生专注率基础上,提高学生学术学习时间的效率。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它常被比作“组织人格”。正像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人格一样,每个课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氛。

(1)课堂气氛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积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课堂纪律良好,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饱满,注意集中,专心听讲,积极思维,反应敏捷,发言踊跃;教师善于点拨和积极引导;课堂呈现热烈活跃与祥和的景象。

消极的课堂气氛特征是: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教师不善于调控;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教师的状态;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情绪压抑等。

对抗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课堂纪律问题严重,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兴奋过度,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注意指向无关对象,教师无法正常上课,时常被学生打断或不得不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基本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状态。

(2)优化课堂气氛的基本策略

1.教师必须具备较高业务素养,以优化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

教师要学识渊博,能钻研教材,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能弄清有关知识的来龙去脉,采取优化的形式和方法传授教学内容,使学生一听就懂,这是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控制课堂气氛的关键所在。

2.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投入,师生不能产生有效的互动,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眼前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启发和激励;要注意提供与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信息,以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学内容应启人心智,教学过程中应伴有给予学生学习责任感、义务感、求知欲等方面的教育。

3.注重情感投资

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情绪色彩的活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始终保持与学生有情感投入。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条件。

4.及时挽救不良教学气氛

一是注重发现学生缺点,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教师要十分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要善于观察学生的面容、神态、善于捕捉学生的一举一动,以此作为窥视学生心态的重要渠道。然后采取恰当有效的方式随机地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使其心态恢复到优化状态。二是教师了解自身的弱点,从中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教学气氛的创设,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新的基础上找到和学生的相通点。

(3)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

评价性语言指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评价。一般来说,学生不喜欢被评价,有时对老师的评价采取抵抗的态度。但是,教师多使用客观的陈述性语言,不包含评价,学生则能较为客观地对待。

2.与学生平等相处

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表现一种权威地位,认为自己高于学生,而对学生耳提面命,则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漠视老师的行为。相反,老师视自己与学生平等,则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价值的问题是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有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整洁、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教师应组织同学有特色地布置本班教师。注意座位、光线等对课堂的影响。

5.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和“异想天开”的看法。让学生感到教师关注自己,以形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三)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进行了分类。奎伊(Quay.H.C.)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成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不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行为,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综合起来,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教师的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育失策会导致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观念指导、管理失范和教学水平低下。

(1)教师错误的观念(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会导致错误的行为,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教师把追求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把分数作为唯一的目标,这样教师会重智轻德,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灌输,学生丧失主动性,会对学习产生厌倦、腻烦心理,严重者产生对抗性行为。有教师视学生为无情感、无个性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忽略学生的情感,这会使学生产生被忽视的心理。还有的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师生关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对学生耳提面命,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他们产生问题行为。

(2)管理失范

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失范表现为两种极端行为:一是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弃学生,不能使课堂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度敏感的反应,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学生很容易与教师发生摩擦,从而导致行为失范。

此外,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降低,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2.学生的身心因素

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大量是有学生的身心因素引起的,如性别上的差异,生理上的障碍,心理上的缺陷。相对女孩来说,男孩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产生外向性问题行为。女孩的外向性问题行为则要少一些。学生生理上的障碍容易使学生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方面的障碍,学生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心理缺失也是构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主要反应在焦虑、挫折和性格等方面。如,焦虑会使学生灰心丧气、顾虑重重,挫折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学生个性发面的问题也会导致问题行为,过于内向的学生会产生退缩性行为,过于外向的学生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3.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第一,家庭因素。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极易冲动,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放荡不羁,促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第二,大众媒体。现在正处于信息时代,但是大众媒体也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些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激发学生去效仿,这些行为能延伸到课堂上。第三,课堂内部环境。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出于故意,有的则是初始时的不慎。因此,最好的管理,就是采取先行控制,在问题行为产生之前,采取条件优先,实施预防性管理,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它主要关注明确的行为标准、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教学策划、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

第一,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明确学生常规的行为标准,是一种有效的先行控制方法,因为这样可以事先确立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期望行为,让每一个学生都明了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第二,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学生的成功经验,通常会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的成功率,尤其是将课堂活动规划在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的适度范围。

第三,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减少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问题行为。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首先要保持课堂的整洁、秩序和优雅,增强课堂成员的秩序感、责任感。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调整学生的座次。第三,要把握课堂的情绪环境。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行为控制策略包括强化良好行为和终止已有问题行为两个方面。

①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行为问题。教师通常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社会强化,也就是利用面部表情、身体解除、语言文字等来鼓励所期望的行为。活动强化,也就是当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活动,或提供较好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允许参加俱乐部活动、提供设备的优先选择权和使用权、提供课堂活动或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角色等。榜样强化,只要给学生提供某种具体的行为范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并朝着这样的行为而努力。

②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通常采用的影响方法包括:信号暗示;使用幽默;创设情境;有意忽视;提问学生;转移注意;正面批评;劝离课堂;利用惩罚。

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① 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课堂问题行为矫正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正确认识问题行为,它是行为有效矫正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正。第二,着手改正课堂问题行为。改正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而且改正问题行为比认识问题困难得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观察与了解,判明问题行为的性质、轻重和后果;其次要运用多种知识,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或背景,形成对问题行为的正确态度;然后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纠正。第三,改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只是行为矫正的一部分。理想的矫正不但要改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要塑造和发展学生新的、良好的行为模式。

② 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第一,奖励多于惩罚的原则。第二,坚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协调有关人员保持矫正的一致性,避免互相抵消矫正效果。第三,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③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觉察问题行为—深入诊断问题行为—确立矫正措施和方法—改正问题行为—评定改正效果—塑造、发展良好的行为。

第三篇:试论中学物理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实施

研究随记:物理课堂“六多六少”

——同江三中 韩丽玉

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六多六少”问题。教师关注的认知目标多, 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关注知识点多, 关注知识结构少;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 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活动多, 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多, 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 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怎样克服这些问题是当前课程改革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纠正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六多六少”现象,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下是本人结合对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基于学生发展的基础, 做好有效的课堂设计, 来克服“关注的认知目标多, 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关注知识点多, 关注知识结构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 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标准》就物理课程课堂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的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 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享受成功的愉悦, 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1.在新课程实施下的课堂引入设计, 重视三维目标的作用, 教师要以恰当的事例和语言十分巧妙地把学习者引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切人。教师课堂用语—般为征求性的、服务性的,而不是生硬的或命令性的。对问题的阐述也是研究性的, 一般并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结果。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整体上从互相联系上掌握学科内容, 理解所教学科的现代结构。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根据这一结构, 理解和掌握每一章节的结构, 进而能根据学生的实际,为每一课的教案设计一个好的结构, 做到重点突出、联系紧密、前后呼应、条理分明。教学中注重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 最后才能较系统地理解学科的完整结构, 这样更便于记忆、便于应用。总之, 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回归物理新课程内容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实际, 在生活中寻找与物理学相关的内容。由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 必然会有一些科技前沿知识、环境教育有关知识, 也会随机地闯进我们的课堂, 这又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断补充与更新, 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开放。

二、在学生的发展上, 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克服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 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活动多, 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

1.在课堂教学上, 我们要从“还”字上做起,现实要求做到还学生主动学习的“事件”“、空

间”“、工具”“、提问权”和“评议权”等“五还”。

2.在课堂教学组织上要多一点“民主”, 少一点“纪律”, 多一点“活跃”, 少一点“沉闷”, 只有大胆地“放”, 才能让每个学生去“练”, 只有大胆的“放”, 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实施个性化有效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建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目标观、课堂评价观。克服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认知目标多, 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多, 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

1.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不同, 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呈现出差异。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 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按统一的速度学习统一的内容, 用同样的标准来考察, 这似乎是不合现实的, 因为一样的施教, 对多少个不同的学习者, 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影响,学习者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基础、学习背景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动态生成必然少, 这必然导致忽视学生的发展。

2.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能独立思考, 敢于有根据的怀疑, 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主题教育思想为核心, 适应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

当我们的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到“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上能多给学生些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使他们更多的体验成功的喜悦时, 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我们的课堂就能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中学物理课堂中创新素养浅谈

中学物理课堂中创新素养浅谈 文/刘飞张建民

摘要: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中学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现阶段下物理教学对老师能力的要求,并通过实例说明怎样实现创新素养教育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育;创新素养;教师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23-02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把科学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融合起来,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不仅要“专”而且要“博”,“专”是精湛的专业技能,“博”是广阔的视野及开阔的思维,培养出的文理相通的创新型人才。今年国家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高中学生将不在进行严格的文理科区分,而是在在以前的综合科目中进行选考。这一切说明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不能满足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才需求。爱因斯坦说:“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吧的自然科学,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把物理科学规律教学和创新素质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和对国家有用的真正人才。

一、中学物理教学与创新素养教育融合途径

1.用物理学史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介绍我国物理学史,了解我国古代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步,使学生感觉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以及在物理科学研究中伟大成就,在世界文明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的贡献,学生会感觉到身为中华民族有自豪感、有自信,面对未来显示出的是坚强和无所畏惧。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规律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人类的历史潮流中,经过不断发现和总结,反复验证,最终得到了公认的物理规律和概念,在此过程中科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现阶段的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表述和公式,每个概念和规律都有自己的“前世”和“今生”。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概念和规律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和西方认识物理概念、规律的不同方式。在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这样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以及发现,而且通过了解西方对力认识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对比中西方不同文明的差异,以及人类对真理追求过程中永不停滞和勇敢斗争的勇气。《相互作用》一章的教学中,老师上课如果直接提出各种力的概念、单位、要素、计算方法等,这样虽然让学生知道或掌握了力的概念、要素等,但学生只是知道一些生僻的概念,并没有对力这个大家族有整体的把握,而且学生也感觉不到学物理的兴趣。如果在“力的概念”的教学中首先介绍我国对力的认识以及成就,列举我国的科学家对其贡献。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静力学的应用,如斜面、轮轴、杠杆等简单机械以及重心和平衡知识的应用[1]。在《墨经》、《考工记》中对力有些精辟的论述如:《墨经》中有“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这里把物体重力划归到力的范畴;《考工记》中有“力,刑之所以奋也”,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然后再把西方对力的认识介绍给学生,从亚里士多德论力的作用,到伽利略的理论,然后到牛顿理论。学《天体运动》这章是,给学生介绍我国古对天文学认识。

2.生活中的物理讲座对学生的物理创新素养的培育 从科学走向世界的回归,是当代社会与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趋势[2]。中学生由于年龄和智力发展限制,他们对一些新奇的实物很感兴趣,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现阶段中学生所学物理知识大多是比较陈旧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物理前沿概论或综述,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我身边,并不遥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生活中的物理”讲座,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到物理是来源于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的能力。例如可以开展:在学习静电场一章时可以开展一次“从电学角度来解释避雷针”的讲座,天体运动这一章时,可以介绍一下宇宙以及现阶段人们认识宇宙的情况,开展“宇宙大爆炸理论和黑洞”讲座,以及我国对宇宙探索和航天科技成就,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视频。3.用生活常见材料和学生一起制作教具、实验器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在教学中就离不开实验,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实验在学校实验室可以找到器材,此时对老师提出了要求,老师要从生活材料制作教具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作为一个过程是师生动手动脑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器具,则成为教具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既能为直观教学提供条件又能开拓、更新和丰富教具,填补现行教学仪器的不足,推进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3]。

在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的教学中用铜丝、条形磁铁简易的制作实验让学生观察感应电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的阻碍作用,用一条铜丝做成一两匝的线圈,然后用细线吊在空中,当我们用条型磁铁穿过线圈时可以观察到线圈的运动情况而间接反映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的阻碍作用。本实现用的材料的很常见,但可以通过它把抽象难懂的楞次定理给学生呈现在眼前。

二、新课改理念下创新素养教育对物理老师的要求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能否顺利的展开教育教学改革,其中最大因素就是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能力,在这一理念的倡导下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创新素养教育,相对传统教育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老师要求有从生活现象迁移到抽象物理情景的能力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老师不仅有扎实的物理学科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物理学史知识,而且要有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物理知识的老师讲课会感觉很“干瘪”,而优秀的物理课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要求教师从生活中举出具体的实例来给学生呈现抽象的物理实例,是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掌握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学习中力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遇到一概念之后,只是从字面去理解,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例如: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阻碍它滑动的力叫摩擦力。”当学生学习这个概念时根本不理解“阻碍”的意思,那么这时候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去理解摩擦力,这是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摩擦力。老师可以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然后放在桌面上,用力压在桌面上,然后用力向前推,学生就会自己感觉到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在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力往回拉自己的手,学生也会感觉到有个阻碍,这是学生对阻碍有了深刻体会,也知道了阻碍的这种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种阻碍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很容易是学生理解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方向是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就这个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用在摩擦力的物理教学中就会是学生很容易的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方向。2.教师要求要做教育教学研究

纵观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我们的绝大多数老师只沦落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而非参与教学研究的人[4]。中学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在研究中进步。教育研究是老师教学反思的一部分,经过反思才能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中学物理老师在一线和学生亲密接触,更容易发现我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某一模块知识学生的难点和疑惑。这时老师可以进行教学研究来解决自己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例如老师教力学时发现学生对“力的动态分析”理解起来困难,老师可以就“力的动态中图像解决问题的妙用”为主题研究,怎样利用图像是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以及这类问题有哪几种常见的模型。3.教师要有个人魅力和个性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任何一名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听自己讲的课,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教师所受课程产生兴趣呢?有的学生就可以喜欢老师某个方面而对这门课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5]。学生对一个老师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个人魅力,一个有魅力的老师表现在各个方面,丰富的阅历和知识面、幽默流利的表达、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声音洪亮而有磁性、严慈并济、平易近人、高尚的情操等等。学生由经历和自我认识的水平有限,老师就成为使学生心目中的完美者,这时老师角色不仅是一个教书匠,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成长树立一个榜样。

人格魅力是可以塑造的,例如老师爱打篮球和乒乓球,可以和学生一起打球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老师在开班级联欢会时可以唱歌、跳舞展现老师的多才多艺。老师学校诗歌比赛时可以朗诵诗歌彰显老师的文化素养。所以老师平时就要培养这方面的爱好和能力,来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

第五篇:浅谈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马久文

内容摘要:中学物理是一门部分学生感觉比较难学的科目,同时也是部分教师感觉比较难教的课程,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低,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教学严重浪费,浪费的根源在教师。追其原因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而片面追求平均分,旧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怎样才能有效的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中学物理的特点及教学的现状,重点围绕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提出如下认识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中学物理;有效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对加强和重视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调查显示:并不是全部教学都是有效教学,发现还存在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等教学现象。如“机械教学”:其教学是教案是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搬家”,照抄照转;其讲课又是教案“搬家”,照录照诵。如“表演教学”:其教学是视教学为演讲,旁征博引,故作艰深,目中无学生,一意独自挥洒宣泄。如“填鸭式教学”:其教学不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出发,而是从教师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出发,视学生为容器,生灌硬注等等。如果上述种种低效、无效或不讲成效的物理教学现象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那么素质教育的历史任务就会落空。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踏踏实实地研究“中学物理有效教学”,使物理教学建立在有效地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它的内涵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个方面。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它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由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即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符合内在逻辑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进而内化为能力。具体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很好奇,而我们的物理实验课堂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好奇心,所以物理课堂上我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操作、实验结果的猜想以及实验的结论的得出。这样的实验课比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要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2、通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使用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幻灯片、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正好能够吸引中学生的眼睛。所以物理课堂中,只要有机会我就会使用多媒体,比如在讲天体运动时穿插一小段“探索与发现”节目中有关天体奥秘的视频,这些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运用往往能够迅速地吸引住学生。

3、通过物理学家小故事的穿插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都处在追逐梦想的阶段,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偶像,或正在寻找自己的偶像。这个时候物理学家的故事往往能够很好地吸引广大学生,因为他们也同样期望将来自己能够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名人。

4、通过物理教师自身的涵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教师自身的涵养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学生讨厌这个老师的话,那么该教师教的这门课程学生就会很逆反,不再会有有任何兴趣去学习。所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很重要。我认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主要必须具备如下一些条件:知识渊博,关爱学生,风趣幽默,乐观向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你,同样喜欢你所教的课程。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例如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解决问题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认识方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物理作为一门实践型的自然学科,以大量实验为纽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课堂上随时都要援引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实例来讲授知识,所以要注重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要充分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引领他们掌握概念的本质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在遇到问题时学会积极动脑独立地思考,然后学会搜集资料或动手实验验证,从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勤于思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

1、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前,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像、幻灯或多媒体以此激发兴趣,在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创设所研究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来。例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组织学生观看一段天体运动的多媒体图像,提出太阳系中的行星为什么能绕太阳旋转?行星绕太阳旋转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其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来满足?以上问题,几乎所有学生感到迷惑不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便起到了激活全体学生思维,产生疑惑,急于求知的效果。

2、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为了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中学物理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循序渐进。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物理问题讲过很多次,学生却老是不会呢。这时我们的处理原则应该是:“允许犯错、耐心引导”。如果学生暂时没有学好,那一定是在某个方面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一味地心急或者教训学生是起不到效果的,又或者教师当作不知道有这么回事继续按部就班,那同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害怕物理。正确的做法,教师应首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允许学生犯错误。然后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了解清楚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出现可能是多样的原因。可能是老师的进度太快;可能是以前的知识没有明白;可能学生畏惧物理;还可能是有其它方面的心理负担等等。教师应当依据问题的性质、程度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不被暂时的失败所吓倒。教师应该明白,宽容和鼓励是学生前进的无限动力。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学生才不会从心理上远离物理。才能不断地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今后的物理学习也就会更加轻松了。

四、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教学生学会听课。向课堂要效益是所有教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2)教学生学会提问。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以往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陋习,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3)教学生学会阅读、预习和自学。课本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模仿学习解题的典范。因此,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和活动卡上的文字和图片表格等。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4)教学生学会独立作业。首先,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看课本,至少阅读一遍全部文本、例题及课堂学习笔记,掌握解题规范与思路后再动手完成作业;其次,引导学生在动手完成作业时要仔细审题,养成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全面领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包括隐藏条件);最后,作业完成之后一定要自我检查,形成独立检查作业的习惯,不断减少作业的差错,同时提高作业的质量和自我检查修改的能力。

作者简历:马久文,女,1972年3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人,2000年毕业于河南省教育学院物理专业,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研室教研员。研究方向:物理教学研究。

下载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化教学中的课堂策略[★]

    小班化教学中的课堂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未来的劳动者对素质......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范文]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 2014年5月12日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 随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多媒体的应用已纷纷走进了我校......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渗透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渗透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公众科学素养的概况、中学物理教学对科学素养渗透的重要意义,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借鉴前人的研......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

    浅谈美术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个策略

    浅谈美术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个策略 南昌十中 薛征 作为一名教师,轻负优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何为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课堂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时......

    浅谈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浅谈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乐至县放生中学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课堂演示实验

    教学论文 谈新课改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 西华县东夏镇二中:袁建新 2012年3月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无不和各种实验密切相关,而课堂教学中的......